发新话题
打印【有34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做家长的简单原则

做家长的简单原则

家有读书郎,父母常感叹:唉,这年月,家长难当!从孩子呀呀学语开始,我们就自觉不自觉地戴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苦心经营孩子的启蒙教育,异想天开地设计孩子的未来。孩子长到入学年龄,我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求爹爹告奶奶选择好学校,想方设法跟老师套近乎,求得老师对孩子的特别关照。孩子未必买帐。我们斥之不争气,苦恼的事一件接一件:孩子不交作业,孩子成绩下滑,孩子跟老师斗嘴,孩子和同学打架,孩子迷恋网吧,孩子放学不回家……

  这年月究竟是怎样的年月?独生子女雄霸天下的年月。考试分数决定一切的年月。社会文化冲击校园文化的年月。网络普及网吧林立的年月。生存第一赚钱至上的年月。大学毕业生不能养活自己的年月。可怜的家长啊,既要挣钱供孩子读书,又要操心孩子的学业。做家长真难!我们无力跃过这年月,也无力改变这年月,惟有适应。家长之难,有社会、学校、子女等诸因素,也有家长自身的因素,很多时候,我们做家长的自己跟自己较劲,弄得自己苦不堪言,弄得孩子怨气十足。何不给自己松绑,奉行简单原则,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

  简单原则第一条,放弃天才梦。文人说,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家长说,孩子是自己的好,老婆(老公)是……哪有爹娘不夸儿的!哪个家长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笨”!不笨的孩子就是天才?我们真该好好问自己:我的孩子是天才吗?培养天才,大概需要非常手段,也有成功的例子,但仅仅是个例,可以欣赏,可以感叹,学不来。我们为了一个不是天才的孩子,竞相采取非常手段,到底是折磨孩子,还是折磨自己?放弃天才梦,回归自然心,特长班不去了,竞赛班不报了,分数低一点没关系,排名后一点无所谓,只要跟得走就行了。把孩子从这班那班中解脱出来,读点课外书,看看动画片,走走同学,会会玩伴。不要对自己说,某某孩子参加了几个班;也不要对自己说,孩子的同学都参加了某某班。是孩子读书,家长较什么劲?人的潜力是有限的,何况孩子。过早地挖掘,是掠夺性的破坏。不如封存起来,孩子知道发奋时,他才有最具竞争力的资本——潜力。

  简单原则第二条,勿以老师为上帝。不是鼓吹不尊师,而是不要把老师的话当金科玉律。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今人说,老师,教书育人。很遗憾,传道远去,育人流失,老师渐渐成为“评卷先生”、“职业机器”。不是老师的错,老师也很无辜,还很无奈。为了分数,为了排名,为了升学率,为了职称奖金待遇,老师不得不夸大其词,把孩子的问题说得很严重,把升学的形势说得很严峻,不仅要吓倒学生,还要吓倒家长。老师不得不推荐若干教辅读物,不得不要求学生参加这个辅导班、那个提高班。家长自然心有余悸:我的妈呀,如何是好?老师的话,要听,但不全听;老师的建议,要采纳,但不全盘采纳。孩子上初二时,我曾做过一个统计,如果落实各科老师的“基本要求”,配合抓好孩子的课外学习,那么,孩子每天只能睡四个小时。

  简单原则第三条,让孩子“胡说八道”。孩子不是老师和家长说话的“接收器”,孩子也有话语权。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只会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他只会用他的脑袋思考问题,难免幼稚和肤浅。孩子说得对与否,不要武断下结论,让他说,说出他想说的,跟他讨论。其实,孩子最愿意给父母讲心里话,尽管心里话未必正确。在学校,他不敢对老师讲,因为老师总在引导学生讲好听的“心里话”。做孩子最忠实的听众,尊重孩子的话语权。想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想知道孩子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那么,就要容忍孩子“胡说八道”。听一位家长说,当他和孩子发生分歧时,他对孩子说,我的观点不是标准答案,你可以不接受,但要说出道理来,只要能说服我,我听你的。孩子学“文言文”时,抱怨古人多事,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认为“文言文”不是瑰宝,是垃圾,还写了一篇作文,痛陈“文言文”给中学生带来的灾难。他没有横加指责,而是鼓励孩子:你有自己的见解,好事,但理由不充分,暂时说服不了我,还得坚持学好,现在,你觉得“文言文”是垃圾,将来某一天,你也许会把“垃圾”当宝贝。

  简单原则第四条,淡化“家长角色”。孩子进入学校后,我们开始扮演“家长角色”。对于新的角色,其实我们很少去领悟,去把握,完全跟着老师走,效仿其他家长,越演越费劲,越演越蹩脚,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变成了“双面人”:对待亲朋是一副面孔,对待孩子是一副面孔。我们或喋喋不休地唠叨,或眼泪巴巴地哀求,或威严冷峻地训斥,但孩子无动于衷。晚矣!晚矣!家长本无威风,我们偏要耍威风;家长本无架子,我们偏要端架子,孩子自然站在远处看你,和你保持安全的距离。一位家长说,他儿子几岁的时候,他听到邻居夸赞:“你和儿子处得像兄弟一样!”他的心一紧:莫非邻居讥笑我没大没小?但邻居的眼神是真诚的,不像是讥笑。他就想,照此下去,在儿子眼里,我会不会毫无威信?要不要换一副面孔?他有一位严厉得不近人情的父亲,多年来父子俩“一问一答”地相处,难得敞开心扉交流。他问自己:希望儿子眼中的我像我眼中的父亲吗?至今,他和儿子仍像“没大没小的兄弟”,儿子的喜怒哀乐,他都了如指掌。儿子有解不开的结,会主动求助于他。

  简单原则第五条,不要托梦于孩子。我们曾有很多梦,做了家长后,这些梦变成了苦涩的回忆和深深的遗憾。我们可能会在无意间托梦于孩子,希望下一代圆我之梦。你渴望上大学,但大学抛弃了你,你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孩子打造成大学生、研究生。为了既定目标,你给孩子也给自己增添了很多额外负担。你羡慕军人,做梦都想当兵,但你只在照相馆穿过军装。从孩子进入高中开始,你就吆喝报考军校的好处,孩子却在背后说你神经。你从小喜欢绘画,梦想当一名画家,但阴错阳差地考入工业学院,与机械设计打交道。你希望孩子不仅要学习好,还要绘画好,给他报美术班,周末带他户外写生,暑假带他拜访名师,督促他参加校内校外的比赛,孩子像木偶似地疲于应付,没有给你抱回金奖银奖,成绩还下降了……托梦于孩子,不仅扼杀孩子的天性,也会让家长更加失望,更加痛苦——当梦破灭的时候!正如父母左右不了你的未来一样,你也左右不了孩子的未来。沉醉于自己幻灭的梦,一厢情愿地设计孩子的未来,收获的多半是对孩子没完没了的指责。

  奉行简单原则,不一定是出色的家长,但至少是基本称职的家长。对于我们说来,基本称职就足够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elenLee 于 2006-10-20 15:57 发表
教育界现在正热衷探讨‘第十名现象’,说的是,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成绩排在第十位上下的那几个,有望成为日后最出人头地的一个。

为了获得好分数,孩子(包括家长)付出了太高的代价,孩子的发展的潜力,后劲 ...
东方大讲坛中一个教授讲的,儿子恰巧看见了,高兴得大叫:"就说我呢!我就是将来最有出息的~~~~".

TOP

回复 #15 HELEN爸爸 的帖子

凑巧了,转的啊.

TOP

回复 #18 HELEN爸爸 的帖子

小H也会有出息,就是太辛苦了,我觉得孩子的童年还是应该学习不掉队的情况下-------充分地玩!尽情地玩!知识掌握就好,会用是目的,不必精益求精,关键时一使劲成绩能上去就行,不能老使劲
童年的标志:沙堆,泥坑,玻璃球,橡皮筋,身上的汗,脸上的泥,女孩跑松的辫子,男孩摔破的膝盖……
还有花前月下,草长荧飞…….

TOP

老H莫要气,小H自己要学没办法,偶们很羡慕滴,偶们吃不着葡萄~就说你的是酸滴.

TOP

引用:
原帖由 多多侠妈妈 于 2006-10-20 17:38 发表
周末到啦,去玩喽!
偶们在“作业急行军”,一鼓作气写完,明天出去玩一整天.

TOP

回复 #27 HELEN爸爸 的帖子

偶脸皮厚滴,不上火,谢谢老H给俺上课.

TOP

引用:
原帖由 炫炫爸 于 2006-10-21 11:13 发表
都在班级前10,但不知全上海有几个学校,几个同年级的班级,乘1到9中任何一个数,不知答案是几了。

努力了,尽力了就好。
更正啊:东方大讲坛说的不是前十名,是十几二十名.

TOP

引用:
原帖由 炫炫爸 于 2006-10-21 15:31 发表
把cool爸爸的实际年龄暴露了。
早婚早育的模范.

TOP

引用:
原帖由 炫炫爸 于 2006-10-21 18:05 发表


那算下来20名以内的同学x全市学校数x同年级班级数=中考重点入取总数或高考入取总数。
错了,中考重点入取总数或高考入取总数不等于将来有出息.

TOP

回复 #59 helenLee 的帖子

我帮你找一根竹竿.

TOP

引用:
原帖由 炫炫爸 于 2006-10-22 11:08 发表


出息那个东西跟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很有关系,一天不上学,只要在他周围出现某个环境,那也有可能有出息。
所以性格和品质的培养比技能培训更重要.

TOP

回复 #65 helenLee 的帖子

N节鞭.

TOP

回复 #67 炫炫爸 的帖子

意思就是,20名不是刻意追求的,每次考就那样,天生20名.

TOP

回复 #69 炫炫爸 的帖子

听不懂,啥乱七八糟的,东方大讲坛那个教授就说上学时十几二十名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常常更容易成功,自己随便理解呗,反正我看了挺高兴 你们这些考前3名的不爱听了~~~~~不怪我啊.

TOP

回复 #71 helenLee 的帖子

有人故意打岔.

TOP

回复 #78 小雨妈妈 的帖子

给孩子买几个虫子养吧,重庆路江阴路有卖的:新吉(小型蝈蝈),油葫芦,黄蛉,蛐蛐,还有许多不认识的,只要几块钱,比电子宠物好玩多了.

TOP

回复 #86 小邦妈 的帖子

螳螂没看见,但是可以选别的,养个过冬的虫子是个挑战,那有专门的瓶子,保暖/透气
前几天我给儿子买的新吉和黄蛉,黄蛉叫得真好听,可惜3天就饿死了,我喂的饭太硬了,要稀饭米粒
新吉活得很好,很精神!.

TOP

这么多MMBB都深切地爱着自己的孩子,愿意看这个帖子,真的好感动,谢谢大家,谢谢雷雷妈和瞳瞳妈的鼓励!
干脆咱们再开一个帖子,回忆一下我们的童年,我们的学生时代,我们的老师,学校~~~~当年我们是怎么玩的啊~~~~~.

TOP

回复 #97 老鼠爱大米 的帖子

是转帖的啊

不过老师说的话,家长一定要过过脑子再执行.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鼠爱大米 于 2007-6-4 20:33 发表
好啊,好啊, 我也愿意参加
http://ww123.net/baby/thread-4398371-1-1.html

这么老的帖子,谢谢大家还给翻出来.

TOP

回复 #108 老猫 的帖子

老不老?好不好? 那里面都不吵架,都幸福地回忆着~~~.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小猫咪123 于 2007-7-18 19:52 发表
还有一种匪夷所思的说法,说学号中13号和14号是最有潜力的
我儿子班里14号果然是班长.

TOP

回复 #122 俩子爸 的帖子

跟13号同学换 用巧克力,奶茶,冰激凌等等糖衣炮弹.

TOP

回复 #124 老猫 的帖子

你太坏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