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1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今年高考有消息了么?有的省已经出来了么

实验一直是孩子的奋斗目标,因此我一直十分关注这所学校。
实验从小学到初中对学生的选拔是百里挑一的,相信学校应该挑到了全市最好的孩子了。但是近两年的高考似乎并不象大家期望的那么出色。
虽然说实验不是那种硬搞应试教育的学校,更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这点挺可贵的。但是中国的现状是一考定终身,高考不论对学生还是对学校都是最重要的。
总是看到不断有人赞扬实验的孩子如何如何聪明,玩玩乐乐、轻轻松松就能进复旦、同济。这样的孩子着实让人羡慕,但这种孩子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孩子必须通过十分的努力才能攀上高峰。小学、初中阶段因为是直升,没有升学压力,当然可以多搞素质教育,让孩子们学得好又玩得好。但是进入高中,恐怕还是得搞应试教育吧,毕竟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现实,高考成绩永远是衡量一个学校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看看上中的成绩,你再怎么说它应试教育,但它的成绩拿出来就是顶呱呱,让所有人佩服,也让所有人信服。
私以为以实验的学生素质和教学能力,如果能引导这些聪明的孩子更加努力,让更多这样天资一流的孩子进入北清复交等顶级名校,同时再给予一般资质的孩子更多支持,即使比不过四校,怎么也应该比建平好吧。我们这些做家长的,衷心希望实验越来越好,哪天能比肩四校,才笑不动了哦。
新人报到,大家轻砸.

TOP

谢谢鲜花!
对于这些上海滩上非常著名的牛校,我一般是不敢多言的,因为它们都有太多的拥趸,一言不慎有可能就飞过来臭鸡蛋了
其实我也是着急,看到这么多聪明又优秀的孩子在实验,最后却不如建平,实在有点~~~
既然孩子们都有非常好的智商和学习基础,为什么不能引导他们走在最前列呢?即使是吃点苦,受点累,在高三集中营一般每天自习到九、十点,我个人是不会有意见的。因为越是聪明的孩子越容易自我感觉良好,喜欢凭小聪明,不肯下苦功。他们可以轻松进复旦,但为什么不可以再努力一把进清华、北大,甚至海外名校呢?相信以他们的资质和能力,完全可以再上一个台阶呀。
我从来都对上中这样应试能力极强的学校非常景仰,他们的老师一定非常有经验,他们的学生一定非常刻苦,即使不是最强的生源,最后也能取得辉煌的成绩,让人极其佩服。我从不笑话这些学校搞应试,大环境如此,升学率本来就是所有学校的命根。但把应试搞到如此优秀的地步,真不是一般人说说就能做到的。我也从来不笑话那些非常刻苦用功的学生,因为学习到了一定程度,小聪明也许还勉强可以应付,但却不能让你进入顶尖之列,聪明+勤奋才能更加优秀。
实验,拜托你就对孩子们狠一点严一点吧,哪天打个翻身仗,让咱们扬眉吐气一下哦.

TOP

谢谢大家的肯定!
正是因为不管是小学选拔进去的,还是升初时千军万马中博进去的,实验的孩子确实很聪明很优秀,而外界对实验学生的评价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一提是实验的,别人都认为是牛孩,神童一般。因此自我感觉就好了起来,本来一些在小学还挺踏实的孩子在这种环境里慢慢也自满了起来吧。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有点小骄傲小惰性也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管理应该就能起到关键作用。打压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风气,宣传弘扬勤奋努力的精神,如果说教不起作用,就集中管理,象上中那样,高中阶段进行封闭学习,想回家懒散一下都不行。
也许有人觉得以实验孩子的资质,不需要这么做吧,轻松考进大学不就行了,干吗搞得这么紧张。我也说过,智力超群的肯定只是少数,大部分孩子并不具备玩进大学的能力,如果这种轻松的想法成了风气,就会影响到这些孩子。因为你可以一路混进市重点,却混不过高考。
放眼全中国,那些全国闻名的高中,哪一个不是以管理严格出名啊,自己身边那些名牌大学毕业的人,哪一个不是在高中阶段苦出来的。也许苦的时候孩子们会恨,觉得学校是地狱,老师是魔鬼,但当他们拿到名校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回过头来看,一定会感谢学校,感谢老师,一定能明白和理解学校与老师的一片苦心的!.

TOP

回复 130#笑面虎爸爸 的帖子

.

TOP

回复 134#远影 的帖子

也希望实验的领导能常来WW,听听家长的心声
学校在搞实验,孩子自恃天才,就咱们在这儿干着急.

TOP

八年课程四年完成,二轮16项测试,还要试读,最后才选出30名学生,北京八中真是选神童了。
实验可没这么夸张,再加上高中扩招,哪有那么多天才,所以还是应该踏踏实实提高升学率。.

TOP

回复 143#我是考粉 的帖子

我也不明白做什么实验?中国的中学不为高考升学率那还能为什么?
难道十年制就算实验吗?可是不管十年还是十二年,总是要高考的呀。
上中平均分520多,一本99%,北清复交约65%,说人家应试教育
华二几十个孩子保送清华北大,说人家尽搞竞赛
实验一路轻松直升,素质教育,高考一本却只有70%,刚出校门就输了。难道你一个普通一本大学能跟人家北清复交比吗?你能说人家是高分低能,你是全面发展吗?
如果是家长们瞎起哄,认为自己的孩子都是聪明豆,那请大家以后别再传播这种论调了,再聪明的孩子也得付出才能得到。即使北京八中的孩子智力超群,八年课程四年学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学校也不要再以为自己的学生都出类拔萃,不用管不用逼就能上大学,要知道玉不磨不成器啊!.

TOP

回复 145#我是考粉 的帖子

哈哈,估计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哦,我也是
但是我就是觉得实验可以有更多的孩子进清华北大,可以有更高的一本升学率,因为我相信孩子们有这样的潜力,学校也有这样的能力,关键就是学校到底想要怎么样,难道真满足于70%的一本率、三流市重点这个水平?.

TOP

回复 145#我是考粉 的帖子

还有,什么实验的孩子都是“神童”“天才”的论调,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属于家长自我陶醉。
没办法溯源了哦,但社会上确实有这种论调。其实家长们陶醉也可以理解啦,但最好闷在心里,别到处说,更别让这些小屁孩知道,不然他们的小尾巴真能翘上天!再加上不参加中考,没有在外面跟人比较竞争过,真要当井底之蛙了。.

TOP

回复 149#远影 的帖子

三流不是我说的哦,是那个排名,实验排在第三档,真让人胸闷
但是如果实验再进不了前10,估计以后还得排在第三档,因为别人才不看你什么扩招、直升的,就是看数据。
我说那些话,其实并没有否定实验的意思,只是觉得实验可以再上一个台阶,包括有更多的学生考进北清复。更何况实验以前曾经做到过,这就说明它能行!.

TOP

刚才看到了嘻哈爸爸的今年高考情况不完全分析,实验跟去年差不多。
本来以为去年的情况只是小概率事件,谁都有可能马失前蹄,所以特别期望今年实验可以打个翻身仗,结果......没有......,反而看到了建平的辉煌,怪不得有传言说建平想把自己列入五大名校,确实有点资本了。
好吧好吧,咱们不说百分比了,因为实验高中扩招了,生源抢不过四校,也抢不过建平,这部分学生因为不是一流的,所以高考拖了后腿。那咱们就看看直升上去的孩子的情况吧,都说有95%左右的一本率,但是一本也得具体分析一下,普通大学与全国重点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今年实验500分以上的有80多个,清华北大只有5个。而直升上去的孩子有多少?60+70=130,10%淘汰率,差不多120人。这些孩子可以说绝对顶尖了的吧,智商与学习能力恐怕都没话说,不能再说这部分也不如建平了吧,窍以为完全可以跟四校的生源拼一拼。他们把十年或者六年时间全部交给了实验,结果呢?听说连选拔出来的理科班平均分也跟上中整体的平均分差了一大截......我以前可是听说这个理科班的水平相当于四校了啊!
如果总是抱怨生源问题,那我们看到的却是这100来个学生也没有达到预期。是他们没有后劲了吗?是他们在升小学升初中时拼完了潜力吗?肯定不是!如果能调整一下思路,调整一下策略,让这些聪明的孩子更加刻苦勤奋,实验就能取得长足进步,一本的成色也会提高。
我这两天的发言有点尖锐,估计有些人不爱听,他们也许还做着孩子是天才并且可以一路玩进大学的美梦。看看这些数据,大家的梦也应该醒了,应该脚踏实地埋头苦学了。.

TOP

回复 155#嘻哈爸爸 的帖子

看到您的回复,我感觉到很无奈。
重点中学的高中生还有很多不自觉完成作业?这个确实是个大问题。
也许具体到现实问题上,实验确实有自己太多的无奈。但是实验面对的挑战也是其他学校同样面对的,建平一样也会有竞争对手。所以有对手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练好内功,走到哪里都不怕。
其次,对实验老师的付出表示敬意。我对实验的教学能力从来没有怀疑过,而实验也有一批优秀的孩子,也曾创造过辉煌。这两年面临巨大挑战,起起伏伏也属正常,期盼实验尽快做好调整,再次雄起! .

TOP

回复 158#远影 的帖子


偶送的花花哦.

TOP

回复 160#远影 的帖子

您还真清醒,我就老抱着咸鱼翻身的想法,看来还得再耐心点啊.

TOP

回复 166#嘻哈爸爸 的帖子

也许我还不够了解实验,但我在WW上潜了很久,一直在看关于实验的贴子与各位家长的发言,包括“实验之死”和“实验没死”。其实跟很多实验的家长一样,我相信实验,看好实验,对实验相当死心塌地,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死心塌地,在看了很多言论后才让人着急。我不是教育工作者,对于学校应该如何教学,面临了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实在没有发言权。我只是一名思想相对老套的家长,信奉勤奋出人才,希望学校对学生严格管理,尤其是高中,要紧上加紧。
举个例子吧,我父母一个朋友的孩子,川沙中学的,今年高考成绩510。父母一直说她不是尖子,所以我也以为这个成绩拿到市重点不算什么。现在看来,这个分数拿到实验排名也是非常非常靠前的。她的底子不算好,当初从合庆中学考入川沙中学,成绩基本垫底,可是人家硬通过刻苦学习慢慢往前赶,最后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我举这个例子,跟我之前所有的论调一样,还是那句话,高中要抓紧,不能光凭小聪明。实验有好学生,有好老师,如果大家都能营造出这种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学习氛围,所有的孩子都能从中受益。踏踏实实学习,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TOP

回复 170#嘻哈爸爸 的帖子

嘻哈爸爸既然是老师,应该明白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心情,这种有智慧的孩子应该得到宣扬,这种精神应该特别提倡。
168#说的特别实在,“除去个别的天才,大多数孩子资质差不多,能否取得好成绩,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氛围最重要。习惯怎么养成,家长和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要上名校,就是因为名校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即使孩子不是那么好,在周围人的带动影响下,在那种你争我赶的气氛下,他会甘于落后吗。孩子们是需要引导的啊。”这就是我的心声!.

TOP

回复 172#tianlunmama 的帖子

也来祝贺心想事成!.

TOP

周末在家把在实验圈子里发言的事跟孩子他爸汇报了一下,被批多事......他的观点是:
一、孩子还小,高考还早,你急个什么劲儿?
二、好学校不如好老师,好老师不如好孩子。管好自己的孩子先。
被他一打击,有点胸闷~~~~
胸闷归胸闷,但对孩子的教育还是要与孩他爸保持高度一致,偶们自己先默默练内功吧。趁孩子还小还算听话,暑假里该上的课还得上,外加围棋、游泳这些素质教育,力争应试与素质两不误.......

TOP

为什么总是有人说高中三年苦哈哈,之后考取名校的是属于死读书?
这中间也许有死读书考上的,但是很多孩子不仅读书好,各方面也都很出色啊,尤其是在上海这个大城市,孩子们见多识广,一般不可能只会读书,其他的什么都不懂都不会。
再说高中也就三年,这三年一心针对高考,等孩子们进了大学,也才16、7岁,有的是时间去发展个性,就三年时间抓紧点孩子们就成了书呆子了?.

TOP

回复 226#sq-ox 的帖子

您比偶还狠。偶还想着初中轻松点也就算了,高中要紧,不能再松松垮垮。
唉,看着初升高中其他学校的家长热火朝天地讨论初三啊初三、高一啊高一(felix的娘亲),讨论中考(今年的中考真可悲)以及您上面提的考复旦从预初开始,不管哪个年级,都在为最后的战役----高考在准备,在努力。可这里的一切却是那么笃定定。还看到一些家长一边提倡素质教育,似乎希望孩子轻松点,对高考要求不高,一边照样上这个学校那个班。所以说啊,既然家长把孩子送到实验,怎么可能没想法呢?
哪管WW上说东说西,回头管好自家孩子才是硬道理。.

TOP

回复 229#sq-ox 的帖子

是啊,就是因为孩子大了不好管,才会有这个贴子里的讨论。.

TOP

回复 233#hxwcwctt 的帖子

您在那个中考真可悲的贴子里有写道“事实上,我觉得这WW上有两种家长:一种是有时间、有自己思路的教育家,一种是自己不太愿意花时间在教育上的忙碌者。那么前者呢不愿意孩子的学习时间全部被学校作业所占,更愿意自己在外面学点什么;后者呢因为自己没有时间也没有渠道去了解该给孩子学些什么,所以更愿意学校能多给孩子一些指导”
我属于后面----“更愿意学校能多给孩子一些指导”,而实验的家长估计大多属于前者----“有时间、有自己思路的教育家”。.

TOP

想请教前辈们一个问题,实验初中的学生出去竞赛,参加哪个年级的?也就是如何与外面的比赛衔接?
听说实验的初一对应预初,参加六年级的竞赛
那么初二初三呢?怎么总感觉好象不太对,断档了一样?
实验的学生参加数理化、科普、古诗文等大赛的多吗?
少读一、两年也许对大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问题不大,但能不能跟得上竞赛的步伐?.

TOP

本人也不是很热衷于竞赛,只是想知道实验的孩子如何参加竞赛。
实验竞赛氛围不浓,应试氛围不浓,海外留学氛围也不浓,那么什么氛围最浓呢?.

TOP

回复 270#老宾 的帖子

谢谢答复。
这样好象还可能去试试,如果一进去就得参加外面初一的竞赛,有点太难为孩子们了。
参加竞赛其实还要看各人的心态,不为升学目的,孩子如果在这方面有时间有能力,参加参加倒也无妨。

[ 本帖最后由 小马驹的妈妈 于 2009-7-15 15:46 编辑 ].

TOP

我知道实验里面有20多个社团,业余活动特别丰富多彩,感觉就象到了一个什么国际学校,很西化~~~.

TOP

体育/文艺/竞赛......似乎都与实验无缘......
既然实验一直讲自己是素质教育,不那么看中应试,那么这些能够体现考分之外的素质的地方为什么也看不到实验呢?
当然,想要在体育/文艺方面非常出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实验虽然有社团,活动也多彩,也不至于要去做特长生(特长生也不会选择实验),只是丰富一下学生的业余生活。
这么看下来,实验似乎几头都不靠----不靠特长、不靠竞赛、不靠分数,或者是啥都想兼顾,却没有拳头产品。
公办不收费、少上一二年、小学中学直升这些都是外在特点,就象一个人的外貌,是一目了然的特点。也许实验真应该调整一下思路和策略了。.

TOP

回复 284#hxwcwctt 的帖子

要真正体现出这些综合素质,比如在文体、竞赛、创新、发明等方面弄出点名堂,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学生不仅有一定的天赋,还要有很强的能力,不但要高质量完成课堂所学,而且要花大量业余时间搞这些“副业”。
很多普通孩子可能无法两头顾及(或者没有那些方面的天赋或能力),那么这个时候只能保一头。
所以大家讨论的因材施教就非常好。但实验有很多不同于普通学校的地方,挺难办的,我也说不好。可否学校创造一定条件,比如提供场地、师资、信息等,让一些有天赋、能力强、家长又有一定指导办法的孩子在文体、竞赛、创新、发明等方面突出来,为实验创造素质教育的典范。其他的普通孩子就顺应社会潮流,学校对这些学生抓应试,抓高考,提倡勤奋用功的学习氛围。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选择适合的道路,有的放矢。这样实验就能形成一种非常漂亮的梯队,综合素质强的小部分学生站在金字塔顶,其他孩子同样非常成功。
我这就是说说啊,也许太理想化,比较难做到。可不有是家长说了吗,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实验的孩子各有各的特点,这样大锅烩下去的话,有天赋的孩子潜力得不到开发,能力一般的孩子又在这种宽松环境里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