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养生] 有没有妈妈做艾灸的,来交流下 [打印本页]

作者: 舒悦妈妈    时间: 2009-9-2 14:06     标题: 有没有妈妈做艾灸的,来交流下

我是不久前了解到艾灸的作用,便买了艾条来自己尝试下,刚试了几次,不过很舒服,尤其是灸胃和足底,感觉热烘烘很舒服,因为我胃不太好,艾灸有保健作用,但要长期坚持。

不过有个立竿见影的效果,是LG的腱鞘炎。他右手大拇指几个月前开始不能抬起来,有时不小心碰到会很疼。我给他灸了一次,5-10分钟,居然大拇指能抬高一些,不那么疼。我也被女儿戏称“神医”(她刚在法制节目中看了一个专门骗人的“神医”)

第二天,LG自己拿着艾条熏。状况改善很多,虽然没有彻底好。医生以前说,只有去做个手术,开一刀。看来可以省点钱啦,哈哈.
作者: 青青小白杨    时间: 2009-9-2 14:37

自己也能弄吗?会烫着吗?楼主可以介绍具体点吗?也感兴趣.
作者: 欣恺的妈妈    时间: 2009-9-2 15:47

楼主是买艾条直接炙,还是用艾条盒呀?.
作者: 兔子波波    时间: 2009-9-2 15:54

同问哦.
作者: 辰辰的乐园    时间: 2009-9-3 09:31

我也来问,我也一直有关注这个艾炙,但不知道是买艾条盒还是直接用艾条炙好。.
作者: 山羊妈妈    时间: 2009-9-3 11:07

引用:
原帖由 兔子波波 于 2009-9-2 15:54 发表
同问哦
.
作者: jin9    时间: 2009-9-3 12:22

借此问一下,这个艾条盒在哪里买的?.
作者: henrymama    时间: 2009-9-3 12:26

刚在网上订了艾灸盒及艾绒,希望能对我的胃病及子宫肌瘤有作用。请问LZ胃病应该灸哪个穴位呀?.
作者: 舒悦妈妈    时间: 2009-9-3 12:47

我是直接用艾条灸的,点燃艾条,放在离皮肤两三寸高的位置,自己感觉热而不烫就行,太近怕烫伤,太远,效果不好。

关于灸什么穴位,JM们可以网上百度一下,还可以参考下范长伟的简易艾灸法http://blog.39.net/%B7%B6%B3%A4% ... 9/04/01/721497.html

胃病应该是灸胃部的中脘穴,下肢的足三里穴(此穴是养生保健第一要穴).
作者: 舒悦妈妈    时间: 2009-9-3 12:53

我是在静安寺的雷允上买的艾条,苏州产的,15元10根,另外在别的私营药店买过一盒河南产的汉医牌艾条,25元一盒,比较一下,还是雷允上的好,艾条比较紧,火力旺。下回再去看看有没有艾灸盒。.
作者: nina723    时间: 2009-9-3 12:59     标题: 回复 1#舒悦妈妈 的帖子

这个怎么用啊,我只知道艾叶可以泡脚啊,请教艾条怎么用啊.
作者: 舒悦妈妈    时间: 2009-9-3 13:03

点燃艾条以后,放在穴位上,不过缺点是有点烟熏火燎的。必须能忍受这一点才能坚持下去。.
作者: ddyy7299    时间: 2009-9-3 13:06

昨天也开始做艾灸了,但是不知道具体灸的的穴位,反正就是那里感觉酸,就灸那里,觉得蛮舒服的。.
作者: 舒悦妈妈    时间: 2009-9-3 13:29     标题: 回复 13#ddyy7299 的帖子

多多来交流啊!

想起来一个做艾灸时的反应,在肚脐眼往胃部的中脘穴,这条线上,有一个地方,每次灸到这里的时候,都会感觉肚子里的气往下沉,然后放出一个很小的P,以前在东方讲坛一个养生保健的电视讲座里看到,经常放P其实是有益健康的,但是我们都觉得不太雅,很多时候,尤其在外面,有时能忍就忍者。.
作者: 涵子妈妈    时间: 2009-9-3 13:41

看见大家的帖子后,在网上买了个艾条盒.以前用艾条的,感觉手拿的时间长了,好累.
这次用了盒子感觉好多了.就是艾条熏了后,家里衣服上味道很重,不知道大家是怎么解决的?.
作者: 思源妈妈    时间: 2009-9-3 13:56

推荐一本书给大家《灸绳》周楣声著.
作者: 思源妈妈    时间: 2009-9-3 13:59     标题: 回复 15#涵子妈妈 的帖子

请问你每次灸多长时间?烟灰怎么办?有没有灸感?.
作者: 舒悦妈妈    时间: 2009-9-3 14:03

谢谢!.
作者: ddyy7299    时间: 2009-9-3 14:14     标题: 回复 14#舒悦妈妈 的帖子

谢谢,今天晚上就试试看。.
作者: 泰然妈妈    时间: 2009-9-3 19:08

不知道哪里能买到好质量的艾绒啊?用过的MM说一下自己都用的什么样品牌的?谢了..
作者: 胖头鱼妈妈    时间: 2009-9-4 09:45

引用:
原帖由 涵子妈妈 于 2009-9-3 13:41 发表
看见大家的帖子后,在网上买了个艾条盒.以前用艾条的,感觉手拿的时间长了,好累.
这次用了盒子感觉好多了.就是艾条熏了后,家里衣服上味道很重,不知道大家是怎么解决的?
找一件平时不穿的衣服,专门艾灸用。.
作者: 胖头鱼妈妈    时间: 2009-9-4 09:48     标题: 回复 14#舒悦妈妈 的帖子

尽量先灸后背的穴位,再灸肚子的穴位。.
作者: 涵子妈妈    时间: 2009-9-4 10:18

看到有妈妈这么快回复,感觉真好.我自己也是在摸索阶段.昨天换了件旧衣服,可是艾炙时
感觉房间里还是烟雾腾腾的.就躲到卫生间里,开了排气扇.好在艾条的味道还是可以闻的.
我是在网上买的艾绒,一包也没什么牌子.因用艾条不太方便,就改用艾绒.这两样东西用起来不是很费,买一次可以用很长时间.每次也就是把里面的艾绒,烧完.下次再看看要多少时间..
作者: zjz妈妈    时间: 2009-9-4 10:41

因为感觉自己体寒想试试看。我是买了灸盒和分段的艾条,每次一段大概30分钟样子。就是艾条经常会半途熄灭重新点。
刚开始,暂时看不出啥效果。.
作者: 快乐丁丁    时间: 2009-9-4 11:01

引用:
原帖由 舒悦妈妈 于 2009-9-2 14:06 发表
我是不久前了解到艾灸的作用,便买了艾条来自己尝试下,刚试了几次,不过很舒服,尤其是灸胃和足底,感觉热烘烘很舒服,因为我胃不太好,艾灸有保健作用,但要长期坚持。

不过有个立竿见影的效果,是LG的腱鞘炎。 ...
这位妈妈你好,请问你艾灸了这段时间有啥不良反应吗?我是看范德博客好像很多人都有不良反应
我也是刚刚买了艾灸的产品,准备尝试用于日常保健.
作者: henrymama    时间: 2009-9-4 11:19     标题: 回复 25#快乐丁丁 的帖子

艾炙会有不良反应吗?可不可以给我一个链接看看。谢谢!.
作者: CYLMM    时间: 2009-9-4 11:20     标题: 回复 1#舒悦妈妈 的帖子

我老公最近查处颈椎骨质增生,能否用这个方法治疗啊.
作者: 快乐丁丁    时间: 2009-9-4 11:24     标题: 回复 26#henrymama 的帖子

你好,就是参考下范长伟的简易艾灸法http://blog.39.net/%B7%B6%B3%A4% ... 9/04/01/721497.html。
我就是里面文章看到的,呵呵,还有好些人回复呢.
作者: 二个仔妈    时间: 2009-9-4 12:28

温炙的功效有很多种,多数都是保预防作用.
作者: fannyxsf    时间: 2009-9-4 12:51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舒悦妈妈    时间: 2009-9-4 13:03

上午去上图借到了《灸绳》,还有另外一本《灸法养生》,粗粗翻阅,《灸绳》理论性很强,《养生》这本实际操作性强,两本书互补,挺好的。待周末好好研读。.
作者: helen_az    时间: 2009-9-4 13:07

我是看了《黄帝内经使用手册》立马去蔡同德买了一盒清艾条,苏州产的。
用了蛮舒服的。
就是蛮费时间的,如果要炙几个穴位的话,要好久,手拿着蛮酸的。.
作者: 舒悦妈妈    时间: 2009-9-4 13:12     标题: 回复 22#胖头鱼妈妈 的帖子

背上的穴位自己灸不了,要有人帮忙才行啊,所以就灸腹部,和脚上的穴位。.
作者: 舒悦妈妈    时间: 2009-9-4 13:22

我只灸过几次,好像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况且这个也和个人的体质有关吧。.
作者: 舒悦妈妈    时间: 2009-9-4 13:36

摘自《灸法养生》

眼睛保健灸法:

穴位:光明、肝俞、期门、翳明、太阳、阳白、四白。

每2-3日灸治一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可休息5-7日,每季度1-2个疗程。诸穴均可采用温和灸或隔姜灸。太阳、阳白、四白等穴,灸时要注意,切莫形成“瘢痕”

说明:光明是胆经之络穴,与肝经相连络,是防治眼病的要穴,配肝俞和肝之募穴----期门,以养肝明目;翳明是防治眼病的奇穴;太阳、阳白、四白均属局部取穴,改善眼区的血循环,保护眼睛,以养视力。


孩子视力不好,当妈的都心急如焚,我要试试这个灸法.
作者: 夹心妈妈    时间: 2009-9-4 14:04

一般拉肚子, 用艾灸比较好,不吃药了.

还有小女孩疼经, 怕扎针的, 用艾灸也比较好.

颈椎病还是用刮沙最快.  就是颈锥处,和两侧.(我有颈椎病, 每次都让家人刮沙,一两个小时后就感觉满舒服的了)

还有晚上失眠, 拔拔罐. (老公睡眠不好, 就给他弄几个罐拔拔, 有的时候没去掉就听到呼噜声了.不知有没有心里作用)

我家艾灸, 拔罐, 刮沙都备了,  连女儿也爱上这口儿了, 弄弄背是很舒服的.

[ 本帖最后由 夹心妈妈 于 2009-9-4 14:05 编辑 ].
作者: 小黑羊妈妈    时间: 2009-9-4 14:38     标题: 回复 36#夹心妈妈 的帖子

请问晚上失眠, 拔拔罐,具体是拔哪些穴位,我也想试试,谢谢了。.
作者: 胖头鱼妈妈    时间: 2009-9-4 14:39     标题: 回复 33#舒悦妈妈 的帖子

用艾灸器温和灸绑在腰间就可呀。.
作者: sissi茜茜    时间: 2009-9-4 15:03

请问刮沙用什么工具啊?.
作者: 舒悦妈妈    时间: 2009-9-4 15:06     标题: 回复 38#胖头鱼妈妈 的帖子

谢谢,有好的艾灸器卖家推荐吗?.
作者: 舒悦妈妈    时间: 2009-9-4 15:09     标题: 回复 36#夹心妈妈 的帖子

哈哈,我也有刮痧和艾条,还没试过拔罐.
作者: 胖头鱼妈妈    时间: 2009-9-4 15:14

自己做很便宜的。http://deyy.blog.hexun.com/34084417_d.html,我妈妈自己做了,很好用的。.
作者: 夹心妈妈    时间: 2009-9-4 15:16     标题: 回复 37#小黑羊妈妈 的帖子

背上,先是大椎(这个反正是强身健体,预防感冒等等功效, 所以先是这个)

然后就是督脉---顺着脊椎一排都拔上( 我女儿说好象小孔龙的背!)  

然后是脊椎两侧的两排--.

背上穴位多, 反正罐大, 大方向找对就行.
作者: 夹心妈妈    时间: 2009-9-4 15:22

原来还试过其他的穴位, 不过罐不好拔,

这个拔拔背也舒服. 老公也形成条件反射了, 一睡不着就拔罐, 一拔罐就睡着.

女儿更有意思, 一睡不着,  我就让她换方向睡, 抱着枕头换到脚头,一准睡着.

家里只有我, 倒头睡的主, 一句话讲不完就能睡着.
作者: 豆点妈    时间: 2009-9-4 15:34

引用:
原帖由 夹心妈妈 于 2009-9-4 15:22 发表
原来还试过其他的穴位, 不过罐不好拔,

这个拔拔背也舒服. 老公也形成条件反射了, 一睡不着就拔罐, 一拔罐就睡着.

女儿更有意思, 一睡不着,  我就让她换方向睡, 抱着枕头换到脚头,一准睡着.

家里只有我, 倒 ...
请问拔罐的东西那里买?.
作者: 豆点妈    时间: 2009-9-4 15:35

引用:
原帖由 夹心妈妈 于 2009-9-4 15:22 发表
原来还试过其他的穴位, 不过罐不好拔,

这个拔拔背也舒服. 老公也形成条件反射了, 一睡不着就拔罐, 一拔罐就睡着.

女儿更有意思, 一睡不着,  我就让她换方向睡, 抱着枕头换到脚头,一准睡着.

家里只有我, 倒 ...
请问拔罐的东西那里买?.
作者: 夹心妈妈    时间: 2009-9-4 15:37     标题: 回复 46#豆点妈 的帖子

有的药店有( 我女儿说看到百合缘里就有,和我们家差不多)
一盒里面有十个, 从大的到小的.
也不贵, 三,四十块钱吧

是真空抽的那种..
作者: 小黑羊妈妈    时间: 2009-9-4 21:29     标题: 回复 43#夹心妈妈 的帖子

我感觉如果洗完澡,在背部拔一些罐,然后睡觉,会睡得很舒服的。.
作者: 欣恺的妈妈    时间: 2009-9-5 18:26

昨天试了一下艾炙,只用了一小段放在温炙盒里的,大概半个小时左右.整个卫生间都是味道,今天吹了一上午,还是有味道.而且身上的味道也很重,换了件睡衣还是不行,老公都让我把东西丢了,这可怎么办呀?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味道轻一点?还有,炙完可以洗澡吗?想把身上的味道洗掉点..
作者: semain    时间: 2009-9-5 22:31     标题: 回复 1#舒悦妈妈 的帖子

请问哪里买的艾条?
我这次回来忘记买这个东西了.
还有用酸奶的那个玻璃罐头可以灸吗?.
作者: semain    时间: 2009-9-5 22:33     标题: 回复 49#欣恺的妈妈 的帖子

听上去是新的发明,请问能给个照片看看吗.
那个艾炙应该味道不错的啊..
作者: semain    时间: 2009-9-5 22:34     标题: 回复 10#舒悦妈妈 的帖子

谢谢,下次去买..
作者: semain    时间: 2009-9-5 22:36     标题: 回复 36#夹心妈妈 的帖子

晚上失眠, 请问拔罐拔在哪里?.
作者: 洛颜妈    时间: 2009-9-6 03:55     标题: 回复 53#semain 的帖子

收藏下,有时间的时候慢慢研究。.
作者: 琦20    时间: 2009-9-6 12:59

常用灸法及技巧
  一、直接灸法
  即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温度约达70℃。此法又分为两种,一为化脓灸,一为非化脓灸。
  化脓灸
  也称瘢痕灸、着肤灸、打脓灸。古代多用此法,因艾炷大,如枣核,要求一、二次灸成,令发灸疮,致皮焦肉烂,痛苦不堪,人多畏惧,不愿接受。现代仍有沿用此法者。如有些地方防治哮喘、慢性气管炎,专门在三伏天灸背部腧穴,大炷烧灼,致令成疮,称为打脓灸。效果虽好,但一般医者多不主张急于求成,而改为小炷多次的缓和方法,代替了大炷灸法。徐徐灸之,日久见功。
  操作技巧:首先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安置体位,审定穴道,用75%酒精棉球消毒,然后也可以用紫药水或红药水或用笔点个小点,打个记号,取极细之艾绒,做成麦粒大小 (比麦粒稍大也可以)的圆锥形艾炷,然后把它直立旋转于穴位之上,再用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第一壮燃至一半,知热即用手指按灭;第二壮不去艾灰仍在原处,燃至大半,知大热时即按灭。第三壮燃至将尽,知大痛时即迅速按灭;同时医生可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按摩或轻叩穴道周围,可以减轻痛苦。如灸数次,然后再灸就不太痛了。耐心灸至十余壮后感觉一热即过,却无甚痛苦了,连灸多次,不数日即能达到化脓之目的。或不化脓只要这样长期施灸,也同样收效,可免炮烙之苦,现在都采用此法。
  临床上灸关元穴可治缩阳症,或遗精、早泄,一次可灸二、三百粒。用小艾炷灸至三百壮时,约有5厘米×5厘米皮肤起红晕,3厘米×3厘米组织变硬,2
厘米×2厘米(即中心部)被烧黑。初灸时尚觉灼痛,以后一热即过,没有痛苦,反觉舒服。每次少灸几壮,只要长灸,照样有效。
  用这种灸法,初灸之后,局部变黑、变硬、结痂。下次再灸就在硬痂上施灸。如果化脓,可以按压,排出脓液再灸,如果痂皮脱落,可以用敷料复盖,等结痂后再灸。
  至于灸疮化脓,多属无菌性,勿须顾虑,这和一般疮疖或创伤性炎症不同,未见发生过什么问题。只要溃疡面不弥漫扩大,就可连续施灸。如果化脓过多,溃疡不断发展,脓色由淡白稀薄,变为黄绿色的脓液,或疼痛流血,而且有臭味,即为继发性感染,可以用外科方法处理,很快就会痊愈。一般说灸疮化脓,是属于良性刺激,能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千万不要一见化脓就顾虑重重,影响施灸,通常灸疮不加治疗,约30天左右就自然痊愈了。但化脓灸后要用敷料保护,以防继发感染和摩擦。
  化脓灸适应症:哮喘,慢性胃肠病,体质虚弱,发育不良,慢性气管炎,肺结核,阳痿,遗精,早泄,缩阳症,其他慢性病、顽固性疾病均可使用,也可以试灸于癌症。尤其适宜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非化脓灸
  取麦粒大小之艾炷,如上述方法在穴上燃烧,知痛即去掉或按灭,每穴一般灸三、五壮,局部发红为止,最多起小水泡,一般不致化脓,不须处理。如果施灸过重,起大水泡,可以用消毒针穿破放水,如需连续施灸,可在原处再灸,用这种方法比较方便,必须常灸,每次多灸几穴,才能收效。现代日本医者多用此法,应用很广,凡是灸法之适应症,均可用此法施灸。根据我们临床实践的体会,化脓灸和非化脓灸,只是程度上的不同,酌情使用,亦无需严格区别。
    二、间接灸法
   也叫隔物灸,间隔灸,即利用其他药物将艾炷和穴道隔开施灸,这样可以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另外还可以借间隔物之药力和灸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取得更大的效果。此法早已被广泛利用了,常用的有:
  隔姜灸法
  是用姜片做间隔物。生姜入药,辛温无毒,升发宣散,调和营卫,祛寒发表,通经活络,治风邪寒湿。取新鲜姜和艾结合起来施灸,既能避免直接灸遗留瘢痕的缺点,又能和生姜发挥协同作用,有相得益彰之效。
  操作技巧:首先要选择大块新鲜生姜,切成比五分硬币略厚的大片(约一分多厚,太厚不宜传热,太薄易烧伤,厚薄要均匀。用针点刺许多孔,以便热力传导),艾炷不宜过大,如蚕豆或黄豆大即可,艾炷勿过于紧实,过紧则燃烧时间长,热度过高,过于松散,则燃烧太快,易脱掉火星。每点燃一个,尚未烧完就在旁边接续一个,使之引燃,这样对于下一个艾炷就不必再点火了。随着久的面积不断扩大,就产生连续不断的温热刺激,热一大片。否则艾炷过大,先燃上部,下边不热,后来接近姜片则热力剧增,就会发泡。隔姜灸发泡,是技术错误,特别是颜面部更宜避免。
  每次可放2~3个姜片,灸2~3个穴道,灸妥后再换新穴,多则忙不过来了。如果灰烬和残艾积累过多,则予以清理,从新放艾炷施灸,在施灸中即便病人不叫痛,也应不时拿起姜片看看颜色,移动姜片,因为有些病人局部神经麻痹,知觉迟钝,最易施灸过度,发生水泡。一般每片姜烧过二、三壮觉热以后,更应当心,专心致志,勤动勤看,以局部大片红晕汗湿、病人觉热为度。
  施灸后宜暂避风吹,或以轻柔的干毛巾覆之,促使汗孔闭合。如灸面神经麻痹则应在灸后一小时内少说话,不喝水,不吃食物,安静休息,以利恢复。
  隔姜灸之适应症:呕吐,泄痢,腹痛,肾虚遗精,风寒湿痹,面瘫,麻木酸痛,肢体萎软无力等。尤其对面瘫更为适宜,治疗本病用隔姜灸法,疗效优于针法。但宜讲究技巧,每日温灸一次,将瘫痪部位之主要穴道,灸红灸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隔蒜灸法
  用蒜作间隔物。大蒜入药,辛温有毒,性热喜散,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之功。施灸时取独头紫皮大蒜,切一分厚数片,或用蒜数瓣,略捣碎,呈泥状,放置于局部,将艾炷放上施灸。最好放在疮头上,即炎症区之顶点。如果漫肿无头,可贴湿纸,先干者为疮头,此即施灸之中心。艾炷如黄豆大,松紧适度,火力由大而小。灸的程度,从不知痛灸到知痛为止,知痛灸到不知痛为度。每日灸一、二次。初发者可能消散,化脓者亦大大加快速度,缩小范围,不只减轻炎症期、化脓期痛苦,还能促使早日愈合。
  隔蒜灸之适应症:治阴疽流注,疮色发白,不红不痛,不化脓者,不拘日期,宜多灸之。对疮疔疖毒,乳痈,一切急性炎症,未溃者均可灸之。亦治虫蛇咬伤和蜂蝎蛰伤,在局部灸之,可以解毒止痛。治瘰疬,疮毒,痈疽,无名肿毒等外科病症有奇效,临床上也有用于治肺痨者。蒜有刺激性,灸后应用敷料遮盖,防止发泡,摩擦溃烂。
  隔附子饼灸法
  用附子饼作间隔物。附子入药,辛温有毒,走而不守,消坚破结,善逐风寒湿气,以灸溃疡,气血虚弱,久不收敛者为佳。用附子研成细粉,加白及或面粉少许,用其黏性,再以水和调捏成薄饼,约一、二分许厚度,待稍干,用针刺许多孔,放在局部灸之,或治外科术后,疮疡溃后久不收口,肉芽增生流水无脓,臁疮,频频施灸能祛腐生肌,促使愈合,一饼灸干,再换一饼,以内部觉热为度。可以每日或隔日灸之。
  隔盐灸法
  将纸浸湿,铺脐孔中,用碎盐填平,上放艾炷灸之。觉痛即换艾炷,不拘壮数,遇急病可以多灸。对霍乱吐泻致肢冷脉伏者,有回阳救逆之效,连续施灸,以指温脉起为度,对寒性腹痛,痢疾,中风脱症,四肢厥冷亦有良效,有抗休克作用,但宜多灸。(未完待续)
    三、温针灸法
    此法最早见于《伤寒论》。又名传热灸,烧针尾。明代高武《针灸聚英》上说:“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作圆饼套在针上,以艾蒸温之,多以取效。”可见此法流传已很久了,多年来江浙一带颇为盛行,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人使用。此法有一举两得之妙,既达留针之目的,又加热于针柄,借针体而传入深部。其适应症很广,南方有些针灸医生,几乎每针必温,不扎白针(干针、冷针)。
    操作技巧:要温针时,应选略粗之长柄针,一般在28号以下最好,长短适度。刺在肌肉深厚处,进针后行针使之得气,然后留针不动,针根与表皮相距约二、三分为宜。将硬纸片剪成方寸块,中钻一孔,从针柄上套入,以保护穴道周围之皮肤,防止落下火团烧伤。取粗艾绒,用右手食、中、拇三指,搓如枣核之形状大小,中间捏一痕,贴在针柄上,围绕一搓,即紧缠于针柄之上。然后用火柴从艾炷之下面周围点燃,待其自灭,再换艾炷。一般三、五壮后,穴道内部觉热为止。
    施灸中如果不热,可将艾炷放得靠下一些,过热觉痛时可将艾炷向上提一些,以觉温热而不灼痛为度。一次可烧三、五针或更多。此法方便易行,应大力提倡,但必须小心防止折针,因烧过多次之针,最易从针根部折断,而且医生要在平时反复练习缠绕艾炷的手技,熟练者一触即妥,几秒钟就能牢固地放在针柄。肯下功夫,练几个小时手就熟练了。温针灸的艾炷,要光圆紧实,切忌松散,以防脱落。温针灸之适应症,为偏于寒性的风湿疾患,关节酸痛,凉麻不仁,便溏腹胀等虚弱之证均可用之。
    四、艾卷灸法
此法自明清以来已很盛行了,艾卷有加中药的,有不加中药的。其名称有:太乙针、雷火针、药艾卷、纯艾条等。艾卷灸法手技分两大类:
1.实按温热灸法
多用于太乙针和雷火针,其法是取棉布或棉纸折叠数层如手掌大,放在穴位上,再用两支针(卷)点着,不起火苗,每次用一支,实按穴上稍停即起,起来再按,几次之后艾卷将灭,另换一支,交替按压,垫布将烧焦黑,但不能使烧着起火,反复数次之后,穴位上即变得温热,出现大面积的红晕。
此法优点是灸的快、省时间、面积大。热力深入久久不消。
还可用中药煎水将布浸湿再灸。也可不断移动,受热面积更大。
2.悬起温和灸法
此为常用法,一般有药无药之艾卷均能使用,比较方便易行。
操作技巧:将一、二支艾卷点着,术者左手中、食二指放于被灸的穴道两旁,其任务是通过术者的感觉探知热度高低,可以测知患者受热程度,万一落火便于随时扑灭,患者感觉发痒、发热、疼痛时予以揉、搓、按摩。右手持艾卷垂直悬起,照射穴道之上,约离皮肤3~4厘米,直接照射,使病人觉得温热舒服,或微有热痛感觉。如果觉得太热时,即可缓慢作上、下、左、右或回旋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次可灸3~5穴,每次约10分钟左右,以3 0~6 0分钟为度,过多则易疲劳,少则达不到温热程度。
施灸中要注意,要将艾卷垂直直射,这样火力集中。若艾卷积灰过多时,则离开人体吹去后再灸。病人体位要舒适,方能够耐久,并防止冷风直接吹拂。施灸后患者觉温热舒畅,直达深部,经久不消,停灸多时,尚有余温,才算到家。一般病每日灸一次,急病可灸二、三次,连续15~3 0次为一疗程。灸后要慎起居,节房事。发生口渴可多饮水,此即所谓灸后调养之法。在一室内多人施灸,要调换空气,当心冷暖。
尤其灸后要注意把火闷灭,以防复燃,最好把艾卷着火之一端,插入口径合适之小铁筒或小瓶内,自然就会熄灭,留下焦头,便于下次点燃。
此法可以教给病人自己灸,或带回家里灸,这样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
此法容易操作,但一般人多不耐心,怕费时间,或认为温热一消,平平淡淡,无甚作用,因此就忽略,不予深究了。或者即便灸灸,也是比较浅浮,而没有真正达到灸的目的,这是对温热灸效力不够了解。所以医生和病人都应该对这一方法有正确的认识,耐心细致的长期灸下去,多灸灸好,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艾卷灸之适应症:凡是应该施灸的疾病,大都可以用此方法,不受更多的条件限制。
    五、其他灸法
    烧灯火灸法:又叫草焠、神灯照,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操作容易,对急性腮腺炎,往往1~2次就能治愈,所以此法很受欢迎。
    操作技巧:取3~4寸长的灯芯(即灯草),或用纸绳,蘸芝麻油或其他植物油少许,约浸透一寸长左右点着起火苗,用快速的动作,对准选好的穴位,猛一接触,听到“叭”的一声迅速离开,即为成功。如无此音响,当即重复一次。
    使用此法之技巧要注意蘸油不要过多,取穴要准,操作要快,不能停留,一经烧后局部皮肤有一点发黄,偶然也会起小疱,就算恰到好处。如果水疱破裂,可涂些紫药水,预防感染。一次未愈,次日可以再烧。
    烧灯火之适应症:主要是用于急性炎症,如发生于小儿的急性流行性腮腺炎,往吃药、打针都不方便,并且疗程长,痛苦大,若用此法灸“角孙”穴效果极佳。
    角孙穴在耳廓高处的头皮上。取法:将耳廓卷起,向下一按,其最高点着头皮处就是此穴。如果头发长,应当刮去,先用墨水或红、紫药水打个记号,然后对准施灸。一侧有病灸一侧,两侧有病灸双侧。灸时让病人侧头,露出穴位,灸小儿要助手固定,勿使乱动。
    其次是扁桃体炎,灸少商、合谷、风池;急性结膜炎,灸太阳、合谷、光明;急性胃肠炎,灸中脘、足三里;呕吐灸上脘、内关;腹泻、消化不良灸胃俞、大肠俞、天枢等;麻疹透发不快,灸大椎或项背隐现之点上选2~3个灸之,促使麻疹出透。
    天灸:也叫自灸、发疱灸,用斑蝥、巴豆、大蒜泥等任选一种,涂在穴上覆盖包扎,让其局部发疱,即为之天灸,一般常用于炎症,多在远处取穴。如咽痛、口疮,取合谷。此法民间多用。也有人用此法治疗肝炎的。也有用成方几味药贴穴的。
    蜡灸:类同石蜡疗法,限于篇幅,这里不作介绍了。
    其他:隔鳖甲、龟甲或其他药饼等灸之,各地习惯不一,其实都属于灸法,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各系统疾病和保健灸法(亚健康灸)常用配穴处方
    应用灸法时的配方,可根据疾病情况,人体素质和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补偏救弊的原则,各有重点的择优使用。现举例配方如下:
    呼吸系统: 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2、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消化系统: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神经系统:大椎、身柱、 肾俞、足三里。
    泌尿生殖系统: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一般强壮灸:此法自古盛行。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施行健身灸法,一次不过十数分钟时间,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
作者: 欣恺的妈妈    时间: 2009-9-6 13:51

温炙盒网上很多的,我是在淘宝上买的,你输入艾绒 盒 查一下就可以了。艾炙发出的味道少一点闻起来还可以,多了就受不了了,特别是第二天,感觉很臭了。.
作者: 洛颜妈    时间: 2009-11-4 14:02     标题: 回复 44#夹心妈妈 的帖子

夹心妈妈很会养生,你的老公和孩子有福了.我最近也在拔罐和刮痧.听说这2个东西是泄的,不能多做的,特别是冬季,有这个说法吗?.
作者: 夹心妈妈    时间: 2009-11-4 19:38


这个我倒没有听说过.
家里有中医,春夏秋冬都一样的治啊, 该扎针扎针, 该拔罐拔罐.   就是扎针有不同的手法吧, 什么"烧山火",什么"透心凉"之类有补有泻吧.

偶不是,只会这些家常的东西.还有按摩之类的,给老妈,老公做做.  咱是棒劳力.
作者: dongguda    时间: 2009-11-19 14:16

学习.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123.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