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6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哎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2-16 13:45 发表
谢谢!
大致明白了。
我倒是这么想问题的,如果家长或学生是老师,这见拼音写出汉字的要求,用什么其他的教学方法可以取代呢?是否有必要删除这部分要求呢?删除以后有什么影响呢?
拼音的发明是因为汉字读音标准 ...
客气了,大家一同探讨罢了。

可以稍微变换下方式,但是难度要高些,对拼音刚处于起步阶段的小一生可能会有些困难,比如,看拼音写句子,处于句子中,一般就不会有同音不同词的情况发生了,因为有具体语境了。

要么就在短文阅读中出现此类题,但受局限太大,考到的仅仅是有限的几个词。

所以,一般情况下,老师还是青睐于简单的看拼音写汉字,其实这类题无不可,但就像我前面说的,一定要严谨,要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当然,人不可能每次总能考虑得滴水不漏,出了问题也是难免的,事后可以跟学生说明下,凡是合理的答案,都应该算对。

我们做家长的在这里聊的起劲,如果老师们看到了也能受点启发,那我们就没白费这么多劲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2-16 13:48 发表
要是我有孩子会这么起劲找错,我很鼓励。嘿嘿
我家这位不知为什么,从小就不认为老师是正确的,做不出的题目他可能会认为是老师出错题了,直接改题目再做。老师讲过答案的题,他想想不对,也会在原来的答案上打个叉,再订正一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Dannel妈妈 于 2010-12-16 11:56 发表
理解你~~因为我也体会到了这种困惑和无奈.
某次作业,女儿写: 在碧绿的池水里,小金鱼游来游去. 被批是错的.
因为正确答案是: 小金鱼在碧绿的池水里游来游去.
以下是个人拙见,供参考。

在连词成句中,这类题很常见,就是表示方位,处所,时间的,或是表示条件,范围的,这些介词结构,到底是放在句首,还是放在句中。其实,大多数情况下,2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你女儿所做的,就是介词结构做句首状语,强调的是处所碧绿的池水。只要她标点没错,应该没问题的。

我曾碰到过此类问题,当时我曾在备忘录上提出过类似你女儿的做法是否正确,可不可以有第二种答案,老师的回复是:可以的。正确的。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去问问老师,到底错在哪里,因为这类题算是很常见的,以后会经常碰见的,看看老师的思路如何,以期调整我们家长的思路与教法。

但是,一般情况下,我还是告诫孩子,如果能把此类修饰语放在句中的,就尽量放在句中,一来可以避免加标点,二来,并不是所有的修饰语都可以放在句首的,具体情况很复杂,我们尽量简单化些。

顺便说下,不单单是介词结构,其他的如表示时间的名词或词组,副词,形容词等等,都可以处于句首做状语,另外,还有很多特例,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

[ 本帖最后由 汪洋大海 于 2010-12-16 14:21 编辑 ].

TOP

现在不是学语文,而是学怎么考试。.

TOP

回复 56#汪洋大海 的帖子

有道理的,多谢哈.
后来我还是告诉女儿,以后这种题目尽量把主语(谁什么的)放在前面,这样也不用加逗号了,可以直接连好,一个句号结束..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天恒爸爸 的帖子

小练习的话要看对应的课文的,考试算错就去理论。给孩子点安慰!.

TOP

就和孩子说,这个你是对的,孩子也很理解,反正这个分数也无所谓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天恒爸爸 于 2010-12-15 12:43 发表
我查过字典,“夜”和“叶”的拼音是相同的,包括声调。是不是秋夜不常用啊,好像有点死板,我儿子平日阅读量很大,所以经常组出书上没有的词,但老师好像从来没有表扬过。哎。。
表扬不是真的要表扬,只是一种待遇,是给谁,那可是有讲究的。.

TOP

回复 57#子玖妈妈 的帖子

想明白了?呵呵

考试只是技能之一,要学,不过用不着花太多功夫去学。

考好了,不代表学得好。学得好还得孩子自己花功夫。

很多人说会读书没有用。其实根本不确切。会读书很有用,只是很多人是会考试,不是会读书。考试这项技能到后面没有会读书管用。

怎么培养孩子,家长自己心里要有数。.

TOP

引用:
原帖由 狗宝宝 于 2010-12-15 12:33 发表
秋叶的叶是不标声调的是轻声,秋夜的夜是第四声的
这两个都是四声,秋叶怎么可能轻声呢.

TOP

习惯了9好了,我们的默写里经常发生这种事的,什么“屹立”和“毅力”之类。最搞笑的是伟大的上海语文教材,在一个学期里学了“作客”,在下个学期学了“做客”,这些编教材的脑袋里都是水。
碰到这种情况,尽管分被扣了,我会告诉孩子你完全正确,像这种可能歧义的题目在大考时是不太会出现的,如果出现,我会叫他去把这个分数争回来。不是为了分数,是为了原则,错94错,对94对。我们学的是汉字,不是某一课,教育的目的不能被歪曲。.

TOP

引用:
原帖由 Dannel妈妈 于 2010-12-16 11:56 发表
理解你~~因为我也体会到了这种困惑和无奈.
某次作业,女儿写: 在碧绿的池水里,小金鱼游来游去. 被批是错的.
因为正确答案是: 小金鱼在碧绿的池水里游来游去.
和我家女儿遇到的很类似:老师要求连词成句,要两种方式:爸爸,小区,草地上,做操,在。
女儿写了:爸爸在小区草地上做操。在小区草地上,爸爸做操。
结果后一句算错,正确是:小区草地上,爸爸在做操。
我理解了一下,应该是“在”这个字的语法问题,但具体说不上来,可能相对表述口语化、不规范了吧。

不过,对女儿我也没有强调这些,毕竟这个我觉得不是大问题。.

TOP

回复 41#Dannel妈妈 的帖子

这个也是题目出得不严谨。连词成句, 其实有必要给出标点符号的。不过一般的连词成句, 基本都是一气呵成的一句, 不大用逗号的。下次提醒小豆包不用逗号, 把句子说完整。 孩子就不会为此失分了。
至于楼主的"qiu ye",如果只是单纯的拼音写字, 秋夜无疑是也对的。 让僵化的标准答案见鬼去。.

TOP

引用:
原帖由 汪洋大海 于 2010-12-16 14:18 发表

以下是个人拙见,供参考。

在连词成句中,这类题很常见,就是表示方位,处所,时间的,或是表示条件,范围的,这些介词结构,到底是放在句首,还是放在句中。其实,大多数情况下,2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你女儿 ...
太专业了~~~~~~厉害~~~.

TOP

回复 1#天恒爸爸 的帖子

这位BB,这种事就不要太斤斤计较了,我们也有过的呀。用“百”组词, 学校的识字卡片上有“百尺”的词语,可是测验的时候,老师给批错了。第二天,我让她给老师看,老师却说这个词语是不对的。我就跟她说,那你以后就按照老师教的词语吧,省得再错。
这个不是原则问题,就不用太计较了。跟老师顶针没意思的。只要家长心态放平就好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好奇猫 于 2010-12-17 09:15 发表


和我家女儿遇到的很类似:老师要求连词成句,要两种方式:爸爸,小区,草地上,做操,在。
女儿写了:爸爸在小区草地上做操。在小区草地上,爸爸做操。
结果后一句算错,正确是:小区草地上,爸爸在做操。
我 ...
在小区草地上,爸爸做操。
光看前半句,是没有问题的,可以成立,但关键是后半句缺了“在”,感觉有点问题,或者说有点拗口吧(可能是时态上,或者其他)你自己读几遍试试,这个要靠点语感,而前半句少了“在”,并不影响句子的表达,所以把“在”放在了后半句,介词做状语,“做”是谓语。

我觉得你女儿的老师这道题出的挺好,给孩子一种思路就是,语言是灵活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语序的变换反映了说话人想强调的重点。不知老师在课堂上如何给孩子讲解,要让小一生完全领会是蛮有难度的。

其实现在这种状况也不能完全怪老师,因为毫不夸张地说,大学老师讲授的东西,到中小学里未必适用,更透彻一点,大学现代汉语老师讲的知识点,如何如何,到了中学里,往往是错误的,中小学里不吃你这一套,吃惊吗.

TOP

回复 50#汪洋大海 的帖子

哈哈,偶们家小姐的连词成句90%都是错的,但有时候我觉得她的排列顺序也对,可老师是按照标准答案批的。没办法了。.

TOP

身为小一学生的家长,已经对老师彻底无语了。只能一次次对孩子说:你的答案没错,是老师的思路太僵化了。连身为高级教师的外婆都说现在的小学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她们大不同。别看现在小孩一个个都挺聪明的,估计为了迎合老师的思路,5年后都要被教成一群榆木脑袋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CiciNemo妈妈 于 2010-12-17 10:34 发表
哈哈,偶们家小姐的连词成句90%都是错的,但有时候我觉得她的排列顺序也对,可老师是按照标准答案批的。没办法了。
连词成句主要还是考小朋友的语感,因为小一生的语法概念根本没有,你就算要跟她讲也是讲不明白的,如果错误率像你说的那么高,我感觉是不是她平时的课外阅读少了点,所以缺乏语感。只有建立在大量的课外阅读基础上,再辅以一定的题型训练,教授点应试技巧,这类题应该容易拿下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金牛猴宝 于 2010-12-17 09:24 发表
这个也是题目出得不严谨。连词成句, 其实有必要给出标点符号的。不过一般的连词成句, 基本都是一气呵成的一句, 不大用逗号的。下次提醒小豆包不用逗号, 把句子说完整。 孩子就不会为此失分了。
至于楼主的"qiu  ...
猴宝上学没?你可别误导他啊,试卷里当中要加标点的连词成句题还是不少的,特别是状语放在前面的(有些时候状语或者其他句子成分必须放在前边的),这类题是陷阱题,拉分的还有句末不一定是句号,要看句子语气的。

[ 本帖最后由 汪洋大海 于 2010-12-17 11:01 编辑 ].

TOP

回复 74#汪洋大海 的帖子

真是太感谢了!请问有哪些教辅书可以做这样练习的?.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75#汪洋大海 的帖子

猴宝小一啊, 目前连词成句都是一气呵成的句子。呵呵。
我也被连词成句搞得晕倒------- 一群小青蛙就像一群小娃娃。 一个大叉。
正确答案是:---------一群小娃娃就像一群小青蛙。
我看到试题时, 猴宝已经改正好了。 问他为什么那么改, 他说老师说是这样的。 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那题错哪里了。 所以也不吱声, 做高深状。 哈哈哈。
不过我已经打定主义, 以后对那种僵化的标准答案无视。
我倒是估计, 这种题目做得多了, 孩子会慢慢体会出题者的意图的。(貌似现在阅读理解, 猴宝就很拎得清地选择那个最具有教育意义的答案了)
呵呵呵, 其实应试也需要悟性。 就是不知道这种”悟性”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CiciNemo妈妈 于 2010-12-17 11:02 发表
真是太感谢了!请问有哪些教辅书可以做这样练习的?
外面配套教材的教辅书都有的,因为这是必考题型,旺网上早几年有马甲妈妈的帖,里面也有专项练习,你搜搜。不过,光做题目绝对不够的,关键还是基本功,我前面说的大量的课外阅读,这个才是根本。

具体哪本教辅不要再问我啰,反正书店里多得是,我再说,要被人砸鸡蛋了( ).

TOP

引用:
原帖由 金牛猴宝 于 2010-12-17 11:16 发表
猴宝小一啊, 目前连词成句都是一气呵成的句子。呵呵。
我也被连词成句搞得晕倒------- 一群小青蛙就像一群小娃娃。 一个大叉。
正确答案是:---------一群小娃娃就像一群小青蛙。
我看到试题时, 猴宝已经改正好 ...
这句有具体语境吗?如果就是单纯的连词成句,那我只好
还有,我要是碰上了,肯定会去问老师,这个悬念放在心里不好受啊.

TOP

回复 80#汪洋大海 的帖子

没有啥语境啊。 就是单纯的连词成句啊。
人家楼主“秋夜”“秋叶”都有标准答案, 我已经默认连词成句也有标准答案了。
猴宝是个没心没肺的孩子, 也没觉得有多委屈。 我也就让他过去了。.

TOP

我第一反映也是秋夜.

TOP

回复 80#汪洋大海 的帖子

我看了这么多爸妈写的希奇古怪的题目,我家小子还没上学,我就已经快要见怪不怪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扣就扣分呗,我告诉孩子我不扣你分!.

TOP

引用:
原帖由 汪洋大海 于 2010-12-16 13:46 发表

恕我猜测一下,您大概不是小一生的家长,这题其实是小一的必考题:连词成句。

本来孩子做题做错了很正常,都会了还用得着上学吗?家长也不是非纠结分数或是大叉,只是,既然错了,要知道错哪里了,这样下次好避 ...
对“连词成句”这样的题型,我认为要看题目要求, 基本现在遇上就2种:
   1) 把词的序号写下。
   2) 把词的序号写下,并标注上标点符号。

如果只要求写序号,没有要加上标点符号的话, 您女儿的答案就是不对的。   
--- 可很多没有要标注上标点符号的,也必须要加个“。”, 这个让我很纠结。
好在现在的题目也越来越严谨了,很多都会有个“。”最为一个选项。.

TOP

哎,都一样。
女儿的习题,清澈的近义词,她写清冽,错。老师标准答案是透澈。我孤陋,觉得透澈还不如清冽。
还有一年级教的温暖的近义词是凉爽,寒冷的近义词是炎热,现在四年级,她写温暖对凉爽又被算错了,标准答案是炎热。
狗屁语文!.

TOP

引用:
原帖由 菁菁妈妈 于 2010-12-17 20:33 发表
哎,都一样。
女儿的习题,清澈的近义词,她写清冽,错。老师标准答案是透澈。我孤陋,觉得透澈还不如清冽。
还有一年级教的温暖的近义词是凉爽,寒冷的近义词是炎热,现在四年级,她写温暖对凉爽又被算错了,标准 ...
温暖对应炎热?

出题的是外国人,还是我们是外国人啊?看不懂来~~.

TOP

回复 86#perfeiti 的帖子

谢谢您的耐心解答,学习了。 .

TOP

回复 90#rachelmom 的帖子

打错了,是寒冷,呵呵.

TOP

回复 86#perfeiti 的帖子

知识产权意识很强啊,到底是应该赞赏你呢,还是应该鄙视你呢,开玩笑的,别当真。.

TOP

这就是中国特色,教得孩子为了分数没有创造力和想像力呀!555555.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我们虽然才小一但是也已经遇到此类问题。 我会对儿子说: 你的方法和答案都是对的。但是老师或者考试有这样的标准答案而且那个答案确实也是对的, 他用标准答案来看我们是不一样了。但是,我们知道了这里面的知识就够了。 因为以后长大要用到的是知识而不是考试分数。 一般大人不要表现的很纠结, 孩子也不会纠结那一两分的,还会比较有自信心呢。.

TOP

不必纠结于分数得失,这样大人小孩都痛苦.

TOP

实际这样的问题很简单,而且是常有的事儿,一般是按照课文来填写,还有一点老师不会出这样纠结的题目,一般是比较顺口,易懂的词语,因为秋夜不是连词里面的词语,是指时间一类的字。给孩子解释也是如此,一定要看清楚这两个字的区别点。所以,不必在乎哦。.

TOP

我儿子也经常把shang feng (山峰)写成扇风.

TOP

我女儿她们默写两段很长的课文,两段加起来一页纸都写不完的,只要错一个字就是零分。然后只要不是100分的,就要重新订正5遍,我真是搞不懂了。这样做的意义何在.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