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23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亲子阅读:谈自由阅读的乐趣,斥应试训练(939#献给男子汉之《调皮鬼恐怖心》)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4-16 15:05 发表

480252那个男人就是我。
一点儿也不虚伪!真叫人敬佩!!

这下,我也总算“悟道”了——原来从 Boyz II Men,有一些特质,是打小就无师自通的!.

TOP

回复 699#小小小MM妈妈 的帖子

多谢关注和安慰。

不过我感觉大家还是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我写我女儿的种种现象,是想说明人跟人是不同的,人的发育有个过程。后来ccpaging的回复让我感到他也没有完全明白的我意思。我的意思是:幼童在数学方面的发育非常有个体差异。而数学方面的发育,某些时候并不是父母启蒙的好坏决定的。孩子个体的发育节奏非常重要。我跟ccpaging讨论的一个分歧是,他侧重于引导,我则侧重于依赖时间、依赖孩子自身的发育。ccpaging后来回复中提到不接受交换率就回头在生活中积累数的概念。我后来没有再回复,我本想写一篇很长的文章再仔细谈人脑的发育,后来又觉得累就没写。大脑还没有发育得好的时候,怎么积累也是白搭。我的孩子不接受交换率,并不是因为她数数没有过关。她在不会说话的时候就会数数,而且上来就是点数。她在一周岁多的时候会的几个古怪音节,都是因为酷爱数数才从喉咙里憋出来的,否则会发的音节还要少。她数数时的现象很奇怪。一般孩子都是第一次卡在10,因为有个十进制概念。我的孩子是卡在30。过了一个多月才突破。突破之后就可以无穷无尽地往下数。这中间没有人去多引导她,因为她数到29,已经让我父母喜出望外了。

引导很重要,但是某些时候,应当空出位置,等待孩子发育(就是我说的没事就打发孩子自己生想,想不出就放一段,过两个月再打发她生想)。到了某个发育节点,点拨一下就突破了。这种情况可能在幼童年龄段更明显。等孩子大了,一些基本的东西发育好了,引导的重要性会提升。也就是说,人只有在上帝的工作基础之上才能展开自己的工作。

我赞同嗲虫妈对孩子在于数学发育方面的看法。我也赞同007的观点,虽然发育有早晚,虽然每个孩子在幼年时对于数学各个分支的敏感度不同,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的数学都是能够学会的,不神密的。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4-16 18:3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4-16 16:42 发表
看似遗传,实则环境
007通过这个经历想说明的是两种不同的驱动模式:把学业成功归因于环境和个人努力等可控因素,会使人自强不息,积极干预环境;把学业成功归因于运气或遗传这些不可控的因素,会削弱人的进取心。
如果他爹能读到007这段话,会非常深以为然。
想当年,小三生一两岁时,那时他很迷恋《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应该描述的是类似的观念。

而我,看007这一大段经历描写,不可避免会联想到《了凡四训》。。。

人的差异性是很大的。.

TOP

回复 700#happyyj 的帖子

很有钻研精神!.

TOP

回复 657#hxy007 的帖子

给个60大分,

基本理念都是正确的,但是专有名词使用错误之处很多.

TOP

回复 663#happyyj 的帖子

不知道这些基因的表达途径,不知道表达出来的蛋白对于在体内所处的地位、相互的作用,基因图谱作用非常有限。

我曾经跟我的大学同学解释过基因图谱的问题。他们那时知道了基因图谱的编制,非常兴奋,聚会时很多人问我是不是就可以造人了。当时多利羊的热潮还没有褪去,很多人对于生物学方面的进展非常关注。我就用我们大学里共同学习过的电子学来说明这个问题。基因图谱类似于人们搞清楚了一台复杂电器里面有多少个电容、有多少个电阻、有多少电感,但是不知道这些电子元件搭起来的图纸,因此,离造人还很早了。多利羊也是几千个实验品中成功的一个,但是没有生育功能,并且免疫系统缺陷。这还是利用了自然之工,并不是人从基因开始合成的。.

TOP

回复 689#天天向上 的帖子



非常赞同。单一的环境,单一的学习方式,单一的领域,都会遇到无法提高的平台期。要突破就是要给予其他刺激。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4-16 19:25 编辑 ].

TOP

回复 629#不不园 的帖子

你的猜测也是我的猜测。接受一个概念,除了要智力因素,还要心理因素也准备好。

我女儿四岁以后热衷于在我这里挣小费。一般我是这样说的,小事情,妈妈不给钱的,因为你应该帮助妈妈,家里应该互相帮助。如果你要很努力才能帮妈妈完成的事情,妈妈给一点小费,由你自己支配。我女儿每次从我这里挣个三块、五块的,存在自己的储钱罐里。她对于上一次的结余记得非常清楚,把这次的小费加上去,也不会加错,慢慢地她有四十多块钱了。一次我给了她三块钱,她一加,说我有48元钱了。她象葛郎台一样,热衷于把钱倒出来,一个一个清点。

我爱人一看,觉得这是再次跟她讨论交换率的好时机,就走上前去说:“宝宝,你看,你原来有45元钱,妈妈再给你3元,就是48元钱了。如过你原来有3元,妈妈又给你45元,也是48元。所以呢,45+3=3+45。”我女儿不买帐。我爱人又拿出她的几个硬币摆给她看,让她知道3+4=4+3。

我知道白费劲,没去搀合。我听见房间里一阵嚷嚷,¥&%&¥&¥!

最后我爱人苦着脸从房间里出来,我女儿抱着她的钱罐,靠在门边非常生气地说:“我本来就是有45元钱!我原来不是3元钱!”

所以我觉得交换率破坏了她自己组建的世界里的法则,她在情感上不愿意接受。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4-16 20:1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4-16 20:14 发表
你的猜测也是我的猜测。接受一个概念,除了要智力因素,还要心理因素也准备好。

我女儿四岁以后热衷于在我这里挣小费。一般我是这样说的,小事情,妈妈不给钱的,因为你应该帮助妈妈,家里应该互相帮助。如果你要 ...
一直潜水,看了这段深有感慨,类似的事情在我家儿子小时候发生过N多次,我开始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儿童对事物完美性的追求,但是后来我觉得孩子们是真正的重过程不重结果。结果相同对他们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中间的过程不一样,那这就是两码事。现在小二了,这些以前的“烦恼”越来越少了,但是做妈妈的却开始怀念以前的状态。.

TOP

引用:
所以我觉得交换率破坏了她自己组建的世界里的法则,她在情感上不愿意接受。
难得两家孩子有相似的发育轨迹。我们的特点是,如果自己想不通,宁可撞墙也不接受其他意见。你女儿一定觉得,爸爸的教法首先就违背了事实,明明我罐子里有45块钱,为什么你非要说成有3块钱,欺负我不会数数吗?

   不了解孩子的认知规律,父母会生出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幸亏读了儿童数学教育书稿,我这个数学门外汉才没去瞎起劲“教”数学。四五岁的孩子,应该都是数学天才,就让他们自己慢慢领会数学之美吧。

   还有,我们虽然从来没遇到过进位问题,可有一次自己瞎琢磨,告诉我20是tenteen,我才发现,敢情换了一种语言就忘了进位了。

   这个帖子怎么好像应该发到数学公社去?.

TOP

回复 652#混凝土 的帖子

今天还有德国学生告诉我,他们那里除了数学课,其他课(包括化学)都没有标准答案一说。学生的总评成绩百分之六十是平时成绩,而平时成绩看的就是思维、发言能力的强弱,学生上讲台发言,要是手里拿着纸,立马扣分。.

TOP

回复 664#sask 的帖子

新蕾出版社 散落的珍珠第一辑
贵州出版社 詹同、陈永镇的作品集

都是几十年前的老书重版,内容可能有点幼稚,但是语言非常道地。

长一点的,张秋生的《小巴掌童话》,鲁兵的《下巴上的洞洞》(买湖北少儿出版社的)

再长一点的,《快乐语文读本》,十多册,收了各种文体,当然也包括优秀的翻译作品。

要找纯粹中国血统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很难,如果能接受好的译本,我推荐彩乌鸦系列里陈俊翻译的那些作品,语言非常顺溜,一点翻译味也没有。.

TOP

回复 708#水之形 的帖子

看这个帖子的时候,我总是在回想我家儿子成长过程中相似的场景,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却怎么也回想不起来,在家教过他3+4=4+3这样的交换律。很疑惑水老师为什么会想到要教幼儿交换律的呢?.

TOP

回复 712#不不园 的帖子

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那些旧版小人书也很好。无论是绘画还是语言,都是非常中国的。

我给女儿买了一套《成语故事》,目前还没有给她念。倒不是觉得深,而是觉得这样的读物应当等她自己认字了去自己阅读。彩色乌鸦我也囤了,也打算让她自己读。读中文书给她听,我计划下半年逐步退出。.

TOP

回复 713#LUKE妈妈 的帖子

我没有想教她,是她爸忍不住想教她。对于主动教这件事,我一直是持谨慎否定的态度。

看帖要仔细哦。.

TOP

回复 664#sask 的帖子

为什么不买一些评书的碟片呢? 这是把中文当外语学习时最好的听力教材。.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4-17 09:30 发表
为什么不买一些评书的碟片呢? 这是把中文当外语学习时最好的听力教材。
请问什么是“评书的碟片”,是不是有人讲故事的cd?

我很久以前试过,他们喜欢听妈妈的声音,不喜欢听cd。不过现在长大了,可能可以再试一试。谢谢。

我们大人在家说中文,所以他们听得懂,只是看不懂。.

TOP

回复 712#不不园 的帖子

太好啦! 谢谢。.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4-16 20:14 发表
所以我觉得交换率破坏了她自己组建的世界里的法则,她在情感上不愿意接受。
“情感上不愿意接受”,让我想起我小儿子。

我的两个儿子,让我深深感受到什么叫个人差异。在认知方面,大儿子是非常理性,很少感情用事的。他即使被别人惹得暴跳如雷,如果我好像周星驰《西游记》电影里的唐僧那样唠唠叨叨的给他讲道理的话,他就会平静下来,思考。小儿子就不行,讲理行不通,一定要表现出你对他的无限包容,无限关爱,他才会停止。

他们喜欢的书也不一样。大儿子不管小说类非小说类什么都看,小儿子则有特别偏好,特别喜欢牵扯情绪的故事书。

Mo Willems的一系列童书,他都非常喜欢。

好像这本My Friend is sad,故事很简单,插图也很简单,可是有情绪的张力,他很容易就受到感染。我大儿子看后肯定没啥感觉的。

故事是这样的:小猪看到大象情绪低落,就扮小丑,牛仔,机器人来逗他开心,可是大象反而越来越沮丧。原来大象不知道这些都是小猪扮的,反而以为好朋友小猪不能看到这些有趣的东西而感到难过。小猪听了,也没解释,只说:我这不是在了吗?大象才高兴起来,说:我需要我的朋友。小猪小小声说:你需要一副新眼镜。

这个好像白开水一样的故事,竟然可以吸引到小孩子,不禁让我对孩子情感的细腻程度改观。

[ 本帖最后由 sask 于 2010-4-17 13:43 编辑 ].

TOP

三毛流浪记:一个小一生独立看完的第一本拼音读物

引用:
原帖由 sask 于 2010-4-16 13:12 发表
我们家是把中文当外文来学的,所以中文童书扮演很重要角色,可是好看的中文童书难找啊。各位可不可以给我推荐一些啊?
  中文图书中也有适合小朋友阅读的,就是比较少。
  007家在孩子在一年级学好拼音之后,向他推荐了一本彩绘注音读物《三毛流浪记》(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这本书反映的现实与现在的孩子所感知到的环境相去甚远。007曾经担心孩子看不懂而没啥兴趣,谁知这本让人笑中带泪、泪中带血的漫画书也可以深深地吸引住泡在蜜罐里的小朋友。小一生不懂的地方会来问我们,一口气就读完了。这本书看下来,他多少知道了还有一些小朋友生活在贫困之中,多少知道了今天的生活不同于过去的生活。但是,让孩子反复翻看这本漫画直到翻旧翻烂的,是张乐平义愤、同情之中不失童真的那种中国式的幽默。
  小一生喜欢上了三毛和三毛之父。007特意带着孩子到书店,把《三毛从军记》、《三毛新生记》的彩绘注音本给买回来了。印象中,孩子拼音读物看得很少,好像就这几本。很快,他就可以看无拼音的读本了。.

TOP

阿凡提智慧故事300篇:小一生喜爱的一本故事书

  自从发现孩子的幽默感之后,007一家就有意识地去寻找这类读物,推荐给孩子。
  孩子小一时,我们给他朗读过《阿凡提智慧故事300篇》(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版),一页一篇,短小精干,幽默搞笑,读之不累。父子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驴吃完草走了》:

  阿凡提上学的时候,有一天,老师让学生们各画一张画。阿凡提因忘了带笔,没法画,就交了一张白纸。
  老师一看,自然气不打一处来,他把阿凡提叫过来,指着白纸说:“阿凡提,你画的画呢?”
  “这就是我画的画。”阿凡提指着老师手里的白纸,一本正经地说。
  “那么”老师压住怒火问,“你画的是什么?我怎么没看见?”
  “我画的是驴在吃草。”阿凡提回答道。
  “那你画的草呢?”老师问。
  “草被驴吃光了。”阿凡提回答。
  “那么驴呢?”老师又问。
  “驴吃完草走了。”
  同学们一听,顿时哄堂大笑。老师也被阿凡提的话给逗笑了。


  话说,小一时某一天上学,到了校门口孩子才发现忘记带画笔。
  007问:今天你上课怎么办?
  儿子说:我就像阿凡提那样,画一张“驴吃草”的空屁精画。
  他妈妈听了赶紧制止,生怕油嘴滑舌的儿子遇着缺乏幽默感的老师。
  儿子终究不敢放肆,上美术课前向同学借了画笔。
  但是,在午间故事会中,他给全班同学讲了这个故事,惹得大家都要听他讲阿凡提的故事。
  
  这本书,007念了几十篇,读来读去,后面的故事孩子就能够自己读了。直到今天,孩子还不时地翻看这本故事书。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4-17 17:37 编辑 ].

TOP

回复 720#hxy007 的帖子

已订购。.

TOP

回复 717#sask 的帖子

评书就是我们小时候听的《岳飞传》《杨家将》、《三国演义》之类的。现在都有碟片,你自己去当当网去搜一下。

内容可多了,有我们古代的四大名著,还有金庸的经典作品。这些都是专业人士说的书,轻重起伏拿捏得当,很吸引人的。

非常适合男孩子听。我给我女儿念大部头,其中一个目的是可以顺接评书。等她爱听评书了,我就解放了。顺便让她接受中国文学的熏陶。

这些作品,可以加强孩子对中国历史、价值观的了解(是深入了解,而不是全盘接受),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中文思维。孩子中文思维加强了,认得千把个字,就可以连猜带蒙地读书了。
BTW,你们怎么都这么会养?不不园也是和你一样,一养就是两个儿子,咋就不能匀我一个呢?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4-17 17:45 编辑 ].

TOP

西游记(儿童彩绘版):小二生可以胜任的读物

  儿子婴幼儿时长得精瘦精瘦的,一双乌黑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动,小区里的邻居们亲切地叫他“猴哥”。
  猴哥自幼爱看西游记,看过动画版《西游记》,看过电视剧《西游记》,还和我们一起读过《大闹天宫》《火焰山》之类专为幼儿绘制的西游记绘本。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给他推荐了木易绘制的整套《西游记》连环画。


  可是,这套连环画的文字还是比较深的。儿子到了小二才能够顺利阅读,真正读完。.

TOP

MARK.

TOP

回复 723#水之形 的帖子

是谁说大不了生个外国人的?现在总结了一肚子的育儿经,女儿也调教得上了轨道,还不赶快追加造人?

匀你一个没问题,就把那情商低的送你家校校路子,能做“养女婿”就更好了。

这两天我们迷恋太阳系的N大行星,刚才突然作恍然大悟状:“我发现太阳是地下一层。”水老师作何解?.

TOP

谢谢007。.

TOP

回复 695#hxy007 的帖子

我家的环境,我至今都无法说清,它对我的成长到底起了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我妈是懒的典型,我爸是我行我素的典型,而我自己,却相当勤快、也相当体谅别人。我妈是电视剧迷,我爸是纪录片迷,他们看起电视来,都是忘乎所以。更恐怖的是,他们俩耳朵都不好使,不顾我在做功课,老是把电视开的很大声,吵得我不行,因此,我恨上了电视,这种恨一直保持到现在,我至今都不怎么看电视,除了有关动物和文化的纪录片。奇怪的是,我对学习有种莫名其妙的自觉,不管他们怎么吵,我始终坚持必须要写完功课才去玩其它的。上初中时,学校有提供住宿,我很果断的去申请住宿,此后,总算过上清静日子。在我的印象中,我父母从未教过我任何一道题目,唯一一次关于数学的交流,也和我无关,表弟上大学后,高数屡屡不及格,然后来请教我妈,我妈教了几天下来,他还是不明白,我妈开始怀疑自己的教学思路,所以才和我讨论起高数。

我父母对我的影响中,我能确定的一种正面影响是,帮我妈批改试卷,因为她太懒,又迷电视剧,所以只能让我代劳。我很乐意干这种活,拿着判官笔对别人评点打分,对于还是学生的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乐趣和满足。

我哥天生对钱极其敏感,对书本一点兴趣都没有,我父母也听之任之,还好事后证明,我哥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通往罗马的道路。

[ 本帖最后由 嗲虫妈 于 2010-4-19 11:58 编辑 ].

TOP

人应顺天,因材施教,提高生命效率和生命质量
回复 695#hxy007


人定胜天,还是人应顺天?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我虽然没有接受过任何宗教的洗礼,可是内心对造物主一直保持着充足的敬畏。我不相信婴儿先天是一张白纸,可以任人描绘,我宁愿相信婴儿是带着独一无二的属于他自己的颜色来到这个世界上,因此,才有因材施教之说,后天之教只有在顺应先天之材时,教育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也因此从根本上提高生命效率和生命质量,试想,如果让朗朗学数学,让陶哲轩练钢琴,这不是对上帝极大的蔑视、对生命极大的浪费吗?

我一点都不反对你关于学业归因模式的论断,“把学业成功归因于环境和个人努力等可控因素,会使人自强不息,积极干预环境;把学业成功归因于运气或遗传这些不可控的因素,会削弱人的进取心”,我日后也决不会在我女儿面前强调遗传因素,但是,我也决不会教她“绳锯木断”的道理,要锯断木头,用电锯、用斧头,比用绳子有效的多,绳子自有它的用武之地,干嘛拿来锯木头,这不是对物品价值的歪曲和浪费吗?

对水老师的观点,“人只有在上帝的工作基础之上才能展开自己的工作”,那真叫发自肺腑的赞同。我坚信上帝的力量,相信后天的努力只有建立在合理的先天基础上,才能事半功倍。

还是我前面说过的观点:相信这种客观差异和遗传力量,并不是让我们彻底消极、放弃自身努力,我们只是认为,量体裁衣比瞎忙活更重要。如果爱因斯坦能找到一条通往罗马的道路,不能说明别人没有能力通往罗马,也不能说明别的道路都是错的,而恰恰只能证明,每个个体都有能力并且应该为自己寻找一条合适的通往罗马的道路。.

TOP

引用:
原帖由 嗲虫妈 于 2010-4-19 11:54 发表
人应顺天,因材施教,提高生命效率和生命质量
回复 695#hxy007

人定胜天,还是人应顺天?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我虽然没有接受过任何宗教的洗礼,可是内心对造物主一直保持着充足的敬畏。我不相信婴儿先天是一 ...
这位妈妈写到的,也正是困扰我良久、而无解的——

还是那篇文章、当初公司HR培训课程里的,它写道:“成功和幸福的核心在于发挥你的优势,而不是纠正你的弱点”,这样才是有效率的人生,事半功倍。
何谓“优势”?
用白话说,就是你天生能做一件事,不费劲,却比其他一万个人做得好;
用较为专业的话说,就是做一件事的持续的、高于众人平均水准的、近乎完美的表现。

闲逛 WW 时,我好像在哪个帖中见过一个孩子,把俯视图、立体图画得非常出彩,
又一个孩子,用夹子可以制造出形形色色的飞机,对称逼真;当时真的把我看呆了!
还有的“牛娃”,是奥数竞赛屡试不爽的考王(在我,听到“奥数”两个字都会后脊发凉)
....
诸如此类,是个体优势最鲜明、最个性的表现,当然以上所举都是极端的例子,不具普遍性,
然而我相信,撇开这些极端的例子,每个孩子还是有着他区别与他人、优越于他人的才干的,只在于程度稍浅、不那么锋芒毕露而已。

那么,孩子的教育,该走大众化之路,还是个性化之路?
哪条路对身、家、国、天下 价值最大、“性价比”最优?
哪条路才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生命效率和生命质量”?
对于孩童幼小时崭露的禀赋,作为家长,有胆识就认定这条道栽培下去吗?
有几位为人父母者、几位BB,可以如郎国任般“BT”?——那真的不是常人敢为、能为,那近乎“亡命赌徒”....

TOP

不过任何观点都不应该绝对化。

作为父母,在注重因材施教的同时,有效发挥孩子的长处,同时也要让孩子的短板不要那么短。

人生无常,人的成功和失败都是不可预计的。某些时候,即使是一些很牛的牛人,无论他们的长处把他们带到如何的巅峰,但最终还是栽在自己的短板上。

这和人的寿命是一样的。人的寿命并不取决于他最强大的器官,而是受制于最弱的器官。那个最弱的器官,一旦不能维系,生命就崩溃了。

我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就是拥有凡人的幸福,所以虽不追求样样强,但是不能有一样太差。.

TOP

回复 726#不不园 的帖子

你是知道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教育一个孩子,我还有点自信。但是再养一个,再次经历三到四年不能好好睡觉的日子,我没有那个勇气。

匀给我一个儿子,你舍得吧?俺要养了你儿子,估计你会随即搬到我家对门 。.

TOP

回复 728#嗲虫妈 的帖子

这种天生的读书种子,是父母前世修来的福气,不具备普遍意义。要么是数学定理起作用了,负负得正。.

TOP

引用:
我不相信婴儿先天是一张白纸,可以任人描绘,我宁愿相信婴儿是带着独一无二的属于他自己的颜色来到这个世界上
事实就是如此,否则何来天赋一说。

作父母的,无非是帮孩子全面尝试,重点发展。.

TOP

回复 730#happyyj 的帖子

我们的教育还是只认可奥数强大的孩子。那个用夹子作东西的巧手宝宝,妈妈发帖的起因是,孩子在校被老师骂。

要是各行各业的工作都得到相应的尊重和报酬,这个源头上的问题解决了,很多烦恼就都不存在了。.

TOP

回复 683#sask 的帖子

非常认同你提出的关于中文的美和巧, 所以, 《红楼梦》是我最希望孩子能尽快开始阅读的其中一部。我一直很纠结的是, 一方面希望孩子接受中文的熏陶, 另一方面又想撇除那些我痛恨的意识形态, 所以, 平时还是以诗词+翻译作品为主。我一直喜欢《译林》, 因为翻译作品的水平与译者的文学修养有关,好的翻译作品, 让我们明白到:对于美好事物, 人类的感受其实是很接近的。

下面几本是我女儿喜欢的翻译作品:
《夏洛的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 ... &ref=search-0-A
《有你我不怕》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 ... &ref=search-0-A
《天蓝色的彼岸》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 ... &ref=search-0-A
《白色长颈鹿》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 ... &ref=search-0-A
《跷跷板》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 ... &ref=search-0-A

下面几本是我喜欢的翻译作品:
《书店》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 ... &ref=search-0-A
《巴别塔之犬》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 ... &ref=search-0-A
《呼唤》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 ... &ref=search-0-A
《蜜蜂的秘密生活》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 ... &ref=search-0-A
《美人鱼椅子》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 ... amp;ref=product-0-E.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4-19 13:57 发表
不过任何观点都不应该绝对化。

作为父母,在注重因材施教的同时,有效发挥孩子的长处,同时也要让孩子的短板不要那么短。

人生无常,人的成功和失败都是不可预计的。某些时候,即使是一些很牛的牛人,无论他们 ...
说得好!
父母的责任是平衡, 当孩子偏离目标时, 提醒之; 当孩子滞后时, 鞭策之; 当孩子狂喜时, 淡化之; 当孩子沮丧时, 鼓励之。。。让孩子不卑不亢地面对未知的挑战。.

TOP

接受不完美意味着接受幸福

水老师的“不完美理论”真是至理。007解读说不完美意味着希望,嗲虫妈解读说不完美意味着幸福,我的解读是接受不完美意味着接受幸福。

Alex有一天素描下来,他对我说:“我不喜欢今天的素描?”
我很诧异:“为什么啊?你不是一直很喜欢素描吗?”
Alex说:“我喜欢素描啊,我说的是不喜欢今天临摹的这张素描画。”
我说:“那把今天的画给我看看吧。”Alex把他的素描递给了我。我看了看,画中是很常见三个石膏物体:“好像没什么不同啊。”
Alex说:“哪里啊,你仔细看看,里边好多断续的线条,还有好多缺。”
我说:“哦,真是这样的。可是这有什么不同吗?”
Alex说:“我画这幅画的时候感觉不好,就像生病的感觉,没精神。以前我们画的线条都很刚强的。”
我说:“原来是这样啊。可是,现实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你看远处日光下的墙,灯杆,还有很多别的东西,他们本来就不是完整的,每件物体身上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伤痕,缺失,他们的影子也从来都是模糊不清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吧。”
Alex“哦”了一声,仔细地观察起来。

读书,读画,读自然界,读我们和他们的人生,理都是一样的吧!.

TOP

回复 737#混凝土 的帖子

谢谢!

我这下可以去采购啦!

[ 本帖最后由 sask 于 2010-4-20 14:27 编辑 ].

TOP

回复 738#ccpaging 的帖子

我几乎是成人之后, 才自己领悟到这一点, 之前一直挣扎在痛苦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混凝土 于 2010-4-20 14:34 发表
我几乎是成人之后, 才自己领悟到这一点, 之前一直挣扎在痛苦中。。。
如此追求完美,看来你明显偏A,
好在开悟及时,如今方能离苦得乐。

薇薇说的没错,习惯发散,那就容我再发散一句、谁让我今天正好看到这一句呢——
“世上的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之所以比较大,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莱恩神父

不仅人不尽完美,ccpaging 爸爸说得对啊,世间凡事凡物,其实都不是尽善尽美的;
不要对抗,就接受它们的不完美吧,那意味着接受幸福。
——没想到数学爸爸同时也是智慧的哲学爸爸,赞叹。.

TOP

回复 741#happyyj 的帖子

那时偏向A, 这会儿偏向B了, 然后就混了.

TOP

回复 741#happyyj 的帖子

“世上的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之所以比较大,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莱恩神父

为这句话感恩!.

TOP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10-4-20 18:26 发表
“世上的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之所以比较大,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莱恩神父

不仅人不尽完美,ccpaging 爸爸说得对啊,世间凡事凡物,其实都不是尽善尽美的;
不要对抗,就接受它们的不完美吧,那意味着接受幸福
...
真喜欢这两句话!谢谢欣然!
也谢谢这个好贴里的BBMM ,你们带来的智慧和爱心感染着看帖的每一个人....

TOP

等待是一种智慧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4-16 18:30 发表
我写我女儿的种种现象,是想说明人跟人是不同的,人的发育有个过程。后来ccpaging的回复让我感到他也没有完全明白的我意思。我的意思是:幼童在数学方面的发育非常有个体差异。而数学方面的发育,某些时候并不是父母启蒙的好坏决定的。孩子个体的发育节奏非常重要。我跟ccpaging讨论的一个分歧是,他侧重于引导,我则侧重于依赖时间、依赖孩子自身的发育。ccpaging后来回复中提到不接受交换率就回头在生活中积累数的概念。我后来没有再回复,我本想写一篇很长的文章再仔细谈人脑的发育,后来又觉得累就没写。大脑还没有发育得好的时候,怎么积累也是白搭。 ...
摘自《基督山伯爵》第一一七章
莫雷尔拆开信念道:——

    “我亲爱的马西米兰,——岛边为你们停着一只小帆船。贾可布会带你们到里窝去,那里诺瓦蒂埃先生正在等着他的孙女儿,他希望在他领他的孙女到圣坛前去以前,能先为你们祝福,我的朋友,这个洞里的一切,我在香榭丽舍大道的房子,以及我在黎港的别墅,都是爱德蒙·唐太斯送给莫雷尔船主的儿子的结婚礼物。也请维尔福小姐接受其中的一半,因为,她的父亲现在已成了一个疯子,她的弟弟已在九月间和他的母亲一同去世,我想请她把她从她父亲和她弟弟那儿继承来的那笔财产捐赠给穷人。莫雷尔,告诉那位你将终生眷顾的天使,请她时时为一个人祈祷,那个人,象撒旦一样,一度曾自以为可与上帝匹敌;但现在,他已带着基督徒的自卑承认只有上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无穷的智慧。或许那些祈祷可以减轻他心里所感到的内疚。至于你,莫雷尔,我对你说一句知心话。世界上既无所谓快乐或也无所谓痛苦;只有一种状况与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如此而已。只有体验过不幸的人才能体会最大的快乐。莫雷尔,我们必须体验过死的痛苦,才能体会到生的快乐。

    所以,我心爱的孩子们,享受生命的快乐吧!永远不要忘记,直至上帝揭露人的未来图景的那一天以前,人类的一切智慧就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你的朋友基督山伯爵爱德蒙·唐太斯。”

=========================================
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我刚刚高中毕业,在假期里边等大学录取通知呢。那段时间在我的记忆中几乎是空白,辛辛苦苦、在巨大的压力下面过完了2年的高中生活,高考以后,整个人如虚脱了一般,脑子里边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好。心里又是忐忑不安,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将来等着我。我报考的大学全部是“外地”的,遍布祖国东南西北,我都不知道即将来临的那一年冬天会是暖还是寒。在我无所事事的时候,妈妈从厂里借来了《基督山伯爵》。读完以后,我一直不能明白,为什么“等待”是智慧?这跟我们被要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是背道而驰吗?

水师太,我其实是支持你的观点的。但是我在回帖的时候忽略了一点,我始终以Alex-一个10岁男孩的立场在考虑交换律的问题,而您是以您女儿-一个三岁女孩的立场在看待这个问题。如果要我在Alex三岁的时候教他交换律,我是想都不会想的。那时候,Alex大概才刚刚开始数数吧(也许是四岁的时候)。当他在掰手指头计算6+5的时候,能够虚空一指,喊出11,完成了进位,我已然是欣喜若狂了。在跟Alex玩在一起的这段时间里,逐渐地我也学会了等待,满怀希望地。时不时的Alex的脑子里边会突然冒出一星灵感的火花,我会紧紧地抓住它,欣赏它,如上帝给予我们的礼物一般。我渐渐明白了,如果耐不住等待的寂寞,迫不及待地去教他,去要求他,便再也收不到这样的礼物。我们的生活中便不会有惊喜,剩下的不过是按部就班、了无新意地“教学”。

等待真的是一种智慧。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4-21 23:17 编辑 ].

TOP

回复 720#hxy007 的帖子

这本书很经典。我也买过。.

TOP

转载:等待是一种智慧

等待是一种智慧
摘自:
http://blog.linziedu.net/user1/604/archives/2008/9273.shtml
绿茵清子 发表于 2008-3-19 9:21:01

    等待,是一个充满梦幻、充满期盼的词语,令人向往;是一首飘荡着神秘色彩的乐曲,令人激荡;是一首充满甜蜜和悲伤的抒情诗,令人思索。
    从我们来到这世界开始,等待便充满了我们长长的一生。一种种,一场场,自此而始,绵延不断,从呀呀学语等成豆蔻年华,从青春年少等成两鬓霜花。如那首歌中所唱“年少的轻笑终会变成世故的祈祷,倘若如此,忧郁的你是否就此苍老?”  
    我们的一生,等过多少人多少事?等自己,等恋人,等天明,等日暮,等离开,等归来。等一个久久不来的远讯,等一次殷殷期盼的约会,等一个日日思念的名字。有的时候,终于苦苦的等到了自己的等待。也有的时候,只是漫漫无期的守候,成了镜中的花,水中的月。甚至还有的时候,茫茫然的等了一生,把所有的日子都用来等待,却忘了自己究竟是在等些什么?
    等待是痛苦的,放弃却又是艰难的!
    等待,在有些人眼里被奉为至宝,如“守株待兔”者;等待,在有些人眼中被视若罪恶,如“揠苗助长”者。
    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就会发现:等待的画面千奇百怪,等待的结果悲谅却又美丽.
    正因为有了等待,才有楚庄王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宏伟抱负;
    正因为有了耐心等待,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历史佳话,才有了诸葛亮与周瑜演绎的“赤壁之战”的伟大创举;
    正因为积极的等待时机,才有蒙哥马利指挥的击溃“沙漠之狐”的阿拉曼之战的辉煌战绩;
    同样是因为等待,却有“淝水之战”中前秦军队大败的结局;
    还有,因为古池元帅固执的等待命令,才有拿破仑的“滑铁卢”之败。
    历史警示我们:等待,不应是无奈的徘徊,在等待中坐失良机的懊恼。而应是火山喷发前的酝酿,目光长远的准备。要在等待中积蓄能量,汲取营养,蓄势待发。积极捕捉稍纵即逝的时机,争取实现美好的愿望。
    《第二次握手》中的女主人翁丁洁琼,等待已深入到她的骨髓,成为一种坚强的信念,漫漫二十年的等待,让人钦佩。
    《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老人的那份顽强意志的等待,令人惊叹。
    《白娘子传奇》中白娘子“千年等一回”的那份蹂肠寸断的执着,常常令人震憾。
    这种真情的等待,是心灵深处含苞待放的花朵,它散发着清新浓郁的幽香。
    过分看重或极力轻视等待,都是失败和偏颇的。
    等待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折磨,是对心灵的考验,是对耐性极限的考验。我们要正确地对待等待,学会等待,善于等待,让等待真正成为我们的内驱力

《三只毛毛虫》
摘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ebcc710100gkoa.html

   三只毛毛虫爬上河堤准备过河,到一个开满鲜花的地方去。一条毛毛虫说:“我们必须先找到桥,从桥上过去。“另一条毛毛虫说:“我们还是用树叶当船,从水上漂过去。”最后那条说:“我们走了那么远的路,已经疲惫不堪了,应该休息两天。”
    另外两条毛毛虫诧异地看着它:“休息?没看到对岸花从中的蜜都快被采光了吗?”话未说完,一条毛毛虫已经开始爬树,准备摘一片树叶当船。另一条毛毛虫则爬上河堤的一条小路去寻找一座过河的桥。最后的那条毛毛虫找了片叶子躺下来美美地睡着了。一觉醒来,它发现自己已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翅膀扇动几下就过了河。而另外的两个伙伴,一条累死在路上,另一条被河水冲走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4-21 17:59 编辑 ].

TOP

喜欢旺旺的理由是这里有一群睿智的BBMM.

TOP

回复 745#ccpaging 的帖子

ccpaging:看了你的这个回帖,我有一种深深地感动。这感动既来自于你自己的文字,也来自于你摘录的文字。

“莫雷尔,我们必须体验过死的痛苦,才能体会到生的快乐。”这句话几乎让我落泪。在一年半之前,我曾经写过一段关于人生的文字。很奇怪,虽然我从少女时代开始,经受了十几年关于死亡的拷问,所有的思虑结成的文字,都不过存在于我私人的世界里。一年半之前,我突然想写一篇短文,谈谈生死。但是就在我写完那篇文章不到三个月,我得知父亲得了绝症。再一个月,我经历了一次死别。在那篇短文里,我写道:“追问到生命的尽头,是绵延的虚无。恰是这如无边黑暗的虚无,衬出此生此刻的光彩,一如深邃的夜空中璀璨的星子。”经历了至亲的离去,更加坚定我对生的看法:我们除了好好地、依照自己心意去活着,别无选择。

当看到你引用的大仲马的那段话,当一个异域的人在几百年前写下我心中的话,这种穿越时空的相知令我落泪。真是奇怪啊,《基督山伯爵》这个故事,从电影、小画书到原著,我都看过。也许是年岁轻浅,当时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你引用的这段话。岁月会拨开书本的重重面纱,引领我们去和作者赤诚相见。

最初看这个帖子,被007关于清明的看法所吸引。我一直想写一点我的清明,那种冰炭置肠的感觉,写一点至亲离别之时对于我的冲击,但是总不能静下心来整理思绪。如果有一天我写了,或许会放在这个帖子里。

再谈谈数学,我很感谢你对我的理解 。我的孩子不是三岁,已经四岁了。如果才三岁,我还要当她的贴身翻译,翻译她那些含糊的不完整的话语,是不会有空坐在这里回帖的。

在她一岁半多学会了数数,用自己发明的古怪而含糊的音节固定地对应某一个数的时候,我亦喜亦忧。我清楚早慧带来的压力,带来的扭曲。一个孩子,如果较早地呈现出数字的敏感性,会给自己造成很不利的成长环境。一下子就会拔高周围人的期望。但是孩子数学方面未必会一路提前发育,如果发育减缓,压力就劈头盖脑地来了。有些孩子,会比较好胜,为了维护“神童”这个身份而努力挣扎着成长。有的孩子,则会形成严重的自我认识障碍。

我的女儿,她无意识做的一件事,给自己设下了成长的障碍。亲朋好友认为她就该依照这个速度发育,但是人生不是线性的呀,人生是不能用数学归纳法来推演的呀!我爱人总拿她跟我小时候比,认为不能输于我的童年。我的父母,曾经跟我谈过如果我女儿不够出色,那就是我玩忽职守。但是我认为我的孩子有选择读书成绩一般的权力,凭啥数数早就一定读书好呢?所以,她幼童时期的数学,我是不管的。我相信她的天赋中敏锐的一面,能够自我成长出来;我也接受她天赋中迟缓的一面,我愿意等待它慢慢地长出来。我愿意看到我女儿能够长成她应该长成的样子。慢一点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孩子要觉得数学是很美妙的一门学科。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4-21 21:11 编辑 ].

TOP

经历了至亲的离去,更加坚定我对生的看法:我们除了好好地、依照自己心意去活着,别无选择
----------------------------------------------------------------
。。。。。。送花.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