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0个人次参与评价】

[外语] 关注学习中级口译的经验,方法等信息

说到多语种, 问一下法语的TAXI教材有人接触过吗,好像现在多用这个。.

TOP

回复 49#子玖妈妈 的帖子

多谢子玖妈妈啦!.

TOP

回复 52#vivianda 的帖子

子玖妈妈是“全能百搭”。.

TOP

为什么要在初中阶段考中级口译?能证明什么?我周围的同事都是高级口译都通过的,还有英语八级证书。英语还不如一个4,5年级的外国小学生。
不懂文化的英语是不行的。一种是外在的大量记忆式输入,然后反映到考卷上拿个高分。另一种的潜移默化的内在修炼反映出来的英语能力。有很大的区别。

[ 本帖最后由 不二周助 于 2008-11-25 13:43 编辑 ].

TOP

一个上午没来,就看见这么个有深度有长度的有关英语学习的帖子,真高兴啊。

作为一个预初小孩的预初级家长,上来也弱弱地问一下:

我们小孩小学时候学少儿剑桥英语1-3级,现在学课堂英语有点余力,也有兴趣,她自己不知从什么途径知道有口译考试,兴致勃勃地想考口译。我还茫然着一直没有帮着启动呢。

看了楼上各位bbmm的介绍,有了点方向,作为留守派的我们,这时候(预初)可以启动基础口译的学习,那么这个基础口译在哪里上课呢?新东方?有什么好的地方可以推荐?

如果学基础口译的话,新概念是否同时读?还有上面提到的剑桥四、五级考试是什么?有什么专门的教材吗?

不好意思,都是些初级的问题:).

TOP

好像是学英语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吧,升学考试要看,找工作要看,对学有余力的孩子来说,留有准备没错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8-11-25 13:27 发表
子玖妈妈是“全能百搭”。
你们全是能人呀!WW上的BBMM厉害,可惜与旺旺恨不相识子幼时呢 ,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

TOP

回复 54#不二周助 的帖子

同意。我觉得钟婉婷爸爸的英语思维理论是很有道理的。在学生英语思维还没完全形成的时候,已经开始学习如何翻译了,暂时看来英语提高了,但长远看,并不有利于以后的英语学习。
我女儿在上中国际部读物理、化学(英语教授)时,老师是严禁学生去读中文物理、化学书来帮助理解的,一定要用英语思维去理解概念、内涵。一开始感觉很困难,但习惯了,就好了。
我的理解是口译是英语达到相当的高水平后的工作,而不是在中学时代就用口译来证明自己的英语水平。中学时代应该象钟婉婷爸爸所说,培养英语思维,才是根本之道。

[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08-11-25 13:59 编辑 ].

TOP

回复 56#云雀 的帖子

我也同意学有余力的多学点,特别有的孩子语言方面特别敏感,不开发是浪费。只是觉得正确的学习内容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在我们的应试英语制度下,是不能反映孩子水平的。其实,我接触到的有很多中学的英语老师都明白这一点,只是他们也很无奈。
有的东西你学得多,背得多可能英语考试名列前茅。但是这种分数是不经推敲的,也就是说很多成绩一般的人都有可能通过强化突击和你平起平坐。但是如果你是掌握了文化的学习,能以不变应万变,别人很难轻易赶超。这才是真正的优势。.

TOP

回复 54#不二周助 的帖子

同意,那么有何高招吗?中级口译是在找不到课程的情况下学的,所以我认为需要找一些好的原汁原味的教材,给我们的孩子上课。

[ 本帖最后由 gnc246 于 2008-11-25 14:11 编辑 ].

TOP

要学语言文化只有到要学的语言本国去了,就像春上村树一样到各地去采风,我看过他的一本写关于希腊修道院的故事,我是看者,他是实际学文化的,我想这样才是真实的。
中国人口众多,竞争厉害,你好了,我要比你好要好,就这样的循环着,能嚼磨点文化出来算是武林高手了。我们学英语不得不考虑一点功利性的东西在里面,我这样说有点亵渎语言文化了。

[ 本帖最后由 云雀 于 2008-11-25 14:13 编辑 ].

TOP

回复 58#子玖妈妈 的帖子

有的人认为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用中文思维去替代英文思维能较快地掌握大量的词汇,只要将中文和英文单词一一对应背出来就可以了。同时经过一系列的强化训练,包括对语法的解释和做题训练,也可以造出一个英语很好的人来。这样学习惯了后,不管说和写都会出错,甚至语法也不一定完美,因为是拼凑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8-11-25 13:38 发表
为什么要在初中阶段考中级口译?能证明什么?我周围的同事都是高级口译都通过的,还有英语八级证书。英语还不如一个4,5年级的外国小学生。
不懂文化的英语是不行的。一种是外在的大量记忆式输入,然后反映到考卷上 ...
像你这样脑子清醒的家长不多的。.

TOP

回复 62#不二周助 的帖子

这是两个主题:1,学英语为了将来的就业。2,学英语为了学习西方文化。使孩子理解各种文化背景。大家各取所需,但我认为两者很难在同一个系统中完成。.

TOP

回复 64#gnc246 的帖子

不必太过担心,两个主题可以同时完成,英语学习和口译翻译学习也可以非常完美融洽地融合在一个英语学习系统中,既能够掌握很好的英语功底,又能够在就业求职上有外语特长。.

TOP

回复 64#gnc246 的帖子

将来的就业和学习西方文化不矛盾。虽然有很多孩子在学“中国式英语”,但逐渐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接触文化和语言结合的学习。至少现在比我们小时候的资源多,那么能学好的孩子将来在语言上一定有优势的,只要是他所从事的工作用得到英语,他的语言能力能给他带来的好处比别人多。
而且现在世界是很小的,虽然很多家长目前想好让孩子在国内,但未来很难预见。打工也好,自己开公司也好,如果要和西人接触,特别是要想赚他们的钱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的英语不够用的。.

TOP

其实很多家长送孩子学英语都是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一点,将来能考个好到学校,和社会接轨的快一些。将来生活好一点,这是很实际的的想法。而这个社会是高速发展的,所以孩子的教育也跟着高速发展。
中国人的国情很少有人能笃悠悠的学习的,说穿了都是经济条件有限,如果国民年收入高的话,直接送出国读书了,也用不着这么辛苦孩子了。孩子要学语言就学语言,要对该过文化感兴趣就再多学点。其实要有高尚的想法那可能要到我们的下一代,成了父母之后才会普及的。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TOP

我觉得一个人不管学文学理,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专业知识和你水平相当的人会有很多,专业知识也经常是拼不过专业经验的。在任何时候,能够成功的往往就是你的Presentation。你如何表达你自己,让人家意识到你有丰富的知识,你能胜任,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和你做生意有保障,让人放心等等。这些都需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虽然不一定是英语。.

TOP

回复 65#H爸 的帖子

但我感到你的系统就是偏重就业的,本人和西人接触的机会很多,真的感到要理解这种文化深沉的东西,非我们这种应试的英语教育能实现。最起码的连中国式的英语表达都难以摆脱。这就是我感到很难的地方。最后只能走一条最简单的路,就随便找一个课程学学。.

TOP

回复 4#gnc246 的帖子

个人认为?英语学习不存在什么今后怎么学的问题,在生活中应用才是真理。看英文报刊,听原速新闻,甚至查英语资料(不是为了学英语,比如学物理,查英文的物理资料)。
这样下去,才是语言的本来意义。水到渠成。
中口什么的,检验下语言学到什么程度了而已。当然,学翻译与学英语有区别,翻译本身是个跨语言和文化的东西。.

TOP

回复 69#gnc246 的帖子

我在这里只写了口译和翻译的路径,所以,给人的感觉是中式英语、急功近利和偏重就业。如果联系我自己设定的英语学习链和口译学习链,应该可以看的更为清楚一些。
实际上,我自己设定的课外英语,一直是双轨并行的——既培养孩子的英语素养,又兼顾升学考试、英语等级证书和未来就业求职所需要的英语资格证书。直到现在,两项并行得很好,英语思维也有,双语转换在一定程度上也行,所以,我自己的实践和体会:如果初中孩子在学习口译之前,英语基础打得很扎实,已经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那么,让孩子初中阶段学习口译的家长,不必太过担心学习口译会干扰所谓的“英语思维”。.

TOP

回复 71#H爸 的帖子

请教如何双轨并行。能否透露点。.

TOP

回复 72#gnc246 的帖子

小学到初中,是非常重要的英语学习阶段,从启蒙、入门、提高、运用,需要设计好的长期学习路径。
钟沛老师是完全自我设计的,非常成功;我的英语水平教不了孩子多少,就先有个总体设想,然后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分段实现的,现在还在进行当中,说是成功还为时尚早。
1、听说入门:用YOU&ME儿童美语。
2、读写跟进:用了一套外教上课的英孚教材,一套中教老师上课的新概念英语。
3、自主表达:逐渐熟练地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和作文表达。
4、考赛实践:参加英语等级考试和英语竞赛,结合考试和竞赛的主题,拓展阅读,增加练习。
5、四项全能:进了初中以后,依托外国语中学的英语教学系统,加上课外长期英语课程和课外英语听、说、读、写专项学习,达到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和熟练运用,同时参加各类英语竞赛,起到英语综合运用和单项能力提升的作用。
6、双语转换:从初一开始,由基础口译入门,开始学习口译教材、参加口译培训,参加口译考试。
到了初三,课外课程和口译学习会收一收,中考过后再继续;同理,到了高三,课外课程和口译学习也会收一收,高考过后再继续。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8-11-25 16:53 编辑 ].

TOP

回复 73#H爸 的帖子

谢谢,得好好琢磨。看来H爸真的用了很多心思。我们坐享其成。.

TOP

回复 68#不二周助 的帖子
   不二周助,你好,
    能否推荐些适合初二女孩看的英文原版书,女儿一直和你女儿在sheilla 老师那里上课,这学期停课了,老师推荐的小说她都特喜欢看,但是现在我们自己买的书,她都不太愿看,谢谢了。.

TOP

回复 74#gnc246 的帖子

走过的路,回头小结一下,或许对其他家长有用。
HELEN开始接触口译,是在预初升初一的暑假里。那时候,在世外已经上课一年的英语课,我觉得学校的听、说、读、写很全面,所以,初中阶段的四项全能培养,主要是依托学校教学体系,我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增加一些课外听力和阅读。
HELEN参加基础口译培训时,课外英语方面:新概念二册全部学完,英孚的外教英语学到TB8——读完《剑桥国际》的第三册,英语竞赛成绩也不错。
我带她走访了多家口译培训学校,让她看着基础口译教材朗读课文来衡量自己接受程度,参加了新东方口译年会,拜访了WW上的外语口译专家“和你在一起”老师,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还是比较充分的。.

TOP

回复 75#lillian2007 的帖子

过几天我拿到书将封面贴上来。.

TOP

我有一个朋友的泥子,在初中的时候上了几次外教,英语到没学好,脑子到拔老师汏清爽了。高中毕业后,考了上海的一所大专,拿了这张入学通知书申请了去法国一所不知名的大学,会的只是一点英语,去的时候父母化了十万元,他的一学期的学费也就三仟欧元,在那里学的很轻松,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打工的老板也是中国人对他比较好,三个月的暑假,就把一年的学费给赚回来了。还可以旅游,问他想不想回国,说不想,准备去加拿大的愧北克,再读两年书,然后再回法国。
从偶然性的角度讲,我觉得家长给孩子设计好的,不如孩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认识到的,多听听孩子的。
但从必然性讲家长包括我也是在绞尽脑汁在为他设计着。不学不形,没那么好的运气。
我读书的时候,学校毕业了,那是适逢宝钢刚刚启动,班主任鼓动我们报名去宝钢,我当时想报名了,回家一问家长,说一个女孩子跑那么远工作,不同意。于是老师强行让班上的局三好生报名去了,十年以后我所在的上海无线电二厂关门了。我成了流浪儿。.

TOP

回复 78#云雀 的帖子

设计路径还是需要的,中途可能会有调整。但在没有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还是可以顺着路径去循序渐进的。.

TOP

我们的小学是在平和双语读得,现在看来他们的教材用得很好,是香港的小学用的剑桥出的小学综合英语,不过我真的没有你这么用心,小孩的学习习惯较好,后来偶然去上KET课程,在家里背了新概念,好像英语现在的功底还可以,所以去年暑假到新东方上了中级口译,后来一次考过了口译,和你相比,我真的感到要好好你的用心了。现在你们是初二还是初三,大家交流交流。

谢谢.

TOP

回复 80#gnc246 的帖子

初二,小学是徐汇区民办的盛大小学,英语抓得很紧,鼓励课外读外教英语,学校组织等考培训,组织参加各项竞赛,偶也是被盛大的英语杨老师“带教”出来的。.

TOP

回复 58#子玖妈妈 的帖子

有道理,我差点走上口译这条路.还是坚持剑桥吧,对英语思维培养有利.不然就学二外.反正英文有学校管着呢.

TOP

回复 82#XIXIGU 的帖子

我觉得钟婉婷爸爸让孩子听读、复述《美国之音特别英语》磁带的方法很特别,可以让孩子试一试,如果可以坚持的话,听力、语感都会很好。如果再结合多阅读英语原著的话,英语能力一定会提高。

[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08-11-25 20:23 编辑 ].

TOP

为什么非要英语思维呢?学英语不是为了交流的吗?我正在努力灌输女儿的中国思维,我认为中国思维很棒,可学的东西太多了。我也很重视英语的学习,希望将来她可以用英语流利的表达她的中国思维。

不知道HELEN学了那么多教材,她有喊过累吗?还是已经找到其中的乐趣了??.

TOP

LS这样交流起来可能有误会,部分中国人听懂了,外国人是听不懂呃,我以前教我口语的老师是上外的,他说只有在和外国人交流是时候,由他带着说,口语会好很多。.

TOP

给你说一个例子,我有个外甥女,生在上海,父母是上海人,但她三岁被送到中福会去,三年出来后,说英语的音要比说上海话准,更搞笑的是,她居然为我当翻译,把我说的上海话用普通话翻给别人听。自己却说的一口夹生的上海话。语言该用怎样的思维去学呢。.

TOP

回复 84#小宝妈200611 的帖子

“不知道HELEN学了那么多教材,她有喊过累吗?还是已经找到其中的乐趣了??”
那么多教材,也不是一年学的,从幼儿园大班到现在,八年多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自己喜欢,乐在其中。.

TOP

回复 76#H爸 的帖子

引用:那时候,在世外已经上课一年的英语课,我觉得学校的听、说、读、写很全面
——————————————————————————————————————

我们在世外学下来的感觉,全面是全面,老师也很好。可孩子有次带回来的一张练习纸上写的是托儿所儿歌,
也就是外国托儿所的东西叫初中生读。我理解中国孩子比外国孩子英语差,估计老师也考虑到大局,一个班
水平是有差异的。可这酱紫也太没劲了吧。我还碰到个上外附中的妈妈也说上外上课英语很浅的,他们也在外面读。
看来任何英语学校都不能放心,还得外面读。

[ 本帖最后由 Alexandra 于 2008-11-26 09:11 编辑 ].

TOP

偶泥子也是呃,想来好笑,伊第一次拿笔写字居然是ABCD。。。。。。
无论八年,十年,孩子从中得到了乐趣是蛮多的,首先课文的有趣,老师的和善,随意,活泼,考试的难度没有平时上课的难,内容很生活化,但题目很活,泥子了爷讲,这才是真正的愉快教育。十年风雨无阻,贵在坚持,如同H爸说的:自己喜欢,乐在其中。.

TOP

回复 88#Alexandra 的帖子

学英语就是外国人在学其它国家的语言,我认为拿它和以此语言为母语的教材相比好像没有可比性。新概念第三和第四册我想也是一个小学中低年级的水平罢了。但在外国人看来,完整地学完四册相当不错了。.

TOP

看来各位全是育儿高手,也是非常有责任心的,还是回答正体上吧。
我想知道中级口译学起来有何窍门,各位家长千万勿要吝啬呕,拿侬小囡的学习经验,或是心得讲一讲。让阿拉好晓得,少走弯路。各位先手掺一把,谢谢!.

TOP

老H通过近三年对女儿学习英语的过程,摸索出一套对大多数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十分有用的思路,特别对有一些英语基础的家长,在课外英语学校培训的过程中,同时在家里,日常生活中,同样也有听力,写作,阅读等休闲型语言环境要求.而制定中口之类考试只是一个检验的过程,毕竟每一阶段学习成果如何,需要一个标准.
很多家长,对孩子英语抓得很紧,但只是感性,而没有从提高或者脱离学校进度来考虑,其实学习语言本身没有定式,关键是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家长选择的方法.如果有心人回顾老H所有的贴,细心体会,道理很简单.一个在英语学习上全面性推进,交替扎实,是老H最基本学习英语的策略,而不是只学某一几个方面,听,说,读,写,轮番上阵.
很多家长,在督促孩子学习英语时,常进入误区,学习词汇,记忆词汇,不是看到认识就行,应该是听到认识才是真正的掌握.而老H在这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特别是对基础词汇,这是组成日常生活英语的核心内容.也是平时需要时间,检漏.老H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小H如何从必然趋势进入自由王国,更多的是对西方文化和传统的理解,这更是一个大的循环.这不是看几篇和阅读几篇原版文章可以解决的问题.所谓向更高级前进时,遇到的甁颈.
小H在英语上,已经出类拔萃了,也是旺旺网上家长们学习的榜样,同样的,老H三年来倾注许多心血和时间,也是大多数家长望尘莫及,一份耕耘,一份成果,自叹不如!

[ 本帖最后由 peteryang 于 2008-11-26 10:41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peteryang 于 2008-11-26 10:39 发表
老H通过近三年对女儿学习英语的过程,摸索出一套对大多数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十分有用的思路,特别对有一些英语基础的家长,在课外英语学校培训的过程中,同时在家里,日常生活中,同样也有听力,写作,阅读等休闲型语言环境要 ...
同意。和H爸相比,我觉得学到1/3就很不错了。.

TOP

回复 92#peteryang 的帖子

老peter厉害的说,在给偶做三年评语哦。
偶也是一路走来,小H英语弄到哪里,偶就写到哪里,网友问些什么,偶就答些什么,还真没有理一理自己五、六十张帖子到底捣鼓些啥东西。
钟爸是总结书,理好思路再下笔,H爸是即时贴,每个阶段真面貌。
这次的口译话题,挑云雀网友上山开贴,真的是想换换家长的角度,免得老是H爸的思路。
偶的口译贴也有几十张,可以链接一个目录贴,有兴趣的浏览一下,没兴趣的飘过。.

TOP

回复 91#云雀 的帖子

既然挑侬上山,开中级口译贴,偶不会撒手不管的,肯定会积极响应和跟进支持的。
关于中级口译学习(以及其他阶段的口译学习),偶写过一些帖子,先链接上来,有新内容了再补充:
http://bbs.onlycollege.com.cn/vi ... &extra=page%3D1.

TOP

谢谢H爸。H爸像大哥一样的关照,也让偶信心倍增,我也勿会再为一些搞勿另清的家长的帖子烦恼了,紧跟H爸,活跃迪格论坛。再次表示真诚的感谢.

TOP

回复 93#ok139 的帖子

实际上我对英语思维理论一开始也是半信半疑,毕竟我们不也是大学学了四年英语、逢考必过吗?中国式学习英语也不见得学不好。
不过,最近我女儿外教老师对同学们说,以后不要用英汉字典,因为它会害了你们。因为没有一种语言是可以完全解释另一种语言的。这位老师的说法倒是和钟婉婷爸爸的说法、做法不谋而合。由此让我确定钟婉婷爸爸的英语思维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一直让他女儿使用英英字典(大多数人应该是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到的)。
当然条条道路通罗马,每个人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学英语的方法,可以借鉴钟爸爸的一些宝贵经验,同时上一些外教的辅导班。如果不是马上要中考、高考,我不觉得有必要上突出语法的课程。

[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08-11-26 14:41 编辑 ].

TOP

偶泥子从小跟老剑桥是重听力,口语,轻语法额,但当我跟伊拉初中老师(快退休的老教师)讲语法在学习当中无形的绊老学生,伊大批我勿懂英语,我把伊讲的哑脱,还讲有侬格能家长,小人英语成绩哪能会提高,偶看了泥子的试卷,果然勿错,语法错误勿少。格可能就是英语思维问题了。.

TOP

回复 83#子玖妈妈 的帖子

十分感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