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C

引用:
原帖由 zhujinhua 于 2008-8-28 07:33 发表
弟子规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这个顺序 ,似乎根本把握不好,我们看起来都是倒过来了,学文都是放在第一位的。教育孩子,是不是一 ...
学文在什么时候也不应该放在第一位啊,这个古人比我们强啊,教育孩子,首要是要教做人,时常对女儿说:你读书读的好不好没有关系的,关键是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比较重要,如果书读得很好,不懂道理,就会变成一个很失败的人,如果很懂道理这个就是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如果已经经过努力了,还是书读得不够好总还是可以接受的,不能成为CEO,我们就做卖大饼的,只要努力生活就好,看上去我太柏拉图了,但是我是真心希望女儿长大成为一个有能力让自己快乐,能抓住自己幸福的人,而不要去做什么所谓多优秀的人,人前风光,辛苦自知.
而做人这个问题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孩子确切的说还不是教出来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大人无法教导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能通过自己修为来影响孩子,吸引孩子成为孩子心目中想要成为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家长不怎么样孩子却很出色,孩子有自己发展的原动力,但是如果家长做得很失败,孩子想要成功有点难度,最好的结合点当然是家长是修为很好的家长,孩子自愿从心理象我们靠近努力成为象我们一样出色的人,这样就比较轻松了,虽然目前自己做不好,还是要做,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有成长中的伤痛,直接给我们造成性格上和做人处世上的缺陷,有了孩子的时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修正自己的机会,孩子不断以你为镜子,你想要一个优秀的孩子么?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愿意为自己的孩子改变自己多少.往好的地方努力的改正自己的缺点,这个很困难,但是孩子看见了一个最勇敢的母亲,她也会勇敢的,也会自觉面对并克服自己的困难的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这几句我原来的想法也同你一样,但是建议去读下论语吧,弟子规本来就是拓展论语中的一句话而成文的,根子在论语里面,特别是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这本书诠释的很好,内容很丰富,写在这里也写不完,但也给我一个提醒,使我转变了观念,我以前是很反对给孩子死记硬背的,但是我现在比较赞成,因为我们大人读一遍和读一百遍的体会不同,20岁读和50岁读体会又不同,所以我们用一种什么理论去解释给孩子听呢,这不同于数学,1+1必定等于2,这是人文,所以,在孩子13岁以前纯粹记忆,在孩子长大以后甚至成人以后从自己的记忆库里反馈出来,自己去理解是我比较赞成的,也许孩子会提出更新的见解,我想时代不同对经典的理解必定也会与时俱进的.

[ 本帖最后由 tubaobaodd 于 2008-8-30 22:3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aiyangma 于 2008-8-30 18:41 发表
这是一项坚巨的任务
我也知道大多数孩子是坐不住的,有的孩子也并不愿意一本正经听大人读
这时,家长们要动动脑,变换方式,有得孩子不爱听经和唐诗,可能是觉得枯燥,可以一时期换讲故事,过些日子他愿意坐下听了 ...
孩子各不相同,我们从唐诗进入的时候孩子没有一点兴趣,亏我怀孕的时候还天天听,孩子生下来居然对唐诗一点感情也没有 ,哎,准备过一段时间再试探下,反正终归要读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tubaobaodd 于 2008-8-30 22:11 发表


学文在什么时候也不应该放在第一位啊,这个古人比我们强啊,教育孩子,首要是要教做人,时常对女儿说:你读书读的好不好没有关系的,关键是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比较重要,如果书读得很好,不懂道理,就会变成一个很失败 ...
我们关于早期教育的“道”是相同的,早期教育不是要学知识,而是要培养良好习惯和形成优良的性格。不过路径不同。你是通过诵经,我是通过生活实践。
环境是第三个老师。孩子这么小,如何去接受那些微言大义?让他们从生活中学习,从环境中学习,从与人相处中学习,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学习,自然而然就构筑出他们受用一生的潜意识板块了。我也尝试过给她念儿歌,念诗歌,念三字经,不过,3岁的孩子已经很有主见,知道绘本故事更适合她了,我何必要让她和自己通过这种吃苦的方式来学做人的道理呢。
另外,你是如何处理那些经文中的糟粕的呢?如果不讲解,囫囵吞下,孩子是不是就会无意中把糟粕也吸收了?例如,弟子规,我觉得主要都是糟粕。不要拍我,尊敬老师和家长固然是对的。可是,“我尊敬老师,我更尊敬真理”。现代社会,是要求孩子不要惧怕权威,盲从权威,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要敢于创新。这些要求,是从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就要渗透进孩子的血脉中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tubaobaodd 于 2008-8-30 22:09 发表

我可没有想过要教出个什么奖来,但是,从孩子生下来的那天起,我就开始努力,努力陪伴孩子在人生的路上走,那条路终归还是要孩子自己走,但是为了以后走的得轻松,走得幸福,所以要让孩子什么都见过,什么都体会过,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教会他坚持,教会她忍耐,带她学习感恩,学习"学问",这个学问从古就不是单指学习知识,而归根到底是要学会做人,这个是我带领她读经典的原动力.我觉得做人的道理经典里面都有,关键看个人体会,就让孩子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孩子自己去体会人生的道理.
你真的领会的深,我跟着你的步伐走,就对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tubaobaodd 于 2008-8-30 22:11 发表
学文在什么时候也不应该放在第一位啊,这个古人比我们强啊,教育孩子,首要是要教做人,时常对女儿说:你读书读的好不好没有关系的,关键是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比较重要,如果书读得很好,不懂道理,就会变成一个很失败的人,如果很懂道理这个就是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如果已经经过努力了,还是书读得不够好总还是可以接受的,不能成为CEO,我们就做卖大饼的,只要努力生活就好,看上去我太柏拉图了,但是我是真心希望女儿长大成为一个有能力让自己快乐,能抓住自己幸福的人,而不要去做什么所谓多优秀的人,人前风光,辛苦自知.
而做人这个问题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孩子确切的说还不是教出来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大人无法教导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能通过自己修为来影响孩子,吸引孩子成为孩子心目中想要成为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家长不怎么样孩子却很出色,孩子有自己发展的原动力,但是如果家长做得很失败,孩子想要成功有点难度,最好的结合点当然是家长是修为很好的家长,孩子自愿从心理象我们靠近努力成为象我们一样出色的人,这样就比较轻松了,虽然目前自己做不好,还是要做,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有成长中的伤痛,直接给我们造成性格上和做人处世上的缺陷,有了孩子的时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修正自己的机会,孩子不断以你为镜子,你想要一个优秀的孩子么?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愿意为自己的孩子改变自己多少.往好的地方努力的改正自己的缺点,这个很困难,但是孩子看见了一个最勇敢的母亲,她也会勇敢的,也会自觉面对并克服自己的困难的



你诠释得真好呀
.

TOP

回复 101#tubaobaodd 的帖子

引用: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这几句我原来的想法也同你一样,但是建议去读下论语吧,弟子规本来就是拓展论语中的一句话而成文的,根子在论语里面,特别是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这本书诠释的很好,内容很丰富,写在这里也写不完,但也给我一个提醒,使我转变了观念,我以前是很反对给孩子死记硬背的,但是我现在比较赞成,因为我们大人读一遍和读一百遍的体会不同,20岁读和50岁读体会又不同,所以我们用一种什么理论去解释给孩子听呢,这不同于数学,1+1必定等于2,这是人文,所以,在孩子13岁以前纯粹记忆,在孩子长大以后甚至成人以后从自己的记忆库里反馈出来,自己去理解是我比较赞成的,也许孩子会提出更新的见解,我想时代不同对经典的理解必定也会与时俱进的.
这个还是不太懂。您推荐的原书,一定会找来看看。

不过,如果你能再在这里略指点一二的话,就更好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8-31 06:59 发表

我们关于早期教育的“道”是相同的,早期教育不是要学知识,而是要培养良好习惯和形成优良的性格。不过路径不同。你是通过诵经,我是通过生活实践。
环境是第三个老师。孩子这么小,如何去接受那些微言大义?让他们从生活中学习,从环境中学习,从与人相处中学习,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学习,自然而然就构筑出他们受用一生的潜意识板块了。我也尝试过给她念儿歌,念诗歌,念三字经,不过,3岁的孩子已经很有主见,知道绘本故事更适合她了,我何必要让她和自己通过这种吃苦的方式来学做人的道理呢。
另外,你是如何处理那些经文中的糟粕的呢?如果不讲解,囫囵吞下,孩子是不是就会无意中把糟粕也吸收了?例如,弟子规,我觉得主要都是糟粕。不要拍我,尊敬老师和家长固然是对的。可是,“我尊敬老师,我更尊敬真理”。现代社会,是要求孩子不要惧怕权威,盲从权威,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要敢于创新。这些要求,是从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就要渗透进孩子的血脉中的。
从生活中学习,从环境中学习,从与人相处中学习,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学习,

晴晴的妈这段话,我看来要有想法了。
我原来也是被小巫洗脑后,就停止了诵经,但想来,每天晚上学习论语的那四个月,我儿子各项行为规范都有了很大的长进,门卫的公公也是经常说起,俺家儿子小时候是怎么样的,现在又怎么样了,满面的赞赏 因为我们14个月进幼稚园,所以,也是看着孩子长大,孩子本身也在成长吧。

只是学论语的那四个月,儿子变得讲信用,也经常问我君子、小人,什么意思……我感觉儿子还是行为规范方面进步特别大。只是,后来,我停下来了,

现在真的有点后悔了

不过,决心也更大了


其实,生活中,能遇到晴晴妈的机会很少,身边的孩子,一个个都没有什么好的榜样,孩子学好非常难,学坏非常容易。所以,诵读经典可谓是拨乱反正


而所谓的经典中的糟粕,是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的

如果父母错误的应用,自然是起到反作用了 可是,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都有被念歪的现状,可是,不能去指责是原教有误,而现在对待经典的态度上,太多的人,犯的正是这样的错误

所以,主要还是父母要跟孩子一起学习,父母也喜欢。那么,真的是一个宝藏,可以掘到很多很多的宝贝,一辈子都消不完,传几代都福份不浅,家教兴旺
像布什家庭的兴旺,类似都是沿习类似的家教理念。

当然,像布什家庭更盛行的是,朗读家教法。所以,现在读经,我是自己大声地读,儿子尽量要求跟着一起读,但他一开始不愿意读,我也不勉强,我要用我的积极性带动他的积极性。还有,我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再来读经,收获感悟更多,这样子又可以带动儿子。

二年前学论语,对我的思维真的是一个革新。其实,老祖宗的经真的是宝贝。过去自己无缘接触,现在开始,为时不算晚。

[ 本帖最后由 zhujinhua 于 2009-4-14 10:0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8-31 06:59 发表

我们关于早期教育的“道”是相同的,早期教育不是要学知识,而是要培养良好习惯和形成优良的性格。不过路径不同。你是通过诵经,我是通过生活实践。
环境是第三个老师。孩子这么小,如何去接受那些微言大义?让他 ...
其实不是路径不同,而是多了一条路,可以使教育孩子的方法更加多样啊,是拓展,而不是排斥,绘本是很好啊,为什么不可以给孩子更多一种文学的形式,你说的好,确实是微言大义啊,孩子也是从这些里面漫漫的熏陶出来的,杜莆曾经说过男儿须读五车书,孩子对阅读的内容的拓展是否能顺利接受也是需要引导的,也许我们的孩子在家读绘本的时间远远不止半个小时,但是就是这半个小时为什么不能同样地留给我们中华五千年博大经深的文化宝典呢,今天在外出玩回家的路上,孩子突然自己把千字文背了一遍,我在旁边默默地听着,快要到家了,我为了不要打断她,足足围着小区又兜了一圈兜到后门进去,心理非常愉悦,因为女儿背得也很陶醉,虽然她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她嘴里吐出来的是什么意思,但是她很陶醉这就够了,一直以为孩子都是天才,谁知道冥冥之中她接受了什么呢?

至于弟子规,虽然众说纷纭,但是主要是糟粕的讲法恐怕在学术界也是站不住脚的,就比如你说的你只相信真理,觉得真理比师长和家长更为重要,弟子规里面就是这样阐述的啊,请上下文联系起来好好读一下吧,不要读了一两句话就慌忙下结论啊,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这个不就是说明这个道理的么,文章要读透才能理解意思啊,不要因为我们个人一时的一叶障目,而影响孩子失去机会吧,仔细想想我们对某样东西的厌恶是不是直接会影响孩子也厌恶这个东西呢?就好比我最讨厌吃猪肝和胡萝卜,我能够说出一箩筐的理由给我的妈妈表示我不吃,但我有了女儿以后我就努力忍着,我哪怕吃到喉咙里藏在舌头底下等下到厕所去吐掉,也不让女儿知道我讨厌他们,结果我的女儿很喜欢吃这两样东西.而且结果,在幼儿园里老师说她是班级里唯一的一个什么东西都吃的孩子,没有什么东西她不吃的,什么鸡脑,苦瓜啊肥肉啊,一百样接受,因为我从来用我的饮食爱好来影响她,所以她成为了什么新食物都能接受的美食家,我想读书的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古典的文化会变成高贵的表情露出在孩子的嘴角,不是一个中午和一个晚上的露出,而是一生的露出,这个是安徒生说的童话的诗句,她说那是甜美的奶油的表情.

[ 本帖最后由 tubaobaodd 于 2008-8-31 14:4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zhujinhua 于 2008-8-31 10:03 发表



这个还是不太懂。您推荐的原书,一定会找来看看。

不过,如果你能再在这里略指点一二的话,就更好了
我举个例子,我为什么说这个论语是很有意思的,就是不管是我们认为的精华也好糟粕也好,其实我们现在接受的好多释义都是宋代的大儒朱熹编纂的,成为了主流解释,所以看上去好多都不符和现在的时代要求,但实际上综观历史,每一个朝代对论语的解释对孔子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这个时代也肯定有着个时代的解释,也许就是我们的孩子所能够理解的,我做的就是告诉孩子情况是怎么样的.

比如孩子有一天回来说幼儿园小朋友打她,我以前也讲过各种应对办法,但是事到临头,孩子处理事情总是有点捉襟见肘,后来呢天我对孩子说:孩子,我给你讲个故事,你读的论语里说的呢个老爷爷有三个弟子,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子贡,一个叫颜回,一天子路就问老师了说:老师,别人对我不好怎么办,孔子老爷爷啊就说:子路你说怎么办呢,子路说:他对我不好,我也对他不好,子贡说:他对我不好我就不离他,自己顾自己的事去,颜回说了,人家对我不好,我也要对人家好,要感化他,故事讲到这里,我心里就在想,这要是放在今天,我们的老师一定会指出谁对谁不对,或者某种想法是愚忠愚孝了,果然女儿问我了:妈妈孔子老爷爷说谁对啊,我就说了,孔子老爷爷说了,子路,你这种做法是小猫小狗的做法,子贡你这是对待朋友的做法,而颜回这是对待家人啊,说到这里,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坏答案给女儿,女儿听到小猫小狗就开始兴奋了,后面听到没有也不知道,就跑开了.

结果一个星期后有天上兴趣班我去接女儿,老师和我讲,"你们家的孩子很会处理事情呢,今天**抢她的书,还打了她,她也不哭,就说你这是小猫小狗的行为,我把你当朋友,我不还你手,,你要不要做我朋友,要的话就和我道歉吧,要不我就不理你了,呢个孩子楞在那里了,好一会没有说话,你们女儿又说那你要不就当我妹妹吧,你当我妹妹你抢我东西我也不怪你了,你拿去看吧"老师说在一旁看了肚子都笑痛了,我也笑了,要知道8月生的女儿几乎是班级里最小的孩子呢,这就是孔子的艺术,他有说你好你不好么,没有,但是他提供了选择,孩子可以自己去理解,可以找到出路,关于父母的问题也有详解,且呆下回分解

[ 本帖最后由 tubaobaodd 于 2008-8-31 19:26 编辑 ].

TOP

现在来摆下父母的问题: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这个比较简单没有拓展开来,我们看论语就知道了: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如果按我门的传统的看法,这个好象又是糟粕了,看下南怀瑾老先生是怎么说的吧


孝子仁人不二门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现在又讲到孝道中仁的范围,他说对于父母的过错必须“几谏”。什么叫“几
谏”呢?我们好几次提到孔家店被打倒,都由孔家店的店员搞错了观念而出的毛病。
宋儒以后论道学,便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名训出现。因此“五四运动”要
打倒孔家店时,这些也成为罪状的重点。其实孔子思想并不是这样的,天下也有不
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对,作为一个孝子,对于父母不对的地方,就要尽力的
劝阻。“见志不从”就是说父母不听劝导的话,那么就“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只好跟在后面大叫、大哭、大闹,因为你是我父母,你要犯法,我也没有办法,但
是我要告诉你,这是不对的。你是我的父母,我明知道跟去了这条命可能送掉,因
为我是你的儿子,只好为你送命,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这样是不对的。这种孝道
的精神,也并不是说父母一定会不对,只是说如有不对的地方,要温和地劝导,即
使反抗也要有个限度。总之,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把道理明白地告诉他,可是
自己是父母所生的,所养育的,必要时只好为父母牺牲,就是这个原则。

    因此: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古人讲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要远游,也一定要有个方向。
这种解释,我不大同意。有哪一个人出门会没有一定方向乱走的呢?到月球去也还
是个方向。我认为“游必有方”的方是指方法的方,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
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子之道。“方”者应是方法,不是方向。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个问题已经讨论过,但本篇到这里,为什么又单独的提出来呢?这是接到上
面一句“游必有方”所引起。离开了父母,不在父母面前三年,对父母的爱心、孝
心深系于怀,这就是孝子。同时,对于古人在上面解释这句话的错误,也有了明证,
而可以纠正过来了。(  老鼠生儿的孝道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
    谓孝矣。

    讲到这里,我们要向前辈的某些儒者、理学家、读书人告个罪了,他们的解释,
又是错误的。他们说看一个人,他父母还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母死了的时候看他
的行为,三年当中,没有改变他父母所走的路线,这个人就叫作孝子了。问题来了,
假使父母行为不端,以窃盗为生,儿子不想当小偷,有反感,可是为了孝道,就不能
不当三年小偷去。这样,问题不就来了?如果遇到坏人的话,明明知道错,可推说:
“孔子说的呀!圣人说的呀!为了作孝子,也只好做错三年呀!”这叫圣人吗?照这
样讲,我就叫它是老鼠生儿的孝道哲学。为什么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
鼠生儿打地洞。”通吗?不通!这些问题,都出在过去的误解。当然,宋儒并不一定
完全错,但像这种错的地方,我们要注意。所以古人说,读书要顶门上另有一只眼。
中国宗教里有的神像,多一只眼睛,名为智慧眼。我们要用宗教家所谓的智慧之眼去
看,就很容易了解了。

    “父在观其志”的这个“志”,古人的文字“志”为“意志”之意,它包括了思
想、态度。我们都曾经作过儿子,都有这样的经验:当父亲、师长的面前,听到教训
吩咐,口口声声称“是”,但背过身来,却对着同学、朋友,做一个鬼脸,表示不听。
所以“父在观其志”这话,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
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诚诚恳恳,非常老实,说不
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作好人,就要作到底,父母死了,于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
说得到做得到,经过三年这么久的时间,感情没有淡薄,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
是孝子。)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我们做子女的人,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为什么呢?两种心理,
一种因为知道父母的年龄多了一岁,寿又添了一岁而高兴;但同时又害怕,因为父
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站越近,为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越短,所以就
有这两种矛盾的心理了。


文章里还有很多,可以仔细一读就对这个孝字的理解开拓了很多思路呢,很值得一读的书

http://www.oklink.net/00/0228/lunyu/index.html这个是电子书,可以去看

[ 本帖最后由 tubaobaodd 于 2008-8-31 19:4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tubaobaodd 于 2008-8-31 14:35 发表


其实不是路径不同,而是多了一条路,可以使教育孩子的方法更加多样啊,是拓展,而不是排斥,绘本是很好啊,为什么不可以给孩子更多一种文学的形式,你说的好,确实是微言大义啊,孩子也是从这些里面漫漫的熏陶出来的,杜莆曾经说过男儿须读五车书,孩子对阅读的内容的拓展是否能顺利接受也是需要引导的,也许我们的孩子在家读绘本的时间远远不止半个小时,但是就是这半个小时为什么不能同样地留给我们中华五千年博大经深的文化宝典呢,今天在外出玩回家的路上,孩子突然自己把千字文背了一遍,我在旁边默默地听着,快要到家了,我为了不要打断她,足足围着小区又兜了一圈兜到后门进去,心理非常愉悦,因为女儿背得也很陶醉,虽然她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她嘴里吐出来的是什么意思,但是她很陶醉这就够了,一直以为孩子都是天才,谁知道冥冥之中她接受了什么呢?

至于弟子规,虽然众说纷纭,但是主要是糟粕的讲法恐怕在学术界也是站不住脚的,就比如你说的你只相信真理,觉得真理比师长和家长更为重要,弟子规里面就是这样阐述的啊,请上下文联系起来好好读一下吧,不要读了一两句话就慌忙下结论啊,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这个不就是说明这个道理的么,文章要读透才能理解意思啊,不要因为我们个人一时的一叶障目,而影响孩子失去机会吧,仔细想想我们对某样东西的厌恶是不是直接会影响孩子也厌恶这个东西呢?就好比我最讨厌吃猪肝和胡萝卜,我能够说出一箩筐的理由给我的妈妈表示我不吃,但我有了女儿以后我就努力忍着,我哪怕吃到喉咙里藏在舌头底下等下到厕所去吐掉,也不让女儿知道我讨厌他们,结果我的女儿很喜欢吃这两样东西.

你做得真是好呀,得好好向你学习。有些东西,真的不能以自己的好恶,不经间影响到我们的孩子,那也是不对的!!!


而且结果,在幼儿园里老师说她是班级里唯一的一个什么东西都吃的孩子,没有什么东西她不吃的,什么鸡脑,苦瓜啊肥肉啊,一百样接受,因为我从来用我的饮食爱好来影响她,所以她成为了什么新食物都能接受的美食家,我想读书的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古典的文化会变成高贵的表情露出在孩子的嘴角,不是一个中午和一个晚上的露出,而是一生的露出,这个是安徒生说的童话的诗句,她说那是甜美的奶油的表情.


你讲得真美,足可对付小巫对中国文化的错误解读了

我现在想想,小巫的童年成长的不好,那是她父母的错,可是,她一并把中国文化都一起批判了。

看来,除了质疑孙瑞雪之外,我们还要单独开一个帖,质疑小巫了。

因为小巫也是影响了好大一群妈妈

[ 本帖最后由 zhujinhua 于 2008-8-31 21:1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tubaobaodd 于 2008-8-31 15:03 发表


我举个例子,我为什么说这个论语是很有意思的,就是不管是我们认为的精华也好糟粕也好,其实我们现在接受的好多释义都是宋代的大儒朱熹编纂的,成为了主流解释,所以看上去好多都不符和现在的时代要求,但实际上综观历史,每一个朝代对论语的解释对孔子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这个时代也肯定有着个时代的解释,也许就是我们的孩子所能够理解的,我做的就是告诉孩子情况是怎么样的.

比如孩子有一天回来说幼儿园小朋友打她,我以前也讲过各种应对办法,但是事到临头,孩子处理事情总是有点捉襟见肘,后来呢天我对孩子说:孩子,我给你讲个故事,你读的论语里说的呢个老爷爷有三个弟子,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子贡,一个叫颜回,一天子路就问老师了说:老师,别人对我不好怎么办,孔子老爷爷啊就说:子路你说怎么办呢,子路说:他对我不好,我也对他不好,子贡说:他对我不好我就不离他,自己顾自己的事去,颜回说了,人家对我不好,我也要对人家好,要感化他,故事讲到这里,我心里就在想,这要是放在今天,我们的老师一定会指出谁对谁不对,或者某种想法是愚忠愚孝了,果然女儿问我了:妈妈孔子老爷爷说谁对啊,我就说了,孔子老爷爷说了,子路,你这种做法是小猫小狗的做法,子贡你这是对待朋友的做法,而颜回这是对待家人啊,说到这里,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坏答案给女儿,女儿听到小猫小狗就开始兴奋了,后面听到没有也不知道,就跑开了.

结果一个星期后有天上兴趣班我去接女儿,老师和我讲,"你们家的孩子很会处理事情呢,今天**抢她的书,还打了她,她也不哭,就说你这是小猫小狗的行为,我把你当朋友,我不还你手,,你要不要做我朋友,要的话就和我道歉吧,要不我就不理你了,呢个孩子楞在那里了,好一会没有说话,你们女儿又说那你要不就当我妹妹吧,你当我妹妹你抢我东西我也不怪你了,你拿去看吧"老师说在一旁看了肚子都笑痛了,我也笑了,要知道8月生的女儿几乎是班级里最小的孩子呢,这就是孔子的艺术,他有说你好你不好么,没有,但是他提供了选择,孩子可以自己去理解,可以找到出路,关于父母的问题也有详解,且呆下回分解


好感人的故事

这样的孩子,真的让我感动。

是呀,那时候,我陪着儿子一起学论语,我自己也找到自己很多为人处理方面的问题,也改进了不少。不过,就这一条,真没有你这样子领会深,又竟然如此简单地可以解读给孩子听

而且,竟然,孩子应用得如此好!

太佩服你。

你可以开课了。好好给我们分享分享,学习经典过程中的精彩纷呈

今天我在儿童之家,下了一个决心,我要跟俺家儿子一起背这些经史子集了,看看,到底他的记忆强,还是我还可以跟他一争高下 .

TOP

引用:
原帖由 tubaobaodd 于 2008-8-31 19:29 发表
现在来摆下父母的问题: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这个比较简单没有拓展开来,我们看论语就知道了: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如果按我门的传统的看法,这个好象又是糟粕了,看下南怀瑾老先生是怎么说的吧


孝子仁人不二门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现在又讲到孝道中仁的范围,他说对于父母的过错必须“几谏”。什么叫“几
谏”呢?我们好几次提到孔家店被打倒,都由孔家店的店员搞错了观念而出的毛病。
宋儒以后论道学,便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名训出现。因此“五四运动”要
打倒孔家店时,这些也成为罪状的重点。其实孔子思想并不是这样的,天下也有不
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对,作为一个孝子,对于父母不对的地方,就要尽力的
劝阻
。“见志不从”就是说父母不听劝导的话,那么就“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只好跟在后面大叫、大哭、大闹,因为你是我父母,你要犯法,我也没有办法,但
是我要告诉你,这是不对的。你是我的父母,我明知道跟去了这条命可能送掉,因
为我是你的儿子,只好为你送命,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这样是不对的。这种孝道
的精神,也并不是说父母一定会不对,只是说如有不对的地方,要温和地劝导,即
使反抗也要有个限度。总之,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把道理明白地告诉他,可是
自己是父母所生的,所养育的,必要时只好为父母牺牲,就是这个原则。

    因此: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古人讲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要远游,也一定要有个方向。
这种解释,我不大同意。有哪一个人出门会没有一定方向乱走的呢?到月球去也还
是个方向。我认为“游必有方”的方是指方法的方,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
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子之道。“方”者应是方法,不是方向。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个问题已经讨论过,但本篇到这里,为什么又单独的提出来呢?这是接到上
面一句“游必有方”所引起。离开了父母,不在父母面前三年,对父母的爱心、孝
心深系于怀,这就是孝子。同时,对于古人在上面解释这句话的错误,也有了明证,
而可以纠正过来了。(  老鼠生儿的孝道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
    谓孝矣。

    讲到这里,我们要向前辈的某些儒者、理学家、读书人告个罪了,他们的解释,
又是错误的。他们说看一个人,他父母还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母死了的时候看他
的行为,三年当中,没有改变他父母所走的路线,这个人就叫作孝子了。问题来了,
假使父母行为不端,以窃盗为生,儿子不想当小偷,有反感,可是为了孝道,就不能
不当三年小偷去。这样,问题不就来了?如果遇到坏人的话,明明知道错,可推说:
“孔子说的呀!圣人说的呀!为了作孝子,也只好做错三年呀!”这叫圣人吗?照这
样讲,我就叫它是老鼠生儿的孝道哲学。为什么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
鼠生儿打地洞。”通吗?不通!这些问题,都出在过去的误解。当然,宋儒并不一定
完全错,但像这种错的地方,我们要注意。所以古人说,读书要顶门上另有一只眼。
中国宗教里有的神像,多一只眼睛,名为智慧眼。我们要用宗教家所谓的智慧之眼去
看,就很容易了解了。

    “父在观其志”的这个“志”,古人的文字“志”为“意志”之意,它包括了思
想、态度。我们都曾经作过儿子,都有这样的经验:当父亲、师长的面前,听到教训
吩咐,口口声声称“是”,但背过身来,却对着同学、朋友,做一个鬼脸,表示不听。
所以“父在观其志”这话,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
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诚诚恳恳,非常老实,说不
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作好人,就要作到底,父母死了,于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
说得到做得到,经过三年这么久的时间,感情没有淡薄,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
是孝子
。)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我们做子女的人,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为什么呢?两种心理,
一种因为知道父母的年龄多了一岁,寿又添了一岁而高兴;但同时又害怕,因为父
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站越近,为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越短,所以就
有这两种矛盾的心理了。

文章里还有很多,可以仔细一读就对这个孝字的理解开拓了很多思路呢,很值得一读的书

http://www.oklink.net/00/0228/lunyu/index.html这个是电子书,可以去看


看来,真的不错哎。

一下子纠正了我百思不解的地方 .

TOP

我定下了这套书

商品名称 市场价 当当价 订购数量 小计   
  南怀瑾选集 (套装全十册)  ¥412.00 ¥267.80 1 ¥267.80   

.

TOP

有没有什么集体活动可以参加啊?儿子单独读有点小寂寞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zhujinhua 于 2008-8-31 21:08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411890&ptid=4550821

你讲得真美,足可对付小巫对中国文化的错误解读了

我现在想想,小巫的童年成长的不好,那是她父母的错,可是,她一并把中国文化都一起批判了。

看来,除了质疑孙瑞雪之 ...
小巫也好孙瑞雪也好,都是我们在育儿方面的引路人,是小巫给我力量可以给孩子喂了2年的母乳,是孙瑞雪的爱和自由的理念让我的女儿在我的苛刻严厉的管教下还保有一分安全感,一分对妈妈的完全的信任,而没有变成一个自卑的唯唯诺诺的孩子,感谢他们,可是所有的东西都有2面性,有对的就有不对的,其实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我还是这句话我们试者把路拓宽,而不是去批倒这个树立那个,我带着问题去接受他们的理念,不迷信也不偏信,在实践中修正具体的操作办法,说到底我是永远也不可能够达到他们的高度的,特别是孙瑞雪,我只是在带孩子,如果女儿长大了我必定会脱离这个,现在所有的也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但他们却把早教做出事业来了,而且一直在延续下去,这个是最难的,不是为了自己孩子的需要了,那个是很短命的,是为了一个教育的信念,我想就算她们在10年后20年后也必定会反思现在的,也会有很大改变的,所以就是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看法,无所谓对于错啊

[ 本帖最后由 tubaobaodd 于 2008-9-1 13:4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zhujinhua 于 2008-8-31 21:17 发表





好感人的故事

这样的孩子,真的让我感动。

是呀,那时候,我陪着儿子一起学论语,我自己也找到自己很多为人处理方面的问题,也改进了不少。不过,就这一条,真没有你这样子领会 ...
我觉得经典的诵读带给我更多的思考,特别是对女儿的教育,我觉得每天都会做错很多事情,因为冲动,因为疲惫,因为爱得太过,因为爱的太自私,我现在就是努力地每天减少失误的次数,孩子带给我太多的感动,有的时候我真的很感谢老天爷,它给我带来一个天使,让我可以摆脱童年的阴影,让我感到依靠,(没有孩子的人会觉得很奇怪吧,有些时候我甚至感到是孩子给我的力量)让我感觉到幸福,让我可以有勇气改变自己,就是这样的孩子,我还经常发火,可以美名曰爱之深责之切,其实是发泄自己的情绪,读经以后我也平和很多,读的时候会让人心安定下来,这个是我最近发现的,如果从小一直是这样读下来的话我想我的脾气可能比现在好很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greenbow 于 2008-9-1 12:53 发表
有没有什么集体活动可以参加啊?儿子单独读有点小寂寞啊
现在上海市里就是零打碎敲不成气候,倒是嘉定的国学办的比较好,以后如果我们差不多的孩子越来越多,而大家有意向的话可以聚一下,经常活动的,但现在还只是星星之火啊,.

TOP

给大家推荐一个博客,里面挺有意思的,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是一些老师带孩子读经的教育笔记

http://blog.sina.com.cn/jdjdjy嘉定经典导读的BLOG

[ 本帖最后由 tubaobaodd 于 2008-9-1 13:4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tubaobaodd 于 2008-8-30 22:11 发表


学文在什么时候也不应该放在第一位啊,这个古人比我们强啊,教育孩子,首要是要教做人,时常对女儿说:你读书读的好不好没有关系的,关键是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比较重要,如果书读得很好,不懂道理,就会变成一个很失败 ...
"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有成长中的伤痛,直接给我们造成性格上和做人处世上的缺陷,有了孩子的时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修正自己的机会,孩子不断以你为镜子,你想要一个优秀的孩子么?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愿意为自己的孩子改变自己多少.往好的地方努力的改正自己的缺点,这个很困难,但是孩子看见了一个最勇敢的母亲,她也会勇敢的,也会自觉面对并克服自己的困难的"
说得多好啊~学习中,让宝宝背了几天三字经,还不错,不反抗,跟着念,也有兴趣,这就好~慢慢来吧.

TOP

汗一个自己还没研究过,加把劲自己先学学.

TOP

儿子三字经 已经背到 " ....... 乃九族 人之伦"  后面的感觉比较拗口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greenbow 于 2008-9-1 12:53 发表
有没有什么集体活动可以参加啊?儿子单独读有点小寂寞啊
我们儿童之家开始了,只可惜志同道合的人,怎么总是分得那么开.

TOP

引用:
原帖由 tubaobaodd 于 2008-9-1 13:30 发表


小巫也好孙瑞雪也好,都是我们在育儿方面的引路人,是小巫给我力量可以给孩子喂了2年的母乳,是孙瑞雪的爱和自由的理念让我的女儿在我的苛刻严厉的管教下还保有一分安全感,一分对妈妈的完全的信任,而没有变成一个自卑的唯唯诺诺的孩子,感谢他们,可是所有的东西都有2面性,有对的就有不对的,其实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我还是这句话我们试者把路拓宽,而不是去批倒这个树立那个,我带着问题去接受他们的理念,不迷信也不偏信,在实践中修正具体的操作办法,说到底我是永远也不可能够达到他们的高度的,特别是孙瑞雪,我只是在带孩子,如果女儿长大了我必定会脱离这个,现在所有的也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但他们却把早教做出事业来了,而且一直在延续下去,这个是最难的,不是为了自己孩子的需要了,那个是很短命的,是为了一个教育的信念,我想就算她们在10年后20年后也必定会反思现在的,也会有很大改变的,所以就是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看法,无所谓对于错啊
你说得太好,简直是我肚里的茴虫一样。对小巫,我也要感恩戴德,俺家小儿子一开始我还母乳不足,非常自责,但是现在还在喂奶,已经16个月了,一定要喂到2周岁.

TOP

引用:
原帖由 tubaobaodd 于 2008-9-1 13:42 发表

我觉得经典的诵读带给我更多的思考,特别是对女儿的教育,我觉得每天都会做错很多事情,因为冲动,因为疲惫,因为爱得太过,因为爱的太自私,我现在就是努力地每天减少失误的次数,孩子带给我太多的感动,有的时候我真的很感谢老天爷,它给我带来一个天使,让我可以摆脱童年的阴影,让我感到依靠,(没有孩子的人会觉得很奇怪吧,有些时候我甚至感到是孩子给我的力量)让我感觉到幸福,让我可以有勇气改变自己,就是这样的孩子,我还经常发火,可以美名曰爱之深责之切,其实是发泄自己的情绪,读经以后我也平和很多,读的时候会让人心安定下来,这个是我最近发现的,如果从小一直是这样读下来的话我想我的脾气可能比现在好很多.
一定向你学习,经过读经来修身养性,是修自己的身、养自己的性,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tubaobaodd 于 2008-9-1 13:47 发表



现在上海市里就是零打碎敲不成气候,倒是嘉定的国学办的比较好,以后如果我们差不多的孩子越来越多,而大家有意向的话可以聚一下,经常活动的,但现在还只是星星之火啊,
嘉定有的?
我也不了解。
什么时候让您家儿子到儿童之家来给小朋友们露一手。
主要是给俺家儿子展示展示 好让他有个榜样.

TOP

C

[ 本帖最后由 tubaobaodd 于 2009-12-20 14:38 编辑 ].

TOP

C

[ 本帖最后由 tubaobaodd 于 2009-12-20 14:3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tubaobaodd 于 2008-9-1 13:48 发表
给大家推荐一个博客,里面挺有意思的,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是一些老师带孩子读经的教育笔记

http://blog.sina.com.cn/jdjdjy嘉定经典导读的BLOG
上去看过了

二十遍重复法,还有连背五遍的办法,应用了一下,感觉有收获多了 .

TOP

引用:
原帖由 zhru_l88果果 于 2008-9-1 14:00 发表

让宝宝背了几天三字经,还不错,不反抗,跟着念,也有兴趣,这就好~慢慢来吧
加油.

TOP

引用:
原帖由 tubaobaodd 于 2008-9-3 11:34 发表

嘿嘿,我们是小美女,不敢来,怕你们家儿子会爱上她
照片全收藏了
小儿子正好坐在我腿上,看见你们母女的合影,他一下子喜欢得不得了,不好意思,他在电脑上亲了你女儿三下

我大儿子则打听,我到底怎么认识你的

这里有我大儿子的照片:
http://ww123.net/baby/thread-4523539-1-1.html

[ 本帖最后由 zhujinhua 于 2008-9-5 00:27 编辑 ].

TOP

好好的帖子又成广告贴了。.

TOP

我自己坚持了一个星期了,每天跟着光盘,读半小时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特别感觉好。0-3岁是环境濡染,我读的时候,小儿子在旁边玩,或者躲在我怀里吸奶。

大儿子因为受人批,所以,只执行了一半,他有时候跟好朋友玩,就耽误了读经的时间。

计划在小区发一个海报,招揽一些志趣相投的孩子一起来参加。这样子,动力就更足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阿丰妈 于 2008-9-4 13:02 发表
好好的帖子又成广告贴了。
不好意思,改成了链接了.

TOP

最近9.15周一8:30在华师大对面的银成大厦有读经活动的,在7楼的颜氏职业学校里的,附近妈妈有空可以带孩子过去读.

TOP

引用:
原帖由 tubaobaodd 于 2008-9-11 11:25 发表
最近9.15周一8:30在华师大对面的银成大厦有读经活动的,在7楼的颜氏职业学校里的,附近妈妈有空可以带孩子过去读
看照片是住在中山公园附近的吗?.

TOP

回复 136#sharon616 的帖子

是的啊,中山公寓 .

TOP

回复 137#tubaobaodd 的帖子

我说看着就象嘛!

到那儿挺方便的,啥时候找你当面"取经"啊!.

TOP

回复 138#sharon616 的帖子

有时间的话带孩子一起玩.

TOP

回复 139#tubaobaodd 的帖子

.

TOP

每天背五遍,,弟子规背到第三页了.
就是育灵童的版本。
从蒙学开始。


一周背一页,难度低,兴趣大。还加解释与引申.

TOP

请问孩子肯背吗? 如果孩子反抗怎么办?.

TOP

边背边解释,二年前背过
不是非常愿意,但是能背了,就背起为很起劲.

TOP

从儿子一岁开始--我--背三字经,背下一段了就在没事的时候--走在路上等--给儿子念叨(那时他还不会说话),现在也能背上百八十个字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xristine 于 2008-9-15 13:53 发表
从儿子一岁开始--我--背三字经,背下一段了就在没事的时候--走在路上等--给儿子念叨(那时他还不会说话),现在也能背上百八十个字了。
是的.一定要妈妈也爱背.

TOP

引用:
原帖由 Millie 于 2008-9-14 22:50 发表
请问孩子肯背吗? 如果孩子反抗怎么办?
先放CD给孩子听,每天听30分钟以上,不一定要求孩子正襟危坐的,做静态的活动的时候放就好了,放的时间长一点比较好,1个月以后试着带孩子念,你念1个字或者2个字看孩子能不能接,一般多数能接几句,然后重复下去,不要硬性指定他背,孩子反而背得很多,如果孩子能冒出一两句你没有想到的尽管表扬他吧,他会很高兴的,开始不太会反抗的,反抗的时候多数是大人急功近利的时候,如果你坚持每天给他听的话,他自然会背很多的,由孩子掌握进度比较好,我们要做的就是到时候把音响打开,当然能一起和孩子一起背会效果非常好的,我们现在的程度是孩子已经主动地会在路上背起来了,这个我想就是进入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了.

TOP

还有一点,我是不解释的,所以孩子进度很快,而且,她好象已经掌握一定的诵读方法,有一天她和我是说:妈妈奇怪吧,我不认识那些字,也不知道念出来的是什么,但是我觉得很好玩啊,念出来很好听呀,我真喜欢念,这件事情这么奇怪的..

TOP

回复 147#tubaobaodd 的帖子

噢.
那我们的方法还是不一样
我是解释的。
每晚背五遍
我自己先背下,自己也在反省中
一周背一页

现在进入了第四页

有时候自己有点背不过来.

TOP

我们也在背《三字经》了,快两个月了,背到“ 八百载,最长久”,估计全部背完还得一个多月吧。不知道大家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小朋友诵读精典的?育灵童建议说从《论语》《老子》什么的开始,但我觉得太长了,整本书背完不知要到哪年哪月了,会不会前背后忘啊,小朋友也不容易产生成就感啊。.

TOP

一直在关注这个帖子,我们也是诵经的爱好者和实践者。
tubaobaodd的发言非常精彩, 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愿我们一道把诵读国学经典进行下去!我相信,不管大人孩子都会受益非浅!.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