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应对孩子的叛逆期

应对孩子的叛逆期

应对孩子的叛逆期

    妈妈我不吃苹果、妈妈我不要穿这件衣服、妈妈我不……”当你的孩子口中出现这样的语言时,恭喜你!孩子的心智向前迈了一步、进入了人生的第一个逆反期。
    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一共会经历三个心理逆反期。第一逆反期是3~6岁的儿童期,特征为从无目的模仿学习转向有目的的交换,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爱追问为什么,也有了反抗性;第二逆反期是12~15岁的青春期,有目的的交换开始转向非纯洁性目的交换的自我过渡,对世界有了自我认知,也学会了掩饰;第三逆反期是18~22岁的成年初期,非纯洁性目的交换加入以生存为目的的成分,做任何事情都开始考虑价值。而在这三个关键时期,父母如果没有处理好与逆反期孩子的亲子关系,孩子的心理就可能会受困于这一时期,不再成长,甚至会把种种不成熟的表现带入到成年生活。

第一逆反期3~6 关键词:引导
    我家乐乐4岁的时候,开始有了耍赖的毛病。他老爸明确告诉他,自己那支金笔很贵重不可以动,可还是被他偷偷拿来玩,并且对金笔死命折腾,来了个大拆卸。
    对于大人明令禁止的事物,乐乐总怀有特别兴趣。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后,我发现他很多时候的不听话、不顺从,更多来自于他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真正的“胡搅蛮缠”、“不讲道理”。为此,我一方面分析他的行为是否“有理”,另一方面开始积极引导。
    记得有个周末阳光灿烂,我计划带乐乐去楼下小区里玩。我想和他踢球,培养亲子感情,同时让他动动、增强体质。可乐乐却并不配合,他想要玩滑板车。怎么办呢?顺着儿子就达不到我的目的,不顺着儿子,他的要求并非无理。我灵机一动:“那我们都带下楼吧,妈妈玩球,你玩滑板车!”想不到,儿子高兴地答应了。——乐乐妈

专家分析:
    “耍赖”、“胡搅蛮缠”其实是孩子在主动地追求他想要了解的事物,也就是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家长不跟上孩子的思维发展,采取不配合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孩子自然也不会配合家长。

给爸妈的建议:
    孩子的好奇心是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主动获取信息及知识的心理驱动,爸妈应以耐心加以引导,不要把成人总结性的经验和结论直接扔给孩子,或干脆以“你再这样就不爱你了”威胁孩子。此阶段让孩子的好奇心获得满足,就等同让他获得自主能力感及感到对外界有了影响力。反之,则会让孩子产生“做错事”的羞愧感,导致其害怕新的经验及他人的愤怒。

第二逆反期12~15岁 关键词:尊重
    今天早上,战争终于爆发了,养了14年的女儿竟大声顶撞了我,起因是暑假让她去补习班。她一直忿忿不平,最后几天坚决不去,气得老公揍了她一顿。事后我在她的博客上看到关于补课的好几篇日记,大意是说她为啥不想去补课,比如一个同学都不认识,坐在教室像傻瓜等。
    她很气愤我们不理解她,还说爸妈的形象简直低到十八层地狱去了。结尾是一连串的反问:“我非常高兴你们这样重视我的前途,但为什么单凭补习这件事就下结论?是国家强制性要我补习吗?我以前没补习,考前三名是抄别人的吗?为什么你们会这么不理解我的苦处?”
    看了女儿的日记,我发觉还真不能说她错了。也许我们更多的是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相处,尊重孩子的想法。晚上我主动对女儿说:“你别跟我顶嘴,我心里很难受。”不料女儿俏皮地说:“妈,你坚强点,我们有理说理嘛。”呵呵,平等相处,女儿还是挺懂事的嘛。——卢 燕

专家分析: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理的变化,角色的困惑,以及学习任务的繁重,让心理状态变得异常不稳定。一句话不对则拒绝沟通,潜意识中也通常会采用直接对抗权威,即父母和老师,来证明自己已经成熟。

给爸妈的建议: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行为目的具有一定隐藏性,家长也开始产生害怕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的焦虑。而打骂体罚显然只是家长的情绪宣泄和找不到方法的无能为力。一切关系源于有效的沟通,亲子关系也不例外,因此家长应改变“孩子还小、还应被管教”等错误认知,作为引导者,无论何时都应该和孩子平等对话,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请记住,孩子不会无故针对自己的父母,他们其实正在不断努力地做好。

第三逆反期18~22岁 关键词:自主
    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在欣然见证儿子长大成人之余,我们也开始忧心他的出路。一年前,儿子大三,我和妻子就到处活动,一心想为他找份适合发展又相对稳定的工作。
     但显然,儿子对工作的事非但不急,也丝毫没有领情的迹象,给他找的对口单位他一个都没去。问其原因,理由永远是不需要“大包大揽”,也不喜欢被“抢班夺权”。再想细谈,他干脆冷着脸把房门一反锁,直接不理人。
     转眼大四毕业,儿子通过网投简历、跑人才市场,数次碰壁后,终于进了一家公司实习。工作头天,晚饭时儿子主动对我们说:“爸、妈,谢谢你们为我的事操心不少,但我认为独立谋生的技能对我而言更重要。找工作这段经历让我发现工作机会还是挺多,并不像别人说的那么严峻。同时我还学到很多专业之外的东西,比如编制的重要性,人事代理的制度等。这些,都将是我走向社会的财富。”
    “老曹,咱们的儿子真懂事!”此前还觉得儿子任性的妻子把目光投向我,而我又何尝不为儿子感到高兴。孩子长大了,我们的确应该放手,相信并支持他为自己做主的能力。——曹伟民

专家分析:
    当孩子处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初成年”阶段,独立自主的意识非常强烈。这时父母如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其进行帮助、教育,自然会受到孩子逆反的抵制态度,他们只是想让父母明白,自己已有足够的能力替自己做主。

给爸妈的建议:
    大学是大部分人进入社会前最后的学习和准备阶段,进入社会则意味着独立、自主、责任等。由于孩子在大学期间及以前的成长经历、社会经验各不相同,所以孩子在即将进入社会时心态和独立程度会有所不同。父母应从孩子平时说话时流露出的态度判断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协助,再根据其准备状态,采取最适合孩子的方式来协助他们走好人生真正的第一步。

网友爸妈出奇招
  条子阿姨:最近,12岁的儿子经常在博客上向我“讨公道”,因为据说我本人太凶,不宜当面交流。昨天我们母子俩就“妈是不是那么凶的人、有没有家暴倾向”展开民主辩论。我们的亲子博客上战火弥漫、围观者众,家庭内部却毫无硝烟。
    写博客本来是我给作文分一直居下的儿子布置的家庭作业,目的只为锻炼其写作水平,体裁形式内容不限,自己觉得有趣可读即可。在我的督促下,儿子虽然抱怨连天,但久而久之发现了博客的好玩之处——就是在他啥事儿都写吸引来一帮博友的同时,在博客上对我“控诉”还可获得不少“舆论支持”。
    而且,他平时当面对我说的,必遭怒斥的话,放博客上不仅能想说就说,同时会得到暴力老妈的解释和支持。他可以在博客上问:“老妈这样过火地打我、骂我对吗?”还可以声讨我“暴力倾向危害极其严重”。但最后都会在我“公平对待,有错会改”的原则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通过这种方式,我找到了与儿子平等相处并尊重他的想法的良好途径。


摘自《家人》.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