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希望杯难道不是某些群体赚钱的工具吗?

希望杯难道不是某些群体赚钱的工具吗?

我儿子现在预初。他喜欢数学,所以就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课外班,只是考虑数学是理科的基础,对物理、化学有一定帮助,没指望他得什么奖,4年级、五年级、预初都进入了希望杯复赛,到目前为止也没过奖,但至少他学习数学是有余量的,每次学校考试的拓展题基本上都是对的。近期参加了华杯、希杯的复赛。获奖的可能性也不大。总结这几年参加的比赛。有几个问题值得深思:
1、希望杯并不是国家组织的考试,包括大学生学考试、4、6级考试都存在作弊的问题,希望杯组委会这个以盈利为目的的民间组织,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难道不会存在作弊行为吗?谁来监督组委会呢?
2、各地组委会分站都有收费的培训,难道不应该给到组委会分站组织的培训的学生一些优惠吗?为什么会出第一批、第二批乃至第三批获奖名单?其他培训(包括学校组织的培训)自然成了弱势群体。能指望会有公平吗?
3、从论坛上初步分析到,进入复赛是按照报名点的人数的一定比例选拔的,那么报名地就很关键了,如果好学生集中的报名点选拔的学生肯定质量高,较差学生集中的报名点进入复赛的质量也可能会低,那么就会存在低分进入复赛,而部分高分的学生被淘汰的情况。
4、到目前我儿子参加了三届希望杯复赛,结果就是到考场混一下,只公布得奖学生。而未得奖的学生到底考得什么样家长根本就不知道。(不让差分、不让看考卷)这种考试有什么意义呢?
5、看看上海站的网站,4月20日复赛成绩查询标题,是一个循环点击,点来点去也不知道到底在哪里查询?!这是什么玩意?这不是愚弄我们这些受过高定教育的低能家长吗?
6、题目的不公平也存在,在2008年五年级复赛中有一道球圆柱体体积的题目、本次预初又有一个几何的题目,均超出我儿子学校的学习进度,全国各地课本不一样,包括上海各学校的课本也不一样,没学过的知识考出来,让学生去瞎猜,这样的考试有何意义呢?
广东那位教授说的是有点儿过,但却指出了其中的实质性问题,也是我近期琢磨不明白的事。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在中国的教育面前已经很无奈,我们又为何花钱去迎合社会某些期望从中获利的群体呢?
结论:今后数学课外班照上(闲着也是闲着),比赛嘛能参加的就参加(锻炼一下临考经验也好),该奖项从不期望(期望也没用),顺其自然,让孩子多快快乐,少些压力,大不了攒点钱送到国外去。中国的教育纯粹是在葬送中国的未来。.

TOP

心照不宣,除了家长是冤大头,所有这个环节里的都能得到好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