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长的角色定位(二)

人生导师
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杰出的人,家长必须扮演孩子的生命导师的角色给孩子演示各种人生模型。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解各种名人的故事,观察孩子的反应,看什么样的人生能够吸引他的注意力,能引起他的兴奋,借此在孩子心中描画他生活的远景镜头。当孩子为某一位名人的事迹而感动时,他就会被他所崇拜的人的一举一动所吸引,会不由自主地学习模仿。
知心朋友
孩子每天都会遇到让他不解让他烦恼的事情,这些事情使他生气、痛苦、紧张、焦虑、情绪低落,如果没有一个有爱心的人倾听他的心声,他就会把这些消极的情绪压抑在心里,时间一长,这股负面的能量,由于得不到及时的释放,会越积越多,等到他承受不了的时候就会以歇斯底里的形式爆发出来,使得孩子的精神世界崩溃。
家长在孩子的生命里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是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当孩子把家长当作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时,他才能向家长敞开心扉,把他的心里话跟家长说,家长才有机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和他外在行为的内在原因,从而给孩子提供正确的指导才能成为可能。通过分享孩子内心的感受和痛苦,消除了孩子的孤独无助、恐惧焦虑等情绪问题,使孩子产生正面的情绪从而产生成长的动力。
啦啦队长
孩子最初的生活动力来自父母的欣赏、鼓励和表扬。他之所以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最深层的原因是渴望获得父母的认可和关爱。我们生命深层的渴望是得到我们尊重的人的认可和表扬,那会让我们的自我价值极大地增大,从而产生成长的动力。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注,受到父母关注和欣赏的孩子会因精神营养充分而茁壮成长,就像得到充沛的阳光雨露而枝繁叶茂一样。当孩子在他的生命中,始终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他,他意识到他的任何微小的进步都会被父母看到眼里,记在心上。他会涌起把事情做好的冲动。当父母为孩子的每个微小进步而欢欣鼓舞时,对孩子是一种巨大的鼓舞。
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最害怕的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无人在意。当他在做事情时,如果没有人为他高兴为他喝彩,他就会兴味索然,失去继续做下去的热情和兴趣。
因此,我们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是精神上的,是远距离的,就像啦啦队队长一样,站在远离运动场地的看台上,为孩子的进步而欢呼,为孩子加油助威!.
评论(5)

现代家长的角色定位(一)
精神供氧者
常识和经验都告诉我们,任何人其实都是两个人:即“肉体的人”和“精神的人”。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原因是“精神的人”。
孩子在学校表现出多动的倾向,他不停动,频繁地转换注意力在不同的事情上,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不停地和同学讲话和做各种各样的小动作,正规场合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唯唯诺诺不敢讲话,而私下里他却胡作非为,表现出调皮捣蛋。对自己和别人缺乏尊重,没有自律精神以适应学校的有组织的生活等行为表现。并不是他的神经系统出了什么毛病,这实际上是他内心世界的外化。这些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他没有被接纳、没有被关爱、没有被关注、没有被承认、没有被欣赏、没有被赞美、没有被鼓励以及没有被表扬。他的内心世界里由于缺乏接纳、爱、关注、承认、欣赏、赞美、鼓励和表扬等“精神营养”而导致他的“精神的人”营养不良。这种精神营养不良的直接后果是孩子的“自我价值”严重缺乏,导致孩子外表虽然长的与人一样,但是他的精神世界里的人,没有发育或发育畸形。
因此作为家长,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成长为杰出的人,我们教育孩子的重点就是按正确的方式培育“精神的人”。
家长最重要的角色是孩子的精神供氧者。在与孩子在一起生活的过程中,通过接纳、爱、关注、欣赏、赞美、鼓励和表扬等方式给孩子输入精神的养分,使得孩子的“精神的人”健康成长。
生命教练
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好像孩子不被教导和训练,就理所当然地应该会很多的东西。甚至我们中国的圣哲孔子也认为:“人是生而知之”,这其实是一种重大的误解。由于人学习能力太强大了,在与成年人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孩子会自动模仿我们成年人的言谈举止,同时孩子还会在他周围的环境中,自动随机地摄取信息,然后在不经意中表露出来了。我们成年人对此惊讶不已,我们所观察的现象是仿佛孩子不用学就会。
其实,孩子的这种自动的学习是不完整的,不规范的和不系统的。有些东西他学会了,有些东西他没有学会,而我们成年人无法知道他哪些东西学会了,哪些东西没学会。那种留存在人们大脑中的“很多人类行为,孩子不经过教育训练就应该会”的假设是不对的,并且是绝对有害的。我们应该建立起新的教育理念:“任何正确的人类行为,都是要经过系统教育训练才能在孩子身上固定下来。”
我们要把孩子教养成真正杰出的人,就要对孩子进行系统的训练。.



旧帖翻出来,初中生的家长定位,你找准了吗.



献花了,好帖!.

YMa


谢谢!要好好考虑一下。.



我觉得孩子的确需要这些角色来引导,但作为他们的爸爸或妈妈,这个角色对他(她)们才是最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
现代的很多家长正因为太专注于这些角色的扮演,而忽视了孩子最需要的很多东西;而现在的孩子也因为在家里就时刻面对了这些角色的转换,似乎已经不需要社会及生活的启迪了。
幸?或 不幸?.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最后违规时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