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千万重视家庭教育环境

我们现在学校一般开家长会要家长配合学校,其实应该倒过来。应该学校配合家长。这样的话这个位置就摆得比较合适。因为实际上我们老师手里的方向盘控制不了学生成长的方向……
青少年是在什么地方学坏的呢?在家里学坏的比较少,也有。但主要的是在社会和学校里头。所以这一点我们要高度地意识到家庭的能量。
环境对人的思想行为成长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这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一直呆在这个地方,那么他就像这个地方的人,这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什么?因为在他身上已经深深地打下了环境的烙印。
最近中国教育报长篇发表关于全国特级教师丁榕女士的通讯:她的班里有个女学生特别爱撒谎。同学们都觉得讨厌,老师也看不起她。但丁老师想:有结果必有原因。一般孩子都不愿意撒谎,为什么这个女孩子特别爱撒谎呢?然后就家访去。几次一走就明白了:原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女孩。由于家境困难,父母亲长期不和,老是吵啊打啊,小孩非常害怕。她希望父母好起来,就开始说假话。比方说爸妈吵后,她背着爸爸把水送到妈妈那儿去,说这是爸让我送来的。然后倒过来又把对爸有好处的事到爸那去做,说这是妈让我给做的。她想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改善家庭气氛。可是年长日久,她却养成了撒谎的习惯。这就是环境逼出来的。当丁老师知道这事后,看法完全改变了并非常同情。那么小小年纪就会主动调节家庭矛盾。于是在丁老师耐心帮助下,女孩子很快改正了缺点,还当上班干部。
我们常常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环境就是屋檐。这个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18世纪法国哲学家有著名的证论:“环境造就了人,而环境又是人造就的。”这两句话是个两律背反。那么究竟谁造就了谁?应该这么说:人在短短的一辈子当中,很遗憾只能被环境造就。但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又能把环境造就。所以从有限的静态的角度上说,人总是被环境左右着。
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和保证,那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门风。我们前面说的是中性的环境跟人的关系。这里说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跟孩子的健康成长两个正面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大环境是指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三个环境里最重要最起决定作用的是家庭。理由是什么?
孩子依赖家庭
哺乳类动物中只有人出生后是没有生存能力的。法律规定必须到16岁以后才可以自食其力。那么这16年里由谁管呢?就是我们的父母负责我们的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和成长教育。这个过程是在家里完成的。学校干什么呢?没有学校行不行呢?过去行,现在不行了。现在的学校有两件事情是家庭不能替代的:第一是文化知识教育。现在的父母根本就无法替代学校把子女的文化教育全部包下来。第二是群体生活。群体生活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如果我们的学生一年里一个人关在屋里不跟同学在一起,那他的心理和性格多半会有问题的。所以学校的创立主要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而家庭呢?由于孩子出生以后不会像马啊牛啊一下地就会走路——如果那样的话人类社会的结构整个就改变了。因为可以不要家庭了。但是人必须成长16年,所以家庭非常重要。学校对孩子成长的教育非常有限,它实际上是一个补充,是一个辅助性的而不是主干。就孩子的整个教育系统来说,家庭教育是主干。直到现在我们的主流教育观念都认为学校是主干,这个观念是不对的,要改变过来。因为老师不能承受这个工作之重。而家庭呢?又不能承受之轻。我们家里本来是主干,现在变成枝节。学校本来是枝节,让它变成主干。老师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因为孩子们吃喝拉撒都在家里的啊。24小时中间在学校里就那么几个小时。
可是我们的家长往往疏忽了。譬如我们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松了一口气:好啦,终于进学校了。我可以放心了,可以轻松了。其实在我看来,大错误就开始了。这个错误如果不及时改变的话,孩子就要废了。因为你最应该负责的时候你却放弃了。
孩子信任家庭
信任和教育是什么关系?相信谁就听谁的话,相信谁就能跟谁交流。我们为什么一个人有的时候感觉没有话说,因为找不到知心人就不想说。有时候一个孩子和父母还不一样。有的跟妈说得很多,有的跟爸说得很多。最近有一个母亲——还是一个很大的干部——告诉我看了女儿的日记眼泪都出来了。因为里头写“没有爸爸我不能过,没有妈妈没关系”。什么意思啊?因为妈妈对她要求很严,经常唠叨。唠叨到孩子都不开心了。她因为小,才12岁。你的唠叨超过她的承受限度了。她信不过你。她怀疑你能够给她带来幸福吗?“你怎么老让我烦”。其实孩子要信任一个人,他判断的标准是你让他开心。老师教育孩子不如父母。因为他缺少父母亲对孩子那么深的信任。反过来说家里有了这个信任要不要充分利用啊?要不利用的话这个资源流失太大了。所以知道了这一点,我们父母应该非常细心地把应该告诉孩子的用最妥当的方法全部告诉孩子。你说什么他都能听进去,而且你对他不好他还会忘记。他知道爸爸不会对我坏的,他没有坏心眼的。所以我们知道“狗不嫌家贫”,“孩儿不嫌母丑”。母亲再难看,孩子不嫌她的。这是我们家庭教育所以重要,因为它的空间大,大有可为。
家庭环境优于学校和社会
因为家里的教育环境没有外部监督。什么叫没有外部监督?就是没有外面眼睛的监督。人类接受教育有没有外部监督区别很大。在外部监督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品行不一定靠得住。我们可能一般都有感觉:孩子在学校表现要比家里普遍来得好。我那孩子也是这样:他读大学的时候,在学校打开水非常勤快。你光看学校的劳动表现,会以为他家里也很勤快。事实上他回到家里不太勤快的。因为外边勤快人家会有个肯定的评价,有表扬,有三好学生甚至最后有奖学金等等。你在家里表现非常好的话,最多就口头嘉奖。所以现在有个词叫做“秀”,就是在外部监督的条件下做秀。这是人类的基本品行之一。但是没有监督条件下就不是做秀了,它是由衷地把优秀的方面展示出来。孩子将来长大了,非常好,千里万里,天涯海角。父母可以放心,不用担心孩子会变。因为那是在最保险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优良品质。就是这个风筝,满世界让它飞。你不用那一条线拉着他,他会永远在家庭这个好门风里头飞的。
家庭教育注重细节
一个是大的,一个是小的——我们家庭生活充满了细节。最近有一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卖得非常好。因为大家非常重视。而我们家庭生活偏偏需要有这个东西。
譬如我在做作业,妈妈回来做饭。我应该做些什么呀,是应该打一个招呼的:妈妈辛苦了。是,妈妈很辛苦。她下了班就来做饭了。一个小的细节就知道疼别人,知道在乎别人,知道一句话能给妈妈有一点安慰。没有这句话妈妈也受不了什么害,对我也不算个缺点。但有了这句话就不一样,就是我知道感恩。但是这里头反映的是什么东西啊,就是所有细节展示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对对方非常爱和非常尊重,这是不是小节啊,非常小的小节。早晨起来往卫生间走,对自己的形象要不要搞一下?房间里出来头发不要乱蓬蓬,哪怕没有梳子用手捋一下。目的就是出现在爸妈面前的时候,或者家长出现在孩子面前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好的形象。我们每天有非常正规的那种家庭礼仪来塑造我们自己文明的一些品行,这个细节非常多。其实我们的文化、性格、品行都是细节造成的。你如果在乎这些东西,你就是有修养的,是高尚的,不用我们父母一天到晚说它就是好的。在乎细节就是这样的东西。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充满了生活,所以要说家庭教育难不难?非常难。要说方便吧?非常方便。
家庭教育的深度优于学校
它有深度,而我们学校教育有广度,但学校教育深度就有限。为什么?因为老师没有办法把孩子思想了解得那么透,或者说这种可能性很小。你们读高一了,你们现在有哪个老师能让你可以挖心挖肺地全部掏给他?再过四到五年你们进入大学以后,你们将进入男朋友女朋友阶段,即使不是男朋友女朋友也是男同学女同学。你们别笑。你们进入大学以后,如果你走在路上,男生旁边没有一个女生拉着手,你可能感到有点不自在。目前大学就是这个情况。而过去呢?谁拉谁不正常。现在这个舆论真的不一样。大家天真无邪的。你知道天真无邪的同学在一起这样玩多开心啊。他(她)没想什么呀,就感觉跟他(她)在一起读书、吃饭、聊天或者是休闲,感觉很好。那么,我们想什么要不要让父母知道啊,其实父母很想知道。他要想知道就得我们互相信任。我们什么都会说给他听。我那孩子大学是1996年进去的,2000年毕业。几年间他们班里的事和他自己的事他都回来说,很开心的。他幸福我们就幸福。如果一个小孩22岁大学毕业了,还从来没有和一个异性的同学拉过手,从来没想过这个事。我们父母就失去责任了。《宪法》怎么规定的啊?《宪法》上说男的22岁,女的20岁可以结婚了。那是什么意思啊?他们会想想的。那些想法只有家人会关心。一般学生会不会告诉老师啊?很少。不告诉我们就没法讨论了。不要说引导,我们讨论都没法讨论。如果不讨论的话,麻烦后头就很多。
所以今年以来媒体报道了不少这方面的麻烦,不只是大学生有,我们高中生、初中生也有。这些事听了让人难受。学校肯定有责任,但主要的是父母。我认为深度了解孩子是最重要的。因为那个领域在传统里面不受关心。而现在呢?满世界都是这个。现在在整顿网站,有点作用,但没有根本的作用。所以家里边深入了解这是第一,第二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第三是孩子对就业的想法,第四是孩子对人生目标的定位。只有深入了解,也只有家长才有可能了解。所以家庭教育要比学校社会来得重要。
孩子最认同家庭榜样
现在孩子追星,我们父母不知道孩子其实最追的星就是我们爹妈,天然的偶像。爹妈一般却意识不到。孩子其实是非常喜欢自己爹妈的。只要我们做得不出格,没有让孩子感觉到很可怕。孩子眼里看的爹妈,他并不是看文化的。他知道爹妈文化甚至不如我,我高中了,爹妈可能还没读过。但他知道爹妈人品好,一心为了我们好,就这个爹妈是天底下的好人。孩子崇拜的就是好人,他的偶像就是好人,他追那些星靠不住的。今天追姚明,明天就不追姚明了。姚明好玩的时候追姚明,姚明不好玩的时候他就不追了。但爹妈他不是因为好玩才追我们的。他因为喜欢,爱我们。所以我们做得好他什么事都会问一下,这个爸爸行吗?妈妈行吗?什么意思?他信任我们。他把我们当作心中的榜样来对待。否则他会这么问啊。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充分意识到作为孩子天然的老师,我们一定要做个好榜样。这个榜样做了以后,我们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力量大得多。所以很多人说我一辈子一直想着爹妈跟我有过一件事,我们报纸上看到很多文章说就这件事终身难忘。像温家宝总理说了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温家宝得白喉的时候,家里很穷,揭不开锅。结果温家宝的爸爸把一块很老的不值钱的手表卖掉了。为什么啊?孩子身体重要啊。一生病就不能上学了。手表卖了,以后再说吧。所以温家宝今年1月在视察黄河沿岸的时候就跟人说了,说教育的重要,家庭教育的重要。
家庭方向盘的作用更大
可以说最终决定孩子成长方向的是父母手里的方向盘。所以我们现在学校一般开家长会要家长配合学校,其实应该倒过来。应该学校配合家长。这样的话这个位置就摆得比较合适。因为实际上我们老师手里的方向盘控制不了学生成长的方向。
家庭能消解不良影响
这一点我们平常好像强调得并不多。现在美国许多家长怀疑公立学校开办的必要性。因为美国的公立学校让家长最害怕的一个是武力,一个是吸毒。这两项父母最害怕了。到里头去了就暴力了。校园暴力了,开枪,打架,死人还有就是吸毒。校园吸毒一般是大麻。一般到十五六岁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你要不小心的话,大麻就在学校里,他就开始吸上了。所以那些负面影响怎么办?家长们忧心忡忡。与其在学校里(吸毒)还不如不让你去。我们呢?我们没这个想法。我们都把孩子放心地送过去。认为学校最神圣。当然今天的父母也复杂点了,知道那个地方是神圣,但有一点灰尘了。已经有了灰尘沾到了我们孩子身上。怎么办?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掸掉灰尘,只有家庭。北京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个数据:最近这两年我们国家的刑事犯罪中青少年占了大头。其实青少年是在什么地方学坏的呢?在家里学坏的比较少,也有。但主要的是在社会和学校里头。所以这一点我们要高度地意识到家庭的能量。
实际上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孩子形成一系列良好的习惯。我们家庭对培养孩子形成良好习惯可以说能够起主导作用。我们把上面八个方面合起来说我们家庭教育所以作为主干而不是枝节理由就在这儿。

[ 本帖最后由 炫炫爸 于 2006-4-25 19:07 编辑 ].
评论(24)

好贴,收藏!.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乾儿妈妈 at 2005/8/3 09:13:
好贴,收藏!
.



好貼,值得深思,收藏,謝謝!.



细小处往往见真情

好帖.



好帖.



赞同这个观点!.



赞同,伯乐难寻.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源妈妈 at 2005/8/3 10:31:
好帖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乾儿妈妈 at 2005-8-3 09:13 AM:
好贴,收藏!
.



真是好贴!.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乾儿妈妈 at 2005/8/3 09:13:
好贴,收藏!
.



好贴,还有吗?.



很有帮助,谢谢,收藏了!!!.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崴崴妈妈 at 2005-8-17 15:55:
很有帮助,谢谢,收藏了!!!
.



完全赞同.



引用:
原帖由 wxh_red 于 2005-8-3 10:10 发表
好貼,值得深思,收藏,謝謝!
.



很深刻,很精辟。英雄所见略同。.



是个好贴.

"我们家里本来是主干,现在变成枝节。学校本来是枝节,让它变成主干。老师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因为孩子们吃喝拉撒都在家里的啊。24小时中间在学校里就那么几个小时。 "

但是问题是现在孩子在学校的时间不短,早上匆忙起来吃完早饭,就在学校,午饭也是,放学了有是学校阿姨领.到晚上回来吃饭,洗澡,就睡觉了. 大人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周末倒是在一起的,但是这样看下来的,
学校的影响还是很大.

我觉得我们小的时候就是老师的影响大于家庭. 很多教育是学校来的,不是家里来的..



很受启发  谢谢!!!.



赞同,xiexie.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确实如此。值得家长好好思考。.



确实好贴!.



确实如此。值得家长好好思考。.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最后违规时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