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大赛】(3)《特刊》拓展文言文——中华书局版《中学生文史哲精粹解读》

1、预初阶段,我写过几张初中文言文的帖子,基本沿用自己当年攻读古代汉语课程的模式——文选、常用词和古汉语知识的“三合一”。
2、后阶段,向语文老师请教了初中四年文言文的大致安排,基本摸清了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脉络。
3、暑假期间,翻阅了古诗文大奖赛文言文部分的阅读文选和大赛决赛题目,翻看了杨振中老师编写的基本初中文言文读本,另外选购了几本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选、常用词,《初中古诗文新试点》,新出的李支舜老师编著的《高考文言文训练与应考指南》(另一本《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南》将在“古诗词三步曲”中介绍)。
4、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感悟,自己很想理出一些初中学生弄懂学好文言文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孩子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多读读懂一些经典文章,搭建古汉语词汇、语法的基本框架,掌握一定量的古代文化常识,同时在日常练习考试、古诗文大奖赛和中考文言文部分取得好成绩——素质和应试相得益彰。能否成功,试试看!
5、这张帖子主要谈【初中文言文】的文章阅读部分,取名为“精粹解读”三步曲——精选语段、精彩名篇、经典原著。 “精粹解读”的名称,选自日前购买的一套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学生文化素质提高丛书》,每册书都取名“××精粹解读”,就我在书店淘到的几本,如诗经、唐诗、宋词、元散曲的“精粹解读”,左传、战国策、资治通鉴的“精粹解读”,孟子、韩非子、孙子兵法的“精粹解读”。至于选择哪些文章算是“精粹”,哪些选本“解读”得到位,我先谈自己购置和翻阅过的书籍,不一定都看全了,大家也可以讨论补充,见仁见智,不一而足,抛砖引玉,头脑风暴。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8-11-26 21:51 编辑 ].
评论(99)



我孩子今年初三,上的是二期课改的教程。语文文言文部分与H版教程有不同的课文,有谁知道是那几篇吗?谢谢.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7-9-16 14:42 发表
【前言·内容提要】
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对语文教材的篇目进行了精简,但文言文部分,无论在教材中的比重还是在考试中的分量都有所增加,这无疑是我们必须加强文言文学习的信号。文言文的学习对于中学生来说,首先是 ...
H爸,记得你在小H英语学习总结中,提到一个失误是忽略了大量阅读。偶想提醒一下,在古文和您正在研究的其他语文学习方式中,是不是也忽略了这一点呢?
对文言文、现代文、西方文学而言,最关键的,是大量阅读。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对应试的好处,只是稍带脚的,而对孩子思维能力、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对整个人生的愉悦程度以及和人的交往能力,等等,都是不可替代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不是学习,阅读就是人生。

用对付应试的方法,来“学习”阅读,我总觉得功利色彩太重了一些。当然,我也能理解,现在的孩子课业负担太重,没时间兴之所至地读书,只好用速成的办法。唉,但这只是一种无奈,以老H和小H的聪明,还是希望能部分地抛开应试,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所谓功夫在诗外,这样的话,应试的成绩也差不了。

都说中国孩子读书负担重,都说中国的家长重视教育,但中国孩子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在世界排名非常靠后。也就是说,中国孩子除了教科书和教辅书以外,几乎是不读书的一群人。这真是蛮可惜也蛮让人担忧的一件事。甚至好容易读书了,也要先想到“有用”,于是,一切都是“精选”的。比如看老H的体会,却看不到小H的选择。倘若老H读老H想读的书,小H读小H想读的书,当然,其间也有重合有交流有碰撞,这才是一种理想的读书生活。

所以,忍了一下,还是上来不着边际地说上几句。你们完全可以不理我,继续探讨。.



回复 55#语儿妈 的帖子
支持语儿妈!.



回复 55#语儿妈 的帖子
我要理你的, 你继续好伐?.



路过,大家继续,语儿MM ..



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不是学习,阅读就是人生。

好词,好句..



回复 55#语儿妈 的帖子
刚刚上来,看到语儿妈回了长贴,谢谢关照和提醒。晚上有空做深入探讨。.



回复 60#H爸 的帖子
小儿刚预初,小学的语文功底还行,现在看了H爸的古文贴真是及时,希望H爸能坚持到底哦! H爸,都都妈,语儿妈。.



H爸真是個有心人,謝謝!.



回复 54#一穷 的帖子
在书店,我看到过有一本参考书,是列出语文文言文部分二期课改与H版教程的不同课文的,数量好像蛮多的;明后天我经过书店时进去看一下书名,然后到网上搜索一下,或许能找到篇目的区别。.



回复 61#wangyangmama 的帖子
只要对大家有用,这个古文贴会继续写下去的。
“精粹解读”的几本古文语段选本介绍完了,第一部分《精选语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精彩名篇》,想介绍一下我现在选用的三本散文鉴赏书和散文选。
1、《古文鉴赏词典》。
2、《古文观止》(原版本和新编本)。
3、《古文笔法详析》。.



【精彩名篇】01《古文笔法详析》
《古文笔法详析》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8-11-26 21:34 编辑 ].



篇目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8-11-26 21:37 编辑 ].



《古文笔法详析》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8-11-26 21:40 编辑 ].



这里学到太多的知识,感谢各位!.



留个记号,下载到这里.



H爸你好 请教《古文观止》是哪个出版社的好 谢谢.



回复 70#rabbitm44705 的帖子
接下来的一组帖子就是想谈谈《古文观止》的原注本、续编本、今注本、译注本、新编本和鉴赏本,晚上抽空整理一下,陆续上帖。.



H爸辛苦了 非常感谢.



关于《古文观止》读本的选择建议
回复 70#rabbitm44705 的帖子
《古文观止》的读本,粗粗看了一下,少说也有二、三十种,不花点时间,蛮难比较其中的优劣。选择哪个读本,主要看自己的用途。我自己准备的几个选本,做个参考介绍。
1、《古文观止》译注本,我现在用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读本。由于《古文观止》只选到明末,所以最好再配一本《古文观止》续编本,我在书店看到过续编本的注释本,有空经过书店去抄个书名和出版社名,贴上来,这样,从先秦到清末的散文就齐了。
2、《古文观止》的新编本,我有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文观止新编》,钱伯城主编,也是译注本,“精选历代名作,并增补旧编《古文观止》未备之金元及清代名篇,共二二二篇,以作品缀成一部完整而连贯的古代散文史。”原本《古文观止》同样是二二二篇,而《古文观止新编》增补和更换了很多篇目,在选材比例上更加平衡,“保持了《古文观止》固有的特色,在其基础上又弥补其不足”。
3、《古文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上下册,选入先秦至清朝248位作家的文章546篇,篇幅是《古文观止》的一倍半,每篇选文有注释和鉴赏,鉴赏文章的作者多出自国内名家之手。
三个读本可以任选一本,根据自己阅读需要以及阅读者的程度衔接:
1、如果对《古文观止》情有独钟,可以选《古文观止》的注释本或译注本。
2、如果是想选一个古代散文的读本,那还是跳开《古文观止》选本的局限,用《古文观止新编》较好。
3、如果作为古代散文阅读欣赏和工具书的双重考虑,那《古文鉴赏词典》更能反映古代散文名篇的全貌,也更符合古文阅读和名篇鉴赏的现代需要。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各家争相出版各种版本的《古文观止》的书商,可能要来扔板砖了。.



谢谢H爸为我指明方向,我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小H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她有一位优秀的爸爸。向你学习!学习!!再学习!!!.



回复 74#rabbitm44705 的帖子
过奖了, 自己是古代汉语和古典文学的业余爱好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对家长们有用就好。.



【精彩名篇】02《古文观止》——钱伯城先生谈《古文观止》的编著特色
钱伯城先生在《古文观止新编》的序言中,有一段谈到《古文观止》广受欢迎的原因:
“······推究《古文观止》如此光受群众欢迎,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原因:一是篇幅适中。它从历代大量繁多的篇章中,仅选了自东周到明末得古文作品二百二十二篇,篇幅不多,也不少。二是选目恰当。它照顾到各种不同得体裁和艺术风格,各篇都有相当得代表性。三是可读性强。它所选得作品不仅各有思想性、艺术性,而且音调铿锵,琅琅上口,这是古文所特有得音节美。四是概括性强。换句话说,这个选本基本上做到了选本所要求得‘简而该’(即扼要而齐备)。这是吴兴祚为《古文观止》写的序言中提出的,即从简要的篇幅中显示出古代散文发展的概貌。因具此四点,所以《古文观止》至今尚有流传阅读的价值,就不是偶然的。”.



【精彩名篇】02《古文观止》——钱伯城先生谈《古文观止》新编本的缘由
钱伯城先生在《古文观止新编》的序言中,介绍了为什么要编选《古文观止新编》的缘由:
“首先是肯定原有的《古文观止》编得好,选得精,这是时间所证明了的,但是觉得不满足(理由见下),还要编一个新的古文选本,而这个新的选本完全可以拿这个老的选本做基础。其次,《古文观止》虽然应该肯定,终究是两百多年前的人编选的,有些地方已不适应今天读者的需要,例如全书的选材比例还不够平衡,仅《左传》就选了三十四篇,《国语》选了十一篇,《史记》选了十四篇,史传方面的选目比例显得偏高,这就不免要挤掉别的一些好文章的入选,其他方面的选材也有这种情况。再如选文下限只到明末为止,这自然不能怪两位选家,他们是清初人,但缺少清朝一代的文章,从今天看来就会感到是一个缺憾。因此这个《新编》的目的,就是既保持原《古文观止》固有的特色,在其基础上又弥补其不足。”.



【精彩名篇】02《古文观止》——钱伯城先生谈《古文观止新编》新在哪里
钱伯城先生在《古文观止新编》的序言中,介绍了《古文观止新编》的增减和调整之处:
“1、减少了原选本中史传文的选题,增选了原选本中没有选入的《汉书》的《苏武传》和《霍光传》。
2、减少了原选本中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总数目,但王安石的文章从四篇增加到六篇,也是有增有减。
3、新增的作家:唐末有孙樵、罗隐;宋代有周敦颐、李清照、文天祥、谢翱;金代有元好问;元代有李孝光。明代作家增加的较多,有高启、马中锡、李东阳、何景明、王慎中、徐渭、李贽、汤显祖、徐宏祖、高攀龙、魏学洢、钟惺、张岱、夏完淳。
4、清代作家及其作品,,这次《新编》所收,全部是新选的。共选自清初的黄宗羲至近代的林纾二十六家,三十八篇文章。”
我读完钱伯城先生的《前言》后,觉得《新编》本在总篇目不变的前提下,经过重点调整和作家作品增加,应该说《新编》本更能体现出“古文观止”的意味。.



回复 40#都都妈 的帖子
东方书报亭可能会有。学校语文老师与当代的发行员也许会认识,或者他们手上还有没卖完的零星的几本吧。.



文言文中考占38分,学生注重平时积累就可以了,相信这些内容老师们都会在课堂上教授的,没必要再额外补充这么多,除非参加古诗文大赛,不过这也最好凭学生个人兴趣,因为它不直接影响升学。各位妈妈爸爸,我们的孩子很可怜啊!还是多指导是非观比得分更有长远意义。个人愚见,对无私的H爸、都都妈绝无恶意。.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7-9-21 11:11 发表
过奖了, 自己是古代汉语和古典文学的业余爱好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对家长们有用就好。
是业余吗?怎么我觉得你很专业的?.



回复 80#maikok 的帖子
我们学古文,学**都不应该以中考为目标..



回复 79#maikok 的帖子
那本特刊是针对大奖赛的,如果参加大奖赛,学校会帮参赛学生代买的;如果不参加,不买也罢;真要扩大阅读篇目,不一定要依照特刊上的阅读篇目,外面好书多着呐!.



回复 80#maikok 的帖子
这里谈初中文言文,倒不是仅仅为了中考,初中阶段应该培养孩子的文言文素养,读到、读懂、弄通文言文经典文章,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粹,提笔行文时叙事立意和谋篇布局更为精到,学会在文章中恰当运用名言名句、典故成语,让言辞文句更多一些“书卷气”。
按照二期课改的文言文选篇,只能读到一些散乱的单篇作品,把古文好的教学传统“大卸八块”,呵呵,自己费点力气,探索一些有用的阅读链接,好好读上基本经典文选和专著;中考之前,再突击一下中考的套路,应对考试。写几张帖子,只是整理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思路,并无推而广之的意思。
如能参加古诗文大赛,可以借用参赛机会,检验一下学习效果,提高学习兴趣,是不是影响升学我倒是不知道。
孩子们是够辛苦的,连家长都在感叹,课本上的文言文是不是太难啦;呵呵,难倒是不很难,教材的编法上问题更大。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7-9-23 13:46 编辑 ].



回复 81#不二周助 的帖子
承蒙鼓励!
要说“专业”也可以,当年的确是选择古代汉语和古典文学作为本科专业攻读的。
要说“业余”也没错,当年是以业余自学为主并参加自学考试的。后来本科后的继续教育课程改读其他专业了,曾经的“专业”反倒成了“业余”爱好了。
现在估计要回归本“专业”了,好像H股回归本地一样。
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倒觉得文化上缺失很大一块,于是乎“传统经典”重新登场。我经常路过福州路,在黄浦区少年宫底楼的一家书店,进门迎面的柜台上,满满当当的都是诸子百家的经典解读著作,可喜现象?还是喜中有忧?
“精彩名篇”就先说到《古文观止》,留两个空格,留待再补两本散文书。
之后的一组帖子想谈谈“经典原著”话题了。.



期待“经典原著”,更期待你的“原创经典”。.



给了好几个好评啦。.



回复 86#zuizuima 的帖子
本“专业”搁置10多年了,需要复习功课,所以,引述专家评述的文字多了一些,变成“文抄公”了
这张帖子告一段落后,就会把另一张《古诗词鉴赏》的帖子收收尾,然后做一些原创的东西。
经典需要磨炼的,论坛帖子肯定称不上的。沿着预初一到初三,高一到高三的时间序列做下去。初中一轮三年,高中一轮三年下来,那中学生这一段文言文和古诗词的阅读欣赏,应该可以有些体会和积累了,好在WW上小学生居多,等他们升到初中时,老H爸的备课稿可以拿出像样一点的啦!.



H爸是有心人,谢谢你的指导..



看了BBMM的贴子,想起自己小时候学古文的时候,偷偷看了三遍老爸的文言版"三侠五义",遇到不懂的就请教,因此也喜欢上了古文,现在我也这样跟小哈说,我想只有喜欢了才能学到东西,不知道对大家有用吗?.



引用:
原帖由 语儿妈 于 2007-9-17 09:49 发表



对文言文、现代文、西方文学而言,最关键的,是大量阅读 ...
很精辟。.



谢谢H爸
我一直认为精典古文是女儿作为中国人是必须要掌握的,但也不知准备什么书给她看,今天看到此贴,顿时有了方向,已收藏了.谢谢H爸.
女儿现小四,平时花较多课外时间补英语与数学,语文则全靠学校,我们家长也基本没有辅助,三门主课中语文较弱,也只准备了小学语文2000例和走进阅读两本书,有时陪女儿做一做.效果也不明显.女儿也看书也较多.但阅读分析与作文上失分还是较多.能否请教H爸是怎样帮助女儿学习小学语文的?.



请老师再教一个班,行吗?.



好好学习一下,佩服.



好贴,六年了照样发光!可惜现在探讨得越来越少了.



回复 93楼春田花花 的帖子
这么老的帖子也被你捞上来了?
现在探讨升学、考试和竞赛的话题比较多,没办法,跟着学校的指挥棒走。
回归暑假和寒假,还是可以做些自己的安排的。.



回复 94楼H爸 的帖子
还有留学 。现在旺旺上像H爸这样的网友家长有些青黄不接哈.



回复 95楼春田花花 的帖子
WW上藏龙卧虎,牛家长都很忙,有空会上来交流的。.



H爸,继续呀,我是刚看到这个帖子,分析的很好.



好帖,送花了,儿子今年初二,语文是老大难,此文恰逢其时!



好贴,



好贴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最后违规时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