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25-3-16 12:55
需要避免的话题
[url]https://mp.weixin.qq.com/s/B8-4_Kue8r83WQYFD364Xg[/url]
需要避免的话题
图片作者:浦旻
(提问交流可加微信:lipumin1972)
无谓的争辩与世俗的言语一般,都不造就人。
笔者早就发现,无论是不是平安之子,交流时都需要尽量避免几个话题。
如果说,在怎样看待秦始皇,慈禧太后的历史定位等问题上,尚可以彼此包容,做到竭力保守合而为一的心。那么,有几个话题,就如同马蜂窝一般,捅不得。如果忍不住发言,轻则关系疏远,重则彼此拉黑。屡见不鲜。
哪几个话题呢?中医,传统武术,国际时政。
首先,我们都有公识,关于别人的隐私,收入,八卦之类,应该尽力避免。有一次,某位同工安息主怀,大家正在悲伤难过。有人就说他的儿子不是亲生的,是妻子带来的云云。非常不妥。这就是传隐私,说八卦,不合乎圣徒体统。甚至世人也知道这个时候应该肃穆,不能多说什么。
按说,中医,传统武术,国际时政等并不涉及隐私八卦,交流一下未尝不可。
凡事都可行,但凡事都要注意造就人。
图片
论到中医,往往会提及中西医对比。于是,很容易起争论。信中医的人认为一直被西医打压,民间有许多偏方能治大病。这种对比本来定义就不精确。
所谓西医,其实是现代医学,有印度、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方国家科学家与医生的贡献。总不能说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是西方国家吧。
所谓中医,其实应该称为汉族地区传统经验医学,因为我国还有蒙医、苗医、维医、藏医呢。在以前肯定起到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科技进步,如今需要不断发展。
笔者认识很多敬虔火热的肢体,努力学习针灸按摩,为的是融入人群,践行使命。这是值得尊敬的。至于方式方法,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应该包容。就如去未得之地做生意并践行使命一般,重点不在于生意。
如果非要高举自己喜欢认可得,就会引发内心得激荡。中医话题往往牵涉到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很容易导致观点冲突。反正现在每个地区都有现代化的医院,也有中医院,可以自由选择。而且无论去哪一家,进门都要量血压、验血、拍片子,严重的则是动手术用麻药,其实都差不多。完全没必要争辩不休。但话题一打开就会火星迸发,所以,为了避免让人因此变软弱,还是不提为妙。
传统武术话题的性质与中医相仿,也要尽量避免。我是就算有人专门提问,也是尽量原则性地回答。除非涉及气功之类,否则还是交流圣言古道吧。
图片
最近很火的还有国际时政与地区冲突的问题。大家似乎都嫉恶如仇,真理在握。按理来说兼听则明,多个角度观察问题没什么不好。所有一切,至高者都洞悉鉴察,也在掌管之中。我们不需要忧虑,更不应该烦躁。但交流中,稍微不合己意,就可能怒火燃烧。尤其是俄乌战争、美国总统等话题。几乎没有中间地带,都是态度坚定。如果只是闲聊,其实也无妨,但往往会因此生气,造成破口。这就有了亏损。
美国人选了自己的总统,就要接受相应的后果,无论是好是坏。而且好坏,也不是按着人的意思来判断的。如果他们觉得不合适,四年后,就可以另选一个。实在不喜欢,明年的中期选举后也能予以制约。美国人支持或反对自己的领导人,都很正常,这是他们的权力。跟我们外国人没什么关系。
国际时政往往涉及很复杂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容易引起分歧。如果我们交流时发现看见不同、立场不一样,还是避免继续谈下去比较好。时间过得很快,四年转眼就会过去。我们不妨多些耐心,冷静观察。最终真相能显明出来。即便不能完全显明,以后也能清楚。
图片
对我们来说,与其看很多新闻报道,没完没了地讨论,真不如进入内室,迫切呼求。
愿公义彰显,和平早日临到。代求内容应当宏观,避免谈及很多细节,因为自己掌握的可能只是局部事实。谦卑的人就是心存敬畏的人,所以能进入智慧,而且得着从上面来的能力。
另外,若对世人,还有几个话题,如怎样看待日本、韩国,还有某为手机,也要尽量避免谈及,因为同样涉及到价值观和立场的问题。同样容易引发争论,这就让真正重要,需要分享的宝贵信息反而被忽略了。
可叹,人都是立场决定认知,利益决定态度。往往忘却真理的标准,这是人性的悲哀。
图片
虽然有些肢体可能观点与我们不同,即便真的是他们错了,因为基要真理相同,那就是一家人,必须包容。
毕竟,每个人生长的环境,学习习惯,领受信息的渠道都不相同。若不能自我省察,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践行真理,就可能自我思维固化、缺乏包容的态度。这样的问题,同样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没有完全人,也没有能掌握全部真理。都需要降卑,彼此顺服。
现在大环境复杂,经济形式不容乐观,我们都需要互相扶助,彼此享爱,这才是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