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祈求就得着?

yingyinc 2020-2-28 11:03

祈求就得着?

祈求就得着?
[url]https://mp.weixin.qq.com/s/NwhXXEORybeQ3SMKrv1LDg[/url]

祈求就得着?

原创 今日基督徒  今日基督徒  今天

——小斌



在我们为疫情祷告的时候,也收到很多基督徒家人的代祷请求。这次的病毒,并没有像出埃及记里记载的瘟疫那样,越过神的百姓。即便我们很努力地祷告了,疫情也并没有像期望的那样迅速消退。

即便我们为那些被感染的家人很迫切地代祷了,但有些弟兄姐妹还是没有康复。究竟是我们的祷告落空了,抑或是撒旦太厉害了?还是这一切都有神的许可?那我们的祈祷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还要坚持祷告吗?

虽然有很多书籍文章来向我们介绍祷告,我们似乎仍然常常疑惑不解。

1
祈求
祷告是每个基督徒的必修课,有感恩的祷告、为他人代祷、认罪请求赦免的祷告,还有为某事向上帝祈求的祷告。感恩、代祷、认罪对我们而言都算是常规操作。我们现在要讨论的就是常常使我们困惑的祈求。如果上帝无所不知,我们何必多此一举来祈求。再说也不是所有的祈求都会成就。
对于基督徒的这种疑问,现在比较流行的解释是我们不能把祷告看作是与上帝的交易,这种模式是宗教而不是信仰。祷告是体会上帝的心意,愿祂的旨意成就。祷告不是为了改变神,而是改变我们自己。  

只期待上帝成就我们的祈求,是自私的,人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就像耶稣的祷告说的:“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所以祈求无关乎成就与否,而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这种对祷告的理解,当然可以自圆其说,也被很多基督徒推崇。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否定这种解释,但要全盘接受也是很难的。它完美地把祷告是否蒙应允,转变为祷告是否使我们发生改变。

但,笔者比较质疑的是,除了耶稣,真的有人可以发出这种完全不在乎祈求是否被成就的祷告吗?如果真的不看重上帝会否成就祈求,又何必祈求呢?这种很高尚的祷告,最大的危险在于,到底有没有上帝,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祈祷变成了一种向内的默想治疗。


2
宗教
对于我自己而言,去祈祷,是因为我相信上帝会有所行动。当我祈求的时候,那真的是我无路可走的时候了。人并不是无所不能,我们常常需要依赖第三者的帮助。
这种对上帝的依赖,就是我们所说的宗教感,这种对上帝呼求的宗教感是真诚的,是不加掩饰的。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去道德化人类的这种宗教情感。当然我们不应该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但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这种宗教感是人类对自我能力和需要的外在投射,这种投射的结果就成为我们的上帝。所以他们认为一个成熟的人不再需要祈祷,而要相信自己,学会独立解决困难。

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对的。我们把太多的愿望投射在上帝身上,我们所信的对象其实变成了我们心目中的上帝,而不是那位真正的上帝。所以巴特发出呼喊“让上帝成为上帝”吧。

但这并不能证明上帝是不存在的。而且,当我们发出祈求的时候,不意味着我们在推卸责任,我们也会有所行动。

常常有人说,人的尽头是神的起头,我们尽力,剩下的交给上帝。我认为这个逻辑并不适用于基督徒。这种说法让我们把上帝当做我们的杀手锏,当做最后的绝招。但实际上,我们应该知道,从一开始上帝就与我们同工,而不是祂一直袖手旁观,只等到你走投无路向祂发出祈求祂才有所行动。我们祈求是我们本质的需要,是内在宗教感的驱使。

3
活的上帝
上帝从来不是旁观者,祂会垂听我们的祷告,也会有所回应,甚至会改变常规。旧约就全是由这种故事组成,上帝无非是要告诉我们,祂是满有怜悯和无所不能的。祂不仅是以色列的神,也是我们的父。

那么,我们的祷告模式就反映了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有些人是操纵式的,单方面的指挥上帝。有些人是合约式的,合约的脆弱性在于对方是可以被替代的,一方毁约,合约就自动失效了。看上帝和以色列的关系,显然不仅仅是一份合约的关系,否则早就放弃以色列人了。所以真正的爱情就超越了合约关系。

最后一种是团契式的,这种关系,最重要的不是利益,而是尊重与爱。尊重他就不会操纵他,爱他就不会见利忘义。而是愿意为他付出,视其为不可替代的至宝。所以我们可以相信,团契式是上帝选择与我们相处的关系。


4
求而不得
虽然耶稣说过:“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然而现实是我们的祷告常常落空。传统的教导是认为肯定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耶稣的应许是真实的。
第一,求而不得,因为我们妄求。什么叫妄求呢?生病求康复叫妄求吗?出门求平安叫妄求吗?妄求的界限是什么呢?

第二,求而不得,因为祷告不够恒切。同样,到什么程度才算有恒久,才算恳切?福音书里,很多人看着也没有很恳切,上帝也应允了啊。上帝是我们的父亲,又不是一个惨无人道的暴君。

第三,求而不得,因为上帝给的才是最合适我们的。如果这样的话,那真不必祷告了,反正也不会按我的心意。再说上帝给的也不一定是我想要的,总之我永远只能选择臣服于祂。

第四,求而不得,因为信心不够。说真的,谁的信心可以移山呢?而且这种说法,也使得信心成了祷告蒙应允的决定因素,上帝的回应成了对信心的奖赏。实际上呢,有时候,没什么信心,上帝也应允了我们。

第五,求而不得,因为我们眼光狭隘。我们忽略了万事互相效力,虽然上帝没有应允我们所求,但放到整个教会,整个世界看,上帝做的是对的。但这样的话,我们就成了一个个可有可无的可怜个体。

说心里话,至今,也不明白为什么上帝会应允一些人的祈求,而无视我们这另一些人的祈求。

5
生命在于经历
我们被教导的标准答案就是,上帝会应允我们的祈求,只是这种结果往往不是我们自己想得到的。这听上去就有自圆其说之嫌,对于绝望中的人,接受起来真是困难。
实际上,祷告应该说是一个诠释世界的训练,以信仰为生活找到意义。面对生命的唏嘘,没有一个答案能舒缓我们深层的疑惑和无奈。因为生命本是经历,而不是解答。所以需要去经历,我们会多一些感受、体会和毅力。

诗人大卫说:“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敌人就是死亡的威胁、痛苦的折磨和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但神已经为我们摆设了筵席,庆祝我们的得胜。死亡和痛苦可以煎熬我们,但不能把我们的生命全然夺去,因为永生来自上帝。

经历过的人自然懂,却不是我们三言两语说得清的,信仰之美,在于真实的体会。


6
代祷
祷告是盼望事情成就,代祷也是的,我们不需要否定或掩饰自己的这种心态。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代祷的。对我而言,代祷有一种很强烈的同在感,每当为弟兄姐妹代祷的时候,感觉我们就在一起,一起来应对困难。这可能是心理作用,但更大的事实是上帝的灵将我们连接在一起。代祷,让我们不那么孤单。某种程度上,苦就被分担了。

苦难的苦不仅是苦难本身,更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去描述它,我们不愿意面对它。

祷告就是尝试去面对它,描述它,是一个说出来的行动。不在乎华丽的词藻,而在乎圣灵。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会变得有勇气去对抗生活中的苦与痛,而不是让它们无休止地折磨我们。

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出不满,说出担忧。这会成为我们生活的动力。代祷,就是帮助受苦的弟兄姐妹冲破苦难对他们的控制,说出受苦者的感受。

7
小结
既然祷告不在乎我们说了什么,那么祷告就成为受苦者的一个可靠出路。祷告让我们揭开苦难的面具,不让它给我们带来莫名的威吓。祷告是一个媒介,让我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走在一起;祷告是一个力量,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一个非言语的世界来挑战苦难。

所以,我们祷告,是因为相信上帝的临在,因为上帝会聆听我们说话,因为上帝有感受和怜悯。因为这些信念,即便我们处在最黑暗的人生路上,仍然可以坚持祷告。



参考书籍:龚立人《眼泪并未擦干》





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本平台 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祈求就得着?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