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你我都是行走的煤气罐? ——评重庆巴士坠江

yingyinc 2018-11-5 06:48

你我都是行走的煤气罐? ——评重庆巴士坠江

你我都是行走的煤气罐? ——评重庆巴士坠江
[url]https://mp.weixin.qq.com/s/JkKpFeeVvtbVoE9HS9HogQ[/url]

你我都是行走的煤气罐? ——评重庆巴士坠江

原创: 境界君  ijingjie  今天

点击上方「ijingjie」可快速关注我们

《境界》独立出品【热点】
文 | 细拉
播音 | 文君
你我都是行走的煤气罐?
来自ijingjie
00:0024:55

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境界电台”,有全部音频节目更新。


生活好像布满引线,随时要让我们炸掉。我们和刘女士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愤怒的人总以为自己是合理的,极少反省。我必须得到我觉得重要之物,否则就用发怒来赢回掌控权。愤怒并非失态,恰恰诚实曝光了我们拿自己当神膜拜的真相,这是我们脱离辖制得自由的机会。

一位妇人就自己的坏脾气辩解道:“虽然我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脾气,但是我转眼间便恢复正常。”听见她话的牧师回答说:“开枪射击也是如此,也不过是数秒之间的事,但是杀伤力却是惊人。”

笑话归笑话,生活有时却让人笑不出。10月28日,重庆一辆大巴坠江。根据警方的还原,事故起因是乘客刘某因为坐过站而与拒绝停车的司机发生激烈争吵,进而用手机殴打司机。司机在反击中致使方向盘失控,造成大巴连同车上15人坠江,13人遇难,另有两人下落不明。

如果不是因为意外,刘女士下车后很可能很快恢复正常。过一段时间,她或许连在公交车上的争吵都忘的一干二净,但正是那片刻不受控制的愤怒成为一车人丧生的触因。



“路怒”与办公室怒气

根据警方披露的视频显示,这起交通意外首先不是一起交通事故,而是一起心理或情绪事故。随后有网友盘点了一下,发现乘客因言语不合而袭击司机或抢夺方向盘的案例不在少数。仅重庆大巴坠江后一天,北京一位坐过站的女乘客操起一箱牛奶砸向司机,所幸并无伤亡。11月2日,江西新余又发生乘客抢夺公交司机方向盘事件。

当然,笔者并非主张乘客要负担全部罪责。坐公交憋一肚子气,可能许多人都遇到不止一两次。刚来北京时,很不适应售票员的报站语速,只听见机关枪似的“某某站到了”,但我只听清“到了”两个字,其他内容好像外语一样。当我问这是哪一站的时候,有时售票员甩我一句“聋了吗?”呛得我好一阵缓不过来,只想不管哪一站赶紧下车再说。有一阵子,如果有售票员能带着笑脸回答我的问题,我真地感觉如沐春风、如中大奖。

回到重庆大巴坠江,通过视频我们很容易辨明善恶,但视频之外或许有更多故事是我们不了解的。而且如果我们相信媒体的调查,根据和乘客刘某熟识的人的说法,刘某平时其实是“很和善的人”,看起来可能和你我没多大分别,那么很可能我们其实都是行走的煤气罐,都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一旦引爆,灾难极大。

因为人人都可能是煤气罐,所以很多措施都着力从外部切断危险源,希图改善外部环境来防止罐罐相碰、迸发怒气酿成事故。比如有网友建议给公交司机安装护栏,隔断司机和乘客接触的可能;或者通过立法更加严格地禁止乘客和司机的交谈;或者鼓励其他乘客出手相助,见义勇为;或者定期关怀公交司机的心理健康、疏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南京公交公司还设立了委屈奖,用经济手段鼓励司机心上插刀——“忍”。

然而我们终归还是要意识到,问题的根本就在于人往往任由愤怒以及其他情绪的支配。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怒气与攻击》一书中说,“愤怒来源于我们内心怒的潜质”,也就是说,易怒的人心中就有怒的种子。

以开车为例,在一份名为“Driving Anger in China: A Case Study on Professional Drivers”的研究项目中,作者说“驾驶过程中的发怒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普遍……根据一项调查,在两周以内,100位接受调查的司机中有85%经历了路怒(Road rage)。而在中国,2008年的调查显示,至少有60%的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发怒。因此,路怒作为一种典型的负面情绪,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不光“路怒”,还有所谓的“办公室怒气”,BBC报道说,“‘办公室愤怒’是切实存在的问题,而且越发引人担忧。心理治疗师兼人际关系专家露西·贝里斯福德(Lucy Beresford)的研究发现,职场生活越来越令人挫败,很多人都感觉非常无力,缺乏掌控能力。根据她的研究,我们中有83%的人见过同事发脾气,还有63%的人承认自己发过脾气。其他研究也呈现出类似的数据。”

引起办公室愤怒的原因非常广泛,“最容易刺激人们情绪的包括:电脑崩溃、打印机故障、恼人且懒惰的同事和轻率的老板。”根据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2015年发布的一项研究,“下班后收到电子邮件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好像告诉我们,“刘女士”不但在坐公交,“刘女士”也在开车;“刘女士”不但是一家小商铺的业主,“刘女士”也是高级白领或普通职员。而生活好像布满了引线,随时要让我们炸掉。



情绪可以发泄或戒掉吗?

为了疏解心中的怒气,一些特别的公司应运而生,推出“愤怒房间”,你可以任意砸坏里面的设备来发泄情绪。不过正如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布斯曼教授(Brad J Bushman)所指出的,发泄并非应对愤怒的最佳方式。发泄“就像火上浇油,只会助长火势。愤怒的人会高度觉醒(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而发泄怒气则会让人保持在这个状态里。如果让人们反复思考令自己愤怒的东西,便会让攻击性思维活跃在记忆中,甚至进一步加强这种记忆。当人们再次体验的时候,还会让愤怒情绪保持下去。”

换句话说,被怒气带着走,即使是在无害的场合,也可能只会强化自己的愤怒。美国作家布卢姆(Jon Bloom)在《不要跟着感觉走》(Don’t Follow Your Heart)一书中说:“成千上万的人奉‘跟着感觉走’为圭臬,在今天西方流行文化的神话中,这是一个信条——是很多故事、电影、和音乐背后的‘福音’。本质上来说,这个信条就是,相信你的心是内置于你的指南针……是你的向导,只要你听它的,就可以带给你幸福。它所宣告的福音就是——你迷失了,但随从内心就会拯救你。”

作者以自己为例警告我们,“我的心告诉我一切都要为我的欲望服务;我的心只求我自己的好处,而这常常损害别人;我的心所认为的好人只是那些关心我好处的人,一旦他们不在乎我的利益,或者只要他们稍微不认可我,那么,他们一定有什么毛病。我的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因此那种不道德的或可怕的愤怒有时对我有极大的吸引力。”

他称这种“一切为自己服务”的特征是一种反社会的倾向。其实,这就是藏在每个人心中作恶的潜质、恶的种子。常识告诉我们,跟随一个膜拜自我的人是很可怕的,但当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时,我们却任由其辖制:有时用追逐金钱来辖制,有时用追求名声来辖制,有时就是用凡事要让自己爽、用我们的感觉和情绪来辖制我们。

对怒气的顺势疗法益处不大,逆势而为、一味抑制愤怒也并非解决之道。灵修作家侯士庭在《美好品格的塑造》一书中说,“很多人……以为藉着压抑就可以控制情感。其实压抑等于弃权,弃权后根本没办法再去控制伏在人心里的种种情绪反应。”

为了使我们明白这一点,他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假如某人自称相当注重家居整洁,为了达到目的,他把所有的脏衣服都藏在阁楼上。但有一天,一位修理水电的工人到了他的‘藏珍阁’,把所有脏衣服都扔下来,落在他的头上。此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老兄根本不懂什么是‘整理’。”侯士庭接着说,“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有可能导致精神崩溃。当我们潜意识内的压抑忽然浮现出来时,我们根本没有方法去控制自己的情感。”

联想到一个商业管理的公众号,竟然把“戒掉自己的情绪”当作成功之道兜售。美国著名牧师约翰·派博形容说,“隐藏的怒气比人们以为的更多,因为怒气善于伪装。当意志力将愤怒强压下去,怒火却依然在暗处燃烧,灵魂则沮丧地咬牙切齿。”

派博提醒我们识别愤怒的各种伪装:“愤怒可以用泪如雨下的方式表达出来,看上去更像受了伤害。但是内心很清楚,这也许是反击对方伤害的唯一方法;愤怒也许会表现为冷战,因为我们曾下定决心绝不开战;愤怒也可能表现为吹毛求疵或无情指责;愤怒会攻击一个原本毫不相干的人;愤怒常常因为曾经受过的不公正待遇而感觉合情合理。”




“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

绝大多数人都会同意,我们需要管理情绪,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是情绪的主人,而非反过来被情绪掌控。圣经所说的也与此相合,“你们各人要……慢慢地动怒”。相对“不可杀人”之类的绝对禁令,圣经并没有绝对禁止人的愤怒,而是说“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圣经给出的是一幅怒气既不被压抑也不泛滥的画面,并在《诗篇》里示范如何将情绪真实地交给神。

现实中我们多数人却做了情绪的奴隶,让情绪决定行为。古罗马诗人霍拉斯(Horace)说,“怒气是短暂的失常”。有人解释道,“失常就是脑袋失去了活动能力和理智”。我想,因愤怒填胸而不能自已的人应该不止乘客刘某和巴士司机,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体验,甚至我们被愤怒控制的程度并不见得比刘女士更小,所不同者只是因怒气失控的地点不同而酿成的灾祸与之有别而已。可能常年承受我们怒气之伤的人是我们的配偶、孩子,地点则是家中内室。又或者我们一直在压抑情绪,用怒气伤害自己。

前两天在家中,因为妻子收拾了我要用的东西,我语气中就颇有责备之意。儿子听见后,一本正经地对我说:“爸爸,就算妈妈把你的东西扔了,你也不应该那样跟妈妈说话,你应该这样说——”他轻声细语地说道,“老婆,你把我东西放哪了?”儿子的一本正经让我瞬间破功。

第二天早上,我送儿子去幼儿园,但他磨磨蹭蹭,我又“目露凶光”,要他快点。只见他委屈地坐在那,眼里噙着泪水,对我说:“爸爸,昨天晚上我教你怎么说话,你都忘了是吗?”我赶紧蹲下来跟他道歉,心中暗暗自责。
   
当我们真的要从情绪手中夺过我们人生的管理权时,立刻就会发现,和所有暴君一样,将它推上宝座容易,将它赶下神坛却艰难无比。派博把“除掉愤怒”视为人生在世最伟大的一场战役。

愤怒和其他情绪不同的地方在于,愤怒总以为自己是合理的,因此它鲜少带来反省。如果说当情绪低落、忧虑或悲伤来临时,我们还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话,愤怒则毫无例外总是让我们站在无辜受害者的位置上指控别人,圣经里甚至记载了一位坏脾气的先知约拿竟然向上帝发怒,这位先知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

我们必须察觉到,实际上怒气的背后是爱,怒气是我们所爱之物受到威胁时的反应。正如提摩太·凯勒说,“愤怒其实是爱的一种形式”。当然,有时我们所爱的是正当的,例如我们因看重生命的宝贵而对类似刘女士的行为心存愤怒,这当然是合理的。当以色列人中的长老、官长和宗教人士把神的殿变成贼窝,圣经同样记载了耶稣为洁净圣殿所发的义怒。

但是如果我们诚实面对自己就会发现,我们在生活中的大部分怒气其实正像刘女士一样,多因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大发雷霆。凯勒说,“如果有人侵犯了你的名誉,在某种程度上发怒并不是错。但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比起世界另一端的人们受到不公义对待,你因自己而来的怒气要强烈十倍甚至百倍呢?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如果人们的认可、好名声或身份之类的东西是你最重要的或带给你最大安全感的东西,那么它们受到任何威胁时,你都会怒不可遏。你必须得到它们。站在一切最顶端的是自己。”



如果我们被糟糕的路况激怒了,因着坐过站而迁怒与人了,因自己的意见被否定而生气了,或因不被配偶重视而发火了,那么问题很可能是我们爱自己太多。同样,当我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争辩而生气了,或因其他人不肯听取我们的美好建议却“自甘堕落”而发怒了,或因另一些基督徒不同意我们对真理的理解而发火了,我们同样是爱自己太多了、过于看重自己了。神尚且给人自由,等人回转,我们却想用情绪和怒气掌控人,还自我欺骗,以为自己在用愤怒来表达爱。

更危险的是,往往藏在光鲜理由下的怒气更让我们逃避来到神面前被光照。许多时候,领袖们只有用一个伟大的理由才会捆绑一个国家和民族、甚至捆绑神的教会坠入试探。自我的偶像藏在这一切表现的背后,这股捆绑人的势力用表面上满足自我私欲的方式晃点人,其实是来杀害、毁灭生命的,甚至不惜用人的生命为它陪葬。这就是我们与辖制自己的怒气争战的真相。愤怒不单单是我们失态了,或是修养太差,而是躲在我们里面的邪恶势力露相了,恰恰是我们最诚实的时候。因此这也给了我们靠神解决问题的机会。

太爱自己的另一面,就是我们爱上帝太少了。因此解决之道不是去定睛怒气,纠结于该疏导发泄还是克制隐忍,而是去操练爱神的功课;易怒的人通常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爱的浇灌,只有神的爱填满我们,我们才能走出被情绪奴役的困境。不再迁怒于人,或用过度的怒气对待他人。

派博说的很对,“这是唯一的解决之道。(在愤怒中)我毫不怀疑别人也有责任,因为发怒可能从来不是单方面造成的,也不只是你的错。但解决之道不是去纠正别人,而是从耶稣那里得到一颗充满感恩的心。感恩满溢,以至于你也可以用恩典来对待别人。”

【征集】一进11月,感恩节就近了。各位读者家人,2018年里你有哪些值得分享的感恩经历,请写下来,或者用手机录制一段音频,发送到[email]jingjietougao@gmail.com[/email] 。《境界》的专业采编、音频团队将制作成感恩节特别节目,把你的心声通过网络发送到全球凡有中文读者之地。你的“境界”,期待你来拓展!

【代祷事项更新】

1、本周开始,沈颖将进行每天一次的背部脊椎放疗。请弟兄姐妹为沈颖的肠胃功能尽快恢复正常祷告,求神促进她的消化,消除呕吐感,让每天的饮食成为她最好的体力补充。感谢神在病房和回家定期去医院放疗的过程中,一路保守,并使用她服侍每位来到她身边的弟兄姐妹和牧者同工,按神的感动与探访的肢体交通、祷告,抓住每个机会支取属天的力量。若神要这样使用我们,就求祂继续使用我们。

2、从手术开始到11月6日为止的40天里,有感动的读者家人请自动参与禁食祷告,一餐、多餐均可,保守《境界》平台安全运行,面对撒旦的攻击靠主得胜,顺服从神领受的使命!让《境界》的团队成为一支能为主转战各处的精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我都是行走的煤气罐? ——评重庆巴士坠江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