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18-8-31 22:26
上海基督教文化之旅
[url]https://mp.weixin.qq.com/s/6BiCcDPo5orTih5M8tLVZA[/url]
上海基督教文化之旅(1)——大公教会中的东正教和天主教
原创: 墨面 欣闻1029 1周前
上海基督教文化之旅(1)
——大公教会中的东正教和天主教
文:厦福 | 图:众学生
编辑:燕安、flower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身处21世纪的我们,因技术的进步足以让足不出户的我们知天下事,但它给我们带来的只是知识。体验是一种全面及具体的学习方式,它能够打开我们所有的感官接触现场,这是我们从书本和网络上无法得到的东西。
在六月中旬,我们一行人在姜老师的带领下,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走访那些曾经在历史中出现并着重记录或轻描淡写的历史痕迹。我们将分为三期不同主题的整理记录,来介绍我们所走访的地方。
姜老师与一众学生
-----------------------------------------------------------------------------------------
东正教
在广义的基督教里,东正教是我们长期忽视的教派,只有在俄国文学里有接触到。东正教一样有来华宣教,在康熙时期已有教堂及成立传教士团,由于其教派的特色及架构,并未有像天主教及新教那样在中国开展众多工作,但其仍有不少伟大的工作和感人的故事。上海是东正教工作的重点城市,我们本次走访其中的两座教堂,它们分别是东正教圣母堂和圣尼古拉斯教堂。
圣母堂
东正圣母教门口姜老师给众人讲解圣伊望主教的故事
1、东正教圣母堂
洋葱头的顶,坐落襄阳公园旁,即新乐路襄阳北路口(今新乐路55号),是上海最大的东正教堂。俄国著名的建筑师设计,1936年2月建成,占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主穹顶高31.165米,外表涂孔雀蓝颜色,顶尖和顶上十字架涂贴金色。这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建筑和俄罗斯正教教堂风格的建筑,中间顶部为大的半圆穹顶,四角有四个。南侧一幢两层楼房,为神职人员住宅,建筑面积为538平方米。
圣母堂顶部
教堂室内四壁简朴,但在拱顶部位及拱顶与之相邻的墙壁处却藏有9幅精美的油彩壁画。画面采用了学院派的“诺夫哥罗德风格圣三像”的罕见表现形式:将圣父描绘成一个老者、圣子坐于圣父怀中、作为圣灵形象的神鸽则憩息于圣子之上,四周环绕着宗教寓意的其他形象。
这座教堂的出名离不开一位主教,他的名字是圣伊望主教。他出生在1896年的俄国南部的哈尔科夫省,属谥贵族玛克西莫维奇家族。早年学习法律专业,十月革命后在贝尔格莱德,那里完成了他的神学学业。1926年,他接受安东尼主教的剃度,出家做了修士。后来在塞尔维亚神学院任教。他的修行生活与慈父关怀对学生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会整夜祈祷,只是坐着或俯伏在圣像前睡上一二个小时。自从他宣发修道圣愿以来,他从未躺下睡过觉。他每天只在午夜前进餐一次。大斋期前后一周都会禁食。
圣伊望办公及居住地,曾在此守望众多孤儿
1934年,圣伊望被祝圣为主教。他被派到上海,出任司牧。在上海,他支持并安慰了许多俄国难民,为此做了大量的慷慨工作。他开始将不同国家的正教徒聚集在一起,同时组织教友帮助最贫困者。他不停地在大街上巡游,将生病的俄国与中国孩子与孤儿集中起来。他建立了一所孤儿院。孤儿院最初只有八人,后来达到数百人,直到在正教团体因共产党的到来而被迫逃离上海,该院总计收养了3500人。
圣伊望主教
1951年,圣伊望被任命为西欧的主教,1962年他来到加里弗尼亚,出任旧金山及西部美国的总主教。他于1966年息劳归主。他被全世界东正教视为二十世纪东正教传统仅有几个最重要代表性圣人之一,以“上海旧金山的圣伊望主教”这一正式圣名著称于世。
2、圣尼古拉斯教堂
另一座是圣尼古拉斯教堂位于今黄浦区皋兰路16号。是典型俄罗斯东正教堂,1934年建成。屋顶由尖拱及9个金色的鼓型座园顶组成。室内砌以彩色瓷砖,四壁和拱顶饰有油画。
圣尼古拉斯教堂
备注:现在这两座教堂基本保持完整,但是均已不再是宗教建筑,且不对外开放。
-----------------------------------------------------------------------------------------
天主教
谈起中国近代的天主教中心,不得不提上海的徐家汇;谈起徐家汇的由来,不得不提徐光启这一历史人物。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汉族,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他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利玛窦与徐光启
400多年以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学者、传教士利玛窦,带着对天主的爱、对中国文化的热忱与尊重,一身儒服,来到中国,徐光启传奇般地相遇,畅谈信仰、文化至深夜。他们的相遇,成为了两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并展开了后400年中西文化交流(包括在天文、制图学、数学、哲学等方面)的历史长卷。
法国天主教耶稣会江南教区择地徐家汇这个世代笃信天主教的徐光启后裔居住地建造耶稣会会院。此后,一批以文传道的耶稣会会士相率入境,兴建教堂,创办学校,传播西方宗教文化,徐家汇地区因之成为西方文化输入的窗口,也逐渐成为中国天主教的中心。徐家汇地区也被称为“东方的梵蒂冈”。
-----------------------------------------------------------------------------------------
(一)
我们首先走访与徐光启有关的地方,了解这位先贤的故事及贡献,当然这些呈现不能够完整,未能够呈现其天主教信仰,以及对于天主教传播和本土神学的贡献。
1、 徐光启公园及徐光启墓
徐光启墓地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的光启公园内。墓地占地20亩,共有10个墓穴,葬徐光启及其夫人吴氏,左右是四个孙子夫妇。墓前立有石碑、石人、石马、华表、石牌坊等物。石牌坊上正中额题“文武元勋”,右题“熙朝元辅”,左题“王佐儒宗”,正中额下题:“明故大夫太子太保赠少保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文定公墓阙”。石牌坊镌有对联,上联“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下联“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
徐光启公园石牌坊
石牌坊前姜老师讲述徐光启的生平
姜老师给众人讲述徐光启和利玛窦相遇的故事
徐光启之墓
2、 徐光启纪念馆
徐光启纪念馆,分徐光启照壁、碑廊,厢房、厅堂等部分,展出了徐光启祖容像、徐光启家书手稿、农业试验“手札”、明代上海“平露堂”刻本的《农政全书》、清刻本的《几何原本》、最早传入中国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及20世纪初上海土山湾画馆所作、现收藏于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的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4幅人物水彩画像等一批珍贵资料。
徐光启纪念馆
坤舆万国全图
整个展览通过塑像、文字、图片、模型、实物资料、多媒体手段等,展现了徐光启的生平、科学成就、历史影响、桑梓情结、墓地沿革,以及后人对徐光启的缅怀和崇敬。
-----------------------------------------------------------------------------------------
(二)
土山湾
了解完徐光启,我们继续看天主教在徐汇区的工作并未断过,在晚清时期,一个孤儿院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土山湾孤儿院。
因为晚期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招来了连绵的战争,造成了很多的弃儿。这一情况在华界中的“法国领地”的徐家汇尤其普遍。教会于是在徐家汇土山湾地区设立了孤儿院(专门收养男婴,前身为1855年法国传教士薛孔昭创办的横塘育婴堂)和圣母院(专门收养女婴),专收六至十岁的教外孤儿,孤儿院址在当时蒲西路448号,圣母院则在徐家汇圣母院(漕溪北路)内。1867年时有孤儿342人。
土山湾孤儿院工艺院部门设置
为了解决弃儿长大后需要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谋生的问题,而当时教会发展很快,宗教用品需求量很大,如向欧洲订购,不仅运费昂贵,而且单程则需要半年的时间。于是,土山湾就开设了土山湾的工艺场、画馆、印书馆及圣母院里的工艺场。土山湾工艺场以木雕工艺、印刷工艺闻名中外。
土山湾画馆以绘画、雕刻为主,通过复制,临摹和销售宗教绘画及宗教用品,将西方绘画写实的造型体系在中国建立并推展。油画在上海的初始便以土山湾画馆为标志,揭开了西画东渐的历史序幕。土山湾的油画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幅徐光启和利玛窦在夜里挑灯谈道的巨幅油画。
土山湾木雕牌楼
土山湾的牌楼是现今存在完整的木雕作品。
另外,土山湾还有印书馆,在1859年由法国天主教传教士爱桑在上海创办 ,是中国天主教最早、最大的出版机构,也是上海当时少有的几个大印刷厂之一。
徐家汇的圣母院也出产工艺品,设有刺绣间,花边间,裁缝作等,专门绣教会举行弥撒时悬挂的条幅,神父穿的祭披,祭台上的桌布等等。
土山湾彩绘玻璃
土山湾绘画
-----------------------------------------------------------------------------------------
(三)
圣依纳爵主教教堂
参观完土山湾博物馆了解他们的伟大工作后,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教堂是不能错过的地方。
圣伊纳爵主教堂外观
徐家汇天主堂规模宏大,装饰华丽,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教堂”,仍奉为主保。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外观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双尖顶砖石结构,堂脊高18米,钟楼全高约60米,尖顶31米,尖顶上的两个十字架,直插云霄。堂身上也有一十字架,颇似轮盘状——生命恰如驾驭轮盘,恰当的比喻。外部结构采用清一色红砖,花岗石镶边,屋顶铺设石墨瓦,饰以许多圣子、天主的石雕,纯洁而安详。内部的顶部回廊,通过独特的网状设计结合空气动力学原理,让至少三层楼高的大厅不用人工清洗高位玻璃而且保证在教堂的任何一个地方用平常声音说话能传到教堂的任何一个角落。
“文革”中,教堂遭受灾难性破坏,也成了果品仓库。1982年才大修恢复使用。
-----------------------------------------------------------------------------------------
(四)
佘山圣母大教堂
远东第一大教堂坐落于上海市中心,有一坐落在郊区山上的教堂也同样闻名,那就是天主教的朝圣地:佘山圣母大教堂。
佘山圣母教堂
这是被罗马教廷敕封为"乙等大殿",是远东第一座受到教宗敕封的圣殿,每年五月都是该处教堂的朝圣月,全国各地的天主教圣徒不远千里来到佘山朝拜。对于新教背景的我们不熟悉朝圣,但这是教会宝贵的传统,信徒到佘山朝圣,沿苦路拾级而上,领略耶稣代人受难的经历。
众人边爬佘山边听姜老师讲述佘山圣母院的故事
佘山圣母亭
佘山圣母大殿是与法国露德圣母堂齐名的天主教堂,也称远东圣母大殿。它包括中山教堂和山顶大堂两座。中山教堂建于1894年,山顶大堂1925年奠基,1935年正式落成。它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采用无木无钉无钢无梁的四无结构,堪称不对称的典范。山顶大堂的设计者是葡萄牙籍的耶稣会会士叶肇昌,建筑具有罗马过渡时代的风格。钟楼高38米,堂的屋脊高17米,东西长56米,最阔处25处,可容纳3000余人。
圣母教堂外观
圣母堂顶部铜像
顶部圆穹上树一铜铸圣母托耶稣像,寓意着圣母将圣子托向神州大地。中山教堂建有圣母亭、圣心亭、若瑟亭等"三圣亭"。中山教堂到山顶大堂间,建造有14处苦路像。
十四苦路之一
今日佘山还设有修院,也是中国两大修院之一。该修院于1982年创办,是华东六省一市(福建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江苏省、山东省和上海市)联合开办的一所大修院。修生在分院进行三年的学习后,再到佘山修院本部进行为期7年的学习,包括两年的哲学,之后一年的实习,以及四年的神学学习,为教会训练和培养了众多神职人员。
-----------------------------------------------------------------------------------------
(五)
息焉堂
认识了众多教会历史和先贤的故事,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息焉堂。息焉堂,源于息焉公墓,众多前辈安息在此。该名为马相伯先生(震旦大学和复旦大学创始人)所取。息焉,言辞间是宁静的气息,故意为给逝者最后的休息安宁庇护所。无论灵魂何去,逝者于此息焉。
夜色中的息焉堂
息焉堂内部
我们在教堂里安静的祈祷着,在这块地方结束今日的行程,脑海里还浮现出不少先贤的画面,我们有幸与这一段段历史相遇,历史也在对我们说话。这不单是一次历史之旅,更是一次朝圣之旅!
附录
在上海之行的第一天,一路上我们除了走访东正教和天主教,我们还沿路简要观看了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林昭的茂名路、林昭故居、董牧师办的秘密幼儿园、法国公园、张学良故居、孙中山故居、圣衣女修院、徐家汇藏书楼……”因时间和行程原因并未着重探访,盼下一次上海之行可以好好的去了解她们的故事和历史意义,去纪念。
林昭故居
秘密幼儿园
法国公园
圣衣女修院(位于上海电影广场左侧)
徐家汇藏书楼
上海常见树种广玉兰
yingyinc 2018-8-31 22:27
[url]https://mp.weixin.qq.com/s/txZ_luJsKVxtKvt1DR-zpQ[/url]
上海基督教文化之旅(2)——大公教会中的基督新教
原创: 墨面 欣闻1029 1周前
上海基督教文化之旅(2)
——大公教会中的基督新教
文:smile | 图:众学生
编辑:燕安、flower | 顾问:姜老师
上一期我们简略了解了上海大公教会中的东正教和天主教的文化、建筑、几个影响深远的牧者、在上海发展的几个重要片段。这一期我们转向基督新教。
圣约翰大学纪念坊
上海圣约翰大学
现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万航渡路1575号,为原圣约翰大学校园的主要部分,约占当时规模庞大校园的三分之一。
圣约翰大学是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创立,由卜舫济牧师出任校长,设立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及一所附属预科学校。圣约翰大学是当时上海乃是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被称为“东方哈佛”。该校培养许多优秀的人才,如林语堂、宋子文、顾维钧等。校园内“怀施堂”和“思颜堂”分别纪念学校创办人和第二任校长颜永京牧师。
圣约翰大学格致楼
圣约翰大学中姜老师为众人讲解
圣约翰大学红楼图书馆
美国圣公会在上海除了创办圣约翰大学,还有一所圣玛利亚女中(遗址大部分保留,位于长宁路1187号),在华东政法大学附近,为中上等家庭女子提供教育,如张爱玲。圣约翰大学后经改造,成就现今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众多名校。
圣玛丽女中 中山公园西南侧
----------------------------------------------------------------------
倪柝声
上海市静安体育馆处于市中心的南京西路、西康路口,与上海波特曼商城相邻。静安体育馆原为南阳路聚会所,是倪柝声在上海事工的中心。
静安体育馆
倪柝声在上海积极传福音,带领许多人归信,南阳路聚会所就是当初上海大复兴时,信徒们踊跃奉献建造的。
倪柝声
倪柝声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基督教新教领袖,也是少数在西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华人基督徒。神学思想主要受英国弟兄会和内里生命派的影响,前者在教会和解经、预言,后者在生命、基督、圣灵、人的三部分、主观十字架和属灵争战。他致力于在各地建立地方教会,带领信徒进入属灵得胜的生活,为主作见证。
当年“聚会处”的全国总部 倪柝声常在此工作和居住
----------------------------------------------------------------------
王明道
王明道先生被释放后,晚年与妻子来到上海,住在武康路家中69弄1号儿子的家中,并经常在家里引领主日崇拜,大概有四五十人,他讲道,妻子弹琴,一如二人初识之际,直到王先生辞世的日子。
王明道与妻子
在这里,他们亦曾接待许多外来访客,包括1988年4月23日美国著名的布道家葛培理(Billy Graham)来看望他。
王明道晚年居住地
----------------------------------------------------------------------
内地会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原为内地会总部大楼。
原内地会总部大门
内地会是英国传教士戴德生创办的,旨在召募一批可以迁往中国内陆地区长期工作的传教士,将基督信仰传入中国内陆。内地会不但集中了来自西方各国的大批跨宗派传教士,而且集中了来自中国各地的大批本土同工,集中全国愿意奉献的信徒在这里,给予他们关于内地文化、医疗等方面的培训,并以夫妻配搭方式差遣他们。1950年代,内地会撤出中国,结束在国内长达85年的工作,1967年更名为海外基督使团,持续宣教的工作。
原内地会总部办公楼
----------------------------------------------------------------------
广学会
广学会,是英美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包括出版在内的综合性基督教文化机构,是中国知识分子了解西方世界的重要窗口。
原广学会大楼(虎丘路128号)
出版各种报刊就先后达一百多种,其中刊物如《万国公报》和《中西教会报》,前者介绍西方最新知识和思潮,后者介绍中外基督教发展情况。1891-1916期间,李提摩太负责上海广学会的工作,主持翻译了一些著名书籍,这些著作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都很大。主要译著有:《在华四十五年》、《七国新学备要》、《天下五大洲各大国》、《百年一觉》、《欧洲八大帝王传》、《泰西新史揽要》、《新政策》等20多种。其中《泰西新史揽要》为英国马恳西所著,由李提摩太和蔡尔康[2](1851~1921)合译,1895年出版。内容是19世纪欧美各国各国变法图强的历史,出版后风行一时,印行3万部。是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的主要参考书之一。
----------------------------------------------------------------------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
1912年基督教青年会成立,总部在上海虎丘公寓。当时的名称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组合”,首任总干事为美国南部美以会教士巴乐满(Fletcher Sims Brockman 1867-1944),副总干事为中国王正廷。1915年11月改称“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一直沿用至今。
原虎丘公寓
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简称YMCA),是基督教非政府性质的国际社会服务团体。受俸会员来自125国,逾5千8百万人,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即以基督“为世人服务”的精神,根据社会人群(尤其是弱势群体)的需要,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工作。这些服务工作,是以“促进大众德、智、体、群全人成长”的理念作导向,服务人群不分性别、年龄、国籍、种族和宗教信仰。服务工作有平民教育、体育康乐、营地服务、社区服务、青少年工作、难民工作、就业服务等等。它主要以传递爱心为使命,倡导和推动承担社会责任及促进社会和谐。吴耀宗先生曾长期任职于青年会,先后担任干事和出版部主任。青年会在中国现代基督教史上的特别角色,就不在这里说明了。
现虎丘公寓为居民住宅楼
----------------------------------------------------------------------
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
中国协进会大楼位于圆明园路169号。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在1910年爱丁堡世界宣教大会的直接影响下,正式诞生于1922年的全国基督教大会,共16个公会及六个基督教机构团体成为会员,代表了中国半数基督徒,后来最高峰时包括了中国三分之二基督徒,是中国教会史上包括人数最多的联合团体,简称‘协进会’,与整个社会环境一直保持正面互动关系。如在日本侵华及战后时期,协进会从事孤儿和难民救援工作,及战后恢复工作。后期,协进会经过一系列地改造,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正式成立,宣告结束。
协进大楼 现商业用途
----------------------------------------------------------------------
真光大楼
真光大楼位于圆明园路209号。原为中华浸信会联合会办公楼。1930年建成。建筑面积3347平方米。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坐西朝东。10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装饰艺术派风格。外墙深褐色面砖饰面,立面上竖向线条密集,顶部层层收分,墙面饰以锐角状竖线条装饰,出女儿墙收头,极具视觉震撼力。1994年2月15日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
真光大楼
----------------------------------------------------------------------
圣三一堂
上海圣三一堂是上海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基督新教教堂,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九江路219号,俗称“红礼拜堂”。这座教堂曾是英国国教会远东上海地区英国圣公会英语堂、普世圣公宗前中华圣公会教省主教院辖下国际性主教座堂,现在又成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基督教全国“两会”)总部附属大圣堂,但教堂至今仍未恢复崇拜。
圣三一堂
这条路线是新教重要的历史路线,不仅能够认识近代最重要的宣教足迹如内地会和广学会所开展的宣教工作,又有著名的新教领袖如倪柝声弟兄和王明道弟兄,更有三自运动的发源地,产生了家庭和三自两种教会。这诸多的历史对今日仍然产生影响,我们不得不深入了解,并从中吸取教训。当年基要派反对新派的社会服务(社会福音),今日走过几十年,我们如何坚持信仰核心而有更加整全的使命进入社会?当年三自运动的一批领袖大多初心是好的,希望自我革新保存教会,不料踏上了失控的列车,究竟在这样的政权下我们如何抉择?历史还有很多的恩怨未解开,留待我们继续去认识上主在历史上的工作,并能够有智慧的与主同行。
附录
在上海之行的第二天,一路上我们除了走访与基督新教相关的历史地点,我们还沿路简要观看了圣玛丽女中、早期教会经常露天聚会的兆丰公园即现中山公园、东方最大的犹太会堂、新教怀恩堂、宋氏姐妹老家、中国当年首席基督徒慈善家雷士德研究院、全国新教机构最集中的两条教会街,一路散步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花园和外白渡桥、外滩,摆渡黄浦江、特地路经财富云集骗子扎堆的中国金融业中心陆家嘴,一路思想在现代世界如何坚持福音……
犹太会堂(陕西北路500号)
宋氏姐妹上海故居(隔壁即为怀恩堂)
雷士德研究院(现为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外滩一隅
yingyinc 2018-8-31 22:27
[url]https://mp.weixin.qq.com/s/g_fhTl_ZtaPE7dL1KNT_Fw[/url]
上海基督教文化之旅(3) ——基督教与公共领域的对话
原创: 墨面 欣闻1029 昨天
上海基督教文化之旅(3)
——基督教与公共领域的对话
文:土鳖 | 图:众学生
编辑:燕安、flower | 顾问:姜老师
摄于原圣约翰大学
基督教自唐入中华大地,不断寻求如何在这块大地上生根发芽。景教的策略是穿上本土的佛教衣服,但是后来在朝廷灭佛的政策下很难继续,而随着元代的灭亡,也里可温教也随之走入低潮。直到明代,基督教第一次真正与中华文化产生深度对话,这首先源于两个人作出的贡献—徐光启与利玛窦。
利玛窦与徐光启
在两位前辈的努力下,西方科学技术、数学得以引进中国,西方也在这些宣教士的努力下得以更多了解这神秘大国。(我们在第一篇已经详细介绍过徐光启的贡献)
----------------------------------------------------------------------
万国公报
随后基督教与公共领域的对话一直是宣教士努力的重点之一,从晚清到民国期间在上海的新教广学会作出的贡献尤其突出。如由林乐知等宣教士创办的《万国公报》向中华全面介绍西学报道西方乃至世界,对中国近现代发展影响巨大。广学会直接推进了公共社会各领域一系列变革,其大量出版物长期深深影响中国各界的知识分子。(我们在第二篇已经对广学会的旧址做过介绍)
万国公报
----------------------------------------------------------------------
多伦路
进入现代,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进入新局面,上海继续成为中外交流的主要城市,在市区的多处文化焦点地区继续深刻影响全国公共领域,如第一部分介绍“东方梵蒂冈”徐家汇、外滩源两条教会街一带地区形成的中国新教心脏地区----上海虹口区的多伦路一带则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大量文化艺术名流在此创作争鸣。
多伦路街道
多伦路弄堂
多伦路两个不同团队在听
各自老师的不同“背景”的讲解,有趣
多伦路原来名字是窦乐安路,窦乐安是英国传教士,由他买下此地并以他命名建路。鲁迅生命最后十年都居住在这一带,萧红、叶圣陶、胡风和他的同路人们也在此居住,五四后左翼思潮中此地还聚集过中国一大群左翼艺术家,瞿秋白、郭沫若、茅盾、丁玲、柔石等在这里频繁活动,现在多伦路201弄2号还留有左联会址与纪念馆。
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
多伦路叶圣陶铜像
----------------------------------------------------------------------
内山书店
这附近著名的内山书店是鲁迅晚年主要的重要的社会活动地点,也是鲁迅著作代理发行店。内山夫妇是一对虔诚的日本基督徒,内山由日本某眼药公司派驻做上海销售员,其妻来上海后起初设摊销售基督教福音书籍,很受欢迎,于是夫妇开设书店,销售中日文书籍。
现四川北路2050号、中国工商银行,为内山书店原址
书店还在布置鲁迅即来到此店,与内山完造夫妇相识成为挚友。身为基督徒的内山夫妇也积极和鲁迅谈福音,原来鲁迅对基督教早有深刻认识,愿意热心讨论这一话题。
鲁迅与内山夫妇
这位被称为“民族魂”的中国现代最重要作家思想家,一生关注基督信仰,并且对深受基督信仰影响的俄罗斯作家群有长期独到的理解,如当年他发出的迄今仍然引人深思的叹息:“可惜中国没有俄罗斯的基督”。可惜他终究没有成为基督徒,其原由及结果,也迄今值得我们在和中国思想文化对话中深思。
摄于鲁迅纪念馆
姜老师与众学生在鲁迅纪念馆内讨论鲁迅
----------------------------------------------------------------------
鲁迅上海故居
鲁迅最后十年居住在上海,在这里有诸多的贡献,如今在上海市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还保留鲁迅故居,这里是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
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不远处的甜爱路200号鲁迅公园内则设有上海鲁迅纪念馆,此馆规模较为庞大,有不少鲁迅的手稿及场景还原,如内山书店,亦有著名的粘有鲁迅胡须和眉毛的石膏遗容。
鲁迅石膏像遗容(摄于鲁迅纪念馆)
而鲁迅先生的墓就位于纪念馆旁的公园一侧,墓地幽静简朴开阔,是全国著名建筑设计作品,树木簇拥中的建筑材料全部采用花岗石,墓前建有铜铸鲁迅坐像。
鲁迅铜像
鲁迅之墓
----------------------------------------------------------------------
从多伦路一路漫步,回想当年的众多热血青年人慷慨悲歌,和形形色色的历史故事----历史中也有上帝深深的启示。今日,我们在中华大地展开工作,其实仍然不能绕开鲁迅,仍然需要深刻反省民族的劣根性,思考鲁迅当年关于吃人的惊呼呐喊......
摄于鲁迅纪念馆
而作为基督徒更是要在这真相和事实前,带着基督信仰进入公共领域,积极与之对话和更新文化。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鲁迅,除了读鲁迅的著作外,还需要了解鲁迅的生平及与信仰的关系,故姜老师推荐以下八本著作:
1.《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著
2.《“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日本)丸尾常喜 著
3.《鲁迅六讲》 郜元宝 著
4.《鲁迅:幽暗意识与光明追求》齐宏伟 著
5.《鲁迅作品十五讲》 钱理群 著
6.《鲁迅与我七十年》 周海婴 著
7.《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化》(日本第二代鲁学代表)伊藤虎丸 著
8.《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的重构》徐研 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附录
上海之行的第三天,除了上述寻访,我们还一路简要观看了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纪念碑、蒋介石宋美龄上海故居、有着匪夷所思历史故事的国际礼拜堂、领事馆区、历史文化名人街武康路(很多名人的旧居都在那一条路上包括著名基督徒医学家颜福庆、巴金、王明道等)、多伦路新教鸿德堂、淞沪战役最惨烈地之一的原日本海军陆战队驻上海司令部旧址----傍晚余下的几位弟兄姐妹还赶去访问了长江入海口附近的淞沪战役旧战场和纪念碑等。
普希金纪念碑
上海国际礼拜堂
(衡山路53号)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淮海中路1469号)
蒋介石宋美龄上海故居
(陕西北路369号)
王明道晚年故居
(曾在此接待许多外来访客,包括著名布道家葛培理)
晚清民国著名基督徒家族的颜氏三杰颜福的庆故居
(颜福庆一生从事医学事业给上海留下了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和上海医学院)
多伦路鸿德堂
(一座具有中式建筑风格的教堂)
当年日本驻上海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淞沪战役战斗最惨烈处之一)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碑
备注:此为上海基督教历史文化游最后一篇,
欢迎大家转载,若发现有错误的信息请提出,
以便我们完善此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