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焦虑与苦愁,谁来解忧?——电影《解忧杂货店》观后

yingyinc 2018-1-3 08:30

人生焦虑与苦愁,谁来解忧?——电影《解忧杂货店》观后

人生焦虑与苦愁,谁来解忧?——电影《解忧杂货店》观后
[url]http://mp.weixin.qq.com/s/u_m-i6Wd6AwV9ixGwB3dpw[/url]

人生焦虑与苦愁,谁来解忧?——电影《解忧杂货店》观后
原创 2018-01-03 文道 ijingjie

点击上方「ijingjie」可快速关注我们

《境界》独立出品【影评】
文| 文道



每个人内心都破了个洞,重要的东西正从那个洞里逐渐流失。在无数选择面前焦虑,我们精心构筑的中产生活不堪一击,一间杂货店能否带来拯救和疗愈?我们总是用很硬的金钱、事业、成功去填补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我们的焦虑,在举目仰望的那一刻消失了。
由日本著名作家东野圭吾畅销小说改编,韩杰导演的同名电影《解忧杂货店》,于2017年12月29日在国内上映。《解忧杂货店》被誉为东野圭吾所有作品中最感人、最温暖的非推理小说。

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一位名叫浪矢雄治的老人开了一家杂货店,专门为人解忧。有烦恼的人只要将自己的烦恼写信告诉解忧爷爷,无论是真正的烦恼,还是恶作剧,第二天都会收到爷爷的答案。

多年后,这间废弃的杂货店,在某晚被三个身在迷途的年轻人无意闯入,没想到由此开启了时光隧道,在与过去不断来往的信件中连接了未来,而过去的人与现在的人也都由此收获了自己想要的解答。

经过改编后的中国版《解忧杂货店》,很努力地把情节本土化,从1993到2017,故事跨越了中国社会转型剧烈、变化最大的24年,通过一家杂货店、一位解忧爷爷,三个误闯杂货店的少年,以及一封封穿越时空、往来于从前与现在之间的信笺,将三段关于成长与解忧的故事娓娓道来。



“每个人心中都破了个洞”

解忧爷爷认为,这些来信咨询的人,都是因为“他们内心破了个洞,重要的东西正从那个破洞逐渐流失。”而这些来信人的烦恼必须要有人倾听,“人的心声是绝对不能无视的。”

影片中的第二个故事,主人公浩博从小因为父母车祸身亡,自己在孤儿院“彩虹之家”长大,并且有了新名字张默。虽然张默声称自己在“彩虹之家”很快乐,但是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非常大,父母因欠债要带着他离开,却不曾问过他的意见,也不顾他的感受,卖掉了他最喜欢的明星迈克尔杰克逊的CD。在孤儿院长大的张默,后来成为画家。他开的第一个画展主题叫“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洞”,人们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孤独、挣扎、呐喊。他内心的那个洞,一直没有被填补。

影片中,着墨最多的是第三个主人公的故事。原著小说中的武藤晴美,在电影中叫“迷途的汪汪”张晴美。她的事业成功,是阿杰、小波、彤彤三人一手制造出来的。来自1993年的咨询信被2017年的三位少年收取——他们同情这位同样来自孤儿院“彩虹之家”的年轻女孩,三位少年以后来人的经验为她提供成功建议。透过解忧杂货店的指点,身为舞女的晴美抓住了互联网发展的大潮。阿杰三人在信中写道:“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社交网络的出现让人们的交流越来越方便,人们甚至不需要用现金去生活,一个手机就可以解决所有衣食住行的需求,未来20年,中国经济将飞速发展,股票、地产、IT、互联网、电子商务这些行业都会井喷式的蓬勃发展起来,如果你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存钱和投资,越早入门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晴美按照信里的建议去做,果然成了成功人士。他们的建议改变了晴美的一生,晴美说:“学习、存钱、投资,我一个也没忘记,我做了很多功课,买对了科技股,我攒下了一些钱,赶上了国家政策,买下了自己第一套房子,然后是第二套,第三套,还如愿地买下了我养父母在世时居住的房子,您叙述的那一种未来我似乎每一步都走对了。后来,我离开了家乡,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我仍在学习,学习把风险变成机会,从一条美食街,到开发最新的楼盘,我没打过一次败仗,您当年那些让我瞠目结舌的预言,一一实现,现在想来,生命真是个奇迹。”

不难发现,当晴美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解忧杂货店对她而言,不再是疗愈心灵之处,而沦为和人们新年伊始热衷去拜拜的“大仙”“大师”差不多,用预知未来的法术换取眼前的财富。然而金钱无法慰藉心灵,灵魂依然是干渴的。



“我尝试用更大的成就来补充”

从生活到梦想,从家庭到事业,《解忧杂货店》中的烦恼和困惑,如实映射了现代人当下的内心困境,触及每个观众心底无法被物质抚平的最柔软的地方。

刚刚过去的2017年,被国人称为焦虑的一年。传销陷阱、豪宅火灾、相亲、中年危机、空巢、三色幼儿园等诸般事件,让人意识到原来社会系统的失职和道德阻障,已经危及到我们甚至我们的后代,原来我们精心构筑的中产生活摇摇欲坠、不堪一击,瞬间就可能全部坍塌。

2017年圣诞前夕,著名艺人郑秀文发文称老公许志安受洗,她说这是她最快乐的事。在她深知只有上帝能给人生带来真正满足之前,十年来她奔波在一个又一个成功之间,经历了漫长的焦虑期,甚至患上抑郁症。

郑秀文16岁时进入演艺圈,影歌双栖,位列香港四大歌后,加上她勇于尝试创新,获得了“百变女王”的称呼。然而,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她却在2005年拍完电影《长恨歌》后,息影三年。“我好像一个油灯,完全没油了”,三年中她把自己关起来,“我可以一个月没有照镜子,也可以七天不洗澡。……反正你就好像生活在一个你自己的小木头箱里面,里面只有你一个人。最恐怖的是,偶尔起床我会感到一种很重的绝望感”。

她想起十几岁时跟着信主的姐姐做过决志祷告,后来就忘记了,此时在她生命最低谷的时候心里却有一个声音要她祷告,应许神会医治她。后来,当她第一次出现在一个查经小组里,一听到赞美诗响起,眼泪就流个不停。开始时郑秀文很少说话,可是慢慢地,上帝的话却赐下安慰和医治。

2007年12月她正式受洗。信主之前,因为凡事追求完美,郑秀文情绪处在高压状态,经常失控,因此被人取了“臭四”的外号。经历到上帝以后,她戒掉了抽烟喝酒,省察生命。因此当她忧郁症痊愈时,她就跟上帝祷告,希望自己可以再办个演唱会,“我不是祈祷成功,是求你给我踏出这一步的力量,我要重新开始,你给我力量,踏出去,重新面对观众,面对我自己。”复出后的郑秀文,首先推出了福音专辑《信者得爱》。

她受洗见证里说:“我略有小成就,但我从来没有活出真正的自己。我习惯活在一堆价值观中。以为成就越大,自我存在的价值就越高。当我拥有很多人人渴求的东西,我却发现我内心一无所有,心是空空的。我尝试用更大的成就来补充,但招来的空荡感更大、更恐怖。于是,我决定暂停这场永无止境的追求……放下成功,我要看看我的生命还剩下什么?上帝用了接近一千天的时间,让我彻底反省过去的生命。我看清了成功和金钱的真相,这些或许可以建筑我的生活,但却一点不能满足我的生命。生命应该有更高尚的价值,在上帝的话里,我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和定位。人子来,本是要服待人,不是要人来服待的。在我未来的人生的道路上,我已有更重要的使命。

我并不知道上帝会如何安排我生命的剧本,但我知道祂会带领我一步一个脚印。这种内心的平安,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回顾过去一千多天,上帝确实狠狠地修理了我,祂给予我这场放逐,无非要我找回自己的心。心跟上帝早已紧扣,我再也不害怕,再也不胆怯,我要活出真正的自己。活出生命更高的价值,不要扭曲自己奉迎这个世界。这是我对上帝的承诺。”



肤浅的乐趣无法解决内心的不安

郑秀文找到了对抗空虚、焦虑的至宝。我们的焦虑也不会因着2018年的到来而自然得到解决。提摩太·凯勒牧师认为,今天人们的焦虑之所以得不到解决,是因为我们所找到的咨询办法,都是很肤浅的建议。

凯勒发现,若我们走进任何一家书店,走到有关焦虑、担忧和处理压力的分区看看,找到的书里不会告诉我们要用深刻思考来回应,这些书从来不会说:“你有压力、不快乐或焦虑吗?那让我们先开始来问一些人性大哉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你在这里究竟要做什么?生活是怎么回事?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们应该花时间做些什么事?……当代书籍直接就是谈论放松的技巧和工作及休息的平衡。到沙滩上坐坐,看看海浪,干脆把对事情的担忧和思虑放在一旁;或者他们会教你控制思想的技巧,如何处理负面思想和情绪,处理罪疚感的想法,诸如此类。”

在当今的社会,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专家,他们在各个领域上各尽其职,但这些专家并不能给人带来深层次的改变。圣经辅导学会创办人克莱布博士 (Larry Crabb)认为,“专家模式”经常阻拦我们在彼此心中激起对神的渴慕,“训练课程、辅导方案、属灵导引的训练、心理治疗的专业辅导,往往是在一个有目的性的谈话里进行,向人们明确无误地传达你所了解的讯息,以及该如何有效地把它运用在人们的需要上。”即便我们透过“专家模式”得到了我们所追求的一切,我们仍会感到苦闷空虚。

基督徒的平安和满足并非来自于更少去思想人生大哉问,而是想得更多、更强烈。凯勒指出:“若你为任何事情而活、爱任何事情的程度,超过了这样对待上帝的程度,那么你的生活就会总是像翻腾的海,你会不得安息,没有平安。若你爱任何事物超过上帝,那你就会总是担忧,上帝是在说,‘转离我的自然后果、不把你的整个生活中心放在我身上的自然后果,就是深刻的不安。’”

人穷尽一生所追求的低劣的乐趣,并不能满足神赐给我们的高尚胃口。一旦人无视上帝的存在,一切的关系都会失去真实性,人就无法看到自己原本的样貌,也就会沦为艾略特所说的“空心人”和“稻草人”的状态。唯有神自己才能填满我们的心,就如郑秀文所见证的那样,一旦心与上帝紧扣,就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焦虑在举目仰望那刻消失

电影中,解忧爷爷在离世前留下遗愿,他请求自己的侄子务必将自己的杂货店保留到25年后,也就是2017年的12月31日,并且向人告知杂货店将在这一天的凌晨到天亮“复活”,邀请曾经在这里写信咨询过的人,投一封回信,告知当年从杂货店收到的建议,是否影响了自己的人生。

像电影的故事一样,人生是一连串的选择,我们不知道哪个选择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我们也没有必要太纠结于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当我们面对可能影响深远的决定,比如教育、工作、婚姻、居住地点、所属教会的选择,会感到不安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我们以为是重大的决定,到后来却影响轻微;而一些看似琐碎的决定,后来却可能证明攸关重要,在神的计划中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改变一生。

例如,你应邀参加某个聚会,邂逅了心仪的对象;或按照读经计划阅读时得到上帝话语的亮光,为你解开一个心结。“这些宝贵的经历给我们带来喜乐,让我们体悟到我们所服侍的神是一位守约施恩的神,祂总是在保守和看顾我们。……我们必须提醒自己,神做万事都有其美意,纵使我们不晓得祂在我们身上的作为,祂清楚知道祂要在我们身上成就美好的心意。”

巴刻特别提醒年轻人在择业时,要问自己:“有什么工作是我既做得好又做得愉快的?当中又有哪一项工作最能够荣神益人、扩展神的国度,而我也因此得到工作上的满足感?带着祷告的心思想这些问题,神会引导我们的思想……我们实在要把这个问题时常放在自己面前,直至答案出现为止。神是我们的牧人,祂必信守承诺,每当我们要作决定的时候,祂必会引导我们。”

新的一年,我深知将要面临许多的选择,但我愿意把一生的事都学着交给掌管万有和未来的主。就如诗歌所唱:“有许多未来的事情,我现在不能识透,但我知谁管着明天,我也知谁牵我手。”我们的焦虑就在举目仰望的那一刻消失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焦虑与苦愁,谁来解忧?——电影《解忧杂货店》观后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