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牺牲自己、殿后英军:《敦刻尔克》中被忽略的法国陆军

yingyinc 2017-9-4 11:20

牺牲自己、殿后英军:《敦刻尔克》中被忽略的法国陆军

牺牲自己、殿后英军:《敦刻尔克》中被忽略的法国陆军
[url]http://mp.weixin.qq.com/s/fijGdpPBwIF4Di68aMMghg[/url]

牺牲自己、殿后英军:《敦刻尔克》中被忽略的法国陆军
2017-09-02 澎湃新闻
徐晓飞丨文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最新大作《敦刻尔克》以1940年盟军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为背景,自从7月21日在北美上映以来,取得了影评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叫好又叫座。

英美的主流媒体对这部电影交口称赞。美联社称其为大师之作,卫报甚至将其与《泰坦尼克号》摆在一起,认为这是一部打破陈规的电影,颠覆了战争片的叙事。

英美的观众也很给诺兰面子,《敦刻尔克》在英国和北美同时上映三天之后就取得了骄人的票房成绩。该片在英国以及北美分别拿下一千两百万及五千万美元的票房,在IMDb上取得了8.7分的高分,烂番茄网站也给出92%的新鲜度。但是,与盎格鲁-萨克逊国家的一片好评相比,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发生地,法国的观众和媒体对待诺兰新作的态度就显得有些微妙了。

法国是《敦刻尔克》的首映国,但是自7月19日上映以来五天才拿下不到五百万美元的票房。法国各大报纸面对《敦刻尔克》的评价更是走向两极分化,右派大报《费加罗报》(Le Figaro)给出五星好评,但是左派大报《解放报》(Libération)以及精英报纸《世界报》(Le Monde)都只给这部作品打出三颗星的及格分数。两家报社都没有否认电影内容的引人入胜以及诺兰拍摄技法的高超,但是依旧只是给了这部电影及格的分数,《世界报》在其专栏中说明了原因:

“在这部电影里,那十二万同样被撤离的法军士兵在哪里?那四万名牺牲了自己,在面对数目和装备远胜于自己的敌军时英勇奋战掩护了大部队撤退的法军士兵在哪里?”

诺兰的这部电影中,法国似乎仅仅是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地而存在的,战役本身似乎和法国军队没什么关系。那么在历史上,法国陆军到底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到1940年的敦刻尔克,去探究历史的真相。


电影《敦刻尔克》的法国版海报,本片对于法军的无视在法国国内激起不满

1940年,盟军的噩梦之年

1940年对于盟军来说绝对是坏消息不断的一年,甚至可以被称作是整个二战中最令人绝望的一年。德国在结束了对波兰的占领之后回过头来对付西部战线上的盟国。德军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在西欧以及北欧攻城略地。4月9日凌晨四点德军入侵丹麦,六点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就宣布丹麦投降。同时虽然奥斯陆郊外的炮台重创了偷袭的纳粹海军,为挪威王室和政府争得了宝贵的转移时间,但是奥斯陆、卑尔根等挪威主要城市还是在4月9日当日被纳粹占领,挪威政府及王室逃往挪威与瑞典的国境附近躲避。就在英法联军尝试帮助挪威抵抗纳粹德国的入侵时,5月9日夜间德军占领卢森堡,正式拉开了法国战役的序幕。5月14日荷兰军队停止战斗,女王威廉明娜逃往英国。5月17日布鲁塞尔被德军占领,比利时被推倒投降的边缘。与此同时,巴黎笼罩在德军入侵的阴影之下,丘吉尔在5月16日飞到巴黎,希望说服法国固守首都,看到的却是焚烧文件产生的熊熊火光:法国政府已经准备放弃巴黎了。5月20日,德军的先头装甲部队抵达英吉利海峡,德军初步完成了对法国北部以及比利时的英法比联军的包围。

同一天,上任没多久的法国总理保罗·雷诺(Paul Reynaud)认为当时的法军总司令毛利斯·甘莫林(Maurice Gamelin)抵御德军不力并解除了他的职务。雷诺任命了马克西姆·魏刚(Maxime Weygand)为法军新的总司令,此举造成法军本来的突围命令被取消。此时包围圈内有所有的英国海外派遣军(BEF)、法国陆军第七集团军群以及比利时陆军撤退下来的几个严重减员的军,总计四十余万。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Leopold III)坚持比军已经无力进行反击或是其他的军事行动,只能据守当时的防线。法国第七集团军群面对的情况一样棘手,军队内部的通讯极端不畅,在德军的步步紧逼之下,第七集团军群内部各军各师当时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情况之下,顶在第一线的是法国陆军第一集团军。

也就是在这一天,英国开始秘密准备发电机作战(Operation Dynamo),英军在包围圈南部的阿拉斯(Arras)进行了小规模的突围尝试,失败之后英国海外派遣军统帅约翰·戈特子爵(John Gort)决定英军停止突围并开始向海岸方向撤退。魏刚此时依旧希望可以重新组织盟军,在法国和比利时依托港口固守,这一方案被称作弗拉芒堡垒。但是在评估了战场局势之后戈特已经彻底对魏刚的方案丧失了信心。同时英国政府也难以承担英国陆军在欧洲大陆全军覆灭的风险。

英军的撤退就此开始。


5月21日的战场形势图,蓝色实线是当时的前线,粉色区域则是德军从5月16日到21日为止前进占领的面积。德军此时已经初步完成了对法国北部以及比利时的盟军陆地部队的包围,红色箭头代表德军的进军方向。此时被包围的比利时军队主要防守北部,法国第一集团军防守中间的突出部,南部以及法军和比利时军队之间的战线则主要是英军防守。21日英军在南部阿拉斯进行了最后一次突围尝试后开始撤退。

撤退?撤退!

但是,英军没有把撤退的消息透露给法军或是比军。

当时的法军和比军依旧在抵御着德军的前进,没有任何进行后撤的准备。魏刚依旧希望可以集中兵力的方式从德军防线尚不稳固的包围圈南部突围,而利奥波德三世坚持认为比利时军队除了固守现在的防线之外难以进行其他任何军事行动。直到26日英国政府下令开始执行发电机作战,敦刻尔克大撤退正式开始时,法军和比利时军队才算是正式得知了英军要撤退的这一消息。

从21日开始的撤退已经使得盟军的防御战线出现空当。英军向海岸撤退后,北部的比利时军队迅速被孤立了起来,右翼被完全暴露在德军的进攻之下。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发现自己的军队被英军间接抛弃之后认为比军已经无法继续抵抗了。5月28日利奥波德三世在比利时政府的一片反对声中宣布比利时投降。

法军总司令魏刚的据守抵抗方案也因为英军的大规模撤退成为泡影。英军的撤退更是使得法军的两翼都暴露在德军的攻击之下,尤其是顶在包围圈最前方的法国陆军第一集团军。第一集团军只得放弃据守,匆忙后退。 到了5月24日时,因为负责防御南部的英军的撤退,德军的坦克部队已经由索姆河沿着大西洋海岸北上包围了加莱(Calais)。德军的A、B两个集团军共计八十万人从西面、南面和东面三个方向不断收紧对盟军的包围圈。



德军当时在盟军控制区投放的劝降传单,清晰地画出了德军从三面进逼的态势。下方用法语和英语写着“盟军已经没有胜利的希望”以及“希望你们停止抵抗”之类的信息。

此时法军依旧不知道英军已经打定主意不再抵抗而是专心跑路,法军士兵们只知道英国人快速地后撤不断地把他们暴露在德军的进攻之下,他们不知道英国人撤退的目的地是哪里。他们能做的只是听从他们的将领的命令,奋力守护自己的国土。同时他们也知道,德国人不管是从人数上还是从装备上都远胜于他们,他们战胜德国人的希望非常渺茫。英军秘密完成的撤退计划中也反映了这样悲观的观点。英国认为在德军现在的进军速度下,英军将只有两天的时间撤离,大概只能撤出四万五千名英军士兵。戈特子爵在给英国政府的电报中也指出,英国会在此役中丧失大部分的陆军精英。

就在这时,距离敦刻尔克最近的德国A集团军却突然在敦刻尔克以西不足二十公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命令是由希特勒亲自下达的,至于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历史学家至今都还在争论。虽然A集团军从西面的进攻暂时停止减轻了盟军的防守压力,但是B集团军依旧在从南面和东面向着敦刻尔克步步紧逼。其中东面的德军在解决比利时陆军仅剩的一点抵抗,对敦刻尔克形成直接威胁的就是从南面向着敦刻尔克进军的七个德军师,共计十一万人以及八百辆坦克。挡在这十一万人面前的则是法国第四大城市里尔(Lille)以及负责守城的法军第一集团军五个师共计四万名法军。

在德军看来,仅有四万名疲惫不堪的守军的里尔不会是他们进攻路上的麻烦,就像英军估计的那样,他们肯定最多只会给盟军两天的撤退时间,大部分的盟军精锐都将被德军消灭在陆地上。

5月25日,德国空军开始轰炸里尔。


向着里尔进发的德国摩托化部队以及坦克师

伟大的贡献

此时里尔守军的指挥官是法国将军莫里涅(Jean-Baptiste Molinié),四万名守军所属的第一集团军一直处在包围圈的突出部,时刻有被德军包围的危险。随着两翼的英军以及法军士兵的快速撤退,莫里涅及其手下的四万士兵已经非常清楚他们在里尔的任务就是尽量拖延德军前进的脚步,为身后的盟军士兵争取尽量多的撤退时间。身后的大部队已经向着海边撤去,他们一旦被包围是不可能有人来救援的,他们只有战死以及投降两种可能的结局。28日,七个师的德军包围了里尔城。在被包围的法军中包括了第一摩洛哥步兵师、第二北非步兵师及第五北非步兵师三个殖民地军团,属于纳粹德国宣传中的低等种族,德军自然认为这些掺杂了低等士兵的法军就和他们沿路遇到的盟军一样,没几个小时就要投降。


里尔围城战的法军统帅莫里涅,战后被授予欧布尔丹荣誉市民称号

莫里涅把自己的指挥部设在了里尔城西南部郊区的欧布尔丹(Haubourdin),正对着德军进攻的方向。就在德军的包围圈马上要合围时,莫里涅看准机会组织了最后一次反攻,希望趁着德军还在布阵尽量消耗德军的战力。凭借着手下士兵不屈的战斗意志,这次反攻竟然成功了。而且,正是这次反攻为法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成功地俘虏了德军第253步兵师的师长弗里茨·屈内(Fritz Kühne)。这是自德军开始入侵以来法军俘虏的德军级别最高的军官。

更让莫里涅惊喜的是,屈内的身上刚好带着德军七个师的进攻计划图,这就使得莫里涅在组织防御以及突围时占据了一定的主动权。就是在这样的情报以及法国士兵不屈的战斗意志的支撑下,四万法军把这十一万德军牢牢地钉在了里尔城下。按照法国人的说法,里尔包围战从5月24日德国空军轰炸里尔开始,英国人则认为里尔包围战要到5月28日德军完成对里尔的合围才算正式开始。所以法军在里尔牵制德军的时间也就从法国版的8天到英国版的4天,不一而足。但是,有一点是英法两国一致同意的,那就是莫里涅领导的四万法军在里尔为盟军的撤退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英国原定只能执行两天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从26日晚上七点撤退正式开始时算起,到28号晚上截止的两天时间里盟军仅仅撤走了两万五千名士兵,甚至少于英国原计划的四万五千人。但是,正是因为莫里涅在里尔牵制住了十一万的德军兵力,使得敦刻尔克盟军的防守压力大大减轻,大撤退得以继续进行。就算我们采用保守的英国人的计算方法,从28日里尔包围战开始到31日下午里尔的法军弹尽粮绝被迫投降为止的四天时间里,盟军总共撤出了将近十八万七千人。其中5月31日里尔法军投降的这一天中盟军就从敦刻尔克撤出了将近七万人,创下整个大撤退中的单日记录。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战后出版的《二战》一书中也高度评价了里尔法军。丘吉尔写到“在莫里涅将军英勇指挥下的这些法国人,在宝贵的四天时间里牵制住了至少七个师的德军兵力,使这些德军没能进攻敦刻尔克的外围防御圈。他们为了自己的英军同伴能够顺利撤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就连当时里尔围城战的德军指挥官库尔特·维格(Kurt Waeger)都被法国守军的战斗意志所震撼,于6月1日在里尔城中为莫里涅的军队组织了有尊严的投降仪式。但也正因如此,6月2日希特勒大骂了维格一通并且把他就地免职了。


受降仪式上德军官兵在马路旁列队向投降的法军敬礼致意

结语

当6月4日敦刻尔克大撤退结束时,所有四十万盟军士兵总共撤走了三十三万余人。除了在里尔力战被俘的四万法国士兵,还有三万法国士兵因为殿后而被放弃在了敦刻尔克的沙滩上,来不及撤退,成为德军的俘虏。

诺兰作为一个英国导演,在美国的好莱坞拍了一部讲述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电影。他在其中忽略了法国陆军的贡献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也不好去责怪他什么,毕竟作为一个英国人,突出英军的表现是可以理解的。英国远征军远离家乡来到法国、比利时、荷兰和挪威抵抗德军的英勇事迹也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个体所能看到的了解到的历史总是片面的,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多读多参考各方面的记载。电影《敦刻尔克》已经确定会引进我国,初步定档9月1日。希望大家在走进影院感受诺兰给我们带来的又一次感官冲击时,可以记得,敦刻尔克的海滩上除了英国海外派遣军,还有和英军一同撤退了的十二万法国士兵。在敦刻尔克以外的法国仅剩的国土上,还有数万法军士兵为了掩护盟军的撤退而牺牲了自己。


本期编辑 郦晓君

yingyinc 2017-9-5 22:59

[url]http://mp.weixin.qq.com/s/PLHT6EbuWqPOuAa0Ylu0kw[/url]

敦刻尔克:为什么一次狼狈的撤退,却称得上是奇迹般的胜利?英国人真的卖队友吗?
原创 2017-09-05 赵皓阳 大浪淘沙


最近社交网络上这个话题被讨论了很多,感觉许多探讨这个话题的人们都陷入了一种狂热的偏执中,一定要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站队、划立场、扣帽子。结果很多人在争议中都罔顾了一条最重要的基本点:实事求是。诸如一些观点“就是一次丢人的逃跑,还好意思拍成电影”“英国人卖了法国自己跑了,就是猪队友”可以说都是欠考虑的。我们今天来心平气和的看一看当年那一段传奇的历史。

先放观点:敦刻尔克大撤退不丢人,但敦刻尔克之前英法联军的一系列战斗却是丢人的,这种“丢人”甚至可以直接上述到七年来对纳粹德国的各种绥靖政策。正是这一系列愚蠢的操作,最终把近四十万的英法联军逼入了绝境。就像《黑客帝国》里面一句台词:“有因皆有果,安德森先生,我们在这里相见,因为我们注定如此。”

稍微往前追溯,纳粹德国这个怪胎的养成,可以说英法等国富有最直接的责任。德国收回鲁尔工业区——绥靖;德军进入莱茵河非军事区——绥靖;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绥靖;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扩军备战——绥靖;德国吞并奥地利——绥靖;德国吞并苏台德,进而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绥靖。至此,德国已经成了进化的大怪物,而英国和法国还活在“世界第一海军”和“欧洲第一陆军”的春秋大梦中。

德军入侵波兰,英法联军在西线看戏,就在战壕里放放枪,坐看希特勒纠集主力灭掉波兰,简直蠢得令人发指。最终英国人民对于政府的绥靖政策忍无可忍,下议院提出了对首相张伯伦的不信任案。1940年5月,丘吉尔上台组阁,英国算是走上了相对的正轨。但是法国政府在清除绥靖政策遗毒上做的远远不够,这也是法军作战不利很重要的因素。在法国的达拉第绥靖内阁早在1940年3月23日被保罗·雷诺的抗战内阁所代替,但是达拉第却做了雷诺内阁的国防部长和陆军部长。让一个绥靖政府的总理去掌管一个抗战政府的军机重任,绥靖的危害非但没有消除反而比以前更直接、更严重了。

除了政治上的因素,英法联军作战失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军队上被碾压了,德国以坦克装甲机动部队为主体的运动战让英法联军毫无还手之力。早在1934年,法国的一些有识之士(主要是戴高乐)就主张应大力发展机械化兵团。戴高乐在他的专著里写到:“我们不能依靠仓保就防、阵势紊乱的军队来抵御最初的打击……我们必须另外再加上一支可以立即调遣的机动力量。”但是他的观点遭到了法国陆军的强烈反对。一手提拔戴高乐的老上司、老恩师魏刚元帅,就认为按戴高乐的观点会使陆军分为两部分,他反对戴高乐的观点:“两个陆军——说什么也不行!我们已经有了机械化、摩托化和骑兵化的后备队。役有什么可建立的,一切都已应有尽有了坦克和飞机并不能改变战争的基本因素,法国安全的主要因素还是以要塞加固的连绵防线。”——可以看到,法国无法建立起现代化的装甲部队,是有政治因素在里面的:陆军的老权贵们担心新兵种的建设会分掉他们权、影响到他们的地位。结果戴高乐只能自己争取到了一块“实验田”,开始按照自己的理念建设机械化部队。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德国人却把戴高乐的相关专著当做重要情报和内参,呈上了希特勒的案头。所以戴高乐特别不服气,他在自己的回忆录《战争回忆录》里各种抱怨,说德国建立的前三个装甲师完完全全都是按照自己规划的模式建设的。

从战略战术上,法国军队也是一塌糊涂。军事史上最著名的笑话——马奇诺防线,可以看做是法国政府、军队一系列愚蠢和短视的思想最后产下的果实。马奇诺防线绵延数百公里,全线共布署344门火炮,建有152个炮塔和1533个碉堡,所建地下坑道全长达100公里,道路和铁路总长450公里。该防线土方工程量达1200万立方米,耗混凝土约150万立方米,耗钢铁量达15万吨,造价50亿法郎。防御工事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坚固,防线内部拥有各式大炮、壕沟、堡垒、厨房、发电站、医院、工厂等等,通道四通八达,较大的工事中还有有轨电车通道,甚至堡垒内部还装饰了精美的壁画。但是这个被法国军方被称作“永远无法攻克的防线”在战争中一毛钱作用都没有发挥——德军直接从北方山区林地绕过马奇诺防线,向手术刀一般地切割了法国本土。



德国人在迅速料理完波兰后,开始把目光投向西线战场。负责制定作战计划的曼施坦因一眼就看破了法国人的破绽,于是他制定计划,从安德内斯山地出击,突破色当,然后直奔索姆河下游以至占领海峡海岸,从而完成对盟军从背后实施战略分割和战略包围的进攻路线,最终彻底击败法国。从地图里可以看出,色当这一点对于整个战略的重要性,普法战争时期著名的色当战役就发生于此,拿破仑三世在此投降——结果最后法国人还是没有长记性;对德国而言,突破色当意味着完全占领了战略上的主动,大致相当于辽沈战役中锦州的地位。关于这一问题,英国对法国早有忠告。丘吉尔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很久以来,英军总参谋部和我们的战地司令就担心马其诺防线的北端和英国军队沿法比边境修筑的工事之间的空隙。陆军部长霍尔·贝利沙先生曾在战时内阁几次提出这个问题。我们也曾通过军事途径向法国提出意见。然而……法国人认为,阿登山脉是庞大的机械化军队无法通过的。贝当元帅曾对参议院陆军委员会说过:这一扇形地区没有危险……”关于英国人对法国重视色当的警告,即记载在丘吉尔的回忆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二卷第一册,)中,也记载在戴高乐的回忆录中(《战争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第一卷),所以说是可信的。可以从很多细节来看,英国人并没有愧对法国。

英法联军的溃败是由一系列失误构成的灾难。亨利·米歇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商务印书馆,101页)中写道:“法国的情报机构当然侦察出敌人的部队在自北而南地调动,以及在莱茵河中部地区进行架桥活动,这种种迹象都不象是“施利芬方案”的语言。然而,此项报告却淹没在导至完全不同结论的其它情报之中。法国情报机构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促使法军参谋部变更其作战计划。”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英法联军在法国战场的溃败,法国是负有最主要责任的。毕竟主战场在法国,英国远征军异国作战首先是保护法国的领土和人民的;更何况英国更多的是配合作战,法军总参谋长甘末林,二战爆发出即担任了法军总司令,又兼任了英国远征军总指挥,在很多战役中英军部队是要服从法军的战略战术安排的。然而法军并没有很好地承担起领导责任,德军评价这位英法联军的总指挥是:“用一战的方式打二战”。法国人对于敦刻尔克的抱怨,恐怕真的站不住脚。

5月16日德军攻陷蒙科内,英法联军的正面防线被突破。同一天,丘吉尔赶到巴黎问甘末林:“战略后备队在哪里?”甘末林耸了一下肩膀说:“一个也没有。”(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二卷上部第一分册,67页)。讲道理,一个联军统帅在主要阵地被敌人突破后,竟然没有安排纵深的防线和预备队,这种荒唐恐怕在世界军事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了。大概只有抗日战场上常公凯申,在山西战场上和淞沪战场上排出的“一字长蛇阵”可以相提并论了。尼玛玩个魔兽都知道肉盾顶前面,法师弓箭手放后面,怕这两位是想玩个空城计。看抗战史,会发现无数次这样的情形:国军布置防线——日军集中力量突破一点——国军全线溃败。



法国士兵作战英勇是无可置疑的,许多防御战场上(如果不是迅速被德国装甲部队分割包围)法军和德军的伤亡比例能达到将近1:1。与德军非常相似的是,法军也是典型的“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当德军突破马奇诺防线,战争已经进行到最为白热化最至关重要的阶段时,法国政府高层在干什么?——内斗。5月18日法国政府改组,战场上没有做出任何积极的反应而此时德军已占领了亚眠。19日,总司令甘末林被撤职,魏刚上任,而甘末林离职之前还是保留了一些理智,上午他发出在任内的最后一道命令——“12号手令”:命令北方各集团军不要被敌人包围,要不惜任何牺牲,强行向南转移到索姆河,并向切断他们交通线的德国装甲师进攻。”毫无疑问这个策略是正确的,可以避免军队被德国装甲师穿插包围,但是这个命令在晚上就被刚刚上任的魏刚宣布撤消了。魏刚对5月拍日以前的前线情况一无所知,他需要时间进行调查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等到5月21日魏刚在伊普雷会议上提出他那和“十二号手令”内容基本相同的“新设想”时,时间已又过去三天。在这三天中,德军占领了阿布维尔,又孤立了沿海港口布伦和加莱。至此德军对英法联军实施战略分割、包围的作战意图已基本实现,陷于这个钳形包围圈的,包括十三个法国师、九个英国师和所以比利时军队。最终德国装甲师高歌猛进,把英法联军逼入了退无可退的绝路——敦刻尔克。

若说造成敦刻尔克绝境的直接负责人,毫无疑问是法国政府和军方。5月15日到21日,法国政府因为改组整整浪费六天时间,而这六天德军成功完成了对英法部队的战略包围。而此时英军做出了比法军更加积极的反应,5月17日,从戴尔河撤下来的英军依照法国乔治将军的命令占据了从杜亚到佩龙呐的整个战线的据点,试图掩护阿拉斯。阿拉斯是战略要冲、交通枢纽,它是北方各集团军向南撤退到索姆河以便重新集结的必经之路。亨利·米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书中也肯定了此时英军所做出的战略决策,无奈其他战线的军队溃败神速,可以说是“撤退转进其疾如风,迂回包抄其徐如林”,英军在战略上也是被安排配合法军行动,所以也只能被迫撤退。至少在敦刻尔克前期的一系列失败中,法国人是没有资格指责英国人的。



此时的法国战场上,英法联军已经彻底没有还手之力,只能坐看德军的钢铁洪流高歌猛进。看这段历史,你会发现整个法国只有一个戴高乐,以他先进理念建设的第四装甲师打了不少有声有色的反击战,所以说真的,历史最终选择了谁真的是这个人要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质。无奈一个人改变不了大局,整个法国已经是“兵败如山倒”,号称“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国最终支撑了六周时间。当时隆美尔在进军中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去向后续的部队投降,我没时间俘虏你们”。

看电影《敦刻尔克》的时候,朋友问了一句:“法国的海军跑到哪去了?”这是一个好问题。法国海军“猪队友”的程度可以说是远超陆军。法国在当时被称作“世界第四海军”,这个世界第四是怎么来的呢?华盛顿会议中,帝国主义列强分赃世界,规定了各国海军主力舰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即五国按比例为5∶5∶3.∶1.75∶1.75——当然,作为战败国的德国,是不允许制造大型水面舰艇和潜艇的,这是《凡尔赛和约》的规定。虽然说德军早早撕毁条约军备竞赛,法国的“世界第四”可能也就说说,但可以确定的是法国海军还是有实力的,而在二战战场上法国海军毫无存在感要归功于一位“猪队友”——法国舰队司令达尔朗。

达尔朗这位仁兄不想投降纳粹,但更不想与英国人合作,还数度与英国皇家海军发生正面火力冲突——当然英国人也不地道,想趁火打劫一番——造成了上千人的伤亡。最后希特勒攻入土伦港时,达尔朗依旧拒绝英国人的帮助,下令凿沉了包括包括3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在内的上百艘舰船,华盛顿会议后“世界第四大海军”的法国海军,没有经历过一场成规模的海战,就这样灰飞烟灭。其传奇程度大概能与凯申公不通知友军、不疏散百姓、不撤退伤员,一把火烧了长沙城相提并论。其实我们也不难揣测达尔朗的动机,他是想拥兵自重,在乱世中坐拥一只庞大的舰队无论怎样来看都是一个诱人的筹码。然而我们国家有句古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达尔朗就是鼠首两端,双方下注,最后让强大的法国海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跟马其顿防线一样,一毛钱作用都没有。他也最终成为了一个笑话,彻底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还是那句话,就这群猪一样军方高层,白瞎了法国士兵们英勇无畏的作战。于是历史的指针滴答滴答走到了敦刻尔克。若说敦刻尔克之前英法联军的作战,毫无疑问是失败的;然而敦刻尔克的大撤退,毫无疑问是成功的,这个必须要明确。敦刻尔克撤退的目的是什么:最大限度的保留有生力量;最初英国高层对于战果预期是什么:三万人;最后结果是什么:成功救下了近34万人。这样的成就怎么能称不上是一次胜利呢?这34万人是什么概念?是德军(不包括仆从国军队)在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伤亡。无论我们的历史课本还是官方评价,提到敦刻尔克大撤退都要加以“奇迹”二字,都不吝称赞地去认可其重要意义。我不明白为什么最近网上会有“敦刻尔克丢人”“拍成电影脸皮厚”之类的说法。德国将领曼施坦因本人在评论这次撤退时说:“敦刻尔克却是希特勒所犯下的一个最具有决定性的错误。它形响了其对不列颠的侵入企图,并使英国人以后在非洲和意大利能够继续作战。”(曼施坦因《失去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第80页)所以说这种亲者快仇者痛的事情,怎么就不能用“胜利”二字去形容呢?

不过说到这一次奇迹,少不了德国人的加持。古德里安兴致冲冲开着坦克,眼看就要把英法联军赶下海喂鱼“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了,希特勒连下十八道金牌,坦克部队最终停在了海岸线十公里前。古德里安能有什么办法,他也很绝望啊。普遍认为,希特勒这一决定来自于纳粹内部高层斗争。纳粹党二把手戈林是德军共军总司令,自然想要在功劳簿上给空军来一笔,所以就给希特勒吹了吹耳边风:何必浪费昂贵的坦克,空军轰炸就能解决这些瓮中之鳖。德国陆军其实跟纳粹党一直尿不到一个壶里,陆军高层一直以来都是旧容克贵族把持,不太看的起希特勒这个暴发户,只不过在对英法仇视、发动战争、种族高贵性等立场上与纳粹一致而已。而空军和海军都是撕毁凡尔赛协定后希特勒爆军备爆出来的,可以算作纳粹党的“亲儿子”。希特勒对于陆军的掌控力一直是成问题的,苏德战场上也屡有掣肘之事,到最后双方矛盾不可调和,最终走到了刺杀希特勒这一著名事件。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敦刻尔克地区近海,遍布河道,不适于坦克作战,所以希特勒决定用空军解决战斗。无论希特勒出于什么考虑做出了坦克部队停止推进的决策,后世史学家、军事学家们给到的评价就是一次板上钉钉的战略失误,估计希特勒也没有想到,英国人能众志成城,短时间内就把这么多士兵撤走。希特勒在发现英法联军快要完全撤走的时候,又下令让古德里安开始进攻——这等于变相承认了他的失误——然而已经为时已晚。其实挺有意思的,我们看法国人犯蠢,但德国人也犯蠢,苏联人、美国人也各种犯蠢。战争,其实就是比谁犯错更少。

5月26日晚十八时五十七分,英国海军部下令开始执行“发电机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代称),英国人民积极响应海军部的呼吁,驾驶着驳船、拖船、货船、客轮、渔船、汽艇乃至私人游艇纷纷出海,驶往敦刻尔克。先后有693艘英国船只和168艘法国、荷兰和比利时船只,共861艘各种船只加入救援行列当晚首批部队1312人获救。

5月27日,德国空军出动了两个航空队,在敦刻尔克投下1.5万枚高爆炸弹和3万枚燃烧弹,整个小镇几乎被夷为平地,同时德军潜艇也开始大肆袭击过往船只。英国空军从本土起飞200架次战斗机竭尽全力掩护海滩上的登船点和执行运输任务的船只,但因为德军火力过于猛烈,当天只撤出了7669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的陆地战场,另一位传奇人物登场:因为比利时的投降,防线上一道缺口被打开,英军第3步兵师师长蒙哥马利带领部队,连夜行军六十公里,跳出德军包围圈,在敦刻尔克前建立起了坚固的防线。



5月28日上午,地利、人和都已到齐,天时来了:敦刻尔克地区大雾弥漫。德军无法进行空袭,全天共有17804人成功撤离。

5月29日,英军把卡车开入海中,上面铺上木板,等到涨潮之后就成为了一个简陋的登船码头(电影中也有这个镜头),因为几个这样的“码头”开辟,再加上大量民船加入,全天共撤走了47310人。

5月30日,敦刻尔克继续大雾,而一向天气条件恶劣、波涛汹涌的英吉利海峡却一反常态地风平浪静,使得英国动员的大批小型船(不少是内河船只)都能够出海,全天共撤出53822人。



5月31日,天气放晴,德军派出大量空军轰炸,然而英国空军料定德军会趁着好天气来袭,在敦刻尔克的上空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当天有68014人撤回英国。

6月1日,天气继续晴朗,敦刻尔克的制空权争夺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双方空军几乎倾巢而出。德军击沉了包括4艘驱逐舰在内的31艘舰船,但自身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天又有64429人得救。

6月2日,因为德国空军的威胁,为了最大限度的减轻伤亡,撤退被迫在夜间进行。当晚撤出26256人。



6月3日,英军已经几乎全部撤离,军官和参谋们是最后一批离开的人员,当天撤离的26175人绝大多数是法军。

6月不可描述的某天,还有近三万多法军撤离,不过当天德军第18集团军所属的装甲部队攻入了敦刻尔克市区,海滩上担负最后的后卫部队约4万法军全数被俘。英军宣布宣布“发电机行动”结束。

敦刻尔克撤退成功当天,丘吉尔在下议院发表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演讲: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实事求是的讲,英国人在二战中经历了不列颠空战、北非战役、大西洋海战、为援助苏联的北冰洋海战、还有后期的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日不落帝国在世界上最后的一点余晖并不丢人。用这样一种方式告别殖民时代,大英帝国可以说是死得其所了,它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贡献已经写在了历史上。



电影《敦刻尔克》对于情绪的表达一直都是压抑而克制的,直到指挥官拿起望远镜的那一刻,情绪才彻底的释放:来自英国平民的船只千帆竞逐,不顾危险,驶向敦刻尔克的海岸。可以说,没有英国人民的英勇付出,就没有敦刻尔克的奇迹。就像陈毅元帅说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手推车推出来的;而敦刻尔克的胜利,是英国人民用小船船划出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属于全世界人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牺牲自己、殿后英军:《敦刻尔克》中被忽略的法国陆军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