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79歲瓊瑤交代後事 3000字託兒子「讓我死得快最重要」

yingyinc 2017-3-13 22:22

79歲瓊瑤交代後事 3000字託兒子「讓我死得快最重要」

79歲瓊瑤交代後事 3000字託兒子「讓我死得快最重要」
[url]http://star.ettoday.net/news/883199?from=weibo_et_news[/url]

79歲瓊瑤交代後事 3000字託兒子「讓我死得快最重要」
2017年03月13日 00:56

記者李湘文/綜合報導

知名作家瓊瑤今年高齡79歲,12日突然在臉書公開「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一封公開信」,提前交代自己的後事。她提出10項要求,無論最後生了什麼樣的重病,都拒絕任何大手術、插管、急救措施,因為不想承受一點點的痛苦,「讓我死得快最重要!」



▲瓊瑤提前交代後事。(圖/CFP)

瓊瑤自認能平安活到79歲,已經是上蒼給予的恩寵,所以會用笑容看待死亡,就算之後生了重病,也不要動手術、不要插任何管子維生,臨走前更不要進行任何急救,「幫助我沒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計讓我痛苦的活著,意義重大!千萬不要被『生死』的迷思給困惑住!」若是她晚年失智失能,甚至希望可以到瑞士安樂死。

儘管正面看待死亡,但瓊瑤也表示會好好保護自己,像火一樣燃燒生命的熱情。只是她認為,既然死亡是必然的、從出生那一刻就已注定的事,那何不以正能量面對,「時候到了,不用悲傷,為我歡喜吧!我總算走完了這趟辛苦的旅程!擺脫了我臨終前可能有的病痛!」



▲瓊瑤交代後事。(圖/CFP)

此外,瓊瑤希望後事簡單辦理,不要用任何宗教方式悼念,也拒絕發訃文、不公祭、不開追悼會,私下辦個家祭就好,遺體則儘速火化花葬、歸於塵土。她認為死亡是私事,沒必要麻煩任何人,也不需在乎外界評論,「『死後哀榮』是生者的虛榮,對於死後的我,一點意義也沒有,我不要『死後哀榮』!後事越快結束越好,不要超過一星期。」

瓊瑤解釋寫下這封信的原因,一方面是想趁頭腦還清楚時,先把自己的想法好好表達,一方面也是希望藉由公開文章,讓兒子和媳婦將來面臨抉擇時,可以有個大家都看得見的憑據,避免家人受到外界人士的責難。她同時呼籲立法,希望安樂死採取「註記」方式,任何健康的人若希望將來安樂死,都能在健保卡上提前註記,「免得兒女和親人為了不同方式的愛,發生爭執。」

【瓊瑤全文】

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一封公開信
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

親愛的中維和琇瓊:

這是我第一次在臉書上寫下我的心聲,卻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封信。

《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是我在《今周刊》裡讀到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值得每個人去閱讀一遍。在這篇文章中,我才知道《病人自主權利法》已經立法通過,而且要在2019年1月6日開始實施了!換言之,以後病人可以自己決定如何死亡,不用再讓醫生和家屬來決定了。對我來說,這真是一件太好太好的喜訊!雖然我更希望可以立法《安樂死》,不過,《尊嚴死》聊勝於無,對於沒有希望的病患,總是邁出了一大步!

現在,我要繼沈富雄、葉金川之後,在網路公開我的叮嚀。雖然中維一再說,完全瞭解我的心願,同意我的看法,會全部遵照我的願望去做。我卻生怕到了時候,你們對我的愛,成為我「自然死亡」最大的阻力。承諾容易實行難!萬一到時候,你們後悔了,不捨得我離開,而變成葉金川說的:「聯合醫生來凌遲我」,怎麼辦?我想,你們深深明白我多麼害怕有那麼一天!現在我公開了我的「權利」,所有看到這封信的人都是見證,你們不論多麼不捨,不論面對什麼壓力,都不能勉強留住我的軀殼,讓我變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臥床老人!那樣,你們才是「大不孝」!

今天的《中國時報》有篇社論,談到台灣高齡化社會的問題,讀來觸目驚心。它提到人類老化經過「健康→亞健康→失能」三個階段,事實上,失能後的老人,就是生命最後的階段。根據數據顯示,台灣失能者平均臥床時間,長達七年,歐陸國家則只有2週至一個月,這個數字差別更加震撼了我!台灣面對失智或失能的父母,往往插上維生管,送到長照中心,認為這才是盡孝。長照中心人滿為患,照顧不足,去年新店樂活老人長照中心失火,造成6死28傷慘劇,日前桃園龍潭長照中心又失火,造成4死11傷的慘劇!政府推廣長照政策,不如貫徹「尊嚴死」或立法「安樂死」的政策,才更加人道!因為沒有一個臥床老人,會願意被囚禁在還會痛楚、還會折磨自己的軀殼裡,慢慢的等待死亡來解救他!可是,他們已經不能言語,不能表達任何自我的意願了!

我已經79歲,明年就80歲了!這漫長的人生,我沒有因為戰亂、貧窮、意外、天災人禍、病痛……種種原因而先走一步。活到這個年紀,已經是上蒼給我的恩寵。所以,從此以後,我會笑看死亡。我的叮囑如下:

一、 不論我生了什麼重病,不動大手術,讓我死得快最重要!在我能作主時讓我作主,萬一我不能作主時,照我的叮囑去做!
二、 不把我送進「加護病房」。
三、 不論什麼情況下,絕對不能插「鼻胃管」!因為如果我失去吞嚥的能力,等於也失去吃的快樂,我不要那樣活著!
四、 同上一條,不論什麼情況,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種維生的管子。尿管、呼吸管、各種我不知道名字的管子都不行!
五、 我已經註記過,最後的「急救措施」,氣切、電擊、葉克膜……這些,全部不要!幫助我沒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計讓我痛苦的活著,意義重大!千萬不要被「生死」的迷思給困惑住!

我曾說過:「生時願如火花,燃燒到生命最後一刻。死時願如雪花,飄然落地,化為塵土!」我寫這封信,是抱著正面思考來寫的。我會努力的保護自己,好好活著,像火花般燃燒,儘管火花會隨著年邁越來越微小,我依舊會燃燒到熄滅時為止。至於死時願如雪花的願望,恐怕需要你們的幫助才能實現,雪花從天空落地,是很短暫的,不會飄上好幾年!讓我達到我的願望吧!

人生最無奈的事,是不能選擇生,也不能選擇死!好多習俗和牢不可破的生死觀念鎖住了我們,時代在不停的進步,是開始改變觀念的時候了!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

談到「生死」,我要告訴你們,生命中,什麼意外變化曲折都有,只有「死亡」這項,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也是必然會來到的。倒是「生命」的來到人間,都是「偶然」的。想想看,不論是誰,如果你們的父母不相遇,或者不在特定的某一天某一時某一刻做了愛,這個人間唯一的你,就不會誕生!更別論在你還沒成形前,是幾億個王子在衝刺著追求一個公主,任何一個淘汰者如果擊敗了對手,那個你也不是今日的你!所以,我常常說,「生是偶然」,不止一個偶然,是太多太多的偶然造成的。死亡卻是當你出生時,就已經註定的事!那麼,為何我們要為「誕生」而歡喜,卻為「死亡」而悲傷呢?我們能不能用正能量的方式,來面對死亡呢?

當然,如果橫死、夭折、天災、意外、戰爭、疾病……這些因素,讓人們活不到天年,那確實是悲劇。這些悲劇,是應該極力避免的,不能避免,才是生者和死者最大的不幸!(這就是我不相信有神的原因,因為這種不幸屢屢發生。)如果活到老年,走向死亡是「當然」,只是,老死的過程往往漫長而痛苦,親人「有救就要救」的觀念,也是延長生命痛苦的主要原因!我親愛的中維和琇瓊,這封信不談別人,只談我——熱愛你們的母親,懇請你們用正能量的方式,來對待我必須會來臨的死亡。時候到了,不用悲傷,為我歡喜吧!我總算走完了這趟辛苦的旅程!擺脫了我臨終前可能有的病痛!

無神論等於是一種宗教,不要用其他宗教侵犯我

你們也知道,我和鑫濤,都是堅定的「無神論者」,尤其到了晚年,對各種宗教,都採取尊重的態度,但是,卻一日比一日更堅定自己的信仰。我常說:「去求神問卜,不如去充實自己!」我一生未見過鬼神,對我來說,鬼神只是小說戲劇裡的元素。但是,我發現宗教會安慰很多痛苦的人,所以,我尊重每種宗教,卻害怕別人對我傳教,因為我早就信了「無神論教」!

提到宗教,因為下面我要叮嚀的,是我的「身後事」!

一、 不要用任何宗教的方式來悼念我。
二、 將我儘速火化成灰,採取花葬的方式,讓我歸於塵土。
三、 不發訃文、不公祭、不開追悼會。私下家祭即可。死亡是私事,不要麻煩別人,更不可麻煩愛我的人——如果他們真心愛我,都會瞭解我的決定。
四、 不做七,不燒紙,不設靈堂,不要出殯。我來時一無所有,去時但求乾淨利落!以後清明也不必祭拜我,因為我早已不存在。何況地球在暖化,燒紙燒香都在破壞地球,我們有義務要為代代相傳的新生命,維持一個沒有污染的生存環境。
五、 不要在乎外界對你們的評論,我從不迷信,所有迷信的事都不要做!「死後哀榮」是生者的虛榮,對於死後的我,一點意義也沒有,我不要「死後哀榮」!後事越快結束越好,不要超過一星期。等到後事辦完,再告訴親友我的死訊,免得他們各有意見,造成你們的困擾!

「活著」的起碼條件,是要有喜怒哀樂的情緒,會愛懂愛、會笑會哭、有思想有感情,能走能動……到了這些都失去的時候,人就只有軀殼!我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智和失能。萬一我失智失能了,幫我「尊嚴死」就是你們的責任!能夠送到瑞士去「安樂死」更好!

中維,琇瓊!今生有緣成為母子婆媳,有了可柔可嘉後,三代同堂,相親相愛度過我的晚年,我沒有白白到人間走一趟!愛你們,也愛這世上所有愛我的人,直到我再也愛不動的那一天為止!

我要交待的事,都清清楚楚交待了!這些事,鑫濤也同樣交待給他的兒女,只是寫得簡短扼要,不像我這麼嘮叨。不寫清楚我不放心啊!我同時呼籲,立法「尊嚴死」採取「註記」的方式,任何健康的人,都可在「健保卡」上註記,到時候,電腦中會顯示,免得兒女和親人為了不同方式的愛,發生爭執!

寫完這封信,我可以安心的去計劃我的下一部小說,或是下一部劇本!可以安心的去繼續「燃燒」了!對了,還有我和我家那個「貓瘋子」可嘉,我們祖孫兩個,正計劃共同出一本書,關於「喵星人」的,我的故事,她的插圖,我們聊故事就聊得她神彩飛揚,這本書,也可以開始著手了!

親愛的中維和琇瓊,我們一起「珍惜生命,尊重死亡」吧!切記我的叮嚀,執行我的權利,重要重要!

你們親愛的母親
瓊瑤 寫於可園
2017年3月12日

tiger的家长 2017-3-14 10:14

我是一个平民老百姓,在踏入40岁以后我跟我的先生说:如果我万一发生意外或严重疾病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不要电击、插管.....能够让我安安静静的走,我不要没有任何生活质量的活。我也在考虑是否要留下遗嘱以免万一发生这种情况下我的选择会让先生会面对其他家属、朋友的不理解甚至是责难。

悠优 2017-3-14 14:45

码这么多字。。。我就不看了,琼阿姨你死就死嘛搞得全世界都围观,又拿不到諾奖,想到你我脑海中的画面竟然是马景涛的呐喊,矮油,一句台词都木有记住。我不是您滴好读者啊。。。。你要骂就骂好了反正生气更促进迅速老花了。。。:Q :time:

麦兜兜 2017-3-14 19:05

没想到琼瑶也80岁了

pp_dream 2017-3-14 22:17

我爸妈进入高龄后,尤其是我爸癌症数年,我开始感受到死亡的恐惧。我猜,每个人年轻时都不会想到当死亡越来越近时,人有求生的本能,有对死亡的恐惧。

记得前几年,有同学癌症去世。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他选择信仰上帝,我猜那时他需要勇气吧。

面对死亡,本能是恐惧的,虽然现在不会也不可能感受到那种恐惧。谁也不知道自己面临死亡时会是什么境遇,希望能体面能有尊严的走~

pp_dream 2017-3-14 22:23

我的几位长辈都因癌症或中风而去世,有几位的过程非常熬煎,我并未亲眼看见,只听到家里人提起,就已毛骨悚然。
我自认为是心理素质特皮实的那类人,但面对家人的过世和病痛,我还是很崩溃的。

yingyinc 2017-3-15 06:52

[url]http://mp.weixin.qq.com/s/OdTYsMhQko27M_KQcj1XGw[/url]
琼瑶的“生前预嘱”:选择有尊严地告别人世
原创 2017-03-14 吴丽玮 三联生活周刊
近日,即将进入耄耋之年的琼瑶向自己的儿子、儿媳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向家人们预先嘱托自己希望“尊严死去”的愿望。

“虽然中维一再说,完全了解我的心愿,同意我的看法,会全部遵照我的愿望去做。我却生怕到了时候,你们对我的爱,成为我‘自然死亡’最大的阻力。承诺容易实行难!万一到时候,你们后悔了,不舍得我离开,而变成叶金川说的:‘联合医生来凌迟我’,怎么办?我想,你们深深明白我多么害怕有那么一天!现在我公开了我的‘权利’,所有看到这封信的人都是见证,你们不论多么不舍,不论面对什么压力,都不能勉强留住我的驱壳,让我变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卧床老人!那样,你们才是‘大不孝’!”



琼瑶公开信

终于把自己的心愿说出后,身体健康的琼瑶开始安心筹备自己的下一部小说,她还打算和孙女合作一本关于喵星人的插画书,岁月依然静好。她在公开信中写道,通过一篇文章得知,原来《病人自主权利法》在台湾已经立法通过,即将实施,病人可以自己决定如何死亡,而不用依靠医生和家属来做决定,“对我来说,这真是一件太好太好的喜讯!虽然我更希望可以立法《安乐死》,不过,《尊严死》聊胜于无,对于没有希望的病患,总是迈出了一大步!”

琼瑶的表态让很多人想到了离开的那一天,我是否也可以提前做出嘱托?这么做是否会伤害我的家人?我该表达出哪些意愿?我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愿望?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内地就已经有人在做这件事了。


琼瑶

2006年,罗点点和几个朋友一起创办了“选择与尊严”网站,网站的主旨是呼吁中国人通过填写一份叫做“生前预嘱”的文件,实现自己有尊严地离开世界的愿望。网站的介绍中写道,生前预嘱是一份在本人清醒时自愿签署的文件,明确表达本人在生命末期希望使用什么种类的医疗照顾,包括是否使用生命支持系统(如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心脏电击等),以及如何在临终时尽量保持尊严。

罗点点告诉本刊:“在传播过程中,我们的志愿者有一个准则,叫‘第一时间缄默’,我们不想采用主动宣传的态度,因为死亡是一件最私密的事,同时我们这个民族对死亡又有很多禁忌。”在成立若干年后,在网站上签订生前预嘱的人数一直增长缓慢。

罗点点是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小女儿,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后在解放军总参管理局卫生处门诊部心血管内科做了多年医生,退伍后到投资管理公司的调研部工作,接着又转行到媒体公司做创意总监,其间出版过小说、传记、随笔,也为报刊撰写过经济专栏,还担任过影视编剧、策划等等。


罗点点(于楚众 摄)

“开始是我们几个懂医学的朋友开玩笑说,弄一个俱乐部,叫‘不插管俱乐部’,意思是临终的时候不过度抢救,该走咱们就走,别每天呼哧呼哧的。当生命没有质量的时候,插管、心肺复苏就成了痛苦而没有意义的事。”

罗点点说,这只是个开玩笑的说法,也并没真的成立什么俱乐部,但她还是觉得应该把这种想法“做成一件正经事”,于是就开始在网上搜信息,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是什么情况,为自己的想法找一些理论依据,同时也寻找一种合适的生前预嘱内容模板,供人们参考。“我们看到有各种各样关于生前预嘱的办法,其中美国人的一个办法引起我的注意,叫‘五个愿望’,即Five Wishes,我觉得它通俗易懂好执行。”

“五个愿望”的设计者叫吉姆·托维(Jim Towey),他是小布什执政时的总统助理。1985年,还是一名律师的他在华盛顿特区的“艾滋病人之家”做了一年全职志愿者,这是由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所创办的公益组织,之后他做了12年特蕾莎修女的法律顾问。“五个愿望”发布于1997年,由于公益组织深入社区的力量和宗教的传播,它很快被数十万美国人接受。



生前签署了“五个愿望”后,这份文件会进入“全美生前预嘱注册中心”(U.S. Living Will Registry),和医疗保险号码一起成为遇到医疗问题时可供专业人员首先掌握的信息。罗点点在一些临床专家和法律顾问的参与下,把Five Wishes变成了“我的五个愿望”,它保留了容易填写的表格形式,同时避免过多的专有名词,列出较为详尽的选项,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和简便的方式方便人们填写。

谁都可以在网站上填写这样一份生前预嘱。它共分为五个部分,每部分表达你在一方面的愿望。这五个愿望分别是:在生命末期需要什么样的医疗服务;要不要使用心肺复苏和呼吸机等生命支持系统;在情感上需要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希望家人和朋友如何看待自己的死亡以及谁来做我签署这份文件的见证人。在每一条下面,五个愿望被细化成若干具体的选项,可以方便地勾选。

比如第一个愿望下面可以选择,是否让医生给予药物解除疼痛、保持舒适、不要增加额外的痛苦治疗、保持清洁和个人隐私等等。填写完毕后将文件打印出来,申请人和他的见证人签名后,这份生前预嘱就算是生效了。在填写完成之后,文件的内容可以随时修改和撤销。生前预嘱签署满一年后,网站工作人员会向申请人的电子邮箱中发一封邮件提醒,希望申请人重新对此进行确认,再次思考自己的决定。每过一年这个提醒都会发到申请人的邮箱里。



“经历过亲人死亡的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比较高,对临终的想象更具体,对放弃抢救的想法更积极。”罗点点说,他们对做过的一次随机调查进行了分析,其中64.5%的调查者目睹过自己的亲友经历生命逐渐衰竭的过程,和没有这种经历的人相比,前者明显更愿意和他人谈论死亡,也曾想象或安排过自己的临终,临终时更不希望使用生命支持系统,更多地认为应由自己进行临终选择,更愿意填写生前预嘱。

亲人的离开同样给了罗点点强烈的震撼。罗点点的婆婆在2004年前后陷入生命垂危状态,老人多年患有糖尿病,又在2003年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综合征(即老年痴呆症),有一次翻身时突然被一口痰堵住,心跳呼吸骤然停止,送到医院后医生给的判断是,想恢复原来的生命质量几乎不可能,但如果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还能拖很多时日,最好能进加护病房。老人意识清醒的时候,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如果病重,不希望被切开喉咙插上管子,既浪费又痛苦,罗点点觉得自己有义务向丈夫和家人说明情况,同时也向医院的院长咨询了专业意见,希望撤掉已经使用的呼吸机。

“回到病房,我站在窗前拉着她的手,虽然处在深度昏迷中,可我还是感到从她体内传来的温暖。当我轻声叫她妈妈的时候,我甚至还看到她的眼球在半合的眼睑下转动。我所有的决心就在那一瞬间崩溃。我问自己,我们这样做,到底是不是真的符合婆婆的愿望?到底是不是在保护她不受痛苦?我忽然觉得,生命和死亡深不可测,我们是谁,凭什么决定他人生死?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呢?”在亲人的支持下,老人的呼吸机和维持血压的药物在第二天被停用,两三个小时后,老人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家人发现了一张夹在日记本里的字条,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在生命尽头不希望过度抢救的要求,同时她还委托学医出身的罗点点对自己的要求进行处理。“在看到这张纸条之前,我一直心惊肉跳,替别人决定生死这事太大了,我一直不能确认我做的是否是她想要的。可我还是很后怕,如果事情不是像后来那样,而是另外的样子,比如说永远没发现纸条,或者发现纸条了,而纸条上写着另外的意思。再比如,我没有揣摩对婆婆的心愿,而是把她送进了加护病房,让她在自己最不愿的状态中挣扎受苦,那我该怎么办?”

罗点点说,就算自己曾经是医生,已经见惯了临床上的生死,在关键时刻无疑比很多人更能趋利避害,但这种选择对她来说依然艰难。“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这件事情变得不再那么折磨人?”

北京军区总院肿瘤中心前主任刘端祺现在也是“选择与尊严”的专家咨询顾问,在网站上对网友关于癌症的提问做些回答。作为治疗恶性病的临床医生,他见证了太多的死亡和无谓的过度抢救,“包括呼吸机等在内的生命支持系统,对急性心脏病、意外伤害等急性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一系统被逐渐滥用,尤其是到了现在慢性病的时代,生命支持系统并不适用。就比如心外按摩,那简直可以叫做‘最后的表演’,与其说是为了抢救病人,不如说是想安慰生者,给他们一个情绪缓和的时间,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得了慢性病的人是用心外按摩的方式救活的,而这样的抢救还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


北京军区总院肿瘤中心前主任刘端祺(于楚众 摄)

在刘端祺看来,“选择与尊严”网站激发了人们对善终的思考。“大多数的人就像油灯熬尽一样去世,这个趋势是没有办法逆转的。抢救并不是面对死亡时的唯一选择,人可以有很多选择。”作为一个知名肿瘤专家,他一直在强调姑息治疗的重要性。简单地说,对于癌症病人的姑息治疗就是减轻疼痛,同时安抚心灵,但这种治疗无法根除疾病。“在现在医学条件达不到的情况下,应该尊重疾病和生命的规律。癌症的发展有一个拐点,过了这个拐点就应该进行舒适性的姑息治疗。”

曾有个专机的乘务长得了癌症,接受了刘端祺的救治,“她因为生病发出很强烈的臭味,成了病房里最不招人喜欢的病人。虽然她的病没办法解决了,但我们可以护理她的疮,解决恶臭的问题。只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不屑于做这些事,医院只收和机器发生关系的病人,眼里只有‘病’,本应面对的是‘人’”。

刘端祺退休前一直是“无投诉医生”。“在和病人相处一段时间之后,该说实话的时候就得说实话,有个病人不管家里的经济情况,想尽办法就为了能多活一会儿,一年内光是买机票到全国各地求医就花了十几万元,这时候就要提醒他,很可能这会是人财两空、同归于尽。尽量让医生和病人之间知识对称,最后的决定权在患者手里。”当然,这种治疗方法绝不是“安乐死”,它不存在其他人干涉病人生命的因素,只是让生命自然终结。



虽然网站是在倡导临终放弃过度抢救,传播完全不同于“安乐死”的“尊严死”概念,但罗点点有自己对“尊严”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希望我的临终不要插管,不要心肺复苏,我希望尽快离开,不要成为别人的负担,最终我实现了,就有了尊严。同样,如果我认为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可宝贵的东西,没有生命就没有尊严可谈,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都愿意在这个世界上存活哪怕多一天、多一小时、多一分钟,如果我的家人朋友了解我的愿望,恰好我的经济上能够满足我以这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这也叫做有尊严。在我看来,尊严的关键在于个人意志是否得到应有的尊重。”

(本文原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49期,有所删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79歲瓊瑤交代後事 3000字託兒子「讓我死得快最重要」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