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17-3-10 07:49
信仰与文化的“两仪四象”
信仰与文化的“两仪四象”
[url]http://mp.weixin.qq.com/s/ItlQY5XM2fadZLZ8DHgZTw[/url]
♬基甸聊天:信仰与文化的“两仪四象”
原创 2017-03-10 基甸 OC海外校园
↗ 点击上方“OC海外校园”关注我们

信仰与文化的“两仪四象”
信仰和文化,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三观。基督教信仰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许多人热议的话题。在多元文化的今天,基督徒应该如何看待信仰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处境中作光作盐?今天的基甸聊天,基甸老师和您分享“信仰与文化的两仪四象”

▼
9:44
信仰与文化的两仪四象
来自OC海外校园
信仰与文化的“两仪四象”
文字记录 | 闲云和大树
主持 | 基甸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基督教信仰跟文化的关系。这个问题常常成为一个很多人激烈讨论的议题。无论是一部电影——像前段时间上映的《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在基督徒当中引起了一些争议),或者是一些政治事件,像美国大选,等等,在基督徒当中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这些其实都跟一个基督徒怎样看待信仰和文化的关系是分不开的。
关于基督教信仰与文化的关系,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五种模式的归纳,这是神学家理查德•尼布尔(Richard Niebuhr)提出的。他说在基督教信仰与文化的关系中,可以归纳成五种不同的模式,代表五种不同看法。有的人认为,基督教信仰和文化是对立的;有的人认为,基督教信仰跟文化是不冲突的,甚至信仰是在文化之内;也有人认为,基督教信仰是超越文化的,是在文化之上的;还有人认为,基督教信仰跟文化一直是处在一种张力和悖论之下;也许更多的基督徒持第五种看法——就是基督教信仰可以转变文化、更新文化。
两个月以前,我听过一场王星然长老的讲座,他讲到基督教信仰和文化的关系。 王星然长老写过很多从基督徒的眼光来分析、批判流行文化的文章。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说:有四种不同的文化取向,这取决于一个基督徒(1)对文化的态度,(2)对基督徒应该在何种程度上参与文化的看法。所以在基督徒中,有的人对文化态度更积极、更正面,有的更消极、更负面;有些基督徒认为基督徒应该更多参与文化,有的比较保守,认为我们应该少参与文化。所以我们可以想象有两个轴,竖轴是我们对文化的态度,横轴是参与文化的程度,这样“两仪生四象”,就有四种不同的取向:

【取向1】如果基督徒对文化的态度是比较负面的,而且也在参与上是保守的,认为我们不应该过多参与文化,这样的取向就是所谓的“敬虔主义”的取向,基本是拒斥文化的。
【取向2】如果基督徒对文化是比较积极正面的看法,但对参与文化是保守的,要少参与,这个就叫做“两国论”,基本上对文化可以比较淡定地来处理。
【取向3】如果基督徒对文化态度又积极,在参与程度上又是比较进取的、开放的,就叫做“相关性”,这是要与文化相关,基本上是拥抱文化的取向。
【取向4】最后一个,如果基督徒对文化的态度是倾向于消极、负面的,但是在参与文化的方面是比较进取的,希望更多的参与文化,就变成“改造主义”,我们认为用信仰更新文化是最重要的。
所以这就有四种不同的取向。这四种取向在实践中是如何表现的呢?
如果你是“敬虔主义”的,那你基本上对文化是拒斥的。举例说,如果你看了《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你就会觉得,这个不是基督教的电影,里面讲的这些人性的闪光的地方,都是过分高举人性,没有看到人的罪性。这个男主角的信仰也不是正统的,是异端。所以这样的电影根本就不值得看。总的来说世俗的电影都没什么好看的。在参与政治的事情上,你有可能会觉得所有的政治都是堕落的,都是反对神的,所有的候选人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敬虔的、真正好的,所以我们不要把希望建立在选举或者是参政这些事情上,基督徒主要就是要传福音,领人归主。
如果你是“两国论”的,那么你对这些问题可能有更淡定的看法。看电影你会说即使是世俗电影,因为有普遍恩典,还是有艺术价值,甚至可以用来做福音预工,但是我们不需要太多地去拔高、推荐,基督徒还是应该要多传福音,因为真正能改变世界的只有福音。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精力花在文化上面,不需要去拍一些电影,来拯救电影业。世俗电影就是那样了,世界需要的是福音。
在“敬虔主义”和“两国论”中,有一种所谓的“沉船论”,就是说这个世界的问题是它像一艘要沉的船。在这个船要沉的时候,如果你去做文化的工作,那等于是去堵漏洞,修修补补,这个没有什么太多的用,我们基督徒需要做的是去救人,就是传福音。
第三种取向,就是所谓的“相关性”,这是拥抱文化的取向。这样的取向是把文化看得非常积极、正面。假如持这种取向的人看了《La La Land》(《乐城之爱》),他就会说,《La La Land》里面,有讲到爱和梦想,有讲到对美的追求,这些东西跟基督教并不违背,甚至是相合的。基督徒不但能够去看,也可以想想怎么用来传福音。好莱坞不都是邪恶,也有很多正面的东西。或者像以前有过的事情,就是牧师的妻子去投入流行文化界,去唱流行歌曲,所谓“跨界”,希望用这样的方式也能够传福音,影响社会。
在政治上,这种拥抱文化的取向就带来行动。信仰要有行动,所以有很多持这样取向的人,会积极投身在慈善、扶贫里面,或者在政治选举中非常活跃,去为某个候选人助选,等等。我们以前经常听说的所谓的“解放神学”、“社会福音”,都是这派的。不过我现在觉得,这派还不光限于左派或倾向于社会主义的政治倾向。我觉得现在越来越多的右派也有这样的趋势,只不过是把社会主义换成资本主义,等等。
第四种就是“改造主义”,用信仰来更新文化。文化虽然有很多堕落的成分,我们都处在堕落的文化中,但是基督徒可以有所作为,来更新文化。我们可以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基督徒可以拍一些有福音性的电影,如近几年拍的《救火员》、《上帝没有死》等等。用电影可以来批判文化,也做福音预工,把人引向基督教信仰,引向福音。基督徒应该去拍出更多这样的符合基督教价值观的电影,甚至我们希望能够改造整个好莱坞的美国世俗电影的文化。在政治参与方面,持这样取向的,就是要更多的去参政议政,基督徒可能会觉得我们原来是被歧视、被边缘化的,所以我们现在要发声,通过选举来选出更符合我们基督徒价值观的总统、议员或者是大法官。这样的话,可以来更新文化,让环境变得更适合传福音,让我们基督徒处境会更好,等等。

所以这四种取向会带来不同的实践。但是我想这四种取向也没有哪一种是完美的。我想我们都不需要把某一种绝对化,好像觉得只有这种是对的。当然在这四个中,我认为还是有优劣之分的。我觉得“敬虔主义”和“相关性”这两种都太过极端,因为“敬虔主义”过分强调要跟文化分离、隔绝,这样的话,信仰就变成纯粹个人性、私人领域里的事情,没有办法对社会产生影响,那基督徒也就没有办法“做光做盐”。但是, “相关性”又变成另一个极端,我认为对文化又过于乐观,确实是对人的罪性过于低估。太过分热衷于政治行动,很可能会伤害福音。因为这样的话,没有罪,也就不需要救赎,最终就不需要十字架,也没有基督了。这是另外一种极端的倾向。
剩下的两种,“两国论”“改造主义”,都有可取之处。我个人认为我们基督徒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两国论”提醒我们,上帝的国不是这个地上的国,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参与,无法解决所有世界上的问题。我们的终极盼望是在天上,所以我们不能“反认他乡是故乡”,把过多的期望投射在社会参与里面。“两国论”也提醒我们,要有迫切感,努力传福音,引人归主。另一方面“改造主义”,更新文化论,也有很多优点,能帮助我们避免过度消极地跟文化隔绝,提醒我们,我们作为天国的子民,也是地上国度的公民,我们有这样双重的身份,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在文化的领域中努力去见证福音更新个人的生命、也能更新社会文化的能力。我们基督徒本身确实应该成为黑暗世界中的明光,成为这个失味世界里的盐。
所以我们需要合乎中道的平衡。我们应该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在信仰和文化的关系里面,很多时候,我们在实践当中会产生很多混乱,出现一些极端的现象,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避免,需要去反思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