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所有的障碍都是为了完成爱-解读傲慢与偏见

yingyinc 2017-2-14 09:26

所有的障碍都是为了完成爱-解读傲慢与偏见

所有的障碍都是为了完成爱
[url]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jA1ODIyOA==&mid=401379469&idx=1&sn=a1448ce6781a871f6d40afb67e7d1d8b&mpshare=1&scene=2&srcid=0211pvaSrGJ8Wc0sSwXc6VAQ&from=timeline&key=12e67812be2be0d15c1883a8cf6542367d1b12c0a315495bf066ebc1b165501b8d152b9e5d15c25f772b212947c005b1d47a6b21bd9cf56158d0f195310a45b0fbdbfb0f3286cedae609dcc964471c3d&ascene=2&uin=MjkyOTg2MzEwMw%3D%3D&devicetype=android-23&version=26050431&nettype=cmnet&abtest_cookie=AQABAAgAAQBChh4AAAA%3D&pass_ticket=O4hEwxpfiX08f99RWhqHNFnvJxoLebm%2BTeSJiXTdY4lVFLiyTCqyaodMco6RYjih&wx_header=1[/url]

小约翰|所有的障碍都是为了完成爱
2016-02-11 小小推拉驴

(图片来自网络)

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之解析课堂实录
重新读奥斯汀,有很多的感触。就发现,奥斯汀跟其他作家很不同的一个地方就是,她有非常深的宗教观念,但她永远不会让你一眼就看出来她作品里面的宗教的观念的,她很蕴藉,很含蓄。她的作品里面有非常精巧的设置,是非常了不起的一种设置。后来我看到杨绛的《春泥集》,就看到里面有一些杨绛读西方作家的感悟,特别提到真正的大师就是制造困难,然后从里边来解决这个困难。而这一点用到奥斯汀的身上,正是她大师气魄的一个体现。奥斯汀所有的作品都会设置一个障碍导致有情人难成眷属,这个障碍表面上看是外在的,其实是内在的。这就是她的作品比一般的流行作品格调高的地方。这个内在的非常深的障碍怎么样去克服它,在这个克服过程中她的作品泛发出一种非常了不起的生命力和活力,非常精巧又非常大气。




你的傲慢,我的偏见
《傲慢与偏见》中表面障碍似乎是伊利莎白和达西之间的,仿佛是伊利莎白背景不好,尤其是名声不好,因为她爸爸遇人不淑,娶了一个年轻美丽却没有修养的班纳特太太,以至于受到妈妈的影响,他们的女儿也都非常的没有修养,以至于她爸爸天天关在书房看书,夫妻之间根本没有什么交流,然后他也不怎么管他的五个女儿,老大老二还好一点,后面几个就特别不着调,也不怎么像话,甚至她的妹妹莉迪亚还跟韦翰私奔了,这影响到整个家族的名声。家里的名声就非常不好,这一点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另外一个障碍就是他们家的女孩子没有任何的遗产和嫁妆。所以她们必须把自己嫁出去,否则等她爸爸去世后,她们的家产都会被她们的表兄继承,她们就必须搬出去,就没有地方住了。因为当时的遗传法是传男不传女的,就还有一个这样的障碍。还有障碍一个就是达西拆散了她的姐姐吉音与彬格莱的婚事。表面看起来是这些外在的障碍,但是你再去深入去读的话,这些还是很容易克服的,关键还是里面的内在的障碍。内在障碍是什么?就是人性中的傲慢与偏见。那为什么叫傲慢与偏见呢?就是因为达西有着非常深的傲慢,而伊利莎白有着非常深的偏见。再往下分析你会看到,达西的傲慢是有理由的,他不是因为有钱就傲慢,他有钱且很有修养,又很富有同情心,又很通情达理,又很明事理,又很有洞察力。他对彬格莱和简,说你们之间的爱是有问题,结果证明确实是有问题的,他的观察非常准确。又有钱又英俊又这么厉害,你说他怎么能不傲慢。他的傲慢与他的尊严是相关的,我们就会觉得他有资格傲慢。他不傲慢一下就不是达西了。而伊利莎白的偏见也是跟她的尊严是有关系的,正是因为她生长在那样一个声名狼藉的家庭里面,所以她更格外的敏感,敏感于别人的评价,像达西这么傲慢地说乡下女孩子,又说伊利莎白的妹妹怎么怎么的,又说到她的姐姐怎么怎么,其实都是有实情在里面的,但是越是有实情越是引起伊利莎白自卫式的反击,越是要维护她的尊严。所以你也会觉得她的偏见几乎也是注定的。因此当韦翰出现的时候,她几乎不假思索的就相信了韦翰对于达西的那些诬告。其实,这正迎合了她内在的自尊的出口,她需要找出一个东西来强化她内心的偏见。因此,奥斯汀就揭示了傲慢是你本性的一部分,而偏见是你尊严的一部分,你几乎是没有办法根除的,傲慢与偏见就根深蒂固的驻扎在我们的心中。



这种傲慢再往下走其实就是我们的自我,它是跟达西的自我联系在一起的,没了傲慢就没了达西。偏见也是这样,伊利莎白的偏见其实也是她的自我。因此奥斯汀就给我们看见说是我们的自我本身,只不过给它起了个代号叫傲慢,起了个代号叫偏见,这其实只不过是我们的这个“我”。好了,分析到最后,是我们的这个“我”,那什么是爱呢?爱就是摆脱自我,去关注别人。爱不是为了使用别人让我的自我更完美,这是希腊的爱的理念,这不是希伯来的爱的理念,而希伯来的爱的理念认为爱,恰恰在于自我激情的消除,应当是牺牲了我去成全别人。那么这种观念最佳的代表是什么,就是耶稣为了人类在十字架上被钉死。真正的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再只盯着我,而是只盯着你。不是利用你来成全我,而是怎么与你对话,来明白你。明白你的需要,或者说爱就是在别人的需要上看到我的责任,而不是为了成全我而把别人当做利用的条件这样一种观念。


奥斯汀就把它推向极致,就是要告诉我们爱就是两个自我中心的人跳出自我中心来开始真正的相爱。这样相爱的过程是很困难的,因为要让两个自我中心的人去破除自我中心来彼此相爱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就看见他们之间有一个艰难的碰撞或者说是交锋。碰撞交锋其实就是一种对话,其实就是一种呼唤和应答。




爱情是一个成长的故事
其实,伊利莎白就是很多女孩子的人性,每个女孩子都是很敏感地紧紧地维护着她自己。如果呼唤的不好的话,那个女孩子就很可能仅仅因为你爱她而爱你,她没有一个真正觉醒的过程,会存在这样一个危机,这样的话双方恰恰是不平等的。我恰恰是因为被爱,(现在不是很多人说与其找个你爱的人,不如找个爱你的人。大一的学生甚至告诉我,找一个我爱的人谈恋爱,找一个爱我的人去结婚),找个爱我的人去爱,其实仍然是没有爱,因为你不爱ta,或者还没有来得及来爱ta,很多的女孩子就这样,只是找一个爱她的人,但是她的里面根本没有醒过来,没有问问自己的心是否也爱他。因为她很在乎自己,有这么一个人对我这么好,她就很容易被感动,因此我就跟他好或嫁给他吧,表面上看你是在对他好,其实你是在对自己好。你就利用他对你好,你就对自己更好。说到底还是自爱。这不是真正的爱的产生。因此这个爱的产生必须是人心里面的两个自我来碰撞,来对话,来交锋。所以人一上来是不可能有爱的,不可能有一见钟情的爱的,两个自我中心的人天生是没有爱的。所以爱是需要呼唤的,爱是需要学习的。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是在学着克服自我,学着在乎对方。


因此奥斯汀的作品,你表面上看很简单,仿佛是一个爱情故事,其实人家是一个关于成长的作品。她所有的作品都是一个成长的作品,里面的主人翁的性格是动态的,不断地学会去爱。不只是女主人翁,男主人翁也在成长。每一个人在这过程中通过学着去爱,你的自我也是被成全的,而不是主动地利用别人来成全自己,而是在把自己交出去的过程中,你自己反而在爱中被成全。


这在《傲慢与偏见》里面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的,伊利莎白和达西就有一个激烈的碰撞。你会发现奥斯汀观察的很微妙。达西在求婚之前,还在自我斗争,他根本没有注意伊利莎白是怎么想的。他只是在那里想,自己向她求婚是不是自己付的代价太大了?我向她求婚,她的家庭名声那么不好,别人会不会说我?我向她求婚,我是不是怎么怎么?你看,他一直在那里我我我,我我我,斗争来斗争去。却根本没有想到人家伊利莎白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求婚这种事情不是你决定了就成了的事。但是达西就十拿九稳,就觉得这个事儿,只要我开口就肯定成了,那个女孩子怎么会不答应。他根本没有把对方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与他平等的个体来看待。他斗争来斗争去,颠过来倒过去,最后终于克服了,放下架子来向伊利莎白求婚,结果没想到伊利莎白不同意。而且不止不同意,还骂了他一顿,说,“就是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会嫁给你。”说你这么傲慢,怎么怎么,就痛骂了他一顿。说的话都很难听。我们知道,伊利莎白之所以这么激烈,其实是有维护她的尊严的味道在里面。如果一个男孩子要是真的懂这个女孩子,他就知道,在激烈情绪的背后有很多的东西是可以解读的。但是,达西的痛苦就在于他觉得自己的尊严被冒犯了,因此他就非常的痛苦。他觉得自己从小到大自己还是很会做人的,还是很有修养的,但是没想到我这么在乎的一个人这样看待我,就是这个落差感让他很受不了,就真正陷入了痛苦。在这样的痛苦中他看到自己其实根本没有在乎人家,也没有真正观察过人家内心真实的想法。他在乎的不过是自己要做一个达西先生而已。因此他就开始了他的反省和忏悔。但是奥斯汀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会用忏悔这个词。而只是讲他的痛苦他的难过,以及他行为方式上的改变,那他为什么会有行为方式上的改变呢?就是他真正开始在乎别人了,开始在乎别人是怎么想的了,而不只是在乎自己的感受。后来达西就写了一篇长信, 信中就有很多的他的成长在里面,他的感受,他的忏悔在里面,于是他自己的被教育的过程和学会爱的过程就慢慢的学到了。他也在克服自己人性里面的自我和傲慢。


这是达西成长的一部分,另外就是伊利莎白其实更需要成长,书里面其实有很大的篇幅在讲伊利莎白怎么成长的。伊利莎白也有她的自我,也有她的问题,一上来也是没有爱的。她也需要放下自我,去了解人家,学习爱的功课。奥斯汀就安排了,上校怎么教育她,她怎么明白了事情的真相,然后她怎么到达西家里面参观,还有她接到达西的信的时候有那么多的翻江倒海的感悟。但是紧紧地围绕着她的是她的自尊,既然把话已经说出来,她永远不会再跨出一步的,因此除非是达西特别主动。




呼唤与应答
在里面我们就看见,它其实不是所谓的以男性为中心,而是说两个地位平等的人都必须学会爱,但是必须得有一个主动者来发出这种爱,因为女孩子有更多的保护自己的尊严感。你对一个女孩子需要有更多的理解,之后男人就要更多的去承担一个呼唤者的责任。因此就有一个呼唤和应答的模式,这不是一个地位的不平等,而是一种秩序。因为圣经里面说,上帝先造了男人,又造了女人,又让所罗门王呼唤书拉密女。因此这是男人的责任,而非以男性为中心,我觉得圣经里面的说法更妥帖。这是男人的一个责任,若是男人因为被拒绝,就老是在那里,暗自悲伤自己怎么会受伤以至于没有勇气去追求女孩子,那这还叫什么男人。这就说明他仍旧没有走出他自己,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鼓励你非得死皮赖脸去追求别人,而是在这里说男性应当更多的做一个主动者,要有更多的承担,因为女孩子找的不是一个弟弟,而是要找一个哥哥,即使他的年龄比你小,也必须成为你的哥哥。从哪里表现出来呢,就是他必须在爱情上做一个主导者,若是他成不了一个引导者,以后你怎么敢把自己交给他呢?你就老觉得他这么幼稚,你跟他在一起会有安全感吗?他啥事都做不了主,爱情都做不了主,他是否爱我还得我教他,那这个就太过分了。面对人生中这样一个大事儿,他必须自己做决定,这就是他从男孩向男人转变,他自己决定来爱一个人,来承担起爱的责任,这意味着他成熟了。男人是在责任中成长的。


所以达西就再一次发出召唤,伊利莎白也终于克服了自己敏感的自尊心。奥斯汀的巧妙就在于,他在两个人最后见面要确定关系的时候,又安排了嘉德里朗夫人,她讲话很难听,说,你有什么资格嫁给达西,你名声那么不好,什么什么的,讲了很多难听话。外在条件,伊利莎白从来没有改变过。要是换做另外一个自尊心很敏感的女孩子,也许会说,“谁稀罕嫁给达西啦,达西算老几,你以为你们上流社会我就那么想去吗?你以为我是爱慕虚荣爱金钱的女孩子吗?去你们的!你们想结婚就结吧,爱谁谁……”然后就维护了穷人的尊严,但是那时候人家达西还没有向伊利莎白求婚,但是伊利莎白已经战胜了自我尊严的考验。面对嘉德里朗夫人的刺激和讽刺,伊利莎白说,“即使这些都考虑进去,但是只要达西爱我,我爱达西,那又算什么呢?”,嘉德里朗又说“你这么不要脸啊?如果你嫁给她,我们都不跟你们两口子来往,看你过着还有什么意思”,伊利莎白就说,“都不与我们来往的确很痛苦,但是跟嫁给达西的快乐相比,我觉得这些痛苦也值得。”(呵呵,是不是感觉到有一些“不要脸”的味道,那个时候人家达西还没有说要娶她呢!)但是伊利莎白认为只要能与达西结婚,这些痛苦作为付上的代价也没什么大不了。因此,最后两个人走到一起就是水到渠成了。因为两个人的自我教育已经完成了。


因此到了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原来所有的障碍是为了完成爱。没有一点障碍能考验爱吗?比如不让你们穷点,不让你们没有房子,如何考验你们相爱呢?如果我既是富翁,又英俊潇洒,又有房又有车,那你嫁给我是嫁给我呢还是嫁给了钱呢?没办法考验这是不是真正的爱。所以真正的有钱人是很痛苦的,因为他很难有真正的爱。因此要考验出真正的爱的话,必须设置重重的障碍,然后好完成这个爱的教育,好真正让爱产生出来。于是你会发现说我感激那些阻碍我们爱的结合的力量,我甚至感激我人性中的傲慢与偏见。我这么一个充满偏见的人你还爱我。于是真正的爱就是我真正的接纳你,这么敏感这么脆弱这么破碎的你,这是一种接纳,而不只是一种欣赏,而是一种完全的整个人的接纳。所以让两个人结合在一起的,你仿佛觉得是外在条件,其实真正的是一种内在的怜惜。我深深的知道我妻子的脆弱,那个脆弱是更动人的。也许你现在还不懂。还有男孩子的傻,这些才是最动人的。我真正的了解他所有的笨拙,愚蠢,但是仍然心动。这才是真正的爱。这个爱到最后才能真正的完成。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就比较清楚了。有人说奥斯汀重视金钱,人家奥斯汀简直就不屑于争辩。书中的伊利莎白的表兄科林斯来求婚,她二话没说就拒绝了,一点都没有感到后悔。然后她的好朋友夏绿蒂嫁给了科林斯,伊利莎白就说夏绿蒂是找了一个婚姻的贮藏室,是找了一张长期饭票。因此,奥斯汀借着伊利莎白就讽刺了以金钱为中心的爱,你怎么能说奥斯汀认为婚姻的基础是金钱呢?另外有人说她是完全走向爱情。她也不是完全走向爱情呀,伊利莎白的妹妹莉迪亚与韦翰不就是因为爱的冲动而私奔吗,奥斯汀对这种所谓一见钟情的感觉也是嗤之以鼻的。而且伊利莎白的爸爸就是因为妈妈的美貌而与之结合,才酿成了一生地大错,因为他们彼此没有精神的共鸣和里面的沟通。但是奥斯汀有没有走向金钱都不重要,门第都无所谓,就像法国人那样爱情至上。她都考虑了所有的因素。但是她仍然强调,必须是两个平等人格的交流,在这个交流中一起创造一个爱的世界,在这个爱的世界里面心心相印,然后使得终成眷属的人显出是有情人。因为在这个终成眷属过程中他们是有感情的。与我们的观念是不同的,我们老是觉得婚姻的基础是爱情。但是奥斯汀认为说爱情的基础是婚姻,我们为了婚姻而奋斗的过程显明我们是有爱的,男人愿意放下过度的尊严来承担起责任,女人也是愿意放下她过度的敏感,来一起在婚姻中我们付代价,在付代价的过程中显明我们的爱。




回到圣经看男女
在这样具体的文本分析当中我们就看到奥斯汀不是在那里说大话,喊口号,她里边有一个很深的基督教资源内在的欣赏和接受,把它变成了对人物的设置,对于情节模式的构造,对整个故事的把握。而且这样的一种设置,她不知不觉的就用在了她的叙事中,她的叙事是慢慢地牵引你,以伊利莎白的视角来完成她的自我教育。看了奥斯汀的小说,我才知道了什么叫高明的叙事。她慢慢地牵引着你,让你与主人翁一起被感化,主人翁终于结合了,仿佛你自己也心愿满足了一样。这是很高明的叙事技巧,她也不向你布道,就是慢慢通过叙事视角的转化,对你的教育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那你说,你要是不了解圣经的精神资源,你能真正解读得了奥斯汀吗?我觉得是不太可能的,不了解它的整个背景想要解读奥斯汀简直是痴人说梦,也只是说一些自以为是的话,也根本不是人家奥斯汀本来要说的。


当然这里有一些观念是受到我们前提影响的,尤其是我们的家庭伦理观念。那我们的观念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我觉得我们需要反省。比如我们现在就天然地认为所谓男女平等就意味着女人跟男人干一样的活儿。这就叫男女平等吗?女人们跟男人一样有社会上的事业,就叫女性地位提高了?你不觉得这样的论证是有问题的吗?女人要是在家里带孩子,在厨房做饭就是很低贱?这种观念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现在就自然而然就有了这些前提,但是这些前提也是要商榷一下的,也未必就天经地义。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在领奖的时候说,这个奖应该颁给我的妻子,我在实验室里面的工作是可以被替代的,但是我的妻子在家里面养育四个孩子,非常辛苦,她的工作是不可替代的。西方有一句谚语说“推动世界的手是摇动摇篮的手。”这话是什么意思?也就说女人在家里带孩子做饭一点不比在社会上做事业低贱,反而是非常是了不起的。很多女人觉得作了这个就是牺牲了,为什么会觉得是牺牲呢?往往有很多的奇怪的想法和观念在左右着我们。在圣经里面其实是讲到,男女都是上帝创造的,因此是平等的,所以必须一夫一妻,这个观念我只在圣经中看到过,在别的文化中没有出现过。包括我们认为很崇高的中国文化,它认为男女是不平等的,无论你怎么争论,事实都证明它里面没有男女平等。但是圣经中它又很强调男女是有区别的,因为有一个秩序的存在,就好比有的人个子高,他排队要排在个子矮的前面一样。绝对不是说他们的地位不平等,而是说秩序不一样。因此圣经上说男人要在家里面做头,不代表地位高于女人,而是秩序上如此,男人要承担起重要的责任。然后女人要做一个帮助者,女人的最重要的事业就是让男孩子成为一个男人,(我们平常不也说男人通过征服世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女人不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错了,否则你永远得不到幸福。女人的幸福不在于自己甩开男人自己成功,而是帮助男人,男人成功了,你就成功了。在帮助他的过程中,你的价值就得以体现,然后就好好的为他养育孩子,什么叫爱,爱就是牺牲嘛!带着尊严感价值感地相夫教子。当然你可以批评我,也可以批评圣经,我的意思是你的前提未必就是天经地义,认为你自己所持守的观念就绝对对。并不一定。就像中国人本来以为计划生育是对的,但是现在证明它是错的。猫狗都可以随便生,为什么人就不可以,没有一个朝代有这样的政策。因此,我们说,女人子某种程度上对于自己的认识在弱化,它根本都不太了解怎样来成为她自己或者来成就她自己,却一定要抹杀男女的差别,一定要在社会上来定位自己,每个人都认为家庭不重要,只有社会才重要。至少在我周围看到的所谓的女强人没有一个不是悲剧的。只要一个女人把她的注意力从社会转向她的家庭,这个家庭多少多少会有一些幸福感。我是有一种这样的观察。我们现在整个社会结构模式都改变了,因此我们要去理解人家另外一个世界的观念是蛮不容易的。也需要对我们的很多的前提有一些反省反思,在这样的基础上也才能有一些对话。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以来都觉得女性主义没有什么前提。女性主义把女人独立出来,来彰显女人的地位,到最后要发展到什么地步呢?难道跟男人一样才叫女人吗?连自己的身份位子都没了。在美国有一个老师问她的学生长大想做什么,其中一个小女孩儿回答想要当一位妈妈。现在还有想要当很多孩子妈妈的女人吗?也许你现在不认同,但是我敢保证到五十岁之后你一定会认同的。当然我不是鼓励你不去找工作,老是在那里等着嫁人。我的意思是说你要理解人家奥斯汀的前提,不能总在那里一味的指责她描写的女人一天到晚在想着怎么样嫁人。嫁人是大事儿啊,你完成这个是事情,才算是完成了一生当中最重要最辉煌的事情。我们很多古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女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好好的嫁人,嫁对一个老公,比你找一个好工作重要多了。


现在我们对与两性关系的思考其实是蛮弱的,若是不回到这些根本问题,你根本谈不好的。你若是回到古希腊的话,古希腊认为妇女儿童是没有投票权的,根本就没有城邦人的地位。对女性是有歧视的,因此也根本没办法来谈,因此要回到基督教的文化资源,也许你批判它,但是人家是一个资源,你也不要没有读懂就说人家是大男子主义。我不只一年在我们的研究生论文看到批评圣经里面是大男子主义地认为女人是罪魁祸首。首先圣经从来没有怨女人使人类走向堕落,我在讲约的时候已经讲过了,圣经永远都是在讲亚当吃禁果使人类走向堕落,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是夏娃吃了禁果使人类走向堕落。而且,圣经里的男女两性的关系是双方的,女人是要顺服男人,但是男人要为女人而死。也还是你要衡量一个爱情,要看女人是不是愿意为男人而活着,男人是不是愿意为女人而死去。圣经说,就像基督爱教会,为教会流血一样。因此要在男人肯为女人牺牲上来衡量他对女人的爱,在肯为女人舍己,承担责任上来衡量他对女人的爱。圣经的双性关系是相互的。这与人的本性又是相互联系的,男人需要尊重,尊重他就是爱他;女人需要爱,你爱她就是尊重她。


                                                                                                              惠苇整理 Mary编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所有的障碍都是为了完成爱-解读傲慢与偏见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