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宾惠廉牧师与汕头教会的建立

yingyinc 2017-2-7 12:38

宾惠廉牧师与汕头教会的建立

宾惠廉牧师与汕头教会的建立
[url]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E3NDY2OQ==&mid=2649800016&idx=1&sn=b465ba9c4362b912ae0db08c7b679c40&chksm=8865f3b2bf127aa4a922e09078422a332c88775076d2fc7de86077ca583fc9c541e2274469c4&mpshare=1&scene=1&srcid=02076oI0NnZrbdnwmGBN0lq8&from=groupmessage&key=2d0df31a62a25742c6239e79431cc6e30f3c9d712620c98b64de8704fee464f9d68ee26c804533d0c2063274bfd4ad4221975ed8c1d1e8a68e8c593c6cee2b09ab623e69d9382ab786dfdbf522e61e8d&ascene=1&uin=MjkyOTg2MzEwMw%3D%3D&devicetype=android-23&version=26050431&nettype=WIFI&abtest_cookie=AQABAAgAAQBChh4AAAA%3D&pass_ticket=N26%2F1XLuGefEd7rCJ%2Fif%2FNm40Wyxygdutn5TE5TC7N78EdyfH4w15osT0S0aQg%2Fv&wx_header=1[/url]

宾惠廉牧师与汕头教会的建立
原创 2017-02-07 阿信 阿信微言

     黎山基牧师(Rev.R. Lechler),汕头教会的拓荒者     

       1856年3月6日,宾惠廉牧师与戴德生联袂去汕头宣教。3月12日船在汕头附近的双岛下锚。在《戴德生的青少年时代》一书第29章,记载说:
汕头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由于城市夹在韩江和榕江之间,发展空间有限,因此有数百位苦力日夜劳作,填海造地。新建的房屋如雨后春笋,但是仍然远远跟不上外来人口的需求。
两人在汕头到处寻找住的地方,找了整整两天,一无所获,几乎绝望。辛亏鲍尔斯船长让他们晚上住在船上,才没有露宿街头。到了第三天,他们“碰巧”("happened")遇到一位广东商人,他见到这个身穿中国装的洋人居然能用广东话和他谈话,非常高兴。“碰巧”他的亲戚是汕头的最大的官,于是请他帮忙找到一个住处。这个住所很简陋,只是一间屋子,在一家香火店的楼上,顶上就是屋瓦,没有天花板。房子周围拥挤不堪。但鲍尔斯船长必须马上起航去新加坡,在他临行前夕,两人能找到住的地方,大家还是由衷地高兴。
这地方如此简陋,鲍尔斯船长心里并不满意。他对宾惠廉牧师满怀爱和崇敬,很不忍心看他住在这里。在看过两人住的地方之后,他写信给一位他们共同的朋友巴伯夫人(Mrs. Barbour of Bonskeid)说:
他们在汕头贫民窟找到一间陋居。我问宾先生:“你不能找到一间好一点的房子吗?”宾先生笑着回答我说:“我能够住在穷人中间,比住在顶舒服的家里更快乐。况且我的生活费每月只有10元。”我很惊奇:“宾先生,那不够我抽香烟!”
但宾先生说,这些钱对他足够用了……
这个卑微的开始,到1911年作者写作本书的时候,已经取得了大丰收。宾惠廉牧师在汕头建立长老教会的前五年,只有39位信徒受洗,到今天则总计有4400位受洗。1911年,教会的领餐会友达到2700人。一个健康的本地牧师团队已经成长壮大,全面代替外国牧师带领教会。
多年以前,面对及其险恶的环境,德国传教士黎山基(Rev. R. Lechler)单枪匹马,来到汕头传道。他学习基督的忍耐与爱心,四处布道,常常被人驱赶。1852年,黎牧师被驱逐出汕头,这里又成为福音的荒漠。
黎山基牧师(Rev. R. Lechler),是最早在汕头宣教的外国传教士。也是香港基督教崇真会的创始人之一。1948年,受德国巴色会差派来中国传教,1847年,与韩山明一起创建香港崇真会。1848年,黎山基牧师来汕头宣教,1852年被驱逐到香港。他在中国服事53年之后,1898年退休回到德国。
1838年巴色会的印度传教士克鲁基堡(C. Krückeberg)到澳门养病,期间遇到郭士立,对其在中国宣教的工作甚感兴趣,因而提议巴色会也派遣传教士到中国。
1846年5月13日,巴色差会派韩山明及黎力基来华,同年8月26日巴冕差会(Barmen Mission,即后来的礼贤会)又决定派柯士德(Heinrich Köster)及叶纳清(Ferdinand Genähr)二人来华协助郭士立传教。他们一行四人同船于1947年3月19日抵达香港。另有巴陵信义会(Berlin Missionary Society,又称柏林差会)之后派纽曼及韩士柏来中国传教。当时三个差会合称“三巴教会”。
三巴教会初期有不同的宣教目标,郭士立安排巴色差会负责广东东部,黎力基专责潮汕地区的潮汕人,而韩山明则负责客家人;巴冕差会负责广东南部和西部操“广府话”的中国人;巴陵差会由广州沿北江向上传教,于是同时向说客家话及广府话的中国人传福音。三巴教会渐渐出现了矛盾,及至义和团事件之后,三巴教会才共同拓展传教的事宜。
黎力基在潮汕宣教遭到驱赶,因而决定与韩山明及稍后来华的韦永福(Philipp Winnes)合三人之力以客家人群体为宣教对象,分南、北两会,南会以香港为基地,专向珠江流域地区传教,而北会以五华为首,深入粤北以至广西建立教会。传福音的工作包括建立教会,开办医院及学校。
1851年韩山明在上环街市附近成立巴色会客语礼拜堂,翌年在西营盘高街建立教会,即后来的救恩堂。1862年建立祟真会筲箕湾堂。1890年建立祟真会土瓜湾堂。1895年建立第四所的祟真会黄宜洲堂。
巴色会于1896年在香港注册(香港条例四号:《An Ordinance for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President in Hong Kong of the Basel Evangelical Missionary Society》),订明以时任巴色会香港会长的传教士娄士(Christian Gottlieb Reusch)为法人。1897年在深水埗福州街办学及建立第五所教会深水埗崇真堂。1905年在西贡南围辨学兼建立窝美崇真堂。同年在粉岭龙跃头建立第七所教会崇谦堂。1923年2月18日香港的七所巴色教会成立香港巴色总会。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巴色会将教会及学校的管治权暂时移交华人信徒。巴色差会顺应华人信徒的要求,于1924年自立后正式改名为中华基督教崇真会,香港巴色总会当时不属崇真总会的区会或支会,直到1928年才更名中华基督教崇真会香港区会而纳入成为崇真总会的三级体制下的区会之一,更于1929年实行全区自立,独立发展。1946年崇真总会议决加入“中华信义会”,向教会合一进发。1951年,由于内地政局之改变,香港区会与内地总会脱离关系,而巴色差会的传教士亦先后返国,遂于1952年6月7日在香港注册成为独立法团,改名香港祟真会。
1952年设立筲箕湾祟真幼稚园,1953年建立南华莆南华学校,1955年设立“少年部”及建立西贡乐育神学院,翌年成立“妇女部”及一所幼稚园,1958年建立筲箕湾祟真中学,1960年成立“慈善部”,1962年建立东头村祟真学校,1964年成立“出版部”,出版《祟真》双月刊及设置“黎力基奖学金”,1965年成立“主日学部”及建立葵涌祟真学校和东头村祟真幼稚园,1968年建立西贡乐育幼稚园。
附:此文写作,参考
《The Growth of a Soul- Hudson Taylor in Early Years》;
度娘:“黎山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宾惠廉牧师与汕头教会的建立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