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牧者的需要,谁来关顾?

yingyinc 2017-1-19 08:36

牧者的需要,谁来关顾?

牧者的需要,谁来关顾?
[url]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A4MDE0OA==&mid=2654480896&idx=1&sn=b136ba60b90d04902845725544f76b1c&chksm=bd50fc3b8a27752d777eb98ce2f53b2e31373e3fc63bfbe314ee401204bced1d997f8d0b2da6&mpshare=1&scene=1&srcid=01194oUpMzkQ8RaBVldEgytw&from=groupmessage&key=9c48b642bc3f329af136cb338e0741aeb28d91ca6b420965ee61ac88f8bb50f919f0a8bf97bd77558e376545e90338454b5225caa63598fad4dc2928ec7b67b9666aeeb6b2a73bad82cbe6936da9d786&ascene=1&uin=MjkyOTg2MzEwMw%3D%3D&devicetype=android-23&version=26050332&nettype=WIFI&abtest_cookie=AQABAAgAAQAfhh4AAAA%3D&pass_ticket=1cAZGas2cMA5GAFgQ9JIFmwmz3QgcOQeeQ73VMRlRZ8l%2BwePfv8kJrYJ87JQtcuY&wx_header=1[/url]

牧者的需要,谁来关顾?
原创 2017-01-13 陈丰盛 丰盛“书”房





牧者的需要,谁来关顾?

开始这篇文章,是出于我心里的忧伤。为着许多英年早逝的牧师,为着许多在低廉生活水平线的牧者,为着拼命服侍却没有保障的同工,为着在教会尽忠却顾不了家庭的传道人。我不哭,不是因为我不忧伤,而更多的是心寒。写这些,知道不能马上解决,但期待可以让更多人知道现状。

我曾经在教会里谈过很多次这方面的问题,总是被诸多的理由,甚至诸多的控诉,弄得无言以对。这些理由或控诉看似很能说明问题,始终离不开搪塞与逃避。请允许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讲讲今日中国许多传道人的现状。

传道人低工资问题
传道人的工资低是路人皆知的事实,也是许多人常年呼吁解决的问题。这看似已经成为大家都关注的问题,也是许多教会领袖早早看到,甚至是很期待解决的,为什么到现在还是解决不了?这实在是令人费解。今天,跟同工一起探讨了一会儿,我们看到教会对此的普遍观念,可能是问题一直不容易解决的原因:
高工资,会使传道人走向世俗化。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有没有想过:没有钱,很有可能逼着传道人世俗化。
教会提醒不能“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这又是很有理由的,但是教会却不应该把传道人敬虔作为低工资的理由。
教会认为:传道人要过信心的生活。这实在是很对的,不过教会却不能以低工资给传道人制造信心的功课。
教会引用主耶稣的教导:不要为明天忧虑。看是很有根据,但可悲的是,教会却不给牧者今天的供应。
教会以保罗不接受哥林多教会的奉养为例子。表面看好像找到了佐证,但教会却忘记了保罗强调“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林前9:14)。
教会认为传道人贫穷是属灵的标志。然而,在教会中,有许多负责的弟兄姊妹,特别是义工,自己却一样都不缺。
很可悲的现象,许多教会安慰传道人说:“神会供应。”其实,他们却离不开假冒为善之人的做法,在嘴上祝福传道人,却不给予足够的供应。

    当我提醒那些全心投入工作,忘记服侍主,甚至忘记平时的读经、祷告的基督徒时,有人就反驳说:“牧师,你不知道的,现在的生活都很现实的。”我很不客气地说:我怎么就不能体会你所说的“现实”?你的家庭,我也有;你上有老,下有小,我也有;你有压力,我也有;你缺钱,我更缺。但更多的时候,你却不能体会我们的“现实”。

传道人保险问题
传道人保险工作,对于一些大城市的教会来说,当然不会有问题。但是听说某城市教会在10来年前实行“五险一金”的时候,受到一位长老的阻碍。他控诉传道人怎么可以投保险,一方面浪费教会的钱,另一方面是没有信心的表现。但他本人原是某单位的退休工人,保险金额特别高,没有后顾之忧。后来,他无话可说,是因为一位牧师得了重病,幸得教会之前已经为牧师投了大病保险,才减轻了牧师本人和教会的经济负担。

我原先在农村的教会服侍,虽然当时教会没有办法直接办理保险,但教会的负责同工将我们的保险放到弟兄姊妹的公司里,使得我们在各方面得到保障。后来,来到城市,就很顺利延续。但我到各地教会去培灵、培训的时候,却听说有许多教会从来没有考虑给传道人保险,传道人若是自己保险,不但要自己交全额费用,反更被批评为“没有信心”。如果反问那些批评的人,大概没有几位是没有保险的。我实在怀疑,这种自己保险却阻止传道人投保的做法是出于爱教会、爱上帝。

传道人过劳问题
传道人过劳问题应该是最普遍、最严重的问题,近几年出现许多年轻牧师过劳患重症去世的消息,总是使我们无比揪心。从上海颜敏牧师、山东青岛孙斌牧师、董延谅牧师、河南郑州杨学明牧师以及陕西临潼龚艳荣牧师,他们去世时的年龄不过是三、四十岁。另外,在我所服侍的城市,今年有两位同工因重病而入院,得到治疗之后,现在家里休养。这几天,我在群里很少为此事发言,只看着同工们在讨论着,心里甚是痛苦,总觉得自己需要写点什么。

难道我们教会的领袖们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难道教会领袖等到死了人了才会意识到?我真的不相信。无可否认,有许多领袖自己也在这种无休止的工作状态之中,自己也没有找到有效调节的“良方”。甚至不少教会领袖本身也身患多重病症,像是“两头烧的蜡烛”。有一次,在教会的医务室里,我去见医生,听了我的描述之后,中医生叫我跟心脏科的医生聊聊,医生听完之后,就给出一句很震惊的诊断:“你得的是‘牧师病’!因为压力太大,心脏不是太好,要注意休息。”

记得还未到杭州服侍之前,我还在一个农村服侍。由于年轻,一股冲劲,培训班、讲道、写作等,使得我没有一刻休息,再要照顾刚出生的女儿,那几年的时间可真是连轴转的。由于过劳,心理也受到极大的挑战,每天没有时间安静,连祷告与灵修都成问题。因此,身体疲惫、心里急躁、灵里耗尽,一系列的问题产生。直到2011年下半年,我全身多处酸痛,到医院检查不出问题,医生提醒一定要休息,我才意识到必须为教会、为家庭、为自己都要停下来了。可惜,教会没有“安息年”的概念,所以只好以进修的名义,暂时离开服侍的岗位。

就算是现在,我们何尝不曾想到休息?教会的事工实在是可以让我们忙得不亦乐乎的,但教会目前实在也没有一个比较健全的休假机制,可以给予牧者劳逸结合的机会。很多牧者在劳累过度的时候,甚至希望自己能够生个小病,给自己找到休息的理由,让身体有休假的机会。

传道人侍奉与家庭平衡的问题
在已过的圣诞,由于妻子服侍的岗位正是与圣诞活动关系比较密切的,因此她几乎每个晚上都要在教会,直到十点之后才能到家。我则是必须与同工们调节一些事工,负责女儿的接送,有时则只好带着她来到教会,等到我忙完事情再回家。有一天,女儿在上学的时候说:“爸爸,我很久没有见妈妈了!”这让我心里觉得特别难过,确实妻子已经持续一段时间早出晚归,一家人也好久没有一起吃饭了。感恩的是,圣诞过后,我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妻子可以有更多时间与女儿在一起。

其实,这恐怕是今日教会中极其普遍的问题,我们比较有幸,因为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太久,但有中国各地教会中,实在不知道有多少牧者的孩子有多久没有见到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了。无怪有许多牧者在朋友圈里叹息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实在不知道无法平衡侍奉与家庭。

总结:我在这篇文章里,实在没有太多的篇幅来提出建议,也无意表达相关理念,只是将问题提出,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也希望更多的弟兄姊妹能够关心你身边的牧者。你可能到现在还会拿那些特殊的例子来反驳,如某些牧师不努力、某些传道人像“扶不起的阿斗”、某些传道人只在乎钱、某些传道人的恩赐不好、某些牧师的脾气不好等等。我认为这一切都不能成为教会和弟兄姊妹忽视、无视牧者需要的理由。

你也不要动不动就提出“体制问题”来搪塞我,在我看来任何体制都有其优点与缺点,重要的是人和人的观念的问题。我们说实在的,没有一个完全理想的体制,也不可能一下子去改变体制,而且体制本来就是死的。在改变死的体制之前,不如先改变活着的人,如果连活着的人都改变不了,谈何去改变死的体制呢?而且,真正的体制改变,还不是要先从人开始改变?

写到这里,我实在没有“一吐为快”的快感,反而依然心情沉重。不难想见,有些人对这篇文章不满,认为是揭露了教会的问题,认为站在牧者的立场上说话,或者认为没有大局的眼光。不管你如何“拍砖”、“唾骂”,我都想预先回敬几句:“既然传道人的现状是这样,如果现在神的呼召临到你,你会义无反顾吗?”“如果你的儿女告诉你,他/她想奉献作传道人,在现有的状况下,你会愿意吗?”

对于许多满有心志的牧者来说,他们实在不是冲着待遇、生活条件而奉献自己的,而是因神的呼召、基督的使命、圣灵的感动而奉献自己,即便是在不太理想的环境中,还是愿意支撑着、甘心地继续走下去。可以肯定,若不是神的拣选,若不是圣灵的感动,若不是基督的使命,我、至少是我,早就不做传道人了!

yingyinc 2017-1-19 08:37

[url]https://mp.weixin.qq.com/s/Ixg8oZoFVYmhYaey3uXz2Q[/url]

牧者谁牧?(一)——谁可以成为牧者的“灵友”?
原创 2017-01-19 陈丰盛 丰盛“书”房



这篇文章是继《牧者的需要,谁来关顾?》(点击阅读)之后而引发的。在那篇文章里,我只是提出问题,还没有指出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开始,我试着从“牧者谁牧?”这一主题来切入,探讨牧者生命关系的各个层面,寻找“牧者牧养”的途径。


牧者谁牧?(一)
——谁可以成为牧者的“灵友”?

当我思考与牧者相关的话题时,心里有些感伤,因为查考新旧约圣经,发现那在时代中与神同行的人,为神大发热心的人,为神而奉献身心的人,为神而警醒自己的人,总是神所使用的、孤单的牧者。

在远古时代,塞特的后代中间,与神同行的仅仅是以诺一人。且他的后代中,也只有挪亚一家蒙神的拯救,成为新世界的始祖。在摩西时代,以色列人虽然在法老手下受欺压、受痛苦,但真正冒死带领他们出埃及的是摩西。神也特别拣选摩西,只有他才可以去到西乃山上,与神面对面。经文说:“摩西进入云中上山,在山上四十昼夜。”(出24:18)

以利亚先知的时代,他为耶和华大发热心,被耶洗别到处追杀,他在神面前求死说:“耶和华啊,罢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为我不胜于我的列祖。”(王上19:4)他回答神说:“我为耶和华万军之 神大发热心;因为以色列人背弃了你的约,毁坏了你的坛,用刀杀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个人,他们还要寻索我的命。”(王上19:14)

在耶稣生平中间,除了施洗约翰稍微知道祂,且见证祂之外,没有人能够真正体会祂的心。而且,那跟随祂三年多的门徒始终不能真正理解祂,以致祂在客西马尼园的时候,孤单面对十字架的痛苦,祂对沉睡的门徒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警醒片时吗?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太26:40-41)

我们教会传统中有一首经典的诗歌,可以描述这种孤单的状态,诗歌名为《你孤单吗?》,它的第一段歌词如下:
你孤单吗?真孤单吗?
耶稣比你更孤单!
他曾降生,成为人子,
受尽凌辱和厌弃!
他曾孤单,在城里面,
曾孤单在各各他!
未见一人,与他同情,
试想他心何凄惨!

在今日教会中,牧者也是一群孤单的人。他们看似牧养很多弟兄姊妹,或者被许多弟兄姊妹包围着,但他们却可能是被孤立的人,因为在信徒中间,牧者是被“神圣化”的人,被视为“神的代表”,或是“与神最亲近的人”。他们容易被孤立起来,失去本应该有的属灵友谊,以致成为“孤家寡人”。
首先,牧者中间很少有现成的模范作为自己效法的对象;
其次,牧者的身份本身就容易使他“包装”自己;
再次,牧者心灵受到创作,使得他建立自我防御的系统;
最后,牧者之间勾心斗角的问题,使得他难以找到可以交心的属灵朋友。

华人教牧邱清萍曾写了一首短诗,名为《我没有弟兄》,在华人教会中间多年流传,该文道出了许多教会牧者的心声:
你是我的弟兄?
我没有弟兄。
我只有同事,教会的事,团契的事,探访,开会,招待和联络;
我没有不谈公事仍可以倾谈的弟兄。
你是我的弟兄?
我只有群羊,嗷嗷待哺的羔羊,并那刚愎悖逆的迷羊;
我没有能体恤我饥饿、了解的执迷的弟兄。
你是我的弟兄?
我没有弟兄。
我只有听众、观众和随众;
我没有患难与共的弟兄。
你是我的弟兄?
我没有弟兄。
我只有同业相仇的敌手,争功、邀宠,含沙射影、指桑骂槐
我没有为我成而乐、为我败而忧的弟兄。
我没有弟兄,
但是,主啊!我需要弟兄![1]

我曾在一篇《基督徒的交友观》中提到基督徒的人生中必要有朋友,我总结了六种朋友,分别为:
生命路上求挚友;
君子之交需素友;
相互鞭策惜诤友;
互相帮助靠益友;
心灵相通藏闺友;
不离不弃伴恒友。

既然,基督徒需要有朋友,那么教会牧者不应该成为“孤家寡人”,而更应该有结合以上六种朋友的属灵朋友,简称为“灵友”。我认为担任牧者灵友的最佳人选可能自己也是一位牧者,这样就可以达成“牧者互牧”的效果。当然,这也不是说,信徒就不可能成为牧者的灵友,不过实在需要经过更多的审视与观察。

香港陈浩昌牧师给灵友提出基本的要求:“灵友无须每事能给与答案,但求愿意陪伴同行;他不必富甲一方,只期望愿意分享和分担;他不可能完美无瑕,但求能坦承相对;他无须同意我的看法,但求他批评时带着体谅。灵友乐于施予,也乐于接纳别人的援手;灵友愿意与人同乐,也愿意与人同哭。”他引用史列关于灵友的生命与品格的20项素质,可作为参考:
1.      不是陈腔滥调的相交,也不过度属灵化;
2.      晓得问好问题;有效地回应所接听的话,并寻求了解;
3.      信任你;
4.      前后一致,而又遵守承诺的人;
5.      值得信赖,而又能保守秘密;
6.      无惧于你的愤怒、眼泪,或其他情绪;
7.      他有自己的伤痕,然而没有沉迷于自己的痛苦,并把情绪移情到对方身上;
8.      你不会感到彼此好像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而是平等看待;
9.      真诚地互相代祷;
10.  没有批评和论断;
11.  易亲近、愿意开放,和谦卑;
12.  有智慧与明辨;
13.  能够并愿意挑战你离开自己的舒适区;
14.  与他相近时你会感到舒服;
15.  不会试图改变你成为他所期望的;只会欣赏真实的你;
16.  相处时四周环境都令你感到可爱;
17.  对基督有强烈的委身;并帮助你更深度地委身基督;
18.  期望以爱和恩典来对质,而不是谄媚对方;
19.  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20.  不会对你有一篮子的期望。[2]

    当然,牧者互牧本身也有一些界限,其中最需要留意的就是避免与异性成为亲密的灵友,除非他/她是牧者的配偶。不过,在没有更多的篇幅进一步讨论之前,在此实在呼吁教会的牧者自身、信徒领袖以及弟兄姊妹均要关注牧者的需要。显而易见,牧者身体、心理、灵性的健康,所关涉的就是整个教会的健康与教会的发展。同时,我又想说,你可能无法真正成为牧者的灵友,但你至少可以用你真诚的关爱来成为牧者的支持系统。在牧者没有找到合适的灵友之前,使牧者不致孤单。


[1]邱清萍著,《我没有弟兄》,转引自陈浩昌著,《全人健康的教牧》,香港:方舟机构有限公司,2016年3月,第211页。
[2]转引自陈浩昌著,《全人健康的教牧》,香港:方舟机构有限公司,2016年3月,第212-213页。

yingyinc 2017-1-22 08:54

[url]http://mp.weixin.qq.com/s/WMntxsQwB104sb5pEqeEcw[/url]
牧者谁牧?(二) ——牧者自牧的20项建议
原创 2017-01-20 陈丰盛 丰盛“书”房



继《牧者的需要,谁来关顾?》(点击阅读)之后引发了“牧者谁牧”的系列文章,第一篇为《牧者谁牧?(一)——谁可以成为牧者的“灵友”?》(点击阅读),以“牧者互牧”为线索,提出牧者要找到“灵友”。
本文则以“牧者自牧”为主题,探讨牧者需要自我关顾,从五个向度来检视自身,并借此来关顾自身的需要。


牧者谁牧?(二)
——牧者自牧的20项建议

有牧者认为,牧者在寻求“他牧”,包括教会对牧者的关顾、牧者间的互牧、信徒对牧者关怀等之前,不如先自牧。我相信这样的提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正如有人说:“对别人好,更要对自己好。”我们当然也可以回到圣经中去理解主耶稣所说的大诫命:“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37-40)其中,很多人在理解“爱人如己”的时候,特别指出你在爱人时,要以爱己的心去爱,你怎样爱自己,也当怎样爱人。这似乎就是提醒我们,在爱别人的同时,爱己先行。转回来说,这不能成为我们自私的理由,成为以个人为中心的理由,因为爱神始终是摆在第一位,是不可以替代的。

那真正爱主,愿意奉献自己的牧者(自然要排除那些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不是服侍主,乃是服侍自己的假牧者),他们很多时候忽略了自己的需要,从而进入教牧不健康的漩涡,使得他们陷入身心耗尽的危机之中。香港陈浩昌牧师说:“教牧耗尽的成因数之不尽,但综合来说,大概是因为工作过于繁重、缺乏支持、忽略健康、急切的工作、救赎主的情意结、完美主义倾向、经常遭遇挫败、复杂的人际关系、孤单感、缺乏解压的时间和渠道、没有清楚工作的范围、欠缺量度成功的准绳、当初不切实际的期望。”[1]当然,许多牧者还有一个被冠以“属灵”的理由,就是“为主燃尽”,以致被强迫或自我强迫地处在耗尽的边缘而无法自拔。

近几年,中国教会也出现“自牧”的观念,特别是已故金陵神学院教授汪维藩牧师于2008年开始在《天风》连载的“自牧”系列文章。后来,陕西李世峥牧师于2012年接续汪牧师连载“自牧”文章。他们俩的文章各有特色,两代牧者(老牧师与年轻牧者)在生活中、牧场上向我们展示自牧的途径。

那么,什么叫做自牧?应该就是教牧学所提的“自我关顾”(Self-Care),即教牧要成为自己的牧者来牧养自己(pastor yourself)[2]。

很多人告诉我们,要忘记自己,要牺牲自己,要奉献自己,当然更要如前面所说的要燃尽自己。但夏桂云在其《踏上健康之路》一书中说:“要知道,我们照顾自己的健康并不是一种自私的行径。……我们忘记,甚或经常否认照顾自己健康的需要;但是如果我们不首先照顾自己的健康,我们不会有温暖的心、至诚的灵、清晰的头脑、或强健的体魄来切实地爱上帝,也不会向邻人活泼地表达爱心。如果我们让圣灵引导我们的生活,求祂赐下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和节制,那么当我们要负起这项照顾自己健康的重要工作之时,便会更加无往而不利。……照顾自己健康的事就好像刷牙和更衣一样,应该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惯性。”[3]

那么,我们的自牧,包括哪些方面?我们到底在哪些方面出了问题,需要“自我关顾”呢?对于自我的关顾,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在经济方面的需要,和灵性的需要,而是需要关注到全人的需要。一般来说,我们称一个健康的人,包括五个层面:灵性、身体、理智、关系和情感。而教牧要自我关顾,达到全人健康的程度,就必须关注自身灵性的更新、身体的调适、理智的培育、关系的建立与情感的和谐。

关于教牧全人健康的自我关顾,陈浩昌牧师在其著作(博士论文)《全人健康的教牧》一书中有详细的建议。由于该书中的具体建议有12页的篇幅,笔者结合国内教会的具体情况修改成20项。若要阅读陈浩昌牧师原著中的具体建议,可以寻找正当途径购买此书。

一、灵性更新上自我关顾的建议
1. 写下自己蒙召的见证,并适时与人分享,借此重温、再次确立召命,并坚固侍奉的心志;
2. 无论聚会中主领、讲道与否,都要存着敬拜的心亲近主,与会众一同敬拜主、聆听主的道;
3.坚持每天与神亲近的时间,如灵修、默想、祷告、查经、阅读,与神有单独、亲密的时间;
4.养成自省的习惯,或者借退修的机会,辨别神的作为、带领和旨意,时常保守在主的里面;

二、身体调适上自我关顾的建议
5. 定期有身体检查,作出适当的调节,以免压力过大,影响身体的健康,若有疾病征兆,要及时就医;
6. 选择一项或多项适合自己的运动,每周坚持有一定量的运动,养成习惯,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7.饮食要规律,避免过量;选择健康食品为宜,排除垃圾食品;以清水代替咖啡、奶茶、汽水等饮料;
8.避免过劳,适当休息;要好好把握每周的休息日;每年要有休假的机会;
9. 每天要有适当的睡眠,以七至八小时为宜;每天睡觉与起床时间相若,养成好习惯;

三、理智培育上自我关顾的建议
10.  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开阔眼界、开拓思维、增长知识、突破盲点;
11.  养成阅读的习惯,拓展知识领域;留意新书、更新资讯;善用公共图书馆;
12.  培养正面思考的习惯,培育客观、理性分析的能力,保持、改善记忆力,研究感兴趣的课题;

四、关系建立上自我关系的建议
13.  清楚自己的身份,以感恩的心面对神,借独处建立与神的亲密关系;
14.  积极、主动地与信徒建立亲切的关系,时常在祷告中记念他们的需要;
15.  了解同工的恩赐与风格,主动分享感受、聆听心声,寻求合一的关系;
16.  给予家人有适当的时间,增进彼此的关系,孝敬父母、关爱子女,不忽略他们的需要;

五、情感和谐上自我关系的建议
17.  检视不良情绪的成因,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
18.  以真诚的心态与智慧的人分享;若事态严重,可寻求心理辅导;在祷告倾诉、唱诗赞美中舒缓情绪;
19.  真诚认错、认罪,并真诚悔改,寻求在神面前得蒙赦免;
20.  学习饶恕,将自己从怒气和仇恨中解救出来,从饶恕中得神喜悦。


[1]陈浩昌著,《全人健康的教牧》,香港:方舟机构有限公司,2016年3月,第21-22页。
[2]陈浩昌著,《全人健康的教牧》,香港:方舟机构有限公司,2016年3月,第21-22页。
[3]夏桂云著,《踏上健康之路》,第12页。

yingyinc 2017-1-22 08:55

[url]http://mp.weixin.qq.com/s/YPRlSni6t7j8-gsorBAgJw[/url]

牧者谁牧?(三) ——信徒当如何关顾牧者的需要?
原创 2017-01-21 陈丰盛 丰盛“书”房




继《牧者的需要,谁来关顾?》(点击阅读)之后引发了“牧者谁牧”的系列文章,第一篇为《牧者谁牧?(一)——谁可以成为牧者的“灵友”?》(点击阅读),第二篇为《牧者谁牧?(二) ——牧者自牧的20项建议》。
本文则着重于信徒对牧者的关顾,期待弟兄姊妹都能够理性看待牧者及其身份,了解他们的难处,给予真诚与切实的关怀。


牧者谁牧?(三)
——信徒当如何关顾牧者的需要?

香港许开明牧师在《牧师呱呱叫》一书中有一篇题为“小羊,请你……”的文章,很真诚地表达了一位牧师的心声,我挑几句跟大家分享:
“小羊,请你不要视我为现代的济公活佛,用得着我时才来拜托、拜托;不需要我时,恐怕在私祷中也不曾将我交托。”
“小羊,请你不要在长执会上作我的‘波士’(注:boss,老板),要我成为‘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的下属。要知道,我是上帝的仆人,而非长执的雇工。”
“小羊,请你不要用批评的眼光来听主日讲道,不然,你将会感到失望。事实上,我只是上帝说话的传达人。重要的不是我说了什么,乃是上帝要透过我对你说什么。”
“小羊,请不要期望我每次都能泡制出甘甜可口的灵粮,每次说的都是你爱听的讲章。要知道,那些你未听过,使你扎心的道,才能对你有真正的帮助。”
“小羊,请你不要吝啬一句体恤的话、一张问候卡,甚至一些蜂王精或鸡精。这么一点温情,都会带给我无比的温馨。”
“小羊,请你不要把我当作超人:牧会能面面俱圆;讲解圣经能毫无错误;可以随时提供服务;并且是能人所不能。如此只会逼使我由超人变作癫人。”
“小羊,请你也不要当我是属灵巨人,用你崇高的标准来评估我的牧职,如此我定会使你失望。请你想想:如果我也是一头有血有肉的小羊,我会怎么样?事实上,在我们大牧人主耶稣的面前,我岂不也是一只需要扶持的羊吗?”[1]

很明显,许开明牧师短短地几句话,给予所有弟兄姊妹一个清醒地看见:
首先,大家都不能过高地看待牧者。牧者是信徒的牧人,也同样耶稣基督的羊;牧者是信息的传递者,又是主话的领受者;牧者是供应灵粮的人,也需要主的喂养;牧者如祭司般为人代祷,也需要弟兄姊妹的代祷;牧者如先知般宣告神的命令,也同样会有软弱与过犯。

其次,信徒需要给予牧者足够的尊重。不要因为更加理性、客观地分析了牧者,就因此小看牧者,不再尊重牧者。在某些教会中,牧者的角色是雇工。有不少弟兄姊妹以牧者拿教会的薪金而小看他。我认为弟兄姊妹需要清楚,牧者始终是神所拣选的人,是愿意放下一切而奉献的人,是装备自己全身心在教会服侍的人。可以肯定,牧者的呼召是值得尊重的,牧者的奉献是值得尊重的,牧者的摆上是值得尊重的,牧者的追求是值得尊重的。当然,又要转回来说,我们并不仅关注牧者的需要,而忽略了牧者的义务与责任。实在地,弟兄姊妹在牧者的职份上应当尊重牧者,但牧者真正得到弟兄姊妹的尊重,一定需要给大家看见值得尊重的表现。许多不学无术、白占地土、有敬虔的外貌无敬虔的实质、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的牧者,实在无法得到大家的尊重,也实在不适合在神圣的服侍岗位的。

再次,信徒需要关注牧者的实际需要。如上文所说,今日教会中有许多牧者处在灵性、身体、理智、关系和情感的“耗尽”状态之中,五个向度都处于不健康的光景中。我们除了提醒牧者要学会“自牧”(自我关顾)之外,还是要提醒弟兄姊妹给予切实的关顾,毕竟牧者的生命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教会的健康。很多人会将问题归咎到体制、制度,但其实体制与制度本身就是与每位弟兄姊妹息息相关的,你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着体制与制度,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在看到问题的时候,先从自己做起,尽上自己的本分,给不太理想的体制注入希望,如同路得与波阿斯的故事成为士师时代暗世中的微光。

最后,我想借陈浩昌牧师提出“信徒应关爱教牧”的四个方面作为具体建议:
1.  教牧遇上批评论断,情感受到伤害,身体有疾病和不适,成熟的信徒或领袖应主动关心,为他代祷,聆听他们的心声,以神的话语来鼓励他们,以具体的行为来支持他们,使他们得到安慰,从而尽力“医治”他们的创伤。
2. 他们在物质上有缺乏、面对沉重的工作压力、某些专门技能上不足,如电脑、文字、设计、搜集资料、财务管理等,可以提供“支援”。
3.如果教牧出现人际上的困难、冲突,和困扰,可成为他们的和平使者,在其中加以调和,推动使人和睦的心怀,使有嫌隙、误会、生气,和不满的得以化解,达成“复和”的关系。
4. 若然教牧有盲点、疑惑、乏力,和枯竭的时候,成为他们的同路人,陪伴左右,以祷告的心,默观性的辨别,来“导引”他们步向神喜悦的道路,从而使他们不觉得孤单,领受从属灵群体的爱,帮助他们成为一个荣神益人的仆人使女。[2]

同样,作为教牧也实在需要真实的生命面对弟兄姊妹,不要虚假、不要伪装、故弄玄虚、惺惺作态。在软弱的时候,不需要伪装刚强;在伤心的时候,不需要强颜欢笑;在愤怒的时候,不需要表里不一;在疲累的时候,不需要死顶硬撑。当然,更不能为博得同情而虚张声势、虚情假意、刻意哭穷、故意谄媚。我相信,我们的坦诚、真实,就算是在弟兄姊妹面前表露了自己的软弱,也会得到认同和接待。主耶稣在其生平中也是完全真实地活出最真实的人性:他有疲惫、有忧伤、有痛苦,他会发怒、会动慈心、会哭泣、会责备。作为主的仆人,我们也同样要以最真实的生命来面对自己、面对信徒、面对神。

在一次的教牧退修营中,香港北角宣道会主任牧师萧寿华博士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的双手,因体质原因,在寒冷的天气时总是冰冷的。一年冬天,在一次崇拜结束后,他感觉自己的双手冰冷,心里犹豫是否伸手与弟兄姊妹握手。他一方面不能接纳自己的“软弱”,也不愿意他人知道自己的体质太弱,并为自己不能以温暖的手与弟兄姊妹问安而感到羞惭。但他觉得不能因此而不向弟兄姊妹问安,就“忘记自己”、“敞开自己的软弱”,伸手与弟兄姊妹握手。

在他的著作《在爱与接纳中握手》中说:“奇怪的是,部分弟兄姊妹感受到我手的冰冷,便握久一点,好像是要‘传递’一点温暖给我;慢慢地,很多双暖和的手把我双手温暖起来,那时,我的心也因为感到弟兄姊妹的接纳与爱护而温暖起来。当我的双手开始暖和后,我也接触到一些冰冷的手;我清楚记得,其中一位告诉我:‘萧牧师,你的手很温暖!’他的说话叫我惊讶,但我自己知道,我给他的温暖不是我的,是弟兄姊妹给我的。”[3]

既然,牧者也同样是主的羊,牧者与信徒同为肢体,那就不要一味地追求付出,要接纳自己的软弱,不要担心被人发现,勇敢地伸出冰冷的手,神会借着弟兄姊妹的手来温暖你,在彼此相顾、相爱中领受温暖、传递温暖。


[1]许开明著,《牧师呱呱叫》,香港:基道出版社,2001年6月,第17-18页。
[2]陈浩昌著,《全人健康的教牧》,香港:方舟机构有限公司,2016年3月,第239页。
[3]萧寿华著,《在爱与接纳中握手》,香港:宣道出版社,2000年,第12-13页。

yingyinc 2017-2-14 19:57

[url]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A4MDE0OA==&mid=2654480921&idx=1&sn=d45f3fb4f01fec087c3bd966f272f2b3&chksm=bd50fc228a2775345e09dbed9d1ce6c7449b2ba863ec9037786cc373bc8ee67f01792abd106b&mpshare=1&scene=1&srcid=0214Ogh268kkPhbt4teQDvCB&pass_ticket=hQ2q4c6E6j2zFzqzCpyxR7R9mTekMbz4a%2Bar33FwTOsjY5Z4GfguG8ygsdJW1J8a#rd[/url]

牧者谁牧?(四) ——牧者主牧: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原创 2017-01-22 陈丰盛 丰盛“书”房

牧者谁牧?(四)
——牧者主牧: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前面已经有三篇文章,从三个角度来论述不同的角色需要关顾牧者,先是牧者与牧者之间需要“互牧”,牧者自身要学习“自牧”,信徒也需要地关怀牧者。其实,对于我来说,当文章一开始,我就已经预设有些弟兄姊妹会不同意,或者反对文章中的讲论。因为我将一个大问题分几个小问题来讲,给人感觉到似乎只关注牧者的需要,或只站在牧者的角度论述,没有整全的考虑。我要说,我已经有太多的文章是针对信徒的教导与劝勉,近期难得写几篇有关牧者的文章,应该不过分的。

同时,我也实在收到一些真诚的批评,相信是没有恶意的提醒。不过,我一定要提醒,从一开始就将文章分开来写,老练的读者一定知道后面还会有几篇文章着重来分论。本文,我则要回到大家认为最为理所当然的话题上来:谁者谁牧?当然是牧者主牧,因为耶和华是我的牧者。不过,详细论述之前,我还是要说,“牧者主牧”本身是大家都知道的,却不能因此而失去自己关心牧者的本分,只将“耶和华是我的牧者”当作一句口号。

很明显,不管是牧者互牧、牧者自牧、或者是信徒关顾牧者,其根基还是圣经的教导。当我们鼓励牧者去寻找“灵友”的时候,依然可以发现那真正可靠的“灵友”就是主耶稣。正如诗歌所说“我有一位最好朋友,他就是主耶稣,他使饥渴心灵常能得安慰”。当我们鼓励牧者学习“自牧”的时候,其灵性生命的“自牧”还是离不开圣经真理,离不开圣灵的引导,离不开耶稣基督的安慰,离不开圣父的眷顾。当我们鼓励信徒关顾牧者的需要时,还是回到圣经中,如同以色列人拿出十分之一来供养利未人一样,也如同主耶稣要求拿一杯凉水供应饥渴的弟兄一样。

但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篇幅来讲牧者互牧、牧者自牧、信徒关顾呢?是因为这种在弟兄姊妹之间的相顾本身是我们蒙福的途径,是神给予我们的义务,我实在不愿意看到这些主赐给我们得福的机会因为我们的疏忽而失去了。教会(包括所有牧者与信徒)本身是一个爱的团契,是主耶稣在世上的代表。试问,那看得见的弟兄都不爱,谈何爱我们的神呢?(参约一4:20)约翰说:“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约一4:21)保罗说:“若有人爱神,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林前8:3)这是何等宝贵的信息啊!

因此,在讲完以上人当尽的本分之后,我们再回到牧者与神的关系,来看“耶和华是我的牧者”,相信是时候了,也是应当的。诗人说: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23:1-6)

诗人将我们带到耶和华的面前,使我们的目光从世界转向神,不再定睛于人。诗人告诉我们:
耶和华成为牧者随时的供应;
耶和华成为牧者心灵中的安息;
耶和华成为牧者生命中的引导;
耶和华成为牧者患难中的保护;
耶和华成为牧者争战中的得胜;
耶和华成为牧者一生中的满足。

可以肯定,人有当尽本分,但牧者却不能将自己的指教完全放在人的身上,不然牧者的服侍就变成“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其生命也学习不到信心的功课,无法活出保罗所说:“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1-13)所有牧者都应该将自己的目光定睛在神的身上,让祂成为我们生命的盼望,成为我们的供应。

在我们教会,每个礼拜三查经之后,都会有一班的弟兄姊妹在教堂的院子里跳赞美操,其中一首诗歌深印在我的心里,歌词取自诗42:11,经文说:“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我还要称赞他。他是我脸上的光荣,是我的神。”这实在成为牧者的提醒,不管是怎么样的处境,都应当仰望我们的神。

从主耶稣所提关于门徒的条件中,我们得知:基督徒所走的道路被称为一条“小路”,要进的门叫“窄门”,要跟随主的人必要计算代价,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从主。因此,作为神的仆人,我们自己的生命中理当有背十字架的心志,其中也有可能要经历贫穷。保罗在与神同工事上也显出自己的心志来,他说:
“我们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就如在许多的忍耐、患难、穷乏、困苦、鞭打、监禁、扰乱、勤劳、警醒、不食、廉洁、知识、恒忍、恩慈、圣灵的感化、无伪的爱心、真实的道理、神的大能;仁义的兵器在左在右;荣耀、羞辱,恶名、美名;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林后6:3-10)
这应该成为所有牧者的心志,更是成为生命的实践。

《赞美诗(新编)》第302首《恩友歌》被称为“最受欢迎的圣诗”,由于它独特的诗歌背景,也在乎它将不折不扣地将十架真理阐明出来。王神荫记载:“作者斯克利文(J.Scriven,1819-1886)不是一个诗人。他从来没有写过诗,只是当他准备结婚的前一天晚上,忽然得到未婚妻被水淹死的噩耗,痛不欲生,从极度痛苦中得到恩友耶稣的安慰,于是拿起笔来写了这首诗寄回英国,安慰他的母亲。有人问他怎么也写起诗来了,他坦率地回答说:‘那原是安慰家母所写的几行,因她在极端痛苦中。我无意让别人再看它……是我的这位恩友与我二人合作而写成的。’”[1]

4:14
十架的冠冕
来自丰盛“书”房


在香港读书的时候,我唱过一首诗歌,歌名为《十架的冠冕》,歌词全文为:
路是难走但比起你的十架路
我今天算什么来起身再走过
遇着痛苦你亦经过世间苦与乐
你的救赎爱海我得胜和释放

凝望着十架的冠冕仰望你渡过每天
你体恤我的软弱明白我亲身处境
无论遇着困苦忧愁你亦会在我身边
你兴起我的生命我今得到信心面对挑战


[1]王神荫编著,《赞美诗(新编)史话》,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1994年5月,第466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牧者的需要,谁来关顾?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