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都是迎合市场,冯小刚比李安差在哪儿

yingyinc 2016-11-28 18:28

都是迎合市场,冯小刚比李安差在哪儿

都是迎合市场,冯小刚比李安差在哪儿
[url]https://mp.weixin.qq.com/s/IN1qH5emBaURWDaZgMys3w[/url]

都是迎合市场,冯小刚比李安差在哪儿
原创 2016-11-28 王恺 大家


文 | 王恺

最近有篇流传甚广的文章,根据叶京的一个长篇电视剧里的故事搜集整理而来,冯小刚化名为冯裤子,一个昔日胡同串子,跟着大院子弟后面混着,找准一切机会让自己能出来,功利心十足,终于踏在这些大院子弟肩膀,爬上了著名导演的位置。这个故事能有这么广泛的流传度,特别符合大众心目中的冯小刚:功利,会巴结人,善于炒作,是一个跨越了几个时代的机会主义者。


▲ 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剧照,板凳下者为剧中角色“冯裤子”

然后,这仅仅是叶京描绘的一个人物,当然,有大量的真实信息掺杂在里面,也能看得出叶京这派大院子弟“虎死不倒威”“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姿态:一方面要贬你损你,另一方面,爷还得用着你。我们办公室楼下就是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前不久,叶京的新片就在这里试映,一个漫长的上下共四个多小时电影,《记得少年那首歌》的唯一嘉宾,就是冯小刚。

叶京的心态有甚多可玩味处。本来,王朔、冯小刚、叶京等人,基本同一时代的人,也曾经是那个时代的文化叛逆青年的代表,出道或有先后,但最终都进入了主流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你提携我我提携你也是常态。最好是大家名声相当,齐头并进才能相处和睦。但不幸的是,冯小刚逐渐变得太出名了,出名的程度已经完全跨越了小圈子,有几年,简直成了“国民导演”,过年要是没有他端上的贺岁片大餐,简直就说不过去。

名声局限于圈中的叶京当然会不忿,我相信,他描写的冯小刚的巴结逢迎都是无比真实的故事。但是他大约没有看到冯受普罗大众欢迎的原因:冯之所以受资本青睐和民众欢迎,恰恰在于他的活好,他是一个非常有技术的导演,这种技术,能使他立于不败之地,至于情怀,永远只是冯小刚在需要的时候用来添加的味精。

拿他最早露头的电影《甲方乙方》来说,这种小品集锦式的电影诞生在那个年代是应该的,正统文化当时虽然占据主流,但也面临解体的危险。轻松推搡的小品式欢乐电影,拿一切来开涮:《甲方乙方》里面拿来开涮的先后有大款、明星、革命电影,现在看也不过时,能够大红理所当然。这里面能看出冯小刚的大量努力:对场面的调度,对演员的使用,包括最后结尾处唱了下赞歌,于官场,于民间都有了交代——电影大卖情理之中。但这种电影,明显是有文艺理想的叶京、姜文不会接受的题材,给了当时还是小弟的冯小刚,算是给他捡了个现成便宜。


▲ 《甲方乙方》剧照,叶京扮演了做“受苦梦”的大款尤老板

之后他的电影还是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特长,善于攒局,善于聚合,他的电影实际是拼盘:看得到王朔的冷嘲热讽的语言风格,也看到到葛优的优秀表演,还有当红女演员的走马灯式的秀,从关之琳到李冰冰再到舒淇,一直到今天的范冰冰。冯小刚不会像张艺谋一样制造冯女郎,也不能将平凡的女演员变成凤凰,他是捡现成的便宜惯了,谁红就用谁,女主角能带来利润最好,不管合适不合适。主题也尽量和时代挂钩:古装巨片时代有《夜宴》,小清新的时期有《天下无贼》,爱国主义年代有《集结号》,需要大制作的时候拿出《唐山大地震》《1942》。虽然有起伏,但是对于投资方来说,基本还是属于稳赚不赔型——谁不愿意投给一个名声不错,票房有保证的导演?哪个资方愿意真金白银投给一个叫嚷着我要拍自己的电影的年轻新锐呢?哪怕你是费里尼。

这一路导演无可厚非,好莱坞全盛时代,这种完成度高的导演更是片场老板的青睐对象,冯小刚只不过是他们的中国翻版。

冯小刚的电影经得起看,因为他卖力,就像木匠作坊里手工活最好的那个师傅,论造型,最时髦,论雕工,最精细,你就别和我提什么创造力和意境了,那不是爷的追求。冯小刚的电影有几个特征:电影故事完整,有品相,不像有些大导演非要坚持情怀,弄得故事支离破碎,比如陈凯歌的《无极》;电影使用的都是当红明星,可以满足一般观众需求,片方要塞人进来也不会反对,尤其是带资入组的演员们,最典型的要算《私人定制》,里面的演员,除了配角,似乎都不合适,不能不让人怀疑电影的幕后交易;到了需要宣传的时候卖劲,甚至可以和大富豪隔空对骂,也可以上《人民日报》,表示自己电影对反腐有作用,反正是各种话都能说出口——也难怪叶京和王朔这种自视甚高的发小会看不起他。

其实冯小刚心目中也在意这种看不起。否则他不会早年拼力拍出一部自传电影《一声叹息》,并且竭尽全力送其出国得奖(这也是冯导演的老招数,就像今天《我不是潘金莲》的最佳女主角得奖方法一样)。这部非市场导向的电影既不卖座,也不叫好,但是冯小刚却觉得是自己扬眉吐气的历史之一部分,因为得了国际电影节的肯定。之后,又有刘震云鼎力相助《1942》。这部电影特别能看出一个导演的手艺:其中有精细的历史人物刻画,有大场面的恢弘调动,也有对人性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可惜生不逢时,这个阶段,宏大意义的历史作品不再受市场眷顾,反倒是小清新作品能赚到大钱,他当然不服,可是,不服背后,还是需要有新的时代之作出现,一个60岁的导演,最怕的,就是别人说他老。

接下来,是更加巧妙的《我不是潘金莲》,从官民对立的立场出发,对官场百态做了各种调侃批判,但是到了中场,又有巧妙的调和——冯小刚比谁都知道国情,他不会去碰这个钉子;再加上圆方两种镜头,把个中国民间文化与官场文化玩弄于掌心,仿佛隔着镜头,都能看到他那得意的笑容——确实好,作为一个导演,手中的技术活已经炉火纯青,除了不那么好调教的女演员范冰冰。


▲ 《我不是潘金莲》剧照

不是范不甘于被调校,而是怎么调教都调不出来。为什么不换?有票房啊。冯导演是无辜的。所以得了金马奖,也是名至实归。

就像哲学家分为狐狸和刺猬两种类型,大导演也能分为技术派和作者派两种类型。作者派的导演,不那么受资本青睐,甚至在成名之后,每部电影都需要各种筹款。比如晚年的黑泽明,再比如成名已久的特吕弗,一路坎坷,都是不与资本媾和,坚决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作者派的坚持,原因大多在于爱电影。在他们看来,电影是不能拿来交换的,男女主角宁愿名不见经传,也要符合自己的角色特质,故事可以老土得不合时宜,因为是他心目中想拍摄的故事。从这个角度看,技术派的冯小刚绝对不是一个作者派的导演,相比之下,同样市场程度高的李安,倒是一个坚定的作者派。

最新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将他的这一特点展露无疑。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拍摄的却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片,甚至可以用一贯只能吸引小投资的心理电影来形容,演员也不是大明星,他们只是合适这一角色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导演的压力,可能只有自己知道——他甚至都没有分享者,因为在这条道路上,注定只能独行。尽管冯小刚也强调,自己在最新电影中的镜头运用已经被众人反对,可是他的压力,哪里有把自己导演生涯都赌上的李安大呢?

时代变化莫测,新的电影形式都在走奇观路线,比如卡梅隆用3D技术,毫不犹豫地选择的是奇幻题材。可是李安没有,他的一切新技术,都是为了自己的内心服务,一个看似繁华无限,荣誉与机会并存的中场休息,却被李安描绘成了危机四伏、人心莫测的中场战争——人心里的危险,比起战场上的子弹丝毫不弱。


▲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照

B班的战士们看似没有经历什么过分的倾轧,包括装卸工的厮打,球队老板的轻慢,普通民众的嘲弄,都不过是正常的“媚俗”,就像电影里说的,他们也不过是按自己的想法去理解战争。但是在高速运动的拍摄手法后面,在120帧变幻莫测的奇幻光影里,这些情绪,都轻易发生在每个观众的神经线上。我们用比利·林恩的眼睛去看世界,烟花和炸弹的灰尘同时响起,大明星的腿和敌人的眼睛接替闪烁,他们在证明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梦幻中的中场休息,可是接下来,还是得独自去面对生活,生活最残酷,不管在得州,还是伊拉克。

这就是李安的奇迹,一个作者派的导演,最大的能力是,戳破媚俗的影像给你看,那段光怪陆离的几分钟的中场歌舞,在他的电影中显得截然不同。千百年来,我们习惯只看到舞台上的明星,却忽略了用一个舞台边的清洁工、一个刚使完力气的装卸工,以及一个被当作道具的爱国英雄的眼睛来看这一幕幕的荒诞。

作者派未必不会讨好观众,李安也有他自己的办法,但是在面对电影的那刻,他的求真程度,超越了一切,这点上,估计冯小刚很难做到。

题图:2016年11月7日,“我们的第一次”主题座谈会,冯小刚李安首度同台对谈。图源:CF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都是迎合市场,冯小刚比李安差在哪儿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