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要不要回战场,李安和比利·林恩想法一样

yingyinc 2016-11-22 17:41

要不要回战场,李安和比利·林恩想法一样

要不要回战场,李安和比利·林恩想法一样
[url]http://mp.weixin.qq.com/s/ack_z7wjrcQWvauMP0Cgew[/url]

郝建:要不要回战场,李安和比利·林恩想法一样
原创 2016-11-22 郝建 大家


文 | 郝建

纽约大学那几个跟艺术有关的系科都在百老汇大街的Tisch大楼里,那栋楼属于李安的母校。从蓝色州腹地纽约城走出来的李安拍了一部电影,写的是得克萨斯州的美国战斗英雄比利·林恩同学的故事。

片子的主要场景就两个:深红色的南方州达拉斯城的绿色橄榄球场,土灰色的伊拉克战场。导演着意写了美国人对林恩和他的战友们的追星和崇拜,对他们的打骂和消费、利用。



许多观众首先注意它所使用的新技术,好像李安自己也热心把话题往这上头引。在我看,这是一部最不像立体电影的立体电影。说这话的意思是,它没有秀3D技术,导演会用艺术手法来差使技术设备。

许多3D电影中远景跟近景剪辑、对比时都会比例失真,视觉差异很大,但这部作品中极少出现这种不舒服。李安的镜头有精心的调度,许多镜头中,我们看到导演在前景、中景、后景的安排上颇为有机,设计得周密顺畅。大部分时候我忘记是在看一部3D立体电影。只有一个体育场里用远景拍摄台上唱国歌的镜头让我注意到近景与中景、远景处的人群比例不大对。

可是,李安真是走背运,踩上了民意裂变的困境。就是好莱坞有人处心积虑想拍一部写照大选前后各种美国人心态的片子,也不会有这部作品贴切、合拍。

美国导演李安的这部新片,展现了分裂的美国,美国人的分裂。这就正好跟这次美国大选前后的戏剧性文本互相阐释、互相增加意义、互相定义。这里头有美国人心中的撕扯和得意,美国人的颟顸,美国人的担当和霸气。



故事的讲法也不是那种好莱坞的通俗大路货品相,叙事偏淡化和复杂,政治态度上也没选边站队,所以这片子红蓝两边不讨好,这两者决定了这部作品在美国的票房没法走红。

对于电影百年来的大师佳作,李安算是熟读唐诗三百首。《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我们看到他跟世界电影语言的对话,电影人对生命意义的多方面思考也在其中延续。

因为李安在访谈中高调说起自己对英格玛·伯格曼的崇拜,我看到片中那些或快速或舒缓的闪回镜头时思绪就总跑到《野草莓》那里。这部片子的心理时空有好多种,有时是林恩脑海中突然出现的战争记忆和创伤记忆,有时是表露内心对媚俗百姓的各种暗自骂娘和调侃,有时又用黑白镜头来呈现19岁少年对爱情与性的迷恋。

影片中对比利·林恩留念家人、保护家人与自身冒生命危险的意义也是作为悖论来思考的,这让我想起伊斯特伍德那部《硫磺岛来信》里头的日本军人栗林中将写的那些万金家书。

而对战斗英雄的荣耀与内心悲哀、疏离又直接延续了《父辈的旗帜》的思考和质疑。在伊斯特伍德那部片子里,也有响彻天空的欢呼和体育场里耀眼的灯光和焰火,有人造战争场景也有聚会舞台上歌唱的美女三人组;而士兵心中的伤痛、抑郁、迷失和他们对所谓战场荣光的躲避不谈、三缄其口也与李安这部片子如出一辙。

虽然没有直接用台词来讨论,但李安这个故事引起的一个思考是挺麻烦的政治伦理,也是这次大选中的热点话题:面对万里之外的邪恶,美国能否偏安一隅、悠然独处?看片时,我意识流动,思绪一下跳到《卡萨布兰卡》中里克的著名台词“纽约在睡觉,全美国都睡着了”。

看到那个非洲裔经纪人和球场老板跟林恩和班长的讨价还价,我就想起费里尼的《8部半》,他们谈论要买卖故事版权拍电影,这不就是这部电影吗?李安在这玩了个自我相关的小套层结构。

在这个中场秀里,比利·林恩和他的战友们受尽各种轻慢、差遣和羞辱,还被几个得州壮汉饱以老拳,但是,他们最终还要回到万里之外的伊拉克战场。B班的战士们心里会不会疑惑:就这些愚昧凶蛮的群氓,值得我们去拼死保卫吗?这个境遇让我想起《正午》里的凯恩警长,他在孤身击败侵犯小镇的凶暴匪徒后,把胸前的警徽摘下来扔到脚下的尘土里。据说《正午》是白宫地下室片库中被克林顿、小布什等美国总统观看次数最多的影片。

许多人把这部作品解读成反战的作品。我实在没看出这里头有反战的意蕴。在这部作品里,李安处理的重要题材之一是媚俗。那焰火和乐队、那个大骂同性恋的直男癌球场观众,甚至那个有意图用基督教灵魂之光来启蒙林恩的啦啦队小美女,都有明显的“kitsch”(自媚、媚俗)味道。扯一句远的,从这次大选前后的表演来看,那些白左精英和“自由派”学生以及川普的铁粉也都流露出惊人而可怕的媚俗/自媚人格。米兰·昆德拉还是有些深刻发现,在他那里,媚俗和自媚是人的本性之一。

这一边,李安的作品也时常会引起中国人的自媚。许多人顺口就跟我说李安是中国导演,拜托啊!

面对比利·林恩,又听到一大堆“李安的东方美学”之类的习惯性咒语。啥叫个东方美学?是北野武的黑色《大逃杀》,还是浪漫暴力的吴宇森?是喜欢用低角度静态镜头讲家庭故事的小津安二郎,还是韩国的河正宇等艺术家完美绎冷血阴暗连环杀人的《追击者》?

就像这部片子里表现的那样,许多美国人根本不知道“世界其他地方”这几个字怎么写。他们根本分不清日本、韩国、中国电影有啥区别。在《杀死比尔》里头,昆汀·塔伦蒂诺把日本香港的武打片传统路数完全搅和在一起使用。

似乎许多美国人和中国人都没看懂这个中场秀。整个片子其实不那么散淡,它用比利·林恩与姐姐、林恩与班长施洛姆这两条关系线索紧密地串联起来。而其中林恩与姐姐的关系是结构上的主线。影片故事的前史中,比利·林恩是因为姐姐才走上战场,当下故事中,也是姐姐构成了拉扯林恩不回战场的最主要张力。



据说李安导演这样阐述影片的主旨:“是一个关于爱、勇气和忠诚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终于在这世界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李安导演自己的阐释不好使。影片所涉及的问题远远不是一个19岁青年人的成长问题,它具有更为厚重、深刻的主旨。

林恩要做出的最重大、最艰难抉择只有一个:要不要再回战场?整个故事都是围绕这个疑问句来结构和展开的。

回不回战场,比利·林恩要处理两个困境,一个是要冒被杀死的危险,一个是要面对杀人夺命的纠结和心理压力。在电影人营造的戏剧情境和现实生活的抉择中,我把那种涉及生命选择的困境称为一级困境。比利·林恩面临的是双重一级困境。

影片更艰难的思考和设问还在于,杀戮的意义与正义究竟在哪里?我也看到过有些个影片描写所谓战争,但都绝对不敢面对这个问题、不敢回答这个问题。

战士杀人还是不杀人,这是一个问题。是捍卫正义、保卫亲人和他乡的陌生人而枪击那些保卫极权政府的武装分子、恐怖战士,还是为了“良心”而保持两手干净?李安从多个角度来呈现自己对这些无解难题的纠结和观照和思考。同时,影片还在许多地方讽刺那种爱国狂热、人性中自媚与媚俗的丑态。

我爱我的家人,但为了家人,我得离开他们,去冒死亡的危险,我死了就永远见不到家人。那些得克萨斯的狂热傻X根本不值得我保卫,我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保卫他们吗?只为了他们有骂我、挑衅我、一言不合就对我挥动拳头的权利?



曲终奏雅,李安还是让主人公回去战场,这是比利·林恩的最后动作,也是定位人物和整个故事的最大叙事动作。比利·林恩的最后一次对话,李安是用现场拍摄来形成意识流剪辑。悍马战车上,他跟已经牺牲的班长施洛姆的对话颇有宗教意味,施洛姆告诉他,杀死你的那颗子弹,已经射出了。

李安对战争、对一个人要怎样活着写出了自己的答卷,作为一个从台湾奔向美国的移民,他更知道一些道理。

2013年我在纽约住宿一个华人小旅馆,半夜他家的儿子喝醉了回来。老板娘让我跟同屋的纪录片导演何里仁一起帮着她把儿子抬进来。那个小伙子是第二代移民,参加了海军陆战队,第二天要从军开拔,参加小伙伴们的告别酒宴喝多了。后来,我看见他家的车牌下方写着Marine,看来是挺感觉荣光的。

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人物的戏剧动作来看,李安和比利·林恩都热爱他们的祖国,大概他们知道,“自由不是免费的”(Freedom Is Not Free)。

原标题:比利·林恩的一级困境

钊元妈妈 2016-11-24 02:35

美国人都很爱国, 到处都是国旗,很多人自己家门口也插一个,有事没事就高喊USA,USA.

yingyinc 2016-11-25 07:21

[url]http://mp.weixin.qq.com/s/Gcl0Q-JOH59oPWtUqFSNzA[/url]

李安的“推手”:一场美式爱国主义营销秀的东方式解读|影评
2016-11-25 十年砍柴 文史砍柴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以来,微信朋友圈里不少人说这部片子是“故事不够技术来凑”,为探个究竟,我去影院观看了这部3D/4K/120帧大片。

一些批评者没说错,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但我认为,“老套”并非一个贬义词。人类几千年来,科技和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可有些主题是不会消失的:爱情、家庭、友谊、战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只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这些主题会呈现一些面相的差别。

类似《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情节,在古罗马、古希腊、欧洲的中世纪,乃至中国的古代都曾上演过:一个男人为了家庭,不得不去从军。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和同袍结下了生死情。然后回到了故乡,遇到金钱的诱惑、爱情的安慰以及外人的伤害。看到电影中的比利身处家乡德州热闹的球场,不断闪回伊拉克战场上残酷的片段,我想起了中国《诗经》中的两首诗:《无衣》和《东山》。

前一首诗描述战场上同仇敌忾、相互依存的战友情:“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谁说我们没有衣穿,我与你共用一件战袍。君王派兵去打仗,修理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与你一样的战斗目标。)后一首诗则是写周公东征时一位士兵在战争结束后回乡路上的所见所感。“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从东方战场归家,路上濛濛细雨飘洒。)的场景让他回忆起军旅生涯的艰苦,“敦彼独宿,亦在车下”(野外一人露宿呀,就睡在战车的底下。 )看到“仓庚于飞,熠燿其羽”(黄莺在天空飞翔,羽毛闪耀着光芒。),回忆起新婚时妻子的漂亮和婚礼浩大,“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那天迎娶你做新娘,迎亲的马白里透黄。岳母为你结佩巾,一道道仪式多繁忙。)然后又有隐隐的担忧,不知道妻子的容貌(或者还有情感)是否变了,“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新婚时你多么美丽哟,现在不知变成怎样?)

今人与古人,外国人和中国人,这些人类的基本情感,究竟能有多大的差别?



老套的故事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能讲述出新意并让读者或观众产生某种共鸣,才显出作家或导演的功力。毋庸置疑,李安是一位善于讲故事的世界级导演,对家庭伦理和男女情感题材,他尤其得心应手,处理得细腻而有分寸感。

为李安赢得很高声誉的家庭三部曲《推手》《饮食男女》《喜宴》描写的是华人世界,这部电影呈现的是美国南部保守的白人世界。李安似乎还希望这部电影能有哲学深度和历史厚度,选择了美国伊拉克战争这一至今还在美国社会争论颇多的宏大背景,将主人公比利和他的战友放置在一个凸显主流价值观的场景中:宣扬美式爱国主义。或者说解剖了一个美式爱国主义的包装和营销的案例。

德州一个小镇白人家庭里长大的大男孩比利,单纯,有点羞涩。因为姐姐凯瑟琳车祸受伤,被男友抛弃,愤怒的他砸烂姐姐前男友的豪车,并威胁其人。为免于被法律惩罚被送到部队,派驻到遥远的伊拉克。在一场与恐怖分子的战争中,他不顾生死跃出障碍物去救老班长“蘑菇”,并用手枪射杀了一个恐怖分子,用匕首刺杀了背后偷袭的另一个敌人。虽然老班长负伤过重而死,但一台废弃的摄影机恰好录下这一幕,被记者拿到电视台播出。他和他所在的B班一举成名,他成了全美皆知的英雄,获得勋章,他的B班成为英雄集体。然后短暂地回国,埋葬了老班长,在新班长带领下参加一场橄榄球比赛的活动,与观众、球员、演艺明星互动。



我想一个中国人,对这些套路不会陌生。只是我们的英模报告团去的是大礼堂,先是领导接见,借着开始讲演,下面听讲的观众感动得落泪;而美国的“英模报告团”去的是商业目的非常明确的文艺体育场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官方提倡的主流价值观必定需要包装和营销,只是文化的差异而使包装术和推销术各有不同而已。三千年前的武王伐纣,对联军做战前动员时控诉纣王“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纣王那些人施残暴于百姓,违法作乱于商邑),而己方是吊民伐罪的义师。

当几位穿着硝烟未尽的作战服的大兵作为背板出现,人气超高的“真命天女组合”高唱爱国歌曲,诠释着美国精神,现场或看电视转播的吃瓜群众被这些美国英雄感动了。而这场营销秀的主角——比利,其实只是一件道具,他的悲伤、他的迷茫、他的孤独、他对重返战场的恐惧,他对爱情和性的向往,没人关注。正如他自己所言:“所有人都在赞扬我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这种感觉很奇怪。”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想方设法通过这场爱国主义营销秀获取自己的利益:美国官方自不用说,这是一场提升士气、强调战争正义性的营销活动;控制俱乐部和电影公司的老板希望把价格压得最低,购买他们的故事拍成电影;黑人中介人希望尽量撮合这笔交易获得佣金;德州的石油老板则希望通过搭车宣传本土的页岩油从而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让孩子们回到祖国;领队的班长则希望让兄弟几个发一笔小财;那个漂亮活泼的拉拉队女孩,则是一位被爱国主义感动的小清新,她快速地爱上了“美国英雄”比利,献上自己的吻,给英雄套上了无法逃避战场的温柔枷锁。



对这部电影涉及的宏大、深层次的哲学、政治问题,李安却难以做纵深的探究,他只是提出来,然后以“不讨论”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回避掉或做模糊处理。比如比利的姐姐反对这场战争,只是希望她的弟弟能留下来,如果他的弟弟战死了,她会痛不欲生。——这是凡俗之人特别是中国人能充分接受的理由。至于这场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留给政客们去争论吧,李安很聪明地回避了。比利问领队的班长,如果给你选择的机会,你真的愿意重返战场么?班长的回答是“没得选”,这也是他要求比利等士兵必须接受的态度。

比利有过困惑,自己和战友被派到万里之遥、鸟不拉屎的地方打仗,他们替当地人推翻了独裁者萨达姆,为当地人维护秩序,修建学校,可当地人不但不感恩,袭击美国兵同时也自己内部开打。他和战友一起去民居搜查恐怖分子,分明感受到那家人妇女的悲痛和孩子的仇恨。这是政治的原因,还是文化的原因?比利或者说李安无力去做深究。最后比利的态度是,他是一个军人,拿纳税人的钱,就得受政府派遣去打仗,说白了这只是一场交易,“食人之禄,忠人之事”。

在这部电影中,李安也尝试着呈现宗教层面的差异和冲突。比如那位死去的老班长“蘑菇”是一位印度教教徒,向他解释被派到伊拉克打仗是“前世业报”,要坦然承受;他在对兄弟们做战前动员时,显然怀着对另一种宗教的不理解戏谑道:“圣战士们,72个处女等着你开苞”。当比利在球赛中场和女拉拉队员拥抱在一起,女孩问他是否信基督。

这些宏大的问题,被李安最终用“推手”给推掉了。如果继续深入下去,恐怕卖力不讨好,提出问题而又回避掉,或许是一种符合美国标准的“政治正确”?李安在这些层面的浅尝辄止是其思想与视野不逮,还是李安不愿卷入敏感议题的争论?

毕竟,这是个商业大片,讲好故事是最重要的。李安,是用东方式的智慧来解读这场美式爱国主义秀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要不要回战场,李安和比利·林恩想法一样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