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齐宏伟: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

yingyinc 2016-7-1 06:54

齐宏伟: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

齐宏伟: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
[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c2NjUzMA==&mid=2657190659&idx=1&sn=9b3c6823510f8c6f74c339ab893ba011&scene=1&srcid=0630085sdN0He5j2P4LbmBEU&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url]


齐宏伟: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
2016-06-30 铸剑为犁
微信号:铸剑为犁
『点击左上蓝字,即可免费订阅』

精华摘录:“信仰不是叫我们离开人群追求圣洁,而是带着爱进入人群,带着仆人的心去服侍,甚至不要力图改变人和世界,而是去爱他们。”

齐宏伟: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
by   齐宏伟《回来吧,芭芭拉》书评

感恩节前夕,我读约翰·米勒(又叫杰克·米勒)牧师的书信选,觉得这位原美国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教授的文字特别亲切,他特别提到信仰不是叫我们离开人群追求圣洁,而是带着爱进入人群,带着仆人的心去服侍,甚至不要力图改变人和世界,而是去爱他们。他不断告诉年轻人,最重要的不是去改变别人,而是改变自己,使自己有更多善意、更多慈悲、更多爱心。

我越读约翰·米勒的这些信,越觉得他的家庭故事似曾相识。后来,忽想起来,他妻子罗丝·玛丽写的《迈向自由》我老早看过,只是当时没在意她丈夫的名字。那本书就讲到一个牧师的妻子如何从宗教外在规条中解脱出来,终于品尝到信仰带来的自由。她说,信仰就是让我们做一个真实的、有人情味和人性味的人,就是学会做自由的儿女,而不是世界的奴隶。

他们夫妇的书都不是板着脸宣扬教条,而是描述了他们如何身体力行地活出了信仰和爱。我想他们一定是一对模范夫妇,他们的家庭也一定是一个幸福家庭。

但感恩节之际,又看到了约翰·米勒和他女儿芭芭拉合写的一本书,叫《回来吧,芭芭拉》,这才看到“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个个不同”,他们家原来也有这么痛苦的往事,以及从痛苦回转后的喜悦。

米勒和玛丽夫妇的女儿芭芭拉在十八岁时突然宣布:“我不愿意再假装是一个基督徒,我要自由!”于是,她摔门而去,离家出走,后来先后和三个男人同居,两次离婚。别忘了,这可是牧师的女儿。

夫妻二人因着女儿的事,深深明白了他们的自以为义和对女儿的忿怒以及不饶恕的罪。他们也明白了自己的无能为力。

过去,米勒曾和一位资深牧师争论过,那位牧师认为宗教不可能真正改变一个人,很多人哪怕有了真信仰,也还是会被罪与恶习一再打倒,而上帝也没有无条件的爱,人先悔改,上帝才饶恕。在耶稣讲的那个浪子回家的故事中,浪子必须先悔改,才能得到父亲的宽恕。

米勒不同意,但又无法证明对方错。于是,他和妻子决定从自己开始改变,他们开放家庭,找那些最难改变的人跟他们同住。他们家开始接待吸毒的人和妓女。没想到很多人生命被更新,而他们一家的生命也开始更新。米勒牧师这才明白,很多基督徒其实是很怯懦的,他们不敢去拥抱痛苦和伤口,他们不敢被改变和更新,不敢让信仰的力量发挥出来,因为一旦引爆信仰能力,必须得炸碎牢固的自我。比如开放家庭,对很多人其实是很琐碎、很痛苦的事。

米勒和妻子开始痛苦地反省自己爱的不是女儿芭芭拉自身,而是关于女儿的一个完美观念,他们就一直用这样的观念塑造女儿,结果也教会了女儿装假和伪善。于是,他们开始学着不只改变家庭,而是先改变自己。他们学着饶恕背叛家庭的女儿,开始接纳还没有悔改的女儿,甚至邀请她的女儿和同居的男友来吃饭,并跟他们亲切来往。很多人批评牧师纵容女儿的道德邪恶,米勒牧师简单地说:“耶稣也和妓女和税吏吃饭,并不代表他认同他们,耶稣看着那个还没有悔改的少年人,就爱他。还有浪子的父亲,无条件地接纳回家的浪子。”

其实,想一想,耶稣说凡是见了异性动淫念,就是犯奸淫。在性质上,淫念和淫行是一样的。我们总难认清这点,很多时候,单单因别人是淫行而我只不过动了淫念就自认比别人好,于是就“五十步笑百步”,以自己为义,骄傲论断他人。

后来,米勒的女儿和同居的第三位男友要去别的地方,缺钱,米勒牧师的教会为他们迫切祷告,并捐钱给他们。他们在别的地方因为读《圣经》,两人竟都有了信仰。再后来,米勒的女儿成了基督教学校的老师,他的嬉皮士女婿成了牧师。

这则动人故事,在此感恩节寒冷冬夜令我辗转反侧。这是喜悦,不是悲伤;这是欢唱,不是啜泣;这是盼望,不是绝望。但它未尝没有经过悲伤、啜泣和绝望。在人人都盼着世界改变的时候,《回来吧,巴芭拉》告诉我们那条改变世界的最短之路,从改变自己开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齐宏伟: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