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都弱爆啦,只有你最强大!耶

悠优 2016-3-20 18:37

都弱爆啦,只有你最强大!耶

丘成桐几次来到中国,对中美教育发表演讲。
不得不承认,他的有些观点还是蛮激烈的。叫人瘦不鸟啊!
比如,
很多人认为中国学生的数理化成绩要比同龄的美国孩子好,中国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得多,只是创新能力差一些。。。。
而丘成桐对这种观点毫不客气地泼冷水:“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
他说:“美国最好的学生真是好得不得了。应该这样比较,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能进哈佛大学的学生都应该是这两个国家最好的学生。而两类最优秀的人相比,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绝对不会逊色于中国学生,相反是要强很多” 教育界和社会上还有这种说法,认为中国的中小学生要比美国的学生数理化知识学得多,比如,在某个年龄段,中国孩子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已经学得滚瓜烂熟,但美国孩子加减法还做得磕磕绊绊。
丘认为:“这也是错的,在美国比较好的中小学校里,中国学生念的功课,他们也都是要学的,而且学得很灵活,绝对不是像中国那样填鸭式地教。一些好的学校,十一、十二年级学生的微积分已经做得非常漂亮,但听说国内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学微积分。”
所以,美国长大的华人,真的真的不必焦灼。。。而我们大陆学子倒是应该冷静一点点的咧。
当然,你很牛,不必不丘成桐当菜。楼主哆哆嗦嗦的,不响,看着你得瑟,挺好的。来吧。:flower:

悠优 2016-3-20 18:42

丘成桐还在一些演讲里反复强调: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语言、数学、写作是三门最重要的功课。
他认为,西方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训练小孩子的表达能力,无论语言和文字的技巧都得到良好的训练。一般来讲,受过这种训练的孩子都能够毫无困难地在集会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科研的成果,因此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意见而得到老师跟同学的重视。
我们常常讲,中国的学生为什么到了美国念研究院,讨论的时候比不上国外的学生,我想这是他们从小训练出来的一个结果。
除了语言以外,推理是西方教育很重要的一环,因此数学是中学和大学最受重视的一门学科。欧氏几何定理不见得对社会有直接贡献,可是它的推理方式却是最有效的逻辑训练。

悠优 2016-3-20 18:44

我们国内您说没语言写作表达的教育训练和竞赛吗?
有的
我没少看你们写的
强大到了不容辩驳呦,忒厉害啦,佩服。好佩服哒!

悠优 2016-3-20 18:50

以前,美国主要的大学非常看重两门学科,一个是语言,一个是数学。
语言和数学不能够得到高分的话,他们基本上不会考虑接受你做他的大学生。不过,没事,还有包装公司嘛,强大的脑袋帮助你。
后来他们还加了一个写作的能力,三门,语言、数学和写作,这三点是美国所有名校最重视的训练。 很多美国中小学还加上基础的法律训练。懂得法律和遵守法律是现代国民应有的知识和操守。 丘成桐还认为,美国小孩的用功并不比中国学生差:一般来讲,美国中小学鼓励学生交流。
初中二年级以前,美国的中小学都比较鼓励小孩子发挥所长,让他尽量去博物馆走走,去运动场上玩玩。我们中国有的教育家因此以为,美国的中小学生不行,比不上中国。事实上,到了初三、高一以后,美国小孩的用功并不比中国的学生差。而且呢,该玩玩够该晒晒够,身体倍儿棒,米国长大的小囡怕国际生吗?真是消化消化哩。。。
大陆学生面对重重困境的好哇。

悠优 2016-3-20 18:55

自黒了半天只想说,所谓祖国大陆学生数学特棒特牛不需要学真的是媒体宣传有误。
国际生成绩好,真的是花费了巨大心思与努力的。不学就会?说说的啦。牛人是学习方法好学习习惯好,效率高。

悠优 2016-3-20 19:01

米国长大的包括华裔,尤其华裔吧,他们到了高中一年级或二年级,真正开始发挥热情,拼了命去念书。到了大学以后,他们不会觉得学问是枯燥的。
丘成桐说美国的名校我去过好几个,在念理科重要的学科的时候,他们很用功,花的功夫绝对不会少,往往是念书念到两三点钟才睡觉。而中国很多小孩经过小学和中学沉重的考试冲击以后,丧失了追求学问的兴趣和热情,这是很可惜的。。。


这个帖子像一盆冰水,浇了一下下。没事没事,你写个缴文特快专递給丘成桐好了。
送你小红花儿:flower:

悠优 2016-3-20 19:16

逗逼结束,貼上正文

丘成桐说:


一位学生首先受到的教育是家庭教育,


所以我结合个人的成长经验先谈谈家庭教育。 我在1960年通过考试到香港培正中学读书。培正中学是一所非常有名的学校,而我的小学教育是在香港的乡村完成的,连最基本的英文和算术都不够水平,所以念中学一年级需要比较用功才能追上培正的课程。但是在乡下的学校闲散惯了,始终提不起很大的兴趣念书。 所幸先父母对我管教甚严。先父丘镇英,1935年厦门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翌年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深造,专攻政治制度与政治思想史。先父当学院的教授时,学生常到家中论学,使我感受良多。我10岁时,父亲要求我和我的大哥练习柳公权的书法,念唐诗、宋词,背诵古文。这些文章到现在我还可以背下来,做学问和做人的态度,在文章中都体现出来。

我们爱看武侠小说,父亲觉得这些小说素质不高,便买了很多章回小说,还要求孩子们背诵里面的诗词,比如《红楼梦》里的诗词。后来,父亲还让我读鲁迅、王国维、冯友兰等的著作,以及西方的书籍如歌德的《浮士德》等。这些书看起来与我后来研究的数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些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我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个成功的学者需要吸收历史上累积下来的成果,并且与当代的学者切磋产生共鸣。 人生很短,无论一个人多聪明,多有天分,也不可能漠视几千年来伟大学者共同努力得来的成果。这是人类了解大自然、了解人生、了解人际关系累积下来的经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成就的,所以一个人小的时候博览群书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自认为天赋很高,不读书就可以做出重要的题目,在我看来是没有意义的。

悠优 2016-3-20 19:20

四十多年来,我所接触的世界上知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社会学家还没有这样的天才。 我参考了历史上著名学者的生平,发现大部分成名的学者都有良好的家庭背景。人的成长规律很多,原因也很多,相关的学术观点也莫衷一是。但是良好的家教,无论如何都是非常重要的。 童年的教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重要的,启蒙教育是不可替代的,它往往奠定一生事业的基础。 虽然一位家长可能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是他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仍然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乐趣。对孩子们来说,学到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兴趣的培养,才是决定其终身事业的关键。我小学的成绩并不理想,但我父亲培养了我学习的兴趣,成为我一生中永不枯竭的动力,可以学任何想学的东西。

悠优 2016-3-20 19:22

其实,文章很长很长很长的啦,楼主让您今天的阅读充满了各种情绪。
好玩儿吗?

悠优 2016-3-20 19:34

中国式的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孩子们兴趣的培养,甚至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领略到做学问的兴趣。说的只是中国式的教育普遍如此。绝对的事情怎么能算呢?



无论如何,学生回家以后,一定要有温习的空间和时间。遇到挫折的时候,需要家长的安慰和鼓励。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另外,家长和老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交流渠道,才会知道孩子遇到的问题。现在有些家长都在做事,没有时间教导小孩,听任小孩放纵,反而要求学校负责孩子的一切,这是不负责任的。

反过来说,由于只有一个小孩的缘故,父母很宠爱小孩,望子成龙。
很多家长对小孩期望太高,往往要求他们读一些超乎他们能力的课程。略有成就,就说他们的孩子是天才,却不知是害了孩子。
每个人应该努力了解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习。

悠优 2016-3-20 19:35

知己者才是真明啊

梦回故里 2016-3-21 09:12

:flower: :flower: :flower:

嘎嘎的妈妈 2016-3-21 09:44

表达确实是一个问题

咪咪小猫 2016-3-21 09:51

所以SAT考核阅读+数学+写作,看来是有些道理的

不不园 2016-3-21 18:59

回复 1楼悠优 的帖子

看过丘的这个帖子,谢谢你做这样详细的解读。

他还提到跟父亲读史记。

不不园 2016-3-21 19:11

回复 1楼悠优 的帖子

看过丘的这个帖子,谢谢你做这样详细的解读。

他还提到跟父亲读史记。虎父虎子!

不不园 2016-3-21 19:15

[quote]他们到了高中一年级或二年级,真正开始发挥热情,拼了命去念书。到了大学以后,他们不会觉得学问是枯燥的[/quote]

可是,照我们现在竞争的态势,还没等你发力,已经被淘汰了。

悠优 2016-3-21 21:01

回复 16楼不不园 的帖子

谢谢你啊。。。文章挺长挺长的,我只是割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方便阅读。;P 有些调皮了。让各位看得多出许多情绪;P 真的没有解读的意思啊,家长都那么高素质不需要楼主解读的呀:)
文史哲我个人也觉得要读的,这些书不会让人读戆忒滴呀,蛮有趣,读读好了。:)

toboyMM 2016-3-21 22:49

我知道的著名大学数学系里,中国孩子能进前1,2%的少,但能进前20%比例还是很高。所以说中国学生数好,也没错呀

悠优 2016-3-22 13:34

[quote]原帖由 [i]toboyMM[/i] 于 2016-3-21 22:49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819448&ptid=4885984][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知道的著名大学数学系里,中国孩子能进前1,2%的少,但能进前20%比例还是很高。所以说中国学生数好,也没错呀 [/quote]
每个人标准那么不同。。。你有你的,邱有邱的,,,,:)

放松妈妈 2016-3-24 16:51

有兴趣就好

[[i] 本帖最后由 放松妈妈 于 2016-4-21 17:59 编辑 [/i]]

悠优 2016-4-11 15:50

回复 14楼咪咪小猫 的帖子

是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都弱爆啦,只有你最强大!耶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