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15-6-23 19:33
从1754到1815年:英法美三国恩仇录
从1754到1815年:英法美三国恩仇录
[url]http://dajia.qq.com/blog/482026082943140[/url]
张明扬 今天 09:57
大多数历史大事件都有前戏与后传,比如美国独立战争。这场战争虽然只持续了8年(1775年-1783年),给我们留下了诸如“人人生而平等”这样的励志金句。但以更长的视角来看,这场战争却可以纳入一段长达60年的全球霸权之争。只不过,主角是英法,美国只是配角,美国搭台,英法唱戏。
与英法这两个超级大国相比,独立前后的美国尚属于没有什么国际话语权的弱国,但却成为了那个时代牵动世界局势的特殊存在。说美国有多重要吧,美国独立只是英法争夺世界主导权中的一个插曲;说美国无足轻重吧,独立战争却又成为了英法争霸中的一个重要变量,乃至搅乱了整个故事结局。
【没有七年战争,就没有独立战争】
先从前戏说起。
1754年,欧洲列强间爆发了“七年战争”,这可以视作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上,参战主角很多,乃至淹没了真正大佬英国和法国的风采;但在“七年战争”的另外两大战场——印度和北美上,英法的缠斗却是再也明白不过地显示出了这场战争的性质:英法争霸。
英国当时的表现非常鸡贼,几乎将欧洲战场全然抛给了自己唯一的盟友普鲁士,坐视腓特烈大帝绝望地挣扎于法国、奥地利、俄国和瑞典联军的汪洋大海之中,自己却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抢夺法国的海外殖民地之上。
北美战场的确是一个次要战场,比如对法国而言,但英国却将它作为主要战场来经营,那么战争的结果也就没有什么悬念了。1760年9月,英军攻克了蒙特利尔,法属加拿大的辽阔地区从此易主。而在1763年签订的《巴黎和约》中,法国在谈判桌上彻底确认了自己与加拿大的永别。
而英国则由此走上了帝国生涯的第一次巅峰。
可是,这和美国有啥关系呢?毕竟,此时离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尚有12年。
可以明确说,没有七年战争,没有英国从法国手里夺下加拿大,美国独立至少要延迟数十年。
第一,同样梦想一统整个北美的法国曾是北美殖民地的巨大威胁,宗主国英国实际上充当着北美的保护伞。当法国被逐出加拿大之后,对北美而言,英国已失去了利用价值。
第二,当英国控制了整个北美之后,殖民地人民(比如说华盛顿)的胃口也见长,希望能够分享战果,进一步扩张殖民地,但英国人或许是出于保护印第安人原住民的“高尚理由”,拒绝了殖民地民众的要求,引起了当地的强烈不满。
第三,在七年战争中,作为英军的辅助部队,殖民地民兵在战争中得到了很大锻炼,比如说华盛顿,从一个战场上的新丁成长为游击战的老手。
最后一点,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都知道,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就是英国向北美殖民地征收著名的印花税。但英国人为啥莫名奇妙地突然征收这笔新税呢?
答案是,英国人在七年战争中花了太多钱,想找北美人一起来分担。平心而论,这个要求太正当不过了,英国人为了北美殖民地的生存同法国人浴血奋战,又出人又出钱,作为直接受益者的北美殖民地自然应该分担一部分军费。但问题是,北美殖民地就是拒绝了,而且抓住了宗主国的一大程序性漏洞,“无代表,不纳税”。
于是,七年战争就这样间接地且直接地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
(资料图:七年战争的所有参战国分布)
【没有法国的参战,独立战争赢不了】
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是“全球化”的,而美国最后的胜利则更是“全球化”的。
初中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1777年的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役,就好像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一样,最终决定了战争大势的走向。
萨拉托加大捷当然是场很重要的战役,殖民地军队也的确在这场战役中大胜英军。但从纯军事观点来看,这场胜利可能更像抗战中的台儿庄大捷,远远没有改变战争中英强美弱的局面,战后没多久华盛顿的大陆军反而变得更加萎缩。用丘吉尔在《英语民族史》中的说法就是,这是场“无足轻重”的战役。
但不谈军事,从政治特别是外交上来看,萨拉托加大捷则可以说太重要了。因为,法国人来了。
丢掉加拿大之后,法国人一直对英国耿耿于怀,因此当独立战争爆发后,法国人自然是有种“报应来了”的快感。不过,战争初期,法国人基本上还是在原则上处于中立国的状态,在私下里不仅给北美提供武器,而且还派出了抗英援美的“志愿军”。此时战争的状态像极了二战初期。英国被德国打得奄奄一息,美国虽然是中立状态,但却在一旁充当“民主国家的军火库”。
法国此时没有公开对英宣战的一大原因是,对北美殖民地的实力仍然抱怀疑态度,怕它是扶不起的阿斗,不相信这个“弱国”可以抵抗住英国的兵锋。
而正是萨拉托加大捷,让法国人第一次对北美大陆军刮目相看。1778年2月6日,当路易十六听说了萨拉托加的消息之后,便立即决定与北美正式结盟,联手抗英。
此时正处于绝境之中的华盛顿的心情,应该就如蒋介石和丘吉尔听说了珍珠港事变爆发后的一般狂喜吧。
从法国参战起,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就变成了一场争霸的世界大战,而战争主角也变成了英国和法国。
在此前的战争中,北美一方最大的劣势是英国海军完全掌握了制海权,在大西洋沿岸如入无人之境。可这一切在法国海军参战之后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更关键的是,英法海战不仅仅发生在北美,也发生在英吉利海峡。更夸张的是,英国陆军也被牵制在本土,随时准备保卫英伦三岛。
法国参战后的第二年,英国人又遭受了一次新的打击,西班牙也对英宣战了。很快,西班牙就趁势包围了直布罗陀的英军,在北美又做出了一副随时入侵英国占领下的佛罗里达的样子。
美国独立战争进一步显露出了世界大战的态势。甚至可以这么说,此时的北美战场只是这场战争中的一个战场而已。
1781年,美国独立战争终于迎来了真正具有决定性的战役:约克镇战役。不过,这场战役的主角却不是华盛顿的大陆军。从双方的参战陆军军力来看,法国正规军(8800)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大陆军(8000)。更何况,这场战争的另外一大主力是人数达到一万多人的法国海军。
在法美联军的绝对优势兵力的包围下,英军最终于1781年10月在约克镇宣布投降。实际上,这也算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最后一场大战,英国至此已丧失了继续将战争打下去的能力。
两年后,也就是1783年9月,英国被迫同法美两国在凡尔赛媾和,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没有独立战争,就没有法国大革命】
法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胜利,报了七年战争负于英国的一箭之仇。但路易十六很快就发现,法国破产了。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大革命,中途被识破押回巴黎。)
正如万历年间的援朝战争抽干了大明国库一样,法国的这次“义举”也让波旁王朝债台高筑。而后的故事我们就更熟悉了,路易十六因为没钱被迫召开三级会议,而后直接于1789年引发了法国大革命。此时,离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束尚不足六年。可以说,是美国间接“害死了”恩人路易十六。
就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的因果关系,严格说来,还不光是钱的原因。独立战争也给法国带去了“自由”“平等”这些充满魅惑力的新奇字眼,法国人也不可避免地开始“以美为师”,思考自己的未来。
与美国独立战争一样,法国大革命也是一场“全球化”的事件。1793年,当法国新政府带着革命的威势横扫欧洲之时,不会坐视法国坐大的英国也参战了。在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仅10年后,故事又再次切换到了“英法争霸”这个经典频道。
随着拿破仑的上台,这场战争一打就是二十多年。1812年,这则连环故事的主力配角——美国又一次卷入了进来。
故事的脉络依然让我们很似曾相识。英国在战争中封锁了法国的港口,试图对法国进行贸易绞杀。一直和“恩人”法国保持着密切联系的美国要求接触贸易封锁,英国不允,美国遂于1812年6月18日对英宣战。值得注意的是,这恰恰是在法国出兵俄罗斯帝国的前几天。
这在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美国独立战争”或“第二次美英战争”。但一如既往的是,这又是一次英法世界大战中的“分支战场”,故事依然老套,英法在争霸,美国在龙套。
但在客观上,美国此时的参战也算报答了法国在独立战争中的援助,在北美战场上默默地为拿破仑作出了贡献。
在这次战争中,英国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欧洲战场,北美战场只能用“偏师”来应付。一开始美国的胃口也很大,试图一口气吞并加拿大,将英国势力彻底逐出美洲大陆。但此时的美国连英国的小部队都招架不住,甚至在1814年连首都华盛顿都丢给了英军,还被放了一场大火,也就是著名的“华盛顿大火”。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由于英国无心恋战,英美最终打了个平手,边界恢复原状。
当然,对于美国来说最失败的是,它的参战基本没对法国最终的战败起到什么力挽狂澜的作用。
从1754到1815年,从七年战争、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战争,美国(北美殖民地)始终作为一个重要配角穿梭于英法争霸这盘大棋之中,每一个场景都是“全球化”的。
……………………………………
本文系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阅读精选文章。
(责编:代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