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14-12-17 09:46
“点石成金”的上帝
“点石成金”的上帝
[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k5Nzc2MA==&mid=202301542&idx=1&sn=556b0b97f7f41f1f55b5f7dec31d6c9e#rd[/url]
2014-12-16 麦格拉思 橡树文字工作室
关于身份问题:我是谁?
定义人类的身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该定义所涵盖的要素有:我们的遗传特征、所在地区和其他无数的科学参数。我们可以由自己的种族、国籍、体重、性别来定义。然而,我们却常常看到一个人的身份,最后被简化成他所具有的某种范畴属性。科学时代最大的不幸就在于人性被简化成一种基因遗传和社会地位的表达。个人身份已经变成某种非人格化的基因密码。
这种去人格化的身份定义引起了许多强烈的不满。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Matin Buber, 1878—1965)指出,对人性纯粹的科学论述将人简化成物品,它将人变成“它”而非“你”。在布伯看来,人类身份的实质在于人存在于众多关系中的能力。我们是通过我们的社会和人际关系,而非通过我们的化学和基因组成而被定义的。
因此我们的身份是被给予的,而不是我们的某种成就。我作为父亲的身份是我的儿女所给予的;我作为一个人的身份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是由上帝所赐予的,是上帝满有恩典的神圣旨意让我与他建立了关系,上帝也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看待我。
这是基督教信仰对人类身份和意义的核心观念。人们常常将“灵魂”一词误解为一种人类身份不朽的层面。然而,这个词更合乎圣经的定义应该是“人类与上帝相关的那些属性”。只有在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中,我们才会发现自己真实的身份。上帝是完全认识我们的那一位,我们的身份和价值都是他赐予我们的。最至关重要的在于:不是我们定义了自己,而是我们被上帝所定义,上帝在赐给我们身份的同时,也赐给我们价值和各样的保障。我们的身份并不包含在我们身体的某些部分中,我们的身体也不能对我们的身份给予任何保障,我们的身份是上帝所给予并保障的,他关注并记念着我们。
奥古斯丁于公元397到398年间写了《忏悔录》一书,他在书中对此也进行了论述。关于人类身份和价值的问题,大量地出现在这部经典著作中。对奥古斯丁而言,人类的身份和归宿都与上帝相联系,他是我们的创造者和救赎主。在奥古斯丁一段著名的祷告中,他表达了这样的观念:“你为自己创造了我们,因此,除非在你里面寻得安息,否则我们的心将不得安宁。”
从他这样的表达中我们看到,人类的身份是与他内在对上帝的溯源,以及在此基础上与上帝建立起的关系相联系的,这种关系的最高峰反映在我们在上帝里面“寻得安息”。奥古斯丁的话今天依然有力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他向我们描绘了人类复兴并回归上帝的画面。如果我们没有活在与上帝的关系中,我们作为人始终是残缺的。这一点也是基督教信仰关于人类地位的核心观念。
这种观点意义非凡。很多人相信需要通过政治和社会制度来让人类完整的人性得以实现,而世俗主义的人道主义者认为宗教信仰压制了人类的身份,并以此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取消宗教的压制,人性才能得到解放。但是世俗的人道主义似乎有意忽视了一个不利于他们的事实,即对人类的身份存在着不同的论述。他们的理论不过是其中之一,并不具备任何特殊的优先性和特权。很多人深信,人类唯有和上帝建立亲密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价值。这种对于人类身份的观念,完全有理由在公共领域中被人听到、得以展现并实践出来。
关于价值问题:我重要吗?
《诗篇》第8篇算得上旧约圣经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它让我们获得了一种关于人性和自然的深刻洞见。在这首诗中,诗人首先思想那无垠的夜空,之后他转而思考人类在这广阔宇宙中的地位(诗8:3—5)。
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
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
你叫他比天使(或作“上帝”)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
在这首诗中,人性被列于上帝之下,并在田野的走兽之上,人类因着其神圣的被造而具备那尊贵的地位。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上帝看顾人类的事实应首先唤起我们对上帝的赞美,而非成为我们逻辑分析的对象。我们只有首先真实地体会到上帝眷顾着每一个人,才能对这个事实的神学基础进行思考。
在圣经的旧约部分,我们随处可见上帝对人类的眷顾。他是我们的牧者,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他与我们同行,在凡事上托住我们,即使是在“死荫的幽谷”(诗23),上帝也与我们同在。到了新约,上帝对人类的爱又有了新的维度,耶稣基督的受死向我们显明了上帝对世人永不止息的爱。在新约中,保罗多次向我们阐述上帝之爱的长阔高深:“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2:20)基督的死不应该被简单地看成是一种生理的死亡,或是一起法律判决,他的死应被视为上帝爱的行动,反映了他对人类坚定不移的爱。
因此,我们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我们在世所取得的成就。与之不同,我们的价值来源于我们在上帝眼中的地位。上帝是我们“安稳的居所”[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他对待我们就像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并爱自己的儿女一样,他引导我们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不断地走向成熟。上帝作为我们的“安稳居所”,是我们生命成长的基础。在我们遭遇各样人生挑战和难处时,上帝的同在让我们具备了应对的能力。
无论是在圣经对上帝的描述中,还是在基督徒稳若“磐石”的信仰中(请参考耶稣的比喻“人应把房子建立在磐石上,而非在沙土上”,太7:24—27),它们都以一种我们可明白的方式传达出什么是活在上帝里的安稳和可靠。我们有价值,因为我们在上帝眼中是宝贵的,他无条件地接纳我们,并让我们有能力迎接生命中的挑战。
当一个人的生命被上帝所“触摸”,我们可以说,他的人生价值发生了“质的改变”。乔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 1593—1633)的很多诗都在反映着这个主题。在他的一首诗中,赫伯特将上帝恩典的“触摸”比喻成传说的中世纪炼金术所使用的“点金石”。正如点金石可以将粗劣金属变成黄金,上帝也可以借着他的恩典,完全改变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赫伯特的诗如此说:
这正是那块人所皆知的奇石,
无论是什么,经它一触都会变成黄金。
上帝的触摸和拣选也是如此,
蒙恩的人要竭力传扬他奇妙的作为。
中世纪作家诺威奇的朱利安(Julian of Norwich),她的名言为后世所传诵。在她看来,我们被上帝的爱所拥抱,这赐给了我们新的安全感、身份和价值。因此,当我们进入基督的怀抱,被他所拥有时,我们会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审视自我,正如那些活在其他人珍视、喜悦和爱中的人一样。
[本文摘自麦格拉思著《意义的惊现》,上海三联书店,本书已出版Kindle电子版,定价9.8元,可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购买此书电子版。此书纸质版入选橡树书屋淘宝店([url]http://oaktreebooks.taobao.com[/url])12月12-19日推出的“7折圣诞礼,满200就送根本”活动,欢迎进入橡树书屋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