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喜剧之王死于抑郁的悲剧

yingyinc 2014-8-16 18:13

喜剧之王死于抑郁的悲剧

喜剧之王死于抑郁的悲剧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bf83d6430102v1aj.html[/url]

美国喜剧之王罗宾·威廉姆斯自杀。一生用酒精和毒品对抗悲伤。我们的文化愈发虚伪,鼓励人们竭力隐藏衰老的痕迹,隐藏真实的情感,掩盖生命中的问题,回避令人难以启齿的伤口和自己亟需被医治的事实,用喜剧挠我们的脚心,促使我们笑着说没事,其实却是没救。                                      
                    

        喜剧之王死于抑郁的悲剧
                             

      文/《境界》评论员 赵杰、刘阳



对于中国影迷来说,只要看到罗宾·威廉姆斯的脸,总会有回忆被勾起。比如,你可能曾因《死亡诗社》和《心灵捕手》而感动,被《勇敢者的游戏》和《窈窕奶爸》逗乐,因《一小时快照》和《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触及心底的黑暗。

然而,美国时间8月11日,加州警方宣布:63岁的喜剧之王罗宾·威廉姆斯在家中死于自杀。罗宾的发言人称其生前被严重的抑郁症困扰。

罗宾·威廉姆斯其实一直在与酗酒、毒品、抑郁症作斗争。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就曾染上毒瘾和酒瘾。1983年大儿子出生之后,罗宾戒掉了毒瘾和酒瘾,但酗酒的问题在2004年复发,后接受家人劝告前往勒戒中心,4年前受访他坦承每周还是会上匿名戒酒会。罗宾的发言人证实他6月底仍持续接受勒戒,目的是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保持清醒”,因为他的手头还有6部电影正在拍摄。

是什么“杀死”了这个创造力旺盛的银幕天才?终其一生,威廉姆斯用酒精和毒品对抗悲伤,以拼命拍戏填补内心的恐惧。

有媒体评论说,当威廉姆斯离开屏幕不用打起精神说话时,他的声音低沉而微微颤抖,好像随时都会哭出来。



唯一无法被逗乐的人



从美国媒体对威廉姆斯去世一事的报道,以及他生前接受采访时透露的一些关键词中,可以一窥其内心状态:

❶极度缺乏安全感;❷经常自我怀疑;❸对名望的渴求导致压力很大;❹经常感到孤独;❺内心有恶魔;❻不停工作人们才不会忘记你;❼喝酒感觉温暖,那种感觉棒极了,之后依然感觉孤独。

从心理学的常识不难推测,其个人成长经历中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痛苦,尚待披露。

其实,不止威廉姆斯一位。银幕上笑料不断的喜剧明星很可能私底下是个悲伤的人。他们就是那个唯一无法被自己逗乐的人,尽管他们可以让几乎所有人都笑出眼泪。

卓别林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人得了很重的忧郁症之后去看病,医生跟他说:“最近我们城里来了一个特别幽默的人,已在街上讲了三天笑话,让全城的人这几天都过得特别开心。我建议你去找找他。”这个人说:“我就是你说的那个特别幽默的人。”

卓别林很小时父母就分居,他随母亲生活。母亲因嗓子失声而失业后,他被送入贫童习艺所。十二岁,父亲酗酒去世,母亲患精神病,最后被送入精神病院。卓别林的感情有过多段坎坷的感情关系,未被医治的创伤使他尽管努力却无法维系一段正常的婚姻。

以憨豆先生形象而风靡世界的喜剧明星罗恩·阿特金森同样因抑郁症在接受治疗。另一位喜剧明星金凯瑞也深受抑郁之苦。

或许,他们如此忘情地投入喜剧事业,因为他们实在需要在笑声中让自己透口气,即使是别人的笑声。这种反差却只能让人病更严重,心灵的痛苦并未消失,只是更深的隐藏起来。





     隐藏生命的真相让心灵病得更重



威廉姆斯的死,惹得中国媒体也纷纷悼念,最流行的挽联象是一封表扬信——“把悲伤留给自己,把欢笑带给观众”。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悼词是这样说的:“罗宾·威廉姆斯是飞行员、医生、妖怪、保姆,也是总统、教授、彼得·潘。他是所有这一切的角色。他以外星人的身份来到我们的生活中,却触动了所有的人心。他让我们大笑,也让我们流泪。他无私地奉献他的天赋,慷慨地将之赠与最需要它的人们——从驻扎国外的军人到生活中被边缘化的人们。奥巴马家族向罗宾家族、他的朋友们以及每个因罗宾而找到自己的人致以慰问。”

虽然含蓄温存,立意却和上面的挽联大同小异。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人人都向着必死的方向以每天24小时的速度移动,自以为勇敢地拒绝了上帝提供的终极安慰,沿途用喜剧来消磨面对流逝的无奈和恐慌,当悲剧发生却无人敢于正视,反而把病人当劳模,用来励志。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中提到,抑郁者的自我认知准确度高于普通人;信仰的缺失和教育过分注重现实主义,是抑郁多发的重要原因。

人们无法妥善处理自己更准确的自我认知。于是越是清楚,越是悲观。几乎所有情感和心理的疾病,都在不同层面上与不愿或无法面对真相有关。威廉姆斯同样选择了以毒品和酗酒来逃避,让自己感觉温暖,而不去直接处理造成心中寒冷的根源。

当人作为被造者,不与创造主在美好关系中寻找生命,就必然要从自己的行为、外表以及人力所能获得的事物中去找寻生命。这种分歧使我们的文化愈发虚伪,鼓励人们竭力隐藏他们衰老的痕迹,隐藏真实的情感,掩盖生命中的问题,回避令人难以启齿的伤口和自己亟需被医治的事实,用喜剧挠我们的脚心,促使我们笑着说没事,其实却是没救。因为人其实心里很清楚,拯救意味需要一双从彼岸伸进生命之河里的大手,自救的谎言相当于人把自己拉出湍流。

笑声一停,马上就哀荣倍至。人无法面对中间的沉默与空白,那样的时候太尴尬了,充分凸显出作为受造物的人类要为自己的存在提供意义的荒谬,下一幕戏还要演下去,生存的虚伪带给仍在演出的人(包括哀悼者)一种挥之不去的羞耻感,温婉的悼词不过是活人的遮羞布。这才是一个喜剧明星死于抑郁的悲剧所在,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文化的宿命。

我们宁愿相信一个人看起来好一点了,他就会真地好一点。一个人努力在外表上看起来很好,正因为他的内心病了。

如果罪的低等愉悦是我们唯一的愉悦经验,这种愉悦可能会主宰我们的生活,提供一种虚假的、有限的满足。神创造人类时,赋予人类生理上的愉悦、情感上的愉悦,以及精神上的愉悦,在本质上,最深刻的愉悦是灵性上的愉悦。在以神为乐的生命中,罪将不再掌权,不需要靠色情、酒精、毒品或镇静剂让生命发挥作用。





        喜乐的心是良药



我们生存在许多人的灵魂都处于平静的绝望中的世界,是一个只需要诚实就能发现的悲剧。而在这样的世界生活却仍然可以有盼望,则十足是宇宙间上演的最大一出喜剧。

对应威廉姆斯的每一种心结和困扰,只要把这些问题敞开,允许耶稣进入生命的每个具体处境与我们同负一轭,人肩头的担子就会骤然变轻省。这就是福音所能提供的解决之道——

极度缺乏安全感VS平安。平安不是生活无虞,而是一种内心成功管理自我和环境的一种能力,但是由于我们的内心被私心杂念充满,这样的管理单凭自我的话,只能控制在一定限度,并且容易失控。爱里没有惧怕,缺乏安全感是因为缺乏爱,只有在爱里,人的灵魂才会平安,“我的心平静安稳,好像断了奶的孩子在他母亲的怀中”。

经历无条件的爱是生命的最基本需求。当人只有符合某些条件或做出某类行为才能获得爱和肯定时,我们内心深处知道这是外在行为被爱被肯定,而不是我们真正的自我,因此我们的灵魂就会饥渴不已。靠行为和外表赢得的爱和肯定,与存在的本质无关。而且,平安需要被真理的光照亮里面的黑暗,去直面它们,才能有勇气直面环境。被谎言包裹的自我,不安与敏感是最常见的情绪表现。

自我怀疑VS信实。自我怀疑往往是自我长期不被接纳导致的对自己的不信实和不接纳。《圣经》哥林多前书4:3说:“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所以,经常有负面自我认知的人,要停止自我论断。我们不是从人那里得认可和接纳,而是从创造主那里感受到无条件的被接纳,我们的存在对于父母或许是难堪,但对于上帝却是一个美好的计划。

追逐名望、不停工作VS节制。对于名望的不停追求是这个世界给人的思维行事逻辑,结果必然是不知足和重重压力。威廉姆斯已经尽力了,遗憾的是他未能识别文化的欺骗。在一个按照外在标准评判生命质量的文化中,人们受到鼓励拼命改变外表,总以为“再努力一些”就是解决之道,就可以赢得更多认可,就可以不感觉空虚,但这招从未奏效。单靠意志力,演多少部戏,也无法改变一个人性格的基本面,也无法医治内在的伤口,只不过暂时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让周围人看起来好一点了,觉得他还蛮积极进取的。对于世界的追求要有节制,“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知识常常会让我们陷入自我迷失,陷入嫉妒争竞自高。人要安息于内在而非行为。

孤独VS和平。近来的流行词是“外向孤独症”,网友纷纷供认,自己就是那个外表无比热情、应酬无数,其实却极端孤独的人,“相识满天下,知心无一人”。和抑郁一样,孤独同样是一种心理问题,由于自我认知的缺乏,导致与人群和现实环境格格不入。孤独和孤单不同,后者只是一种存在状态而非病态。长期孤独的人会形成强烈的自我挫败。孤独者从根本上无法平衡自我和人际关系以及环境,必须识破孤独被浪漫包装的情调,看出本质上是对别人的不接纳,深层次是对自己的不接纳。人是被罪分割成一座座孤岛的。当人与人彼此分离,就更容易陷入怀疑不安的负面情绪煎熬之中,直到被心底的恶魔吞噬。

内心有恶魔VS圣洁。我们不必过多聚焦“恶魔”的具体形态,而是要注目耶稣。人心理和生命的破口,成为罪的挂钩,心魔必尾随而来。所以《圣经》命令人“务要圣洁”,实在是对人的保守。我们每个人内心的苦毒和身上各样不清洁的行为,不要不以为然,而要及时清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谢利·泰勒说: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在于最为暗淡的情形里看到光明的能力之上,“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

真正的喜剧,带给人的灵魂真正的喜乐,而不只是感官的快乐。上帝的福音是最大的喜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喜剧之王死于抑郁的悲剧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