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huayang2005 2014-5-27 07:46
心理学看粗心
为什么老是粗心?-心理学看粗心 2014-05-26 网络 道 . 心身健康空间
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考试的时候 犯一些低级错误,把3/4看成4/3,把18+6算成 22,把卷子上选好的B,填到答题卡上填成C… …回头自己看看卷子,都不知道怎么这么粗心!
如何解决粗心的问题?“学习态度要端正”“ 注意力要集中”“克服浮躁”“要仔细、踏实、认真 ”等等,家长和老师通常这么告诫,管用吗?
每次课堂上问到同学们粗心的问题,先是 听到共同的叹息声,再是一致的回答:“不-管-用!”
粗心是怎么回事?
心理学从来不是想当然的学科,还是用实验 来回答。
哈佛大学曾做了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
研究者先制作了一个短片,在短片中,有两 队运动员,其中一队穿白色运动服,另一队穿 黑色运动服,所有运动员都在不断地移动并且 互相传接篮球。影片长度不到1分钟。
影片拍好后,研究者招募志愿者进行实验 。先请志愿者观看影片,在观看影片时提出要 求,要求计算出身穿白色球衣队员传球的次数 ,同时可以完全忽略穿黑色球衣队员的传球次 数。研究者还说,我们要看看男性和女性在计 数上的差异(嘿嘿,心理学实验一般不会告诉 你真实的实验目的)。
观看结束后,研究者立即询问志愿者到底有 多少次传球。真正的答案也许是34次,或是35 次,其实这并不重要。让被试记住传球次数, 只是把被试的注意力集中到屏幕上,而不是关 注他们的计数能力。
事实上,在影片中,除了穿白色与黑色球 衣的运动员外,还有一个把自己伪装成大猩猩 的人,这个“大猩猩”走到运动员当中稍作停顿 ,对着镜头敲打自己的胸膛,然后走开,他在 屏幕上出现了约9秒钟。
有趣的情形在这里出现了:
询问完传球的次数以后,研究者继续问问题:
“问:在你数传球次数时,你看到什么特别的东 西了吗?
答:没有。
问:除了运动员,你还看到什么了吗?
答:我看到了这里还有电梯,还有就是墙上有S 形标志,可是我实在不知道S代表什么意思。
问:除了运动员,你还看到其他人了吗?
答:没有。
问:你看到大猩猩了吗?
答:什么?大猩猩?没有。”
在这项实验中,大约有一半被试没有看见 短片中出现了9秒的大猩猩!当他们重新观看录 像而不需要计数时,他们都轻而易举地发现了 人群中的大猩猩。很多志愿者惊讶地表示“我居 然没有看到!”甚至有一个志愿者坚决不承认影 片中有大猩猩,他认为他前后两次观看的影片 根本就是不同的版本,可见他第一次看短片的 时候是多么确定上面没有大猩猩!
这个实验被发表在学术期刊《知觉》(Perc eption)上,在心理学领域引起了热烈讨论, 并获得了2004年度的搞笑诺贝尔奖。
看到这里,亲爱的各位家长,你还认为孩子 考试时所犯的那些低级错误是因为他们不认真 吗?恰恰相反,刚好是因为他们太“认真”了, 他们的注意力太集中了。
课堂上,我还请同学们做一个练习:在屏幕 上打出一篇几百字的文章,然后要求大家在3分 钟内找出文章中有多少个“的”。3分钟过去,班 上的回答七七八八,从7个说到13个。没关系, 答不准确正好说明刚才的任务是有难度的。我 又问他们,刚才那篇文章说了什么?同学们的 回答零零散散,对文章内容基本说不上来。
是的,做这个练习是让每个人都体会一下 ,我们的大脑是怎么工作的?
——对,我们的大脑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特 别是当这个工作目标比较陌生或有一些难度的 时候,大脑会自动屏蔽掉其他信息,以保证所 有的资源都去处理当前的任务目标。这才真是“ 集中了注意力”,对吧?
环境中有庞大的讯息量。从一天中早上起来 ,街道、树木、车辆、人群,我们被周围上千 个物体环绕,每个物体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需要用不同的应对方式,而进行这些认知作业 之前,则需要仰赖我们的视觉系统。假如我们 把所有的信息全部摄入大脑加工,短短的时间 内,大脑所处理的讯息量就足以瘫痪最强力的 计算机。大概 是通过不断的生物进化,或后天 学习,我们的神经系统学会了自动筛选,在我 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它自动选择了我们需 要处理的信息,屏蔽了大量无关紧要的信息。
好,说回“粗心大意”的问题。在考试的时候 ,我们大脑设定了当前最重要的加工任务:做 题!需要运用哪些定理、公式、怎样求解等等 ;而那些数据、简单运算、小数点、括号单位 ,都是“不重要的”!因此你看,最后犯得就是 这些低级错误。 那怎么办呢?没关系,考试的时候,还是要 把注意力充分地集中在大局上。无非在做完试 卷以后,再给大脑设立一个新的任务目标:只 检查简单错误。专门查一下答题卡的涂写,专 门查一下运算、数字代入、单位等等。觉察一 下自己哪些地方容易粗心,然后专门针对自己 粗心的地方检查。
检查卷子,可不是把卷子从头来过再做一遍 ,而是去检查容易被大脑屏蔽掉的地方。
欢迎添加.
junhuayang2005 2014-5-27 09:26
有道理.
敏敏宝贝 2014-5-27 09:48
这个短片也看过,第一遍确实没有看到大猩猩,第二遍才发现的,太专一的时候往往其他什么也看不到了。
如果思路正确的话,只要做完题再检查一下运算,代入,抄写,单位这些简单的环节,可有的时候还是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或者没有时间检查,也是个问题。.
junhuayang2005 2014-5-27 09:49
[quote]原帖由 [i]敏敏宝贝[/i] 于 2014-5-27 09:48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30331&ptid=4868511][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这个短片也看过,第一遍确实没有看到大猩猩,第二遍才发现的,太专一的时候往往其他什么也看不到了。
如果思路正确的话,只要做完题再检查一下运算,代入,抄写,单位这些简单的环节,可有的时候还是发现不了自己的 ... [/quote]
一遍ok。及时心算检验。.
敏敏宝贝 2014-5-27 09:52
[quote]原帖由 [i]junhuayang2005[/i] 于 2014-5-27 09:49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30336&ptid=4868511][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一遍ok。及时心算检验。 [/quote]
恩,要让小孩纠正并养成习惯,尽管会稍微慢些。.
junhuayang2005 2014-5-27 09:53
[quote]原帖由 [i]敏敏宝贝[/i] 于 2014-5-27 09:52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30344&ptid=4868511][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恩,要让小孩纠正并养成习惯,尽管会稍微慢些。 [/quote]
因为我听到太多孩子及更多家长说粗心。其实不是。.
我是乐乐妈 2014-5-27 10:04
很有启发!
小朋友做数学题时,常犯的错误是写错数字,比如448抄成488。以前总是责备他不仔细。看来观念需要更新。不是他不仔细,而是他太专注于解题了。看来可以让孩子检查时特别注意这种重复型的数字(448,225,336等)。.
pumpkin 2014-5-27 10:07
有道理!.
婷婷妈咪 2014-5-27 10:38
回复 4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一遍ok。及时心算检验。
是指再重新验算一遍吗?如果验算也是错的怎么办?听到一个办法:每次计算算三遍,取都相同或二次相同的值,考完就不用检查了。.
junhuayang2005 2014-5-27 10:57
[quote]原帖由 [i]婷婷妈咪[/i] 于 2014-5-27 10:38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30421&ptid=4868511][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一遍ok。及时心算检验。
是指再重新验算一遍吗?如果验算也是错的怎么办?听到一个办法:每次计算算三遍,取都相同或二次相同的值,考完就不用检查了。 [/quote]
没必要。.
yiyioneone 2014-5-27 11:09
很受启发的说,谢谢.
婷婷妈咪 2014-5-27 11:45
回复 10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不好意思,一遍ok。及时心算检验是指计算时先是一遍,检查时再心算一遍吗?.
junhuayang2005 2014-5-28 07:34
[quote]原帖由 [i]婷婷妈咪[/i] 于 2014-5-27 11:45 发表 [url=http://www.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30489&ptid=4868511][img]http://www.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不好意思,一遍ok。及时心算检验是指计算时先是一遍,检查时再心算一遍吗? [/quote]
做好一题及时心算,一秒足矣。方法是运算定律和性质及运算的概念.
57的妈妈 2014-5-28 10:07
mark:victory:.
寻梦而来 2014-5-28 10:53
收藏了 谢谢!回去让孩子也好好学习 尽量避免粗心带来的错误。.
花间 2014-5-28 12:52
太专注于某件事一定会遗漏其他方面,跟遗漏其他方面就一定是太专注于一方面,这能等同吗?.
老虎mama 2014-5-28 12:57
原来我儿子是太专心了:L.
junhuayang2005 2014-5-28 14:00
其实是综合能力,也就是整体能力,有待提高.
seasky 2014-5-31 09:10
做完后,再检查一遍细节。有意思,谢谢LZ。.
洋囡囡妈妈 2014-6-27 14:40
有道理的。那要不要专注呢?.
junhuayang2005 2014-7-1 07:02
举报 举报
【文汇·观点】 “死”做题对付不 了“活”数学 2014-06-30 胡小群 文汇教育
纵观浩瀚的数学史,数学发展的每一步都 离不开创新。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如何 培养数学创新能力呢?
扎实的基础是创新的前提——先学“死”, 再学“活”
数学作为一切自然科学之基础,其立足之 基在于缜密的逻辑思维所保障的推理的可 靠性。或许,多年的数学应试教育已经把 优秀的你带入了这样的一个状态:能解许 多难题,能获不少数学竞赛的奖项,却不 甚清楚一些基本数学概念(比如“函数”、 “轴对称”)的严格定义;能做出许多漂亮 乃至华丽的公式变形,却不知其背后的理 论依据及适用范围——甚至,有时还会做 出一些没有理论依据的代数式变形。
如果的确如此,那么是时候亡羊补牢了: 找到所有以前的教科书,仔细整理相关概 念,着重于概念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 程;整理所有学过的公式定理,尝试将这 些公式定理推导一遍,并不停地询问自己 每个步骤中用到了什么公式定理,这些公 式和定理又是如何推导的。
然后,将这样的学习方法贯穿到之后的数 学学习中去。要将数学真正学“活”,第一 步是把它学“死”,死死推敲定义定理中的 每一个字符和步骤,为之后的创新打下坚 实的基础。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切忌一 味追求灵活而丧失数学中最本质的元素 ——严密的逻辑。
浓郁的兴趣是创新的动力——有爱才会有 成功
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多年的发展 已将它从一棵小小的树苗灌溉成一棵参天 大树,其中的每一个小树枝都布满了学问 和乐趣。即使是当代最伟大的数学家,所 知也不过是这棵大数的几根树枝。但是, 一根树枝上一片小小的树叶,或许就可以 将你引入这个神奇的数学世界。又或许, 通过你的努力和创新,再让这个世界更为 神奇。
小学时我们学过一个章节叫做循环小数, 有些分数可以化为循环小数。你是否想 过?循环小数又该怎样化为分数?这两者 是否统一?转换的理论依据是否充分?
中国当代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谷超豪先生在 小学三年级时学到了循环小数,感到十分 神奇,怎么会有一个数是无穷无尽的呢? 一个蛋糕一切为三,简简单单的一个分 数,为什么化成小数就写也写不完 了?“你抓不住它,但却可以尽情想象。 ”此后,几个关于“无穷”的问题进一步激 发了谷超豪对数学的兴趣,他从此投身数 学研究并在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等多个 数学领域取得了创造性的突破。
力学和微积分的交替发展是数学和其他自 然科学的进步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常 常如下循环:力学界提出一个问题—需要 相应的数学工具—数学家完善了数学工具 —力学问题解决—数学理论系统更上一层 楼。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还应该更关注数 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比如高中课本中平 面向量和力学的联系,函数零点和信息学 算法的联系等。
多年的数学学习中,撇开枯燥无味的练 习,一定也曾经有一些数学知识和定理引 起了你的兴趣。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 一定有一些你感兴趣的问题最终被简化为 一个数学模型。那么,你是否可以像谷先 生一样,提一些问题,查一些资料,做一 些研究呢?
质疑精神是创新必备——有尊重,更要敢 于挑战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集 宗教、科学和哲学于一体,所有发明创造 都归于学派领袖。当时人们对有理数的认 识还很有限,对于无理数的概念更是一无 所知。
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仅指整数,分数 被看作两个整数之比。他们认为,宇宙间 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该 学派的成员希伯索斯却发现,边长为l的 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既不是整数,也不是 整数的比所能表示。希伯索斯的发现被认 为是“荒谬”和违反常识的事。它不仅严重 地违背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也冲击 了当时希腊人的传统见解,使当时希腊数 学家们深感不安,相传希伯索斯因这一发 现被投入海中淹死。这场危机最终通过在 几何学中引进不可通约量概念而得到解 决,成果被欧几里得所吸收,并收人《几 何原本》。这就是第一次数学危机。
数学史上的三次最大的飞跃也被认为是三 次数学危机的解决,这三次危机的解决都 离不开对权威的挑战。我们要能在数学中 有所创新,就要做好挑战权威的准备。而 挑战权威,应当从质疑精神开始。
比如:教材中对数列极限的定义为“无限 接近”。那么,这个定义是严格的数学表 述吗?什么叫“无限”?“接近”又是什么意 思?教材为什么要这么写呢?能否给出更 确切的描述?
坚韧意志是创新必备品质——成功在被质 疑后
一个学科发展的高度决定了其创新的难 度,相比其他学科,数学的创新也许是最 难的。然而,困难并不意味着不可能,更 不意味着没有意义,只意味着我们需要更 灵活的思维,更沉得住气,更耐得住寂 寞。
高中数学第一章是“集合”,而集合论的奠 基者康托甚至因为他创新的想法被攻击为 精神病,最终死于精神病院;近世代数的 奠基者伽罗瓦、挪威全才数学家阿贝尔两 人都英年早逝,至死未获学术界承认。就 在几年前,上海某著名高校数学系的一个 学者也因自己的学术成就一直未得到理想 的评价而走向妄想型的精神分裂。
敢于创新,就要做好接受挑战和质疑的准 备。一般而言,数学中的创新越成功,被 认知所需要的时间也可能越长。坚韧意志 的培养需要内在驱动。外环境是数学创新 的外在动力,内环境才是数学创新的根本 动力。而最有效的内在动力应是对国家、 对社会、对人类的关怀。不妨试着了解一 些伟大科学家的事例,如果可以像谷超豪 先生一样“情愿肩负历史的责任”,那么成 功离你就会更近一些。
(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数学教师)
本账号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文汇 教育(微信号wenhuieducation)》!f.
rachelmom 2014-7-1 07:25
学习了.
弈格爸 2014-7-9 01:35
很好的心理学实验!
可我们绝大部分的家长与老师,对于粗心问题是指向基础还不扎实。
的确,根据这个原理,多做题对于粗心是有帮助的,因为对题目熟悉到了一定的程度,做题时需要的专心就不那么多了,反而不容易因为粗心做错题。
经历题海后,粗心事件就减少了,所以误认为粗心就是不够扎实。.
joylin妈 2014-8-14 10:50
回复 24楼shjxluo 的帖子
这是因为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没有粗心现象。.
hong07 2014-8-14 11:38
我家的是写字太潦草,他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写的字,找不到自己打的草稿。我觉得是不认真,不是“太专心”。.
joylin妈 2014-8-15 15:47
回复 27楼shjxluo 的帖子
无论什么,专注于事就不会粗心。不是注意力集中,就算检查多遍都没用。.
Wini妈妈 2015-3-20 01:41
:flower:
嘎嘎的妈妈 2015-3-20 22:26
受教了,也许孩子太恐惧,心理压力太大,反而发挥失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