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14-2-14 09:07
传教士苏慧廉计划建华中联合大学后因一战夭折
传教士苏慧廉计划建华中联合大学后因一战夭折
[url]http://phtv.ifeng.com/program/wdzgx/detail_2014_01/20/33174271_0.shtml[/url]
核心提示:1883年1月12日,英国揩我工会派到中国的传教士,22岁的苏慧廉到达温州。嘉会里巷位于温州旧城中心,这条小巷今天仍延用旧时的名字,苏慧廉的前任李华庆,在这里购置了房子,建了街头教堂,初到温州苏慧廉就住在这儿。三十年间作为一名传教士、教育家,苏慧廉所经历的种种,同样也映射者中国晚清那段动荡的历史光影。苏慧廉去世后,被安葬在英国牛津的玫瑰山墓园,他的墓地没有墓碑,仅有四条浅色的花岗岩嵌于土中,表明它的地界。也许苏慧廉在中国的足迹依然会被时间的风尘所掩盖,但正如他墓地里铭文所刻的《圣经》中的那句话一样,苏慧廉对中国的影响将“功业长存”。
凤凰卫视1月18日《我的中国心》,以下为文字实录:
曾子墨:回顾百余年的温州宗教史,我们发现有个叫苏慧廉的英国传教士,他在温州度过了长达25年的时间,期间他传播福音,设立禁烟所、修医院、建学堂,当然他的身份并不只有传教士。离开温州他成为了山西大学堂总教习,回到英国他在牛津大学是著名的汉学家,今天我们将追寻苏慧廉的足迹,开启这一段段尘封的历史。
解说:1884年10月4日晚,十几位基督徒在温州嘉会里巷的街头小教堂做礼拜,开头的赞美诗还未唱完,门外就出现了异常情况。
沈迦(《寻找·苏慧廉》作者》):有人咚咚咚咚敲门,但你去开门又发现没人,等你把门一关,又听到有人敲门,其实就知道,其实是有人故意地来捣乱。
解说:教堂的负责人苏慧廉,在对方又一次敲门时,把人拉入教堂,外面传出“洋人打人了”的喊声,随后民众开始向教堂内扔石头。
沈迦:甚至有一个石头差点砸到苏慧廉的脑袋上,正好他的后面站着一个中国的教徒,其实是当时他的一个仆人了,那个仆人为他挡住了身上的一劫,如果那个石头砸到苏慧廉头上,可能当时就一命呜呼了,然后有人就放火,放火就来烧这个教堂,并且几乎同时整个城里,六处跟外国人有关的建筑同时着火。
苏慧廉初到中国传教 效仿保罗“入乡随俗”
解说:这次事件被成为“甲申教案”,当时中法因越南主权问题交恶,民间有传言说,法国人将打到温州,作为温州屈指可数的洋人,传教士苏慧廉自然成了民愤的对象。我们只好匆匆逃离,狼狈不堪,我家燃烧的熊熊烈火映红天空,苏慧廉这样描述那天的情形,对他来说一年多的心血几乎归零。
1883年1月12日,英国揩我工会派到中国的传教士,22岁的苏慧廉到达温州。嘉会里巷位于温州旧城中心,这条小巷今天仍延用旧时的名字,苏慧廉的前任李华庆,在这里购置了房子,建了街头教堂,初到温州苏慧廉就住在这儿。
沈迦:他说他在那游游荡荡的时候,只有那狗跟着他,他觉得他跟狗一样是一种孤独的,这样的一个角色。
解说:苏慧廉后来是这样回忆的,一个悲伤的我,沿着狭小、拥挤,并且还股难闻气味的街道回到冷清的家,我不会说当地人的语言,我前面的生活也许是死亡,谁有知道呢?
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苏慧廉决定效法耶稣的门徒保罗,和犹太人在一起就做犹太人,和希腊人在一起就做希腊人,到了温州就和温州人在一起做温州人,想做温州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苏慧廉要攻克语言这一关,厨子、鸦片抽食者,都曾是他的老师,因为无法用语言交流,一位姓杨的老师采用了动作教学法。
沈迦:老师不会英文,他只能用中文教他,他讲到一些关键词的时候,只能用动作表示,比如说讲到滚,滚动的滚,他就自己躺在地下在那滚来滚去,让苏慧廉呢明白这个字是滚的意思。
解说:外国人学汉语难在发音,苏慧廉用拉丁字母为温州方言注音,有了这套注音方法,对苏慧廉而言,说温州话不那么难了,四后来苏慧廉的拉丁文注音温州话,在温州百姓中也普及起来,没多少文化的百姓可以阅读《圣经》,有人甚至用它写信,这本《温州土话初学》就是苏慧廉编写的课本。
郑张尚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就是一担谷子,就是一间房子,是这样的,就是一棵琵琶。
解说:苏慧廉的这套注音方法,让赴温州的传教士可以很快掌握温州话。
吴圣理(温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副主席):我听我的爷爷,他们传下来讲,这些外国人下午到达温州,晚上聚会的时候,跟温州人一起聚会唱诗的时候呢,居然能够用温州话唱歌,温州的信徒觉得很奇怪,这些老外怎么那么聪明,刚刚到温州怎么会用温州话来唱歌。其实呢这离不开苏慧廉他的工作,他事先呢就把这些诗歌上注上拉丁文拼音,寄到英国,让那些准备到温州来传福音,传教的人呢,事先在家里面就学习温州话。
解说:不到半年,苏慧廉就能讲一口流利的温州话,有一天晚上,苏慧廉做完礼拜回家,撞到本地一家商店的大门上,手里的钥匙也掉了,为了找钥匙他用温州话请里面的人,点一下灯借个光。
沈迦:没想到里面传出那个店主的辱骂声,他说你这个骗子,你的借口也太好了,说掉了钥匙,哪里是有这种可能性,为什么,因为苏慧廉讲的地道的温州的方言,人们根本不信,这是一个来自外国的人讲的,人们把他当成一个本地的骗子。
解说:语言的僵局打破了,苏慧廉开始了他的传教工作,在街头教堂,苏慧廉除了自己讲道外,还聘请了一位本地人做帮手,为了宣传福音苏慧廉动了不少脑筋。
吴圣理:一些农民,每天挑一担柴,就是火柴,烧饭的火柴,挑到温州来卖,一天就是上午挑下来,卖掉之后下午回家,苏慧廉就对那个人讲,他说你一天你都干什么活儿,他说我就是这样挑柴卖的。他说这样,你礼拜天这一担柴,你就挑过来给我,不管我需要不需要,你把这一担柴就卖给我,(你)那天就在这里听道。
解说:苏慧廉费尽口舌但收获甚微,为了更好的宣教、布道,苏慧廉开始重建在“甲申教案”时被烧毁的教堂,他亲自设计,教堂的外观是哥特式的,而青砖、山墙等细节中也蕴含了中国建筑的特征。
吴圣理:这个人很有远见的,他知道教堂建起来不是短时间的,而是百年大计,所以他为了安全起见,考虑到温州这个地方白蚁比较多,所以建教堂的时候,就从英国买回来这么六根柱子,现在我们看教堂大堂里面,看到的两根黑色的柱子,这不是中国本地的木头,而是从英国运过来的,白蚁不咬蚀。
解说:这座教堂分为可容纳近百人的街头教堂和容纳三百人的礼拜教堂,在之后的百余年中,教堂不断扩建、修缮,一直延用到今天,如果温州人叫它“城西教堂”,每个周末教徒们还会相聚于此。
解说:除了在教堂传教,苏慧廉还到乡村传播福音,这张苏慧廉坐在山椅上的照片,就是去乡村传教时留下的。
沈迦:每次到乡下去的时候,对他来讲都是一场长途的旅行,他会带两个仆人,其实一个是他的传道的助理,一个就是给他生活上给他挑担子,挑着被褥啊,带着几天吃的东西。
解说:每当苏慧廉一行到达村子里,当地的百姓很快就会围上来,苏慧廉的仆人先给百姓讲讲道,苏慧廉再进行补充,发放福音小册子,质朴的乡下人会留他们吃饭住宿,有时苏慧廉会在村民家中小住几天。苏慧廉发现当时中国的医疗水平低,卫生条件差,霍乱、伤寒、天花、肺病等疾病经常流行,因为缺医少药,治愈率也很低,每年有很多人因病死亡,接受过简单医学培训的苏慧廉,尝试用西医的方式,帮助病人缓解病情。
吴圣理:感冒、发烧,如果用中草药的话,可以治但时间要长,用了一些西药呢马上就立竿见影,为了帮助别人解决一些身体上的疾病,所以他带来一些药,通过治病来传福音,所以很多的人得到治疗之后,这些老外,外国人过来,他倒是蛮好的,虽然上帝不认识,耶稣不知道,但通过他们的爱心行为也感动了很多的人。
解说:有时苏慧廉还会给病人做点小手术,一次一位眼睑内翻的老人,要求苏慧廉为他手术,苏慧廉切除了老人眼睑皮上的皮肤,在缝合时他发现针很难穿过皮层,苏慧廉后来回忆,老人的呻吟几乎令我心跳停止,看上去我就要惹上大麻烦,我可能永远也完成不了缝合,最终会因杀人被抓。
实际上老人并没有流多少血,很快就康复了,视力也比以前好了,尽管苏慧廉自称是“对医学非常无知的青年人”,但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却是,“温州有一位金发碧眼的神医”,经常有人慕名去找苏慧廉。
那时候的温州鸦片泛滥,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穷苦百姓,很多人都有吸食鸦片的经历,有传教士就把鸦片描述为,折磨中国社会最大的罪恶之源。一次从西溪来了一个有毒瘾的人,姓丁,他曾是风水先生,苏慧廉的妻子路熙是这样描述的,因为抽鸦片,他就像骨架,衣衫褴褛,脸色苍白的像个死人。
沈迦:那个人是一个病人,他竟然爬了两天两夜,爬到苏慧廉所在的家门口,衣衫褴褛地爬到他的门口,告诉他别人说你是神医,你能够不能够帮我戒毒。
解说:丁先生的请求让苏慧廉很惊讶,他回答我从来没有想过帮你戒毒,不想试验,这责任太大了。丁先生再三恳求,并坚定地表明,自己会不惜任何代价戒烟时,苏慧廉接纳了他。
沈迦:他就把他收留在自己的家里,他说我只用了两种东西,第一种就是西药,戒毒的一点西药,第二个就是祷告。
解说:苏慧廉用了奎宁和一点补药,经过三个礼拜的治疗,丁先生戒掉了二十年的毒瘾。
沈迦:戒毒成功了以后这个人就信教了,并且这个人后来回到方山以后,在那边开出了当地的第一个教会,苏慧廉也是受这个人的启发,觉得既然温州有这么多人需要他来给予,西药加祷告来给他戒毒的话,所以他后来就决定,我应该办一个相对正规的戒毒所,不能收留这些穷人在我家里,所以他在城西教堂,就开创了第一个戒毒所。
吴圣理:这个房子就是过去用来戒毒的房子,吸鸦片的人,让他们在这里接受治疗,传福音即拯救他们的灵魂,也医治他们肉身的一些疾病,解除他们一些精神上的一些捆绑。
在苏慧廉办戒毒所的两年中,前后有三四百人在这里接受治疗,关于戒毒工作,苏慧廉留下了这样的记录,我们的治疗方法显然是斯巴达式的,以至一些病人要忍受两三天剧烈的疼痛,并且几乎要死在我们手上,但据我们所知,所有的人都治愈回家了。后来由于吗啡药丸的出现,戒烟所停办,苏慧廉并没有停止治病救人,因为他发现帮老百姓治病的同时,外国传教士与当地居民之间的隔阂慢慢消除。
1891年,粗识医学的海和德牧师从英国来到温州,苏慧廉让他接管起城西教堂小诊所的工作,19世纪,初入中国的西医常常被妖魔化,医生把解剖后的死胎儿浸于酒精瓶中,被传为剖孕妇之腹,取胎儿制长生不老之药,牧师为病危的儿童施洗礼,人们推测是剖小孩心肝以制药饵,但温州病入膏肓的人顾不得这些,他们走近礼拜堂后面的小房间。
1893年,霍厚福医生加入了城西诊所,担任专职医生,海和德记录了当年的门诊情况,单天最高门诊量为106,年接诊病人5624个,专业的人员,固定的场地和门诊时间,很快将催生出温州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医院。这里是位于温州市鹿城区的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它的前身是苏慧廉所创办的定理医院,它曾是浙南地区最早的西医院。
1895年,城西诊所一年诊疗人次突破五千,这还没包括住院病人,建设一座新的医院迫在眉睫,苏慧廉开始募集款项,英国人约翰·定理捐赠了两百英镑,苏慧廉用这笔捐款在墨池坊买了块地,盖起了医院。1897年,医院正式对外开放,以捐赠者的名字命名为定理医院,中国老百姓看病当时都是郎中搭脉,而定理医院实行的是挂号,建院之初苏慧廉就提出,医院为穷人免费治疗。
苏慧廉为穷人免费治病 告诉病人他是上帝派遣来的
沈迦:如果你说我是穷人,他给你的挂号的签是不一样的,就分两类签,有的签是要几个铜板,比如说挂个号一个铜板,你说我没钱那就不要钱,给你一个另外颜色的签子。
解说:苏慧廉在回忆录中详细地描述了这所新式医院,挂号的窗口挤满了等待看病的人,病人付了三十个铜板后,就可以领到一个标有号码的竹签,穿过小庭院,候诊者走进一座小礼拜堂,通常早上九点钟的时候,里面就挤满了人,各式各样的人。
沈迦:因为你的看病对穷人来讲是免费的,那些穷人就会理解,可能我先听听道,这是我必须经过的程序,要不然怎么会免费呢,那他就抓住这个机会,来讲讲大概什么叫上帝的概念,耶稣的这样一个概念。更重要的来讲,就在于穷人是免费看病的,西药很有效,西药一有效以后,那些传教士就会跟他来讲,不是我让你重得生命,是上帝派我来让你重得生命,那些人就用这个途径,很多人信仰了基督教。
解说:结束礼拜后就开始叫门诊号了,听到喊号后,病人拿着竹签冲进诊疗室,医院还有专门的住院部、手术室、药房,还有一个“临终关怀”房间,病人在里面平静地有尊严地离开人世。
1902年夏天,温州霍乱肆虐,据《欧海关报告》,有三万人死于这次灾难,苏慧廉的得意门生夏正邦就是其中之一,苏慧廉是在一次去碧莲讲道时认识夏正邦的。
沈迦:苏慧廉见这个孩子,跟村里的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一个表现得很聪明伶俐,第二个特别的干净,穿衣服什么特别干净,尽管可能也是粗布粗衫,但很干净,农村相对那时候,卫生条件会差一点,他其实就有意收这个孩子做书童。所以就问他你愿不愿意到温州城里去,跟我做书童,夏正邦当时是一个苦孩子,他爸爸是一个银匠,做银器的银匠,他竟然就马上就同意了,并且家长也同意了。
解说:回到温州,夏正邦一直在苏慧廉身边做书童,后来他成为温州市第一个华人牧师,苏慧廉曾评价他是一个智力过人,见解深刻的布道者。11月,夏正邦要去玉环岛传教,他认为自己生在这里,比外国人更容易适应这样的气候,苏慧廉劝他延迟计划。
姜平(夏正邦曾外孙牧师):当时玉环岛的霍乱已经蔓延得非常厉害,情况很严重,苏慧廉跟他说你别去,后来他说我已经是答应了他们那里的人,而且已经几个月没有去过了,所以这次我一定要去,虽然他带了一些药,可是能不能起作用谁也不知道。
解说:夏正邦告别了六个孩子和年轻的妻子,只身前往疫情严重的玉环岛。
沈迦:到了玉环以后,他很快就感染上了霍乱,他在去世之前,给苏慧廉写过一封信,他说我已经得了霍乱,我用我带的药,吃下了我自己带去的那些西药,他说看起来效果不大。
解说:不久后夏正邦因感染祸乱而离世,时年32岁,至此他已为温州信徒服务了十年。
姜平:当苏慧廉得到这个消息以后,他也非常非常难过,看到他一封信是写给他的太太的,他当时就说,再也没想到神把我的一个左右手就这么拿走了,当夏正邦的尸体从玉环运回来的时候。按照温州当时的习惯就是,一个尸体是不允许再进城的,所以他们其实就是把它停在欧江边,苏慧廉就在那个地方,为他简单的举行了一个追思的礼拜一个仪式。
解说:到1905年,九年间定理医院接诊七万余人次,接待住院病人四千多位,和疗效较慢的中药比,西药“立竿见影”,不少人都认可了这所教会医院,定理医院容纳不下日渐增多的病患。1903年苏慧廉回英国期间,在伦敦的一份报纸上登出短文,说中国温州急需资金建造医院。
沈迦:他等了几天,这个效果还相对的都不好,但他正准备决定要回中国的时候,他收到了一个人的新建,写给他信的人,这个人叫白累德,是一个英国的教徒,邀请他,说我们能不能谈一谈。
解说:白累德对苏慧廉说,愿意捐款筹建医院,但自己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钱,希望能分期捐款。
沈迦:苏慧廉竟然说不可以,他说我建这个医院,必须一次性就把这个医院建成,所以其实对做好事的要求还这么高,我必须一次性完成买地,把房子建起来,做这样的一个安排。那个白累德这个英国人怎么讲,他说可以,我愿意变卖我的资产,来帮助你建成这个医院,因为你不是说我要一次性就给吗,我答应,我变卖我的资产。其实我们也可以证明,那个白累德并不是那种百万富翁,亿万富翁,他有钱但他其实没有这么多钱,没有这么多的闲钱,他是变卖了自己的资产,在苏慧廉的感召之下,建成了这个白累德医院。
解说:1906年白累德医院正式开业,定理医院并入其中,不论是规模还是设施,白累德医院都是当时浙南地区最好的医院,首任院长包蒞茂原是一位商人,与苏慧廉相识后,受苏慧的影响,他结束了在英国的生意,前往温州,开始医治中国百姓,在这所医院中,苏慧廉仍坚持穷人免费的原则,一所大规模的医院,对穷人还不收费,来看病的人自然不会少,白累德医院每年会接诊一万多病人,看病过程中常有趣事。
当十包医生为病人听诊肺部时,病人并不理解这是什么干什么,他们常常会屏住呼吸,当医生说呼气时,有的做打呼噜状,有的发出鼻声,还有人上不来气。一次一位妇女听说要呼气,冲着医生脖颈和衣领之间又力吹气,中国百姓就这样与西医尴尬相遇了。苏慧廉等外国牧师、医生在温州到底救治了多少病人,时至今日已经无法统计。
解说:苏慧廉后来曾经总结道,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就像是一个三条腿的板凳,教会是一条腿,教育和医疗是另外两条腿,有了这三条腿,这个凳子才是稳固的,因此苏慧廉不仅创立了医院,还投身于教育事业。
当时中国的学童多是在私塾接受教育,一般学的都是《三字经》、《千字文》、《四书》等课程,苏慧廉的前任李华庆牧师在任时,就已经创办了学塾,苏慧廉在《中国传教纪事》中这样写道,我们在温州的教育工作开始规模很小,只有十名男童,他们的父母要顶着骂名将孩子送过来,因为这里不收学费,几张凳子和课桌是我们最早的教学设施。
沈迦:当时穷苦人的孩子根据没有能力去负担学费去读书,他不仅免费负担学费还管吃饭,并且给他们送雨伞,我们今天把它叫校服,那时候就日常的衣食用品服装都能提供,那这些东西对当时的穷人来讲,它是有一定的吸引能力,因为在晚清的时候,还没有义务教育的这个阶段,国家不承担这样的一个东西。
解说:1897年谢道培牧师抵达温州,四个想学英文的年轻人在他的指导下,经过一年的学习,都进入了海关工作,这时温州人发现,除了科举似乎还有一条道路通往成功,那就是去教会学校。那里不仅膳宿免费,还会有好的就业机会,求学的学生慢慢多了起来,苏慧廉决定扩大学塾。1897年苏慧廉建成了艺文书院,书院招收了二十个学生,他们跟着谢道培学英文。
苏慧廉还把西方的教育管理应用到了艺文书院,他设立班级,分科教学,还规定星期日放假。与此同时在艺文书院的基础上,苏慧廉与妻子路熙在住处“白屋”开办了艺文女校,十九世纪的中国男尊女卑,女孩子不仅要缠足,还不能和男孩子一样去读书,苏慧廉注意到这点后,就一直想办一所寄宿制女校。1894年,苏慧廉的两个孩子留在英国,由教会老师照顾、教育,苏慧廉把他建立女学校的设想告诉了路熙。
沈迦:苏慧廉对他太太讲说,我们的英国人好好地培养我们的孩子,你看都不需要父母,那你看我们在这里,看能不能为中国的孩子做点什么样的事情,就这句话启动了苏慧廉太太,决定在温州办一个女校。
解说:艺文女校就在苏慧廉居住的“白屋”开始招生了,学校对贫困学生免收学费,但不招收裹脚的孩子。
吴圣理:这些女孩子怕回去被人家笑话,所以他就让这些学生中午在学校吃,甚至后来就住在学校,不让她们在路上走路的时候,不裹脚被人家笑话,就彻底改变这种陋习。
解说:苏慧廉对课程设置颇为上心,当时艺文女校的课程已经接近现代教育的模式。
沈迦:学语文的、学汉语的、学英文的、学数学的这种课都有,同时还有学《圣经》的,学《女红》的,因为是女校,它还有学《女红》的教育,现在都还能看到这个学校对女生开展进行体操教育,在一百多年前,那都是匪夷所思的问题,女孩子在操场里做体操。
解说:1904年苏慧廉的女儿谢福云回到温州,她教孩子们唱歌和体操,每周她会带着学生做游戏,这是她们一周中唯一的娱乐,我们常常会簇拥成一圈做游戏,比如“填空白”“三三两两”等,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狐狸和鹅”,贪婪的狐狸带着津津有味的神态,假装要吞掉鹅,孩子们一玩起这个游戏就变得非常兴奋。
沈迦:苏慧廉太太讲说,我站在这个草地上,看这些女孩子,她们因为没有裹脚,所以她们很自由的,很天真的在这个草地上运动做游戏的时候,她觉得极其的快乐,因为她觉得恢复了人的自由。
解说:艺文不断发展,来上学的学生增加了不少,书院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学生人数增多,缺少食堂、宿舍、教室、光线、空气不够好,迫使我们建造新的合适的房子。扩建学堂需要经验,苏慧廉专程到上海取经,他走访了南洋学校和圣约翰大学,这两所学校都是著名的教会学校,而扩建学校最重要的是资金,预算是1000英镑,在晚清这是一笔极大的开支,苏慧廉让在英国养病的路熙负责募款。
沈迦:有一个英国的教徒自己捐了500英镑,一个人就捐了500英镑,那个教徒甚至都不愿意留下自己的名字,不要讲说今天的温州人不知道那个教徒叫什么,当时英国的教会里的档案里,这个教徒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我看这个档案的时候,都写着这个教徒的名字叫X先生。
苏慧廉在温州成立艺文学校 浙南地区声誉最好
解说:除了要求不公布他的姓名,这位捐赠者还让路熙承诺,三个月内能筹集到另外的五百英镑,路熙后来募集到的捐款超过了五百英镑,来自三十八位英国人,苏慧廉拿出六百英镑购置了,位于温州东北角的海坛山南麓的一块土地,为了节约开支,苏慧廉自己设计校舍,正当他苦于教学楼的设计时,他收到了一张英国寄来的明信片,图案就是一幢建筑。苏慧廉参照着明信片上的建筑,建成了学堂大楼,在华出版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是这样报道的,此幢如此醒目的建筑,是温州这个港口城市最耀眼的标志。
1903年艺文学堂建成,10月20日,李提摩太专程到温州参加开学典礼,还发表了演讲,他说这所新学堂从一种世俗的观点来看,建造它的人不仅得不到什么,而且还要付出很多,这所学堂出现在中国,正是为了医治中国的衰弱。苏慧廉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新成立的艺文学堂能够启迪智慧,强健体魄,磨砺道德,对这场开学典礼,《字林西报》的评价是,标志着这个东方帝国的新时代开始露出曙光。
沈迦:他就在温州办艺文学校,从艺文的男校,艺文的女校,艺文的小学,到艺文的中学,就艺文的学堂,艺文书院一直办下去,这个学校到民国的时候,已经成为浙南地区最大的,也是声誉最好的一个学校。
解说:1906年苏慧廉已经在温州度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传教、教育、医疗三项工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是在路熙看来,苏慧廉撑不住了,苏慧廉本人也想回英国休假几年,就在这时苏慧廉收到了一封电报,上面说你愿意担任山西大学堂西学斋总教习吗?电报是李提摩太发来的,苏慧廉知道这所大学是用山西教案的赔款,50万两白银建成的,此时他面临两种选择,去太原做校长,还是继续留在温州。至今我们仍旧能够在一封苏慧廉的家书中,感受到他当时赴山西的决心,在信中他告诉母亲,这个聘任让我自豪,山西大学堂的教育工作是大写的传教工作。
这里是山西大学,1907年苏慧廉离开温州来到太原,就是在这儿履任山西大学堂西斋总教习的。苏慧廉的前任敦崇礼已经开了个好头,他们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分学科教学,引进了法律、物理、化学等专业课程,当年的学生曾回忆,第一节化学课就是在巨大的爆炸和难闻的气味中开始。苏慧廉兼任世界历史和世界宗教的教学,在授课过程中,他发现专业术语在中国的使用极为不统一,不同作者对术语有不同称谓,由中国人翻译的理工科术语更是混乱而琐碎。
沈迦:当时可能很多都是音译的,有的来自于日本,那个名词译的不一样,来自英语译的不一样,来自法语就译的不一样,他觉得这些不同的译名,它的混乱给整个科技的传播会带来很多的障碍,所以他就蛮早就认识到这样的问题,再加上他是大学堂的校长的这个身份,所以他有机会接触到当时的学部,就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教育部,这样的高级别的官员,他就向他推荐,说你们应该重视这样的一个事情。
解说:苏慧廉拜访的学部侍郎,就是被称为“南开校父”的近代著名教育家严范孙,苏慧廉建议其在北京成立一个术语部。
乔寿宁(山西大学外事处处长):严修没有重视,但是苏慧廉反复给他写信、申诉,还引用孔子的名言,说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反正讲的,因为这个人汉学功底还是不能深厚,对中国文化很有研究,最后严复接受了他的要求,就请严复很著名的一个,对西方也很熟悉的严复,和他一块儿统一编修科学术语。
解说:在严范孙和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的推动下,晚清学部于1903年成立了编订名词馆,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审定学术名词的统一机构。1909年编订名词馆正式开馆,苏慧廉自己在晚年认为,此事跟他当时的推动不无关系。除此之外,苏慧廉还极为推崇专业化教育,20世纪初,外国人主持的新式学校已经遍地开花,苏慧廉觉察到,学校仅停留在一般性教育是不够的,应该注重专业化。
沈迦:他很强调专业化的教学,就是专科的这种专业化的教学,特别是怎么样在课程设置上,符合山西作为一个资源大省,这样的一些东西,他在那个时候做了一些这样的建设。
乔寿宁:他就开设了矿产专业、地质专业,而且呢道路工程,开设了工科吧,但是山西大学有五班,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有五个学院或者五个系都可以叫,一个是文,一个是法,一个是工学工程,再一个是医学。你像工学就是包括除了物理化学,理科之内的工理方面的,那么它就有矿产,矿的开发和地质勘探,路桥建设。
解说:按照1901年底订立的《中西合作八条》,李提摩太仅负责十年的西学斋管理工作,1911年2月,苏慧廉代表英方正式向山西办理了移交西斋的手续。对于苏慧廉为山西大学西学斋所做的贡献,清政府予以嘉奖,二品顶戴并三代二品封典,并授予苏慧廉二等第三双龙宝星勋章。
解说:1911年7月,在卸任山西大学西斋总教习一职后,苏慧廉有了新的岗位,他被聘为华中联合大学的校长,此时的华中联合大学还在筹备阶段,这是一所由英国三所大学,美国三所大学,加拿大一所大学共同合办的学校,苏慧廉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充满期待,当前中国只有两个维度,有长、有宽但却没有深度,她的绘画缺乏透视技巧,她的音乐缺少和声,她的文学无法振奋人心,她的家庭生活不见乐趣,而她的公众生活也缺乏纯净和活力,所有这些我们都可以教给我们的学生。
经过商讨,学校准备建在华中的汉口地区,苏慧廉还计划成立艺术学院、科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和哲学院,苏慧的规划得到了认可,有不少大学教师递交了职位申请,其中有两位已经来到中国,苏慧廉开始筹备建校经费,二十五万英镑。
在1911年11月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苏慧廉以《中国与教育》为题,呼吁英国各界捐款,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损害中国够多的了,现在是我们作为国家为中国做点好事的时候了。三年间苏慧廉筹集了三十万英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打乱了苏慧廉的计划,他的努力付诸东流,建立华中联合大学的计划也因此夭折。
1920年苏慧廉六十岁,苏慧廉在这一年告老还乡,接受了牛津大学的邀请,担任汉学教授,此时对中国文化颇有研究的苏慧廉,已是有名的汉学家。在温州期间,苏慧廉编写了一部中英汉语字典,用官话注音,1899年这本《四千常用汉字学生袖珍字典》出版。
沈迦:这本字典在晚清乃至到民国,汉语字典,中英汉语字典界,它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后来的好几个外国人都是以他这本字典作为蓝本,来编写广东话,来编写其他地方的方言,就说那十千个汉字的是选用苏慧廉做的这样的东西,也就是来讲那个时代的外人,还没到中国的时候,或刚到中国的时候,拿起这本书就能比较快地来学习中文。
解说:在山西大学堂任职期间,路熙看到夫像学生一样钻研中文,把休息时间都画在了翻译《论语》上,可完稿后,书稿在印刷厂被烧,苏慧廉又重写了部分内容。而在一次外出途中,苏慧廉的手稿随托运行李丢失,几经周折才找到,经过这两次波折,苏慧廉对书稿更诊视了,每次外出他都会交代路熙,万一房子起火,唯一重要且需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的东西,便是竖放抽屉里的《论语》翻译手稿。
路熙曾回忆,常年的耕耘甚至让他得到了“孔夫子”这样的绰号,1910年苏慧廉翻译的《论语译英》出版,得到了学术界认可,也很受英国学习中文人的欢迎。1937年苏慧廉的《论语译英》被收录在牛津大学出版的“世界经典丛书”中,谢福云担任了编辑工作,还为此书做了序。
沈迦:在这个序言当中,女儿自己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才体会到她父亲的当年为此花下的工夫,她想起来说父亲小时候跟她讲这些中国的经典,她说她当时都没有在意,觉得这些东西是很陈腐的,很老的这样的东西,读都读不懂,当她今天真的读懂的时候,她才知道,她父亲当年花了多少的精力在这个地方。同时她也才知道,中国的经典文化竟是如此的奥妙,如此的这样的高深,所以在女儿的回忆当中,她也特别讲到,她说父亲很喜欢论语,他最喜欢论语当中的一句,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解说:在牛津期间,苏慧廉的教学任务是每周主持两次讲座和两次研讨会,他给学生们讲述他了解的中国,一个他生活了三十年的地方,授课之余,苏慧廉完成了十余部专著,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李提摩太在中国》、《中方与西方》。
1926年,苏慧廉随庚款代表团来到中国,期间带着妻女回到温州访友,就在上一年,苏慧廉还从姑妈留给他的遗产中拿出部分,捐赠给这座当时正处于旱灾的城市。
沈迦:学校组织了学校的学生,坐一艘船到了欧江口去迎接,不是说我在码头上迎接,坐船到欧江寇迎接,当这个小船看见苏慧廉那个大船靠拢的时候,鞭炮齐鸣,这个小船飞奔过去,以这样的方式迎接这个曾经对温州有极其贡献的这样的人。
解说:据当时温州地区的教会负责人记录,苏慧廉在温州期间,看望他的人络绎不绝,苏慧廉在温州只呆了4天,他去了自己一手筹建的白累德医院,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回到他的第二故乡温州。1931年11月,苏慧廉从牛津给温州教会邮寄了妻子的一本遗作,在画着江心图案的扉页上,他与谢福云一起签名。
1935年5月14日,苏慧廉与世长辞,在去世前几个月,他在病床上,对一位名为华五的中国留学生说道,国家是不会亡的,一个人可以死去,一个民族绝不会消亡,短时期受外国压迫,在长久的历史中不算什么一回事,你们不要太悲观,努力努力向前去。
曾子墨:苏慧廉年轻时千里迢迢怀揣着信仰来到中国,三十年间作为一名传教士、教育家,苏慧廉所经历的种种,同样也映射者中国晚清那段动荡的历史光影。苏慧廉去世后,被安葬在英国牛津的玫瑰山墓园,他的墓地没有墓碑,仅有四条浅色的花岗岩嵌于土中,表明它的地界。也许苏慧廉在中国的足迹依然会被时间的风尘所掩盖,但正如他墓地里铭文所刻的《圣经》中的那句话一样,苏慧廉对中国的影响将“功业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