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行走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钢丝之上

心欣 2012-5-29 12:10

回复 515楼smartzoe 的帖子

前面说过自助教育,提出概念要有配套的内涵,根据我和我孩子相处的经验,概括总结的,我的答案是相当简单。素质教育源于现下的环境,物质丰富,生存不是问题,为个体发展创造了基础,但是国内现状,每个有想法的人都会纠结的。.

pearlzhang 2012-5-29 12:20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2-5-29 07:40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65325&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真心恳请老师在课堂上,不要把话说绝了,不要把事儿提炼精了,不要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自觉无知,不要把自己搞成明灯对比学生的黑暗,给学生留下些玩耍的空间,留下些让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 [/quote]

顶这个。
三年级的儿子,国内三年级下的课程没上,在美国借读半年。作文似乎比同班同学写得更灵活,国内的课程也没落下多少。
我坚持尽量多的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孩子独立思考玩耍;孩子成长需要时间和空间,都会来得及。.

Jack的爸爸 2012-5-29 22:00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5-29 07:44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65331&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你的意思是具备可复制性?

我没有很大的把握。我弟弟的孩子,比我女儿小三岁。两个孩子个性很不一样,长处也不一样。一个专注力强、逻辑强、动作慢、思维严谨;另一个行动力强、表现力强、语言能力强、专注性相 ... [/quote]

所谓可复制性,就是先天因素占主导地位,还是后天因素占主导地位。几年前,我认为后天因素占主导地位;过了几年,看着孩子的天性流露,认为先天因素占主导地位;现在,又认为后天因素占主导地位。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的观念也不时的发生反复。现在刚好是处于认为后天因素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所以思考问题往往从这方面出发。.

snazkf 2012-5-29 22:47

[quote]原帖由 [i]火车是运茶的[/i] 于 2012-5-21 11:40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45940&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老师不敢当[em04]

隔壁楼我推荐了一本书,里面专门讲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其实我很愿意把这本书的内容给大家做个介绍,但是最终还是觉得应该每个家长自己去读一下。
既然那么多陪读陪练都过来了,想必多读 ... [/quote]

找到了这本书的文本,是kindle格式的,我也给转成了文本格式。
[img]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41RmSnv9m1L._BO2,204,203,200_PIsitb-sticker-arrow-click,TopRight,35,-76_AA300_SH20_OU02_.jpg[/img]
但愿不又是讲解那个‘一万个小时’成功理论的书吧[:sz12:]
记得以前看过论坛上一万个小时的帖子,当时有些困惑是理解不通的,比如:

1. 如果将姚明,丁俊晖,刘翔,李云迪四个人所从事的运动艺术职业打乱,都从小做对方的专业训练,那我猜测,他们三个从专业角度,都不会获得现在这样的成功。
这说明天赋决定了一个人的兴趣点,有了兴趣才能去为之拼搏一万个钟头而始终有兴趣不觉得枯燥。也就是说一万个钟头绝不可乱用,要用对方向才行。

2. 记得帖子里提过专业的人,通常是训练自己不足的地方,比如一个音乐学院绝不允许一个曲子完整的练,而只练每个细节。
不足的地方,一些细节,需要反复去训练,这个无可厚非。
但是所有完美无瑕的细节堆积到一起,就一定会是完美的整体吗?
我记得看过钢琴家鲁宾斯坦的介绍,他的演奏细节上错音是一堆堆的,但是观众并不易注意到错音,而且音乐作品整体的把握非常好。
这说明把握宏观的,整体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不仅仅是细节的完美。人无完人,当整体和细节的把握不能都面面俱到的时候,我想孩子有把握全局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3. 一万个钟头的概念,很容易被家长直接套用在语数外的学习上,为机械训,玩命做题找到理论基础。
但显然一万个钟头,应该指的专业技能训练,比如郎朗爸爸呕心沥血,看着朗朗玩命练琴,管他朗朗是否真心热爱音乐。所以一万个钟头的理论不应该套用在中小学生的通用的学习技能上。

。。。

[[i] 本帖最后由 snazkf 于 2012-5-29 23:13 编辑 [/i]].

ccpaging 2012-5-29 23:33

回复 519楼snazkf 的帖子

1. 学龄前和小学期间多接触一些兴趣爱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2. 语文数学是每个人都要掌握的内容。当然,只是些生活和工作中必需要用到的。
3. 启蒙的训练不需要请专业的老师或者教练,一来费钱,二来应该让孩子找到自己擅长的兴趣点。
4. 绝大多数人因为各种原因不会获得“1万小时”的成功,所以,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要考虑到过度教育所带来的伤害。
5. 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受到平等的对待。如果我们总是觉得学历高,就高人一等,那么,疯狂追求学历就很难避免。

好的教育离不开democracy, freedom, equality, charity, fair。教育部的前发言人说,教育的病是因为社会病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30 00:27 编辑 [/i]].

ccpaging 2012-5-29 23:37

回复 519楼snazkf 的帖子

另外,我觉得黄西是个反例。其实,他读到初中毕业就可以跟郭德纲学相声了,却一直攻到美国的化学博士,才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是脱口秀。在这个问题上,似乎韩寒处理的比较好。车手、写小说的,真的不用去学微积分。;P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29 23:40 编辑 [/i]].

rainbow123 2012-5-29 23:52

回复 501楼心欣 的帖子

好方法。.

snazkf 2012-5-29 23:52

多谢水老师开了这么好的帖子。

巧的是,我们也刚刚经历了幼升小,刚刚只读了帖子的前面两页,但有些问题要向水老师讨教一下。

先介绍一下我们的情况。我是赞同有心素质教育的家长是敌不过机构教育的。
所以我们本来只想就读小区内对口的公立小学。后来有朋友说不经历幼升小,哪怕是失败的经历,是不完美的人生。于是试图找个学校经历一下,当时浦东好像只有实验学校可以报名了[:sz16:]
考的内容是机考,其实就是图形规律题目,应该是比较完善的测试智商的题目。
考完之后,才大致了解到,这种考试有些讲究的,比如正确率要比做更多的题目更重要。
还有就是实验学校冬季会有幼升小的补习班,这个经过了一个实验学校老师的证实,确有这个班级,提前几个月训练。
社会还有类似的不少思维训练机构。
总而言之吧,我觉得跟CC之前的观点类似。他曾说过他儿子无法在奥数比赛中胜出,他本人可以得到三等奖。其实在我看来,只是他不肯机械训练,去套题而已吧。奥数比赛的题目本来是无可厚非的,确实在考察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的。但是问题出在,所谓的考察数学思维的前提是大家都没做过相关的题型才有效果。否则考察的就是套题能力和准确度而已吧。
再回到实验学校的这套智商题,我觉得没有问题,在某些方面是绝对科学的。但是智商测试有个前提,那就是测试之前,孩子没有经过类似的训练,否则测出来的就一定是假的IQ。这就和刚才提到CC关于奥赛的描述是类似的。
我倒是相信会有孩子当时给出的是真实的IQ成绩,因为我儿子的父母本身就确实愚钝,IQ偏低。

我还有有些问题想要讨教的:
1. 为啥一定要报英语星级班。既然水老师的老帖强调过素质教育,而早期的核心是听。那亲子阅读就一定是正确答案之一。而星级班会讲些什么东西,在论坛里很容易得出答案的吧。所谓的亲子阅读,无非就读书给孩子听,或者给孩子听些绘本的音频。经历过亲子阅读的孩子,如果连英语都比不过星级班出来的孩子,这个有点让我觉得匪夷所思。连我这种愚笨的IQ都不给孩子报任何补习班,水老师应该不大会在幼儿园阶段就动摇吧。国内的英语教育水平低的很,我给孩子读了不少的英文绘本,自己也听了不少的原版故事,这几天就听了好几遍BBC版本的长袜子皮皮,相对应的比如有的孩子报了几年星级班。我想如果幼升小面试英语的话,我儿子至少英语上会胜出的吧。当然是没比过的,也只是妄想,机构还是无敌的。。。

2.为啥一定要停掉英语四个月呢? 英语甚至从小学开始学,也一定能够学好的,所以学前停掉本来无所谓的。但是我想你们应该在英语上也走的是亲子阅读的路子,那亲子阅读的优先级就一定是最高的。亲子阅读我想有个必须的条件,就是不能间断的读给孩子听吧。会有什么最高优先级的活动,会导致英语的亲子阅读停掉四个月呢?

3. 我记得以前的帖子您提及过集中识字的问题,或者是007提到过,好像是只有亲子阅读不够,需要在某个阶段稍微集中识字一下。我注意到您的女儿处于开始独立阅读小说的阶段了。那么您是不是前段时间有过集中识字啊,如果没有的话,那是不是也意味着亲子阅读,也完全可以给孩子带来足够的识字量啊?
在孩子开始独立阅读小说的阶段,您是否还会每天坚持读书给孩子听呢?

4. 您提到‘当时我的女儿靠着听故事积累的语感在暑假里已经较快地突破了生字的平台,已经可以磕磕绊绊地读纯文字的中文儿童小说。这是一个上台阶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不说要增加阅读时间,反正是决不能削减阅读时间。如果在这个时候削减阅读时间,她向章节书过渡的这个过程将功亏一篑’
英语停掉,语文也在咬牙坚持不削减,是因为数学的缘故吗?孩子学前需要在数学上花这么多的时间吗?

之所以有这么多问题,是因为孩子正好同岁,我的IQ显然低的可怜。但也在试图抵制机构补习班的诱惑。除了钢琴外,我们并未上任何班。时间分配我们也很类似,只是你们的画画,我们是音乐。主要的教育活动除了玩就是讲故事。大班后,想起来教数学,直接用的美国数学教材,CC好像提及过这类教材。

[[i] 本帖最后由 snazkf 于 2012-5-30 00:03 编辑 [/i]].

混凝土 2012-5-30 00:30

回复 521楼ccpaging 的帖子

半夜裡看韓寒的「出發」,幾乎每一篇都能引發狂笑,怕吵醒家人,我只好躲在被窩裡吭哧吭哧地笑:lol.

家有考王 2012-5-30 00:34

回复 524楼混凝土 的帖子

;P [em16].

家有考王 2012-5-30 00:40

回复 521楼ccpaging 的帖子

上个月见到过韩寒,还拍了照片。.

混凝土 2012-5-30 00:40

回复 525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哈哈,就是這樣笑的,考爸也看韓寒?.

家有考王 2012-5-30 00:46

回复 527楼混凝土 的帖子

看见了就看,有点新鲜感,但没主动找来读。.

混凝土 2012-5-30 00:49

回复 528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小混說韓寒的書就是寫給年輕人看的,所以我經常找來看[tt17].

家有考王 2012-5-30 01:07

回复 529楼混凝土 的帖子

这次赛车,车子开得真不咋地。.

混凝土 2012-5-30 01:09

回复 530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分心了,分給了家庭[em04].

丰禾妈 2012-5-30 08:30

[quote]而真正的素质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发挥个人潜能,各展所长,并培养良好的品格,并不局限于学术上的才能。这种教育流行于现今欧美地区。

[/quote]确实如此,国外注重的是在学生自身的基础进行全面提升。[em04]

[[i] 本帖最后由 丰禾妈 于 2012-5-30 08:58 编辑 [/i]].

水之形 2012-5-30 08:51

[quote]原帖由 [i]Jack的爸爸[/i] 于 2012-5-29 22:00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67947&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所谓可复制性,就是先天因素占主导地位,还是后天因素占主导地位。几年前,我认为后天因素占主导地位;过了几年,看着孩子的天性流露,认为先天因素占主导地位;现在,又认为后天因素占主导地位。

随着孩子的 ... [/quote]
是这样。以前我认为后天因素应该占比较重要的分量,但是从这段时间孩子的生长,让我比较惶惑。从后天教育的情况来看,她可能会长出一些自律性。但是如此强的自律性,我认为不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应该是有其先天性因素。但是先天、后天各占几成,我就说不清了。

也许跟你一样,过段时间,我又会摇摆,有另外一种看法。.

水之形 2012-5-30 10:14

先介绍一下我们的情况。我是赞同有心素质教育的家长是敌不过机构教育的。
[color=blue][/color]
[u][color=blue]我认为为了糊弄考试,应试的东西,比如说计算,是要抓一下的。但是我并不认为有心素质教育的家长一定敌不过机构。这个就跟打牌一样,如果有心素质的家长,必然知道孩子的优缺点,不仅仅是素质上的优缺点,还能预见到应试的长短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家长在孩子短板上注重素质的积累,对于应试是非常有利的条件。[/color]

[/u]所以我们本来只想就读小区内对口的公立小学。后来有朋友说不经历幼升小,哪怕是失败的经历,是不完美的人生。于是试图找个学校经历一下,当时浦东好像只有实验学校可以报名了
考的内容是机考,其实就是图形规律题目,应该是比较完善的测试智商的题目。

[u][color=blue]只能说类似测智商的题,不能说是完善的测智商的题。另外,对于智商的测试,也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并不是说你智商多少分,你就一定是什么样的聪明度。[/color]
[/u]
考完之后,才大致了解到,这种考试有些讲究的,比如正确率要比做更多的题目更重要。
还有就是实验学校冬季会有幼升小的补习班,这个经过了一个实验学校老师的证实,确有这个班级,提前几个月训练。
社会还有类似的不少思维训练机构。
总而言之吧,我觉得跟CC之前的观点类似。他曾说过他儿子无法在奥数比赛中胜出,他本人可以得到三等奖。其实在我看来,只是他不肯机械训练,去套题而已吧。奥数比赛的题目本来是无可厚非的,确实在考察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的。但是问题出在,所谓的考察数学思维的前提是大家都没做过相关的题型才有效果。否则考察的就是套题能力和准确度而已吧。
再回到实验学校的这套智商题,我觉得没有问题,在某些方面是绝对科学的。但是智商测试有个前提,那就是测试之前,孩子没有经过类似的训练,否则测出来的就一定是假的IQ。这就和刚才提到CC关于奥赛的描述是类似的。
我倒是相信会有孩子当时给出的是真实的IQ成绩,因为我儿子的父母本身就确实愚钝,IQ偏低。

[u][color=blue]朋友告诉我,这次实验二面中有当场讲解负数,当场提问,看孩子的吸收程度。当时认为这个比较公正,因为大家学过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也太拔高了些。后来又觉得不对,如果连正整数的加减都没练过的孩子,整数的加减也是搞不定的。当然,也许幼升小各学校统一的认识就是忽略三十以内加减不熟练的孩子。他们无憾,我们也没啥好说的。虽然我认为小学之前不会或者说不熟练加减的孩子中,即使是从学业而言, 都不能断定他们中没有优秀的人。[/color]
[color=blue][/color][/u]


我还有有些问题想要讨教的:
1. 为啥一定要报英语星级班。既然水老师的老帖强调过素质教育,而早期的核心是听。那亲子阅读就一定是正确答案之一。而星级班会讲些什么东西,在论坛里很容易得出答案的吧。所谓的亲子阅读,无非就读书给孩子听,或者给孩子听些绘本的音频。经历过亲子阅读的孩子,如果连英语都比不过星级班出来的孩子,这个有点让我觉得匪夷所思。连我这种愚笨的IQ都不给孩子报任何补习班,水老师应该不大会在幼儿园阶段就动摇吧。国内的英语教育水平低的很,我给孩子读了不少的英文绘本,自己也听了不少的原版故事,这几天就听了好几遍BBC版本的长袜子皮皮,相对应的比如有的孩子报了几年星级班。我想如果幼升小面试英语的话,我儿子至少英语上会胜出的吧。当然是没比过的,也只是妄想,机构还是无敌的。。。


[u][color=blue]我可以告诉你,从单词的记忆而言,在中班暑假,我孩子是比不过星级班的孩子。从语感、听力理解力而言,我是很自信的。这个很正常。我们既不背单词,同时phonics才开个头。单词的记忆不能覆盖星级考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考跟读和对话之类的,是能够覆盖的。所以你不必匪夷所思,呵呵。[/color]

[/u]

2.为啥一定要停掉英语四个月呢? 英语甚至从小学开始学,也一定能够学好的,所以学前停掉本来无所谓的。但是我想你们应该在英语上也走的是亲子阅读的路子,那亲子阅读的优先级就一定是最高的。亲子阅读我想有个必须的条件,就是不能间断的读给孩子听吧。会有什么最高优先级的活动,会导致英语的亲子阅读停掉四个月呢?

[color=blue][u]亲子阅读的优先级向来在我的学前教育中不是最高的,按时作息、户外运动、社交、绘画等等,优先级都比亲子阅读高。我认为这些对学龄前的孩子而言,都是更重要的事情。就这个阶段的智育方面的积累而言,亲子阅读高于数学,亲子阅读中,中文优先级高于英文。在整个孩子的成长期,阶段不同,优先级会有调整。

[/u][/color]3. 我记得以前的帖子您提及过集中识字的问题,或者是007提到过,好像是只有亲子阅读不够,需要在某个阶段稍微集中识字一下。我注意到您的女儿处于开始独立阅读小说的阶段了。那么您是不是前段时间有过集中识字啊,如果没有的话,那是不是也意味着亲子阅读,也完全可以给孩子带来足够的识字量啊?
在孩子开始独立阅读小说的阶段,您是否还会每天坚持读书给孩子听呢?

[u][color=blue]我已经停掉一年多的读中文书给孩子听了。我的孩子是通过集中识字突破这个平台的。原因都谈过的,我孩子不肯认字,听书听得太流畅了,太舒服了。绝对不肯以指读的方式认字。所以我只有通过饿她,逼她认字。否则听力理解力和视觉吸收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要弥合不知是哪一天。在积累几百字的基础之后,通过幼年熟知的绘本带来的语感,她的认字速度大增。用幼年熟读的绘本,把里面的生字扫过,这个过程快速而轻松。这是前期素质积累带来的好处。从开始集中用熟读的绘本认字到完整阅读纯文字小说,5个月。前期的语感和理解力的积累,是极大的支撑。[/color]

[/u]
4. 您提到‘当时我的女儿靠着听故事积累的语感在暑假里已经较快地突破了生字的平台,已经可以磕磕绊绊地读纯文字的中文儿童小说。这是一个上台阶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不说要增加阅读时间,反正是决不能削减阅读时间。如果在这个时候削减阅读时间,她向章节书过渡的这个过程将功亏一篑’
英语停掉,语文也在咬牙坚持不削减,是因为数学的缘故吗?孩子学前需要在数学上花这么多的时间吗?

[u][color=blue]前面说过,中文的优先级是高于英文的。按理在这个阶段,英文的优先级应该高于数学。但是应试迫在眉睫,数学没有前期的积累。也是我的疏忽,觉得孩子逻辑不错,到时候应该自然而然地能学好。在以前的安排中,觉得到三年级把数学的优先级提上来也是来得及的,所以就在自鸣得意中忽略了数学的积累。你既然参加过这个考试,应该知道这种考试如果不作准备,是没有那么多时间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学好的。同时我认为英文积累的语感能够覆盖应试,所以暂时下调英文优先级。三月底之后恢复英文的优先级。[/color]
[color=blue][/color]
[color=blue]至于英文被暂时性挤掉一部分时间,不是数学占用时间太多,而是我不愿停掉其他的诸多教育。事实上,每周只有2、3、4晚上可以弄一下数学,周五晚是棍打不动的纯放松,周末有聚会。我女儿在周末两天的下午和晚上带表妹玩,陪她画画、过家家,还要给她读中英文故事。中文是她真的认识字,会读;英文是背。也算是另类的亲子阅读。周一要去画室绘画,周一的数学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主要用来回味想通的问题。四个月时间,加减零起点,每周三天,两个小时之内,还要保证中文阅读时间。数学上的时间多嘛?[/color]
[color=blue][/color]
[color=blue]此外,如果我肯顺顺当当地讲,这个时间应该也够了。但是如果要孩子自己先想,要培养她自己理解题意,这个时间根本不够塞牙缝。要不是孩子后来自己早晨加了半小时的图形琢磨时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能够覆盖应试的数学启蒙,那是天方夜谭。看你怎么选择了,你选择的是讲解、理解、记忆,可以少花时间;选择的是猜、犯错、一再犯错、点拨、再猜、理解、记忆,时间是大大地不够。但是后者可以不惧应试题目的变化,就是俗称的“学得活”。“学得活”的保障是什么?时间。虽然我们的教育一直在追求“学得快”,但是我既然开始了数学的启蒙,就不能完全地妥协,否则学龄前就追求“学得快”,到中学,学得不活必定学不快。[/color]
[color=blue][/color]
[color=blue]其实我的孩子学习数学的时间不止2、3、4晚上的四十分钟。有一部分时间我没法统计。她在玩耍、坐地铁甚至看中文书看到一半会跟我谈她想通了什么问题或者是还是想不通什么问题。这就是我让她反复念题记在心里,同时利用她性格,才能做到的让她自己思考。自己思考的时间是没法统计的。但自己思考的时间是极其重要的,这就是素质对应试的支撑。[/color]

[/u]问题,是因为孩子正好同岁,我的IQ显然低的可怜。但也在试图抵制机构补习班的诱惑。除了钢琴外,我们并未上任何班。时间分配我们也很类似,只是你们的画画,我们是音乐。主要的教育活动除了玩就是讲故事。大班后,想起来教数学,直接用的美国数学教材,CC好像提及过这类教材。

[color=blue][u]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展示一下即使在低龄阶段,素质教育——基本素材的广泛积累以及自我思考的发端,已经能够给予应试以不错的支撑。即使在有限的空间内腾挪,我们也要坚持有质量的生活。所以,走下去。[/u][/color]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30 10:51 编辑 [/i]].

水之形 2012-5-30 10:18

回复 534楼水之形 的帖子

我把我回的内容用蓝色标示出来,以方便阅读。怎么看不到蓝色啊.

小土豆07 2012-5-30 10:20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5-25 22:59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60151&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看到你的提问之后,我特地去问已经躺下还没睡着的女儿,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我:宝宝,你说你是不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牛人?
女儿:是的。
我:那你从什么时间开始这样想的呢?
女儿:我一直都这样想的。
我 ... [/quote]
乐啊,你家丫头也不听课阿,是旺旺新人,全文细看。零碎看法在这里
专注力天生的成分很大,家长的作用是保护和延续,倾听力和理解力培养后天的更重要
学龄前孩子,没有受过绘画训练展现的东西,和她是否有绘画才分没有多大关系,更多是智商的另一种体现

[[i] 本帖最后由 小土豆07 于 2012-5-30 14:50 编辑 [/i]].

小土豆07 2012-5-30 10:23

回复 534楼水之形 的帖子

非常棒的帖子,问答皆有礼和度。向2位致意.

hxy007 2012-5-30 11:05

行走在素质教育的羊肠小道上

[quote]原帖由 [i]smartzoe[/i] 于 2012-5-29 09:36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65587&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想到这里就觉得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偏向于先有鸡,才能有鸡蛋。
[/quote]
  跟我儿子一样,持同一种谬论。当年,我问儿子这个问题,他反问我:如果不是先有鸡,你看见一个蛋,怎么知道那是鸡蛋?为什么不是恐龙蛋呢?
  007深受启发:确实如此!鸡蛋是要靠鸡来定义的,所以先得有鸡。
  当年007的儿子就这么富有灵气,现在他是预初生了,仿佛换了一个人。
  前些时候,他突然问我: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
  我反问:你说呢?
  他说:这是一个没法回答的问题。
  我晕呀,他忘记了自己当年那充满童真和哲理的回答,他也失去了当年那种灵气!
  我们可不是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钢丝上行走,我们倒是一直在素质教育的羊肠小道上走完了小学路程的。
  上了初中,我们家像水老师一样,想在素质教育和应试训练之间的钢丝上行走了,试图取得一种新的平衡。实践证明,我错了!这一年不到的初中生活,老师把我孩子训练成了一个非常平庸的答题者。
  我浅显的体会是:有得必有失,世上的好事不会让你占全。素质教育与应试训练在实践中是两种不可兼容的操作系统,你不可能既想得到素质教育的好处,又想捞到应试训练的便宜。两个都想要的结果是什么都得不到。

[[i]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2-5-30 11:22 编辑 [/i]].

混凝土 2012-5-30 11:36

回复 538楼hxy007 的帖子

太令人喪氣了.

小土豆07 2012-5-30 11:37

回复 534楼水之形 的帖子

谢谢2位妈妈,这个帖子,激起我的参与心,我的孩子小,只是实践到第二个问题,和水老师的体会不同,也写在这里
对我的孩子,我诚实的讲;长短目标都有。0-3岁也把母语的培养优先了。忽略了辨音力的启蒙。现在看这个,自我认识是做错的。低估了孩子的天生俱来的本领。对一个新生命,中文英文没什么差别。听了就记住,这个事只有婴幼儿可以做到的,大人没这个能耐。
宝的3岁礼物是请了一个上外的学生每周六的陪玩,不要求宝呼应,期待潜移默化的影响,算是开始接触ABC,没多久就先抛给我第一问题,至今记忆犹新
那天是念TREE给她听,正玩得她,突然抬头问:妈妈,那火车那,很快就有了CAT和KITE等疑问给我,这个时候的她都是那么心不在焉,抗拒英文和根本不开口的,实际上,小耳朵支着。她这个小耳朵当我们上的太多了,像猎豹一样在我们身边潜伏,不知道什么时候她突然开口,一击,尴尬无比。--扯远了。
接下来就是英文歌,有经验的家长知道,里面有很多连读,和单个单词的发音是不同的,我和宝开始无数的争执,事实证明我输了,可我拼命听过几十遍,唱出来就不对,结论自己低能。
宝的质疑越多,我就越后悔在启蒙上的失误。
个人认为 可以同步,不必分哪个先哪个后,用够了心,合理分好时间。不会像我现在这样翘角。
我喜欢武侠小说:借句话说:,内力修炼,藏匿的越深,爆发时。助你成为顶尖高手。所以在什么阶段就做什么阶段的事。
素质教育何尝不是如此,要的就是成为那个高中和大学不差气的,不是在小学就去抓现钞看表面。
想那写那了,勿笑.

hxy007 2012-5-30 11:48

[quote]原帖由 [i]混凝土[/i] 于 2012-5-30 11:36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69015&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太令人喪氣了 [/quote]
我讲的是实话,水老师需要实话。.

水之形 2012-5-30 11:51

回复 541楼hxy007 的帖子

你认为哪点不是实话?.

hxy007 2012-5-30 11:58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5-30 11:51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69076&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你认为哪点不是实话? [/quote]
得罪了!让你误解我在说你了。
我在说,我们的孩子不可能顺利通过素质教育和应试训练之间的钢丝,要么选素质教育,要么选应试训练。两个都选,就可能是我孩子现在的状态。
我觉得你需要这种实话。当然,也许我搞错了。.

水之形 2012-5-30 12:11

回复 543楼hxy007 的帖子

当然选素质。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只是在素质的基础上兼顾应试,在低龄阶段,确实很难。如果我的孩子不能自发地研究七巧板,我就不知道该怎么能在这个阶段能够涵盖应试。或者应该从更低龄的阶段在数和形两方面进行积累?但是我坚信到高年级能够涵盖。你感受到的孩子的灵气的消失,我也有所感,没你那么强烈,毕竟我们还没有正儿八经进入学习阶段。但我相信,如果你的孩子到初一,能喘口气,灵性也会不屈地生长。我了解到你的素质教育其实对孩子还是有很强的支撑,比如中文学起来比较轻松,成绩稳定。

灵气是素质培养的一个火花,是个现象,不是全部。

说到灵气,我有一肚子话要说呢,只是我现在在跟某人聊几何的问题,回头会跟你在这个帖子里讨论。.

混凝土 2012-5-30 12:26

回复 544楼水之形 的帖子

靈氣換種說法就是創造力, 這是構成一個人的獨特性非常重要的一環。.

hxy007 2012-5-30 12:36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5-30 12:11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69163&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只是在素质的基础上兼顾应试,在低龄阶段,确实很难。 [/quote]
  这正是我想提醒的:在做法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不可能兼顾的。
  还想说:到了高年级、到了中学,两者兼顾更难;那简直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套路。
  当孩子的中学老师反复地强调“多题一得”(题海战略)时,我那“一题一得”、“一题多得”的套路就变得不足为信、苍白无力了。
  所以,各位要早作打算,不能搞骑墙。
  选了素质教育,那就着眼于孩子全面健康主动发展,而不要眼馋人家应试训练的成效和结果。
  选了应试训练,那就着眼于对付考试吧,不要眼馋人家的孩子睡眠充足,不戴眼镜,喜欢学习,主动探究,充满人文人性。
  最不幸的是像007那样,明明心中向往的是素质教育,却又生了个屈服于应试训练的孩子。我应该在小学就培养孩子强大的心灵,敢于拒绝做老师布置的重复作业,敢于抵制老师带领大家抢跑…….

水之形 2012-5-30 12:40

回复 546楼hxy007 的帖子

我身边有兼顾的。阶段性兼顾。有资本去跟老师谈不做作业,语文和英文都不做,老师允许。是初一的孩子。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30 12:51 编辑 [/i]].

水之形 2012-5-30 12:50

回复 545楼混凝土 的帖子

创造力比灵气的范围更广。创造力涵盖了积累、理性和灵性。.

混凝土 2012-5-30 12:54

回复 546楼hxy007 的帖子

這對007不公平啊。。。與老師抗衡需要N多勇氣和底氣,這給孩子增加多少壓力啊!非得成績優異才能堵住所有的嘴呢!.

混凝土 2012-5-30 12:56

回复 548楼水之形 的帖子

靈氣是創造力不可缺的重要因素,缺乏靈氣的創造。。。是沒有感染力的。.

水之形 2012-5-30 12:58

回复 550楼混凝土 的帖子

灵气的消失,我能看到的是两种途径:
1、过度训练
2、积累不够

离开积累的灵气,如流星。.

混凝土 2012-5-30 13:00

回复 551楼水之形 的帖子

這個我同意,靈氣像泉眼一樣,需要有極大的蘊藏,不應該乾涸。.

ccpaging 2012-5-30 14:53

回复 546楼hxy007 的帖子

我应该在小学就培养孩子强大的心灵,敢于拒绝做老师布置的重复作业,敢于抵制老师带领大家抢跑……
=============================
其实,老师的认识水平也要提高。
训练、抢跑吧,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体制压力是有的,都不想的,也只好这样了。
可是,老师们训练的内容、抢跑方向要对啊?!就算是受限于各种内部外部条件,不一定能做到,总要允许质疑、总要自我反思,也不能总是理直气壮的自以为是吧?!

另外呢,也要对老师们说一声:谢谢了,辛苦了。
前几天还有高中班主任老师自杀的,他可能是第一头被最后一根稻草压死的骆驼。一个成年人,还是接受过正规教育的老师,还是带高三年级的班主任,还是家有妻儿的年富力强的男老师,能把这样的人压倒,体制内的压力得有多么大啊!如果这个老师松松肩,把负担卸下一部分,转移给孩子,转移给家长,我想,他不至于就此倒下。实际上,这种转移的情况已经很普遍了,已经转移到这样结果,老师就是想在转过去一点,也不可能了。唯一不可知的就是哪个老师哪个孩子正在倒下,将要倒下。

所以,老师和家长都不要嘴硬,也都不要互相埋怨。要一门心思的言行不一,一方面带好孩子,另一方面对体制错误说不。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30 15:26 编辑 [/i]].

hxy007 2012-5-30 15:15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5-30 12:40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69282&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身边有兼顾的。阶段性兼顾。有资本去跟老师谈不做作业,语文和英文都不做,老师允许。是初一的孩子。 [/quote]
呵呵,这种人真是低估了应试训练的厉害。
应试的那一套厉害到可以让一个资质平庸的孩子考出一流成绩。
它逼得资质优良的孩子也不得不跟着一起大量训练。
如果不跟随训练,一个学期乃至半个学期你就会有好果子吃——被平庸的孩子超越。
资质好的孩子就这么被捆绑,慢慢成了平庸的孩子。.

水之形 2012-5-30 15:20

回复 554楼hxy007 的帖子

我看到的情况不是如此。不会被超越。如果素质教育积累的成果轻易被超越,那说明积累得还不够。

资质好的,有着深厚积累的孩子,应试上未必会拔尖,但也绝不会狼狈。

更何况,人家不做作业又不是在傻玩。还是在钻研,在实践。水平仍旧在飞速提高。

刻苦是谁都要的,但是有了足够的积累,你就有资本在正确的道路上刻苦。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30 15:26 编辑 [/i]].

hxy007 2012-5-30 15:32

加、乘、乘方 VS 减、除、开方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5-30 15:20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69944&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看到的情况不是如此。不会被超越。如果素质教育积累的成果轻易被超越,那说明积累得还不够。

资质好的,有着深厚积累的孩子,应试上未必会拔尖,但也绝不会狼狈。

更何况,人家不做作业又不是在傻玩。还是在 ... [/quote]
给初一的孩子下结论,为时尚早。
但是,小看应试训练的神奇效果的人,都不免吃亏。
我家11,在考试成绩方面中不溜秋,不好看,也不狼狈。灵气消失,也许是你说的积累不够吧。
可是,我不想再让他在积累方面加码了。
为了拯救他那点灵气,不能加,不能积,不能累了,只能减,只能除,只能开方了!
心理学上的负强化、教育学上的消极教育、哲学上的“损之又损”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水之形 2012-5-30 15:35

回复 556楼hxy007 的帖子

所以你也不要给你的孩子下结论——灵性就此完蛋。.

水之形 2012-5-30 15:38

回复 556楼hxy007 的帖子

此外,灵性不是靠你拯救的。

是给他空间,他自己会长,当然长成什么样子,跟他已有的积累和性格有关。.

水之形 2012-5-30 15:42

回复 556楼hxy007 的帖子

那么空间哪里来?你打算怎么开方呢?你想让11同学造反,11同学能接受嘛?他的性格,他的心理,你不要考虑吗?

在抚平孩子心理之前,谈其他的都是空的。两条路:第一,你说的强大内心,无视他人的看法、排名、升学;第二,我说的积累,成绩让老师放心

两条路,都不容易,看怎么选。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30 15:44 编辑 [/i]].

hxy007 2012-5-30 15:44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5-30 15:38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0016&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此外,灵性不是靠你拯救的。

是给他空间,他自己会长,当然长成什么样子,跟他已有的积累和性格有关。 [/quote]
很难让你理解当下一个初中生处境。
他现在需要的就是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他的时空全被老师的任务塞满了。
所谓拯救他的灵气,无非是为孩子争取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
很难想象吧,007连这个都很难做到。孩子大了,你不能禁止他勤勤恳恳地做老师布置的无聊作业。
希望你和你的孩子五年后不会这样!.

hxy007 2012-5-30 15:53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5-30 15:42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0032&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两条路:第一,你说的强大内心,无视他人的看法、排名、升学;第二,我说的积累,成绩让老师放心

两条路,都不容易,看怎么选。

[/quote]
你总结得很好。这就是我们的分歧:我选第一条,你选第二条。第二条在实践中就是先把成绩提高到让老师没话可说的地步,然后跟老师谈判,不做作业。呵呵,我严重怀疑第二条道路。.

水之形 2012-5-30 15:54

回复 561楼hxy007 的帖子

你不用怀疑了,我自己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水之形 2012-5-30 15:56

回复 560楼hxy007 的帖子

我怎么不能想象?

我的孩子就没有嘛?我的孩子要去争第一,我烦不烦啊?我孩子抱怨我没有给她中班学数学,抱怨的时间超长,我又不是没尝过孩子传递过来的应试压力。再说了,没吃过猪肉,又不是没见过猪跑。我身边长期交流的初中生父母是有的。压力是巨大的,我领教;但是再难也得想办法腾挪啊。即使是我说的不做作业的初中生,他妈妈一开始也有压力的。但是办法还是有,的确对孩子自身的素质是有一些要求的。

其实就门缝里透露过来的11同学的情况,我感觉他其实是有腾挪的优势,你这么沮丧干什么?不能禁止做N多作业,然后又要开方,不是乱阵脚嘛。你的痛心,尤其是灵性的流逝,我感同身受。虽然程度不同,我可以想象。不要以为我没有想象力。迂回作战,是我定下的办法。也是我能想到的办法。.

火车是运茶的 2012-5-30 21:17

回复 523楼snazkf 的帖子

不存在完美人生.

油条 2012-5-30 21:22

*** 该贴被屏蔽 ***

油条 2012-5-30 21:26

*** 该贴被屏蔽 ***

油条 2012-5-30 21:33

*** 该贴被屏蔽 ***

rainbow123 2012-5-30 23:25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5-30 12:58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69351&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灵气的消失,我能看到的是两种途径:
1、过度训练
2、积累不够

离开积累的灵气,如流星。 [/quote]
说得好。 孩子班里的一些好孩子, 眼里的光芒在消失。 留下的是对应试题海的无奈接受和麻木。 我的孩子还能和我有理念的冲突, 有时我想着不是坏事。.

rainbow123 2012-5-30 23:28

回复 554楼hxy007 的帖子

说得好。 我们有才气的孩子能做得是紧跟这些“ 好学生”, 不要急于去超越他们, 但不能差距太大。 就像长跑三千米一样。 那些平庸的应试型孩子可定会在终点前倒下的。.

ccpaging 2012-5-30 23:33

回复 569楼rainbow123 的帖子

各跑各的,不行么?.

rainbow123 2012-5-30 23:40

回复 570楼ccpaging 的帖子

在应试的环境下家长和孩子的选择很小。 跑在前面的许多孩子会在身体,工作,高等学习, 素质, 婚姻生活中倒下一大片的。 素质教育部脱离应试成功者是可以笑到最后的。.

ccpaging 2012-5-30 23:45

回复 571楼rainbow123 的帖子

同意。这里有一个安全的问题。教育也有安全问题,我原来真是不知道。.

油锅 2012-5-31 07:28

*** 该贴被屏蔽 ***

油条 2012-5-31 08:36

*** 该贴被屏蔽 ***

油条 2012-5-31 08:52

*** 该贴被屏蔽 ***

油条 2012-5-31 09:00

*** 该贴被屏蔽 ***

油锅 2012-5-31 09:08

回复 574楼油条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油条 2012-5-31 09:18

*** 该贴被屏蔽 ***

油条 2012-5-31 09:29

*** 该贴被屏蔽 ***

smartzoe 2012-5-31 09:35

怎么讨论格调一下子变了......这对话方式...-_-!.

smartzoe 2012-5-31 09:37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5-30 12:58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69351&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灵气的消失,我能看到的是两种途径:
1、过度训练
2、积累不够

离开积累的灵气,如流星。 [/quote]

被你这么一总结,我又想到包子的画画了,她在绘画方面真的很有灵气,但我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帮助她的积累,我怎么感觉她现在画得没有以前好了....

水之形 2012-5-31 09:48

回复 581楼smartzoe 的帖子

说到积累,可能会有人认为积累就是无聊的练习。积累包含了很多:素材、视角、审美。就跟数学的积累中,不能把错误的尝试的积累排除在外,否则思考能力得不到积累。

说到绘画,我也是门外汉,我只是喜欢看,有自己的选择。我认为保持绘画的灵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对她绘画的对象有独特的理解或者说感受。所以,让孩子多看,无论是景物、人的表情还有就是画作,都是有利的。吴冠中谈过,西方的绘画更有建筑的意味,而中国的绘画则更有文学的意味。对于前半句,因为我本人对于建筑的了解不深,所以感触不深;而后半句,我觉得老头表达得绝了。出于对老头的眼光和人品的信任,虽然我不能很深地理解前一句,我也暂时认为是自己理解不了,而不是老头表达有误。因此,多欣赏建筑、文学,对绘画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31 09:58 编辑 [/i]].

油锅 2012-5-31 10:02

回复 578楼油条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smartzoe 2012-5-31 10:18

回复 582楼水之形 的帖子

可能家里面的书的组成有一定问题,基本是绘本加桥梁书加章节书加一些百科类的大书,虽然尽量选择名家绘本,不过其实还是一种比较单一的风格。有一本毕加索画展时买的画册,还有一本太阳马戏团来的时候买的纪念册,其他方面的画册的确缺乏。有一段时间忙得没空管她了,连中文亲子阅读都停了一段时间了(这有个副作用好处,逼得她自己看书了),除了每天晚上半小时的钢琴,其他的时间基本都是她自己在儿童房里看书玩玩具画画,就像你说的输入积累不够。我对绘画在童年时候有过朦胧的爱好,但从来没有学过也没有这方面的环境,所以在这个领域可谓百事不晓。

你说的积累其实我深有感受,有碰到过实例,就是有一次带包子去看了太阳马戏团的表演,他们家的舞美一直是很赞的,在上海的舞台虽然没有拉斯维加斯的那么绚丽,但对第一次看到这些的包子来说的视觉冲击还是巨大的。那次演出看完后一天,包子忽然画出了不同风格的画,那个色彩使用的方法与以前截然不同,她还自己给这种涂色起了个名字叫做“隐色”。.

水之形 2012-5-31 10:43

回复 584楼smartzoe 的帖子

:handshake

你去看[url]http://ww123.net/thread-4816460-2-1.html[/url]里面的那幅飞机,那个螺旋桨,据我家胖子说是宝格丽的镶嵌风格的。:lol
你应该知道她去看了什么展览。

你知道胖子的规则感很强,上个楼梯,第一要务先搞定楼梯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她完全了解螺旋桨的叶片规律,以她的性格,非得给螺旋桨叶片留出正确的旋转空间。但是这一次她不,她嫌其中的一个叶片阻碍她画飞机右翼上的花环了(她解释了我才知道是花环:L ),就把那个叶片扭过来画。这是让我极其欣喜的地方——讲规则的孩子终于可以冲破规则了。勇气来自哪里?我的鼓励?葛饰北斋不对称的长臂猿?宝格丽在设计时对材质的大胆突破?她自己长大了?

不知道,反正,各种风格的素材帮她准备着,积累着,等待成长。.

混凝土 2012-5-31 10:55

[quote]原帖由 [i]smartzoe[/i] 于 2012-5-31 09:35 发表 [url=http://www.321ww.org/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1493&ptid=4816919][img]http://www.321ww.org/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怎么讨论格调一下子变了......这对话方式...-_-! [/quote]
不知道會不會蹦出來油漆、油渣什麽的[tt17].

ccpaging 2012-5-31 10:59

回复 586楼混凝土 的帖子

不会吧,油漆貌似对应油桶、油刷吧。.

混凝土 2012-5-31 11:02

回复 581楼smartzoe 的帖子

藝術的累積來自觀察和思考,即使孩子本身已經善於觀察和思考,父母還需適時給予她新的角度和層面,活躍思維和提高悟性。.

混凝土 2012-5-31 11:03

回复 587楼ccpaging 的帖子

瞧,這就是理科生的邏輯思維[tt17].

smartzoe 2012-5-31 11:04

回复 585楼水之形 的帖子

[:sz12:] 你不说我还不知道有这么个“豁胖”贴阿,我也去搜一搜有什么东东可以豁的[:sz12:].

smartzoe 2012-5-31 11:09

[quote]原帖由 [i]混凝土[/i] 于 2012-5-31 10:55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1850&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不知道會不會蹦出來油漆、油渣什麽的[tt17] [/quote]

这个是辩论还是劈情操,如此深情款款的声声呼唤......

要再来个油氏兵团,我就不敢进来了:-D.

ccpaging 2012-5-31 11:11

回复 591楼smartzoe 的帖子

貌似走过场。等主角登场吧。.

水之形 2012-5-31 11:13

回复 590楼smartzoe 的帖子

孩子们都很有特色,小学版的还要精彩呢。说实话,这次活动让我感觉真精彩,孩子在家长的呵护下,在老师的引导下,个性精彩纷呈。我的孩子有幸生在这个时代。

个人意见,支持光明正大地“豁胖”。没事就要“豁”两下,家长更有信心,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有特色的,在某个领域,哪怕这个领域在升学中不被考察的,TA是独特的。对孩子也是一种肯定。.

混凝土 2012-5-31 11:13

回复 591楼smartzoe 的帖子

感情就是這麼累積起來的呀。。。[tt17].

小土豆07 2012-5-31 11:14

[quote]原帖由 [i]smartzoe[/i] 于 2012-5-31 09:37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1503&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被你这么一总结,我又想到包子的画画了,她在绘画方面真的很有灵气,但我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帮助她的积累,我怎么感觉她现在画得没有以前好了... [/quote]
你好,握手,掺和在这么好的帖子里,有点不好意思,我和你一样的困惑,宝以上幼儿园在一个混龄班,很快老师就找我了,开始以为我们宝不吭声的问题,结果说:希望我不要耽误她,说宝在绘画上有天赋,她老师把她一张涂鸦寄出,搞了个银奖。那是才3岁,经过4个老师,每个都是这样对我说;我不得不寻班了---宝拒绝上,我由了她(家里一位我敬重的人,来沪看过宝后说:这个孩子6岁前,一定不要禁锢她的思想)2年飘过,没见宝多少进步,不知道如何做,她依然每天涂鸦,特别是出恭的时候一定要带画板。看了日本人写的书。豁然:孩子幼时涂鸦的展现很多和她发育有关,不一定是绘画天赋---
对不对不知道了,就这么认知了.

smartzoe 2012-5-31 11:26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2-5-31 11:11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1946&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貌似走过场。等主角登场吧。 [/quote]

让我猜猜主角叫什么...油墩子...?.

小土豆07 2012-5-31 11:33

[quote]原帖由 [i]smartzoe[/i] 于 2012-5-31 10:18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1670&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可能家里面的书的组成有一定问题,基本是绘本加桥梁书加章节书加一些百科类的大书,虽然尽量选择名家绘本,不过其实还是一种比较单一的风格。有一本毕加索画展时买的画册,还有一本太阳马戏团来的时候买的纪念册,其 ... [/quote]
用毕加索来撞击孩子的视觉还不如用VELAZQUEZ/GOYA和油腔滑调的达利来的合适。亨利。马蒂斯的多美啊
真的想知道,多少人真的喜欢毕加索,看得懂20世纪这个最伟大的艺术家。他的画我看得不可谓不多,每次都逃离了。.

smartzoe 2012-5-31 11:37

回复 595楼小土豆07 的帖子

我们外面倒是上了一个创意绘画的班,老师是启发式教育的那种,因为老师的理念还比较好,不是教涂色教一笔一划怎么画的那种,包子很喜欢上,一次不去都不行,大冬天都一早起来要去上课,所以大人只能奉陪,可怜早上8点半的课哦,从此我周六再没睡过懒觉[tt59]

不过我个人觉得也没啥很大帮助阿,也可能是在日积月累中吧。在家里是每天都要画画,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摆一些画具在她随手可及的地方,然后提供无穷无尽的纸。。。.

水之形 2012-5-31 11:41

回复 597楼小土豆07 的帖子

me too

有一次,有朋友知道我喜欢绘画,让我去给孩子们做毕加索画展的讲解。我晕啊,怎么挑我看不懂的让我说呢?从小看到大,还是看不懂。.

混凝土 2012-5-31 11:44

回复 598楼smartzoe 的帖子

宜家有個畫架很好用的, 上面有一卷紙,拉下來就可以畫,還有白板和黑板兩面可以畫和寫。.

ccpaging 2012-5-31 11:45

回复 598楼smartzoe 的帖子

画画是低年龄段的孩子几乎唯一的表达方式。不管有没有帮助,他喜欢去就让他去。

老师开始讲一下,后面就真可以不管了,只是提供一个环境、场所,等孩子画完了,试图理解孩子的意思,说点鼓励的话。这样的老师就很好。.

小土豆07 2012-5-31 11:52

[quote]原帖由 [i]smartzoe[/i] 于 2012-5-31 11:37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2073&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们外面倒是上了一个创意绘画的班,老师是启发式教育的那种,因为老师的理念还比较好,不是教涂色教一笔一划怎么画的那种,包子很喜欢上,一次不去都不行,大冬天都一早起来要去上课,所以大人只能奉陪,可怜早上8点 ... [/quote]
真是好孩子,我那个很强的个性,我们去试过一个这样的班,出来的时候,画纸干净的,她拿笔涂了10个红指甲。就出来了---她的事情她做主,小班下开学时她在一个青年画家画室一个培训班和清华少儿小小建筑师中做选择,她自己选了后者。我也很可怜周六8点半,她爹到现在很埋怨我的纵容。我真的知道她的,她要超越她“姑姑”。她这个“姑姑”是她爹的老乡,我的闺密。一个工科的博士后。
家里有人学画,她的建议就是你目前干的,加一个多看就好了。
你包子,我家土豆,真是什么妈啊哈
这是好帖子
我把话题带给我宝的姑姑,看看这个翘楚的回复(她的宝今年幼升小)
先说:灵气:我认为灵气是对某个事物痴迷到一定程度所激发出来的,爱它就能保持,厌它就会抵触。
还有我忘记如何问和数学逻辑有关
回答:以我为例,数学可以靠100分,逻辑只能50,因为不喜欢绕来绕去,喜欢直来直去。人的性格决定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所以我认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把孩子扔在养鸡场吧,我们围个栅栏,让她们自己学会找食,可能成为天鹅飞走了,也可能留在身边了,做父母的尽心尽力就够了。
目前这个人在和她宝同步学钢琴,也是我们妞的陪练。

[[i] 本帖最后由 小土豆07 于 2012-5-31 12:09 编辑 [/i]].

smartzoe 2012-5-31 11:52

回复 597楼小土豆07 的帖子

只是正好上海有画展就去看了,我们家的习惯是有什么展览演出的就会买本纪念册子的,以供包子日后回味之用。

我对绘画是从养了这么个爱画画的女儿才开始东学一点儿西学一点儿的,比如要看画展了,临时抱佛脚搜点资料来看看,可以给女儿讲讲。不过主要是孩子自己看。

包子对毕加索的第一印象是画展门口的照片,包子看着他就说了一句话:妈妈,他的眼睛好像把我看透了。
然后以包子的认知水平,对他初期的学院派不感兴趣,对他的解构主义感到不舒服但充满好奇,感觉那些画和雕塑驱动她思考,让她喜欢的是后期返璞归真的画,她最喜欢的是玩卡车的小孩,草地上的野餐,还有最后的那幅自画像等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另外一些充满爱意的柔软的作品,比如扮丑角的保罗,也是她喜欢的。

你说的一些画家我还没怎么了解过呢,准备去一一了解,多谢指点,达利知道一些,估计给包子的感觉和毕加索的解构主义一样,不会太舒服但会好奇。.

smartzoe 2012-5-31 11:55

[quote]原帖由 [i]混凝土[/i] 于 2012-5-31 11:44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2098&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宜家有個畫架很好用的, 上面有一卷紙,拉下來就可以畫,還有白板和黑板兩面可以畫和寫。 [/quote]

嗬嗬,我们家就是买的这个,又撞车了!.

smartzoe 2012-5-31 11:59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5-31 11:41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2085&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me too

有一次,有朋友知道我喜欢绘画,让我去给孩子们做毕加索画展的讲解。我晕啊,怎么挑我看不懂的让我说呢?从小看到大,还是看不懂。 [/quote]

看来我是找到两位行家里手了,可以找你们讨教了,太好了。.

混凝土 2012-5-31 12:01

回复 599楼水之形 的帖子

我只看懂了戰爭那個系列。.

smartzoe 2012-5-31 12:03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2-5-31 11:45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2101&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画画是低年龄段的孩子几乎唯一的表达方式。不管有没有帮助,他喜欢去就让他去。

老师开始讲一下,后面就真可以不管了,只是提供一个环境、场所,等孩子画完了,试图理解孩子的意思,说点鼓励的话。这样的老师就很 ... [/quote]

是的是的,我也是这样想的,当时想至少能够让她接触不同的画具。家里实在没地方让她折腾这些丙烯颜料什么的。.

混凝土 2012-5-31 12:04

回复 601楼ccpaging 的帖子

其實畫畫不是唯一的方式,還有很多其他方式,只是。。。畫畫最讓父母覺得靠譜[tt17].

混凝土 2012-5-31 12:06

回复 604楼smartzoe 的帖子

我離開上海前,送給了朋友。
當年小混從幼兒園回家,就用它來給我上課[tt27].

混凝土 2012-5-31 12:11

回复 603楼smartzoe 的帖子

小混一直鍾情于設計,所以我在微博或其他地方看到有意思的東西(各種東西,不限題材),我都會收了,她有空就拿來看看。尤其是藝術的表現方式,包羅萬象,所以不應該局限於某種媒介。就像音樂創作人,除了不斷地聽各種音樂,還要旅行採風,閱讀,感悟。。。缺一不可。.

混凝土 2012-5-31 12:14

回复 602楼小土豆07 的帖子

都是頭腦清醒的務實的媽媽!.

smartzoe 2012-5-31 12:16

[quote]原帖由 [i]混凝土[/i] 于 2012-5-31 12:11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2200&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小混一直鍾情于設計,所以我在微博或其他地方看到有意思的東西(各種東西,不限題材),我都會收了,她有空就拿來看看。尤其是藝術的表現方式,包羅萬象,所以不應該局限於某種媒介。就像音樂創作人,除了不斷地聽各 ... [/quote]

哈哈,又撞车了,我感觉包子钟爱的其实不是像这些大师们那样的绘画方面的,看她的画超多细节设计,包子也一直说她要做个设计师,她甚至和我讨论设计超级变变变的演出。要向你学习,搜集多一些素材给她。.

油条 2012-5-31 12:21

*** 该贴被屏蔽 ***

小土豆07 2012-5-31 12:22

[quote]原帖由 [i]smartzoe[/i] 于 2012-5-31 11:52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2126&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只是正好上海有画展就去看了,我们家的习惯是有什么展览演出的就会买本纪念册子的,以供包子日后回味之用。

我对绘画是从养了这么个爱画画的女儿才开始东学一点儿西学一点儿的,比如要看画展了,临时抱佛脚搜点资 ... [/quote]
好,奈良美智笔下的小孩,我同事说就是我宝的表情翻版,就不用多介绍了,字里行间和你家包子的性格差多了,羡慕。
我有不少画册,在欧洲工作的时候,慢慢买的,加了不少个人的爱好,喜欢的的多是宗教派画匠,我自己这么叫,不是狂妄,是那时画家阶级地位和社会地位决定的。宗教题材,不少血腥和暴力,背景我解读吃力的不是一点点。孩子非常不喜欢,后来找些色彩艳丽的给她看了。逐渐自己也开始喜欢。目前在耐心等她大大,再游走.

混凝土 2012-5-31 12:26

回复 612楼smartzoe 的帖子

我女兒有個死黨,跟她外形非常相似(老師經常交錯名字),以至於,她的死黨有一次問她:我們這麼像,你爸爸是不是我爸爸?[tt17]

設計是個非常內涵的領域,要從小累積,刻意地去累積點點滴滴,家長要盡可能打開N扇窗子,讓孩子知道有N種可能性,然後舉一反三。旅行是個非常高效的方式,而且最好是自由行。每一次都能有質的飛躍。.

水之形 2012-5-31 12:26

回复 605楼smartzoe 的帖子

八四啥个行家,是一个爱好者。

在绘画中,我经常跟女儿说的就是,画画无所谓好不好,但要真诚地表达。你怎么想,就怎么干。真诚是打动他人的第一要素。

同样,感受一幅画,也要真诚。名家的画,可以说看不懂,更可以说看懂一些,但不喜欢。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31 12:38 编辑 [/i]].

smartzoe 2012-5-31 12:28

回复 609楼混凝土 的帖子

我们家最近又买了个桌上的,也是用同样的纸圈的,放在桌子上的一个架子,然后纸可以源源不断地拉出来。.

混凝土 2012-5-31 12:34

回复 614楼小土豆07 的帖子

西方的藝術作品中,宗教佔據了主導性位置,尤其是很多反映戰爭和人性的作品,畫面晦暗,情感強烈,不適合幼兒深入理解。
所以我建議帶孩子多看看雕塑,還有現代藝術,畢竟時代進步飛速,當今的藝術創作非常多元化,平面作品只是其中一種。.

混凝土 2012-5-31 12:35

回复 616楼水之形 的帖子

沒錯,先要打動自己。.

混凝土 2012-5-31 12:40

回复 616楼水之形 的帖子

看了你女兒的畫,她的確是個認真的孩子,每一個細節都經過思考,甚至能夠控制塗色不出界,非常懂得克制。.

小土豆07 2012-5-31 12:43

回复 618楼混凝土 的帖子

你好,没错的,成人就是这样带着自己的主观意思的,你的建议我目前就在这样做,宝的第一次长途就被我抱去山西看应县木塔了---旅行是我育女非常重要的组成。.

水之形 2012-5-31 12:44

回复 620楼混凝土 的帖子

所以我想你能够理解为什么她把螺旋桨叶片拧过来画,我会极其欣喜。俺们的目标是——出界。.

混凝土 2012-5-31 12:51

回复 621楼小土豆07 的帖子

旅行的時候會看到很多地方特色的東西(建築形式、道路佈局、行為方式、食物配搭等等),讓孩子留意并且探討其形成的原因(話題一籮筐啊),因為特色是人文的累積,別人只能抄襲和複製,而且抄都抄不像。.

混凝土 2012-5-31 12:52

回复 622楼水之形 的帖子

這個嘛。。。。:lol.

小土豆07 2012-5-31 12:52

[quote]原帖由 [i]混凝土[/i] 于 2012-5-31 12:26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2250&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女兒有個死黨,跟她外形非常相似(老師經常交錯名字),以至於,她的死黨有一次問她:我們這麼像,你爸爸是不是我爸爸?[tt17]

設計是個非常內涵的領域,要從小累積,刻意地去累積點點滴滴,家長要盡可能打開N ... [/quote]
哎,学设计,在国内就真惨了---成本太高了,老师都没见过多少,能给孩子什么啊.

混凝土 2012-5-31 12:54

回复 625楼小土豆07 的帖子

父母自己當老師,因為設計的靈魂是創意,來自平時的觀察、研究、提煉。。。技巧什麽的可以慢慢學習、練習。.

水之形 2012-5-31 12:55

回复 624楼混凝土 的帖子

界不是涂色的界,是啥界,你懂得:P.

小土豆07 2012-5-31 12:57

回复 623楼混凝土 的帖子

谢谢,我在恶补,觉得时间真不够,但快乐非常,而且带孩出去,住的规格比较高,她爹投入比较多,很沾光,原来我都是住青年旅馆的---.

小土豆07 2012-5-31 13:03

回复 626楼混凝土 的帖子

好,有友任教清华美院,看了一届设计系孩子们的作品,有感而发的。可惜那些孩子。心痛啊,不是多数孩子有机会有条件可以走出去看,这个我们和西方差的太多了。如果妈妈们算一下自己的LV可以让一个孩子多游走一个国家,会不会放弃不买。
谢谢,水老师的贴子,让我发了这么多.

小土豆07 2012-5-31 13:08

回复 626楼混凝土 的帖子

小有不同看法,在创意前,眼界很基础。
最后占用了,旺旺我最耗时的帖子了。
衷心感谢.

混凝土 2012-5-31 13:09

回复 628楼小土豆07 的帖子

她爹去的話,規格高就高吧。。。你們娘倆去就選那種可以跟其他旅客打成一片的小旅館,衛生、安全就行。
現在還是幼兒園,請假不會遭到阻力,趁機多走走。即使上了小學,我也經常為了避開人潮而選非假日出行,提前知會學校,功課幾天就追回來了,不在話下。估計中學就有點困難了,青春期的孩子,不一定願意跟咱去瀟灑。.

smartzoe 2012-5-31 14:49

刚去兜了一圈迎六一的才艺表演,孩子们的表现真是太出色了,小学部尤其,初中部的作品虽然很出色,但为什么这么少呢?.

hxy007 2012-5-31 15:24

没有空的初中生有点小空了会做什么?

  呵呵,真热闹呀!
  有个菜鸟开车不小心撞了007的车。007急于修好车以便六一节当车夫送几个预初生到科技馆玩,错过了这里的讨论。
  说到积累,007忍不住回想起11美好的小学时代,从容的生活,处处都有学习、探索和积累的机会。现在,从容不再,天天都像打仗;打完一仗,来不及清理战场,新的战斗又开始了……如果有幸挤出一点时间,11往往不做任何有目的、有意义的事情,他宁愿坐上一小会儿,什么也不想不做,就在那里发呆……
  我看到心就疼,不忍心打断孩子这片刻宝贵的不作为、不思考。

[[i]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2-5-31 15:30 编辑 [/i]].

油条 2012-5-31 15:44

回复 633楼hxy007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ccpaging 2012-5-31 16:50

回复 634楼油条 的帖子

同问。实际上,还想问得更详细些。语文英语数学,哪门课最累?总有个轻重缓急吧。.

油条 2012-5-31 17:01

回复 635楼ccpaging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ccpaging 2012-5-31 17:25

回复 636楼油条 的帖子

有个矛盾。体育运动需要时间,但11恰恰没有时间。没有时间是因为作业多。

水老师的意思是说,11成绩好,就可以少做些作业。
007的意思是说,11成绩不够好,他也敢向老师建议少做作业,但11不敢。

我感觉,好像水老师说的在理,但不适合007。007还在感叹、、、

是这样吧?我写的太枯燥了。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31 19:26 编辑 [/i]].

混凝土 2012-5-31 18:13

回复 636楼油条 的帖子

最後那句話非常同意!
每次小混運動回來都神采飛揚,做功課練琴事半功倍,思維敏更捷,效果很明顯。.

ccpaging 2012-5-31 19:33

回复 638楼混凝土 的帖子

嗯。五年级开始,我们把体育活动前移,在做最难的脑力活动之前,打1小时左右乒乓球,洗澡换衣后,再做。以我原来的经验,这个时候的效率要高一些,思维活跃些。这个是基于自主安排的。.

Moonfollower 2012-5-31 19:38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2-5-31 17:25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3346&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水老师的意思是说,11成绩好,就可以少做些作业。
007的意思是说,11成绩不够好,他也敢向老师建议少做作业,但11不敢。

我感觉,好像水老师说的在理,但不适合007。007还在感叹、、、 [/quote]

这样的孩子,在特立独行的同时,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从其他“普通" 学生中孤立出来了,如果偶尔一次还好, 像作业这样天天要遇到的事情, 对于穿着校服,行为有着各种规范的学生,要他/她天天做这样出格的事情,除非心理异常强大,从心底里不把自己和其他人并列才有可能?  感觉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而后果貌似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i] 本帖最后由 Moonfollower 于 2012-5-31 19:41 编辑 [/i]].

油条 2012-5-31 21:40

*** 该贴被屏蔽 ***

油条 2012-5-31 21:42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2-5-31 21:50

回复 640楼Moonfollower 的帖子

这个,有点误会。

我没说清楚。

我并不是号召007的孩子不做作业。另外,我说的那个孩子,不做作业,是不做一部分作业。这个东西也是循序渐进完成的,并不是一上来就跟老师叫板。我不号召孩子跟老师叫板。孩子跟老师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双方都有好处。和谐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同时孩子的实力显现出来,确实可以不做一部分作业,可以去跟老师商量——友好协商。师生都相互了解的情况下,老师应允的。因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全程用了大概3/4学年的时间做到的,所以同学也了解这个孩子的实力,所以并不觉得奇怪。

我希望通过某种途径,007的孩子也可以少做一部分作业。这需要时间,但我相信事在人为。

补充一点:这个孩子在一个很不错的中学,类似培优班这种地方,应试的压力并不小。但是一步一步地做到了修补了短板,同时找到了相应的空间。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31 22:10 编辑 [/i]].

快乐小猪妈妈 2012-5-31 22:05

回复 640楼Moonfollower 的帖子

孩子会找到相应的方法来少做作业的。
初中学校会有单科的提高班,孩子如果去学的话,平时自己班上的这科的作业可以不要做,但是提高班的作业要做的。。。。。还有,有时候,作业就是课代表收上去和检查,有的孩子就跟课代表商量,直接pass,不检查了。。。
高中更简单了,布置很多,让孩子自己选择性地去做,根据自己的情况。。。:lol.

油条 2012-5-31 22:22

*** 该贴被屏蔽 ***

rainbow123 2012-5-31 22:52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2-5-30 23:45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1130&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同意。这里有一个安全的问题。教育也有安全问题,我原来真是不知道。 [/quote]
请教何为安全问题? 还没有想过。.

家有考王 2012-5-31 23:25

回复 531楼混凝土 的帖子

不是。午夜1时发了长篇博客,数小时后赶到赛场,下午2时参加比赛。我不明白他怎么安排时间的。.

快乐小猪妈妈 2012-5-31 23:55

回复 645楼油条 的帖子

少做作业,确实有风险,风险在于孩子对于所要求的内容是否掌握熟练,是否做到一看就会,一做就对。考试的时间很短,不可能给孩子很多的时间去思考,一般来说,考的是熟练度。  

看看家长和孩子的承受能力了。

只能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看家长和孩子对于收获的要求了。.

ccpaging 2012-6-1 00:11

[quote]原帖由 [i]rainbow123[/i] 于 2012-5-31 22:52 发表 [url=http://321ww.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3957&ptid=4816919][img]http://321ww.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请教何为安全问题? 还没有想过。 [/quote]

总是听人言,学习总是好的,艺多不压身,学到自己身上东西永远丢不了、、、这些话对。说它对,历史证明了,个人周边的情况也都证明了。
但是,到了孩子这一辈,我开始逐渐听到了过度教育的声音。什么是过度教育?举个极端的例子,超市收银员学《史记》、学《微积分》,既不是出于个人兴趣,又与升职无关,就是过度教育。浪费了师资,浪费了教育资金,浪费了父母的钱,这些好像都不多余,似乎还挺紧巴的。但过度教育对个人的伤害更大。既没有兴趣还没有用,还特别难,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真是暗无天日。
过度教育总还是教育,浪费点钱,浪费点青春,多少还能学点有用的。学不下去,不学,也是可以的。
真正的大麻烦是过度应试。身边就有例子,初中孩子作业经常做到晚上11点,高中孩子作业到凌晨1、2点。都知道,12-19岁是长身体、发育的重要年龄段,是青春期。人只有一个青春期。没有良好的睡眠,对身体的伤害是不可逆的,说白了,一辈子都补不回来的。
这就不能不令人担忧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了。

个人觉得这是个教育中的安全问题。就算是用机器,也要适时进行维护保养,何况教育的对象是人呢。.

ccpaging 2012-6-1 00:24

[quote]原帖由 [i]快乐小猪妈妈[/i] 于 2012-5-31 23:55 发表 [url=http://321ww.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4028&ptid=4816919][img]http://321ww.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少做作业,确实有风险,风险在于孩子对于所要求的内容是否掌握熟练,是否做到一看就会,一做就对。考试的时间很短,不可能给孩子很多的时间去思考,一般来说,考的是熟练度。  

看看家长和孩子的承受能力了。

... [/quote]

这种对考试的担心,可以理解。但实际上,我们也是久经考场出来的,也不乏佼佼者。用熟练来应试的话:
低年级也许可以,高年级不行。因为高年级的知识量大,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组合。像数学,要烤倒高中生,随便从大学数学中挑一个经典问题,打扮一下,也就可以了。题海无涯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事实证明,学到一定程度,不需要靠熟练度,通过思考就可以解决问题,取得优异成绩。花的时间要少得多。
拼承受能力,就会演变成血拼,难以避免有人甚至会以生命为代价。血拼的结果,没有赢家。
有靠血拼出优异成绩占了便宜进大学的吗?有。但是进了大学,毁了身体,又有什么用呢。何况进了大学也不包分配了,还要应聘和工作。人在,很多路可以走。人不在了,就没路了。.

混凝土 2012-6-1 00:40

回复 642楼油条 的帖子

能平衡荷爾蒙[em04].

rainbow123 2012-6-1 00:50

回复 629楼小土豆07 的帖子

太同意了。.

rainbow123 2012-6-1 00:54

回复 649楼ccpaging 的帖子

明白了,同意。 每当看到那些焦虑疯狂的家长们摧残自己的孩子, 真心痛。.

perfeiti 2012-6-1 08:51

*** 该贴被屏蔽 ***

油条 2012-6-1 09:40

回复 654楼perfeiti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2-6-1 09:42

回复 654楼perfeiti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油锅 2012-6-1 14:32

*** 该贴被屏蔽 ***

ccpaging 2012-6-1 14:46

[quote]原帖由 [i]混凝土[/i] 于 2012-5-31 11:03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71898&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瞧,這就是理科生的邏輯思維[tt17] [/quote]

如果允许我再猜一次话,我觉得,可能是面条。.

油条 2012-6-1 15:25

*** 该贴被屏蔽 ***

大黄蜂 2012-6-2 20:54

上面的G和T请开小窗缠绵吧。.

ccpaging 2012-6-3 00:22

回复 660楼大黄蜂 的帖子

看出来了,油锅隐喻的是学校或者老师,也可能是指家长,油条隐喻的是学生或者孩子。实在是难懂。

突然想到,素质教育在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应该有不同的内容。
水老师主要说的是学龄前。小学和初中应该如何做呢?.

ccpaging 2012-6-3 13:47

回复 661楼ccpaging 的帖子

各行各业中,我赶脚,在小学阶段应该有一些核心的内容。
例如短跑,教练要求步频和摆臂,拒绝力量训练。
例如乒乓球,强调基本动作的正确。
如果掌握了这些核心内容,自己就可以练习,得到基本的素质。将来再接受到好的老师的指点,也就客易出成绩了。不出成绩,也可以是一种爱好。
对吗?.

快乐小猪妈妈 2012-6-3 14:10

回复 662楼ccpaging 的帖子

有教纲要求。 可是, 家长觉得太简单,要求更多。。。。

很多家长恨不得,自己的孩子立即就是第一,而且是永远的第一。。。.

ccpaging 2012-6-3 14:40

回复 663楼快乐小猪妈妈 的帖子

素质教育顺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自然而为。对这样的孩子,要想赢他,就是自取其辱。.

angel_chen 2012-6-4 15:21

回复 153楼混凝土 的帖子

真是不负责任的家长,我太崇拜你的好办法啦![em08].

混凝土 2012-6-4 22:37

回复 665楼angel_chen 的帖子

是個不負責任的厚媽[tt17].

ccpaging 2012-6-5 05:23

回复 666楼混凝土 的帖子

[quote]原帖由 [i]混凝土[/i] 于 2012-5-22 01:20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48228&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比你更過份呢!小混從幼兒開始,凡是未經思考的發問,我一概不作答,啟發啟發讓她再去想想。

小學一年級,她來問功課,我就指個方向,也不作答。她會想方設法套我的答案,我就隨便給個似是而非的答案,她喜滋滋地交差去了,隔了一天,又哭喪者臉拿著本子來給我看紅叉叉,我一臉無辜地說:誰規定父母非得會這些啊?還是別問我了,免得又錯。

從此,天下太平,功課就沒我甚麼事了。偶爾見我在旁邊,她會隨口問問,我也隨口亂答,她會狐疑地看著我,思忖著我的答案是否靠譜,最後還是自己想辦法去了 ... [/quote]

嗯,不得不“严厉地指责”下,你这个行为结结实实是个厚妈的行为。

如果孩子能说出“我不玩XXX,要去看书了。”妈妈会感动。是的,如果孩子这么说,真的应该感动,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要通过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压力,让孩子自觉自愿的说出来,就难上加难了。

应试教育的直接效果,简单易行,不管搞素质教育的人如何批评,不管妈妈们愿意不愿意,它就在那里。趋易避难,本来就是天性。

如果应试的压力小一些,在应试和素质之间尚有转圜的余地,还算有一条路可走。如果应试的压力大,应试和素质之间就只剩下一条细细的钢丝了。要走这条钢丝,对家长老师孩子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对这种挑战视而不见,肯定是错误的。完全顺应应试教育,孩子吃不消,也是错误的。要解决这个问题看来必须用两手了,一手抓住钢丝,走不下去,吊着爬上去,一手呼吁降低应试要求。

要说降低应试要求,校方和老师都不可怕,“我不甩你就是了,能奈我何”。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6-5 07:01 编辑 [/i]].

ccpaging 2012-6-5 17:02

回复 510楼水之形 的帖子

前两天跟CC沟通过,我很坦率地说:“教育原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我的孩子不具备她现在的特色,很多做法要变通的。”
=======================================
只听您说方法,总觉的自己作为家长有不足有遗憾,儿子的生长也要不足有遗憾。压力山大啊。
其实,我很想听听变通之法,看看儿子和我,我们俩如何能找到自我救赎的路。.

混凝土 2012-6-6 01:48

回复 667楼ccpaging 的帖子

今晚跟一老同事晚饭,席间她2岁的女儿一直在喝饮料,不肯好好吃饭,她无奈地向着我苦笑。

我:平时在家吃饭的时候你们都喝饮料吗?
她:我喝啊!
我:那就是了,你喝,她肯定也喝。
她:那怎么办啊?
我:倒一小杯,限量。
她:不行啊,不给就会哭。

我觉得这位妈妈已经彻底被孩子控制了,而我前前后后跟她讨论了N次的教育方法都是白说了。.

心欣 2012-6-6 10:27

回复 667楼ccpaging 的帖子

考试的压力肯定存在的,不管素质还是应试,最后都要拉到中考和高考的场子PK一下。应试的标准很清晰,就是中考高考胜出,进名校进理想的学校,素质教育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努力的目标是什么?标准清晰了,目标明确了,也不纠结了。.

ccpaging 2012-6-6 10:59

回复 670楼心欣 的帖子

个人浅见:

素质教育是面向人生的教育,没有清晰的标准,无法以成败论得失。

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可以破坏素质教育。在教育中,素质教育是本,应试教育是末。.

Daxiaolin2004 2012-6-6 11:56

黄西初中就跟郭德纲学相声,未必就是今天的黄西了。

做自己必经历曲折过程,而每段经历都是成就自己的基石。就如探索数学题一样,探索,困顿,终至豁然开朗。

所谓耐心等待,也包括等待黄西读完博士后发现自己真正爱好是脱口秀。但是不能说读博士对脱口秀没好处,浪费了时光。恰恰相反,我认为综合人才更完整,才能走得更远。.

ccpaging 2012-6-6 12:07

回复 672楼Daxiaolin2004 的帖子

只是个人的家庭的代价,太大了。.

aochuanhui 2012-6-6 12:08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2-6-5 17:02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82988&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前两天跟CC沟通过,我很坦率地说:“教育原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我的孩子不具备她现在的特色,很多做法要变通的。”
=======================================
只听您说方法,总觉的自己作为家长有不足有遗憾,儿子 ... [/quote]
你孩子成长的很好啊, 哪里需要什么救赎。.

ccpaging 2012-6-6 12:10

[quote]原帖由 [i]aochuanhui[/i] 于 2012-6-6 12:08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84671&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你孩子成长的很好啊, 哪里需要什么救赎。 [/quote]

不得不说,按现在小学毕业的应试标准,儿子只能算是一个合格者。.

aochuanhui 2012-6-6 13:22

回复 675楼ccpaging 的帖子

你儿子不只是合格了, 难道你的“救赎”是指要把孩子变成应试的牛娃?.

水之形 2012-6-6 13:24

回复 676楼aochuanhui 的帖子

他在逗我说话涅,你还当真。.

aochuanhui 2012-6-6 14:03

回复 677楼水之形 的帖子

咳,当真了。不过我也很想知道你的变通之法.

水之形 2012-6-13 09:46

回复 678楼aochuanhui 的帖子

变通,是要在孩子自身特质的基础上。原则就是从小观察孩子,短板是什么,缺什么,就在什么上面多花一些引导的功夫。观察孩子,长项是什么,什么方面擅长,什么方面就要多磨砺。注意各项能力协调发展。注意品质的培养。.

aochuanhui 2012-6-13 10:13

回复 679楼水之形 的帖子

是不是说在取长与补短之间,  补短的优先级更高?.

水之形 2012-6-13 10:17

回复 680楼aochuanhui 的帖子

这个也要看具体的时间节点。

在孩子的幼年,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个人观点全面发展是重要的。因为父母并不知道孩子日后从事何种工作,有怎样的人生,所以全面发展给了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在长项的突破节点,我会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倾向于长项的突破。.

ccpaging 2012-6-16 10:24

[quote]原帖由 [i]aochuanhui[/i] 于 2012-6-13 10:13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99287&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是不是说在取长与补短之间,  补短的优先级更高? [/quote]

个人以为,在长短的讨论之前,首先要说的全面的素质,换言之,即素质的结构性,简单地说,就是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德智体美劳是表象。在表象之下,贯穿的是人的全面素质的养成。一个人不需要把德智体美劳都做到优秀,但是却不能完全没有。
例如,孩子的数学考不好,有可能是因为缺乏做事的条理,同样的问题,可能在做内务家务的时候也存在。通过学习如何把内务家务做好,可以影响到数学的成绩。有些孩子,家长没有什么太多的数学知识,仍然可能造就出数学很好的孩子,个人觉得,很可能与此有关。

其次,要说的是素质的自然发展过程。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先做了一个假设,即普通人的自然发展过程是人类自然发展过程的缩影。以数学为例,萌芽期的数学以探索为主,对应小学生的话,这就意味着,小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对各种各样基础的生活相关的数学知识,予以了解、探究。这时的学习,通常而言是杂乱的,缺乏系统性的联系,在某一问题上不做过深的研究,浅尝即止。到了小学四五年级,同学会表现出对系统性和理性逻辑的兴趣,在这个阶段,素质的培养开始由全面转向深入,由感性转向理性,由具象转向抽象。也就是说,孩子逐渐地开始喜欢争辩了,而素质教育的内容就是把孩子引导到说理。.

混凝土 2012-6-16 11:16

回复 682楼ccpaging 的帖子

取長補短這本身就是個謬誤,應該是增長截短才對。.

aochuanhui 2012-6-16 17:15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2-6-16 10:24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807153&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个人以为,在长短的讨论之前,首先要说的全面的素质,换言之,即素质的结构性,简单地说,就是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德智体美劳是表象。在表象之下,贯穿的是人的全面素质的养成。一个人不需要把德智体美劳都做到优 ... [/quote]
能全面发展当然很好, 但是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 是把时间精力平均分配还是重点发展某一素质, 这要看个人的喜好. 孙子兵法说, 备后则前寡,备前则后寡,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我个人倾向于希望孩子能在其他素质过得去的情况下专注于发展长处. 日本老棋手藤泽秀行说:"一心不搏二兔". 在小的时候在各个方面于都尝试一下, 以如果以后确定了方向就要有所取舍了.

至于自然生长的问题, 也因人而异. 我有些同学夫妻俩都是硕士博士,于是很有信心.觉得自己的娃自然生长就可以成材, 所以就不屑于早教. 还有些同学像我一样,学习成绩一般, 对娃的智商也没有自信, 所以就想办法不走寻常路, 人工干预. 至于那一条路更好也很难说, 毕竟教育不是科学, 没有哪种理论有大量的数据和完整严密的论证。.

ccpaging 2012-6-16 18:24

回复 684楼aochuanhui 的帖子

在小的时候在各个方面于都尝试一下, 以如果以后确定了方向就要有所取舍了.
===================================
同意。术业有专攻。在打全面基础的时候,例如小学,就专注于全面和基础。待全面的基础打好了,兴趣和能力的特长也能看出来了,要有所取舍,不要搞成“样样懂,件件松”。

至于自然生长的问题, 也因人而异. 我有些同学夫妻俩都是硕士博士,于是很有信心.觉得自己的娃自然生长就可以成材, 所以就不屑于早教. 还有些同学像我一样,学习成绩一般, 对娃的智商也没有自信, 所以就想办法不走寻常路, 人工干预. 至于那一条路更好也很难说, 毕竟教育不是科学, 没有哪种理论有大量的数据和完整严密的论证。
===================================
我不觉得硕士博士的后代就一定会自然成材。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那种家长对教育丝毫不干预的“自然成长”,我觉得,几乎是不可能的。教育制度会通过它特有的方式施加压力的,家长想不教也不行。
当然,有教的对或者不对的问题。这个跟家长的学历有关系,但不是学历高的家长就一定教的对。.

心欣 2012-6-18 11:09

[quote]原帖由 [i]混凝土[/i] 于 2012-6-16 11:16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807193&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取長補短這本身就是個謬誤,應該是增長截短才對。 [/quote]
我觉得要看年龄段,如果说15岁孩子的优势基本定型,那么,15岁前尽量补短,15岁后要扬长。.

aochuanhui 2012-6-18 12:20

回复 685楼ccpaging 的帖子

我同学的孩子大多还在学前或低年级,他们还以为像我们当年一样,不用家长管就行.

ccpaging 2012-6-18 12:26

回复 687楼aochuanhui 的帖子

小学五年来,我管的最多的就是“不管”。孩子成绩差一点啦,老师要求啦,家长要抑制住“管”学习的想法,在“不管”中使孩子能学好。不操心孩子的发展,放任自流式的“不管”,这是不可能的。瞎管,或者按照老师要求的方式去管,也是不行的。宗旨是多想少做。 ;P.

aochuanhui 2012-6-18 14:27

回复 688楼ccpaging 的帖子

你其实不是不管,而是一种更高级的管,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吧。

我接触的有些高学历者,他们由于学的多,所以比常人更加的抵触应试教育。曾经有位博士问我如何教孩子乘法,我说平常多数数多做数字相同的加法,再背乘法表就很容易了。结果博士失望的说:还是要背乘法表啊。我觉得死记硬背固然不对,但乘法表总是要背的吧,美国学生也得背乘法表吧。.

ccpaging 2012-6-18 14:42

回复 689楼aochuanhui 的帖子

博士回顾其背乘法表的情况,恐怕已经忘了吧。可能当时背的方法不对,虽然背下来了,却留下了阴影,以至现在不想孩子背乘法表。其实,分析一下就知道,他只是不想孩子沿用过去让他遭罪的方法罢了。所以,乘法表是要背的,关键在于寻找新的方法,既达到效果又有趣。

你说的方法是对的。乘法表在英文里边是“Facts”,我理解,这就是熟练以后不需要计算可以直接使用的计算结果。乘法基于加法。所以,多计算相同数字的加法就可以记忆越来越多的 Facts。例如:
问孩子 6x8 等于多少?孩子回答 42。家长不用指出其错误,而是降低数字,6x7,6x6,6x5 ... 6x1 总知道吧?然后再把数字加上去,6x1,6x2,... 6x8。反复循环,直到孩子恍然大悟,6x8 不等于 42,正确答案是 48。

如上所述,这时的“管”或曰“帮助”,其实就是为将来的“不管”、“不帮助”打下基础。下次孩子说 7x5 等于 42 的时候,你就让他自己降低数字找到正确的结果就可以了。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6-18 15:19 编辑 [/i]].

aochuanhui 2012-6-18 15:19

回复 690楼ccpaging 的帖子

还有个有趣的现象。有个同学定居美国,回来母校探望时,与老师聊起孩子究竟在美国读书好还是在中国读书好。其中一个老师是海龟博士,深感自己缺乏创造力,说孩子初三,每天都在题海,以后怎么有创造力,所以当然在美国读书好。另一个老师则说他去过美国两年,觉得那里的美国孩子大多是混混,而他孩子现在在四大名校成绩不错,以后考个美国名校问题不大,所以孩子还是在中国读书好。.

ccpaging 2012-6-18 15:34

回复 691楼aochuanhui 的帖子

孩子能进四大名校,已经是中国孩子的佼佼者了。这样的孩子去美国,即便很难成为美国学生中的佼佼者,做个技术工作混口饭吃肯定是没问题的。
中国教育相对于美国教育的差距在于,中国好的学生不如美国好的学生有创造力,中国中等的学生不如美国中等的学生的工作能力,中国差的学生不如美国差的学生能解决温饱。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学生绝大部分缺乏幸福感缺乏自信。.

aochuanhui 2012-6-18 16:00

回复 692楼ccpaging 的帖子

我觉得第一个老师的着眼点在创造力,而第二个老师的着眼点在进名校。着眼点不同,所以结论也就不同。.

ccpaging 2012-6-18 16:12

回复 693楼aochuanhui 的帖子

昨天跟一个朋友聊,他给孩子的目标是当大企业的白领、公务员,觉得这是稳妥的目标。可是,在我看来,这样的目标恰恰是不稳妥的,用所有的筹码孤注一掷,一旦输了就输得干干净净。.

aochuanhui 2012-6-18 16:34

回复 694楼ccpaging 的帖子

大部分人给孩子的目标都是当白领公务员吧?我也觉得这是个稳妥的目标,为什么不稳妥?.

ccpaging 2012-6-18 16:52

叶圣陶论教育

1、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2、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3、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4、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5、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
搬点小砖头先。.

ccpaging 2012-6-18 17:02

回复 695楼aochuanhui 的帖子

我也说不好,感觉而已。.

假居士的跟班 2012-6-18 20:11

[quote]原帖由 [i]不二周助[/i] 于 2012-5-20 20:50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44812&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中国教育之下,有几个人是终身学习者? [/quote]
混论坛念育儿经的也算是终生学习的一种吧?[:sz15:].

家有考王 2012-6-18 20:39

回复 50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活到老,学到老,算不算终身学习?.

水之形 2012-6-19 12:21

回复 695楼aochuanhui 的帖子

“如果你跟别人不一样,你就得承认这个现实。什么是冒险?当你有着跟别人不一样的性格时,却要求自己去走和他人一样的道路,这才是最大的冒险。比方说我,在升官发财这条路上,我注定是个平庸者、失败者。如果我走自己的路,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但还总有成功的可能!别人看我,以为我在冒险,但我认为这条路对我而言是最安全的!”

这是我的一个朋友说的一段话,随大流有时也是冒险,我认为。.

aochuanhui 2012-6-19 13:00

回复 700楼水之形 的帖子

随大流当然也是冒险,但是冒的是小险,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世上的事情,高风险高收益。不愿意接受高风险的人那就老老实实做个平庸者,也没什么不好。

不过我很赞同你朋友的话,如果孩子确实有与众不同的才能,那当然不能随大流。 因为如果有与众不同的才能,那么风险就很小了。比如丁俊辉从小有打球的天赋,那么他退学练球就没什么大的风险。.

水之形 2012-6-19 13:21

回复 701楼aochuanhui 的帖子

所以,我想起我以前写的那篇文章《教育的关键在于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是有问题的。教育的关键在于你了解你的孩子是什么样的特性。离开孩子的特性,谈具体的方法,是空谈。

教育中,有普适的原则,没有普适的做法。

虽然随大流你认为是冒小险,我不这么认为。对于一个特性鲜明的孩子而言,一条错误的路就是冒大险。因为个性鲜明的孩子,在从众的道路上,他会一再感到压制和不幸福。这个跟一个性格随和的孩子是不同的。后者只不过是成就高低的问题,即使成就不高,他未必觉得很不幸。而前者是幸福感的问题。

了解孩子,是我经常做的功课。不仅仅是我自己去观察、理解,在我的孩子呈现出让我始料不及的性格的时候,我会找老师、找亲朋好友,找小朋友,从他们的视角了解孩子。然后反思以前的观察,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考虑具体的做法。.

Moonfollower 2012-6-19 15:41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6-19 13:21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812913&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个性鲜明的孩子,在从众的道路上,他会一再感到压制和不幸福。这个跟一个性格随和的孩子是不同的。后者只不过是成就高低的问题,即使成就不高,他未必觉得很不幸。而前者是幸福感的问题。 [/quote]

的确,性格鲜明的孩子,如果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如果又不能适当调整从众,容易格格不入,如果事业又不成功的话,很容易质疑自己存在的价值,继而否定自己的存在?!.

aochuanhui 2012-6-20 10:20

回复 702楼水之形 的帖子

我记得水老师写过,教育孩子要先考虑退路,先要教会孩子做普通人也能够快乐的生活,看来几年过去,你的想法有所变化了吧。.

水之形 2012-6-20 10:51

[quote]原帖由 [i]aochuanhui[/i] 于 2012-6-20 10:20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814756&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记得水老师写过,教育孩子要先考虑退路,先要教会孩子做普通人也能够快乐的生活,看来几年过去,你的想法有所变化了吧。 [/quote]

不但没有变化,而且这个愿望更强烈了。学会体会平凡的快乐,在我孩子的教育中的地位更重要了。因为她不是一个随和的孩子,在体会平凡的快乐这个方面的天赋欠缺。

这个跟选择适合的道路一点都不矛盾。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6-20 10:52 编辑 [/i]].

aochuanhui 2012-6-20 12:24

回复 705楼水之形 的帖子

水老师总是能说到我的心里。没生娃之前根本想不到还要让孩子学会体会平凡的快乐。 我孩子这方面就有欠缺。小区里的孩子们一起拿小棍子戳蚂蚁,扔树叶,疯跑,他都不参与,只有他感兴趣的他才参与,他就体会不到别的小孩那种简单的快乐,我也不能强迫他参与,还真没办法。水老师有什么好办法分享一下?.

水之形 2012-6-20 13:33

回复 706楼aochuanhui 的帖子

这个这个,我也在殚精竭虑啦!

其实你从我在534楼的安排中就能看出我在这方面花了多少功夫。每天让她早去参加自由活动,每天放学让她玩耍,从托班我就逼她出去玩耍。寒假里除了一周过年是跟亲戚们一起,另外还专门辟出一周的时间作为同学窜门子的时间。我是一个比较喜欢独处的人,但是为了她,我们家经常车水马龙,我也带她东窜西窜。后面我要让她劳动,承担一点家务,另外,让她进行吃苦型的旅游。以往旅游,因为她小,没舍得进行吃苦型旅游。但是现在要做了,比如城市徒步。所有这些,都是让她接触他人,了解他人,并学会尊重他人平凡的劳动。很渴的时候,喝点水;很饿的时候,吃点生煎,都是很美好的体验,不一定非要山珍海味。路漫漫其修远,要有足够的耐心。

一个人要能发现平凡的乐趣,首先是他要意识到他跟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凡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凡人,不是啥仙姑,才会主动地去发现平凡的快乐。如果一个人高高在上,是不屑于去发现这些平凡的美丽。

某些时候,我和她爹(他终于意识到女儿的强)会让她尝尝啥叫“曲高和寡”。比如,一类智力游戏,她不如我。她的性格就是那样,肯定会弄到秒杀你为止。她很享受探索的过程和胜利的滋味。她秒杀我之后,我可以选择不陪她玩啦。你牛,我谢谢你,我干我自己的事情去啦,不奉陪啦,您老接着牛。一般这种情况下,我家的没觉悟意识到自己太强势了。最近有一次她很没劲地说学校里有个啥游戏,她玩得好,玩到后来总是她赢,小朋友们都不跟她玩这个游戏啦。我趁机跟她谈了一下:“喏,你破坏了游戏生态呀。大家玩游戏,要势均力敌才有劲,你老是赢,别人没活头啦。”这次谈话对她有触动的。她有点意识到一个人牛有时也蛮无聊的。

反正,要让孩子意识到出色和平凡是不矛盾的。一个梯子,要爬得上去,也要下得来。这个是见缝插针的功课,我是不敢松懈的。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还在摸索中。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6-20 13:40 编辑 [/i]].

aochuanhui 2012-6-20 23:09

回复 707楼水之形 的帖子

我们上个月开始安排孩子和我们轮流扫地, 不过坚持了不到1星期就放弃了, 太麻烦, 老是忘记. 看来要重视这个问题.

我孩子的情况和你们不一样, 他智商一般, 在下棋打牌折纸等活动中表现都不突出. 他的问题在于只喜欢规律性的游戏, 觉得别的孩子玩的东西没意思, 有点过于理性了..

水之形 2012-6-20 23:46

回复 708楼aochuanhui 的帖子

觉得别的孩子玩的东西没意思,过于理性

这个,我们也有这种情况。但是在她很小的时候,我下了大力气引导她。主要就是少给迎合她性格的单人游戏,多带她窜门子,见识不同的小朋友。我的孩子很犟的,和一群小朋友待了半年,仍旧不和人家一起玩。从我下力气带她接触不同的人,到她开始愿意参与小朋友的游戏,一年半的时间。这扇门一打开就好了,后面她的参与性的发展越来越顺利。我培养她有礼貌,这个时候她比较受欢迎。礼貌很重要,不要轻视。

我感觉你带孩子见识不同的人很重要。我也比较运气,在我的邻居中,有一个很感性的妈妈,她是做设计工作的,经常突发奇想邀请我们去看这样那样的展览或者参加什么活动。我认为她在我女儿的性格发育中也有很大贡献的。你试试看在你周围能不能找到你儿子喜欢的,但感性的人,去引导他看看另外的世界。.

ldot 2012-6-21 00:44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6-20 13:33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815401&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这个这个,我也在殚精竭虑啦!

其实你从我在534楼的安排中就能看出我在这方面花了多少功夫。每天让她早去参加自由活动,每天放学让她玩耍,从托班我就逼她出去玩耍。寒假里除了一周过年是跟亲戚们一起,另外还专门 ... [/quote]
水老师啊,您太牛啦,真的,我实在是太佩服你了
你把教育的这个度把握得如此之好,你不奉陪那一段,看得我笑死了,“我不奉陪啦,您老接着牛”,哈哈哈~~~
我觉得这是你的人生经历之后的感悟吧,你小时候估计就是曲高和寡的,所以现在知道怎么给女儿找到一个最合适的点
就是你说的,那个“出色和平凡并不矛盾”的那个点
话说我有个同学,还有个表哥,都属于领导既喜欢、群众也欢迎的角色,业务也好、人缘也佳,事业发展得那个好
我觉得就属于很好地掌握了平衡“出色”和“平凡”的窍门.

水之形 2012-6-21 11:38

回复 710楼ldot 的帖子

我一点都不牛,跟别人学的;P 。

昨天看到这个帖子[url]http://ww123.net/thread-4819757-1-1.html[/url],里面这句话“即使是聪明的孩子,也要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学好一个学科。”我是百分百地赞同。孩子的智力是有一定的不同,有的倾向于这个方面,有的倾向于那个方面。但是以我的经历来看,再聪明的孩子,入门可能会容易一点,但要获得持续性的进步,必须付出出辛勤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古话实在是金玉良言。在我的所有帖子里,都有一个宗旨贯穿始终:我相信功夫。你看,古话说得其实是很严密的,功夫不负有心人,而不是功夫不负一个傻人。“有心人”是一个先决条件。那么啥是有心人?应该是指一个主动学习的人。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成为一个有心人,而不是通常说的“聪明娃”。我看到在教育中,某些时候把一个孩子的接受能力等同为学习能力。我的理解跟这个通常的观点有不同。我认为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强应该还包括:求知欲强、发自内心的谦虚、主动搜寻信息和整合资源的能力。这才具备可持续地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一直希望孩子能够脱离母体,不要有对妈妈的依赖感,而是主动地从身边一切他人身上学习。这就需要孩子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懂得欣赏他人的长处,明白自己的欠缺。

在我的孩子身上,我欣喜地看到她的坚持不懈地努力,但我又担忧她会有错觉,会不谦虚。她那个游戏玩得好,不是她智商多高,而是她钻研,花的时间多。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你在这里多花了时间,在那里就会少花时间。你在这里有所得,在那里多半也会有所失。所以我希望她能够再去发掘一些自己欠缺的地方,挑战一下自己的短板,不要把时间过多地花在赢这件事上。把这个游戏台让出来,让其他孩子有兴致玩,玩得熟,水平高,以后对垒,也有兴致不是?对自身的提高也有好处。

昨天我还在跟我女儿谈个词语的理解。我问她知道“聪明”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她说就是学得快。我说这个词有来源的,聪是指耳朵好,明是指眼睛好。耳聪目明,是谓聪明。一个人听力好,不代表耳朵好;视力好,不代表眼睛好。要听得进、看得见,才叫聪明。怎么才能听得进、看得见?要谦虚。知道自己在某方面强,是花了功夫的。那么这方面功夫深了,肯定有其他方面功夫浅了,要去发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有不足,自然能够听得进、看得见。听得进别人的意见,看得见别人的长处,再花功夫,这就有方向了。方向明确的时候去努力,这时候功夫不会负有心人。

也不知道她理解了多少,真正的理解恐怕还是需要生活的历练吧。虽然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不过我脑子里始终有一张弹棉花的弓,逮到机会,就弹两下。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6-21 11:56 编辑 [/i]].

水之形 2012-6-21 11:44

回复 710楼ldot 的帖子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任何一个有持续成长能力的人,都不是狂妄自大的人,也不是只有“赢”这个狭隘概念的人。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6-21 11:45 编辑 [/i]].

aochuanhui 2012-6-21 12:39

回复 709楼水之形 的帖子

怎么培养礼貌呢?这种看似简单的问题对我孩子也挺难的。以前小班中班的时候,在幼儿园门口遇到同学,别的小朋友都很热情的叫他的名字,而他视若无睹毫无反应,我们怎么教育都没有用。现在好一点,他也叫别人的名字了,不过声音小,有点勉强。

我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整天坐着不动也不说话,老师还以为他自闭呢。有个小朋友和他关系挺好,但是那个小孩身体不好经常哮喘,一大半时间都在请假。大班以后那个小孩身体好了,经常周末和我孩子一起玩,所以虽然我孩子现在还是很有欠缺,但进步挺大的,比以前好多了。.

水之形 2012-6-21 13:04

回复 713楼aochuanhui 的帖子

要动脑筋啊。

我们两个孩子很象的,你孩子有的“自闭”我家也有的,老师当时的评语是“孤僻”。我身体力行地、兴高采烈地跟他人打招呼,做给她看,哪怕别人没打算理我。我要求她也要开口叫,要用行动展现给孩子,这件事的重要性。我不断引导她多交不同风格的朋友,多见不同类型的孩子。告诉她千万不能只有一个朋友,要有很多朋友。当初她唯一的好朋友生病的时候,她感受到孤单的时候,我就提醒她孤单的原因。然后让她体会风格不同的朋友带来五彩的世界,以此来吸引她自觉地交朋友。

这件事我花时间那是多了去了。前面Jack的爸爸问我孩子是不是我教出来的。自我钻研,不能完全说是我培养出来的,她先天的性格中有好强、坚韧的成分。但是社交的热情,绝对是我帮她开启的。这一点我很自豪。开启她社交的热情之后,她的思考能力,为她的情商的提高提供了帮助。开门很重要啊,绝对值得花时间。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6-21 13:08 编辑 [/i]].

混凝土 2012-6-21 13:33

回复 714楼水之形 的帖子

社交太重要了,尤其現在都是獨生子女,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令孤獨感經常圍繞。

我也是刻意地培養小混社交方面的能力,經常用實際行動告訴她朋友非常重要,從手抱的時候開始,我的社交活動里幾乎都有她作陪,一方面讓她多接觸不同的人群,學會觀人於微;二來讓她學會在群體中如何安然自處;三來讓她感受朋友之間感情的流動,享受友情的歡愉。

幼兒園時期每天都會到樓下跟小朋友們玩1-2小時,上學后週末必定安排或大或小的社交聚會,六年級開始,我鼓勵她每個週末約朋友出去玩兒(只限於白天,但我不參與), 漸漸放手讓她自己開展社交活動,回來再跟我討論各種見聞。.

aochuanhui 2012-6-25 10:20

回复 714楼水之形 的帖子

昨天同学聚会, 把孩子带去了. 孩子表现不错, 和几个外省来的小孩玩的很开心. 看来以后要多带孩子出去活动活动.

水之形 2012-6-25 10:31

回复 716楼aochuanhui 的帖子

:handshake

继续努力!.

大米妈0810 2012-7-17 14:18

花了一星期左右时间看完整个贴
又花了一天时间看了楼主的贴
太喜欢这个贴了,有激情有妥协,有方法有计谋;有坚守有退让

我的孩子还小,现在3岁8个月多点儿,
孩子1岁之前我因为一夜起来2-3趟,白天一直稀里糊涂的,
孩子2岁之后啃了几本育儿书,本着把书读薄的原则,书读完了,束之高阁,自己也没剩下什么,
孩子20个月开始亲子阅读,凭着一股愚勇,囤了很多书,孩子因而也读了很多书。4岁不到的孩子,已经读了近2000本书了。(这里的一本,无论厚薄,无论读的遍数)

最近读到一本书,‘10岁前培养孩子的数学脑’ 暂且不论这本书如何,只是里面有一句:要给孩子多的刺激,但注意不要教  仿佛给我一记闷棒 我在反省我是不是教的太多? 可是足够的刺激与不教 之间的界线在哪里? 度,好难把握

如果发的不是地方,请见谅。.

ccpaging 2012-7-17 19:46

回复 719楼大米妈0810 的帖子

所谓不教,在数学而言,就是不要教结论,不要把那些自己咀嚼过自以为精华的东西教给孩子,因为对孩子来说,没有咀嚼的过程是无趣的。

数学学习始于问题,问题则源于生活情景。所以,教学的过程倒过来,那就是,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于解决问题中学习数学。
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所以,我们要化繁为简,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若干简单地部分,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个予以解决。
解决完问题以后,要回头再看一看,想一想,进行反思,进而归纳、提炼。

简单说就是:怀疑一切、化繁为简、循序渐进、总结反思。

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探究过程,都遵循以上规律。为师者,应以自己的行为亲身示范,反复示范。方能使同学将此数学方法融会贯通,于不知觉中灵活运用于科学研究、工作、甚至生活。.

牛仔面包 2012-7-17 21:26

我觉得孩子不论是什么样子的个性,其实都是一体的两面,就好比前面一些妈妈提到的,小朋友比较不热情,不爱打招呼,给人的感觉比较内向或者比较孤僻,但是另一方面,却也有可能让人觉得是一个可信任的人,因为他不浮夸.又或者善于思考的小朋友,另一方面,会给人过于理性的感觉.所以,不论何种性格,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他,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也会有不同的喜好.因此,我觉得作妈妈的,最先要做的,是培养孩子,作为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守则.其次,应该是培养作为一个有用的人,应该具有的特质.我觉得,这个包括了,自我控制的能力,自我反省的能力,接受他人劝告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具备这些能力,根据孩子自有的特长,自己的个性去发展,也许是去读书,也许是学一门手艺但是做什么职业都能做得好.,也许他朋友很多,也许他知心好友若干,但是不会孤立于人群之外.我觉得妈妈只要扎根就好,其他应该给孩子最大的空间..

kakamama 2012-7-18 01:19

HI , 我以前填挺喜欢看你写的帖子, 你的文笔挺好, 写起来让人看着舒服, 很多观点我挺赞同的。
但是我有一点, 觉得你可能想错了, 其实数学不是要等孩子开窍的那一天, 还是要家长给予足够的引导和启发的, 如果没前期的投入,这个和学英语一样, 其实无论学什么都是需要前期投入很多, 才能等着收获的那天。这个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 慢慢的等待。如果没有前期投入, 可能难等到孩子自己开窍的那一天, 毕竟大楼不是一天盖成的, 很多孩子从很小开始,父母就给予了很多数学方面的启蒙, 这个和收到数学启蒙比较少的的孩子之间的距离还是很大的。.

大米妈0810 2012-7-18 12:41

回复 720楼ccpaging 的帖子

谢谢楼主的回复. 原本以为这个贴子就此沉寂了呢
其实,我是同意722楼的意见,数学,还是要从小教的,关键是方法.是点拨,而不是灌输

我虽然一直在反思,但我仍然坚信有些方面我做的是对的
比如孩子很小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谁教的,反正他就会从1数到10(其实是唱数)
然后只要是我带他的时候,我都会有意无意带一点,比如数楼梯的阶数,红绿灯的倒数秒等.

多刺激与不教,最近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几乎到了碰到每件事都会思考一下
我想,如果靠孩子自己的思考与分析,能够发现/摸索到结论的,我不会教;
反之,如果是社会规则,客观事实等等,我会教

比如前几天,在等公车的时候,没事,我们就看站牌,然后我指着站牌跟大米说:你看这里有3字头的车, 3字头的车都是夜宵车,我们之前坐过的车都是白天车
大米:可是XX车晚上也开的呀
我一愣,知道自己表达不精准,被他抓到漏洞了,赶紧补充: XX车,还有XX等等,这些都是普通车, 平日车,而夜宵车就是人们都熟睡之后的夜间,不是吃过晚饭到睡觉之前这段时间,有的人夜间要赶火车呀,飞机呀,为了让这些人乘坐的车

然后,今天在路上,大米说:我刚才看见306了,306是夜宵车 (前几天说的这个词他还记得)
我说:对的
大米又问: 3路车,是不是夜宵车呀
我:你说呢
大米:我觉得是
我:...  (不知道怎么说了,想了一会儿说) 3路好象没听说过, 过几天妈妈白天的时间带你乘一次36路车. 你觉得36路是不是夜宵车呀
大米: (没绕过弯来,这个逻辑对他来说有点难了)...  好象是吧....  (但明显不确定的语气).

大米妈0810 2012-7-18 13:00

关于加法
我想,有人会问,你们这么小,就学加减法了?
其实,我没有想教.
可是家中大字认识不超过200个的奶奶,喜欢教孩子:2+2等于4, 诸如此类的
弄的有一阵大米看到我就问 3+2等于几呀 4+1等于几呀
我就教他说 甭管几+1 往后数一个数就是  ----  我一直在想这个有没有教错, 不过, 确实是已经教过他了.
然后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教过他,反正我是没教,现在 个位数+2 +3 他都会, 明显能感觉到他在心里默数了一下
有一天,他问我:3+9等于几
我:你自己算吧
大米:(苦着脸) 不会
我: 那我来教你吧 (他比较喜欢听到我教他, 或者我帮他这样的话)
然后我给他一堆木头积木一堆乐高积木,说你木头的先数9块再数3块; 乐高的先数3块再数9块...
他折腾了很久,然后很高兴的跟我说,3+9也等于12

关于减法
因为我周一到五上班
自从大米知道了星期的概念之后,有段时间早晨总要问我:今天星期几呀
(最近一段不问了,因为他自己知道,有时我犯昏反过来问他)
然后他就会补一句:还有X天,妈妈就能陪我了...
就这样,大米自己摸索出来了7的分解,并且,他并不知道这事儿名字叫减法

[[i] 本帖最后由 大米妈0810 于 2012-7-18 13:29 编辑 [/i]].

云中继续漫步 2012-7-18 15:39

孩子跟水老师的孩子尽然同一届,真是意外!先跟贴再细读!.

云中继续漫步 2012-7-18 17:30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5-22 11:24 发表 [url=http://www.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49144&ptid=4816919][img]http://www.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以她爹的教学水平,上下折腾他下不了手,循循善诱他口齿不清。我就在房里听见他一会儿跟女儿说这个你转一下,转一下,不对,往左边转,左边,嗯,对了;一会儿跟女儿说你左右颠倒一下,是这块,不是那块,颠倒一下, ... [/quote]

看得我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才幼儿园的孩子啊[:sz11:].

云中继续漫步 2012-7-18 17:51

[quote]原帖由 [i]zhudatou[/i] 于 2012-5-23 19:51 发表 [url=http://www.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53933&ptid=4816919][img]http://www.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觉得在中国唯分数论的环境下,素质教育在整个学习阶段都未必能超越应试教育。天资好的孩子素质教育下可能中学就能出头,但资质一般的孩子可能到了大学也未必能出头。因为外面多的是既聪明又一路应试过来的孩子,要 ... [/quote]


哈哈,说得好通透!.

水之形 2012-7-18 21:19

[quote]原帖由 [i]kakamama[/i] 于 2012-7-18 01:19 发表 [url=http://www.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863791&ptid=4816919][img]http://www.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HI , 我以前填挺喜欢看你写的帖子, 你的文笔挺好, 写起来让人看着舒服, 很多观点我挺赞同的。
但是我有一点, 觉得你可能想错了, 其实数学不是要等孩子开窍的那一天, 还是要家长给予足够的引导和启发的, 如果 ... [/quote]
这个我只是针对自己的孩子而言。前面我也说过,如果性格不够强,数学不够敏感,那是需要多花一点引导的时间。

从我自身的成长经验来看,我的开窍,是没有人引导的,很早就开窍了。我比较过我的孩子和我的小时候,她在逻辑上一点也不输给我,但是她的计算阻碍了她。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计算的训练,应该是小学低年级的学习任务,所以就一直拖着。

我希望孩子能够清晰地体会到将自己的短板从无到有地提升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是很重要的,如果有这方面的记忆,当她面对未知的东西,多半不会惧怕。如果我很早地训练,她不会有这种记忆。.

大米妈0810 2012-7-19 13:52

我接着唠叨
计算这事,我觉得离我们有10万8000里,只是孩子自己喜欢,所以记录一些琐事

因为买的乱78糟的书多,所以迷宫呀,找不同这类是弄的比较多的.
比如说迷宫,我曾经教过孩子,如果线路复杂的,从头开始走比较困难,可以从尾走一小段,再从头走比较
我忐忑,这样是帮了他,还是害了他?

目前来说,孩子现在走迷宫的水平比我高,我一看到图复杂的,就不想走了,孩子斗志很高.

云中继续漫步 2012-7-19 14:26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2-5-26 00:08 发表 [url=http://www.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60263&ptid=4816919][img]http://www.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觉得,一到三岁,是爸爸妈妈观察孩子学习最好的机会。性格特点,我不认为是天生。主要还在于爸妈的行为。Alex 跟老师跟他妈辩论的时候,神态、路数就很像我自己。我很怀疑,他在不会说话、也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时 ... [/quote]

性格在我家孩子身上似乎是天生的哦 。我们1岁不到的时候让他看1个10个月的姑娘自己走路的样子,鼓励他也自己走。他楞是不看她一眼。等这个姑娘走过去3米远,他回过头盯着她看足足1分钟。这个特质在我和他父亲身上都没有啊。他身上的很多特质和我们两个都很不一样。.

云中继续漫步 2012-7-19 14:40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5-26 12:03 发表 [url=http://www.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60506&ptid=4816919][img]http://www.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学习习惯是根植在生活习惯中的,这是我一贯的理念。生活习惯上我是有要求的。
。 [/quote]

我一直在这么做,但是这个内在的逻辑一直搞不明白。所以和孩子奶奶会发生冲突,奶奶负责孩子的生活起居。在我看来包办的太多,孩子的主动性完全都不需要了。但是又没有很好的言语能表达出来这个问题会导致未来会发生什么。因为目前来说生活的独立性是完全没有问题。在去年我自己带孩子的一年里,大班的冬天游泳就自己换衣服自己洗澡。包办以后的唯一我觉得缺失的是孩子的主动性。而这个是我认为未来生活中对人生影响非常大的特质。

[[i] 本帖最后由 云中继续漫步 于 2012-7-19 14:58 编辑 [/i]].

ccpaging 2012-7-19 15:33

回复 731楼云中继续漫步 的帖子

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特质。孩子成长的一条主线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动作、语言、思维的发展一方面增强了孩子的素质和能力,一方面也使他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空间。当孩子面对每一个新的空间时,都会遇到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发展了,同时对这个新的空间的自主能力和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而这个空间往往是个共享的空间,可能有家长、其他同学、老师等也在这个空间里边。那么,其他人如何对待孩子的自主行为,对孩子的自主意识的成长就至关重要了。

例如,某个四岁的孩子觉得自己可以穿衣吃饭了,可是,家长不允许孩子这样做,仍然代办之,甚至强行代办,那么,自主意识就无法得到充足的发展,一些个性比较强、比较敏感的孩子甚至会感受到失败和挫折。

作为家长要尊重的自主意识,当孩子面对每一个阶段中新的空间的拓展时,鼓励他挑战各种新的问题,给予适时且适可而止的帮助。这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体会到丰富的情感,有自信,有生命力,有自然阳光的气质。

参考心理发展阶段:
[url]http://www.hudong.com/wiki/%E5%BF%83%E7%90%86%E5%8F%91%E5%B1%95%E9%98%B6%E6%AE%B5[/url]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7-19 15:37 编辑 [/i]].

zhudatou 2012-7-19 15:43

回复 695楼aochuanhui 的帖子

我觉得这个目标太具体了。而且范围好小哦。怪不得现在考公务员那么热门,原来大家都想走这条路啊。我倒反而不希望孩子走的是那么稳定的路。稳定其实也意味着无趣。虽然收入不少,但绝对也不多,这样只求温饱平和,我觉得是浪费了人生。.

zhudatou 2012-7-19 15:59

回复 698楼假居士的跟班 的帖子

我也是生了孩子后开始关心教育,到处找书看,喜欢跟人讨论教育问题,喜欢观察别人的教育方式,才突然明白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云中继续漫步 2012-7-19 16:02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2-7-19 15:33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866747&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特质。孩子成长的一条主线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动作、语言、思维的发展一方面增强了孩子的素质和能力,一方面也使他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空间。当孩子面对每一个新的空间时,都会遇到新的问题。在解决 ... [/quote]

是我讲的不够具体。我指的奶奶的包办比如:早上8点半到学校的,孩子不着急,她就很着急,一遍又一遍的提醒。然后提醒书包带好了没有?XX带了没有?孩子晚上睡觉长了痱子觉得痒,奶奶会在边上一直给他抚摸,一两个钟头,直到他睡着.

问题是孩子没有觉得失败和挫折,反倒是觉得非常受用。这正是我担心的问题所在。因为很多孩子这个大小能自己操心的部分生活上的责任,奶奶都给包掉了。象这样的小事情如果没有长期的自己亲自从事而内化成自身的本领,我担心下一个阶段:更加的自律并主动了解自己主动弥补自己的不足,永远不会到来。.

ccpaging 2012-7-19 16:10

回复 735楼云中继续漫步 的帖子

没有失败和挫折,也就没有挑战问题的机会,也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更没有成功的喜悦。

如果把这样的孩子和另一类孩子放在一起去比较,差别就明显了。实际上,孩子自己也会感受到差别,会觉得自己不如人。当然,孩子不会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的。.

小紫 2012-7-19 16:38

回复 50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我们都是的,先从小学读到大学,有了孩子后再从小学读到大学,估计弄不好有了孙子后还得从小学读到大学,如果有幸活着对重孙子训话的机会,我会说:你家老祖宗我可是学习了一辈子啦:@.

云中继续漫步 2012-7-19 17:09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2-7-19 16:10 发表 [url=http://www.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866846&ptid=4816919][img]http://www.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没有失败和挫折,也就没有挑战问题的机会,也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更没有成功的喜悦。

如果把这样的孩子和另一类孩子放在一起去比较,差别就明显了。实际上,孩子自己也会感受到差别,会觉得自己不如人。当然, ... [/quote]


这个正是目前我家里的分歧所在。更加自律和自控的孩子,面对困难会有更多的勇气。.

ccpaging 2012-7-19 17:25

回复 738楼云中继续漫步 的帖子

:handshake 俺已经在窝里、在丈母娘窝里宣讲数年了。泪牛满面。.

ccpaging 2012-7-19 17:35

回复 738楼云中继续漫步 的帖子

就像游泳前后脱衣穿衣这类事儿,对大人来说很简单,对孩子来说却不容易。有些妈妈等在男更衣室门口遥控指挥,有的小学生光着屁股出来举起双手等着妈妈来换衣服、、、儿子五岁时去游泳,回来后,很自豪地说,整个男更衣室,就他一人是自己换衣服的。之前,儿子在家里练了好一阵呢。.

混凝土 2012-7-19 22:15

回复 740楼ccpaging 的帖子

穿衣服之類的生活本領從一歲開始就能培養,尤其是出門之前,預留足夠時間給孩子,陪他慢慢折騰,不然大人一急,又都包辦了。.

ccpaging 2012-7-21 22:09

回复 741楼混凝土 的帖子

很多父母和爷爷奶奶没有意识到,在生活中养成孩子吃穿住行的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代劳。结果费力不讨好,反而有害于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的成长。

其实,学习知识,只是教育中的一部分而不是教育的全部。.

腾飞 2012-7-22 08:36

教育减负的终极办法

小学压力大是为了进好的中学,中学压力大是为了进好的大学,进了大学后压力一下子减少很多,是因为大学文凭可以说基本到手。可见中小学压力大关键还是为了一张好的大学的文凭,所以要想减负,就必须把大学文凭做成统一格式,编号全部随机生成,取消大学名称和大学专用章,由教育部统一签发,只允许公检法可以查询到底哪所大学毕业。企业招聘的人头两年还会试图打探你是从哪里毕业的,知道难以证实,过两年就不会多问了。试想如果北大文凭和其他二三流大学的文凭的作用是一样的,还会有那么多人拼死拼活去北大吗。不从根本上改变,所有的减负措施都只能是治表。北大要维护他的品牌,可以在研究生上多下功夫,研究生的毕业文凭上可以署大学名称。.

云中继续漫步 2012-7-23 10:42

回复 739楼ccpaging 的帖子

[:sz11:] CC真是有耐心有毅力的超级好爸爸!

知识只是鱼,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那才是真真的未来能打到鱼的保证!.

ccpaging 2012-7-23 20:43

回复 744楼云中继续漫步 的帖子

是啊,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也传了上千年。但是,看着有人用鱼的多少来衡量孩子的水平,总是忍不住想要往孩子的小鱼网里多放几条鱼。多放一些,就得到了鼓励,于是,越放越多 ... 结果,忘了本来的目的。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7-23 21:23 编辑 [/i]].

牛仔面包 2012-7-27 16:52

我觉得做父母的,如果能培养孩子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不同的性格,并决定自己是否随大流,那就完成了父母的任务.是不是要随大流,应该由孩子自己判断,父母要培养的是他判断的能力..

水之形 2012-7-31 16:22

回复 746楼牛仔面包 的帖子

需要时间啊.

牛仔面包 2012-7-31 16:46

回复 747楼水之形 的帖子

任重而道远啊.我是有感而发.在我看来,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钢丝,其实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妈妈们在努力取得一个平衡,试图找出一个平衡点,但是这个平衡点的寻找,又受限于我们自身的经历,以及我们自身的思考模式.那么这个平衡点是否能找到,以及是否就是那个平衡点,我自己常常在思考..

snazkf 2012-8-11 10:43

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找到家长所能接受的平衡点是很重要的。比如CC之前提到的乘法的factor的问题:
‘乘法表在英文里边是“Facts”,我理解,这就是熟练以后不需要计算可以直接使用的计算结果。乘法基于加法。所以,多计算相同数字的加法就可以记忆越来越多的 Facts。例如:
问孩子 6x8 等于多少?孩子回答 42。家长不用指出其错误,而是降低数字,6x7,6x6,6x5 ... 6x1 总知道吧?然后再把数字加上去,6x1,6x2,... 6x8。反复循环,直到孩子恍然大悟,6x8 不等于 42,正确答案是 48。’


我儿子是今年上学,但我猜想,公办小学的数学老师,会大致在孩子一年级升二年级的暑假前,通知家长,暑假把九九表背下来。(我们暑假的时候,小学已经通知说要20以内的加减法速算暑假搞定才能上学[em16] ,所以我猜想乘法学之前,老师也会如此安排)。

这时候,如果跟着学校的进度走,就必然是暑假要背99表的。如果暑假才开始用CC的思路体会乘法的本质,显然有些来不及了。为了应试,不背下来99表,孩子我想会在考试中处于下风,有失败感。如果背下来99表之后,CC的举的这个素质教育的例子就很难了。要求一个背下来99表的孩子,然后再对乘法的本质去探索,显然不符合逻辑,答案都记住了,为啥还要再去傻乎乎思考加法呢
所以如果想贯彻CC的这个思路,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提早进行这种素质教育,这样等到将来必须要背99表的时候。孩子应该通过对乘法本质的一段时期的探索,应该大致背下来了99表,或者是只要再稍微强化一下,背下来99表就是。 这种安排下,大致可以做到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取得平衡,但要提前学,超前学习。
我并不反对提前学。但是乘法在美国小学,是在三年级学。所以我如果超前学,也是要适度控制超前的节奏。数学方面超前太多并无益处。这就跟孩子的身高类似,有些孩子长大后是高个子,但是小时候是小个字。所以先长的未必是高个子。真正的高个字也可能是晚发育。
数学能力也类似。有些孩子就是晚发育,体现在学习上,就是开窍晚,但是也许这个孩子才是真正有潜力,是个真正的数学方面的高个子。孩子是早慧还是晚慧,只有家长才知道。对于晚慧的孩子,就没必要孩子和早慧的孩子看齐。对于学前,因为孩子这个阶段更擅长模仿,所以有限的事件,给孩子多听听音乐,给孩子讲中文和英文的故事,数学上只要做到点到为止也是不错的安排。

可以想像大多数孩子在老师的安排下,必然是先背下来99表,然后再做题型,速算。这就远离了CC所说的素质教育的范畴,这些孩子成绩固然很好,但是基础一定会很差,也是有风险的。在这种方式下,乘法之前的加减法的基础会很差。乘法之后的基础也会很差。如此差的基础,到了初中当然也会够呛。学了几何也不会按照演绎的思维去学,也还是套题型,拿高分。很难想像,一个数学基础不好,不懂得数学思维的孩子,只会套题型做题的孩子,会在初中高中阶段学的很轻松。
所以素质教育未必没有机会。我还是看好CC的教育思路的[em21]

[[i] 本帖最后由 snazkf 于 2012-8-11 11:42 编辑 [/i]].

水之形 2012-8-11 21:20

回复 749楼snazkf 的帖子

哪个老师在孩子加法还不熟练的情况下要求背乘法口诀表,就是在胡闹。.

aochuanhui 2012-8-12 00:33

回复 749楼snazkf 的帖子

我个人不是很同意你的看法. 你似乎把乘法看的太难了.

乘法其实很简单, 就是加法的升级版, 或者说乘法就是加法.  乘法的本质对新2的学生很难理解吗? 还没上学已经搞定了20以内的加减法速算, 再训练一年加减法, 然后学习乘法是水到渠成. 如果用CC说的方法反复循环启发的话, 一个月足够了, 整个暑假掌握乘法完全不是问题..

snazkf 2012-8-12 06:43

呵呵,你没看到我在帖子里长篇累牍的提到几个问题:
1。 美国是三年级的才学乘法的。也许有人认为美国数学幼稚。但这不影响美国数学强国,而中国没啥现代牛x的数学家。
2。 晚熟的问题。也许您的孩子早慧,但并不代表我假设的这种超前学习可以无限超前,其实我认识一些小孩子,学前加减乘除都熟练掌握的也有很多。
3。我还提到,也许学前认真花些经历和时间弄数学。不如针对学前孩子的普遍特点,那就是对声音敏锐,模仿能力处于很高水准。有限的经历如果放在学习上,不如家长给孩子亲子阅读上,比如讲讲中文故事,英文故事上。或者多听听古典音乐上。
简而言之,把加减乘除短期内搞个很熟练,对旺旺的家长来说,是没啥难度的。
为什么不去这么做,这才重要。记得CC曾举个例子,对于钟表时间的认识,要一直讲到三年级。我想这必然有其道理。对于一个六岁中国孩子,暑假一个月期间让孩子对于钟表时间掌握是很容易的。
同样的道理学前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速算本身但从这句话本身也是一种学习数学的风险。虽然可以通过某些操作降低这种风险。比如之前经过了几年的数数,扳手指阶段。不管怎么样,6岁精通20以内加减法的速算,也就数种可能,比如家长实施了一定机械的强化;比如家长在数学上投入的时间较多。否则的话,一个普普通通的6岁孩子应该不大会自发的达到速算的程度。由于我没有强调机械运算,加上我儿子比较笨,现在快7周岁,下个月上学,我们现在依然是扳手指的速度飞快[:sz12:]。我本人也宁愿把这些时间,放在听音乐,跑跑科技馆什么的。对于学前的数学,我觉得扳手指数数才是数学。

所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家长按照自己的策略就是了。但是不轻易做短期内搞定某项数学技能的打算。比如为啥不一个月搞定钟表的认识,而是要一个几年的长时间的学习过程。我想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家长(甚至是学前家长)一个月搞定钟表是没有问题的,这不算高手。通过几年的长时间的学习,到三年级才掌握钟表,这才难啊[:sz21:]

不轻易的短期内熟练掌握 其实对于中国孩子来说,更难。我想CC反思机械训练,进而做几年素质教育的尝试,这是有益的尝试。对于我们这些后面的同学来说,都是有益的经验。我读完了CC的帖子之后,就仔细比对了美国小学数学教材和中国小学数学教材。美国小学一、二年级两年的教材加起来有1000多页,从运算技能上,也就是达到两位数的加减法,还不能速算。中国一年级的教材一百多页,薄了近10倍,也达到了两位数加减法的程度,而且还能速算。所以看起来美国孩子数学真的笔中国孩子差了很多。但是风险就由此而生。会有部分中国孩子其实一年级没有真正了解加减法的本质。只是由于机械训练,实现速算能力。这样的孩子,就如水老师刚才提到的,有可能没有真正掌握加减法,然后就开始学习乘法,这样就有风险的。这样就可能每一步的基础其实都并不好,但是由于中国题型的训练是很厉害的,总能让孩子在成绩上好看,进而掩盖了基础不好的事实。由于对题型的训练,可能孩子就丧失了对与归纳法,演绎法这些最基本的数学方法的实践。

[[i] 本帖最后由 snazkf 于 2012-8-12 07:20 编辑 [/i]].

aochuanhui 2012-8-13 09:20

回复 752楼snazkf 的帖子

呵呵,你说应该多花时间在阅读音乐上而不是数学上,这我没有反对过,这因人而异,难说对错。 我只是说,乘法不难,如果新2的学生要想掌握乘法没有问题,不会理解不了乘法的本质。

另外,中国美国有没有牛x的数学家,这和几年级开始学乘法没有什么关系。比如现在美国最出色的数学家陶哲轩2岁就开始学数学了。

美国小学一、二年级两年的教材加起来有1000多页,但大多数是图,真正的内容没多少。而且我相信中国孩子小学三年级之前的数学基础肯定比美国孩子好.

ccpaging 2012-8-16 19:39

个人认为,数学是科学的基础,数学的素质其实也是科学的素质。一脉相承的就是笛卡尔提出的“怀疑一切”。教孩子明白一个知识点,反复训练,用于应试,并不难。难的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孩子质疑的习惯。

要学好数学和其它科学科目的如物理化学生物等,都要从质疑开始。孔子提倡一隅知三。试问,如果孩子每每都可以轻易地获得答案,其中有多少人门会去探索相关的知识呢?水老师说,“困知勉行”,我觉得,也是附会了孔子的意思。试问,如果孩子每每都可以轻易地获得答案,其中有多少人会去试图搞清楚来龙去脉呢?

最近接触了几个初中生、高中生,她们的应试成绩都很好,但我发现,她们的知识碎片化的情况特别严重。人们常常说“融会贯通”,这是诸多知识在一个人的脑子里边发生长期地剧烈地反应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个过程必须是个人来完成。好老师也只能引导,刺激童鞋地脑子里发生反应。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质疑、没有困惑,一味地相信某权威说的,那么,这个反应很可能就无法发生。加之现在的教育为了适应应试的要求,已经下放了过多的知识,留给孩子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于是,这个反应就更加不可能发生了。

我在带儿子的过程中,在数学上,一直以来所做的,就是先于学校提出质疑,促使这个反应早一步发生。说老实话,这对父母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孩子也可能早慧,个人以为,不适合大多数的孩子。从大教育(普及教育)的角度出发,推迟这种恶性的应试竞争才是根本的出路。

另外,我还发现,三年级以前的孩子更适合发展孩子的语言水平。从应试的角度说,现在的考试题经常是高年级直接下放下来的。10岁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力与7岁的孩子比,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数学也是比较晚才出现的学科。要明白数学的语言,对自然语言的理解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另外,我最近比较注意加强 Alex 的数学自学能力。要是语言水平上不去,连数学书都看不懂,何以自学啊?所以,个人以为,大多数三年级以前的孩子要以学习语言,特别是提高阅读的能力。可以找些数学难题,没事儿的时候玩玩,不可以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

ccpaging 2012-8-16 19:55

科学素质调查的一些数据

[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426392.htm[/url]
这次人口普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url]http://news.163.com/10/0928/10/6HLNMD5B000125LI.html[/url]
2007年的调查数据表明,《科学素质纲要》的重点人群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0.4%,城镇劳动人口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0%,而农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1.0%。

[url]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473/n35518/12451858.html[/url]
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比2005年的1.60%提高了1.67个百分点,比2007年的2.25%提高了1.02个百分点。
==============================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中大部分不具备科学素质。为什么?.

胡豆妈 2012-8-16 20:22

回复 754楼ccpaging 的帖子

特别赞同“碎片化”这个概念,这些碎片除了用来拿分数,一点用处都没有,还会对自己形成错误的定位。

今天刚好翻看大学时的数学作业本,上面写的东西完全不知所云,也不知道当时怎么学的,怎么考的。都还回去了。

应试教育对好学生的伤害有时候更大:让学生误以为自己有某种能力了,工作后发现都使不上力,那个痛苦啊。.

aochuanhui 2012-8-17 11:20

回复 754楼ccpaging 的帖子

很有道理。我个人的数学知识碎片化的就很严重。当初上学时不求甚解,现在为了给孩子讲数学,研究一番才知道那些知识点是怎么回事。我觉得孩子多读读《要命的数学》等课外书是很有助于融会贯通的。

在图书馆借了一套<星河趣味数学故事>, 里面用时空旅行的形式讲了悠长的数学历史. 我孩子听不太懂数学,就当听故事了,感觉你孩子比较合适,推荐你关注一下。.

ccpaging 2012-8-17 12:45

回复 757楼aochuanhui 的帖子

听不懂或者把数学书当故事听,可能是孩子太小。没关系的,只要你有兴趣孩子也不反感,就可以继续讲下去。如同学语言一样,孩子还在初期的输入阶段,暂时没有输出可能是输入的积累还不够。

为将来引导自学计,可以定期选择一本特别浅显有趣的书,让孩子自己去看,打发一个人独处的时间。.

aochuanhui 2012-8-20 12:46

回复 758楼ccpaging 的帖子

我也觉得,自学能力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聪明,决定了一个人学习工作的高度。不过我让孩子自己每天看点书,他基本只看数学类的书,对于提高词汇量很不利。.

茉莉清茶 2012-8-21 17:01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5-20 17:59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44573&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以十年为考量期限,素质跟应试不冲突。但短期考量,是冲突的。这种冲突在幼儿阶段是最为明显的。一个孩子刚刚开始积累,要求TA涵盖应试的考察模式,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到高中,这是没有问题的事情。

另 ... [/quote]
现在的孩子居然这么早就有压力了,震惊。
刚刚经历过小升初,我们感觉到压力应该是从三下开始的。.

茉莉清茶 2012-8-21 17:48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5-22 11:24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49144&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以她爹的教学水平,上下折腾他下不了手,循循善诱他口齿不清。我就在房里听见他一会儿跟女儿说这个你转一下,转一下,不对,往左边转,左边,嗯,对了;一会儿跟女儿说你左右颠倒一下,是这块,不是那块,颠倒一下, ... [/quote]

这段看得我好感动。。。.

天天向上 2012-8-22 09:37

回复 754楼ccpaging 的帖子

我也很喜欢这个碎片化的概念。不过,我觉得这个碎片化的问题不是现在才有的,其实,在自己求学的过程中就一直希望自己的某些知识能够更加深入和系统,但是有时却连门也摸不到。真正的深入和系统是需要在某些领域的浸淫的。
而现在的网络和电视的发达,更是加深了这种碎片化的趋势。要想深入系统地学习知识一靠学习前人的积累,二是靠自己的摸索和沉浸了。而自己的摸索和积累可能又更为重要,因为,即使是一个大家对某一学科有一专门的论述,通常也只能是某一阶段的成果而已;更何况很多东西深入之后会发现,还没有定论,各家有各家的说法,所以,若想解决这个碎片化的问题,首先个人对知识要有持久的兴趣,要沉浸其中,要不断的思考和探索。
所以,好的教育是教会孩子思考和探索,这是毫无疑义的。碎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碎片当成了全部。.

天天向上 2012-8-22 09:42

回复 731楼云中继续漫步 的帖子

你说的这些,让我再次想起我在学而思看到的一幕:一个三年级左右的孩子,上课前自己选择了座位——第二排较偏的一个位置。他的外婆抑或奶奶,一直希望他坐到第一排中间。看得出孩子还是阳光快乐的孩子,外婆或奶奶也很爱孩子,但是外婆认为中间的位置上课效率高,一直坚持让孩子换,孩子也想坚持自己的意见。两个人僵持了10分钟左右,最后孩子屈服了,得到了外婆或奶奶的表扬。
每当大家谈到自主性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一幕,我常常想外婆是好外婆,孩子是好孩子,可是一个连座位都无法自己选择的孩子,将来到底会怎样呢?.

天天向上 2012-8-22 09:47

回复 751楼aochuanhui 的帖子

关于数学,我觉得是这样的:理解乘法的基本思想,并不难,但要孩子自己抽象出乘法运用,并不容易;就象孩子很容易理解3个苹果加两个苹果等于5个苹果,但不容易理解3+2=5一样。.

茉莉清茶 2012-8-22 16:42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2-5-24 15:43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756328&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大概表达不清吧。

我个人体验是数学讲究精确,讲究严谨,讲究对客观的尊重,数学学多了的人,往好处说,比较严谨、实事求是;往坏处说,有钻牛角尖的可能吧?

绘画讲究自我的释放,讲究自我的表达,绘画学多 ... [/quote]

我的理解绘画和数学是互补的关系。
也是在旺旺里看到介绍的一本书,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这段时间在看,讲左脑和右脑的,跟这个有点联系。.

ccpaging 2012-8-23 11:46

[quote]原帖由 [i]kathyzhang0703[/i] 于 2012-8-22 10:07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921506&ptid=481691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在我看来,包办对孩子的影响应该是责任感的缺失,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也就无需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承担责任。 [/quote]

孩子缺乏视野,缺乏挑战,缺乏动力,缺乏兴趣。.

云中继续漫步 2012-8-23 21:51

[quote]原帖由 [i]kathyzhang0703[/i] 于 2012-8-22 10:07 发表 [url=http://www.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921506&ptid=4816919][img]http://www.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在我看来,包办对孩子的影响应该是责任感的缺失,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也就无需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承担责任。 [/quote]


没错,责任感的缺失也是包办很重要的一部分后果。所以有时候适度的当当懒妈妈还是很有必要的。为自己先找好理论基础。:$.

火鸟田田 2012-9-6 11:13

求英文绘本,麻烦水老师给列一些好的绘本的清单,谢谢.

水之形 2012-9-12 11:17

回复 770楼火鸟田田 的帖子

我们家启蒙用的主要的绘本系列是<step ino reading>,入门之后的绘本不必拘泥于这个系列,DK的科普系列,还有Usborne的故事书,都不错
建议你常去逛逛外文书店四楼.

子玖妈妈 2012-10-22 12:55

好贴重读.

株株贝尔 2012-10-22 14:53

回复 147楼水之形 的帖子

刚刚看到LZ此贴,真是太身临其境了。可惜我是走了很多弯路,到现在才稍稍摸索出来。要努力让自己摒牢。让孩子自己探索出他的思维。.

Mike116 2013-2-3 02:53

看完整个帖子,有种感觉,不吐不快,水之形老师的部分教育理念让我感觉有些问题。今天太晚了,过两天有空总结一下啊。.

胡豆妈 2013-2-3 16:00

回复 774楼Mike116 的帖子

果然很晚啊,都三点了。:lol.

我是黄河 2013-6-1 08:47

再把这个帖子顶起来,mike116说有不一样的观点要发表,能继续讲讲吗?.

双鱼阳 2013-6-16 14:13

终于爬到顶楼了,先喘口气,喝口水,再来说说俺的看法。
先说楼主家的小朋友,我想像她在寒冷的冬天早晨,跟着闹钟铃声摸黑爬起来的情景,我的心都揪起来了,可怜呐,这么小的小人,先抱抱!然后就联想到读研时听说的一个事,一个很优秀的女生因为毕业时,男朋友不愿跟随到她所选择的城市去,女生愤而自杀,具体情形不太了解,只清楚记得女生爸爸来学校时说的一句话,他说女儿从小要强,从不服输,今天他最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还有一个从小到大非常优秀的女孩不堪抑郁症自杀的事,她妈妈是个很优秀的老师。这会儿没时间细说,回头再来。.

胡豆妈 2013-6-16 19:13

回复 777楼双鱼阳 的帖子

我也觉得孩子不能太强迫他们,很可怜的。

如果是为生活所迫吃的苦是没办法,如果是孩子自己为了兴趣钻研是没关系,成人强加意志于儿童,吾不忍也。.

双鱼阳 2013-6-16 20:17

留学荷兰,终因强迫症自杀,花季少女用生命留下的警示 2011-11-28 17:48:43

   2009年2月8日,农历正月十四,元宵节的前一天。下课后,黄侃发现手机上有一个未接来电,是女儿远远同窗六年的闺中密友从西安打来的。黄侃打过去询问原由,对方说远远出事了。远远是黄侃的女儿,2008年9月赴荷兰留学,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读经济学。出事了?黄侃很疑惑,也很惶恐,女儿能出什么事,她不相信。
  中午,黄侃给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打电话,但无人接听。整个下午,黄侃始终心绪不宁。
  远远从小喜爱体育、唱歌,还喜欢吹长笛和玩打击乐,成绩优异。中学时出访过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小到大,女儿都没让黄侃操过太多心,学习优秀,兴趣广泛,生活自理能力也强。
  "你不知道我这个女儿有多能干,情商高,朋友也多,性格开朗,处理事情冷静。"一说起女儿,黄侃的神情充满了自豪,"留学的事情也是她自己决定的,自己找的学校,还申请到奖学金,自己办签证,买机票。" 对于女儿的留学,黄侃还是有自己的想法。"她当时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念大一,我本来想让她在国内念完大学再出国的,但她坚持,我也只好尊重她的决定。"黄侃亲自送女儿上的飞机,事后回忆起来,那天她穿了一身黑色的T恤,而平时,她最喜欢的是红或是黄等比较亮颜色的衣服。到荷兰后,远远曾写信说很喜欢就读的学校,生活很愉快,还教美国同学学中文。在短短不到半年的学习中,远远在学业上已表现得异常优秀,成为学校的优等生。"她的个人博客上也全是生活条件得不错、和朋友相处得很好之类的话,她从小就这样,总是报喜不报忧。"黄侃说。
  2月9日凌晨,大使馆确认了远远出事的消息,并让黄侃尽快办理出国手续,赶往荷兰处理丧事。
  2月14日,情人节,黄侃与远远的父亲乘飞机前往荷兰。11个小时的行程,除了眼泪还是眼泪。
  "请不要救我"
  一下飞机,黄侃就问前来接机的大使馆工作人员,女儿在哪?当得知女儿被放置在阿姆斯特丹医学院的解剖室时,黄侃几乎晕倒过去。"她一个人躺在那里,该多孤单呀。"回忆那一刻,黄侃泪流满面。黄侃甚至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走进解剖室的。"看到女儿的遗体时,我已经瘫倒在地。"黄侃哽咽着说。"女儿躺在白色的床单上,我突然想起当年我生下她时的情景。她呱呱落地时的哭声还在耳边,如今却已变得冰冷。"
  后来得知,2月8日,远远在写下三封分别给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遗书后,在宿舍内自尽。在警局,黄侃看到了女儿的遗书。"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鼓励你要坚强不要为我哭泣之类,......我真的太太太累了,八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而当它再一次崩塌时我又无能为力,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而现实的事务又被耽搁着,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在遗书中,远远坦言自己受强迫症之扰已长达8年,痛苦不堪。据专家介绍,强迫症属精神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在青少年中发病率极高,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精神抑郁以至自杀。黄侃如论无何也没有想到,外表活泼开朗的女儿竟会背负如此大的痛苦,而她作为母亲竟没有丝毫察觉。"现在回想起来,她上初中后一度变得沉默寡言,我还以为她是变文静了,没想到患上了心理疾病。孩子最后的时光,也是在异乡孤独地度过......"黄侃痛苦地回忆。
  黄侃认为女儿太要强,事事要求完美。"在我们面前从来没有表露过失败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的只有微笑。"
远远的意外身亡让她的许多朋友吃惊不已。据了解,几乎所有跟远远有过接触的人,一致评价她平常开朗活泼,没有任何强迫症或是抑郁症的迹象。"积极向上,充满理想,倔强不服输。也许正是她这种对生命中完美的执著追求,让她把自己的一切永远留在了风车的故乡。"一位好友在纪念远远的文章中写道。 远远的一位好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咨询远远的意见,而现在回想起来,远远甚少与她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而在远远结束自己的生命前,她跟好友曾同游西班牙葡萄牙,她开始有迹象表现为不爱拍照,谨小慎微。
  在遗书中,远远说曾想通过留学生活来减轻自己的症状,但却"没有成为救赎的灵药"。她还请求父母能够对强迫症人群进行研究,并且能够帮助其他的受害者。 一向心思细密的远远甚至在一张给警察的纸条上面用英文写着:请不要救我。
  "妈妈把你背回来了"
  2009年2月18日,远远的遗体在阿姆斯特丹火化。在处理完一些后事后,黄侃于2月24日乘飞机回国。"我是用远远的书包将她的骨灰背回来的,上飞机的时候,我就对她说,远远呀,小时候我就是这样背着你上学,现在,妈妈又把你背回来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刚回国那段时间,黄侃根本不敢回家,一看到女儿的房间,就止不住地流泪,她在学校住了三个月。5月4日是远远的生日,黄侃买了女儿最喜欢的食物还有花去墓地。"在公交车上,眼泪就像断了线一样往下滴,怎么忍都忍不住,旁边的乘客还一直安慰我。我就一路哭到了墓地。"那段时间,黄侃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女儿。"梦里全是她小时候的样子,穿着小棉袄,在床上翻来翻去,调皮起来不愿意穿袜子,甚至有时候我都能闻到她身上的奶香味。" 但是黄侃坚强地走了出来。"不能改变的事情我必须接受,我只能改变自己能改变的。"黄侃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2010年她被评为特级教师。为了满足女儿的遗愿,黄侃还拿出十万元设立了"健心奖",奖励那些从事心理工作的老师。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黄侃开始反思。女儿上幼儿园时,由于黄侃夫妻俩工作较忙,于是将她送去寄宿学校。"如今来看,当时对她太残忍了,那么小的年纪,正是在父母身边撒娇淘气的时候,却一个人孤单地住在学校。"黄侃后悔地说。 "另外,我对女儿的关心过于物质化,而在精神上交流得太少,我对她的精神世界缺少了解,这也是中国大多数父母的问题所在。"黄侃说,女儿曾经也和她交流过感情上的问题,"但我是个粗线条的人,有时候大大咧咧,对这种事不太敏感。" 黄侃也坦言,在学习上,女儿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她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也没有对她有太高的要求,但是一旦考试没考好,我也会旁敲侧击地鞭策一下她。"现在回想,黄侃发现女儿在心理上的问题早已隐约出现,"只要碰上大考,她就出不了好成绩,这就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 女儿的离世让黄侃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我尝试让学生们更加快乐幸福,他们学业繁重,本来就很辛苦,我会和他们一起发泄苦闷,对家长来说,我想让他们知道,对孩子的评价不要太纠结于分数。" "我希望孩子和家长们对人生能有新的认识,考试成绩不是判断一个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要懂得人生还有很多的风景。".

双鱼阳 2013-6-16 20:25

特意找了这个旧闻出来。因为在我看来,幼儿园大班的小孩子如此自律,有点可怕。小孩子争强好胜是正常的,但是这种自觉起早练习的行为太成人化了,家长要密切关注小孩子的心理健康。.

胡豆妈 2013-6-17 17:24

回复 780楼双鱼阳 的帖子

成功的背后有太多的辛酸,这些年价格高昂的心理、灵修类课程兴旺起来,皆有因果。

平安是福,道法自然。.

我是黄河 2013-6-18 12:11

水老师自从孩子上小学了就没在论坛里出现过,怪想念她的,呼唤水老师回归,讲讲对女儿小学的体会.

林夕 2013-8-17 17:58

m.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行走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钢丝之上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