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oumama 2012-4-17 23:18
风,英汉2首写风的诗歌--比较文学的例证
Who has seen the wind ? ★Christina G. Rossetti
Who has seen the wind?
Neither I nor you.
But when the leaves hang trembling
The wind is passing through.
Who has seen the wind?
Neither you nor I .
But when the trees bow down their heads
The wind is passing by.
有谁见过风?
非我亦非你
但当叶颤摇 ,
便觉风穿越。
有谁见过风?
非我亦非你,
林木低头时,
乃是风吹过。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诗人,其诗以朴实、率真而著称。这首诗由两个自问自答的小节构成,仿佛在对天真的孩童喃喃细语。因而读来十分亲切和自然。在诗人笔下。树、树叶和风,乃至整个大自然都充满了灵性,冥冥之中似乎传达着某种神秘的启示。朗读时的语气应该徐缓、亲切、略带童真。
[[i]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4-17 23:38 编辑 [/i]].
ououmama 2012-4-17 23:27
彦冲画柳燕
彦冲画柳燕
江湜
柳枝西出叶向东,
此非画柳实画风。
风本无质不上笔,
巧借柳枝相形容。
笔端造化真如此,真宰应嗔被驱使。
君不见昔年三月春风时,杨柳方荣彦冲死,寿不若图中双燕子。
刘彦冲是清代天分奇绝但中年早逝的山水花卉画家。《彦冲画柳燕》是清代江湜写的一首悼念好友刘彦冲的诗。诗咏写画家遗留的柳燕图。前四句诗赞叹画家的才情,点明画家借有形的柳叶摹写无形的风这一巧思。后五句借写燕惋惜画家的早逝。将本令人哀伤的画家病夭看作遭天公嫉妒,进一步推许画家才能,也使怀友的哀伤稍得慰籍。
诗中提到的《柳燕图》轴作于道光二十年(1840),藏于上海博物馆。该画作又名《桃柳双燕图》
诗的前四句赞叹画家的才情,从题目可知,直接咏写的对象乃画家遗留的柳燕图,画面是春柳春燕。前四句未及燕子,主要就柳叶下笔,但并不是咏写画面的柳条如何娇媚,而是渲染画家借有形的柳摹写无形的风这一奇巧构思。“柳枝西出叶向东”,点出枝的伸展方向与叶片的张开角度不谐;“此非画柳实画风”,点出枝叶东西异向的秘密。“风无本质不上笔,巧借柳叶相形容”,点明风本无形,只有借助有形的柳才能表现出来,这颇合艺术实际,不愧为画家的知己。美学家王朝闻先生对中国飞天的造型很感兴趣,认为我国古人借人物衣褶飘飘的形象表现凌空飞舞的情景,比西方在裸体的天使背上直接画出翅膀表示飞行显得更巧妙、更合理。图画作为造型艺术,很难表现抽象的事物,只有凭借巧妙的构思,才能在有形的物象中表现深层的寓意和难以状写的事物。这一评赏也透露出诗人的细心,如果他是马马虎虎的观众,怎能看出枝叶异向这一细节来?唯其既是内行,又很细心,这才能体味画家友人的匠心所在,而其画家友人又确实精细,巧妙地摹写出常人难以表现的内容
江湜(1818~1866)字持正,又字弢叔,别署龙湫院行者。江苏长洲(今苏州)人 江湜像[3]。咸丰时县学诸生,屡试不第,曾为幕僚。咸丰七年(1857)花钱捐官,任浙江候补县丞。同治元年(1862)官乐清长林盐大使。工书画但被诗名所掩。平生经历太平天国战争和鸦片战争,一生坎坷多舛,郁郁不得志,倾其全力作诗,病卒杭州,得年49岁。碑上刻有:“清故诗人江弢叔之墓”。著有《伏敔堂诗集》及《续录》,共19卷
刘彦冲(1807~1847),初名荣,字泳之,原籍四川铜梁人,幼随父居吴门(今江苏苏州),家贫事母孝,不妄干人。工诗文。师从朱昂,而能“青出于蓝”。善画山水、人物、花卉,一意师古,深造自得。山水初从朱昂之游,心得其秘。复肆力于古,临摹各家,无不得其精髓。泼墨作小米云山,亦翁郁可观。故宫博物院藏有道光二十三年(1843)作临古卷。为晚清杰出的画家之一,惜年仅四十早逝未能成大家。传世作品有《柳燕图》、《群峰秋翠图》、《松阴高士图》等.
ououmama 2012-4-17 23:36
英国的罗塞蒂和中国的江湜的语言不同,写作的时地背景各异,但由于人们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因而文心也是相通的。均用有形之景的变化来写无形之景的微妙。即以树形风,使风显形。
两首诗歌是比较文学的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