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aging 2011-9-27 14:27
“虎爸”的苦恼:儿子小升初未进名校父亲跳楼
[url]http://edu.sina.com.cn/a/2011-09-26/1005207248.shtml[/url]
[url]http://www.sina.com.cn[/url] 2011年09月26日 10:0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美籍华人蔡美儿一本《虎妈战歌》,让“虎妈(微博)”成了高期望严要求父母的代名词。在香港,这样的“虎爸虎妈”绝非珍稀动物——
[attach]646620[/attach]
因为儿子小升中进不了名校,李先生爬上香港闹市的天桥寻短见。
9月新学期来临之际,香港一名绝望的父亲站上了闹市天桥寻轻生,警方出动谈判专家,消防队在桥下铺起救生气垫,一时交通大乱。这位父亲寻死觅活的原因,竟然只是儿子升学未能进入心仪的中学。危立天桥的“虎爸”并不孤单,香港的社会压力和独特文化造就了一大批“虎爸、虎妈”,他们的孩子,读必名校,考则全优,课余还得学英语、弹钢琴、练体能,小小年纪就得背起“出人头地”的重任。
从小挤独木桥
爬天桥的李先生53岁,有一个12岁的儿子,成绩优秀,但今年升初中未能获派香港的传统名校英皇书院。李先生夫妇无法接受儿子就读普通中学,先在礼宾府外向特首抗议,又再爬上天桥闹自杀,最终被警方以妨扰公众罪拘捕。
李先生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毋庸讳言,香港孩子确实有不小的升学压力,从幼儿园直到大学,每一级都是一个战役。香港传统名校拔萃男书院附小日前举办小学一年级入学简介会,2000多位家长蜂拥而至,而全港适龄儿童不过4000人。为了获得入场机会,家长们冒雨排队,一些人甚至凌晨3点就来等候。
为进入名校,许多香港父母把孩子的时间安排满档,让他们接受各种训练。香港《经济日报》曾报道过一个例子,与丈夫均为高级白领的梁太,儿子才5岁,送读传统名牌幼稚园不说,还安排与美国外教每天透过视频会话补习英语,聘请会讲普通话的保姆,让小孩的普通话、粤语和英语齐头并进。
“两文三语”不过是中产阶级父母要求子女做到的“基本功”,由于许多学校愿收有特长的孩子,许多家长因而认定“艺多不压身”,逼迫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学习数学、篮球、钢琴、小提琴、舞蹈、绘画……
两代人都煎熬
从目标管理的角度,“虎爸、虎妈”这种“从头管到脚”的教育是有成效的,他们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不俗,长大后也较易获得体面的工作,正如蔡美儿的大女儿同时收到耶鲁和哈佛的录取通知书。但是,毋庸置疑,压力和禁锢也会让孩子丧失一些至关重要的东西,比如幸福感、创造力、人际关系和健全的人格。
就梁太安排5岁儿子视频学英语一事,专家警告说,人际沟通不能单靠屏幕,幼童将因缺少人与人的接触、表情反应及身体语言,窒碍成长发展,原本应该快乐的童年变成痛苦的回忆;至于李先生为儿子闹自杀,更给孩子做了价值观极度扭曲的不良示范。
香港蓝天心理谘询中心临床心理学家邹凯诗指出,强势如“虎”的教育,会让亲子间压力直线上升,直至子女出现“违抗性行为”,即“完全不听从指令、叫他行左他行右,故意与父母作对。”同时,受父母心态影响,子女可能变得事事爱与别人比,不懂感恩和知足,年纪小小便勾心斗角,孩子间无法建立真正的友谊。
受苦的并非只有孩子。美国《赫芬顿邮报》一篇题为《陷入矛盾中的中国虎妈们》的文章说,一方面,“虎妈”们给自己的子女施加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她们也为此而感到愧疚。在“打是亲,骂是爱”的传统和新一代的“快乐教育”之间,父母备受折磨。
骑“虎”难下
既然两代人都煎熬,为何“虎”式教育依然大行其道?一方面,香港是个崇尚竞争与速度的社会,家长出于危机意识,不得不对子女步步紧逼;另方面,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香港根深蒂固,不少家长认为,小孩无法为自己负责,父母为孩子规划未来理所当然。
有意思的是,企业文化似乎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统计,因子女问题而求助于心理学家的香港父母,大多是企业高层,因而对子女也如对待员工般苛刻,当子女表现不如自己所想,就会更急躁,不断问:“为何我的下属做到,子女却做不到?”“为何我可‘搞掂’下属,却控制不了我的子女?”
教育专家建议,父母应认识到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应因材施教,忌盲目攀比。但是,要令“虎妈、虎爸”妥协并非易事,邹凯诗指出,这些父母工作能干、学历高,总能替自己找到理由,比如说“所有的课外学习都是孩子自己要求的”,将责任推在孩子身上。她说,父母是子女的一面镜子,子女会学习父母好胜爱面子,同时也会习以谎话反驳,有错不认,推卸责任。.
心海明月 2011-9-27 16:53
原来香港的父母和上海的没有什么区别啊!上海的学校选择余地还大一些呢。.
小水的妈妈 2011-9-27 17:16
听说在美国,亚洲的父母都将孩子的日程安排得非常满,日本、韩国也是这样的。不是有一部韩剧《江南妈妈》讲的就是这样的事。.
小宋的妈妈 2011-9-29 12:48
真替那位父母跳楼的儿子揪心。.
混凝土 2011-10-1 00:44
香港地方小,升学压力比上海更大。
我朋友安排儿子同时就读两家幼儿园,早上英文幼儿园,下午中文幼儿园,在家基本讲英文,怕孩子进不了名校。.
子玖妈妈 2011-10-2 08:09
子女可能变得事事爱与别人比,不懂感恩和知足,年纪小小便勾心斗角,孩子间无法建立真正的友谊。
这很重要。.
Amphitrite 2011-10-3 06:11
这样的父母会有怎样性格的孩子啊
我还是觉得性格很重要。.
塞翁失马 2011-10-3 08:49
作死!.
SURVIVE 2011-10-3 10:36
*** 该贴被屏蔽 ***
兰昕妈妈 2011-10-3 11:37
回复 9楼SURVIVE 的帖子
非常认同你的观点。孩子们长大后的路是很宽的,现在学得好的,将来不一定过得好,现在学得不好的,将来也不一定就不好。过于追求名校给孩子太大压力,真是没必要。这位父亲还搭上自己的声誉,自由,给家人伤害就更大了。.
主所喜悦的宝贝 2011-10-3 13:53
我们学钢琴,书法,声乐,芭蕾,英语,画画,基本都是轻松的学,木有压力~(还有学校的手风琴)
难道是偶木有压力,她有压力?可是她玩的时间比偶多多了~.
隆隆爸 2011-10-3 15:26
父母的心态很重要,如果给自己太大压力,还会传递给孩子,害得父子都很辛苦,
父母要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学会乐观,学会生活,知道感恩。。。。。。.
waiwaimeimei 2011-10-3 21:47
仅仅按照最基本的训练时间来说 要保证一天一项一小时 基本不可能
[quote]原帖由 [i]主所喜悦的宝贝[/i] 于 2011-10-3 13:53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231150&ptid=4790957][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们学钢琴,书法,声乐,芭蕾,英语,画画,基本都是轻松的学,木有压力~(还有学校的手风琴)
难道是偶木有压力,她有压力?可是她玩的时间比偶多多了~ [/quote]
如果您说的是孩子到目前为止每一样都没有丢掉的话
如果您说的是孩子能坚持每一样都保证了基本的一个小时的训练时间的话
其实 乐器类和书法每天少于两小时的训练是没有什么成绩的 达不到样样精通的
术业有专攻 否则.......
waiwaimeimei 2011-10-3 21:56
大概这个爸爸认为自己儿子未必有出名的机会了 所以捷径一下:自己先出了名再说
.
主所喜悦的宝贝 2011-10-3 22:31
回复 13楼waiwaimeimei 的帖子
我们轻松没有压力,大概就是回家后不必花那么多时间练习。
钢琴用的时间最多,只在考级那个月保证了不少于1个小时,平时都是2、30分钟。书法,硬笔的把每天的语文作业算上,就还不算少,软笔,差不多只是上课时在老师那儿写写,高兴的时候她会主动去写几张。
其余的,都不需要回家练了。没事的时候唱唱歌、画画画,纯属自娱自乐,不是练习。象手风琴,学校从学钢琴的孩子中选的,只在学校学一学玩一玩。
我对这种松散的模式还挺满意,除非某次钢琴课让老师不满意了,我就回家给她敲敲警钟。
我的要求就是坚持,不放弃就行。是不是要求比较低,因此比较不容易有压力?.
waiwaimeimei 2011-10-3 23:20
回复 15楼主所喜悦的宝贝 的帖子
哦 原来是玩票的心态 那无所谓了.
钊元妈妈 2011-10-4 00:23
美国? 一样开始学奥数了!
我妹妹告诉我她那里的奥数班30个小时收费650美金, 我准备她下个月回国买些奥数书给她带回去自己教儿子, 两个博士教点这个没啥问题吧。 听说我妹夫还曾经获得过啥奥数竞赛奖的。
美国的学校一样也不那么自由的, 小外甥5岁, 暑假在家里帮着爷爷小花园拔杂草, 返校后在学校草坪上继续, 结果被老师批评找家长。 小外甥大声对老师说:我不害怕你!(当然是用英文说啦), 结果家长又一次被叫去。
不必太羡慕美国的教育, 关键还是在自己。.
不二周助 2011-10-4 07:08
这样的父母肯定把压力传给孩子。一般压力爆发都在高中以后,所以要从小注意身心健康。.
主所喜悦的宝贝 2011-10-4 08:59
回复 16楼waiwaimeimei 的帖子
如果玩票意味着轻松愉快,那是这个意思了。目前,对待学校的语数外我们也是这样的态度,认真听讲,学会了就OK~.
waiwaimeimei 2011-10-4 14:37
回复 19楼主所喜悦的宝贝 的帖子
你们自己高兴就好
玩票跟学到底不是一回事.
junhuayang2005 2011-10-4 17:04
今天才进来看,呵呵,原来是香港的。
亚洲圈盛行这些,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都类似,学生的课业压力和心理压力都挺大的。
就这个例子来说:
1.有病的人是成人,吃药的却是孩子;
2.换个角度想,让孩子情何以堪。.
情缘 2011-10-4 18:27
回复 9楼SURVIVE 的帖子
非常赞同您的观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