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网 »
留学 » 耶鲁的名额为什么总是虚位以待?
全职妈妈 2011-8-20 08:57
耶鲁的名额为什么总是虚位以待?
又有一位朋友从访问美国名校回来。经过耶鲁,和接待老师交谈,发现耶鲁每年有5个中国学生名额,但是连续几年都招不到人,大家想想在考生越来越多的今天,why?.
wikky 2011-8-20 11:25
回复 1楼全职妈妈 的帖子
我所知道的一个例子是:
上外附中的姜同学今年哈佛、耶鲁都录取了,
最后选了哈佛。
2年前复旦附中的翁同学耶鲁、Prinstion都录取了,
最后选了Prinstion。
这是不是原因之一呢?
谨供全职妈妈参考。[em01].
慢吞吞 2011-8-20 19:46
大家害怕或不屑跟官二代同校?.
语儿妈 2011-8-20 20:54
耶鲁2011年在中国大陆招生人数:13
[[i] 本帖最后由 语儿妈 于 2011-8-20 20:56 编辑 [/i]].
H爸 2011-8-20 21:01
回复 4楼语儿妈 的帖子
语儿妈好久好久没见了啦。
多头信息,有待证实。.
不二周助 2011-8-20 21:59
正在看耶鲁大学的历史,越看越好,原来好几个名校都是耶鲁毕业生去另立山头的。最不喜欢的是耶鲁的黑色宫廷组织这段。
看下来耶鲁是政治家的地方,分低了不行,分高了也不够。除非爹妈是校友会的。.
悠优 2011-8-20 23:12
[quote]原帖由 [i]全职妈妈[/i] 于 2011-8-20 08:57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19884&ptid=4785868][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又有一位朋友从访问美国名校回来。经过耶鲁,和接待老师交谈,发现耶鲁每年有5个中国学生名额,但是连续几年都招不到人,大家想想在考生越来越多的今天,why? [/quote]
我写过一只耶鲁的贴的。
我想晓得,你为什么青睐她?
你最喜欢她哪个学院?
悠优小朋友有个外教老师是耶鲁毕业的,耶鲁戏剧学院,和梅里尔斯特里普是校友,也参加过一些剧组的工作的(非演出人员)。这个人蛮有趣的,他想将来做编剧,但人生经历不够,于是去了很多地方,边当英文老师赚钱,边旅行。.
qwer3200 2011-8-22 19:01
*** 该贴被屏蔽 ***
不二周助 2011-8-23 17:17
请楼主说说原因.
全职妈妈 2011-8-25 21:48
回复 9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看了大家都跟帖,我突然感到不想说了。 其实第一段是去年一个朋友说的, 她的信息是说中国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存在缺陷, 因而耶鲁百里挑一却挑不到好的。
今年另一位朋友从耶鲁回来, 她和当场接待的教授聊天, 教授的话触动他也触动我。 教授说其实他们也搞不清楚要把中国孩子培养成什么人, 他们招中国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让校园中其他学生对中国人有第一手体验的体会, 他们并不期待他们有多优秀, 也就是陪读的概念。
美国言论比较自由, 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术界更自由, 什么声音都有。 不过在上海, 不同的声音很少, 谁能说得清这些孩子的培养有几个方向呢?.
不二周助 2011-8-25 22:32
[quote]原帖由 [i]全职妈妈[/i] 于 2011-8-25 21:48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31531&ptid=4785868][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看了大家都跟帖,我突然感到不想说了。 其实第一段是去年一个朋友说的, 她的信息是说中国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存在缺陷, 因而耶鲁百里挑一却挑不到好的。
今年另一位朋友从耶鲁回来, 她和当场接待的教授聊天, ... [/quote]
明白了。我感到很悲哀,很复杂的心情。很多话挑明了说就是有点残酷的。.
慢吞吞 2011-8-25 22:53
回复 10楼全职妈妈 的帖子
谢谢你还是说了出来。西方文明确是走在我们前面很远的地方。我们古代也有日本人来学习啊,师傅对徒弟有傲慢情绪大概也是本性。.
欢欢妈咩 2011-8-25 23:12
回复 10楼全职妈妈 的帖子
啊? 是这样?.
丽心妈妈 2011-8-26 09:31
不伤心,也不悲哀。很好啊,摆正位置,追啊。.
不二周助 2011-8-26 10:06
但是所有人还争着希望做陪读,只能反映要么这里的教育太失败了(就是人家看不起看不懂我们,我们也要去,陪读比浪费时间好),要么太盲目了(根本没搞清自己将来想干什么,有名的都是好的)。.
慢吞吞 2011-8-26 11:41
不管去学习的, 混文凭的, 目的达到就好. 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 如果是想交外国朋友的, 想进入别人话语圈的, 可能至少在刚开始, 会非常失望.
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戒备心排斥心,也很正常. 就算一个国家, 北方人对南方人, 或者城里人对农村人, 也可以发现有这种戒备心排斥心..
malimao 2011-8-26 15:01
国外看我们和我们自己看自己是截然相反的两面,但国人的自我感觉还是好过太多。.
丽心妈妈 2011-8-26 15:35
学到真本事,成就自己的梦想才是最重要的。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是别人的事。自己先要看得起自己。.
soo-goo 2011-8-26 15:55
我同事的儿子,上外附中毕业,去耶鲁2年了。.
家有考王 2011-8-26 16:01
总是虚位以待,连续几年招不到人。那么中国去耶鲁的学生实际上去了什么地方?.
感谢生活 2011-8-26 17:51
回复 10楼全职妈妈 的帖子
这是事实啊,只是比较残酷。我们中国人一向报喜不报忧,即使在国外感觉到了,回来也不会说。大学教学系统这么认为,行政系统也是这么认为的。.
感谢生活 2011-8-26 17:56
回复 17楼慢吞吞 的帖子
确实有部分老外是这样的,就是不喜欢某个群体的人,没有原因,就是不喜欢。但是,我们中国人群体,学生也好、移民也好,大多数负面印象是自身造成的。有时候,我在学校看到有些中国孩子真想说几句,但是又不想惹麻烦吵架。.
谢菲 2011-8-26 18:45
自从去美国读本科成为流行,在名校,特别是综合排名前十的大学,大陆申请池中被录取者的后续情况,主流媒体报道比较少.其实,有部分延长攻读本科时间,有的转学,甚至被迫退学..
慢吞吞 2011-8-26 19:32
回复 23楼感谢生活 的帖子
本来文明的发展已经落后了,再加上这后几十年的折腾和倒退,可以想象是啥面貌。唉。.
慢吞吞 2011-8-26 19:33
回复 24楼谢菲 的帖子
小菲阿,多说说呢。.
H爸 2011-8-26 20:33
回复 24楼谢菲 的帖子
冰山下半层,往往不太愿意谈级和被谈及。.
不二周助 2011-8-26 20:45
回复 23楼感谢生活 的帖子
WW上你和全职妈妈的谈国外教育的跟帖最让我有同感。真的很到位!.
感谢生活 2011-8-26 22:15
回复 28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谢谢!工作和教育沾点边,两边来回跑,了解一点。.
全职妈妈 2011-8-27 06:17
回复 28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谢谢!我们已经是第二代留学。看旺旺上的帖子,有时感觉象时光倒流,看到自己父母的影子。名校论,办公室中比儿女,投资回报论。。。 自己留学一路走来,看到外国同学父母的不同表现,虽然心里不恨父母,但是自己下决心不做那样的父母。
其实孩子出国会抱有美好的梦想,也会看到残酷的现实,如果知道自己父母对自己只有期望,那就只能抱喜不报忧,孩子的心灵会更加孤单。
我对孩子的要求是,名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选择过;问题不可怕,我们可以一起来面对。.
丽心妈妈 2011-8-27 08:40
家长不应该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不要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要让他们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完成他的人生。父母和家应该是孩子最后的港湾,不管他们在外边混得怎么样,要让他知道父母会永远无条件地等着他,爱着他。
我虽然不曾留学,但也是一个人生活在离父母很远的地方,那种孤独感与压力一直有,希望孩子们不会这样吧,尽力吧。.
家有考王 2011-8-27 10:37
回复 31楼BLG52 的帖子
现在有那么多视频方式,孩子不会孤独。关键是他们遇到问题、遇到挫折,家长会很担心。.
丽心妈妈 2011-8-27 11:00
回复 32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考王,可能我说的孤独更多的是心灵的感觉吧。可能敏感的,多愁善感的人更容易有这种感觉。我自己是比较脆弱的那种,希望孩子不是。
说起视频,现在真是方便,我同事的儿子上周到纽约了,天天和父母视频,说是象没离开似的。.
家有考王 2011-8-27 11:04
回复 33楼BLG52 的帖子
恩,这可能和性格有关。
现在视频真方便,越洋电话也非常便宜。至少比国内便宜。.
宇泽妈 2011-8-27 12:49
回复 32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遇到问题和挫折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生活不可能是一番风顺的。我们以前对父母永远是报喜不报忧,免得他们担心又解决不了问题。所有在国外遇到的问题都是自己扛的,那个时候都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互通电话,互相鼓励地一路走了过来。呵呵,回头想想还真是不容易哦。.
家有考王 2011-8-27 13:04
回复 35楼宇泽妈 的帖子
一路搀扶、相濡以沫。.
宇泽妈 2011-8-27 13:07
回复 36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是啊!
没记错的话,考王今年是第三年了吧?回来过吗?.
家有考王 2011-8-27 13:09
回复 37楼宇泽妈 的帖子
回来过两次。研三了。
谢谢关心。.
家有考王 2011-8-27 13:18
回复 37楼宇泽妈 的帖子
那个学校比较安静、学术氛围好,他们实验室的资金非常充裕。他的指导老师是四个系的终身教授。在那里,儿子得益颇多。.
宇泽妈 2011-8-27 13:27
回复 39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恩,你儿子喜欢搞学术,去那里是去对地方了。明年还有一年要毕业了吧?.
家有考王 2011-8-27 13:32
回复 40楼宇泽妈 的帖子
他是全奖五年的博士,还有三年呢。目前的打算是化学学士(化学与高分子)——物理学博士(材料专业)——生物材料博士后——教职
儿子生性活跃,但又耐得住寂寞,且甘于清贫、耽与学术。这点很像我:L.
宇泽妈 2011-8-27 13:42
回复 41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恩,目标选定了,接下来就是一步一步地走。学业,事业你儿子一定不会有问题的,不过家业也可以考虑起来了,其实谈恋爱也是人生的重要经历呢,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生重要历程呢。.
家有考王 2011-8-27 13:46
回复 42楼宇泽妈 的帖子
那些专业,跟和尚庙差不多,少数的名花、名草,也都有主了。每年都有北大学生过去,也都是有主了的。儿子大二去港大交流,大三基本在实验室了,所以失去一点机会。.
宇泽妈 2011-8-27 13:55
回复 43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呵呵,这个我深有体会,工科学校我们当时的比例是1:8,当时男同学形容我们是熊猫。呵呵。
不过,只要有心,机会总是有的,我们班当时就跟女生多的学校联谊。呵呵。.
家有考王 2011-8-27 13:58
回复 44楼宇泽妈 的帖子
1:8,群狼环伺啊。.
宇泽妈 2011-8-27 14:03
回复 45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呵呵,所以啊,女同学基本都内部消化了。呵呵。.
qwer3200 2011-8-27 16:20
*** 该贴被屏蔽 ***
qwer3200 2011-8-27 16:22
*** 该贴被屏蔽 ***
silentwater 2011-8-27 16:23
不重视中国市场,呵呵。.
谢菲 2011-8-27 16:43
[quote]原帖由 [i]silentwater[/i] 于 2011-8-27 16:23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35158&ptid=4785868][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不重视中国市场,呵呵。 [/quote]
=================================================
美国名校对中国大陆申请池,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策略是不同的,这不是重视问题,关系到美国人才层次.同时,纯大陆背景本科,即使是外语一类高中出去的,也很难在本科阶段脱颖而出,这是由文化背景决定的.而研究生以上,因为美国本土学生分流一部分,大陆名校本科毕业生,才有机会填充部分空缺,但鲜有脱颖而出之辈!难以突破高端人才.再加上美国经济出现问题,更加深各级毕业生工作就业延伸问题..
不二周助 2011-8-28 00:54
[quote]原帖由 [i]qwer3200[/i] 于 2011-8-27 16:22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35157&ptid=4785868][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说的是实话,本来招国际学生就是增加diversity的,然后现在变成N多有背景的小孩挤向名校 [/quote]
美国各地的本科教育水平是否差很多?我所知道的是美国很大,每个高中教育水平差很多,有的人在自己高中成绩名列前茅,都是A,到了名校大学发现根本跟不上其他地区来的高中生,很悲剧的,从最高到垫底。.
家有考王 2011-8-28 03:48
回复 51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3000多所大学,有的甚至不要托福和SAT成绩。。。.
qwer3200 2011-8-29 00:09
回复 51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丽心妈妈 2011-8-29 08:52
所以啊,正确定位多重要啊。别说到老美那去,就是北大每年都有某某县某某市的状元不能适应一下子变的不是那么优秀了而自杀或抑郁。
是天才呢就去天才的学校,一般呢就一般的学校好了。其实,是不是天才老早就知道了。在我看来,考王就是天才啊。努力+天赋,学得轻松。qwer3200也是吧。
周六去报名sat,我和学校说了,只要小孩努力了,能认真完成各项作业就ok,努力的过程更重要,即使不能取得理想分数也不是孩子的事,是家长的问题,没有遗传优质基因给人家啊。.
不二周助 2011-8-29 09:08
回复 54楼BLG52 的帖子
这么想是对的,合适孩子的最好。
但是如果进个美国很一般的学校,真的是不怎么理想。一般没名气的大学里面的同学超级差,美国大学水平差很多的。
[[i] 本帖最后由 不二周助 于 2011-8-29 09:15 编辑 [/i]].
不二周助 2011-8-29 09:18
[quote]原帖由 [i]BLG52[/i] 于 2011-8-29 08:52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37359&ptid=4785868][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所以啊,正确定位多重要啊。别说到老美那去,就是北大每年都有某某县某某市的状元不能适应一下子变的不是那么优秀了而自杀或抑郁。
是天才呢就去天才的学校,一般呢就一般的学校好了。其实,是不是天才老早就知道了 ... [/quote]
最后还要加一句,除了没有优质基因,也没有超级强大的经济实力。.
丽心妈妈 2011-8-29 09:57
回复 55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我给孩子说好,sat2200,托福105以上才让她去,达不到,就在国内。当然,这只是我一厢情愿。如果成绩差不多也可以考虑的,但不能差太多。目标先设好,看努力的情况。不是天才14年前就已注定了,但后天的努力,她拿出多少力气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又能取得什么成绩,现在真看不出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缺一不可的呀。
再说,不去也蛮好,看起来方便呀。.
qwer3200 2011-8-29 19:06
*** 该贴被屏蔽 ***
qwer3200 2011-8-29 19:11
*** 该贴被屏蔽 ***
丽心妈妈 2011-8-30 08:33
回复 58楼qwer3200 的帖子
qwer3200,有超强的自学能力,还有超人的眼光与魄力,不是天才也是天才啊。.
糖果她妈 2011-8-30 17:31
回复 35楼宇泽妈 的帖子
其实不要说在外国了,就是当年我在上海读书,父母在外地,我对父母也永远是报喜不报忧的,为什么要报忧呢?除了让他们瞎担心。其实有很多事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否则孩子永远长不大,永远不能独当一面。之所以有很多中国孩子给别人看不起,就是因为有很多中国妈妈的存在.
糖果她妈 2011-8-30 17:51
回复 24楼谢菲 的帖子
[:sz21:]
[[i] 本帖最后由 糖果她妈 于 2011-8-30 17:55 编辑 [/i]].
糖果她妈 2011-8-30 17:51
回复 24楼谢菲 的帖子
其实看了很多介绍美国留学的书,在美国综合排名前十的大学,他们自己人延长攻读本科时间,有的转学,甚至被迫退学的也不少,有的学校甚至达到百分之二十几,何况像我们这种外国人(对他们而言)的小孩,让那些人来读读我们中国的大学看看,若同等评价,他们一样也很难出类拔萃(当然我们国家的大学非常可能会对他们放水),所以没有必要对我们自己的孩子妄自菲薄,要让孩子记住我们是外国人,不如他们是正常的,若超过他们,那就可以在心里小小的鄙视一下他们了,这样孩子的心情就可以轻松多了[:sz12:].
旅途 2011-8-30 17:53
回复 41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儿子生性活跃,但又耐得住寂寞,且甘于清贫、耽与学术。”
这样的好孩子让我们大人都汗颜!.
糖果她妈 2011-8-30 17:53
回复 24楼谢菲 的帖子
[:sz21:]
[[i] 本帖最后由 糖果她妈 于 2011-8-30 17:55 编辑 [/i]].
慢吞吞 2011-8-30 18:32
[quote]原帖由 [i]谢菲[/i] 于 2011-8-27 16:43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35190&ptid=4785868][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
美国名校对中国大陆申请池,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策略是不同的,这不是重视问题,关系到美国人才层次.同时,纯大陆背景本科,即使是外语一类高中出去的,也很难在本科 ... [/quote]
文化背景的问题,估计连移民二代都会多少有问题,因为父母都是原文化背景。
除了你说的硕博阶段,在高中,也有这个情况,就是真正拔尖的还是白人。这点DELUXE也提到过。要不索性放轻松点得了。.
慢吞吞 2011-8-30 18:40
[quote]原帖由 [i]BLG52[/i] 于 2011-8-27 08:40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34502&ptid=4785868][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虽然不曾留学,但也是一个人生活在离父母很远的地方,那种孤独感与压力一直有,希望孩子们不会这样吧,尽力吧。 [/quote]
一定会有,呵呵。短期出差不会,可是一想到一呆就要几年,孤独感油然而生。我家的本来是兴致勃勃去的,这次一年了回来再去,那个不愿意啊,就等这里同学们大学考过去团聚了。
别说孩子了,就是我们自己,突然换个新环境,新鲜劲儿过去了会怎样,很容易想象。.
慢吞吞 2011-8-30 18:43
[quote]原帖由 [i]qwer3200[/i] 于 2011-8-27 16:20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35154&ptid=4785868][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对于延长读本科的时间要看情况的,有的同学是去做生意去了,所以gap了一下 [/quote]
这种不按成规出牌我觉得也很好。.
宇泽妈 2011-8-31 08:05
[quote]原帖由 [i]慢吞吞[/i] 于 2011-8-30 18:32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42324&ptid=4785868][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文化背景的问题,估计连移民二代都会多少有问题,因为父母都是原文化背景。
除了你说的硕博阶段,在高中,也有这个情况,就是真正拔尖的还是白人。这点DELUXE也提到过。要不索性放轻松点得了。 [/quote]
其实美国对你自己保持自己的文化背景很提倡的,每种不同的文化,都有它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我还是希望我的孩子多保留一些中国的文化,而不希望他完全变成香蕉,长着一张中国人的脸,再怎么香蕉,别人还是视你是中国人,还不如首先自己先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谈别的比较好。.
慢吞吞 2011-8-31 10:37
回复 69楼宇泽妈 的帖子
完全同意. 这张皮如果只剩皮,就成了累赘.如果它还代表一种不同的文化,就是优势..
不二周助 2011-8-31 11:38
回复 69楼宇泽妈 的帖子
对。我认为一个没有自己国家文化的人在外国人看来等于没有身份。所以是不会抛弃中国文化的。.
不二周助 2011-8-31 11:45
[quote]原帖由 [i]糖果她妈[/i] 于 2011-8-30 17:31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42205&ptid=4785868][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之所以有很多中国孩子给别人看不起,就是因为有很多中国妈妈的存在[/quote]
囧,和中国妈妈没有关系。.
糖果她妈 2011-8-31 12:42
回复 72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我的意思是很多外国孩子在能力上看似比我们的孩子强,实际是因为他们父母很多事尽量放手让孩子去做,慢慢锻炼出来的,替孩子考虑过多,包办过多,孩子能力就差了,我不认为孩子本身会因为在性别种族国籍上的不同而导致智力能力体力上的不同(病理情况下除外),所有的不同都是因为教养方式的不同造成的。所以我不认为我们的孩子比什么白人的孩子差,即使长大后真的差了,那也是因为父母的教养方式比别人差了,需要深刻反省的是父母。“中国妈妈”在国外不是指那些管孩子管的太多的家长吗?因为我看到有些妈妈在说担心孩子在国外孤独,受到排斥什么的,又怀疑是做人家陪读什么的了,我看了很不舒服,我觉得是他们对孩子太没信心了,若从小注意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又需要担心什么呢?你看那些外国人的孩子满世界的跑,又没比我们的孩子多一只脚多一双手(当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满世界的跑才能感到人生的精彩和充实)。我觉得不能说我们中国人的孩子就比白人的孩子差,更有意义的是需要研究到底是那些教养方式导致了两者的不同,那些是优势需要保留,那些是劣势需要改进,那些领先的孩子(不管是什么肤色),他们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都做了什么.
不二周助 2011-8-31 13:53
回复 73楼糖果她妈 的帖子
这是两件事放一起讨论的结果。
前面是事实,如果包得太多,孩子自理能力不行。中国家长有这个问题,对。
后面孩子孤独,完全不是因为包得太多引起的,也不是对孩子没信心。这种孤独,哪怕是一个自理能力很强的成人也会深深地感受到。不是培养的问题,是文化差异的问题。这个时候,我认为父母应该去帮助他派遣心里的孤独,有些独自在国外的小孩没有过这个坎,影响了学习甚至引起心理问题。有些移民的大人也因为孤独感得抑郁症。
中国孩子是不比白人孩子差,但中国教育,父母,学校,制度,造成中国孩子的应试,造成中国所谓的优秀孩子普遍的人文素养比不过名校的白人学生是不容质疑的。
看这个育儿论坛就知道,考证拿奖是最热门。没有什么人太多关注孩子真正学到了什么。名校里孩子从小开始的阅读量,阅读范围,从小去的博物馆,音乐会,艺术展,合唱团,参加的各项运动,社交,夏令营,是我们中国孩子的十倍也不止。我们在埋头苦做题的时候,人家在用拉丁文找树种,在记录白天到黄昏的影子实验,在排莎士比亚的剧,在图书馆看书,这些都用的是学校时间。我们的制度太落后,不是我们的孩子差。.
丽心妈妈 2011-8-31 14:04
很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国内的教育方式造成的。一天到晚做不完的作业,孩子自由发挥的时间那么少,那里会提出什么问题,有什么开放性思维。现在的孩子3岁就开始没有周末,周旋于各个补习点,一个孩子4个老人2个大人照顾,长大后不知会什么样。家长管的太多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教育体制问题。唉,什么事都怕深想,越想越可怕。
至于陪读啦什么的,那你落后,还要人家尊敬你捧着你,这是不现实的。有些人,因为信仰等原因站得高看得远会尊重你,但更多的人会认为觉得自己是优质民族,当然看不起你。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一切就都看开了。
[[i] 本帖最后由 BLG52 于 2011-8-31 15:02 编辑 [/i]].
丽心妈妈 2011-8-31 14:06
回复 74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就是你说的这样啊。.
Aron妈妈 2011-8-31 14:54
回复 70楼慢吞吞 的帖子
观点鲜明,非常赞同~.
兔子的姐姐 2011-8-31 15:31
回复 74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很同意你的观点。所以,我觉得家长要注意的是:
1)一定要放手。因为我们放孩子出去读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为了让孩子独立;
2)思想和情绪上要多加关注。孩子孤独是肯定的,做为家长,一定要多关心,多了解,并且让孩子能有宣泄的途径。毕竟,健康的心理也很重要。
目前我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只是纸上谈兵。不过,要做准备了。.
糖果她妈 2011-8-31 22:13
回复 74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其实我们现在至少小的这些孩子博物馆,音乐会,艺术展,合唱团,参加的各项运动,社交,夏令营也都有,即便公立学校,因为下课早,很多家长也都会安排,至少在上海(外地我现在不了解),这些东西只要家长有心,不是什么难事。
而学习,说句实话,我女儿今年上小一,刚发了书,实在是太简单了,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一天到晚做不完的作业这种事,我看了他们学校发下来的和公立学校同样的数学练习册,我觉得我女儿不用一星期就能把它全做掉,哪需要一个学期呀。我觉得会出现一天到晚做不完的作业这种事,很多时候是家长没让小孩养成高效学习的习惯,孩子把时间磨掉了。即便考证拿奖之类的,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只要凡事计划打算安排得当,并不会影响孩子多少玩乐的时间,而且就我女儿考星级的经历而言,我觉得并不是什么很不好的事,考完一星,她就能说出完整的句子了,考完二星,一些简单的英语儿歌和故事(绘本类)她就能自己朗读了,这怎么能说孩子没真正学到什么呢?但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考完就扔了,不能持续巩固,那是没多久她就全还给你了。
要说中国名校的孩子人文素养比不过外国名校的白人学生,那多半只能说是涉外人文素养,诸如莎士比亚之类,若要他们和我们的孩子比中国的,那也不会是一个层次。而且我觉得我们中国孩子掌握的外国的东西肯定大多超过外国孩子掌握的中国的东西,但是我们普遍太轻视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了,若比较各自掌握的自己国家的东西,结果还真不好说
至于说孩子出去会孤独寂寞,那是大概因为他不能融入新的集体,可能是因为没有特长引起的,也可能是没社交技巧引起的。我同事高中去美国的小孩就没这种情况,因为他钢琴弹了四年,黑管十级,酷爱打篮球,一去就加入了学校的乐队,没事就和外国同学混一起,刚开始的语言问题不到半年就一点问题都没了,而且理化成绩非常好(高一是在位育读的),不存在落后问题,没人看不起他。但他说是学校有一些中国同学被人看不起,没特长,无法加入任何社团,英语底子差,又和外国同学交流少,导致学校成绩不理想,实在没办法,就花钱买名牌,乘飞机(?)去纽约理发,被同学当作爆发户,更看不起了,就更孤立了。我同事小孩觉得在那比在上海好多了,没人逼你学政治之类的东西,有两三百门课可以挑,喜欢的课可以学到很深程度,不喜欢的可以不选,高考可以考好几次......说的我心动的......不过即便不是他说这些,我也要让孩子出国的,他们这辈人总不能过生在一个地方,长在同一个地方,老在同一个地方,连死都在同一个地方的一生吧.
不二周助 2011-8-31 23:01
回复 79楼糖果她妈 的帖子
你的孩子实在太小了,还没有体会到中国教育最折磨人的地方。
我的态度就是,我们经过了自己孩子在中国学校的成长,叛逆,学业,又体会了国外学校的一切,并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i] 本帖最后由 不二周助 于 2011-9-1 10:35 编辑 [/i]].
不二周助 2011-8-31 23:38
N年前,我们10岁,我朋友孩子15岁,我和她争论中国的读书问题,我还在正方,现在我们15岁,她孩子在国外读本科,我几乎和她同一战线了。.
糖果她妈 2011-9-1 13:14
回复 75楼BLG52 的帖子
我觉得孩子自由发挥的时间少,不会提出什么问题,没有什么开放性思维的根本原因是学校太少,老师太少,一个班级人数太多,老师根本管不过来,若再有孩子不听话乱提问,老师恐怕连既定的教学任务要完成都有困难,当然就会讨厌那些“乱说话”的孩子,骂他们,所以孩子就不敢说了,时间长了就不会说了。医疗上也是,医生工作量太大,时间长了自然对病人没好感,而且容易出医疗事故。但各医院为了效益(其实院领导也是没办法),不肯增加人手以至有些医学生找不到工作。我想同是事业单位,学校的情况可能也是如此吧.
丽心妈妈 2011-9-1 13:35
回复 82楼糖果她妈 的帖子
诶,方正吧,就是觉得现在各方面问题都太多,可不光是教育,都不敢想,忧国忧民意识浓厚的,估计都睡不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家长只能力所能及,可个人的力量是那么渺小。所以,现在稍有能力的都会同意孩子出去,陪读什么的可能都没意识到,就是知道难,也会往出送。我本来坚决不想孩子出去,觉得太小了,后来想开了,还是别给她设计了,让她走自己的路吧。知道很难,知道不好混,可也必须陪她走下去。.
全职妈妈 2011-9-1 16:17
回复 79楼糖果她妈 的帖子
糖果她妈, 看了你的帖子有种特别上海的感觉, 非常交错的感觉。 往往前一句很同意你, 下一句有和你相反。 刚想说点什么, 再下一句又出来一句非常深刻的话, 再后来的结论又觉得怪怪的。 不过总体来说, 感觉你有很强的比较概念, 但是比对参照系有些不清晰, 进而结论也怪怪的。
第一, 中国去美国留学成了潮流, 中国青少年中的“崇洋媚外” 情况和美国青少年对中国“知之甚少”形成鲜明对比的21世纪, 你要中国人的国学和美国人的美国历史大比拼, 找到样本不容易。
第二, 大家讨论的孤独感有很强的背景原因。 用特例(你同事的儿子)老反正孤独感的不存在好像比较不靠谱。.
全职妈妈 2011-9-1 17:10
回复 69楼宇泽妈 的帖子
能定义一下中国文化的范畴吗? 我在上海,感觉找不到了。 到处都是舶来品。.
全职妈妈 2011-9-1 17:12
回复 67楼慢吞吞 的帖子
那就别回去了。 孩子还未成年。 不要太勉强了。.
慢吞吞 2011-9-1 18:47
回复 86楼全职妈妈 的帖子
是的他没回来我就去联系原来学校了(因为存在签证签不出的可能),结果学校说,那他回来还得再多读一年!没有商量余地。完全站在学校立场,从没站孩子立场考虑问题的。相比之下我跟孩子现在学校联系,还只是写写信,不管说什么人家都认真考虑,最后总有个满意的结果。
他回来我跟他说了,他一听又要回到那个环境上那些课,就一百个不乐意,说有想吐的感觉。虽然我看国内重视数理化,应该对他来说更好发挥,拼名校的话概率更高(更不提国内那些不上台面的种种申请手段)。为此他宁可再忍受两年的孤独,决不回头。
我只能建议他赶紧找个女朋友解解闷,,,.
慢吞吞 2011-9-1 18:51
[quote]原帖由 [i]全职妈妈[/i] 于 2011-8-27 06:17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34472&ptid=4785868][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谢谢!我们已经是第二代留学。看旺旺上的帖子,有时感觉象时光倒流,看到自己父母的影子。名校论,办公室中比儿女,投资回报论。。。 自己留学一路走来,看到外国同学父母的不同表现,虽然心里不恨父母,但是自己下决 ... [/quote]
你这段话是给所有父母敲警钟。很好的,谢谢!.
糖果她妈 2011-9-1 19:00
回复 84楼全职妈妈 的帖子
可能是我没说清楚,我觉得中国学生的人文素养本身就因人而异。
其次用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视角得出的结论就会不一样 ,所以不能简单的说中国学生不如外国学生。而且我觉得人文素养这东西应该是不存在什么“崇洋媚外” 的,每个国家或民族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但最终的道理是相通的。所以不能说读“四书五经”的人就没有增加人文素养,只有读“莎士比亚”的人增加了人文素养,两者对于人文素养而言是没什么差别的 。但对于在国外读书的中国学生来说,你读了很多“四书五经”可能因为文化差异,无法用外国语言对外国人清楚的表达出来,让他们理解并让他们认同,就会让人产生你没有人文素养的错觉,可是我们自己应该坚信我们学的那么多老祖宗的东西同样是有价值的人文素养,我们应该努力让别的国家的人认同,当然即便别人不认同,我们也无所谓,我们不能让别人的标准来困住我们的行为,并妄自菲薄。
简单的说就是可能很多人在计算时没有把国内的文化算在中国学生的人文素养上
任何一个人若不能融入新的环境新的集体,他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孤独感 ,不要说在国外,就是在国内的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学校都有可能产生。若想解决这个问题,从小就要培养孩子与不同人打交道的能力。只要对方是个人,管他中国人外国人城市人乡下人地球人外星人,只要你想加入这个集体,你就有能力加入的话,哪还会有什么孤独感呢?所以我认为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还是社交能力不足。至于说孤独感是普遍情况,那只能说明中国学生社交能力不足是普遍现象。还有若加不进别人的群体,那就想办法吸引别人到你周围来,这就需要更高的技巧了。还可以教会孩子享受孤独,一个人的时候弹弹琴、看看书、打打球、画会画、唱唱歌、学些新的东西......
[[i] 本帖最后由 糖果她妈 于 2011-9-1 20:49 编辑 [/i]].
不二周助 2011-9-1 19:22
背景不同哦。我女儿举了个例子,好比一个从小在农村的孩子突然来到上海一个很好的学校,周围全是城市的同学,一开始在交朋友方面肯定不是那么如鱼得水。因为大家的兴趣爱好,理想,生活方式都不同。如果这时正好又另外一个和他背景相同的孩子也来了,那肯定他俩在一起,因为这样子很轻松。.
不二周助 2011-9-1 19:43
另外,孩子的世界和成人不能比。孩子不世故,很直白,常常有幼稚的恶作剧,他不会知道,也不管对方的心是怎么想的。他根本不在乎对别的孩子心灵造成什么伤害。社交能力在孩子面前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高中都是自成圈子,留学生几乎很难接近主流圈。我女儿去了几乎全是白人的学校,在经过一系列的被欺负后,她冲进去了被认可了,但我发现如发展下去会变得太Strong,全是外国人一套,然后和一帮很厉害很厉害的外国丫头一起真不知道会变得怎么样。回来时间长了叫她再去,她就要好好掂量,说不想再重来一遍,太累。.
糖果她妈 2011-9-1 19:45
回复 90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你女儿也说了只是一开始嘛,可是对于早就有出国想法的家长,对方国家的背景、生活方式自然也是要了解的,而且现在上海的小孩子的生活方式应该和国外也没太大的差别了吧,对于无关乎公共道德方面的行为(只要不影响别人)也不一定非要和别人一样吧.
糖果她妈 2011-9-1 19:52
回复 91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外国人的一套”是怎么样的呢?能不能做到和她们“和而不同”呢?
[[i] 本帖最后由 糖果她妈 于 2011-9-1 19:53 编辑 [/i]].
不二周助 2011-9-1 19:56
回复 92楼糖果她妈 的帖子
上海和外国生活方式差别太大了~~
不和别人一样人家就不带你玩了,还经常恶作剧你。
我女儿说不睬就不睬,自己拿本书看看吧。不行!走过来走过去的小孩都在你书上拍一下,让你没法看。.
不二周助 2011-9-1 20:42
[quote]原帖由 [i]全职妈妈[/i] 于 2011-9-1 17:10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48464&ptid=4785868][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能定义一下中国文化的范畴吗? 我在上海,感觉找不到了。 到处都是舶来品。 [/quote]
上海是少。去北京待过一段时间,觉得北京这种氛围比上海要浓。但是现在那里的白领出生在北京的人一半都没有,虽然都是说的北京话,可全来自天津,河北,东北,南方也有。.
糖果她妈 2011-9-1 21:03
回复 94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那对捣乱的同学可以义正严词的“凶”一点吗?说已是中学生了,这是很无聊的行为,希望她自重之类的。因为国内也有这种小孩,我是这样告诉我小孩的,当然国内还可以告诉他妈妈或老师.
糖果她妈 2011-9-1 21:20
回复 85楼全职妈妈 的帖子
我觉得《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四大名著、《史记》、《三十六计》、通史......等等,近代的有张爱玲、巴金、茅盾、张恨水......等的书都很好看(有点混乱,按照我喜欢的来写的),现代有路遥、三毛、海岩、六六.......
全职妈妈 2011-9-1 22:20
回复 97楼糖果她妈 的帖子
如果你真正了解国外, 你就会有其他想法。 我在办星吧阁的过程中, 就在外教的指点下, 发现了中国在海外的生命了。 老师介绍我们了解了 中国的灰姑娘-叶沈, 现在我们星吧阁了的Jame 老师也再推广一本关于神笔沈姑娘(类似神笔马良)[url]http://weibo.com/2297095540[/url] 的
故事, 另外我很喜欢华人知名美国儿童画家Ed Yong( 我的博客中有介绍) 的作品。 如果你看过这些, 就了解好莱坞的《功夫熊猫》是多么水道渠成的事情了。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我们知道的, 也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 其实不一定非要读书, 每个人都可以演绎很多事情。 你提及大一些著作, 可能有人喜欢, 有人不喜欢, 他们属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但不一定能代表中国文化。
什么能代表中国文化,其实是个非常难得问题, 中国政府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广告也试图代表中国, 但是它能代表中国吗?.
全职妈妈 2011-9-1 22:24
回复 97楼糖果她妈 的帖子
中秋节来了, 您能说出嫦娥奔月的典故来源吗? 我很惭愧, 有一天12岁的儿子给我讲了个透, 我很惊讶他的博学, 他考试我他的知识来源一本我买的英文童书中。
还有我用麻将教中文, 很多外国人都感到非常有文化的。
[[i] 本帖最后由 全职妈妈 于 2011-9-1 22:26 编辑 [/i]].
全职妈妈 2011-9-1 22:27
回复 96楼糖果她妈 的帖子
别人有好奇的成分在里面。我曾经和外国友人带孩子在杭州游玩, 遭到春游的小学生大围观。 3岁的小孩被吓哭。 我女儿奋勇的为他们撑起伞做保护。 以后我不太敢和外国小孩一起出游了。
[[i] 本帖最后由 全职妈妈 于 2011-9-1 22:30 编辑 [/i]].
全职妈妈 2011-9-1 22:32
回复 87楼慢吞吞 的帖子
我儿子回来留过一级, 现在有跳回去了。 我感觉你还是要早一点面对问题, 越拖越不好解决。.
全职妈妈 2011-9-1 22:36
回复 61楼糖果她妈 的帖子
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还是要区别对待的。 中国的留守儿童就不少了, 现在有出现很多留学少年。 中国的成年人以各自理由将少年儿童和父母分离, 对于整个群体会出现的问题, 其实很难预测的。.
不二周助 2011-9-1 23:00
[quote]原帖由 [i]糖果她妈[/i] 于 2011-9-1 19:52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48780&ptid=4785868][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外国人的一套”是怎么样的呢?能不能做到和她们“和而不同”呢? [/quote]
和而不同,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关键大家都是十几岁,都不成熟,都不能强大到不被同化却仍然在集体里混得蛮好。女孩们在一起就是谈论约会,打扮,Party,会用一些自创的英语表示只有我们这些好朋友能听懂,顺便排挤一下其他女孩。男孩和女孩玩不到一块,除非喜欢你要找你做女朋友。我们是私校,家长还是管的,到家就太平了,都去上钢琴课什么的了。据说公校里更不得了。
不过喜欢读书的人也有,都是自发喜欢,天天写文章想做作家的,就很在意这课的成绩。
中国孩子即使被认可了,要交到知心密友,也是非常难的。
[[i] 本帖最后由 不二周助 于 2011-9-2 06:16 编辑 [/i]].
不不园 2011-9-1 23:24
我问一个问题,同在东亚文化圈,韩国和日本在耶鲁的学生人数如何?也存在虚位以待的情况吗?美国名校又如何看待韩国、日本学生?.
慢吞吞 2011-9-1 23:44
回复 101楼全职妈妈 的帖子
怎么面对?都他自己选择的。.
慢吞吞 2011-9-1 23:45
回复 104楼不不园 的帖子
我们这个中学白人会主动找中国人说话,但不会主动找韩国人。.
不不园 2011-9-1 23:59
回复 106楼慢吞吞 的帖子
这是为什么?我仿佛在哪个帖子里看见过,韩国学生申请美国名校的成功率挺高的,要么我记错了。.
不不园 2011-9-2 00:12
回复 98楼全职妈妈 的帖子
是Ed Young哦
我买过他的一本书:What about me? 故事类似于美国绘本“晴朗的一天”,画风很独特,要命的是,我居然看出了阿拉伯风,然后自做主张把他当成中东人了。刚才去查了下,原来他生在天津。
同意全职妈妈的观点。我们的历史文化虽然悠久,但怎么叙述,才能让西方一般人接受,是个大问题。
感觉我们的文化输出手段太单一,光靠整些古典名著的英文版,很难有市场。Ed Young这样的人多多亦善,用绘本,用动画,用一切新鲜的手段,才能扩大我们文化的影响力。.
慢吞吞 2011-9-2 00:17
回复 107楼不不园 的帖子
跟申请名校没关系。韩国人读书非常刻苦倒是真的。
可能白人对中国人更好奇?也可能中国人刚来,韩国人都在美国中学留学好多年了。.
不不园 2011-9-2 00:26
回复 109楼慢吞吞 的帖子
呵呵,我其实还是针对一楼和前面几楼耶鲁对中国学生的态度、评价等有感而发的。
我真的挺好奇我们的两个东亚邻居出来的学生,美国名校怎么看待他们的。.
慢吞吞 2011-9-2 00:31
回复 110楼不不园 的帖子
估计都划进亚裔的池子了。。。等全职不二来说。.
不二周助 2011-9-2 09:01
[quote]原帖由 [i]全职妈妈[/i] 于 2011-9-1 22:27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49198&ptid=4785868][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别人有好奇的成分在里面。我曾经和外国友人带孩子在杭州游玩, 遭到春游的小学生大围观。 3岁的小孩被吓哭。 我女儿奋勇的为他们撑起伞做保护。 以后我不太敢和外国小孩一起出游了。 [/quote]
是这样的。NN年前我还没生孩子时带外国人全家玩上海,就很多人围观孩子,我要不断说请不要围着着孩子。然后孩子说:“我们不是动物园的动物。”当时懂英文的人很少,然后围观的人就会问我:“你是外国保姆吗?”我晕,不解释。
现在我和老公带女儿和外国爸妈带他们两个小孩玩上海,苏州,北京,那么多年过去了,情况还没改变,很多人要和外国孩子拍照。北京有宣传文明礼仪的,有一个是不要围观外国人。
[[i] 本帖最后由 不二周助 于 2011-9-2 10:26 编辑 [/i]].
糖果她妈 2011-9-2 09:53
回复 99楼全职妈妈 的帖子
“嫦娥奔月的典故来源”我可以说出来的,不过不好意思的是,是我陪着我女儿听中国传统典故故事的CD时得知的,当时很有些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感觉呢
若同学是因为对中国人好奇才如此,可否借此向学校提出办中国文化展,拿些介绍中国的碟片、书画等给同班同学看,或组个学中文的社团什么的,不是即可增加和同学的交流,又可增加能力,考大学时又可作为essay的素材,不知是否可行
在杭州有可能会出现围观这样的事,在上海就不一定会了,外国人太多了。有一次我在市内办点事,要乘地铁不知怎么走最近,想找个中国人问问,结果还问到了一个日本人[tt3].
不二周助 2011-9-2 10:30
耶鲁不知道,名校不了解。反正一般外国人看中国韩国日本是差不多的。如果这个外国人在三个亚洲地方的其中两个住过,那就会区分。其实日本留学生数量上是相对最少的,据统计日本人是最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国家。
外国人眼睛里看出来中日韩的人就像我们看美英德法人,如果你不是接触过这些人,不了解他们的区别,不是都一样金发碧眼吗?但其实他们都不同的人。
人都是以来源分的,欧洲学生也会在一块,北美的一块,韩国一块,印度一块,中国再一个小团体,当中ABC一起,留学生一起,包括香港台湾。
我自己初中就参加过和美国同龄人的活动,印象最深的就是美国人太疯了,玩的运动太激烈了,当时玩个什么球打在身上真的很痛,还老是输。我感到有点害怕,再见的时候如释重负,终于好结束了。传统中国教育下的孩子应该都有这种感觉。
[[i] 本帖最后由 不二周助 于 2011-9-2 10:54 编辑 [/i]].
全职妈妈 2011-9-2 11:49
回复 113楼糖果她妈 的帖子
我听完儿子英文版的嫦娥奔月,怕不正宗,还白度了一下,发现其实故事的版本很多。文化有点象种子,需要一代一代种下去,长出来其中也有变异和基因突变。您不妨和女儿一起种种文化。
好奇分很多种,美国无论在教育和传媒的手段上都日新月异。您介绍的方法在美国见到多次,多数是大使馆背景对老华侨统战的,回来对国人宣传国际形象的法子,对美国本土人没有太大吸引力。这些形式的互动性比较差,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
其实比较有国际视野的中国推广是来自第二代,第三代…他们了解美国的体系,又有着强烈的愿望,他们其实用他们的精神做载体,传播中华文化,非常有感染力,比起第一代急于溶入主流社会的心态来说,有了多一点的从容和沉淀。.
toboyMM 2011-9-2 11:58
记得龙应台儿子写的那本书上,说起他在港大留学时,来自德国/英国的学生宁可跟语言沟通不畅的西班牙人一起玩,也不会跟美加来的凑一块,文化这个东西没办法的..
糖果她妈 2011-9-2 18:57
回复 112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上海不会吧,上海外国人老多的,我女儿的幼儿园、小学都有外教老师,外面的培训机构里也到处都是外国人,就是出去玩,不管是去欢乐谷、热带风暴、佘山月圆园玩都能看到外国人或外国小孩,从来没看到有围观的情况,除非是在上海玩的外地游客倒有可能少见多怪围观一下,连在上海做小生意的外地人我都看到好几次有人用结结巴巴的英语讨价还价呢.
糖果她妈 2011-9-2 19:16
回复 115楼全职妈妈 的帖子
我说的方法是源于一在中国长大的犹太人妈妈介绍她儿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件事,那时他们刚回以色列,妈妈靠在街边卖中国春卷来养活三个孩子,后来他们邻居对她儿子说犹太人不管大小没有白吃饭的人,她大儿子就决定帮她卖春卷,方法是利用大家对中国的好奇,向学校申请办中国文化展,把他们从中国带去的东西向大家展示及示范,同时免费提供中国小吃(春卷),但每个参加的人要付少量费用,他妈妈还现场教大家做,后来成功举办了好几场,她小儿子则利用这个机会向学校食堂成功推销了妈妈的春卷(批发给学校),后来好象她两个孩子都成功考取了著名商校.
糖果她妈 2011-9-2 19:25
[quote]原帖由 [i]全职妈妈[/i] 于 2011-9-1 22:36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49217&ptid=4785868][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还是要区别对待的。 中国的留守儿童就不少了, 现在有出现很多留学少年。 中国的成年人以各自理由将少年儿童和父母分离, 对于整个群体会出现的问题, 其实很难预测的。 [/quote]
所以我老公是希望以后我们两个跟着小孩一起去美国的,房价好叫比上海便宜了,就是不知等她长到高中时,情况又会有什么改变.
糖果她妈 2011-9-2 19:31
回复 115楼全职妈妈 的帖子
这种东西还是看中文的好,我觉得看英文的就好象吸收了被别人咀嚼过的东西,味道终究会有些不同,同理看国外的也是应该看原著最好.
全职妈妈 2011-9-2 23:33
回复 118楼糖果她妈 的帖子
啊, 这个妈妈推销的是中国概念,不一定是中国食物。 她的春卷中国人一定会说不好吃。 不信你尝尝美国中餐馆的春卷就知道了, 我记得当年还和外国人争论过。 犹太妈妈之所以成功, 其实她对西方运作很了解即便她在中国长大。 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人,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比如我辅导过一个中学生, 他很喜欢周杰伦。 我引导他如何向外国同学介绍周杰伦, 他很茫然。 我启发他周杰伦和那种音乐流派比较近似, 他很茫然。 我问他有什么工具可以帮他, 他也想不起来, 他说他很喜欢《青花瓷》。 我建议他查查 wiki, 他后来表示他不想花太多时间在这些业余爱好上。
其实我后来查了一下, 周杰伦的作品可以归类为 R&B, rap, and rock genres。 从这里开始接受, 外国人中喜欢R&B, rap, and rock genres的人兴奋度就会高。 但是我们的孩子其实不太会做研究, 不太会了解如何开篇。
原著一定比别人咀嚼过的东西? 我觉得有些东西不一定。 有个例子, 比如KFC的油条一定比街上的差吗? 我不知道。 街上原汁原味的油条, 我已经很久不买了, 有点怕那油。 馋极了, 就KFC买过的。 还有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文的儿子看不进去, 英文的对于这种读者, 也不失为传播文化的一个补充途径, 您说呢?.
糖果她妈 2011-9-3 22:20
回复 121楼全职妈妈 的帖子
那倒也是。不过对于中国的东西,我还是认为中国本身的会比较好点,但大陆对于少儿接触古典文化方面的东西的确做的不够好,我比较喜欢台湾的,常买那边的CD,在带孩子出去玩的路上放给她听,我觉得效果满好的。另外像故事还好,若是唐诗宋词,看英文的,那意境是大不相同了
[[i] 本帖最后由 糖果她妈 于 2011-9-3 22:24 编辑 [/i]].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