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玖妈妈 2010-10-28 13:47
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剖析及教育对策
目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的手段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的社会问题,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各部门、学校及家庭必须研究、认识和解决的课题。
一、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剖析
1.青少年心理断乳期延长,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导致其言行失范,诱发犯罪行为
从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方面来看,青少年时期是由本能的生物人向理智的社会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处于这个特殊阶段的青少年生理上发生了急剧而显著的变化,但其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滞后,缺乏合理调配自己活动的能力,使其在认识与情感、认识与行为、情感与意识行为、以及自我意识内部各成分之间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化解,极易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障碍。
2.不当教育造成青少年不健康的性格和心理
目前,大部分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一部分独生子女由于不当的家庭教育和缺乏集体合作环境,很容易诱发心理问题,如性格孤僻、耐挫力差、交际恐惧症、自闭症等。调查表明,我国独生子女中约30%有适应能力障碍,这一病灶是一颗定时炸弹,稍遇挫折就会爆炸,引发暴力的过激举动与犯罪行为。
社会教育也存在着“盲点”。目前,社会对青少年的法规制约力度不够;社会教育场所太缺乏,非营利性的文化宫、青少年宫、科技馆、展览馆、图书馆等太少,高质量的优秀的精神文化作品少,满足不了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各种复杂原因导致青少年心理品质较低
(1)情感上的问题。恋爱不成或恋爱失败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心理变异,变得自卑、厌世,进而走向极端。
(2)就业问题。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青少年找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青少年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3)交际困难。现代青少年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不善交往,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据温州市对青少年的调查表明,目前因交际困难所造成的心理问题已超过其他因素,成为诱发青少年心理问题与暴力言行的主因。
(4)社会阅历浅而诱发犯罪。青少年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随心所欲,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一些共同犯罪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并没有完全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随其他成员盲目干事,人云亦云,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源头”
1.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社会环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智力正常、人格完整。我们应当积极地去培养青少年的良好人格,让青少年胸怀坦荡、言行一致、热爱生活、情感淳朴;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并乐于帮助他人。
2.家庭参与和社会支持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障
第一,家庭参与。提倡家庭和睦、互爱互助,以文明、民主的方式解决家庭问题和家庭矛盾,是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青少年有许多心理冲突和挫折是来自家庭,如学生在校学习不顺心,又遇家庭出现矛盾时,这种“内外夹攻”对心理健康的损害是很大的。相反,夫妻恩爱和睦,父母子女相互信赖,孩子即使在外面受到打击,在家里也能得到安慰、支持和鼓励。这种家境对于青少年心理平衡的维持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能得到同学、朋友、学校的理解与支持,尤其是能得到心理专业人员或心理医生所给予的指导和帮助,这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美国,中学生对完成“已任”的自信心普遍较强。其自信心的来源,一方面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性;另一方面是来自心理医生的咨询和指导。而我国的中学生,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最怕找心理医生,恐怕被人误解为“精神病”,从而讳疾忌医,这十分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
3.及时矫正青少年犯错误前的心理状态
(1)不平衡心理。这是当前青少年犯错误前的一种主要心理状态。不平衡心理的产生与互相攀比及尊卑感等因素有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分析,有不少家境较好、从小有优越感、中小学成绩也很优秀的学生,当他们进入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后,面对来自各地的优秀学生,优越感变成了失落感,心理产生不平衡又不能调整心态去适应环境,日积月累就容易形成心理疾病,严重时就可能走向极端。
(2)逆反心理。这是对青少年有很大的消极影响的不健康心理。主要原因与“代沟”和教育方法不当有关。青少年与中青年人由于学识和阅历不同,在认识观、人生观方面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果成年人(家长、教师等)一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青少年,尤其在教育方法上简单而缺乏耐心,批评多而鼓励少,甚至于实施惩罚,就会形成隔阂和“代沟”,激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3)孤独和空虚。青少年的这种心态,主要是由于缺乏自身心灵成长所需要的关爱、友谊和情感而产生的。终日孤独而变得空虚,只好整日东游西逛,上网聊天或寻求其他刺激来满足心灵需要。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不良事物的引诱而犯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4.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支持性条件。除了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开展心理咨询外,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种教学过程中都包括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把人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5.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
我们应根据青少年成长的需要,通过不同形式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首先,要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挫折。同时要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受挫折,领略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复杂。通过转移、升华、补偿等方面,帮助青少年理智地走出挫折的阴影,从而锻炼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6.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消除抑郁、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的重要手段。第一,帮助青少年改变社交观念,不要把必要交往看作是浪费时间,而应看作是扩展视野、增强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第二,帮助青少年扩大社交范围,形成立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指导青少年多渠道交往,利用郊游、联欢、寒暑假、社会调查等加强交往实践;第四,指导青少年注意交往对象的筛选,注意与良师、益友、学者、专家、事业有成的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宽容待人。
7.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青少年施行适应性教育
青少年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培养协作意识,从而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还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吸收青少年主动参与各项工作和活动。如负责组织青少年心理健康协会,邀请相关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心理教育宣传,进行心理问卷调查。这会使青少年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子玖妈妈 2010-10-28 13:52
这是篇有点八股的文章,但我确实蛮关心这个问题,不仅仅是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我们如何能保证孩子长大成人后不成为一个危害社会的人呢?很多家长会说,我们家孩子蛮乖得,不会有事。但实际上现在很多高智商犯罪往往发生在一些看上去很乖的孩子身上。
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教育避免这点呢?.
混凝土 2010-10-28 21:38
这得从小入手啊!亲子关系融洽,家庭温暖,孩子幸福感强,不需要到外头寻找精神慰籍,也就没啥机会误交损友,铤而走险。.
卡米的宝贝 2010-10-28 22:13
犯罪心理学,犯罪学的范畴吧,挺有意思的.
记得曾听到过个统计,大概意思是18-25岁的激情犯罪率好象是最高之一.....
myxlzs 2010-10-28 22:24
财富
20世纪初,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弗兰克,一次银行抢劫,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拖着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但在道义,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还的代价是三十九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小维尼 2010-10-29 13:05
回复 5#myxlzs 的帖子
如果换成是中国商人,估计大家想到的第一个方法是:对外宣布破产。
这样一来,天文数字的存款就可以不用偿还了。最后倒霉的是储户。
不要说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事实上绝大部分中国商人(包括那些公司)的诚信度在老百姓眼里早以成为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