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 2010-7-10 12:35
看诗不分明 转载
——写在前面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03.21 版次:B-9
看诗不分明 ——写在前面
潘向黎
几年前写过一些和古诗有关的小文章,总题目叫做《看诗不分明》。后来有读者来信问这是什么意思,说来惭愧,我不记得是怎么回答的了,甚至不确定是否回答了——因为我写作一向毫无计划性可言,“不分明”了一阵子之后,又写起小说来,根本不“看诗”了,完全进入另一个心理时空,每逢这种时候,我会暂时性失忆,以前写过的好像与我无关,反应显得有点麻木,只有说到我正在关注的方面,我才会两眼发亮滔滔不绝。记得那个读者来信时,我的感觉是:什么“看诗不分明”?谁写的问谁去。但是,后来又不写小说了,不知什么时候我开始怀念那段“看诗”的时光,那是真正的有滋有味,让人觉得“是个中国人真好”甚至“活着真好”的时光。许多中国人会和诗词结下终身不解之缘,看来,我也会是其中的一个。现在,承蒙《夜光杯》的雅意得以再续前缘,满心欢喜,贻笑大方诸虑也顾不得了。
这个专栏仍叫《看诗不分明》。趁着这开头的机会,容我把这几个字的意思稍作解释。
最初想到“不分明”这三个字,是因为喜欢《子夜歌四十二首》里“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这一句字面上就有画意,水雾缭绕之中,荷花若隐若现。当然这里“莲”是“怜”的谐音,诗的意思是在揣测心上人的心意,觉得对方的感情还不够明确,将恋爱中那一种盼望夹杂忐忑的心情写得很传神。字里行间弥漫着烟水汽,充满了若隐若现的朦胧之感。雾气之中的荷花,若有若无的情愫,同有一种“不分明”,但比起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两情似火的热恋,另有一种微妙、含蓄,因此自有一番动人心处。
后来陆续想起,《红楼梦》里曹公借黛玉之口吟出“和云伴月不分明”(《菊梦》),至于“一场春梦不分明”则反复出现在多位诗人笔下,包括纳兰容若在内。
“看诗不分明”并无深意,首先是一句大实话。我对古诗是纯业余的热爱,我的“看诗”也是与学术研究无关的自说自话,自知才疏学浅,诗词格律、古代历史、古典文艺理论等方面都未入门,所以看诗难求透彻,“不分明”处在所难免。在这里聊一些和诗有关的闲杂话,期盼读者诸君多多包涵、指教。
第二,就诗本身来说,“诗无达诂”,某种意义上说“看诗”从来就允许“不分明”。我认为非学术的欣赏是允许“断章取义”的,而且断章取义比知人论诗更容易获得阅读的乐趣和单纯的感动。况且有一些诗作的底蕴本来就很难分明(比如李商隐的许多名作),即使努力探究也无法“分明”,不如就将“不分明”当成构成了其魅力的一部分。还有,对诗的理解,常有“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的现象,其中是非高下,很难“分明”。
第三,有时,误会也有误会的美。记得席慕容有一篇散文,说她的父亲一直把《送别》(也叫《离歌》)的第一句“长亭外,古道边”听作了“长城外,古道边”,以为写的是他的家乡,所以多年来很感动,从女儿口中知道了正确答案,反而很懊丧。她说:“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我赞成她的这个观点。读诗的感动,即使有的是由误解带来的,也仍可珍惜。人生苦短,一瞬间的心动也是好的。
人生在世,黑白要分明,爱憎要分明,泾渭要分明,赏罚要分明,但是看诗,可以不分明。再说,隔着迢迢的时光和时代的烟尘,多少历史真相都无法分明,何况于诗!
现在的日子太忙太紧太实用了,有时候让人觉得活得有点可怜。背对潮流坐下来,静静地读读古诗,如何?.
ww 2010-7-10 12:36
得江山之助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03.31 版次:B-5
得江山之助
潘向黎
初唐入盛唐时,有一位重要作家叫张说。他曾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博学多识,为文骈散皆工,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当时朝廷的重要文告,多出自这两人之手,号称“燕许大手笔”,后人有“开元彩笔,无过燕许”的说法。他因为刚正不阿,敢直言,曾被贬到岳州,这次贬谪给他的诗风带来了变化。本来他的五七言诗,淡而有味,格调清新,贬谪之后变得凄婉深沉,更加感人。“既谪岳州,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之助云。”(《新唐书》本传)有人认为唐诗就是从他开始“渐入盛唐”的,可见他的开启时代的历史性地位。
当时有人说他诗风变化是“得江山之助”。真是非常有见识的一个发现,其中包含了超越张说这个具体个案的规律性总结。
“国家不幸诗人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说的是国家民族大的灾难、大的变动,往往给诗歌带来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带来强大的情感力量和全新的艺术魅力。同样,诗人体验的天南地北的山川景色、各种风土人情的阅历,也会给诗歌提供新的素材,带来新的风格。这是仅仅坐在书斋中“读万卷书”所不能带来的,可以说,行万里路,为的就是谋求“江山之助”。
王之涣不做官后,过了十五年的漫游生活,走遍了黄河南北,所以他留下的虽然只有六七首绝句,但是都气势磅礴、意境高远,堪称唐人绝句中的瑰宝。比如脍炙人口、稚童能颂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还有被评为唐人绝句的压卷之作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中的“江山之助”都是非常明显的。
王昌龄的边塞诗硬语横空、气吞山河,也因为他到过河陇、玉门,对边关生活有过亲身体验。即使勉强将“秦时明月汉时关”纯粹归功于想象力和语言的锤炼,那么“青海长云暗雪山”“黄沙百战穿金甲”“大漠风尘日色昏”这些名句就绝对不是凭想象力可以写出来的,其中“江山之助”的巨大和神奇正不可忽视。
边塞诗的代表诗人素有“高岑”(高适、岑参)。岑参早年的诗歌风格绮丽风华,后来两度出塞,任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幕中的判官,在大漠绝地之中久经征战,诗风大变。不但所写的都是“狂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的前人“未写之景,未辟之境”,而且起句奇峭、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格调高迈,真是笔挟风云,气吞万里。“平沙万里绝人烟”的大漠,严寒、风雪、旌旗、马蹄、角声,给了诗人无限的灵感和豪情,这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陆游这样深深叹服:“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得江山之助一至于此,可谓登峰造极。
李白早年出蜀漫游,经洞庭,过江夏,趋扬州,转吴越,后北游洛阳、太原等地,长安三年之后,又到梁、宋一带漫游了十年,后来流放夜郎,中途遇赦归来,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李白的一生可谓漂泊的一生,但是他开阔的眼界、雄浑的境界、飞扬的意气,在在可以看到“江山之助”对一个不得意的诗人的巨大补偿。“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这些名句无不见证了一双浪漫主义的眼睛、一个天才的灵魂和许多名山大川相遇时发生的奇妙的化合反应。李白一生深受不遇之苦,也深得江山之助,对于后世的读者可谓幸莫大焉。
江山之助,在岑参、高适来说,是大自然对顺境中人的激励和滋养,在王之涣、李白来说,则是天道对失意人的补偿。
至于辋川之于王维、草堂之于杜甫,则是带有精神家园色彩的特殊“江山”。王维到达一生顶峰的闲适清幽,杜甫一生难得的平静喜乐,都是另一种“得江山之助”的证明。.
ww 2010-7-10 12:37
有一种牵挂不需要回答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04.13 版次:B-5
有一种牵挂不需要回答
潘向黎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的这首《杂诗》不愧是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名作。二十个字,浅显得如话家常,却别开生面,匠心独运,结尾有问无答,含不尽之余味,正是诗家高手的手段。
当然这也有源头。陶渊明的《问来使》:“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屋南山下,今生几丛菊?蔷薇叶已抽,秋兰气当馥?归去来山中,山中酒应熟。”陶渊明对来使问了三个问题,菊花长了几丛?蔷薇长出了叶子了吧?兰花已经吐露出香气了吧?最后是一个充满向往的揣想:等我回到山中去的时候,酒应该已经酿熟了。一切提问和想象围绕着山中的花和酒,略去了其他日常化、世俗化的细节,凸显了隐士高洁超然的情怀。王维应该是受了陶渊明的影响,但是提问的内容更少了,少到只有一项,只问梅花,不及其余,删繁就简,高度浓缩,更有诗意,更富韵味了。
和这样的功力相比,唐初的王绩,几乎是“失控”了。“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院果谁先熟?林花哪后开?”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还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虽然写出了游子思乡的心情,但是缺乏选择,没有重心,缺乏“爆发点”,诗味也不足,难怪往往被作为失败的例子来和王维作对比。
王绩的这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中,我只喜欢“羁心只欲问”这一句,确实,对故乡的思念其实是千头万绪的,事无巨细都令人牵挂,不论问多少项、怎么细细描述都不足以让人得到满足,真是越问越急,越饮越渴。理虽如此,但写诗毕竟是艺术,提取和锤炼是必须的,如果选取得当可以说是越少越好(当然这个选取最难最见功力)。所以,轻轻地问一句“梅花开了吗?”就胜过了絮絮叨叨、细大不捐的一大堆问题。
但是原因好像不仅如此,对于故乡的提问,似乎有回答的总不如没有回答的好。
无名氏的《十五从军征》:“道逢乡里人,‘家里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也是久别故乡的人对乡人的问讯,而且有问有答,回答得还很详细,却因为太实在而失去了想象的余地。王安石显然领会了王维的妙处,也努力模仿,他的“道人从何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许长。”也绝不芜杂,只把“梅”变成了“松”,两者轮廓仿佛,但是细细品味,总觉失其神韵。原因不是别的,正是有了这个老老实实的回答。这一答,王维式的含蓄没有了,王维式的空灵也不见了。王维清新而飘逸,王安石则质朴而近“木”了。
不答比答好,有的诗更进一步,连问也不问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这是快到家乡的奇特而纠结的心情。“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杜甫《述怀》),这是战乱中不能回乡、亲人离散时牵挂到恐惧的心情。同是太想问而不敢问的矛盾心情,前者还属于微妙,后者则已经归于痛苦。
答或不答,问或不问,对于故乡的爱和牵挂,永远是游子心中的萦绕而不解的情思,没有人可以给出完美的回答,因为没有一个回答可以解渴。因此这种提问其实从来不需要回答。
真正的解决方案其实只有一个——回乡。请看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题》:“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人在暮年回到了故乡,乡音未改,湖光依旧,往昔的荣华富贵比过眼云烟还轻,所有的牵挂得到彻底的满足,心灵得到了彻底安慰。一个多么幸运的人,一个多么好的归宿。对于所有远行人、思乡客来说,贺知章是一个完美的榜样。.
ww 2010-7-10 12:38
七绝圣手的悲剧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04.22 版次:B-5
七绝圣手的悲剧
潘向黎
最早知道王昌龄,是在李白的诗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因为这样优美的诗句,当年不过十来岁的我,在父亲从外地买回来的一套书法书签上,一下子选中了这张,而且用了许多年。龙标是地名,在今天湖南黔阳县西南。龙标也指一个人,就是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今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中进士,授汜水尉,二十二年(734),又中博学鸿词科,为校书郎,出为江宁令,后因“不护细行”,被贬为龙标尉,所以世人称之为“王江宁”、“王龙标”。当时不少诗人认为他是被冤屈的,对他表示无限同情,李白的名作就是在那时写给他的。
但是,断送前程从来都不是天才最大的悲剧。安史之乱起,诗人归隐乡里,竟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和他过去的被贬一样,理由都是语焉不详,其实很可能根本就没有理由——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七绝圣手”算什么?杀他和杀任何一个贩夫走卒一样简单容易。但是这一次,连苍天都看不下去,要为诗人报仇。《两唐书·张镐传》记载:张镐按军河南,命令各州率兵救睢阳,闾丘晓(他这时是谯郡太守)迟到了,睢阳陷落,守将殉国,张镐要杀闾丘晓,闾丘晓乞求不杀自己,理由很传统也很人性:家有老母。张镐回答:“王昌龄的母亲,又是谁来养活呢?”闾丘晓顿时“默然”,他哑口无言,他知道自己作过的孽,知道报应来了。杀了王昌龄的人终于被杖杀。
不难想象,张镐的这一声充满道义愤怒的喝问,在当时是如何大快人心,就是在今天听来仍然像一声惊雷,冲破历史的积尘和层层的凝血。当然也有人说为王昌龄雪恨的是高适(见范摅《云溪友议》上卷《严黄门条》):“章仇剑南为陈子昂雪狱,高适侍御为王江宁伸冤,当时拥为义士也”。王世贞引用此语后这样评价:“此事殊快人,足立艺林一帜,但不见正史及他书耳。”(《艺苑卮言》卷八)有学者猜测实际情况是高适所部归张镐指挥,所以有人将这件事归功于主帅,有人将它归之于具体执行者的(羊春秋《唐诗精华评译》)。不论这位义士是谁,他那声充满正义感的喝问,真是替天下蒙冤受屈的读书人出了一口恶气,千年之后还让人忍不住毛发俱耸,拍案呼快之后,不知该潸然泪下还是浮一大白。
这一切,对世道人心有意义,但是对那位被命运抛弃的天才诗人,其实没什么益处。幸亏对那些诬蔑毁谤,他早就自己洗刷了——“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他让友人对洛阳亲友这样转达:王昌龄是正直无瑕的,他冰清玉洁,心地光明。这是一个诗人的心迹最真切的表白,于是关于他,他被贬被杀的罪名谁都弄不清、记不住了,只记得这胸襟磊落的诗句,甚至就是这晶莹剔透的七个字:“一片冰心在玉壶”。说他“天才流丽,音唱疏越,几与太白比肩”(胡震亨《唐音癸签》),“与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王世贞《艺苑卮言》),都不为过。
自然,王昌龄的成就和“边塞”分不开。他年轻时曾经到过河陇、玉门一带,对边塞风土和戍边生活有亲身体验,当这种宝贵体验和他的才华相结合,就使他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成为唐诗中的辉煌杰作,千古传诵。《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取材大,境界大,气魄大,高昂雄浑,音律铿锵,略带苍凉却气定神闲,是盛唐才有的气象。
“太白、龙标,绝伦逸群,龙标更有‘诗家天子’之号。(宋荦《漫堂说诗》)”这大概是对王昌龄最高的评价了,想到唐代是诗歌的高原,李白是唐诗中的巅峰,这大概也是对一个唐代诗人高得很难再高的赞美了。只是,这样崇高的评价,换取那样不幸的一生,不知道自有历史以来,有几人肯?或者该问:可有人肯?.
ww 2010-7-10 12:38
唐宋诗人的绰号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05.13 版次:B-5
唐宋诗人的绰号
潘向黎
名、字、号以外,诗人往往有一些别的名号,比如李白是“诗仙”“谪仙人”,杜甫是诗圣(其作品是“诗史”),刘禹锡是“诗豪”,李白和王昌龄又分享“七绝圣手”,王昌龄还是“诗家天子”……这些都是时人或者后人给他们的美称、雅号,是评价性的,正式而庄重的。
绰号则是对一个人略带戏谑的称呼,一般人被起绰号往往是抓住某一个生理或者性格的特征(常常夸大),而诗人被注意的特征往往与诗作内容或者生活有关,因此也别有趣味。
比如,骆宾王被叫作“算博士”,这是因为他在诗中喜欢用数字作对。看看他的《帝京篇》就知道他获得这个“头衔”不冤枉——仅在这一首诗里,就有“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小堂绮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且论三万六千是,宁知四十九年非”等句。
“算博士”还可算不褒不贬或者亦褒亦贬,诗人被起绰号更多的是持欣赏态度的,比如赵嘏因为《早秋》中有“长笛一声人倚楼”,人称“赵倚楼”,可谓一句成名;温庭筠文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韵,人们便称他为“温八叉”;“草圣”诗人张旭则因为性格狂放而时称“张颠”,杜甫《饮中八仙歌》中说他“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说的就是他大醉中以头着墨然后书写的可爱狂态;郑谷则因为一首《鹧鸪》而成了“郑鹧鸪”(关于郑谷,还有一个特殊的称呼——一字师。他建议齐己将《早梅》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数枝”改成“一枝”,而成了齐己的“一字师”)。韦庄则因为长篇叙事诗《秦妇吟》通过一个少妇的自述,写出了动乱年代人民的痛苦,影响很大,因此有了“秦妇吟秀才”的绰号。许浑,因诗中多用“水”字,人称“许浑千首湿”。僧人贯休,以诗闻名,其诗有“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万山得得来”句,被人称为“得得和尚”。
给诗人起绰号的风气,不但唐代如此,宋朝也如此。词人张先因“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三句得号“张三中”,又因“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风絮无影”被称作“张三影”;宋祁因为写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便得了一个异常美妙的绰号“红杏尚书”,秦少游清新婉丽的《满庭芳》中“山抹微云,天连衰草”一句名句,更给他带来了“山抹微云秦学士”、“山抹微云君”的风雅称号(后来他的女婿范元实在酒宴上被人问“公亦解曲否”,都用“吾乃‘山抹微云’之婿也”来回答,而且“众人皆惊”,可见秦少游词的影响之大)。
词人贺铸晚年的一首《青玉案》曾名动一时,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广为传唱,贺铸也因此成了“贺梅子”。
词人张炎,其《解连环·孤雁》词广为流传,人皆称之“张孤雁”。又曾因写《南浦》咏春水一词,被人称“张春水”。
当然,有的绰号就不那么好消受了:与骆宾王同为“初唐四杰”的杨炯,因为喜欢在诗文中用古人名字作对,当时的人就笑他的作品是“点鬼簿”(唐人很风趣,给作品也起外号)。五代后蜀的王仁裕,写诗万首,时人称他“诗窑子”,可见前人对非艺术的批量生产从来是不认可的。
还有更糟糕的。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益,为人苛刻,性格多疑,偏偏这位仁兄“少有疾病”,所以防闲妻妾甚于防川,有在门口窗户上散灰的这样接近专业刑侦人士的举动,闻名遐迩,被人叫作“妒痴”,后来他致仕(退休)时曾加礼部尚书衔,故又称“痴妒尚书李十郎”。起这么可笑的绰号还不要紧,人们干脆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一种疾病,把妒忌成性、多疑成癖就叫作“李益疾”。这位颇有才华、“不坠盛唐风格”的诗人,终于因为心理疾病而被钉上了另一种耻辱柱。我总觉得他的“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颇得杜甫《赠卫八处士》神韵,因此为这位诗人感到悲哀。.
ww 2010-7-10 12:39
一句能令万古传(上)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05.28 版次:B-5
一句能令万古传(上)
潘向黎
一读唐诗,总觉得满纸珠玑,满目琳琅,其中的千古名句不胜枚举,出自一流大诗人之手的自不待言(这也是他们之所以成为一流大诗人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不少出自不那么鼎鼎大名的诗人之手。这些诗人的名字,往往就因为那一两句诗的永久生命力而成为不朽。
比如初唐的王湾,他的生卒年不详,诗作大多散失了,《全唐诗》中也仅存其诗十首。但是其中有一首《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写他初到江南看见万里长江和早春景色。中间两联,尤其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将他的名字闪闪发光地镌刻在了中国诗歌史上。
当时的燕国公张说就十分欣赏这两句,将它题写在政事堂上,每每以它作为好诗的典范。直到晚唐,诗人郑谷还在自编诗集卷末题道:“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表达了对这两句诗的无限景慕。这两句诗气象阔大,一个“生”,一个“入”动感十足:美丽的海日诞生于黑暗的残夜中,但终将驱走残夜的黑暗而给人光明。萌动的春意显现于残余的旧年里,却已经入主旧年的残余而示人生机。这两句,绝在构思奇特、令人耳目一新却又毫不雕琢,妙在写时节、状景之中充满了哲学的意味,新旧交替、希望永存,给人韧性的启示和乐观的鼓舞。
这样的诗人还有刘希夷。他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写流年似水、红颜易老,充满了对人生和生死、时间的深沉感叹,“年年岁岁”与“岁岁年年”的回环反复,表现了时间的绵逸悠长和大自然的永恒不变,读起来充满了音乐性,使这两句诗更富于艺术魅力。前人有“妙绝一时”的评价,其实倾倒的岂止是一代的读者!
这两句凄美婉转的名句还有着两个绝不浪漫的传说。其一是: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也是个诗人,刘希夷刚刚写完这首诗,还没等向外界展示,被宋之问读到了,宋之问因为喜欢诗中的这两句,苦苦恳求将这两句诗的著作权让给他。刘希夷不肯,宋之问勃然大怒,派人用土袋把外甥压死了。其二是想出这两句之后,诗人自己也觉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但觉得生死由命,加上不忍割弃,还是保留了下来,结果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见《大唐新语》《本事诗》)。这些故事未必能信,但都说明了这两句诗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们被它感动的程度。
韩翃是中唐“大历十才子”之一,但是他的名字得以流传,要归功于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这是他的《寒食》诗中的第一句。写寒食时节到处鲜花盛开、春光明媚的景象,若写“春城处处皆飞花”便落了寻常笔墨,诗人用“无处”“不”两次否定来强调,极写春花之无处不开,春色之无处不染,生机流动,暖意融融,有和风拂面、花光照人之感。前人对他有“意气清华,才情俱秀,故发调警拔,节奏琅然”的评价,确实非虚。
关于韩翃也有一则轶事。韩翃中进士后多年闲居,已到暮年,有一天半夜,有人敲门敲得很急,开了门,来人祝贺他“新擢驾部郎中,知制诰”。驾部郎中是掌管皇帝车马的官职,知制诰是负责给皇帝写诏书布告的官职,这在当时是较为尊贵的职位。韩翃不敢相信,便说:“必无此事,肯定是弄错了。”坚决不肯接受。当时正好有一个江淮刺史和他同名同姓,中书问皇上把这个官职给哪一个韩翃?皇上(德宗)御笔将“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写了一遍,然后批“与此韩翃”——就是说:给写了“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可见对这首诗的欣赏。这首诗的本意众说不一,有人认为只是对节令风光的描绘,有人认为是讽刺当时特权阶层,有人认为是讽刺得志君王对高洁亡灵的亵渎。但是描写寒食佳节和春天景象,意象之美,情韵之丰,诵之唇齿生香,有没有深意倒显得不那么要紧了。.
ww 2010-7-10 12:39
一句能令万古传(下)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06.12 版次:B-5
一句能令万古传(下)
潘向黎
在唐代诗人里,陈陶绝不算响亮的名字。但是他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却是哀感顽艳、催人泪下的名句。边防将士为了抵御入侵的敌人,奋不顾身地征战,几千人在一次战役中全部牺牲。可怜那无定河边的尸骨,还是妻子春闺中日日想念、梦中常常相见的人。第一次读这两句,我就心脏收缩,掩卷不忍再看。温暖而精致的春闺,荒凉的无定河,梦中依然年轻英俊的丈夫,河滩上无人收埋一任枯朽的白骨,如此强烈的反差,如此残忍的对比!命运已经从希望的巅峰直坠绝望的谷底,而女主人公还浑然不觉,还在痴痴地盼望和等待。这样的悲剧,具有跨越时代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我认为,若以“句”为单位衡量,控诉战争的残酷和苦难,唐诗中无出其右者。只此两句,便可以和《三吏》《三别》等重量级长诗相颉颃。
赵嘏因为《长安秋望》中的“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一句之佳,骤得大名,赢得了“赵倚楼”的美名。但依我看,“长笛一声人倚楼”不如他的“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旧》)。“长笛”句写的是数声长笛声中,孤客倚在楼头,确实富有画面感,也充满了诗的暗示性;但是“月光如水水如天”写月夜的江水和夜空,纤尘不染,缥缈空灵,又蕴含着对去年一起同来看月的人的追忆,暗示着思念的无处不在,诗意的迷茫弥漫在天地之间。比起“长笛”句更幽美,更有意境,更自然浑成。
曹松也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诗人,一生穷困,到七十多岁才考取进士,是当时被人嘲笑的“五老榜”之一。但是他写下了一句不朽的诗句:“一将功成万骨枯”(《己亥岁》)。诗人在这首诗中写道:请你不要说什么封侯的伟绩了,成就一个将军的功勋要付出万人生命的代价。将这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揭示得如此明晰、有力,触目惊心,“一将”与“万骨”,“功成”与“枯”强烈对比,高度概括,直刺心肺,发人深省。
还有“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两句许多人都把它归于晏几道名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是词中名作,而且将这两句化用得意境浑然,有升华之功。但是这两句的确是另一个诗人的原创——唐末诗人翁宏。写的是:落英片片飘落的季节,孤独的人,一个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在霏霏的春雨里,成双成对的燕子,轻快地飞去飞来。抒发的是这样的清愁:燕子双飞,人却独立,芳华将尽,良辰难再。翁宏的全诗意象纷杂,语义不够流贯,所以作为整体的作品,当然是晏几道高出许多,但是这“能令万古传”的一句,著作权是翁宏的,还是让我们为这位唐代的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击节喝彩吧。
想到张九龄,我有点犹豫,因为他不是普通人,他比上面提到的那些诗人都显赫,而且显赫太多了。他是当时一个著名的贤相,人称“曲江公”,他的人品和官声俱佳,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我还是明知故犯地写下张九龄,因为他的一句诗实在太好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我所想念的、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可以引申为普天下所有互相思念的人),此时此刻也望着这同一轮明月。这首诗的题目是《望月怀远》,这一句之中,“望月”和“怀远”皆出,“景语即情语”,海上生月,月中皆情,皎洁的月光、空阔的大海和深挚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天、地、人浑然一体,无阻无隔,无边无际。其实不需要贤相、曲江公这些名声了,只凭这一句,张九龄就应该千古留名。.
ww 2010-7-10 12:40
谁在思念谁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06.25 版次:B-5
谁在思念谁
潘向黎
大诗人王维留下的名句不少,但是可能哪一句都超不过这一句的深入人心:“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这句朴素而深沉的诗都被重复成了一句口语、一句俗话了。这句诗出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如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插遍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古人习俗在这一天要登高、插香气浓烈的茱萸以求延年益寿。诗人作为客居他乡的游子,在节日里特别思念亲人,并且认定兄弟们一定也会因为少了自己而觉得惆怅、失落。这种易地而处的写法,与其说是一种构思,不如说是人性美的天然流露——当你真挚地思念着什么人的时候,你往往会确定对方也在思念着你。这不是诗人的高明的技巧,而是一个思念中的人近乎本能的感受,诗到真处,自然人人有共鸣。
最令人思乡、思亲的佳节还数除夕。可是天宝九年(750年)的除夕夜,诗人高适却因为军务远在居庸关无法回家,于是写下了《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他也是设身处地揣想亲人思念自己,感情更加深沉,回味更加醇厚。《唐诗品汇》有“客中除夜闻此诗者,无不凄然。”的记载,可见其感人。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认为:“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是非常精到的评价。
相似的还有杜甫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月夜》),王建的“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亲时”(《行见月》),白居易“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邯郸冬至夜思家》)。
这一向被归纳为“主客移位”“侧面落笔”“从对方着墨”的传统手法(即明明是自己对对方有所举动或者思念,不直接描述,而是从对方下笔写来),这固然可以说是一种精湛的表现手法,但是我相信更主要的是真实感情的流泻——想念亲人,马上为亲人着想,知道亲人也在想念自己,于是自己苦苦思念的同时,切身感受到亲人对自己的思念之殷之切,于是更加思念起来。思念往往都是双向的,像这样反过来写,好像思念从去处又反弹了回来,于是去处成了来处,分不清谁在思念谁,谁更思念谁。感情的况味自然深了。
以上诸例都是侧重写亲友思念自己,也有不偏不倚正面写双向思念的,比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这首诗大意是:李白啊,你的诗歌超凡绝伦,你的才华卓尔不群。你的诗歌,论清新就像庾开府,论俊逸好比鲍参军。此刻你遥望渭北春天里的树,就像我眺望江东日暮时的云。什么时候我们两个才能一起端着酒杯,再来好好地讨论诗文呢!
请注意五六两句。这两句似乎是一般的景色描写,但是“渭北”是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这两句一并列,就从写景变成了写情,而且写的是思念、离情:我遥望江东,只见日暮的云彩(看不见你),而你翘首渭北,有茂密的树木遮住望眼(望不到我)。其实说的是:当我在渭北思念江东的你,也正是你在江东思念渭北的我之时。清代黄生在《杜诗说》中说:“五句寓言己忆彼,六句悬度彼忆己。”这两句,看似平淡的写景,其实是浓烈地写情,同时将两个互相思念的大诗人也剪影出来,不愧是历来传颂的名句。明代王嗣奭《杜臆》引王慎中语誉为“淡中之工”,沈德潜称它“写景而离情自见”(《唐诗别裁》),都赞赏不已。
杜甫深深地思念李白,只要他写下来就一定是好诗,要命的是他还这般优美地写了李白思念自己,这样一来,仅仅感动就不够了,于是,一个典故、一个成语诞生了:“春树暮云”,意思是:想念远方的朋友。.
ww 2010-7-10 12:41
望洞庭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07.08 版次:B-5
望洞庭
潘向黎
从未去过洞庭湖。最早让我记得洞庭湖的,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脍炙人口的描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扁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后来知道“八百里洞庭”在湖南岳阳市,湖中有山,传说是湘水之神湘君曾游之地,所以叫“君山”。后来,在诗中邂逅的次数多了,洞庭湖在我心中渐渐丰满起来。现实中的那个湖倒成了可去可不去的了,根据经验,想象中十分美好的去处,现实的“比照”往往会起破坏作用。
关于洞庭湖的名句,较早的可能是屈原的“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到了唐代,洞庭湖和君山成了写山水的热门。留下来的有:张说的《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登岳阳楼》、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贾至《西亭春望》、刘长卿《岳阳馆中望洞庭湖》……
若将有关岳阳楼的诗排一个榜,状元、榜眼、探花恐怕依次是:刘禹锡《望洞庭》、雍陶《题君山》、方干《题君山》。刘禹锡眼中的洞庭是这样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雍陶则是:“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这两首都比喻巧妙,将洞庭湖写成了一幅照眼鲜明、轻灵幽美的画,再沿着这条路走已经很难超越,于是方干走了另一条路:“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虚构了自己“游仙”的经历,通过人仙对话,揭示了君山神话般的“来历”。这首诗其实就是说:此景只应天上有,从侧面写出了它的美是多么令人惊叹。
然而,最有趣的当属李白的《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之三》:“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一生蹭蹬不遇的李白,这时已到晚年,流放夜郎刚刚遇赦,但对前景生出的最后一次希望很快就破灭了。他来到岳州,遇到正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的族叔李晔,两人同游洞庭,心情郁闷可想而知。所以,他眼中的风景完全是人生的投影:那兀立在湖中的君山,挡住湘水不能一泻千里,就像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总有那些障碍在妨碍他的一舒抱负、一展鹏程,所以他想刬却君山,让湘水毫无阻碍地浩荡奔流,一直入海。依然天真的李白喊出了不灭的心声:铲除一切障碍、消除一切不平,让世上一切有才有抱负的人走上平坦宽阔的大道。此前他在《江夏赠韦南陵冰》中也写道:“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且为吾倒却鹦鹉洲”,这和“刬却君山好”抒发的是同样的愤懑不平之气。然而,君山不能铲除,鹦鹉洲不能倒却,正如人生从来不可能“大道如青天”,所以诗人只能借酒浇愁。
美有时是令人哀愁的。“岳阳楼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贾至《西亭春望》)——这里的春心其实是春愁。面对风景,心旷神怡和愁绪满怀也就是一念之间,或者说,就是一首诗的表里。
这么说来,我们在诗里一遍遍重温或者揣想着的,其实不是洞庭湖,也不是风景,而是不同的人生况味。而这种人生况味,是前人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有时已不能分清。.
ww 2010-7-10 12:41
听雨声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07.23 版次:B-5
听雨声
潘向黎
每到黄梅天,总要想起贺铸《青玉案》中的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还有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如此看来,梅雨季节的闷与湿难免带来身体的不适和心理的不畅,出口无非两个:一个是被濡湿的愁,一个就是湿润的闲。
以上一词一诗都是宋人作品。若论唐人写雨,第一个高手就是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下笔何等洁净无尘;“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田园乐》(其六)】”设色何等明艳鲜润;“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栾家濑》)”刻画何等生动活泼;“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捕捉何等敏锐细致;“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画面何等气势不凡;“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气氛何等清朗润洁……敏感的诗人,就是没有雨的时候,他也会感到另一种雨意:“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山路上原本没有雨,但是那空明的山色是那么浓翠欲滴,还是像细雨一样湿润了行人的衣裳。对湿润度和色彩饱和度极其敏感的诗人,带我们走进绝美的意境。
第二高手,大概便是李商隐了。因为林黛玉说喜欢他的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提醒我注意到他和雨的缘分。这句诗来自《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写的是萧瑟秋景和凄清秋情,“残荷”一作“枯荷”。他写雨最著名的当然是《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过去大多说是写给他的妻子的,最近看到考证,说那时他的妻子已经去世,这是写给朋友的。(古人的离情和思念,经常都是对朋友的,这在当时再正常不过,到了今天似乎有点难理解了——这真悲哀。)
李商隐的世界常常是下着雨的,他的诗题就有《微雨》《细雨》《春雨》《风雨》《夜雨寄北》……雨伴随着他的失意、离别、阅读、悼念、疾病、思念,这样的雨,只能是冷冷的秋雨——“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高楼风雨感斯文”“楚天长短黄昏雨”“愁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雨声带来的惆怅和凄苦是那样刻骨铭心,以至于他将流水的声音都听作了凄凉悲切、添人羁愁的雨声——“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李商隐的雨是飘忽迷离的。“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重过圣女寺》)”,那迷蒙的气氛,幽怨的情调,似乎在暗示圣女对爱情难以言说的期望,叹息这种期望像梦一样终归破灭。“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无题四首·其二》)”,朦胧之中,透露一股压抑不住的生机,但更笼罩着某种迷乱与愁苦。这一切,应该和情爱有关吧。
李商隐写到雨的诗中,我最爱一首《春雨》:“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春雨潇潇之中,一个穿着白布夹衫的人怅然而卧。过去和心上人相见的地方,如今伊人已去只剩一片冷落沉寂,怎不让人悲愁失落。伊人住过的红楼人去楼空,隔雨望去竟然让人感到心生寒意,只能在雨中独自往回走,灯光将飘忽的雨照得好像珠帘,却更添与世隔绝般的孤苦和不知身在何处的恍惚。在远方的伊人应该也为春天的远去而悲伤,如今两人只有在残霄依稀的梦中片刻相见了。写下诉说相思的书信,附上作为信物的玉珰,可又怎么能送到伊人手中呢?即使有鸿雁传书,连满天的云都像横铺万里的罗网一般,这思念和问候能冲破这重重阻碍吗?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以暖色调写冷寂空落,以透明感写恍惚迷失,“小李”手段真非常人可比。雨有时尽,而相思无尽,遂令后世读者,突觉满心雨意,一同黯然消魂。.
ww 2010-7-10 12:41
雨一直下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07.30 版次:B-5
雨一直下
潘向黎
王维和李商隐之外,若要在唐代选一个诗人来作写雨的探花郎,那么我真心推举韦应物。他任过江州、苏州等地刺史,故又被称作“韦江州”、“韦苏州”,是中唐诗坛上最活跃的人物。他主要写山水田园,一般都认为这是“效陶”(效法陶渊明),但我认为首先是出于本性。他是一个对大自然特别敏感的人,秋来,日暮,风起,雨飘……大自然的任何细微变化都会在他的心灵世界引起反应,在他的诗中留下回响。
所以会有这些诗句:“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一郡荆榛寒雨中”“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和朋友分别时,他分不清离别的泪水和飘洒的雨丝:“相送无限情,沾襟比散丝”。和友人不能见面的时候,他会有“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的念头。等到相逢时,哪怕天公并未降下雨水,他也会用想象增添上:“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其实这位朋友并不是真的从灞陵来,身上也没有雨痕,诗人偏偏说他是从长安附近这个著名的隐逸之地来的,是对他身上隐士之风的赞美。即使在大宴宾客的盛宴上,他也会吟一句:“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何等雍容,极有身份。
如果谁不能认同韦苏州出任“雨水探花”,那么我可以另外推举一人:温庭筠。只看他一首诗半阕词。诗看《咸阳值雨》:“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词看《更漏子》的下半阕:“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前者是一首即景之作,第一句有气势,第二句转为空濛,后两句突然跳跃开去,用洞庭水云来衬托咸阳的雨景。从工笔细描到淡墨晕染再到泼墨,举重若轻,一派清旷。后者是写相思之情的。那种好,使得任何赞美都显得多余。地老天荒,只要人间还有爱和分离,那雨就在痴情和冷漠、思念和遗忘两极之间的无垠空间,一直下,一直下。
写雨的名句还有不少,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柳宗元的“惊风乱飐芙蓉水,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的崔道融的《溪上遇雨二首·其二》也活灵活现,别有趣味:“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五代的李璟的名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浣溪沙》),写女子怀念远方戍边的亲人,将哀伤写得如此清丽,似乎与李商隐心意相通。
到了宋代,最爱的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是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为我们留存的一脉清新和明丽。陆游写雨的还有“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潇潇雨打篷。(《东关》)”虽然雨一直在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境的推移,听雨的感受会不断变化,说得最透彻的要数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点点滴滴都在心里,却早已欲语还休。
然而,苏东坡总是无法企及的。他用诗写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水明楼》)”将夏天的雨写得穷形尽相,气势恢弘,纯写雨景,也是一派大家风度。用词写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这风雨自然不是自然界的风雨,所表明的也是对待人生风雨的态度。什么叫处变不惊,什么叫通达洒脱,什么叫随遇而安,什么叫超然物外,读这首词三遍,就会懂得。到了这个境界,就像云层和雷雨区之上的高空永远是晴天一样,人,已经活在了风雨之上。.
ww 2010-7-10 12:42
一颦一笑 可见可闻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08.21 版次:B-5
一颦一笑 可见可闻
潘向黎
从来没有喜欢过这首诗,但有一天对着它,突然笑了起来:“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这首诗题目是:《寄左省杜拾遗》。作者是岑参。没错,竟然是以边塞诗著称的岑参。初读时,觉得豪气入云、出语奇峭的岑参,写出这样中规中矩、带着颂圣气味的平庸诗句,实在是扫兴的事情。然后明白了这是说反话,是高级的牢骚。虽然不再觉得平庸,但还是不怎么喜欢。
那天之所以笑起来,是因为注意到这位“左省杜拾遗”是杜甫。我突然“发现”岑参和杜甫居然做过同事。而且他们的班也上得很郁闷:也要朝九晚五,也会不合志趣,也会无所事事……甚至,他们也有职场牢骚,也会向同僚中可以相信的人无奈地诉说,像今天许多人上班时在MSN上发牢骚一样。这太好玩了。当然,他们的老板更加不能得罪。
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757-758年),岑参和杜甫同在朝廷供职,都是谏官。岑参任右补阙,属中书省,杜甫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分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大意是:我们一起疾步向前走上红色的台阶,朝会时在天子面前分列两边。早上随着皇帝的仪仗队威风八面地进宫,晚上官服上带着御炉的香气回到官邸。看到花落悲伤自己的两鬓已经白了,见到飞鸟又羡慕它能展翅高飞。如今这明君当政的太平时代没有什么弊政,我们自己都觉得进谏的奏折越来越少了。最后两句是反话,不是没有弊政,而是天子不听忠谏,文过饰非,限制言论,谏官自然无法尽到责任。抱怨的是年华迟暮,虽然身居本该救民利国的官职,但只能白白浪费时间和才华,内心忧愤地过着充满陈规陋习的乏味日子。
岑参和杜甫是同事,而且他们也会私底下发牢骚。一下子,这两个文学史上和我心目中的巨人,变成了正常身高的常人,而且离我们很近,近到看见他们眉心的纠结,听见他们沉重的叹息。
另一首让我觉得有趣而拉近距离的是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水部张员外籍”当然是诗人张籍(写了“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巧妙拒绝权贵拉拢的那位),他是韩愈的学生,韩愈和他交情很好,好几首名作都有他的身影:《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白二十二舍人不是别人,正是时任中书舍人的白居易——不用介绍了,除了写了《长恨歌》、《琵琶行》的白居易,没有第二个白居易。
韩愈和张籍、白居易约好一起曲江春游,结果张籍来了,白居易没有来。于是韩愈说:虽然天气有点阴,到了傍晚也就转晴了,蓝天白日映照着楼台。曲江涨满了春水,千树万树开满了花朵,美景如斯,你有什么大事要忙,就是不肯来?
写明媚景色在前,抱怨朋友爽约在后,不但有遗憾有失望,而且暗含揶揄:就你是朝廷命官,难道我们是布衣、闲人?我们都能及时而来,偏你不能放下俗务、辜负了朋友之约和良辰美景?想象被埋怨的白居易的表情,让我觉得有趣而可爱,而对朋友的“错误行为”耿耿于怀的韩愈就更加可爱了。.
ww 2010-7-10 12:42
“下马饮君酒”送别的是谁?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09.04 版次:B-5
“下马饮君酒”送别的是谁?(12)
潘向黎
诗人进了官场常常郁闷,但是不进官场也不愉快,更绝不轻松。孟浩然四十岁那年,到京城考进士“不第”,黯然回襄阳,临别时写了一首诗《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考试不中后冷落无聊,更没有什么可以等待的。想到要归隐而去,却又不忍和故人分开。有权有势者谁肯伸手相助?像你这样的知音在世上少得可叹。看来我就是应该守着寂寞,回到故园坚决地隐居起来。
一支笔写出了几层感情:遭遇挫折后的辛酸,深味世态炎凉、人情冷淡后的怨愤,和知己情谊的深厚,彻底归隐的决心。这样出自肺腑的感情,除了口衔宝玉而生、从小到大“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人,任谁读了都会感动。而且明白李白笔下“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的孟夫子经历过怎样的心理过程。
作为世上不多的知心之一,王维是怎么回答他的呢?“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送孟六归襄阳》)劝他索性归隐,而且不是暂时的调整而是永久的“良策”,而且不但不要再来挤科考的“窄门”,连献赋之类的举动也都不必了,一句话,彻底地远离仕途,远离尘嚣,忘却功名,在田园中找到真正的安宁和快乐(“醉歌”“笑读”)。
这样不留余地、近乎“淡漠”的态度,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孟浩然素有归隐之志,只是还未能完全放弃对仕途的念想,王维深知这一点,所以趁势“劝退”。二是孟的性格与世疏离,即使进了官场也是难有作为,反而自苦,对于官场早已厌倦的王维不愿意看到朋友误入“歧途”自投罗网,所以态度坚决地劝隐。
态度自然是正确的,但是诗却难说是好诗,尤其是出自王维之手,总觉得有点泛泛,少了意境。我一直觉得他的另一首是送孟浩然的,或者说,用这一首送孟浩然更好——《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临别再叫你下马请你喝酒,问君这一去要去哪方?你说因为不得意,要回到南山边隐居。你只管去吧,我们什么都别再说了,山中的白云没有穷尽之时,足以助你忘却尘俗、自在舒心了。
依然是淡淡的王维式的语气,但境界大不同了。这里面有对失意友人的关切,有对友人归隐原因的交代,然后是很高明的安慰,为心有不甘、半带无奈的归隐指引了一个脱俗的让人向往的前景。难怪前人纷纷赞叹:“第五句一拨便转,不知言外多少委婉。(李攀龙《唐诗广选》引蒋仲舒语)”“此种断以不说尽为妙,结得有多少妙味!(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妙远。(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我总觉得这是送孟浩然的。内容太贴切了,情调太合适了。当然,王维题目里未写明被送别者姓名的送别诗不止一首,至少还有一首《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内容是隐于泉石者送“弛鹜功名之士”杀回红尘的(《诗境浅说》),显然不可能是写给孟浩然。
每次读到《送别》,我都会想:这是送孟浩然的。那一片“无尽时”的白云,是王维用来安慰孟浩然的,也是对尘世中的得失计较的终极解药——世间的荣华富贵,都有尽时,有的甚至转眼成空,真是值得如此执著吗?像白云一样自在漂浮、舒卷随意,才是最好的精神归宿。
然而,我居然一直错过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中的一句“此疑送孟浩然归南山作。”后来终于撞见这句话,不禁大喜,如拨云见日,从此就拿定主意,认定《送别》就是王维送孟浩然的,疑也不疑了!不是学者的我,已经不用继续“小心求证”,我只为我的心。
孟浩然和王维的赠答,读得出他们的情谊,也读得出他们对尘世的同而不同的态度,以及各自的处境、性格、趣味。王维是真正超脱而清淡,孟浩然则是两种不同价值观还在纠结、深受环境和处境的影响、在焦虑中寻找着内心的平衡,更像当代的知识分子。
《送别》究竟送谁,其实无关紧要。“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ww 2010-7-10 12:42
曲有终,意无穷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09.15 版次:B-5
曲有终,意无穷
潘向黎
唐诗之所以是中国诗歌的顶峰,是因为时代风气的开放、民族血脉的健旺,也因为各种艺术门类极大发展,造就了一个时代的高原,在这个高原之上出现了诗歌的高峰,自然令人叹为观止。
间接的影响不论,唐诗中与绘画、音乐、舞蹈有关的就不少。今天只说写音乐的。
李颀是最早对音乐投入极大热情的诗人,他有三首写音乐的诗,分别是《琴歌》《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第一首自然写琴,第二首写觱篥,觱篥读“必立”,又叫笳管,一般竹制,上开八孔,管口插有芦制的哨子,今已失传。第三首是写胡笳?如果是胡笳,应该是吹奏,这位董大如何是弹?原来《胡笳弄》是一首历史名曲,它是按照胡笳声调翻为琴曲的,因此这首诗的第一句就写到蔡文姬和她的《胡笳十八拍》:“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所以这首诗写的是弹琴而不是吹胡笳。这一点,专家们也有疏忽的,《唐诗鉴赏辞典》中就有人说是弹琴(P.111),有人误说是“正写胡笳”(P.105)。至于董大,是当时著名琴师董庭兰,琴艺和气质受到士大夫们推崇,高适的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就是写给他的。
唐人的生活离不开各种乐器和歌声,笔端常常飘动着音符。喝酒喝到兴高,会“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将进酒》)”的李白,对音乐自然不是外行,写下了《山中与幽人对酌》《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听蜀僧濬弹琴》《春夜洛城闻笛》等。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高适《塞上听吹笛》,刘长卿《听弹琴》,钱起《省试湘灵鼓瑟》,郎士元《听邻家吹笙》,李端《鸣筝》,柳中庸《听筝》,李益《听晓角》《夜上受降城闻笛》,窦牟《奉诚园闻笛》,韩愈《听颖师弹琴》,刘禹锡《与歌者米嘉荣》《听旧宫人穆氏唱歌》,白居易《琵琶行》《夜筝》,李贺《李凭箜篌引》,李商隐《锦瑟》《银河吹笙》……不胜枚举。
用文字写音乐,其实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但是诗人们自有高招。写琴声,他们常常用到“流水”“松风”这类字眼。因为琴声常常给人带来水流石上、风入松林的既清且和的感觉。刘长卿写来是“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李白则是“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以丰富想象力将无形的瑟曲写得具体而鲜活,伸手可及,最妙的是结尾:“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镜头突然拉远,一片明净空灵,只留回声,不见伊人,而余情不绝。
郎士元《听邻家吹笙》也别具一格:“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碧桃是天上王母的桃花,“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所以这想象中的碧桃花,写出笙声美妙而奇特,好像从天上传来,是“此曲只应天上有”的大通感版本。
李端《鸣筝》写的则是弦外之音:“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周郎原本是指周瑜,他精通音乐,即使喝得半醉,听到曲子演奏有误,也会转过头去看一眼,所以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谚语。这里借来指知音者。这位弹筝女子对眼前这位男子有意,明知对方是赏音者,为了一心想引起他的格外注意,故意“大失水准”一再出错。因为若是弹奏得好,往往听者专心于欣赏曲子,一旦出错,便会留意弹奏者。将女子的微妙心理和娇俏情态写得很到位。前人就有“手在弦上,意属听者。……李君何故知得忒细”的评价(清人徐增语)。
还有更高明的赏音者。《新唐书》本传记载:有人得到一幅奏乐图,不知其名,王维看了说:“这是霓裳曲第三叠第一拍。”有人召集乐工来演奏,丝毫不错,众人都非常佩服。这样看起来,王维在音乐上的造诣,超过了无数“周郎”。.
ww 2010-7-10 12:43
请于纸上听丝篁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10.04 版次:B-2
请于纸上听丝篁
潘向黎
若论唐代写音乐最高妙的杰作,当数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写得出神入化,实在难以企及,难怪前人将它们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清人方扶南语)。
先看《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唐宋诗举要》中评价它:“无端而来,无端而止,章法奇诡极矣。”起句对弹琴者、时间、地点没有任何交代,直接进入“听”,让人觉得琴声一起,诗人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顾不得其他的一切了。诗人听到了什么?琴声先是细碎轻柔,像小儿女在昵昵私语。突然变得激昂起来,像勇士横刀跃马冲入敌阵。接着琴声又转开阔宁静,像浮云柳絮在广阔的天地间自在飘扬。群鸟飞集,鸟声喧闹不已,只见一只凤凰孤傲长鸣。它执意向上,分分寸寸地向上跻攀,突然跌落下来,一下子跌落到千丈之下。诗人慨叹自己过去虽有两耳,却不懂音乐,今天听颖师弹琴,一开始就坐立不安,听到凤凰最后,几乎失态地阻止颖师继续弹下去,一边泪如雨下打湿了衣裳,一边说:颖师啊,我知道你的能耐了,请不要同时把冰和炭放入我的胸中,我受不了!
写琴声妙处准确而生动,写听者的感受更是柔肠百转、惊心动魄,全诗蓦然而起,戛然而止,却留下感情的激荡波及读者。大诗人的性情和功力都由此可见。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色调瑰丽、想象奇诡、带着非人间的气息,这是《李凭箜篌引》,这是李贺。
吴丝蜀桐制成的箜篌,秋高气爽的季节,弹琴的是著名的箜篌演奏家李凭。和韩愈不同,李贺没有写自己的感受,而是说李凭一开始弹奏,天上的云马上停了下来,善于鼓瑟的湘娥哭泣,素女含愁,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寒气渐渐消融了,箜篌的二十三弦打动了天帝、女娲、神妪、老鱼、瘦蛟,连吴刚都倚着桂树倾听,忘记了睡眠,玉兔也听呆了,任凭露水打湿了全身。通过这些天上人间的听众的各种反应,写出了李凭箜篌的“惊天地,泣鬼神”。正面写乐声的只有两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极美,极奇,令人目眩神迷,心驰神往。十四个字而能如此繁富、奇特、华美,真不可思议!
最著名的当数《琵琶行》。在白居易的时代,就“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到当代还选入中学课本。小时候,老师告诉我这是长篇叙事诗,我也毫不怀疑,白居易在九江的时候,真的遇到过这样一位琵琶女。后来才知道应该是作者通过虚构的情节,来抒发“天涯沦落之恨”(宋人洪迈《容斋随笔》卷七)。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首诗写音乐写得太美了:“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描摹声音、旋律、意境,惟妙惟肖,如在耳畔如在眼前。由慢而快,由滑而涩,由涩而凝,而暂歇,进入“无声胜有声”之境,然后高潮突起,才觉惊心动魄,便戛然而止。为了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诗人立即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来写出所有听者的沉醉忘情——人间一切都如受催眠,只有江心映出的月亮还保持冷静。留出一片天地让人稍归平静,进而回味如潮,荡气回肠。.
ww 2010-7-10 12:43
只凭一首便留名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10.21 版次:B-5
只凭一首便留名
潘向黎
如果说评价一个诗人,要看他的诗写得好不好,而不是他写得多不多,好像接近废话。不过如果一个诗人仅凭一首诗,就千古流芳,青史留名,除了实力,应该还有运气。诗文其实也有宿命的,写成什么样,能否见天日,能否流传,都关气数。
这样的诗人,首推张若虚。他凭一首《春江花月夜》,毫无争议地成为“只凭一首便留名”的代表人物。这首无比清朗又无比鲜艳,无比纤细又无比辽阔,倾倒了许多代中国人的诗,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触摸的,容我以后专门写一篇向她表示敬意。
孟郊是个好儿子,因为深切地理解了母爱而成为了好诗人。他的《游子吟》是唱出了所有儿女永远的心声,对母亲永远的感激和表达不尽的深爱。母亲实际上都是得不到充分回报的,但这首诗可以带给母亲彻底的安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如果没有这首《春怨》,大概没有人会记得金昌绪这个名字。但是他凭活色生香的二十个字挽救了自己:“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一个思念丈夫的少妇,把满心的怨愤,发泄到无辜的黄莺身上,怪它的啼鸣惊扰了自己美梦,害自己不能在梦里到辽西(指征戍之地)和丈夫相会。如此不讲理,越见出情之痴,见出盼望之苦。第二句末和第三句首都用了“啼”,是所谓“顶针格”,诗句更加流转生动。这首诗写得太好了,从此黄莺儿就倒了霉。后世的诗人在表达闺怨幽恨的时候,往往也都和黄莺过不去:晚唐令狐楚的《闺人赠远》、五代冯延巳《菩萨蛮》、北宋苏东坡《水龙吟》……
王翰的总体成就不能和王之涣相比,但是他的《凉州词》与王之涣伟大的杰作《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比肩而立,却并无惭色:“葡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里的葡桃就是葡萄。说的是:葡萄美酒斟满了光明夜照的白玉杯,正要开怀畅饮,有人在马上拨响了助兴的琵琶乐曲。如果我醉得躺在沙场上,你也不要笑话,从来为国征战,有几个能活着回来!悲壮的出发场面,马革裹尸的决心,却用一种欢快的、半开玩笑的口吻说出,出人意料,而更见其豪迈气概。前人认为这首诗是“无瑕之璧”(明王世贞《艺苑卮言》),是很有道理的。
然后便是张继的《枫桥夜泊》了。我不久前在苏州寒山寺的照壁上又读了一遍这首诗,感受到了它那种永恒的静谧的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愁不是重点,那只是一种清愁、闲愁,重点在于景色之美、氛围之美、环境和心态都很宁静因而和谐的美,一种带着淡淡的神秘和宇宙感的大美。
诗人章碣是个气性大的人,他生在黑暗的唐末,公然骂军阀,骂宦官,弄得自己没有立足之地。不过我更佩服他的是见识。因为见识过人,《焚书坑》便留在了历史上:“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焚书的烟刚消散帝业就空虚了,种种关隘险阻也不能保全始皇帝的天下。焚书的坑灰还没冷天下就大乱了,却原来造反的刘、项根本不读书!什么叫构思巧妙,什么叫一针见血,什么叫嬉笑怒骂,什么叫掷地有声,这就是示范了。
肯定有人会说漏掉了王之涣。确实,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都是千古绝唱,分别是唐人五绝和七绝的炉火纯青之作,但是因为这里说的是“一首”,而他这两首,我不知道该如何取舍,所以就把他放下吧。他是天才,不会在乎的。.
ww 2010-7-10 12:44
痴情司不是道理司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11.14 版次:B-5
痴情司不是道理司
潘向黎
情到真处,往往不讲道理,情到痴时,索性无理可讲。落到诗里,自然也可以看到许多这样“无理可喻”的痕迹。
明明是客居在外急于归乡而不得,却怪起了秋风——“秋风不相待,先到洛阳城。”(张说《蜀道后期》)自己不能如期回到家乡,却怪罪秋风不肯等待,抢先到了洛阳城。当然无理,但将游子的心情写得多么曲折深沉。
还有怪春风的。“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高适《夜别韦司士》)”“无那”就是“无奈”。依依惜别之际,偏偏春风不解人意,一再催促着出发,于是朋友只得无奈地分别。春风如果解语,肯定反驳:“何曾派定我送行差使?我自吹拂,尔等自离别,关我何事?”但是,这无理的感觉,将节令、氛围和惜别之情融合得何等自然。
皎洁的月亮也有被埋怨的时候。“谁为含愁独不见,空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独不见》)”——独自含愁不能和夫君相见,一轮明月偏偏照着我寂寞的帷帐。思念丈夫,独守空房,月明之夜,忧伤难当,怪谁?怪月亮。当然是迁怒,毫无道理,但是更加哀怨,且诗味更加悠长。
到了宋朝,苏东坡还因为手足之间不得相见而继续埋怨月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当人们无法见到亲爱者的时候,似乎月亮就应该知趣地不圆不亮,免得被怪罪被责问。幸亏月亮从来超然,以永恒的“无情”冷对人间阵发的“无理”。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金昌绪《春怨》)这位少妇把一腔幽怨发泄到黄莺儿身上。这一无理,成就了一首名作。
同样的“心理症状”和奇特逻辑,在《啰唝曲》(又名《望夫歌》)中清晰可见:“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我不喜欢秦淮河水,讨厌死了长江上的船,因为是它们把我的丈夫载了去,一去就是一年又一年。这首诗是民歌风格,其中小女子的神态口吻任性娇俏,连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都说:“不喜、生憎、经岁、经年,重复可笑,的是儿女子口角。”读这段评语,似乎可以看到这位前贤忍俊不禁的模样。
李商隐的《蝉》表面咏蝉,其实自伤悲苦,被誉为“咏物最上乘”(朱彝尊语),其中“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一联——蝉整夜鸣叫,已经声嘶力竭断断续续,树却无动于衷,依然自顾自翠绿着。“碧无情”表面上怪树,其实是指有权有势者坐视诗人的潦倒痛苦,不肯施以援手。愁人、恨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树是绿的,李商隐不觉其生机,只觉其无情。看到梅花呢?也不觉其耐寒脱俗,而觉得:“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忆梅》)”为什么“堪恨”?是因为李商隐特殊的身世。他灵异早慧,少年就有文名,并登了科第,可是后来却连遭不幸,命运坎坷。看到非时而早秀、望春而先凋的寒梅,像看到自己的化身,黯然神伤,无法排解,岂能不怨?高才而潦倒至此,不讲理,似乎是最后的任性了。
一样“恨”花,郑谷的情绪比李商隐平和一些、“家常”许多——“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中年》)”——多情的人实在恼恨花不能共语,破除了愁闷才知道原来酒掌握着大权。这种时光无情、盛年不遇的伤感和无奈,似乎属于大多数中年人。当然,这种“迁怒”也是无理的。
多年前听家父说过:在常识上没道理的事情,到了诗里往往是有理的。(见潘旭澜《艺术断想·“无理”之理》),前人也有“理之所必无,情之所常有”之论,固然都极是。但我偏爱亦舒小说中的一句话:痴情司不是道理司。正是呢,写诗和感情一样,是不能论理的。情之所至,无理可喻,至情之语,无理而妙。.
ww 2010-7-10 12:44
“色衰”,然后“爱弛”?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11.27 版次:B-5
“色衰”,然后“爱弛”?
潘向黎
乐府《相和歌·楚调曲》中,有一首相传是班婕妤所作的《团扇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这首诗清丽委婉,怨而不怒,诗中活画出了一个女人的身影,她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短暂的荣宠之后就开始了长长的不幸,但依然保持着清明的理性和自尊的风度,也因此格外令人同情。
汉成帝时,班婕妤貌美而有文才,受到成帝宠爱。后来赵飞燕姐妹得宠,气焰很盛,势必排除异己,班婕妤为了保全自己,主动要求到长信宫侍奉太后。从此,秀美的班婕妤和那柄洁白的团扇,一起成了凄凉失宠的代名词,许多宫怨诗的灵感来源于此,甚至就直接拟托班婕妤而作。
比如唐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大意是:天一亮就捧着扫帚打扫宫殿,然后手执团扇到处徘徊。可怜我这如花似玉的容貌还比不上乌鸦的幸运,它还能从皇上新宠所住的昭阳宫带上一点阳光来。这里是用“日影”比喻君恩。《唐诗别裁》说这首诗“寒鸦带东方日影来,见己之不如鸦也。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三叹。”
那个被冷落的人(不一定是班婕妤,但一定是和她一样命运的人)并不是容颜枯槁、蓬头垢面,相反,还是“玉颜”。花容月貌、正当韶华而被冷遇,面临寂寞到老、到死的境遇,这些女子并非人人能像班婕妤那样维持风度,也许这样的反应更加真实:“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刘皂《长门怨》)
这里当然是说宫中,那个世界里,君王是唯一而且绝对的主宰,他有权喜新厌旧薄情寡义,不这样简直都对不起他的特权。那么宫外呢?是不是就少了哀怨,多了你侬我侬、恩爱情深?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无情的游子像燕子那样没有回到旧巢,烟雨中的杏花都显得凄凉无助。完全可以想见,这里的女子也依然是青春玉颜,一如盛开的杏花,但是已经不复风和日丽时的明艳照人,如果再等待下去,就会匆匆凋零。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李白《妾薄命》)常言说,红颜易老,色衰爱弛,看来李白也赞同那个古老的解释。但是这两句诗实在太机械太“唯物”了,似乎还带着对女性的谴责——为什么要以色事人呢?太不够档次,也太没有头脑,太缺乏预见了。这样倾斜的理性,今天读起来散发着一股陈腐的气息。
我们已经从宫里宫外那些哀怨的诗中获知,哪怕就是在当时,实情也并非如此。不是色衰爱弛,而是爱弛色衰——青春犹在,容颜犹好,但爱意已移,情缘已绝,然后失去了爱情和希望的美貌不得不渐渐萎谢。
我更欣赏“红颜未老恩先断”(白居易《后宫词》),清清楚楚地揭示了在情爱中占强势的一方的无情和处劣势的“红颜”的无辜。红颜未老,而且肯定尽心妆扮,“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杜牧《阿房宫赋》),但是没有用,“爱弛”和“色衰”无关,依然绽放的美丽留不住匆匆离去的情爱。对于女性来说,这个认识更绝望,但是更清醒。
也许事实就是如此:无论古今,爱情比红颜更短暂。.
ww 2010-7-10 12:44
弱女壮士同此哭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12.08 版次:B-5
弱女壮士同此哭
潘向黎
在古诗里,往往用美貌来比喻才华,用美貌女子没有得到宠爱,来比喻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所以不少诗其实是借樱桃朱唇来发怀才不遇的牢骚。
唐宋文学专家莫砺锋先生说,“唐代诗人最重要的集体性的人生感慨”是怀才不遇的感觉。因此唐朝的咏史诗中有两个历史人物最常被提起,他们是“诗人们发泄怀才不遇的牢骚的对象”,这两个人都是西汉人,一个是贾谊,一个是王昭君。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是汉初最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少年出名,20岁刚出头,就被征召入朝,立为博士。一年之中,又被破格晋升为太中大夫。汉文帝还想把他升擢为公卿,但遭到群臣的反对。此后,群臣纷纷进谗言,汉文帝就疏远了他,并将他贬出长安,去当长沙王的太傅。过了四年,文帝又思念起贾谊来,于是又将他召回长安。贾谊写了一篇很著名的奏疏《治安策》,文帝看了十分感慨地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不久,汉文帝委任贾谊为自己心爱的幼子梁怀王的太傅。谁知几年后,梁怀王不幸坠马而死。贾谊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因此非常伤心常常哭泣,一年以后也死了,年仅33岁。怀才不遇加上英年早逝,诗人们都非常同情他的遭遇,在哭他的同时也哭自己:“贾生恸哭后,寥落无其人!”(杜甫)“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李商隐)
昭君出塞的故事流传很广,这位汉宫里美貌第一的女子,远嫁匈奴,“天涯去不归”(李白《王昭君》),最后就死在了他乡。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中有一首写王昭君:“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对于这首诗,金圣叹有过一个评价:“咏明妃,为千古负才不偶者十分痛惜。”
莫砺锋先生指出:“在封建社会,男性以才能而见重于社会,女性却只能以容貌见重于社会……所以,女性有美貌而不被重视,跟男性的怀才不遇,两者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人生的一大悲剧。”(以上均参见《莫砺锋说唐诗》)
杜荀鹤的《春宫怨》也深得个中三昧:“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这里最重要的一句是“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获得恩宠并不在于美貌,叫我如何为自己描画打扮呢?这是一句牢骚:天生丽质没有用,精心装扮更没有用,因为不知道皇上根据什么来施恩。其实是说:有才华没有用,因为当权者不看重,他们有眼无珠。
美貌和才华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遇到知音赏识才不会埋没。贾谊和王昭君就很不走运,前者是怀奇才而不遇,后者是禀绝色而见弃。
“钟陵醉别十年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这是晚唐诗人罗隐《赠妓云英》。罗隐性格孤傲,好讥讽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他和钟陵才妓云英分别十几年后重逢,罗隐写下了这首诗。末两句是悲苦的反话:一个还是贫寒布衣,一个妙龄已逝、未脱苦海,大概是我们都不如人吧。其实是说:像我这样有才华,像你这样才貌双全,却偏偏一个不能出人头地,一个不能得嫁良人,这世道是多么不公平!
如同一度受宠然后失意的班婕妤,男人受到重用之后再被冷落也是很可怕的境地。王维在《老将行》中写一个战功卓著的老将军因为统治者赏罚不公、任人唯亲而遭冷遇,那之后怎么样了呢?“自从弃置便衰朽”!如同“红颜未老恩先断”,往往男人也不是因为老了才被抛弃,而是被抛弃了才迅速衰老。
为什么总用女子遭冷遇比喻男人的怀才不遇呢?如果反过来,偏用“自从弃置便衰朽”来印证:不是色衰爱弛,而是爱弛色衰,不也很贴切?也许有人会觉得有点辱没了须眉丈夫,但其实这样很容易让隔膜的两个性别真正互相理解。而且,“大”男人们梦寐以求的功名前程,真的就比“小”女子们魂牵梦绕的情爱重要么?.
ww 2010-7-10 12:45
美人如花隔云端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09.12.25 版次:B-5
美人如花隔云端
潘向黎
总觉得,写《长相思》的时候,李白的心特别柔软。在他的七言歌行里,这一首,特别有含蓄蕴藉的韵味——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因为古典诗歌中的“美人”往往比喻诗人追求的美好理想、所向往的理想人物,加上“长安”这个明确的带政治色彩的符号的出现,所以专家认为此诗另有寄托,是在“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周啸天语)。我无意于反对这个判断,但是,基于看诗可以“不分明”的个人立场,我有时候会知之为不知,故意忽略专家考证和推断的结论,单纯地欣赏一首诗,做一个被单纯感动的无知者,同时保持自由联想、想入非非的权利。
我宁愿把它仅仅当成爱情诗来读。因为这首诗很美,美得有不被“索隐”的豁免权,也因为好不容易有一首不再假扮女人、因此显得取向“正常”的爱情诗。为什么一定要有寄托?那么李白如果要写爱情该怎么办?这首诗作为爱情诗绝对是一流的。前半段写孤苦寂寞,后半段写相思之苦和无望,都十分传神而动人,最后一句“长相思,摧心肝!”真是痛彻心肺、血泪双流的一声呼喊,既有“他生未卜此生休”的无奈和绝望,又有“为伊消得人憔悴”、九死未悔的执著和甘心。此语非真性情者不能语,一旦道出,便是荡气回肠,人间神伤,山鸣谷应,天地低昂。
但是这首诗让我最难忘的是另一句:“美人如花隔云端。”首先,这是诗中唯一的单句,屏风也似地横在诗的正中,没法不注意到它。其次,这句诗实在太美了。完全非现实,但是却如此真切如此直接地说出来,说成了人人梦见过的画面。是那种让人见之忘俗、一读倾心的诗句。
还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句诗有着耐人寻味的地方。
美人如花,一颦一笑,在记忆中、思念中真切清晰,而在现实中,两个人的距离是“天长地远”,相见的难度是“梦魂不到”,所以是“隔云端”。但是,如果得与美人天天相守,耳鬓厮磨,红袖添香甚至生儿育女、柴米油盐,天长日久,还能觉得“如花”吗?会不会是“美人如花无处寻”?
正是因为“隔云端”,“美人”才永远“如花”。这种障碍既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成全。西方美学上著名的“美在距离说”,用唐诗的意象解释就是,美人必须隔云端,才能保持如花之美感。
唐诗宋词中通过强调距离来抒发感情的名句不少,比如:“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
中国诗歌中咏叹“美在距离”的源头也许是《诗经》中那首著名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不但很有距离,而且无论如何无法缩短,也正因为如此,那位伊人始终具有无法抵御的吸引力。也许可以将歌德的名言“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改成“永恒的距离,引我们上升”?
记得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能在最爱的城市生活,也不能和最爱的人结婚。无他,就是因为距离的消失会带来美感的消失,而如果那是你的最爱,带来的就不只是失望而是幻灭,对于执著于精神生活的人,那是毁灭性的。有的地方有的人,好得不能相见,需要远远地隔了,才得保全。
美人如花隔云端。美在距离。生活在别处。
隔着千山万水,隔着迢迢时光,隔着起落沧桑,隔着今生今世,这些,就是云端?尘土之中,我们忽忽地老去,我们的理想和梦中的一切,在云端之上,永远如花。.
ww 2010-7-10 12:45
诗是空气诗是呼吸(上)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10.01.10 版次:B-2
诗是空气诗是呼吸(上)
潘向黎
读关于唐诗的各色文字,常常惊讶于诗歌在当时生活中的地位。
虽然早就记取了这样的“梗概”:当时科举举士,李世民在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加上以诗取士,使得整个知识分子阶层几乎都是诗歌作者。诗歌作者群空前广大,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诗歌影响遍及社会各阶层,元(稹)白(居易)之诗传诵于“牛童、马走之口”、“炫卖于市井”之中,写在“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歌妓演唱,村童竞习。(参见余冠英、王水照《唐诗发展的几个问题》及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
但是在和一些“情节”相遇和重逢时,仍然感到吃惊,才知道自己的想象和事实相比是何等苍白。怀着这种愉快地“受刺激”的心情,一路追寻,终于发现,在那个时代,诗歌是空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诗歌是呼吸,所有的人每时每刻都不能停息。
看“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这句。诗本身质朴无华,谈不上出色,但是它所揭示的历史真实却让我惊叹。
这出自白居易的《蓝桥驿见元九诗》。元和十年,白居易从长安贬江州,经过蓝桥驿,看到了八个月前元稹自唐州奉诏回长安路过这里时,在墙上留给他的诗。白居易出长安和元稹回长安,有一段道路是一致的,所以既然在一处看到了元稹留给他的诗,后面沿途的许多驿站,可能还有元稹的题诗,白居易就每到一处格外留心。让我惊叹的不是这两位诗人间的友谊,不是他们命运的沉浮,而是当时那种交流的方式和诗作发表的自由度。试想:长路迢迢,一路行去,每个驿亭都有诗,墨痕历历,诗韵淋漓,在墙上,在柱子上,在你目光所及的每个角落。其中有你的朋友的作品,甚至就是留给你的。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
而白居易到了江州之后,还有新的发现。他在给好友元稹的信里说:这次我从长安到江州,走了三四千里地,一路上经过许多小旅店、乡村学校、寺庙,还坐了客船。这些建筑,这些船只,到处都题着我的诗。(这就不是作者自己题上去的,而是别人将白居易的诗写到墙上和柱子上了。)他还说:路上遇到的人,不论男女老少,有的是体力劳动者,有的是出家人,他们都能背诵我的诗。诗歌在社会上就是这样受欢迎,这样朝野传颂,无远弗届。
诗的太阳照彻,诗人之间容不下任何“相轻”的阴暗,他们是那样光明地互相欣赏和敬慕。李白是这样看孟浩然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是这样看李白的:“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而杜甫自己拥有众多铁杆“粉丝”,其中诗人张籍爱得别出心裁,唐《云仙杂记》中说他居然将杜诗当药喝。具体“制法”是:拿来一卷杜诗,烧成灰烬,然后调了蜜制成蜜膏,经常冲来喝,他说这是为了“令吾肝肠,从此改易。”真是痴得可爱。
离风雅、教化最遥远的阶层呢?那就看看强盗吧。
诗人李涉有一首《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这首诗是献给强盗的。
《唐诗纪事》记载:李涉曾到九江,在一个渡口遇到强盗,问他是谁,随从报了他的名字,强盗首领说:“若是李涉博士,我们就不抢他的财物了,久闻他的诗名,给我写一首诗就可以了。”李涉就写了这首诙谐的诗,说“看来我也不必想隐姓埋名了,连你们都知道我的名字,何况如今世上一半是你们这样的人了”。当时那个强盗首领很高兴,反而送了许多东西给李涉。无法无天、杀人越货的“绿林豪客”尚且如此尊重诗人,诗人在当时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ww 2010-7-10 12:45
诗是空气 诗是呼吸(下)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10.01.22 版次:B-5
诗是空气 诗是呼吸(下)
潘向黎
不要说满朝文武和“天下英雄”(所有读书人),就是出家人,也和诗割不断缘分。
因为不可能以之换取功名、博取前程,所以僧人作诗便多了“为艺术而艺术”的非功利色彩。
诗人骆宾王跟着徐敬业反武则天,还写了著名的《讨武曌檄》,武则天读了吃惊地问:“谁写的?”然后说:“宰相怎么会错过这样的人才?”后来敬业兵败,他不知所终。传说他隐于灵隐寺了——宋之问游灵隐寺,得诗两句:“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之后卡壳了,这时有位老僧续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气势磅礴,点石成金。宋之问大吃一惊,到第二天早上再去找他,已经不知去向。有知情的僧人说破:“那是骆宾王。”这位大诗人一时技痒,就暴露了行藏,只得又去别处藏身了。
比半路出家的骆宾王纯正的僧人,写诗的也大有人在。皎然、贯休、齐己是其中的代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一这样评价唐代的诗僧群落:“其有集传于今者,惟皎然、贯休及齐己。皎然清而弱,贯休粗而豪,齐己……风格独遒。”清人则列出了这样的名单:“唐释子以诗传者数十家,然自皎然外,应推无可、清塞、齐己、贯休数人为最,以此数人诗无钵盂气也。”(贺贻荪《诗筏》)这数十家中应该还包括寒山、景云。
皎然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在当时诗坛影响很大,韦应物、刘禹锡、陆羽等都和他结交。贯休因为“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之句,被人呼作“得得和尚”,他不畏权势,屡招怨恨。齐己的《早梅》是名作,不过这位诗僧更难得的是对诗的价值的自觉:“自知清兴来无尽,谁道淳风去不还?三百正声传世后,五千真理在人间。”(《咏诗寄知己》)
不要说人,就是唐代的鬼都对诗念念不忘。
“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在省试(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部主持的考试)时面对“湘灵鼓瑟”这个命题,写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深得试官嘉许,赞为“绝唱”,被擢为高第。但这两句的原创者不是他,而是鬼。这是钱起在一个月夜听见的“鬼谣”,在考试时看到诗题里有一个“青”字,想起了这两句,就把它写进诗中,果然不同“凡”响。这鬼,真正是才华过“人”啊。这在《旧唐书·钱徽传》有记载(钱徽是钱起之子,也是晚唐著名诗人)。
说到鬼神不免凄清,那就说个热闹的吧。李白沉香亭奉旨作诗实在太滥熟了,我更爱这一则:旗亭唱诗画壁。
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来到旗亭(酒楼),一起小饮。后来来了一群梨园伶官在这里举行宴会,然后是几个正当妙龄、打扮奢华的歌女出场,她们唱起了当时流行的诗歌名作。王昌龄等人就偷偷约定:“我辈各擅诗名,一直难分胜负。今天可以暗中听她们唱什么,谁的诗被唱得多的,就算赢。”第一个歌女唱了,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就在墙上画了一痕说:“一绝句。”一会儿有人唱:“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就画一痕说:“一绝句。”接着又一个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就又画一道说:“二绝句”。王之涣并不着急,就说:“这几个都是没品位的,所以唱这种下里巴人的货色。”他指着其中最漂亮的,说:“等这个唱来,如果不是我的诗,我就终身不敢与你们争衡;若是我的诗,你们就该奉我为师。”大家笑着等下去。那个最漂亮的歌女终于唱了,轻启朱唇,莺声呖呖,唱的不是别的,正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果然是王之涣的名作《凉州词》。王之涣扬眉吐气地说:“看,你们两个乡巴佬,我难道是瞎说的吗?”三位诗人不禁一起大笑起来。
多么奇妙的聚会。多么辉煌的墙壁。多么幸福的诗人。
诗是哭,诗是笑,诗是空气,诗是呼吸。这一切确实发生过,那个朝代,叫唐朝。.
ww 2010-7-10 12:47
枉为小人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10.02.05 版次:B-5
枉为小人
潘向黎
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正直的文人总是和穷愁潦倒、命运坎坷联系在一起的。也难怪,读了书就有原则,有操守,生存起来无法像许多市井中人那么有弹性,有才华的人又难免有个性,常常得罪人,不是得罪了显赫大人就是得罪了龌龊小人,有时还两头一起得罪,一不小心就落到了“世人皆欲杀”的地步,想不命苦都难。杜甫的名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天末怀李白》),就是对这一现象悲愤而伤痛的概括。前人对此多有共鸣:“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邵长蘅语)”文章越好命运越糟糕,一有过错小人就会乘机迫害,这样的世界,正直清洁的文人确实是难以生存的。
但凡有例,就有例外。也有情况相反的例子。
张说即是一个珍稀的个案。以前在《得江山之助》里面已经提到过他。这位博学君子,胸怀坦荡,胆识过人,仗义执言,一诺千金。在武则天时就因对策第一而被重用,后来提升到了凤阁舍人的位置。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兄弟势焰熏天之际,张易之诬陷御史大夫魏元忠谋反,朝中官员多敢怒不敢言,张说挺身而出,抗辩说:“元忠实实没有谋反,这纯粹是张易之在诬陷。”因此保下了魏元忠,也得罪了皇上,被流放到钦州。这是他的第一次大挫折。到了中宗的时候,张说被召还,到了睿宗朝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是他的第一次回升。到了玄宗朝,太平公主不可一世,张说因为不肯依附于她,又落得一个“罢知政事”。这是他的第二次大挫折。后来复拜中书令,封燕国公,执笔许多朝廷重要文告,以“燕许大手笔”(他是“燕”,“许”是许国公苏颋)而名闻天下。二落二起,不改君子本色,终于柳暗花明大放光彩。连贬谪的经历也让他的诗“得江山之助”而“尤工”。这真是大快人心。
有君子便有小人。宋之问就是一个。毋庸讳言,他也是很有才华的,有一次武则天游洛阳龙门,让群臣赋诗,东方虬最早交卷,武则天赐他一件锦袍。这时宋之问交了卷,武则天看了,大为赞赏,认为这才是拔了头筹,竟然把锦袍从东方虬手上又夺了下来赏给了他。他对五言律诗的定型有历史性的作用,这是文学史上的定评。
天下最让人遗憾的事情,除了海棠不香、鲥鱼多刺、《红楼梦》未完成,当属才子无行,即一个人的品格与才华不相称。
和张说相比,宋之问就太“识时务”了,他媚附张易之,聪明人一旦铁了心当奴才,就会做得特别投入,挑战极限,他居然为张易之捧“溺器”!但是他捧起了夜壶的同时,也捧起了自己的官位。他当上了尚书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然后,张易之垮台了,他被贬为泷州参军。他不肯老老实实在那里待着,竟然擅自从泷州偷偷潜回洛阳,藏匿在朋友张仲之家里。这时张仲之和驸马都尉王同皎等人正在密谋要除掉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本来已经出局的宋之问获知了这一绝密情报,立马命侄子出面告发。结果,张仲之和王同皎被杀。张仲之在被杀之前应该已经死了一次(悔死的),怎么有眼无珠交了这样的朋友?宋之问这种忘恩负义、卖友求荣的行径,当时就让人不齿,“天下丑其行。”但是宋之问因此非但没有被追究擅自潜回的罪名,反而由此被擢升为鸿胪主簿,又迁考功员外郎。既然出卖人格和道义能“兑现”如此好处,这个聪明人就变本加厉了。这回他又谄事了权倾一时的太平公主,等看到安乐公主的权势后来居上时,又按捺不住投机“惯性”,改投到安乐公主门下。被触怒的旧主子太平公主,向中宗告发宋之问主持贡举时收受贿赂,于是他被贬为越州长史。睿宗继位后一算旧账,觉得此人政治上一贯不正确,将他再流放钦州,后来下诏赐死。这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和张说的二落二起相反,宋之问是二起二落,过程卑污而结局可悲。起落之间,君子更见磊落,小人愈显卑下。
因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故事读得太多了,所以格外珍惜这样苍天有眼、正邪有报的个案。我愿意借此来使自己相信:命数早定,君子只需安命,而小人终是枉做了小人。.
ww 2010-7-10 12:47
如此春江如此月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10.02.17 版次:B-5
如此春江如此月
潘向黎
一直想,要向《春江花月夜》致敬,必须专门写一篇。但是却一再推迟。这有点像一个热恋中人,如果人家来问:“你到底喜欢他什么?”或者“她有哪些优点呢?”会一下子语塞一样。
在我心目中,《春江花月夜》从来是一个梦境,是中国人的一个美梦,这个美梦不知道从何时做起,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年,只知道至今没有醒,也没有人愿意醒。
真是一个梦境啊!那么美——美到不可抗拒,那么静——静到不可思议,那么纯净、澄澈,同时又那么迷离、恍惚,那么细致入微、纤毫毕现,又那么空阔辽远、无边无际,除了梦境,还能是什么呢?这个梦,竟由初唐时一位诗人捕捉记录下来,这位诗人的名字是张若虚。
闻一多极爱此诗,在《宫体诗的自赎》里这样评价:“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但是,后来的许多学者都不同意把这首诗当作宫体诗,确实如此,它只是借了一个据说是陈后主所创的宫体诗旧题,形式、内容和风格都完全不同。据我看,闻一多这个划分,倒真是有“亵渎”之嫌,宫体诗那么狭小,它如此寥阔;宫体诗往往浊俗,而它如此清新。
若要探其源流,“它既吸取了南朝民歌内容和风格上的长处,更发挥了齐梁以来讲求形式美的成就”,“到了张若虚手里,恍似道家说的金丹成就,猛然迸射出万丈奇光——渐变达到了突变的阶段。”(见刘逸生《唐诗小札》)
若要从技术层面分析它,则刘逸生先生的看法可以概括:结构上,“以整齐作为基调,以错综显示变化。……以每四句作为一小组,四句之中押三个韵;一组完成,一定专用另一个韵。就像用九首七言绝句串联起来。”艺术特色,至少有字词的交错复沓(春、江、花、月、夜、人等几个关键词及其伸展),“海平”“海上”、“照人”“人生”、“月楼”“楼上”等紧紧相接的,“这种技巧,往往可以显示断而复续的音节美,以及飞丝相接的意境的跳跃。”“后来,这种形式还发展为散曲和民歌中的‘顶针续麻法’”。作为技法,“飞丝相接”真是个美妙的命名。
说到内容,问题来了:《春江花月夜》到底写了什么?这个问题好像很简单但其实未必。若说“它写的就是春、江、花、月、夜呀!”或者“写了春江花月夜,还有在月光中的人。”也不能说不对,但是我总有点疑惑:真的就是这些,会让人一读再读、再三玩味,常读常新、魂牵梦绕,是什么让它有那么强大、那么长久的魅力?
确实,这是一个月光的世界,里面的江、花、月、夜、人,通过层层渲染,已经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清雅幽美、光影变幻的世界。前半部分有美景,有对时间和空间的深深喟叹,后一半写了游子的离乡之苦和思妇的相思之苦,通常就认为这首诗是“良辰美景+相思”。但其实对后一半的理解不该太过“坐实”,认定只是在“交替描写春江月下男女的思情”,是写“月下男女的入骨恋情”(张恩富《唐诗的历史》)。不是,至少不仅仅是。
我总觉得抒发的是一种人生在世、时空行旅的感觉。月华流照而渐渐西斜,美好的光阴正在逝去,不论你是漂流在外还是在家等候,不论你是否为刻骨相思所苦,不论你是否顺利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你都在“人生”这场大旅行之中。这场旅行难免孤独和寂寞(“此时相望不相闻”),更有许多的不自由不如意(“可怜春半不还家”),人对这些可以伤感,可以怨恨惆怅,但是要记住:它是非常短暂的,一切终将逝去,光华很快就会沉入永恒的黑暗,因此这美好而时常让人伤感的人生是最可珍惜的。
如果这样理解不算荒谬,那么“不知乘月几人归?”则可以理解成:有几个人在不算太迟的时候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或者说:有多少人是按照自己的心愿度过了一生?
当然,这样一霎“分明”的读解之后,我又会觉得“不分明”起来。而这“不分明”正是它魅力的一部分。如此春江如此月,奥妙无穷,难以言说,有如宇宙,或者人生。.
ww 2010-7-10 12:47
好诗不劳故事多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10.03.04 版次:B-5
好诗不劳故事多
潘向黎
记得很多年前,我买到一本《唐诗故事》,里面按照主题收入了一些诗歌和与诗有关的故事,还有插图,那种编排在当时让人觉得新鲜,我读得津津有味。那好像是丛书中的一本,我还为没能找到其他几本(也不知道有几本)而感到遗憾。
后来想起来,觉得有的诗人简直可以算得上“诗少故事多”,或者“故事比诗奇”、“故事比诗更出名”。比如韩翃。他著名的其实几乎只有一首《寒食》,但是关于他的故事很有意思而且颇有戏剧性,一是皇帝封官给他,他不相信,坚持说是给另外一个同名同姓的,于是德宗批曰: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这正是《寒食》的第一句。另一个故事是,他和爱妾柳氏因战乱离散,韩翃给柳氏寄诗:“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果然柳氏不久为番将沙陀利劫去。韩翃回来后也一筹莫展,后来杀出来一个侠客般的虞侯许俊,去把柳氏抢了回来,沙陀利当然不肯善罢甘休,最后德宗下了个表面抹稀泥、实际上偏向韩翃的旨意:“沙陀利宜赐绢两千匹,柳氏却归韩翃。”于是两个人得以破镜重圆。
还有顾况。他最著名的是“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这句话。尚未成名的白居易带了自己的诗去拜望这位文坛前辈,顾况生性诙谐,一看他的名字就半真半假地说了这么一句。等到读了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禁赞叹说:“有这样的才气,居有何难?老夫刚才是和你开玩笑罢了。”这个故事《幽闲鼓吹》《全唐诗话》都有记载。另一个故事是说他曾经和友人游于苑中,在流水上发现有宫女题诗的树叶,内容哀怨,于是也在叶上题了一首表示同情,在上游投入水中,又过了十几天,有人又发现流出的树叶上宫女酬答的诗句。这就是“红叶题诗”的典故,后来还被演绎成传奇故事。事见《本事诗》。还有说他暮年丧子,写了无限哀痛的《伤子》诗,有“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时别”之句,其子游魂听了十分感动,说:“如果再做人,当再作顾家的儿子。”过了一天,这个魂被带到一个地方再次出生,开眼一看,正是顾家。
崔护是贞元十二年进士,当过岭南节度使。但他的名字如果没有“人面桃花”故事,恐怕就很少有人记得了。说美少年崔护清明时节郊游,向一家人家讨水喝,遇到一位美丽少女,两人眉目传情。到第二年清明,崔护忍不住又去,却见门墙如故,门却锁着,崔护就在门上题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过了几天再去,那个少女的父亲说:“你杀了我女儿!”原来那位少女自从去年清明后,常常若有所失,前几天出门,回家读到门上的诗,就病了,绝食数日而亡。崔护请求进去一见,少女还躺在床上,崔护抱住她的头,大哭着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少女居然睁开眼睛,缓缓复活了。她父亲大喜,就将女儿嫁给了崔护。这个故事后来被一再改编成了戏剧,至今还可以听到清俊小生在台上一次次自称“博陵崔护”。
有的诗人是“诗多故事也多”,或者说“诗奇故事也奇”的。比如李白、白居易、元稹,还有杜牧。杜牧是晚唐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他是个真正的风流才子,在扬州牛僧孺幕府任书记时,常常流连青楼,饮酒狎妓,他“豆蔻梢头二月初”、“多情却似总无情”等名句都是写给青楼之中的红粉知己的。难得牛僧孺是个爱才的上司,知道他的习性,就派了人暗中保护他。直到他升任别处时,牛设宴饯行,才说:你很有才华,如果能好好检点行为,必定能一帆风顺。杜牧还掩饰辩解,于是牛笑着让随从拿来一个小箱子,里面都是杜牧进出青楼的时间,以及“平安无事”的记录。杜牧感愧交加,泣下拜谢。后来忆起那段生活,他写下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这样况味复杂的诗句。
也有的诗人,诗少故事也少,比如王之涣。他的诗留传下来的不过《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六七首绝句,故事不过一则“旗亭画璧”,但其诗是唐人绝句中的瑰宝,其人也那么有性情。这样的诗人,多么值得一做!
终究,故事是不重要的。有些诗,不知道背后的故事更能单纯地感动,知道了反而煞风景。更主要的是:如果诗篇本身已经够吸引人了,何曾像时下的烂电影那样需要五颜六色的花絮和绯闻。.
ww 2010-7-10 12:48
作为男人来写诗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10.03.17 版次:B-5
作为男人来写诗
潘向黎
若论唐代的悼亡诗,恐怕要首推元稹的《谴悲怀三首》:(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每一首的末句都特别痛,痛得那么深那么切,痛断了无数人的肝肠,我也曾经抛卷长叹,泪盈于睫。
多年之后,我突然发现,《谴悲怀》的第一句,这里面埋藏了一个男人的秘密。“谢公最小偏怜女”,元稹在这里明白无疑地暴露了他的择偶标准,就是首先要出身名门。他没有说两个人如何结缘,韦丛几岁嫁给他,她是何等容貌,而是劈头点出了她的高贵门第和不凡身份。韦丛是当时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谢公最小偏怜女”就是元稹将岳父比作东晋谢安,将妻子比作谢家的才女谢道韫。如果想到貌美而多情但被他抛弃的“崔莺莺”,则让人不免有了另一番沉痛。
文学史上元稹和白居易并称“元白”,也有一些文学主张,但作为一个人来看,元稹的生平和品行,却经不起推敲。
在娶韦丛之前,早年的他谈过一场“著名的”恋爱。爱情不一定都能有结果,本来那也没有什么,但如果他不说,那场恋爱不会著名,别人甚至都不会知道。但是他自己“八卦”自己,写了一篇《会真记》(就是后来的《西厢记》的故事梗概),还附了《会真诗三十韵》,当时就很轰动,也都知道“张生”就是他自己。他抛弃“莺莺”本有一点不得已的“苦衷”:他出身卑微,在唐代那个门阀制度森严的时代,他如果想出人头地,就不能娶同样出身低微的人。元稹离开了“莺莺”,找了出身名门望族的韦丛来缔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良缘”,说明他头脑很清醒,不忠实于爱情,但很忠实于自己的野心:纯恋爱时可以遇艳情迷,但谈婚论嫁一定要攀上名门。
一般人这样做了,终归有点负疚,特别是考虑到“莺莺”的名誉和感情,应该三缄其口,即使上了年纪回忆,也应该是无限追悔、深深自责。元稹可没有,他毫无忏悔和歉疚,而是沾沾自喜津津乐道,这还可以归于“暴露癖”之类的毛病。但是他将一盆污水泼到曾经的恋人身上,说这种女人是“妖孽”,“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却原来,他不是始乱终弃的负心人,而是大义凛然、“善于补过”的智者。这种行径,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评价,北方口语所谓“找抽”、“欠扁”者,此之谓也。
这样的人,想想其实是配不上韦丛的。韦丛温柔贤良,虽出身名门而丝毫不慕虚荣,而且安贫耐劳,嫁给尚未富贵的小官元稹后,对丈夫也很体贴。这位可敬而可怜的女子,婚后七年里,生了五个孩子,只养活了一个女儿,然后就耗尽一切死了,才27岁。韦丛的纯洁高贵足以洗刷元稹的所有过去,简直可以说,是她再造了元稹。是她的无私唤醒了元稹作为一个男人真正的情爱,是她用毫无保留的付出激起了一个诗人心底的波澜,于是才有了《谴悲怀》这样的杰作。我不禁想起西安事变之后,宋庆龄评价宋美龄和蒋介石关系的一句话:“一开始是没有爱情的,现在有爱情了。”
但是这样感人至深的爱情也仅仅在纸上坚贞不移。陈寅恪先生早就指出:所谓终夜常开眼,是用了鳏鱼的典故(鳏鱼不合眼,而老而无妻曰鳏),就是发誓终身不再娶的意思,其后娶续配裴淑,已经违背了誓言,这还可以不论,但是裴氏未进门之前,他已经纳了妾安氏。陈先生感叹道:也就是说韦氏死后不到两年,元稹已经纳妾了!(见《元白诗笺证稿》)
拿诗和他的生活一对照,就会很清楚:这是个什么样的男人。
李商隐一生的爱情故事,无疑更是丰富的。但是在他笔下,我们只看到了爱情,或浓烈或轻柔,但总是朦胧、始终神秘的爱情。那些让他心动神摇、苦苦相思的女主人公,在他笔下全都像云中的月亮、雾中的莲花,影影绰绰,怎么也分辨不清身姿和面容。虽然这很可能是出于不得已的难处,有不能明言的苦衷,但也可能是一个在人格上成熟、对感情更加珍视的男子汉的选择。隐去了恋爱的情节,隐去了心上人的轮廓和提示的线索,这是对爱情(尤其是不能实现的爱情)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保护。
一向极爱李商隐的诗,从没想过将元稹作为诗人来和他相比,现在进而发现,将作品和私生活两相对照,作为男人的李商隐和元稹的差别也是判若云泥。
一个是作为男人来写诗,一个是像作诗一样地当男人,后者听上去很浪漫,不过那绝对是自我中心、不负责任、为所欲为的借口,稍一不慎就从风流落到了下流。不论什么时代,还是前者更让人尊敬吧。.
ww 2010-7-10 12:48
从头便是断肠声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10.04.12 版次:B-5
从头便是断肠声
潘向黎
很多诗,是由寻常、平静的开头,渐渐掀起感情的波澜,经过铺垫或者几曲几折,然后抵达动人愁肠、催人泪下的高潮。而有的诗,却是一上来就感情饱满、直抵人心,甚至奏出了整首诗的最强音。这样的诗,可谓“从头便是断肠声”(白居易)。
“寂寂竟何待”,是孟浩然《留别王维》的第一句。孟浩然四十岁到京师考进士不第,在长安淹留了一段时间,终于失望归去。失意的心情已经积郁了很久,所以一旦抒发几乎是冲口而出——我这样孤孤单单地究竟在等待什么?苦涩辛酸,加上对世态炎凉的悲愤,使得这首诗一开篇就是一声仰天长吁。
“杨花落尽子规啼”,是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开头。表面上是季节景物,其实杨花飘飞将尽,杜鹃声声啼血般哀鸣,既暗喻友人漂泊难料的命运,又透露自己伤痛之情、怜惜之意。七字无一字不寻常,而涵义自丰,余味自无穷。
沉郁苍凉的杜甫,开头惯作断肠之声。名作《春望》的第一句是“国破山河在”。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叛军攻破潼关,长安陷落,所以说“国破”,但接下来不是写意料之中的断壁颓垣、血流千里,而说山河还在,其实也就是说除了不能被破坏的“山河”已经被毁坏践踏尽了,语义更加悲痛,差不多是“能烧的都烧了,就剩下石头了”的意思。下一句是“城春草木深”,而前人早就指出:“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烟矣”(司马光《温公续诗话》)。“风急天高猿啸哀”是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的开头。写这首诗时,杜甫已经年老,国恨家愁未解,加上重病缠身,重九登高,秋风万里扑面而来,秋气透骨,高远的天空倍添孤独伤感,猿声悲切更让人悲凉。一句里写出了季节、风景、心情,浓浓地蕴含着时代和人生的双重失落,以及一个心怀天下的人老来萧索的情怀,真是苍凉无边。
“支离东北风尘际”,是《咏怀古迹五首之一》的开头,写的是诗人在兵乱之中,在东北流离辗转。因为战乱漂泊,还有被俘、被贬的经历,身处乱世的“诗圣”,不要说舒展抱负,连家乡都不能回,连生存都没有保障,“支离”“风尘”四字,真是不见墨色,全是血泪。
李商隐的许多诗都是《无题》,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是柔肠寸断之语。本来古人多认为别易见难,李商隐“否定”了这种看法,相见很难,分别时也难,尤其是预感到从此相见无缘,分别时就更加依依不舍、凄恻缠绵。这样的断肠语,写一往情深,自然更传神入微。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这是张祜的《宫词》。将宫人的哀怨写得简约洗炼、极富感染力:回不去的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深宫之内一关就是二十年,唱上一曲伤心的何满子,两行眼泪落在你面前。凄凉的处境,无助的命运,无限的哀怨直欲涨破这二十个汉字。而开头的五个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和感情色彩。
何满子是什么?既是曲名也是人名。开元中,沧州有歌者何满子,临刑时献上歌舞曲《何满子》希望能赎死,皇上没有答应,于是《何满子》这首曲子从诞生起就带着强烈的悲剧色彩。白居易《何满子》写道:“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许多诗人,和何满子有相似之处。都是才华横溢而身世不幸的歌者,都满怀伤痛积郁,甚至感到无奈无望。当他们抑制不住将痛楚的内心袒露出来,“从头便是断肠声”的诗篇就灼热地流进了人心里、烙在了历史上。.
ww 2010-7-10 12:49
无奈闺中万里愁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10.04.26 版次:B-5
无奈闺中万里愁
潘向黎
战争虽然和闺门相距甚远,往往在千里之外,但男性在战场上作出惨烈牺牲的同时,闺中的女性也承受着战争带来的伤害。别离带来的孤单、哀愁、思念、担忧、恐惧、怨恨、盼望和失望,像重担之于纤弱的肩膀一样,如果“频年不解兵”(常年战事不断)的话,更让女性细致而丰富的内心难承其痛,不胜其苦。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征人和思妇共对一轮明月,年复一年的春天,一个又一个良宵,只是带来无限的伤怀,相思无尽却相聚无期。沈佺期还有一首相同主题的《独不见》,里面的少妇因为丈夫出征十年不归,对月亮发出了“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的怨叹。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沈如筠《闺怨》)后两句格调与张若虚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相似,此诗深婉清雅,韵味无穷。“伏波”用的是马援的典故,马援是后汉的伏波将军,唐诗中有以汉代唐的惯例(上面的“汉家营”即如此),所以“伏波营”指代诗中男主人公所在的军营。
相思是不分季节生长的。“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张仲素《春闺思》)。春光里,这位女子忘记采桑叶,陷入沉思,在想什么呢?“渔阳”是唐时征戍之地,原来她昨夜梦见了自己出征的丈夫,到了白天还不能摆脱梦境带来的揣摩和惆怅。到了秋天又如何?“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白居易《寒闺怨》)“秋霜欲下,玉手先知。暮秋深夜,赶制寒衣,是这位闺中少妇要寄给远方的征夫的。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冻,岂能无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她心上了。”(沈祖棻语)
说到征衣,这是思妇和征人之间重要的一个纽带。“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张仲素《秋夜曲》)“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张仲素《秋闺思二首之二》)。李白的《子夜吴歌》也有征衣的影子——“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歌》)“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冬歌》)
秋天准备制作征衣,将布放在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为捣衣。到了冬天就进入赶制棉袍阶段。为何要赶?因为唯恐丈夫受冷受冻。这般心情,由女子的视角写来就更加一往情深:“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陈玉兰《寄夫》)
远在营中的征人,是否体会闺中的深情呢?“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青海烽火城以西的瞭望台上,荒凉的原野,暮色降临,秋风漫漫,怎不让人满怀苍凉?再吹起(或远处传来)哀怨的笛声,让人思乡之情无法控制,而我此刻思念的人,她在闺中对万里之外的我的思念也是无法消除啊。不说自己何等思念,而写对方无奈相思万里愁(“无那”即“无奈”),是诗家曲笔,也更见相知之深,相思之苦。这不是“妾心正断绝,君怀那得知?”(郭震《子夜四时歌·春歌》)而是“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的交相呼应、万里共振。
人之常情,一旦写得真挚而且深切,就格外征服人心。《唐才子传》记载,诗人王涯爱妻情深,虽然身居高官而不纳妾不蓄妓。这样的感情自然给诗注入了生命:“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其一)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其二)”(《秋思赠远二首》)自从离别后,他心甘情愿独守空帷,只在梦中和妻子相见。千山万水家书难得,新月让他想起妻子的眉毛,杨柳触动离情,芙蓉让他忆起她的面容,相思无法回避,又念及战事正酣,应以国事为重,努力从感情缠绕中解脱出来,并且对妻子婉转表达了一种歉意。儿女情与英雄气并存,让人觉得这位唐代的模范丈夫的内心健康而丰富。
这样的分离和相思有两种结果。一种是“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王昌龄《青楼曲》),凯旋之后,受到封赏,夫妻团聚。另一种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一霎相聚除非在梦里,现实中已经是阴阳永隔。哪一种可能性大呢?“一将功成万骨枯”,结论是不言而喻的。
仅仅是在纸上,战争都是那么残酷。.
ww 2010-7-10 12:50
渡海去日本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10.05.25 版次:B-5
渡海去日本
潘向黎
散步的时候,看见一棵樱花正盛,想起去年这时,我和妹妹的日本赏樱之旅。一路追随着“樱花前锋”,满眼轻灵花云,确实让人感到生之喜悦以及美之难以捕捉、难以挽留。妹妹拍了许多讲究构图和光线的照片,而我似乎只相信留在记忆里的画面。回来的飞机上,妹妹兴致勃勃地说还要去,而且这次饱看了樱花,下次可以选秋天去,看看京都的红叶。
现在去日本,真是简单又容易了。而在李白和王维的时代,日本是那样遥不可及,渡过大海又是那样危险重重、生死难料。
所以王维在送朋友渡海去日本时,忧心忡忡,生离有如死别,笔下充满了恐怖的想象:“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如此迷惘恐惧的心绪、如此怪异奇诡的意象,在王维的诗中都是极少见的,可以说,好友要渡海去日本,面对这么大的危险,这件事给大诗人带来的心理刺激(不安和担忧)是第一位的,从此分在异域的惜别之情只能算第二位,至于最后无法通音讯的感叹,与其说是真实的惆怅,不如说是婉转的祝愿——祝愿朋友能克服艰险,平安回到他的祖国。假装为日后的不通音讯而感叹,来掩盖生怕对方不能平安回到日本的担忧。古人很在意一语成谶,写诗也避免诗谶,所以绝对不能道出那样不祥的担忧。
这位日本朋友是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唐玄宗开元五年随日本遣唐史来中国留学,学成后就留了下来,改姓名为晁衡,在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为官,任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他和李白、王维等诗人都是好友。天宝十二年(753年),他以唐朝使者身份,随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日本,这时玄宗和王维等都写诗赠别,后来途中遇到大风,下落不明。传说他遇难了,李白得知十分悲伤,写下了《哭晁衡卿》:“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事实上,晁衡大难不死,漂流到了安南(今越南境内)。登陆后又遭当地土著人袭击,全船只有阿倍仲麻吕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等十余人幸免于难。后来辗转跋涉,终于在755年6月再度返回长安。似乎是天意要他留在中国,他继续在唐朝为官,直到大历五年在长安去世。
王维的满腹忧惧,李白对晁衡死讯的深信不疑,都说明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和航海条件(“惟看日”“但信风”充满了听天由命的无力感),要渡过大海是用生命作赌注的大冒险。想起日本浮士绘中常见的大海图案,往往是惊涛骇浪、巨浪滔天,充满了神秘、阴森、肃杀的暗示,流露的也是对于大海的敬畏吧。
唐代诗人送人去日本的诗还有一些,其中林宽《送人归日本》也是佳作:“沧溟西畔望,一望一心摧!地即同正朔,天教阻往来。波翻夜作电,鲸吼昼可雷。门外人参径,到时花几开?”感叹和想象都惊心动魄,结尾却骤然舒缓,荡开一笔,别有韵味。
面对刚健明朗、血气旺盛的唐代,现代中国人实在找不到什么文化上、心理上的优势。只有在读了他们写去日本的诗后,想想今天日本已可如此轻松到达,似乎第一次找到了优势。
不过,乘飞机好像胜之不武,下一次再去日本,应该选择乘“鉴真轮”,在辽阔的海面上高声诵读一下“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地即同正朔,天教阻往来”,再看看巨轮破浪而行,也许能真切体会一下好不容易获得的优越感?
但也许,因此想起唐代人在中日交流史上镌刻的不朽荣耀,巨浪一般兜头而来的,是作为后人的大惭愧也未可知。.
ww 2010-7-10 12:51
美人、玉人及其他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10.06.10 版次:B-5
美人、玉人及其他
潘向黎
起初没有太留意岑参的《春梦》,记住它是在历史小说《少年天子》中。顺治皇帝以之题赠他的恋人——当时还是他的弟媳、后来成了他的爱妃的乌云珠。用唐人的相思之词来抒发清代少年天子的热恋,还透露出两个人的相爱是有文化基础的(汉文化的素养),应该说,这个情节设置得不错。
小说中的乌云珠是真正的“美人”,这就让人忽视了一个问题,古诗中的“美人”,其性别不一定是女子。专家说得很明晰:“在古代汉语中,美人这个词,含义比现代汉语宽泛。它既指男人,又指女人,既指容色美丽的人,又指品德美好的人。”(沈祖棻语)具体到《春梦》这首诗中的“美人”,沈祖棻先生指出:“大概是指离别的爱侣,但是男是女,就无从坐实了。因为诗人既可以写自己之梦,那么,这位美人就是女性。也可以代某一女子写梦,那么,这位美人就是男性了。”(均见《唐诗鉴赏辞典》P619-620)。如果加上比较小众的性取向,则男子作梦,“美人”也未必是美女,女子作梦,“美人”也未必是美男,那么情况就更加复杂。
这对今天的观念真是一个颠覆:“美人”不一定是女子,而且指男人时还不一定是指玉树临风、容貌俊美的美男子,还可能是指一位品德美好和美貌全不沾边的垂垂老者。
既然这样,那些写到“美人”如何如何的诗,就不一定是唐朝恋曲了。比如刘禹锡的《柳枝词》:“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专家认为这写的是“故地重游,怀念故人”(周啸天语),也就是说:这位被思念的美人,很可能是男人。当然,如果坚持认为是思念一名女子,那也无不可。但总之在唐人心目中,美人似乎没有和女子画上过等号。
这样一来,就很容易想通:李白写孟浩然的“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中的“红颜”当然就是指孟浩然年轻的时候,与任何女性无关,也基本不包含对孟夫子相貌的赞美。
那么,“玉人”一定是女子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这里的“玉人”给理解制造了小小的麻烦,一种可能指的是白皙、娇媚的女子(就是杜牧想象中朋友与之深夜厮混的女子),这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另一种理解则是指韩绰本人,是杜牧对朋友赞美的说法。部分专家认为,这里的“玉人”也不是女子——“‘玉人’,既可借以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从寄赠诗的作法及末句中的‘教’字看,此处玉人当指韩绰。元稹《莺莺传》”疑是玉人来“句可证晚唐有以玉人喻才子的用法。(葛晓音语,见《唐诗鉴赏辞典》P1092)”
之所以如此,可能和魏晋以来对男人容貌和仪表风度的重视分不开。“美”字不用说,“玉”之所以被选择,因为传统文化中,玉是美好的化身,常说男子“面如冠玉”、“玉树临风”,顾况的《公子行》第一句就这样写公子哥儿的外表:“轻薄儿,面如玉。”而且“君子比德于玉”,用“玉”赞美外貌的同时往往蕴含了对其格调、人品的肯定。
确实,如果男子长得俊美、风度翩翩,甚至还加上人品高贵或者才华出众,美人、玉人这些指称,有什么理由让女性独占?总之,读诗遇到“美人”“玉人”要多个心眼,是赞美,但是所赞的性别待定。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端的是好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里的“情人”也不是指恋爱双方、或者其中一方,而是“多情的人”,或者作“心中含情之人”也可,总之这首诗也未必是思念恋人的,更可能是思念故人的。
还在另一首诗里发现了类似的用法,在那个关于三生石的传说里,圆泽和尚投胎的牧童对依约而来的前世故人李源拍着牛角唱的:“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这首诗最早看到的是“情人”,后来却都改作“故人”,恐怕多少和对“情人”的不理解有关吧,好像还看到有作家据此议论过诗中的两个人有分桃、断袖之癖,恐怕也是望文生义、想多了吧。如果明确“情人”意思就是多情重义的故人,可能是诗也单纯人也单纯了。
可是,不久前,我在扬州当面请教了一位古典文学专家,他认为“何处玉人教吹箫”的“玉人”还是指美丽的女子。在烟花三月的扬州,这个颇有意境的“唐诗现场”,我突然想:也许,就不求甚解,让男性和女性各自在心目中勾勒出不同性别的“玉人”,才是对“玉人”最真切的理解和珍惜吧。.
ww 2010-7-10 12:51
怜君何事到天涯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10.06.25 版次:B-5
怜君何事到天涯
潘向黎
欧阳修曾说:“君子之学,或施之事业,或见于文章,而常患于难兼也。……如唐之刘(禹锡)柳(宗元),无称于事业,而姚(崇)、宋(璟)不见于文章。(《薛简肃公文集序》)”指出了有才学、品行的人,往往不能同时在政治上和文学上施展才能。
确实如此。但与其将之归于“能量守恒”一类的规律,不如看作更明确的因果关系:这些“君子”,往往就是因为政治上失去了施展才华的可能,才得以在文学上绽放光华。诗人迁谪的命运,给他们的思想、内容、诗风带来巨大变化,给诗坛带来了杜鹃啼血一般的感人作品。
早在七绝初创的初唐,以工整自然而开诗坛风气之先的杜审言,他的名作《渡湘江》就是一首流放者的诗:“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感叹自己从京城独自被贬到荒凉的南地,不能像湘江水那样,日夜奔腾向北方流去。初读似乎浅近,细品滋味无穷。明胡应麟评价它为“风味可掬”,赞美了它的表现力。
官至宰相、封许国公的苏頲,也有一首《将赴益州题小园壁》:“岁穷唯益老,春至却辞家;可惜东园树,无人也作花。”无罪被贬、年老离家,抑郁愤恨烦闷都不言及,却说:春天已经来了,我喜欢的东园里的花木,不管有没有主人在,到时候都会依旧开花的。以想象中的春深花开的明媚景色反衬离别的不堪和人生的凄凉。
后来更有刘长卿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景哀声哀情更哀,“同作逐臣君更远”,一句写出了自己和朋友共同的命运,以及苦难不能磨灭的友情。
刘禹锡的《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也是写给同遭贬谪的好友的:“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刘禹锡和柳宗元是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相望”句设想别后情景,和杜甫的“春树暮云”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写了双向的思念,同时写出了距离不能隔绝的深厚友情。
到了晚唐,又一位被断送了“事业”的君子写出了名篇,他就是李德裕。他是杰出的政治家,武宗朝当了六年的宰相,宣宗继位之后,几经贬放之后,终于被逐至海南,贬为崖州司户参军。李德裕写下了:“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谪岭南道中作》)“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登崖州城作》)前一首,诗人仿佛陷入了一个梦境,奇特迷离,提心吊胆,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结果清醒过来,却不是梦,而是残酷的现实:自己真的到了这样远离故乡、风土迥异的远荒之地!后一首,这种恍惚和哀痛似乎过去了,命运已经陷入谷底,反而平静下来,明明是人处于群山包围之中、断无生还之望,反而将山说得很是多情,“欲留人”,沉静平和之中深藏是最深切的悲凉。
读这些诗,让人想起刘长卿催人泪下的名作《长沙过贾谊宅》:“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千古犹问:怜君何事到天涯?异代同叹:怜君何事到天涯!屈原不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边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也不知道九百多年后有一个刘长卿会来凭吊自己的故居,而唐代的这些诗人,又怎么会知道后世的我们对他们的同情、怜惜和扼腕长叹?
虽然厄运和才华相撞,击出了夺目的火花,但代价委实太大了,不仅是个人的代价,也是民族的代价、文化的代价。谁能说清楚,我们究竟付出了何等巨大而不可弥补的代价,换来了这些感人的诗?也许,这才是让人真正泪下的地方。.
ww 2010-7-10 12:51
韩柳的柳 刘柳的柳
作者:潘向黎 日期:2010.07.09 版次:B-5
韩柳的柳 刘柳的柳
潘向黎
说到唐代被贬谪的人,想到的第一个名字是:柳宗元。他是一位政治家,更作为杰出的文学家为后人敬重,但在我心目中,他更是一位值得同情的天涯愁客。
因为他的那首《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情思浩渺,沉郁顿挫,工整严谨,余味悠长,在我看来堪称同类诗作中的翘楚。
这首诗大致可以译作:登上城楼我的视线通向遥远的南荒,愁思无边无际像这大海和苍天一样。突起的狂风乱吹着荷花覆盖的池水,密集的骤雨斜侵着薜荔爬满的古墙。岭树重重叠叠遮断了我千里的视线,江流曲曲弯弯好比我九折的回肠。我们一同被斥逐到南荒的文身之地,至今仍然是音信难通各在天的一方。(见羊春秋《唐诗精华评译》P.284)
柳宗元可不是一般的诗人、作家。他的散文与韩愈的散文一起成为唐代的冠冕,世称“韩柳”,诗也是大家,与刘禹锡齐名,称作“刘柳”,前人认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前有李、杜,后有韩、柳”,又有“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定评。“永贞革新”的政治运动失败后,作为骨干之一(当时以王叔文、王伾为首,包括柳宗元、刘禹锡在内八位知名之士为骨干,史称“二王八司马”),他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调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或者“柳河东”。
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人格力量还支撑着他的内心。请看他的名作《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四周的严寒和满目的肃杀,固然让人感到苦闷寂寞,但是依旧孤高傲岸,凛然中透出些许超然。《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寂寞中犹见些许清宁,意境虽然清寂,还是带有隐藏的生机和隐约的希望。
但是除非是真正伟大而且具有大智慧的人(比如苏东坡),生命个体的支撑毕竟难以久持。到了柳州,那在惊风密雨中遭到摧残的芙蓉和爬墙藤蔓,就是柳宗元处境和心境的真实写照,屡受打击,流徙南荒,风土迥异,况且朋友四散,音书不通,他在柳州陷入了抑郁、愁苦。
他看到榕树落叶会感叹:“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好不容易有个朋友来看望,也不能暂时忘忧,一起看山也觉得愁苦:“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个,散向峰头望故乡。”(《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送别弟弟时他当然更是诗肠寸断,悲叹“零落残魂(一作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别舍弟宗一》)
总是一片羁思郁郁,苦绪茫茫。原本精敏执著的性格,如此抑郁愁苦的心绪,怎能不耗尽自己,终于就死在柳州?
至于刘柳的比较,让人感兴趣的是他们结局的差别。因为刘、柳几乎同龄,经历、成就和后来遭遇极其相似,但是柳宗元47岁就卒于柳州任所,而刘禹锡最终被召回任太子宾客,年逾古稀(71岁)。之所以如此,若要一言以蔽之,就是“性格即命运”。
“刘禹锡的作品,以意境动人,以清新吸引人,艺术上达到当时的最高层次;柳宗元的作品,以人格力量感人,以思想闪光照人,除了他自己谁也写不出。”(见潘旭澜《小小的篝火》P.188)
确实,在文学的范畴里,他们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但是从为人处世来说,还是刘禹锡更令人击节。艰难困苦的环境里,抑郁和纠结是烈性毒药、是迫害者的帮凶,只有乐观豁达者才能生存。做人当效刘禹锡。.
vivianda 2010-7-10 15:54
“看诗不分明”,好句子。
篇幅还不少,慢慢欣赏,先挑自己喜欢的小标题开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