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妈 2009-11-18 22:16
为什么不要说僧众的过恶!
为什么不能说僧过恶
转载
“世间若无僧众则无佛法, 所以说僧众是非者, 其罪业无量无边”
戒经--<<萨婆多昆尼昆婆沙>>卷六说: “为大护佛法故, 若向白衣说比丘罪恶, 则前人于佛法中无信敬心; 宁破塔坏像(此极重罪), 不向未受戒人说比丘过恶; 若说过罪, 则破法身.”说比丘过恶(是非)的人, 其罪业超过毁破 ‘佛塔’ 和 ‘佛像’ 的重罪!
这段话我给大家解释的直白些好了。
出于护卫佛法的缘故,如果向白衣(相对出家人而言,就是普通百姓)说比丘(受过具足戒出家人)的是非,就会导致普通人对于佛法无法生起信心与恭敬心;(因此)宁可犯下毁坏佛塔佛像这样严重的罪业,也都不要向没有受具足戒的人(正式的出家人以外的人)说比丘的是非。
(据佛教戒律规定,只有受过“具足戒”的出家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僧伽,可穿三衣<袈裟>,具有收徒、授戒、传法、接受俗人供养的资格。其中比丘戒,约250条;比丘尼戒,348条,呵呵,不要以为出家人是好当的,这么多清规戒律可不是摆设更不是闹着玩的。)
这就是说,非但在家信众说比丘过恶,犯大重罪,必受恶报;身为出家僧众,说比丘过恶,也是同样犯大重罪。因此,佛陀为了避免缁素(缁指僧衣,素指白衣,代指出家人和普通人)造口业,特别教戒僧众,不得向未受具戒者说比丘过恶。
这并不是佛陀徇私庇护,其中缘故有二:
一方面因为清净持戒可以获得许多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好处,所以破戒后所得的过失与果报也同样不可思议。如同一人触犯了国家的法律,司法等有关部门就会对其进行法律制裁一样,受了戒后破戒之人,同样将会受到因果规律和护法神的制裁。
失坏菩萨根本戒的人所作的恶法能破坏一切善法,佛在《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若诸菩萨修持戒行,即得一切胜愿圆满,破戒之人,诸有恶法,如世霜雹,毁一切物,破坏善法,亦复如是。”大小乘都说破根本戒者今生会感受短命、贫穷、烦恼炽盛等果报。
《四分律》中也指出了受戒比丘破戒的过患,其中一条就是“死堕恶道。毁戒之人,既舍梵行,全无善因,福尽苦至,即堕恶道。”
呵呵,这些恐怖的后果可不是只是用来吓唬人的。因果法则的绝对公平之处就在于,不论你是谁,不论你是什么身份,更不论你相信与否。你都得为你的所作所为承担后果。那可是分毫不爽的~~
另一方面是关于普通人对于佛法的信心的。
[color=Red]佛陀说过,人身难得、正法难闻、信心难生。若没有僧众,清净真实的正信佛法如何传承与流布?我相信,大部分人在说到一些不如法的出家人时,那种心情是出于对白壁有暇的遗憾。如果是身为佛弟子,那份心痛与失望就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全心信赖与依祜的父母竟然如此的不完美。我们自己越不完美、越脆弱,就越希望我们想依祜的对象能够尽善尽美。可是比丘不是究竟解脱、智慧圆满的佛陀,僧团之中也难免良莠不齐,如果特别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一部分不如法的或是持戒不严偶尔犯过的出家人身上,那么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color]对佛教没有真正了解的人会认为:这就是出家人,这就是佛教!
[color=Red]但是果真这就是出家人、这就是佛教的真实面目吗?
就因为这样的认知,导致很多人因此而远离佛教,失去了听闻正法的机会,甚至失去对佛法的信心。往严重了说,这也是“断人慧命”。这个罪~~呼呼呼~~后果好可怕~~这就是为什么悲心深重的佛陀甚至说[b]“宁可犯下破坏佛塔佛像的重罪,也不要说僧过恶[/b]。” [/color]
如果说佛陀这样做是在庇护谁的话,那么他是在庇护无意中造作恶业的人。因为他们不懂得自己将会承受什么样的果报。
[华手经]卷七说:‘佛告舍利弗:若人障碍坏菩萨心,得无量罪。 (中略)如是舍利弗!若人坏乱菩萨心者,当知是人则为毁灭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大法光明。……当知破坏菩萨心者,则得无量无边深罪。
舍利弗!如人恶心出佛身血,若复有人破戒不信。毁坏舍离是菩萨心者,其罪正等。舍利弗!置是恶心出佛身血,我说具足五逆重罪; 若人毁坏菩萨心者,其罪过此。何以故?起五逆罪尚不能坏一佛之法, 若人毁坏菩萨心者,则为断灭一切佛法,舍利弗!譬如杀牛则为已坏乳酪及酥。如是舍利弗!若人破坏菩萨心者,则为断灭一切佛慧。是故舍利弗!若人破戒不信,呵骂訾毁坏菩萨心。当如此罪过于五逆。’ 世间若无僧众则无佛法,所以说僧众是非者,其罪业无量无边。.
goldwater 2009-11-19 10:00
拜读,谢谢!.
西门吹沙 2009-11-19 11:24
这篇文章不够通俗,本人资质不够,有些看不懂,但我知道如果明知道一样东西有洞,却不去堵,且不加以指出,更不容得别人指出,好象违背佛教最初的教义了吧,文中的比丘是否神化了?佛学的发扬光大应该不是这样的吧!.
福慧妈 2009-11-19 17:06
[size=6]倘若以三宝为对境,即使随随便便说一句轻毁的话,果报也非常可怕。
《百业经》中有个公案讲道:佛陀有一次到恒河岸边,见到那里有五百个饿鬼,佛陀为它们传授佛法后,它们全部获得了解脱。有弟子问佛其中原由,佛陀答曰:“迦叶佛的时候,他们是五百个居士,有一次看到有比丘正在化缘,于是讥讽道:‘这些比丘天天从别人手里要东西,简直跟饿鬼没什么差别!’以此恶业所感,他们死后投生为五百饿鬼。”
所以,大家平时说话、开玩笑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要不经意间就造下轻毁三宝的罪业!
——《〈修心七要〉耳传略释》讲义[/size].
福慧妈 2009-11-19 17:08
一、口业之过:妙祥和尚开示
《说僧过恶犯大重罪》早就应该学这个了!因为这个问题很容易犯的。这个不光是僧人容易犯,沙弥也犯,而且有很多的居士也犯。什么原因犯呢?由于不懂,不是他故意想犯的,就是平时的习性造成的。
说僧过恶(即说僧的过失和恶性),由此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有的人还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前几天有位居士说这本书是别有用心,他心里非常不平,并不是说他不想好或反对什么,而是由于他的正见不足,而且不知道法的真相。所以他认为这个书不正确,他是从世间法来看的,并不理解佛的真义。所以这个问题很容易导致犯过失,而且这种过失一旦造成了,你修了多少天都不如一念正确。。
说僧过恶是很容易堕落的。我们大家的修行,很容易犯口业,这个口业不光是你们犯,我们有时候心里稍稍不平,或者就算善意说了口言,也造业的。
这所谓的善意是什么意思呢?自是我们觉得己没有什么嗔恨心,事实上你说出来本身就带有嗔恨心了,只不过是微细的。你不知道,所以你觉得没有起心动念,或者你没有说什么,但是这句话你只要想说出口,在你微细的种子里已经起变化了。我们不知道,我们以为自己脑子里的粗妄想所说出来的叫做心动,但是你不知道,不用说你把话说出来,就是你写出来、想出来就已经是再造业了,何况再从口里出来。你想能不造业么?话从哪里生出来的?它得有个出路吧?这句话怎么生出来的?为什么外界演给你看?为什么你眼睛的六根能看到?为什么到你的心里不能吸收?而且往往又通过你心里说出来?这个已经是我们起心动念了,我们以为是正常的,实际上堕落已经开始了。
这个微细的变化只有菩萨、罗汉才能看到,我们很难看到这些东西。因为我们看不到不等于没有,所以起了一念的错觉、一念的恶心,我们都会马上天地灰暗。包括甚至退道心一起,马上就天地灰暗。
[size=5][/size].
福慧妈 2009-11-19 17:09
二、“为什么不能说四众过”__智能吉祥法师解答
人无完人。如果要找人的毛病,是很容易的。前些日子末学就“不说四众过”求教过智能吉祥法师,他的解答非常好。末学再录如下:
智能吉祥:为什么佛陀在菩萨戒中,有一条「不说四众过」呢?
智能吉祥:四众是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智能吉祥:所谓「不说四众过」是指「不可以跟别人说四众之过」。
智能吉祥:又所谓的「不说四众过」是指「不要在大众中指责四众之过」。
智能吉祥:为什么呢?
一、因为四众都是修行人,随时都在修正自己。如果我们跟别人说某某人如何没有修行,那是自己造口业,因为可能您未说完人家已修正而增进了。所以不要跟别人说四众之过。
二、因为四众都是修行人,就算有些人不懂得修正自己,是凡夫,是败类,但是因为他为了得到人家的供养,也还会教众生不要做坏及给众生佛经等。也算是人天的福田。如果我们跟别人说了他们的过失,就断了人家种福田的因缘。所以不要跟别人说四众之过。
三、又因为四众之中,有时是佛菩萨示现过失,以教众生不宜如此做,否则会有如此如此的恶报的。所以我们不要对别人说他们的过失。以免造成以凡夫眼不识菩萨的方便善巧,而造成谤佛菩萨了。
四、又因为四众之中都是修行人,纵然真的有人犯戒,也只是没有修好,而不是坏人。比起外面的那些为非做歹的人说,已是大善人了。所以我们不可以用高标准来苛求。所以不要在别人前说四众过。
五、又纵然四众之中有人修行使不上力,不能修得很好,或时有犯戒,我们反而要护他们的法,想有效的办法来帮助他们突破困境,又如何能跟别人说他们的过失。如果他们听到了,则会令他们失去信心,会想:「大家都知道我没有修行,我还修行做什么呢?」故不说众过。
六、请您想想自己,当我们做错时,是希望人家到处说我们的过失吗?要有同理心。。
呜呼!多犯此过,如今方知!往昔所造诸恶业,我今一切皆忏悔。
[size=5][/size].
福慧妈 2009-11-19 17:11
三、宗舜法师:菩萨戒四条浅说
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是指不得说在家、出家众“犯戒”之事,而非指不可说“破见”之事。所谓“过”,就是过失、罪过,泛指一切犯戒行为。
唐/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三“初篇说过戒第六”中解释说过的六种情况云:
一,见地上菩萨为物逆行,谓非而说。二,见三贤菩萨及四果圣人微失而说。三,说自和上、阇梨之过。四,说传法住持人过。五,说同类净戒过。六,说破戒人、无戒人过。此六皆初重次轻,应知。(见《大正藏》第40卷第627页上)
此段的意思是说,有六种情况,就算犯了“说四众过”戒:第一,见到登地菩萨(初地以上)为了度化众生,方便示现种种犯戒之象,如济公之饮酒吃肉,而说其犯戒之过。第二,见地前菩萨(三贤菩萨即位居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在登初地之前)及证得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圣人有轻微的过失,而说其犯戒之过。第三,讲说自己的亲教师(和上)、教授师(阿阇梨)的过失。第四,讲说传法人(如上师)、住持人(过去的住持多为领众修学者,如禅宗的丛林,住持往往为开悟的善知识)的过失。第五,讲说同受净戒的戒兄弟的过失。第六,讲说破戒人、无戒人(未受戒或失去戒体者)的过失。这六种情况中,说前面的比说后面的要严重。
可见,菩萨戒之说四众过,所指为犯戒之事,如娶妻生子、饮酒食荤等。此点,菩萨戒与声闻戒所说完全一致。《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六“九十事第八”中明确说:
为大护佛法故,若向白衣说比丘罪恶,则前人于佛法中无信敬心。宁破塔坏像,不向未受具戒人说比丘过恶。若说过罪,则破法身故。(见《大正藏》第23卷第524页上)
可见,如果向在家人说出家人的罪恶,能令在家人退失对佛法的信心和敬心。所以强调宁可破坏佛塔、佛像,也不能向未受具戒者(指除比丘、比丘尼以外的)说比丘等犯戒之事。否则,说过者如同破佛法身。有关声闻戒相关之戒条,其犯相、犯缘、制意、开缘等,《四分律》、《摩诃僧祇律》等均有明文。由于比丘戒的内容,未受者不便知悉,特将相关内容附录。于后,供受具者参考。
对於破见问题,刘宋/求那跋摩译《菩萨善戒经》“优波离问菩萨受戒法”明确说:
菩萨若有同师同学诽谤菩萨方等法藏,受学顶戴相似非法者,不应共住。若定知已,不得向人赞叹其德,是名菩萨第八重法。(见《大正藏》第30卷第1015页上)。
依《菩萨善戒经》所说,对於谤菩萨藏、学相似法者(关于这一内容,我们另行讨论),不能与其共住,当远离。而且,对於这种行为了解确实之后,还不能向其他人赞叹谤菩萨藏、学相似法者的其他德行(诸如持戒、造像、印经等等功德),以免他人误认为有德者而不加简别,去亲近学习,造成邪见传播、贻误众生的后果。所以,对於错误的见解,不管是谁说的,都应该驳斥。这样做不仅不犯菩萨戒,而正符合菩萨戒的精神。与此相应,菩萨对于如法的善行,当随喜赞叹,否则也是违背菩萨戒的。
菩萨斥责乃至攻击他人,而不犯菩萨戒的情况有四种:
第一:为了摧伏邪见外道。
第二:为了维护圣教,住持正法。
第三:为了调伏对方的烦恼,如马尔巴大师之于密勒日巴尊者。
第四:为了令未对佛法生起净信者生起净信,已经生起者净信增长。
破见虽然不等同与说僧过失,但必须是有正见的人,发清净护持佛法的心,就事论事,破斥邪见,不能把矛头指向僧众。
综观网上论坛,很难见到有能力“破见”却不犯“说僧过恶”这样过失的,所以,小心谨慎为好
【爱心】benjam(1020348102) 17:08:44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所有功德果报,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十方法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的一切功德和我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功德至心回向给西方极乐世界,至心回向给十方法界一切众生,至心回向给父母以及累世怨亲债主,愿我和一切众生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南无阿弥陀佛![size=6][/size].
福慧妈 2009-11-19 17:13
佛经说:“出家乃大丈夫所为,非将相所能为”。〖出家功德经〗也云:“一子出家,九族超天”。我们可以知道出家是何等的难得和殊胜。〖大集十地轮经〗也说:“出家是出世法(因),将来必得出世果(解脱)”。所以就算比丘把二百多条的戒律破完,虽然会在无间地狱待上很长的时间,受苦过后将来还是会解脱三界,问题只是时间的迟早罢了。
僧伽的清净和神圣是不容许在家人或其他人过问的,除了僧团。如果有比丘犯重戒,尚需僧团开会讨论,以决定如何依法处理,所以还轮不到我们在家人去干涉。
[color=Red][size=6][/size][/color].
西门吹沙 2009-11-20 10:33
昨日无聊,故无事生非了一下,今个看见LZ贴了那么多大师之言,想忍着不说,但不说又实属郁闷,可能就是LZ所引用的怀有什么"嗔恨心",说老实话,那个"嗔恨"二字,我倒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所以本人待发完贴,要去'狗'一下,看看是否有理解错,字面意义到底是何解?
今个我想说得是,很认真地拜读了上述文字,虽然不全明白,但大致还是理解了,发现前言后语有矛盾之处,也有不妥之处,不知LZ有无发现,如果LZ有心或肯倾听不同想法,在下可以和您一同探讨探讨,如无意,那就此作罢.
所谓"大肚能容天下之事",弥勒菩萨作为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自有其与众不同之处,就这句话再来反思上述的引用之词,相信应该有所明了吧,佛学之所停滞不前,不仅有自身固有的因素,也因为与社会的进步,普通人文化的普及,自由平等度息息相关,如果再将僧伽凌驾于众人之上,值得反思!
得罪!.
一滴清水 2009-11-20 11:44
诸法无相
大音希声
佛说:“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
佛最后在灵山一会,拈花示众.无言说可表,无文字可立。
[[i] 本帖最后由 一滴清水 于 2009-11-20 12:14 编辑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