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古文笔法详析】02单元-先秦诸子寓言(0)篇目补充和分析简介

H爸 2009-11-9 00:31

【古文笔法详析】02单元-先秦诸子寓言(0)篇目补充和分析简介

【古文笔法详析】的“寓言第二”中,选了以先秦诸子为主的16篇寓言:
01-《庄子》寓言5篇
02-《荀子》寓言1篇
03-《列子》寓言1篇
04-《墨子》寓言1篇
05-《韩非子》寓言4篇
06-《孟子》寓言2篇
07-《吕氏春秋》寓言1篇

08-《新序》寓言1篇

[[i]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10-7-10 21:34 编辑 [/i]].

LUCK 2009-11-9 15:43

[em08].

H爸 2009-11-9 16:30

浏览网站文章时,看到一篇对于中国古代寓言的介绍,摘录几段过来:

[[i]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9-11-9 16:34 编辑 [/i]].

H爸 2009-11-9 16:32

【ZT】三、寓言的思想内容

  【ZT】我国古代寓言故事所阐发的寓意,多以揭露、讽刺为主。有的是针对时政,痛斥统治者的罪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如“苛政猛于虎”,对统治者的残暴、狂妄进行了强烈地批判;有的是讽刺社会上的某些丑恶现象,如“不禽不兽”,讽刺了一些溜须拍马、虚情假意的人;还有的讽刺一些人的愚蠢,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客套误事”等。也有一些是专门讲述自然规律、为人处事等道理的,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教育和启发。我国自先秦开始,就出现了许多哲理性很强的寓言,如“井底之蛙”,说明世界的广大、人类见识的浅薄,告诫人们不可以局限于自己有限的见闻而妄自尊大;又如“杞人忧天”,说明天不过是积聚起来的气体,地不过是土块积成的,因此,怀疑天地将要崩坠的想法是毫无根据的,以比较科学的方法增长了人们的见闻;此外还有“愚公移山”、“拔苗助长”、“郑人买履”等,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H爸 2009-11-9 16:33

【ZT】四、寓言的艺术特征

  【ZT】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寓言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即寓意明确突出,比喻形象生动,故事简洁短小。
1、寓意明确突出。寓言的作者讲述一个假托或虚构的故事,其目的就是要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让读者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或教育,所以寓言的寓意是明显的、突出的。寓意的表现可在文中直接写出,也可含而不露。
2、比喻形象生动。寓言实际上是一种比喻的艺术,象征的艺术。寓言的创作,就是作者选用某种现实生活的具体形象,通过联想,连类比附,并运用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表达理性的思考,即所谓“立象以尽意”。  
  寓言采用比喻的手法,才能更好地实现它的社会功能。在统治阶级采取高压政策的形势下,寓言作者把思想观点藏匿于假托的故事之中,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易于隐蔽。   
3、故事简洁短小。寓言的故事一般都写得简洁短小。作者往往是从生活与自然之中截取一个最精彩的片断,并加以概括、提炼。因此寓言篇幅都较短小,有的只用三言两语即把要阐明的道理或讽刺对象的本质揭示出来。.

H爸 2009-11-9 16:33

【ZT】五、我国古代寓言的特征

【ZT】
1、在思想上, 政治伦理性强。我国古代寓言产生于哲学家文人的书斋,具有很重的政治伦理色彩。在其发展中又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重理性,重现实,积极用世,同时提倡“中庸”,反对极端,主张调和矛盾。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之下,为政治服务便成了我国古代寓言的一个基本倾向。寓言成了政治家用来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士大夫用来劝诫君王,哲学家用来宣扬自己的哲学理念,外交家用来游说诸侯的工具。
2、在题材上, 人物故事为主。究其原因,中国以农立国的历史非常悠久,较早脱离畜牧业,附着在土地上从事有规律的平凡的农业劳动,便造成了不耽幻想的比较现实的早熟的民族心理;寓言在人们脱离畜牧业已经几百年的战国时代才出现繁荣局面,而使之趋于成熟繁荣的士大夫把动物能说话视为荒诞不经、幼稚可笑,因此,动物故事便不得不退居次要地位。而且中华民族自古重史,春秋时代各诸侯国都有专门史官史书,这种重史的情况反映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事的民族性格,表现在寓言创作上便是大量使用人物和历史故事。
3、在体制上, 多穿插于各类散文著作之中。我国古代寓言以散文为主,这是受我国诗文分工的传统影响。早在先秦时代诗文便有所分工,各有侧重。散文侧重议论、叙事,寓言则是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作品,寓言又是伴随着诸子散文产生和繁荣起来的,这便决定了我国古代寓言以散文为主要形式这一特色。后来, 人们为了方便故事的叙述, 才将寓言从哲理性的散文中抽离, 成为独立的文体。.

哈里老妈 2009-11-9 16:38

[em08] [em18].

hounianmayue 2009-11-9 18:21

学习中.

H爸 2010-7-10 11:15

第一部分 庄子寓言选读

一、庄子简介
庄子(约公元前369~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蒙(今亳州市蒙城县)人,著名的思想家。曾为蒙之漆园(在今涡河北岸)吏,史称“漆园傲吏”,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当时诸侯混战,争霸天下,他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心研究道学。他大大继承和发展了老聃、杨朱学说,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从老子“道法自然”出发,他认为“道”是无限的,超绝时空的,不可感知的,它生出天地、帝王、神鬼以至一切事物,而又自本自根,不可捉摸。他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而学“道”的最后归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异,从“有待”进入“无待”。在思辨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庄子又为先秦时期文学家,其文学成就居先秦诸子之冠,堪称浪漫文学之父,东方文艺之神。著书十余万言,《庄子》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

H爸 2010-7-10 11:16

二、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
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庄子》全书大小寓言共计二百多个,其短者或二十多字,其长者或千余字;有些篇目全部由寓言排比而成,有些篇目干脆通篇就是一个寓言。如此大量采用寓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即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庄子》的寓言又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先秦其他作家如孟子、韩非子等人亦可谓善用寓言的,但孟子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来加强自己的论辩,韩非多利用历史传说与典故以佐证自己的说理。而《庄子》的寓言却大多“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为庄子本人所虚构而成,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个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法的作家。
《庄子》寓言的独特性,还在于它的“多义性”。他在讲故事时,并没有明白、精确地点明他要说明的道理,而是靠那卓异的形象思维,通过故事自然流露出来。这样,其寓言的寓意就变得多面、模糊,具有“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一个寓言,需要读者再三体味,才能领悟其深层含义;或者同一寓言,不同的人读之会有不同的理解。
这种含蓄的“暗示”手法的运用,正与庄子“道”之玄虚空灵的精神实质相吻合。这种寓言的背后,包藏的是无穷的万象,不尽的意蕴,让人能够捕捉一二却也难以全部领悟,因而增加它内涵的丰富和模糊的美感。正因为如此,历来对庄子寓言的解释,众说纷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文笔法详析】02单元-先秦诸子寓言(0)篇目补充和分析简介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