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 有余力, 则学文》

玥玥妈一抹清茶 2009-8-4 14:35

转载《 有余力, 则学文》

[font=微软雅黑][size=3]作者:中国国情网上海中心 叶志荣
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叶老师,功德无量!


这句话已经点出来,一个人的学问要增长,必须「力行」加「学文」同时并行,这叫解行相应,这太重要了。「解」跟「行」就好象一辆车子有左右两个轮子,假如只有一边的轮子能转,车子就推不动,一定要两个轮子协调车子才能前进。假如只有一个动,一个坏了,会有什么结果?我们看到经文上写的不力行,只是学文、只是看书,甚至于只是得到很高的学历,这样的下场是什么?「长浮华」。一个老师教六、七岁的孩子学《弟子规》时,他们马上说:老师,你不用讲了,我们都学过了,都会背了,傲慢不要学自然就来了。所以要谨慎,一开始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学问更重要的是必须要落实、要力行,不然会「长浮华」。

经常看到报导「专业的高材生,生活的低能儿」,为什么学历都那么高、看过的书那么多,结果连做人都不会?因为这些读的书拿来干什么?考试用,跟生活脱节。所以可能是硕士、博士离婚率最高。为什么书念得多的人反而连包容、连宽恕、连爱护别人都不会?问题在哪?书给了他什么?「长浮华」。他觉得我学历这么高,你都得听我的,这样绝对搞得众叛亲离。所以「余力学文」,学了文一定要去力行,不然会「长浮华,成何人」。
    古代的文章是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所以古人写文章非常慎重,都是真正有把握可以利益后人,他才把它留下来。现在人怎么写文章?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他也不管会不会天下大乱,不知道如何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所以「学文」,不能不加选择地什么知识都去学,我们必须选择古圣先贤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都是历经几千年印证,确实可以启发人的智慧的。所以孔子要求我们要「思无邪」,与古圣先贤的经典相背离的知识,我们要予以坚决地摒弃。

当然「学文」有多种含义,学艺文也是其中的一种,但是次序是不一样的。孔子教育的次序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上面提到的学习圣贤的经典,属于「德行」,是排在第一位的。而这里提到的「艺文」,那是「文学」,排在末位。因此,没学好圣贤的经典,是不能学艺文的。艺文也有很多种,如果你做的是很专业的工作,就要更进一步地钻研、加强你这个领域里的专业学术知识;工作之余,你想提高生活的品质,你就需要学习各种生活、娱乐的技巧,这样人生才过得更有意义、更幸福、更美满。但是,我们要清楚,我们学专业知识也好,学生活、娱乐技巧也罢,其根本的指导原则,就是与圣贤的教诲不能违背。如果我们学到的专业技能其中有损人利己的,你在工作是不是还坚持要使用?你喜欢唱卡拉OK,这本来可以娱乐身心,但是,你半夜在家里音量开得很大,周围邻居都不能安心休息,你说对不对?有人喜欢看杀盗淫妄这些很刺激的电视节目,只会使我们的身心越来越受到污染,你是不是还坚持看下去?当我们的身心被污染了,我们就没有办法在人生当中提起古圣先贤所遗留下来的宝贵智慧。因此我们必须谨慎地思考这些问题,只有学习圣贤的教诲后,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才会有智慧来对待、来处理这些问题。

因此,「余力学文」,不管学习何种知识和技能,其根本的指导原则就是遵守圣贤的教诲。而圣贤的教诲,在《弟子规》中归纳成为六项纲领:「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这六项纲领,我们不仅要深入理解,更重要的是全部落实,「落实」是「学儒」和「儒学」之间最根本的区别。这样,人就应当活到老,学到老,学什么?就学如何落实这六项纲领,「学儒」才是真实的功夫!

所以学问必须「力行」加「学文」,「解」「行」相应。因为你「行」得愈彻底愈能帮助你「解」,你「解」得愈深「行」得就愈到位。而且「解」与「行」,这「行」是枢纽,当你有所力行,你才会有所感悟。

我们要循序渐进,《弟子规》的教诲,我们学一条就老老实实地做一条。当你在完完全全地落实其中的一条时,你突然会觉得其它几句你也能做到,因为这个「行」会打开你的悟性。当我们学到「缓揭帘,勿有声」时,连做一点细小的动作都会去体谅到别人的感受,当你做得彻底时,这个动作内化成你的存心。当你时时替别人着想时,你就发现自己能从做一句《弟子规》起,一下子能连成片地去做。比如,「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等等,太多了。因为你真正做了一句,你的恭敬心、你的细心、你的体谅心就提升了。为什么做到其中一句,往往会连带落实一大片,进而能全部落实?因为《弟子规》中的每一句,都是人的自然本性,而自然本性的性德之间,哪有不相通的道理?

「力行」不是蛮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如果你只有「力行」而没有学习圣贤的教育,那就变得自以为是。没有圣贤教诲的指导而用自己的见解去力行,学到最后南辕北辙都不知道,「昧理真」,真理完全违背了。因此,「力行」和「学文」要同时、要合一,所谓知行合一,解行并重,用这些经典的教训来导引我们的行为,这样子进步才快、才相应。
我们再看一下《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从总叙这个提纲我们可以归纳出《弟子规》的宗旨:「进德学文,知行合一」。进德包括《弟子规》前面的六个部分,就是孝、弟、谨、信、爱众、亲仁,这六个部分都是帮助我们增进德行的,这是力行的部分。后面「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学文」,帮助我们「知」,知行要合一,解行要并重,这样我们提升就快了,我们的修学就不盲目了。学文能不能乱学?《三字经》里面说,「教之道,贵以专」,教学的方法是什么?「贵以专」,「专」就是不杂。学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弟子规》上也讲「此未终,彼勿起」,所以我们不要同时学很多东西,那样学脑子都学乱了,学要把心定在一门上。比如说我学儒家,先学《弟子规》,《弟子规》没学好、没完全落实,我不能够换科目,这叫「专」。《弟子规》做到了,再学《论语》,《论语》是孔子的言行,我要学得跟孔子一模一样,《论语》才能学毕业,没有学得像孔子一样我不改变科目,这样子学就快了。

学习目标我们要很明确,懂得《弟子规》宗旨叫「进德学文,知行合一」,那我们就明白目标是什么了,这个宗旨和目标是有因果关系的。宗旨是因,目标是果,我们这么去学、这么去做,最后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是很多人非常关心的事情,因为他们很困惑,我为什么一定要按《弟子规》的要求去做?那么古圣先贤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们,结果有三桩事情,你可以得到幸福的人生,你可以得到成功的事业,最后你可以成就圣贤之道,这是三个不同的层次。当然我们目标要定得高,既然要学,就学做圣贤,圣贤都达到了,你的幸福人生、成功事业当然自然而然得到。《弟子规》的入手处最方便,它最容易学,为什么?《弟子规》里头教导的方法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从小事当中来学着成就圣贤。但《弟子规》的着眼处却非常高,它的着眼处在人的自然本性,它指导我们在生活当中把自己的不良习气给磨掉,慢慢让自己的本性本善彰显出来,在生活的平凡小事当中悟圣贤之道。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教学方法,让我们在看似很平常的生活细节中,不知不觉地成就无上大道。
   
孔子曾经讲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要懂得从最切近的事情里面学习,也就是在你的日用平常当中学习圣贤之道。所以《弟子规》你别小看它,虽然讲的都是平常的小事,小事里面,每一件事情关键都在于看你会不会用心,你会用心,圣贤之道就全在里面。不会用心的,哪怕是你把《四库全书》都读通,背熟了,你还不是圣贤,你充其量只是一个儒学家,你的儒学很有造诣,可以写论文发表,可以出去演讲,可以与人辩论,但是你的仁德、你的本性本善没有显发出来,那不是孔老夫子所希望我们做的。换过来讲,如果我们能够落实《弟子规》,哪怕是我没有读过《四书》、《五经》,没有碰过《四库全书》,对儒家的经典我一本没读过,我只读过《弟子规》,我能不能够成就仁德?能不能成就圣贤?我们要有信心,完全可以!只要我们百分之百做到,把我们的存心真的改正过来,不再用那种自私自利的心,不再用那种习气毛病来对待我们周遭的人、事、物,而是完全用《弟子规》所讲的圣贤之道来经营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那样学习儒家文化的三个人生最高目标我们就能实现:成就幸福的人生、成就成功的事业、成就圣贤的品德。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仁,仁很遥远吗?孔子说仁并不遥远,「我欲仁,斯仁至矣」,我真想去行仁,力行《弟子规》这叫行仁,正确的人生方向已经确定,不知不觉中就能成为一个仁德的人。所以学习的目的我们要很清楚,是成就我们的仁德,成就圣贤,不在乎我们懂得《四书》、《五经》多少,不在乎背诵得多少,关键在于我们做到多少,做到了,「斯仁至矣」,没做到,那么仁还是很遥远。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什么人应该学习《弟子规》?再广泛地讲,什么人应该学习圣贤之道?当然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可是不同的人其程度高低也不同,这个程度孔子分成三个等级,这是在《论语》里面讲的,「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是讲,上根之人,他的智慧很高,「生而知之」,就是一生下来他就很仁厚、很有孝心、很有爱心,圣贤教诲他完全就能做到,这种人是上等之人。其实每个人本来都是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有程度高低不同?统统都是因为教育的问题。《三字经》说,「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你不教他,他就可能从上等人变成中等人,中等人就变成下等人,甚至下等都达不到,那个人没救了。这都是因为他后天所遭到的熏习,如果他熏习的是善,他是上等人,如果熏习的不善,他就变成下等人。生而知之的人他也是教出来的,从什么时候开始教?母亲怀孕的时候就要去教,这叫胎教。

孔子最仰慕的是文王、武王、周公,文王、武王、周公都是这里讲的生而知之的人,也可称他们圣人。文王的母亲叫太任,太任怀孕时一言一行都非常谨慎小心,因为太任知道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有知觉,假如自己行为造作不善,必定影响胎儿,对他是个污染,所以言语造作,甚至是起心动念,都非常谨慎,不允许有一个不善的心行。所以怀孕期间她做到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凡是那些不好的,绝对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胎儿接触到的都是纯善的教育。所以古人讲「有胎教,致使文王有圣德」,文王的圣德怎么来的?他母亲教出来的,母亲在胎教里面就懂得这个道理,就对孩子负这个责任。文王娶了太太叫做太姒,生的武王、周公,也是这个样子;文王的祖母太姜,她生的是王季,王季是文王的父亲,这三太都是非常贤德的女子,所以养出了圣人。太姜、太任、太姒,周朝开国三太,这三个女人为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奠定了深厚的根基,周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要感谢这三个女人,所以胎教多么重要!

现在人称呼妻子叫太太,「太太」这个名称怎么来的?就是出自于周朝开国三太。所以「太太」是个非常尊贵的称呼,称呼妻子做太太就是希望你这个妻子将来能养育出文武周公这样的圣人,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世界培养圣德之人。所以太太在家里培养儿女,那是圣贤人的事业,是「蒙以养正,圣功也」,那是太太负起的责任,太太的使命比先生更重要。很多人说中国是重男轻女,好像男子的地位高,女子的地位低,那是错误观念。中国重视的是妇女的德行、妇女的使命,传宗接代、培养后代都是女子的使命。所以古德曾说:天下国家的安危,女子手中的权力操之大半。所以怎么可以说先生地位比太太高?因为太太的使命重大,从胎教起就开始培养儿女。

这样看来,「学而知之」已经是次一等了,教育很重要,小孩子从小就要接受圣贤的教育,落实他的德行的根基,因为长大了以后再教就很难。古人讲「教儿婴孩,教妇初来」,教育从哪里开始?婴孩就开始;教媳妇,家规,媳妇刚过门就开始教,时间久了她受的污染多了就很难教。

难教的人是什么?叫困而学之。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小时候都没学过中华传统文化,出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人,文革的余毒侵入到他们的青少年时代,「破四旧」,把传统文化都废弃掉了,所以没有真正认真学习过。这导致我们这一生行为、观念很多偏差,生活在烦恼痛苦当中。现在有这个机会学到《弟子规》,接触到传统圣贤文化,那得要使劲干,这叫「亡羊补牢」。我们程度是比较低,但低没关系,只要努力还能补救。怎么努力?《中庸》上面讲:「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就是人家看一遍就看懂了,我就看十遍,我也能看懂,人家读十遍,我就读一千遍,这样发愤图强,即使是根性愚钝的,我们程度低的,也能够赶上来,最终也能够开显我们的本性本善,我们的智慧也是本有的,也能够成就。所以要学必定从《弟子规》学起。

《中庸》上讲:「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要学习圣贤之道要循序渐进,走远路从近处开始走,登高也要从低开始一步一步地登,这样渐渐地,《弟子规》讲「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就能实现。只要自己不灰心,奋勇向前,圣贤学问我们一样可以成就,本性本善必定可以恢复,我们的人生才过得非常的有意义。[/font][/size][/size][/font].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 有余力, 则学文》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