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asking 2009-6-23 09:13
两篇69分高考作文
两篇69分高考作文
跬步学习论坛 » 高中生 »学习交流
[url]http://www.kb121.com/frame.php?frameon=yes&referer=http%3A//www.kb121.com/[/url]
[[i] 本帖最后由 likeasking 于 2009-6-23 12:53 编辑 [/i]].
vivianda 2009-6-23 09:31
谢谢推荐!撒花.
揭幕者 2009-6-23 09:55
上海高考69分作文欣赏--传承与创新
传承与创新
“板桥体”看似单个字形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如果有人因此而羡慕郑板桥的成就,想借模仿他的风格来出名,那么他必定会走入一条死胡同。因为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说“不可无一”,是肯定了“板桥体”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不朽的艺术地位;说“不可有二”,则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真理。正如贾平凹在信中对小妹所说:“对于大师,你只能学习,不能效仿。 ”
“板桥体”与“扬州八怪”的其他艺术风格的诞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在那个压制人才发展、摧残人才天性的清王朝,“扬州八怪”用一种不合乎世俗审美标准的艺术风格,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高尚情操,是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对于权贵的蔑视和抗争。可以说,“板桥体”的“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是挣脱束缚,思想和心灵获得自由的象征,这也便是郑板桥作品的韵味所在。后人如果模仿“板桥体”,只能有其形而无其神。这样的作品,当然“不可有二”。然而,许多人并不信奉这个原则。当文学与时尚产生了关联,似乎文学创作也能产业化发展,作家也能按一个模子批量生产了。书店里,占据“畅销书架”的一会儿是悬疑小说,一会儿又是通俗哲理。花样总在翻新,却大都千篇一律。那些书虽畅销一时,不久却被遗忘在角落,蒙上尘垢,挂上蛛网。马克思说过:“所有的价值最终都只剩下时间。时间会滤去所有跟风的作品,最终只留下一部或几部体现时代精神,关注人类和人生的作品。 ”
这么说,我们是否就不要学习他人的作品了呢?当然不是。那些肤浅的跟风之作,正是因为对文化艺术传承、研究不够,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落于俗套。因此,传承是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新则为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不仅艺术创作如此,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许多方面,都要传承与创新并重。改革开放后,我国与外界的科技、文化等交流频繁,汲取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尝到了甜头。但是现在,我国的创新实力却比较薄弱。前几日的《文汇报》上说,上海的服务业管理照搬制造业管理模式,阻碍了服务业起舞。在此,制造业管理模式也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吧。有变通与创新,才有突破。
不论从事什么行业,我们都要广泛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并充分认识自身特点,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勇于创新。传承与创新并重,是科技和文艺等发展的根源。
[点评] “传承与创新”是对材料总体把
握以后提炼的观点,非常符合题意。在大多数考生只对“传承与创新”流于表面泛泛而谈之时,此文作者精准地找到了他需要的突破口,即“板桥体”与“扬州八怪”的其他艺术风格的诞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他超乎常人地看到了蕴藏在“板桥体”背后的对艺术和自由的追求。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当然,此文也有一个明显的弱点,题目即为“传承与创新”,文章应对这两个概念有辩证地论证与思考,但是,本文作者似乎遗忘了这一个最基本之处。.
春夜喜雨 2009-6-23 12:49
还有一篇更好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写得真不错,思路很清晰,作家的料,牛啊!.
Polarishsu 2009-6-23 12:57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一个沉沉的声音。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
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 ”
“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其美,美人所美。 ”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 ”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 ”
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感受这一切。 ”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
“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 ”我感慨道。
老人拍拍我的肩:“中华智慧从来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它早已渗入每一个具象之中了。你好好看看。 ”
我沉浸于那黑与白的交替之中。当回过神时,转头再寻,老人已不见踪影。
[点评] 今年高考作文看似一篇传统的材料作文,但是在文体要求上只有四个字:“诗歌除外。 ”所以,也不排除议论文之外的其他文体,例如此文这样的想象作文,就是成功的一例。除此以外,本文优点相当明显。首先,题目不同凡响:“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其次,“我”与“老人”的对话形式很好地对应了当今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对话。再者,将郑板桥的书法艺术提升到 “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的高度。读罢此文,不得不佩服作者在紧张的考试状态下,依然保有松弛的心态与驰骋的想像力。.
vivianda 2009-6-23 13:43
第二篇是散文,对话方式运用的很巧妙!.
wm007 2009-6-23 13:50
第二篇灵的。题目特别出彩。.
lenovour 2009-6-23 14:03
第一篇不行,言之无物,不知所云,个人意见..
盎鼓头妈妈 2009-6-23 14:43
写第二篇作文的学生,明显应变能力更强,更讨巧..
meia 2009-6-23 15:17
传承与创新
我觉着写得不好.
还有,他引用的贾平凹和马克思的话,会不会是杜撰,我才疏学浅,说错了,请大家指正.
两篇作文同一分数,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fangyuan 2009-6-23 15:21
技巧相当好.
我家有个猪宝宝 2009-6-23 16:14
喜欢第二篇,立意新而高,真羡慕这些“牛”孩。[tt11].
vivianda 2009-6-23 16:27
我猜第二篇是女孩儿写的,呵呵.
童爸0928 2009-6-23 17:06
第一篇像是理科学生写出来的。对大多数学生,在复习时可以学学这种风格,到考试时考出相对高的分数。
第二篇虽好,但估计也像郑的字一样,一般的学生很难模仿出这种风格。.
报喜妈 2009-6-23 22:32
功底不深很难写好,第二篇让人耳目一新![em21].
eric.shanghai 2009-6-23 23:08
我喜欢第一篇。.
mentos 2009-6-24 06:50
写得真好,不知道孩子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培养的.
TOM9604 2009-6-24 06:51
喜欢第二篇。.
jyuntoku 2009-6-24 07:54
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
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我认为第二篇的文风比第一篇坏。第一篇虽然文采不如第二篇但毕竟考生在写自己的想法。
而第二篇完全就是迎奉。上面两句话尤其典型。简单地说就是两句“全方位马屁”,不但不讲道理,更不要脸。
第一句话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古人)什么都有什么都好,其他的文化,元素都已经被我们的祖宗吸收了。
第二句话更是一种马屁模式,什么模式呢,举出几对反义词,然后把要拍的对象说得这也好那也好,以此来暗示,正反两方面都好,没有不好的地方了。
说18岁的考生(毕竟也是成年人了)无耻可能言之太过,能写这种句子以后倒是仕途有望。.
爱看书的妈妈 2009-6-24 08:20
我喜欢第一篇,比较朴实,让后辈学习的空间更大些。第二篇文字功底很好,但道理没讲清楚,有点浅。.
anita_xu妈妈 2009-6-24 08:41
看看湖北满分作文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暴发。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而逃。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
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
皇祚不复天威去,天朝迷梦化为烟。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
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大沽台上炮声隆,将士陈尸国门前。
新鬼啾啾旧鬼哭,京洼难日见炊烟。宣战诏书何处寻?言说帝后西秋狝。
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六十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空向长河咒逝川,不尽国愁在斯年。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民穷国敝割土地,偿银赔款年复年。可怜越女夜夜哭,半国殖民半封建。
檀香山上聚义士,兴中会中复青天。烈火已燃锤与镰,今将炮火灭清廷。
枪声惊破五羊城,英雄无惧挥宝剑。提携玉泉为国死,何得英名在人间。
悲歌一曲从天落,壮士不再歌易水。晓见江山有炊烟,烈士之魂已沉泉。
人生百年能几何,荒草斜阳土坯间。白云片片魂悠悠,黄花遍野使人愁。
义军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载史书。黄花岗上土一抔,埋没荒烟蔓草间。
起事何知一死难,的卢青骢劳鞍鞯。青天白日满地红,镶开碑上覆墓间。
行人往往悲旧事,含愤长忆孙逸仙。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
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见人间少帝制。百越之人总不忘,秋风秋雨湿黄花。
愁看长江东逝去,却有青史映君前。莫悲往事愤钩沉,但看祖国焕新颜。
沧桑浮沉忆浮生,吾辈发奋应向前。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
红尘梦里忆壮举,烈士陵前有愧颜。吾侪不曾历战火,无复见此漫硝烟。
和平岁月忆往事,史海沧茫不亲见。今春南岭雪满天,雪映梅花忠魂骨。
碧血横飞四塞惊,草木含情风云悲。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换新天。
英雄何只黄花岗,无数忠魂红旗间。百兆国子怀先辈,万里江山动后人。
召公甘为社稷死,感君总能多奉献。至今天下传英名,不使君没蔓草间。
今之河山多锦绣,不复沉沦如从前。工厂遍地多铁马,信息时代在眼前。
民众康乐少悲苦,难以再见愁容颜。吾今立于陵门口,思绪纷飞感万千。
聊诌一诗悼君魂,勿怪字拙人不见。
后记:今日之生活,皆先辈流血而成,今中国多烈士之陵,何止黄花岗耶?然吾平生只至黄花岗,愧矣。今年之秋,料黄花岗之黄花,应于秋风之中透香中华乎?.
小小笨妈妈 2009-6-24 09:18
好牛啊!.
vivianda 2009-6-24 10:05
上海卷不允许写诗。.
一宝 2009-6-24 10:29
借LZ宝地也贴一篇
今年最有争议的高考作文
李春平
昨天下午下班前,我在单位突然接到《华商报》记者的电话,说今年有一篇最有争议的高考作文,希望我能谈谈看法。我说我晚上回家再说,现在上网不方便,可记者说时间紧,明天要见报,晚上还要写稿,希望我能马上谈一下。我随即用了单位电脑,给对方报了QQ号,从QQ上接收到记者发来的高考作文。全文如下:
《站在我家的门口》
作者:某湖北考生
我家门口站着一条狗。
这是条普通的狗。黄色皮毛,粗短四肢,腥臭的大嘴往外滴着口水,好一幅正宗的流浪的土狗。
然而狗先生,您为何站在我家门口,似乎我家并没有养过类似的狗,同样也没有养年轻漂亮的西洋狗,难道你是来骂我的?不对,你的眼神告诉我,你是不屑做这种事的。你的后腿是跛的,这一点我很好奇,是怎样跛的呢?是路见不平,露牙相助,被小偷打跛的?是狭路相逢,争风吃醋,被同类咬跛的?还是乞讨时被别人打跛的?
狗是一种忠诚的动物,也是一种勇敢而可怜的动物,我现在考虑是不是邀请站在我家门口的这位狗先生留下来,但我毕竟只是个弱小的书生啊!
正当我想开口挽留这位狗先生时,与我对视良久的“他”肚子“咕噜”一响,“呜咽”了一声。走了。
接着,来了一位猪,站在我家门口。
猪是一种哺乳动物。生来便是吃了睡,睡了吃。然后肥了,送进屠宰场,“喀嚓”一声便成人们口中的美食。
我家不养猪,我很好奇这头猪是如何逃离猪圈,逃离农村,来到城市,来到我家门口。
这肯定是一位英雄的猪,为表示尊敬,我用上了“位”,而不是其他的量词。有了前一位狗先生的教诲,我开始想猪先生是不是向我求助的,然而猪先生啊!如你所见,我不过是个弱小到不能再弱小的人,你是一个英雄的猪,你能冲破牢笼,冲破命运,奔向自由,而我却要受种种枷锁,背负种种负担,应当是您来拯救我啊!
可惜,显然猪先生并没有为我的话所动。那充满智慧的小眼只是盯看虚空的某一处,沉思着,沉思着。
这是一头智慧的猪,我想到,它应该在思考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可惜我语言与它不通,要不可以和它讨论一下牛顿三大定律,霍金的时间猜想,以及讨教一下金融危机等问题。我悲哀地想到,或许这位猪先生比我还牛,参加高考获得文科状元也不为奇,我沮丧地望了望这位猪先生,最后还是把门关上了。
忽然,门口站着一个人。
这回终于正常了。是谁?有可能是收水费、电费、管理费的,也有可能是收网费的,也有可能是小偷、杀手,那样我就死也不开门,把门反锁。
细看,他是个年轻人,白衬衫,牛仔裤,从口袋中拿出钥匙,居然打开了门。
啊,原来这个人就是我自己!
我仔细看了三遍,感觉这是一篇很不错的作文,确实有点卡夫卡的感觉,读起来是有点费力的。可以想见,作者受过西方文化影响,读过一些西方哲学和小说,特别是现代主义作家作品。在他的作文中表现出的这种文化浸润很明显。
家门是人存在的一个基本定位,也是人们走向社会和了解世态的一个必经的通道。该篇作文由家门口的狗再到猪,然后到人,作者由一个固定的地点切换出三个不同的场景,层次非常清晰。这是写人的觉醒,即人存在于与狗与猪的比较之中。人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存在在这里是一个自我显现的过程,即通过他者的唤起,从而得到自我确认。我思故我在。文章有很强的现代表现意味,诡奇,荒诞,尤其是象征表述特别明显。文章的隐喻也很明显:世界是复杂的,是充满乱象的,但人永远是家的主人,我永远是自己的主人。
我认为,在作文的判分中,我们对立意新颖、标新立异的奇才、偏才应另眼相看,以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和想像力。只有教师有锐利的慧眼识英才的眼光,不拘一格,才能打破作文的传统判分模式。否则,我们只能看到那些落入俗套的高考作文。
(以上文字见6月23日《华商报》)
附录:
所网上所查资料显示,按照湖北省高考阅卷规则,一篇作文需由两名教师评分,一旦二者评分值高于9分的“误差值”,文章将转交第三名阅卷老师阅。 结果,前两名阅卷老师,一个被折服后给出了60分的满分,另一个则认为“不知所云”,给出了20分的最低得分,而第三名阅卷老师给出的分数同样高于“误差值”。最终,该作文被提交到专家组讨论。
在专家组也出现了分歧。反对者认为,文章读来一头雾水;支持者认为,文章内涵深刻,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有小说家卡夫卡的味道。最终专家组定评“作者以荒诞的黑色幽默小说写法,来拷问眼下的‘人性’。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的关切与思考。也可理解为是作者本人的生活自述和反思,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构思有特点,描述生动形象,语言有意蕴,表达很有个性色彩”,并给出了50多分的高分。这很让人欣慰。.
xiexiaobei 2009-6-24 11:14
现在的学生牛人真不少.
逸人 2009-6-24 11:31
看不懂这篇文章的老师,本身也是死脑筋和思维狭隘的人,太古板,没有品味,不适合做现当代的高中老师,而且中外文章读得太少。.
YFDBB 2009-6-24 11:53
回复 21#anita_xu妈妈 的帖子
让我重新审视现在的年轻人.
anita_xu妈妈 2009-6-24 16:06
回复 27#YFDBB 的帖子
就这四篇高分作文看,湖北的考生水平远远大于上海,不知道总体情况如何。.
joyjiao 2009-6-24 16:53
第二篇太棒了!.
小屿宝宝 2009-6-24 20:59
两篇各有千秋
第一篇所引用的贾平凹的话是教材课本中有的,这个学生明显是踏踏实实学习的孩子,文风很朴实,对内容的挖掘有一定的深度。第二篇也好,但是对话体的运用显得简单机械。从卷面来看,两篇的字迹和卷面都很好,都是好学生。.
jyuntoku 2009-6-25 07:31
回复 24#一宝 的帖子
有网友认为“这篇文章很明显是抄袭第八届新概念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李想的同学的文章《门口的那匹动物》”。并附上了照片为证。.
波纳妈妈 2009-6-25 14:47
据报上说,第二篇因为题材不是议论文,所以得了67.
lenovour 2009-6-25 16:15
回复 32#波纳妈妈 的帖子
不是说不论文体的吗?难道不是议论文就要扣分? 懂行的人来说说..
小屿宝宝 2009-6-25 17:22
回复 32#波纳妈妈 的帖子
我不知道是什么报纸上说的。我是参加阅卷的,经历了这两篇作文的讨论。
第一篇是68分,原始分69分,错别字扣2分,卷面好加1分,总分68分。
第二篇是67分。一开始定的是70分,后来因为陆续出来一批更好的作文,所以最后定为67分。这篇形式上有些单调。绝对不会因为文体的缘故,因为有一篇仿写红楼梦的,最后大概打到了69分。因为没出样卷,所以最后的成绩没有看到。.
俩子爸 2009-6-25 17:29
据说这是一篇零分作文
*** 该贴被屏蔽 ***
波纳妈妈 2009-6-26 09:49
回复 34#小屿宝宝 的帖子
新闻晨报!
说是评分老师出于谨慎原因,最终将此篇文章定为67分,而这个谨慎的原因主要就是文体问题。
在你没有发表真相之前,我还一直以为高考作文非议论文体不行呢!.
初夏 2009-6-26 11:35
真的厉害,不知道家里怎么培养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