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celiuw 2009-6-16 22:22
好文强烈推荐--变异的中国人成长链:无法成人
无法成人 一个中国人的成长链
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一个中国人的成长链,从出生到求学、从升学到毕业、从成家到立业的过程,发生了变异。
求学越来越早、成家越来越晚、毕业越来越难找到工作,立业的焦虑笼罩每一个人。
中国人比任何时代都更看重孩子和教育。54.7%的父母要求孩子读到博士,83.6%要求孩子考试考前15名。家长奔波在择校、陪读、交费的泥潭里,学生苦熬在应试、才艺、择业的负担下。幼教大热、就业大冷。教育开端,望子成龙不计天价恐落人后;教育终端,竞争激烈学难致用乏人问津——中国社会经济的运行,与教育严重错位。
现行的教育模式一心想让孩子们成“才”,却不在乎他们是否成“人”。
中国父母们,在无法成人的儿女面前,既是主谋又是从犯,既是教育模式的设计者又是教育模式的就范者,既是教育产业和商业的买单人又是投诉人,既是既得利益者又是受害者,既是暴君又是奴隶。
以“为了孩子”的名义,令父母苦不堪言、孩子无法成人——这不是爱,而是整个社会的黑色幽默。
如今我们怎样做家长?
重修中国人教育大纲
中国人成长三个阶段:求学、成家、立业。求学越来越早、成家越来越晚、毕业找不到工作。每一项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背后,都有中国家长的“教育成功学”在作祟。中国人的成长链亦面临教育和社会的双风险。
文/胡小同
这一年里,中国年轻人脸上写着的茫然,比任何一个年份都多。
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超600万,预计比去年增加70万,比前年增加130万。
中国人的成长链遭遇到最难堪的一环:毕业即失业。可他们曾经这样被加工:幼儿园、九年义务教育、高考、大学教育。19年的中国式教育目的只有一个:成人、成材、进入社会、有份好工作、有个好前途。
教育没有社会变化快,是社会问题,还是教育问题?
幼教大热、大学生找工作大冷;输入端恐落人后,输出端乏人问津;理想远大,现实无情;播下龙种,收获跳蚤——中国社会和经济运行的结构调整,与教育严重错位。
学历、学位、双学位、海归学位、海外留学背景,所学越多,所用越无;私立学校、贵族学校、国际学校、双语学校,花费愈巨,产出愈低。“成长的烦恼”及至最后一刻幡然醒悟,“读书无用”又有新的论调和说法。
中国学生、中国家长迎来了自己的成长焦虑症。
中国人成长的三段论
中国人成长三阶段:求学、成家、立业。
其中求学和成家在往两头发展:求学越来越早(幼教),成家越来越迟(晚婚),立业却力不从心——房奴、车奴、卡奴、穷忙,每一样,都埋伏着陷阱。社会复杂、商业险恶、成长唯艰,于是,家长加倍投入,希望赢在起跑线、赢在胎教、赢在择校、赢在专业、赢在才艺,可最后都不免要倒在失业的枪口下。
社会和教育之间供需的巨大剥离,使得付出必须越来越多,而收获可能越来越少。家长对教育几乎不叫投入成本,而是不惜血本,但在某一刻,血本无归,啃老族、宅居族的出现,使得家长明白教育投资有风险、“入校”需谨慎。
中国教育的产业化和体制改革从包分配到双向选择到自主择业经历了30年。如果把中国的教育比作一条产品线:高中和高等教育是精英化教学、大众化就业,收益最大、风险最小;九年义务教育减免了学费,越来越普及,惠及农村,但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使得择校在城里变成一个红火的收费项目;少年宫、才艺班等课外教育则是家长的另一套因材施教的成长体系,其热度不减反升;早期教育业已市场化,各路品牌纷纷涉水抢滩。
有一次导演张元说,他最反对电视上针对孩童的广告,因为那完全是不对等的诱导。儿童缠着家长购买商品。事实上在教育领域中,有着针对孩子的“二次销售”:首先是把教育理念灌输给父母,父母再把孩子圈进来。
李阳15年的疯狂英语运动并没有使中国人的英语变得流利起来,反而是新东方等应试教育的项目变成了一个产业。在听闻中学生卖听课笔记居然也演化成创业项目后,一位大学老师在博客上表达了他的愤怒:“我们一直觉得应试教育有问题,也老是嚷嚷要改革,可是改来改去,竟然改出了这个结果: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们摇身一变,成为了利用应试教育来牟取利益并与这个反人性的教育体制沆瀣一气甚至为虎作伥的害人虫!”
那些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则另辟蹊径选择私立小学、私立中学、国外留学。他们不认同中国教育,也不想让孩子整天做不完作业,所以就用高花费铺就另外一条道路。
但是,他们骨子里仍是希望孩子出人头地、考名校、进入精英阶层,在英语中,专门有一个名词“中国妈妈”,用来指留学陪读的中国妈妈,她们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什么事都是妈妈说了算。
台湾人亦如此,每个台湾孩子平均学习了三项才艺。这显然都不是“自我选择”,而是“包办教育”。在中国,有人说子女就像父母的财产,不仅父母对其有抚养权,还有支配权和控制权。从出生开始到上学、工作、结婚生子,这其中没一件事是父母不操心的,父母几乎把一辈子都搭进了子女的世界中。
无法成人的几个变量:社会、教育、父母之责,父母首当其冲。
教育高消费的群体冲动
中国人热衷于为教育买单。
医疗花费是不得不,教育花费是心甘情愿。北京东北四环附近的一处楼盘项目,因打出“名校全程进驻”的广告,而掀起了抢购热潮。虽然此承诺未能写进购房合同,但家长仍火热咨询,其心态由此可见一斑。
一份名为《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日前发布,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至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支出,则高达48万元;而估算30岁前的未婚不在读子女的总成本,为49万元。
一个广州人给儿子从小到大做了笔“预算”,如果按照名牌幼儿园、名牌小学、名牌初中、名牌高中、名牌大学以及出国深造的成长路线,养育孩子需要100万元。其中的教育支出包括学前教育费用1.092万元、幼儿园学费10.2万元、小学教育费18.6万元(含3万元赞助费)、中学教育费用16.8万元(含3万元赞助费)、大学教育费用4万元和留学教育费用30万元,总计超过80万元。
追求“教育GDP”的盲目冲动,使得政府和教育机构形成一种合谋。教育学者杨东平说:“高教管理追求的就是那些数字和政绩。有人称之为‘教育GDP’,就是规模、速度、科研成果、博士点这些指标化的东西。”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约1020万名,比去年减少近4个百分点。有人认为,高考报名人数减少是因为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不少学生因此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而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姜钢的说法是,高考报名人数减少最直接的原因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人数不断下降。
与此相对应的是,今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人数比去年增长4%,考生被高校录取的机会将更大,预计每100个考生中有62个会被录取。高校扩招的盘子和总量仍在增长之中。
这似乎让家长和学生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上大学不再是一个人生的分水岭。高考改变命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大学毕业将迎来一个险峻的时期。
“就业难和高校扩招没有因果关系,甚至就整个国民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而言,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一位持这种论调的专家说,“大学以面向未来为使命。这并不意味着大学和市场脱节,而是要求大学尽最大努力去揭示那些左右市场的因素和力量,为人们的未来生活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或者创造更好的条件。”
中国家长的困境
公众对于教育高成本与就业难的双重无奈现象无能为力,这一恶性循环还将继续。
中国家长的教育大纲是:软教育、硬投入、争夺教育资源。现在正是9月份入学前的“活动期”,不少家长开始了他们最为忙碌的日子。一位家长因为孩子的入学年龄只差几天,而卡在那里入不了学,她不得不为孩子进入一家实验小学发愁:“中间人已经找好关系了,学校也一直答应着,但就是没有下文。”
即便是在北京偏远的郊区,民营性质的幼儿园也四处开花,但仍赶不上入园的速度,稍微好点的幼儿园早就爆满。几千元的入园费对于家长来讲,是一笔不得不给的投入。
但中国家长的教育大纲实在规划得不怎么样,包办孩子的教育战略,到为孩子选择一个他并不喜欢的大学专业后,终于出现了分裂:许多人在毕业时放弃专业改行了。
《家长是最好的老师》、《哈佛女孩刘亦婷》、《100个中国孩子的成功报告》,乃至新概念作文、奥数竞赛、国际才艺表演,每一项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背后,都有中国家长的“教育成功学”在作祟。
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播下龙种,收获的却可能是跳蚤。
那些不堪忍受教育体制的人,成为教育体制的外逃者,其中不乏成绩优秀的学生。清华大学博士生王垠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赞赏发明家EDWIN H. LAND的一篇演讲《伟大的年代》:“我认可他(年轻人)仅仅是个伟大的人,而非天才,他不可能跨越他专长的领域。他不会想到用几百年的时间缩短问题的解决办法。他不会突然说人民大众就是力量,那是天才做的事情。但是在他自己的领域内他会让事物发展并繁盛;他会因为在他自己的领域内帮助别人变得快乐。在这个领域内如果他没有取得成功,他会增加不应该被增加的东西。”
“自我实现”在中国的受教育者那里只是一个迷梦。他们只有在成人的那一刻起才拥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在此之前,他们被家长包办,然后又被学校包办。这对他们而言是不得不走的一段弯路。
“无法成人”的“成人礼”是一张大学毕业证书,此后,他们被抛弃到自我奋斗的历程之中。就业和谋生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页,当它翻过之后,人们才会明白,中国人的教育大纲需要重修了,而不仅仅是增加国学教育和艺术教育那么简单。
2030年,千禧后们的未来战争
人有远虑,才有近忧。千禧后父母们的焦虑,来自遥远将来的竞争压力。2030年的世界什么样?
文/肖锋
“我终于扛不住了!”一位朋友曾发誓决不让各类补习班、强化班剥夺儿子的童年乐趣,可最终还是缴械投降了。
新世代中国人的成长历程很像所玩的过关游戏,进名校、特长班、奥数、钢琴、绘画、高考……没有一关能轻松度过,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幸运也是最不幸的世代。父母们担心学校教的东西将来不够用,于是疯狂加码。面对千禧后们的未来战争,储备多少兵器似乎都不够用。
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至少主流经济学家们是这么预测的。我们姑且认可这个美好愿景。只是对某些中国人而言,伴随而来的并非风光,而是焦虑。届时,中国人口红利耗尽,中国独特的倒金字塔人口结构让当下每位父母忧心,对子女投资的回收遥遥无期。
当下父母的焦虑,是未来竞争压力的预演。目前高昂的教育成本与低落的就业状况双重困境,无疑加剧了这种焦虑,并导致恶性循环。
2030年的世界什么样?
拉丁裔将成美国最多人口,届时很可能是拉丁裔总统当政。就是说与老美打交道,除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外,还须兼顾西班牙语。日本人口不再是纯正的大和民族,就像今日德国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日尔曼民族,2030年德国总统是土耳其裔的也并非不可能。印度人口将达14亿,人口结构年轻,富有创造力,“印度世纪”如日中升。
世界人口将逼近80亿,呈现一片“银发”现象,人口结构老化,社会“抚养”成本上升,人口生产力下降。人均寿命超过100岁的国家会出现。生物医药科技将推出“智能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防病未然。
汽车、微波炉甚至鞋子都能成为互联网接收终端,资讯接收实现无时无刻和无所不在。全球气温上升,导致海平面上升6至11厘米。人类将遭受更多的暴风雨、飓风、龙卷风的侵袭,并频繁地遭遇严重旱灾和洪灾。
2030年的中国什么样?好预测是,中国荣升世界经济第一大国,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第二位的美国50%,是第三位的印度的两倍。坏预测是,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将有4000万光棍汉找不到老婆,到朝鲜或越南邮购跨国新娘成为新时尚。
2030年人口红利即将耗竭,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从目前15个劳动力供养1个老人变为3.3个劳动力供养1个老人。子无力“孝”,父无法“慈”。养老院将成为中国第一大服务产业。
“8421”家庭结构(8个老人,4位父母,小俩口加1个孩子)令千禧后们不堪重负。社会上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老人味儿,任何社会变革都会受到顽固抵抗。同时“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愤老情绪在年轻世代中蔓延。
京沪穗这等特大城市中国将达十座以上。大城市人一方面忙于漂洋过海,另一方面又不肯低就低职位的工作,某些岗位无人应聘,年轻人从找不着工作变成不想工作,于是出现“农民填城”现象。可见,农民工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更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买房不再难,卖房租房倒成了难题。房子会像电器一样大打价格战,买一送一,买大送小,因为每个新世代手里都有超过3套房子(爷爷的1套,父母的1套或无后的姑姑1套,自己1套)。
80后面临才啃老又养老的未来,千禧后则永远啃老。他们面对的世界更热、更平、更挤,能应对自身的问题已难能可贵了。
千禧后们成长的烦恼
对,就是他们,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出生的这批人,相信“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的一代,看日本卡通长大的一代,从小就酷爱玩拼装车的一代,视肯德基、麦当劳美味过海鲜山珍的一代,背诵《弟子规》、《三字经》和新东方英语的一代,被父母拉去上各类补习班、强化班的一代。
现在父母们所有的努力可能会走向反面。好比学钢琴过剩,拉二胡的倒成为稀缺节目。各种个人技能同质化现象依然如今。更要命的是,只注重个人技能培养忽视团队合作,统一意见成为千禧后们的第一难题。作为团体,他们可能成不了任何大事。
千禧后与国外同辈人完全处于同一竞争平台。美国人从小被训练能查资料写独立见解的论文,野营中独立处理生活问题;中国人从小背标准答案,考试要大人陪伴,野营要大人陪伴,找工作要大人陪伴。他们感到自卑。他们怨恨父母和老师把自己教成这个德性。
当下,教育已沦为一部利益机器,它不知淘汰了多少个比尔·盖茨,毁灭多少创业的种子。从小学到大学,灌输教育的极端就是学生只面对一个“标准答案”——这是老师最偷懒的一种教学方式。不仅体制内如此,民办学校亦如是。大一统与高考接轨的教育管制令中国人缺乏独立思考,缺乏想像力,没有诺奖得主是必然结果。
21世纪的教育要带给学生什么?西方教育以哈佛为例,希望学生毕业后能够:第一独自探索世界;第二建立对知识的好奇;第三具备探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能把找到的解决方法与他人沟通;第五培养创造力,用崭新方式看问题。这五条似乎没有一条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内。
一直以来,中国存在着两套人才评价体系:一个是现行教育机构+体制内单位,另一个是西式教育+跨国公司;而民营企业的评价指标则只是“实用”两个字。
据闻北大、清华处级以上干部的子弟或教授的子女,多数都被送往国外。中国最高学府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同时,国内失败教育制度仍在培养一批批高分低能最终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中小学仍借各种名目敛钱。学校忙于巧立名目收费,如何教育得好学生?批评现行教育体制者认为,其实最应教授的是德育与美育,而不是技能。我们正培养一批批有知识、没文化的后代。
考上大学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高考不如直接就业,有条件的则选择直接到国外求学,今年中国人用脚投了票,表明对现行教育正失去信心。但更多人则是无可奈何,对高考这部绞肉机和奥数这种利益游戏,反抗不如顺从。就像那位“终于扛不住”的朋友一样,对强大的现实缴械投降。
中国自古也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常识。负责的老师懂得,怎么教比教什么其实更重要。要知道,到了2030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当知识让电脑代劳,社会稀缺的是摆脱困境的想象力;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学不完的,但方法就这么几条,多少年后学生忘记老师讲过什么,却忘不了教过的方法;心态比能力更重要,如果不懂合作,一个千禧后的能力,无论学过的强化班再多,也打拼不过美国人、印度人甚至越南人的团队。
当下,经济学家呼吁创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否则中国难以在这波危机中自拔。远虑千禧后们2030年面临的国际与国内竞争,近忧现行教育模式,改变在所难免。“要是你的法则让你沦落到这个地步,那这个法则还管用吗?”这句话来自美国电影《老无所依》,也适合今天中国的父辈们。
[[i] 本帖最后由 graceliuw 于 2009-6-17 15:10 编辑 [/i]].
graceliuw 2009-6-16 22:56
原文插图
新周刊2009012期封面:无法成长.
graceliuw 2009-6-16 22:57
插图
漫画:中国人的成长链之胎教期和早教期.
graceliuw 2009-6-16 22:58
插图
漫画:中国人的成长链之才艺期和择校期.
graceliuw 2009-6-16 23:00
插图
补习期和决战期.
graceliuw 2009-6-16 23:01
插图
留学期和供养期
[[i] 本帖最后由 graceliuw 于 2009-6-16 23:03 编辑 [/i]].
graceliuw 2009-6-16 23:04
插图
失业期和就业期.
graceliuw 2009-6-16 23:05
插图
择偶期和成家期.
Alexandra 2009-6-17 07:37
悲哀啊!.
福赛妈妈 2009-6-17 08:21
如此清醒的文章,实在应该多在WW看到.
虫虫 2009-6-17 08:40
:L :L :L :L.
地球引力 2009-6-17 08:51
真是画的深动生动.
zhw7 2009-6-17 09:27
回复 1#graceliuw 的帖子
可能很多人都有很深的体会,很多中国人不会和别人交际,说话时不能把握分寸,不能说出得体的话。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都当小皇帝小公主养。我记得好几年前我招一个助理,一个应聘的女孩是爸爸一起陪着来面试。.
Dorey妈 2009-6-17 12:01
献花献花
写得太好了。不知道我们生在中国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
女儿今年大升小,我在选公办小学还是选私立小学的决定中,想了很久很久。最终决定去公办,私立小学创导快乐学习,公办小学早就听过太多的功课压力。私立是孩子快乐,家长痛苦。公办的是大人小人都痛苦。但分数是刚性的,现实是残酷的,光想着快乐是不行的。作为父母,谁不想让孩子过得快乐些。如果我们是外籍,我就不用那么痛苦的选择了。小学只要开心就好,以后还是会回老家去读。可惜我们不是,我们只是普通人,只能走所有中国人都走过的普通、痛苦的求学路。我们作为父母也有太多的无奈~这都是谁之过呢?.
yiyisnow 2009-6-17 12:01
[tt3] [tt3]
那在这个体制下的家长,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唐丫妈妈 2009-6-17 12:42
徐景安论残忍的中国教育-----2009年5月30日下午在创建中国新文化(北京)论坛第十三次研讨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
我对当今中国的教育有三个基本的判断,供大家讨论。
第一,是落后的、失败的、残忍的教育。其落后表现在财政的教育投入比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在于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是落后的。既不如重德的传统教育,也不如重才的西方教育。其失败表现在培养出来的人不适用,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不能怪罪经济危机,此前已有60%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不是中国的经济、社会不需要大学生,而是大学生不适用,还侈谈什么培养大师级人才!我们的教育以在校生的数量和规模为成就,不追求教育的品质和质量,如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合格,这能是成绩吗?其失败更在于整个教育氛围的毒化和堕落,邪气压倒正气。作为殿堂、学府、正义、良知的大学丑闻不断,更不用侈谈什么国际一流的大学。今天中国教育界以追求权势与牟利成为主流,究竟还有多少人把心思花在办教育、做学问上?其残忍是中国的学校成为一架架冷酷的考试机器,起淘汰、筛选学生的作用,学生的天性泯灭、人格扭曲、身心摧残、追求误导。天不亮起床,天黑做作业,背着沉重的书包,没有童年、没有乐趣、没有自由,他们的人权以教育的理由被剥夺,连同他们的父母、老师一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可是教育部长却津津乐道,没有一点歉疚与不安。我挑战一下教育部,敢不敢发问卷调查一下,有多少学生满意、多少家长满意、多少教师满意?
第二,在拨乱反正中倒退,在改革开放中逆行。文革结束以后,来了一场拨乱反正。经济领域要不要搞经济?要搞经济。搞什么样的经济?搞市场经济,而不是退回到计划经济。而中国的教育呢?拨乱反正停留在要不要教育?要教育。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个问题没有讨论,就向五十年代教育回归。经济领域在改革开放中前行,教育领域却在考试第一、分数第一的应试道路上越走越远,且没有改革的迹象。
第三,集中浓缩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领域的弊端。改革教育涉及到理念、制度一系列根本问题,任何实质性推进都不可避免触动体制神经,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教育领域成为当今中国最顽固的堡垒,可以说积弊丛生、积重难返
教育要以人为本,那么对一个学生来说,本是什么?这也就是教育的功能与目的,我认为:一是教育怎么做人,二是教育怎么做学问。
1932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开学典礼说:“教授责任不尽在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研究学问。凡能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因为求学与做人是两相关联的。”
1948年6月10日,冯友兰在清华大学发表“论大学教育”的演讲。他说:“所谓‘人’,就是对于世界社会有他自己的认识、看法,对已往及现在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文学、美术、音乐等都能欣赏,具备这些条件者就是一个‘人’。”他还指出,大学教育除了给人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让学生养成一个清楚的头脑,一颗热烈的心。只有这样,他才可以对社会有所了解,对是非有所判断,对有价值的东西有所欣赏,他才不至于接受现成的结论,不至于人云亦云。
归纳起来,就是教人向善的心、爱美的能力、求真的方法。
应该说,三四十年代我国教育家的这些教育理念是正确的。但是,建国以后教育成为政治的工具,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直到今天“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一直受政治的管制。市场经济的开启,教育又为经济利益所驱动,陷入产业化的误区。一是政治化,一是产业化,使得教育功能严重蜕变和异化,成为权力与金钱的工具。
当今教育怎么教育做人?作为正宗、主流依然称为政治思想教育,充斥着政治术语,为学生普遍厌恶。但不管爱听不爱听,教材还是这么编,教师还是这么讲。事实上,当今中国学校的主流已放弃了做人的教育。
正在探索中的是传统教育与公民教育,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传统教育采取读经的方式,让孩子了解中国文化的经典,扎下中国文化的根基,十分重要。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怎么诠释、解读、引导有待于实践中摸索。我认为,传统文化至少有两点是现代人必须继承和吸取的。
第一、将做什么样的人放在第一位,注重道德、人品。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释、道,尽管主张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人不能放纵自己,人不能做禽兽。儒强调仁义,释强调善行,道强调无为,都是劝导人们提升境界,不要囿于一介私利,而放弃做人的准则。尽管中国古人中“说是仁义道德,做是男盗女娼”的现象大量存在,但始终存在对道德的敬畏、对廉耻的顾忌,“不要让别人戳脊梁骨”一直是民间遗训。但今天的中国人,包括年轻人,无所谓做人、道德、廉耻,不分善恶、是非、对错,实用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盛行。
第二、将他人放在重要位置,注重情感、情分。传统文化强调做人,就是摆正自己,正确待人,从孝敬父母做起,爱兄弟、邻里、老师、朋友以至草木、天地……中国古人从人与人的情感中寻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对一味地从物欲的满足中找快乐的现代人,包括年轻人是很值得借鉴的。
但传统文化作为对现代人的教育,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传统文化强调责任忽视权力,强调整体忽视个体,强调克己忽视自由,强调内省忽视外求,这可以补充现代教育的不足,但其本身存有缺陷,不能完全取代现代教育。二是传统文化对道德的敬畏是建立在对祖宗的崇拜,对父母的敬畏上面。要为家族争光,不给父母丢脸,是中国古人最重要的价值目标。孔子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要求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敬畏祖宗、敬畏父母,已不可能了。但传统文化对父母孝的情感,是可以继承的,只要一个人心存良知,对父母的爱,可以作为道德教育的起点。
在政治教育失效的情况下,以公民教育来替代,是很好的做法。
东平教授编了《新公民读本》,讲公民的道德,仁爱、诚信、责任;讲公民的价值观,民主、自由、人权;讲公民的知识与技能,等等,
这本读本,教育部门能接受作为教材吗?
杨东平:
被禁止出版了。
徐景安:
这就是改革的困难,你要以公民教育来替代政治教育,他要把公民教育纳入政治教育。现阶段公民教育也有两个问题不好解决:一是公民教育讲公民的权力和义务。宪法规定的中国公民权力没有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要求公民承担责任和义务,究竟有多少说服力,能否经得起学生提问?可能会说,你们还是先给领导们进行公民教育吧,这怎么回答?二是民的责任和义务靠什么维系?靠法律,靠舆论,靠道德。西方公民靠宗教,对上帝的敬畏。靠法律,对宪法的敬畏。总统宣誓,不是手扶圣经,就是手扶宪法。今天,中国共产党员入党,向党旗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有多少心存真诚?将爱国作为公民教育的内容,没有疑意,但是作为公民教育的核心,是否合适?说到底,是信仰问题,这是德育教育的头号问题,可是整个中国、整个社会都没有解决,又怎么来教育学生?这就回到创建中国新文化的起点,不是教育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
信仰是一个人的终极追求,也是一个人的心灵敬畏。能为今天中国人终极追求的、心灵敬畏的是什么?我研究的结论是人生的幸福和对生命的敬畏。“追求幸福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共同追求。”“人有性别、阶层、民族、国籍的差别,对幸福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但追求幸福的动机、愿望、目的是一致的。”“为了自己的幸福,要自觉约束自己。”为了自己的幸福,要善、要讲道德。进一步追问,人为什么要追求幸福?这就是对生命的敬畏,人的生命来之不易,不要白活一辈子。以此为逻辑起点,人要敬畏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人类的生命;人要爱自己、爱他人、爱大家。要继承东西方道德文明的结晶:“追求自由与约束自己,拥有权利与承担责任,勇于获取与慷慨付出,外求开拓与内省修行”。这就是我起草的《21世纪幸福宣言》的基本观点。追求幸福与敬畏生命是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所能接受的。若有可能,我也想编一个读本,从“我”出发,怎么认识自己,怎么对待生命,怎么追求幸福,怎么活得有价值,怎么活得有意义?然后怎么对待他人、社会、国家、自然、地球?其中包括怎么对待困难、挫折,怎么对待恋爱、婚姻等,这就是以人为本位,而不是以家庭为本位,以国家为本位。这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首先要认识自己,什么是幸福,怎么追求幸福,然后才是怎么对待他人、社会、国家……我听一个朋友介绍,以色列人编成一本一本书,由浅入深,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让学生看。我想,能不能把这些道理编成一个一个故事,将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将传统教育与公民教育结合起来,这可是巨大的工程。
怎么做学问?教育的功能主要的不是传授知识,知识是海洋,教不了那么多;教的知识未必受用,可能不干这一行;知识可用现代技术搜索,没有必要背。教育主要是培养思维能力和学习研究方法,而当今中国教育传授的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标准答案、方程公式、解题技巧,都是一辈子无用的死知识。
比如什么是大象,我们的学生要背是食草动物,长鼻、腿粗……西方教育就是让你查资料,大象是什么的知识没有意义,而查大象是什么的方法很有用。
又比如成吉思汗曾经打到欧洲,我们的考试题是成吉思汗帝国的版图。而西方的考试题是,如果成吉思汗没打到欧洲将怎样?我们有标准答案,为了考试。人家没有标准答案,为了启发想象力。
又比如物理课讲抛物线,我们是化时间背公式。西方让学生编组做一个抛物的机器,然后比赛,看谁抛得远,训练了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
我外甥女在澳大利亚上小学二年级,每天背着小书包,里面放着糖果、饼干,非常快乐。五六个小孩围一个圈讲故事,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学习倾听别人的讲话、对他人的尊重。可是我们的孩子失去了童年,获得的大都是一辈子无用的知识。
让学生失去快乐、痛苦煎熬十多年的我国教育,是不是把智育搞上去了呢?1999年、2001年统计,在《自然》与《科学》两个杂志发表的论文,六所中国一流大学,共发表20篇文章,哈佛大学是399篇,同属亚洲的东京大学131篇。我们一直以基础教育扎实为荣,但最需要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却很弱。谁都知道,我国的出路在于创新,然而我们的教育让学生创新吗?
归结起来,教育就是教学生做人的ABC、做学问的ABC,可我们的教育恰恰没有这两个功能,就教你如何应付考试,考完就无用。然而,这种教育制度不许改、不能改,说是中国仅剩下的最公平的制度。.
graceliuw 2009-6-17 15:16
好文强烈推荐
在不断的攀比和层层加码下,中国的早教已经误入歧途,我们的孩子成了“不要输在起跑线”这一口号的牺牲品,而这一危害将在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逐渐显露。.
graceliuw 2009-6-17 15:20
跳级生
作者--陈安仪 (台湾著名儿童教育专家)
昨天应邀去上「今晚哪里有问题」节目当特别来宾,当集的节目主题是「跳级生」。主角人物是两个跳级生的家长蔡爸爸与蔡妈妈,我和另外一位媒体人、还有在建中任教超过三十年的陈美儒 老师,则是搭配的来宾。整场录像,简直是让我有「傻眼」的感觉。
蔡爸爸与蔡妈妈本身都是相当高水平的知识分子,蔡爸爸是光武工专电机助教、留美高材生,蔡妈妈本身是家管,师范大学公民教育系毕业。三个孩子中,老大佩真今年以十六岁的年纪,拿下大学指考第四高分,录取台大电机系,在就学过程中,她两度跳级,国小跳一次、国中跳一次。老二也是跳级生。
蔡爸爸、蔡妈妈与大家分享他的「学龄前教育法」。他们说,两个大的一出生,24小时内就抱回来喂母乳,还未满月前,她就开始「字卡教学」。蔡妈妈手绘各式各样字卡,还有由圆点点组成的「数目图卡」,从1到99,在每次喂奶前,宝宝哭闹、最有精神时,在宝宝眼前晃过卡片,告诉宝宝相关的字、数目,然后再喂奶。蔡爸爸说,三岁前的宝宝有大脑有百分之七十的未开发区域,先给予字卡再给予喝奶,就是教导他「学习」跟给予「奖励」。
接下来,宝宝还未学会走路,家中墙壁就贴满了数字、九九表,以及国小国语课本里的课文。家中所有的家具都贴上中英文字卡,随时随地不忘教学。因此,在蔡妈妈的耐心教育下,蔡佩真一岁就已经识得数字及汉字,会用手指出正确位置,两岁会说话时,就已经会背完九九表,三岁已经可以自行阅读中英文故事,并在邻居教导下,学会基础日文。她中班以前已经把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上完。于是,她小学二年级就随着妈妈到师院附小上六年级的数学课,四年级时跳级至五年级。国二下再跳国三下,随即考上北一女中。
蔡爸爸并分享孩子们生活的点滴,包括喜欢打球、打扑克牌,以及他自创的「十分钟预习法」及一些联想记忆术等等。节目结束后,他并送我一张他个人印制的「学龄前教育」的演讲DVD。
我当场只能不停的摇头赞叹。我看到的是,一个优秀的妈妈,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儿女的教育上,将所有自我的成就都摆在成就儿女上。但是,我也看到,蔡家父母将所有的心力放在智育的教育下,三个孩子在优秀课业表现的同时,显然在人际关系上都有极大的问题。不断的跳级,导致的是在学校里的寂寞,没有朋友,还有人生阅历显然较同年纪的孩子贫乏。
陈美儒老师对于这样的教育行径十分不赞同,在录像现场就不停的开炮,导致对方有点小尴尬。因此我的角色其实比较像润滑剂一般,偶尔开个玩笑,嘲笑自己很懒,没有办法这样教小孩。不过,私底下,我很认同美儒老师的看法。
美儒老师在建中任教三十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她说了一个故事我觉得很有趣。她说,有一年建中将所有数理资优的孩子集中在一个班上,那年,那个班上考上了六个台大医科,十几个台大电机。其中有一个「考坏」了的孩子,考上台北医学院医学系,发榜当天人就消失不见,大家吓坏了,后来陈老师在碧潭桥畔找到了他。她想说的是,一路顺遂、超人一等、资赋优异的孩子,并不见得是快乐的孩子。大家在一味追求学业的资赋优异过程中,不该忽略的是孩子的体能教育、品格教育、爱情教育、财物教育、人际关系、以及各种各样生活中的历练。
最好笑的,是二十年后,陈老师去参加这班同学的喜酒。在喜宴兼同学会上,眼看当年资赋优异、人人称颂的这一群大男孩,分坐了两桌,变成医生、工程师,并为人夫、为人父,喜酒的菜一上,大家不约而同,纷纷低头不停地剥虾。其中最优秀的那一个男生,自顾自地吃虾,结果被老婆狠狠地踢了一脚之后,也开始低头帮孩子剥虾壳!哈哈!我在一旁忍不住大笑!陈老师的意思是,「资优又SO WHAT?20年后,他跟一般头脑普通的男人,并没有两样!他仍然要在社会上生存,跟家人相处,结婚生子、养儿育女。」
今天我去上MOMO亲子台时,忍不住跟现场儿童心理师分享昨天的录像经过。他说了一句话我觉得超棒!他说:「人生的风景有多少?值得我们慢慢享用。何必急着把它压缩着过完?」
没错啊!就是这种感觉!
我并不否定蔡爸爸、蔡妈妈的心血,也认为他们全心为儿女的付出非常值得赞美,但我相信,以他们夫妻俩资质的优秀,即使不在宝宝满月前就开使用「闪卡」、「字卡」,奋力的教学,他们的孩子一定也可以顺利考上北一女、台大电机!我相信,优秀的父母培育出的孩子,在学业上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只是或许多用了一、两年的时光。
但是,童年的时光何其珍贵?
与其辛辛苦苦地制作闪卡、字卡、数目图卡,为何不用这样的时间多跟孩子去溪边散散步、看看美好的晨光?
与其花费时间教他「妈妈起床、爸爸读报」的国语课文,为何不多讲几个好听的故事、读几篇优美的诗歌?
与其花时间背九九表,为何不带孩子看一场好看的电影,看一出有趣的话剧?
与其让孩子先读他还不需要知道的知识,何不带孩子一起粉刷油漆、擦地洗碗、种花除草,或是去一趟育幼院、帮忙照顾其它失去父母的幼儿,让他懂得关心这个社会?
与其在十五岁时就在大学选修课程,为何不鼓励她多交几个闺中好友,去逛个街、打个工,让她培养正常的社交关系?
在全力追求智育的时刻,我看不到的是强调孩子品格的教育、艺文的欣赏与正常的社交培养。
并且最重要的是:生活的历练缺乏。一个十六岁的女孩,正是最甜美的时刻,她应该要有她这个年龄所该有的青春、爱情,拥有运动与社交、懂得追求自己所爱,享有秘密与梦想。
我期望我的女儿十六岁时,除了念书之外,看到人会主动地打招呼、微笑,对于长辈展现出应有的礼貌,进退得宜,而不是当别人向你问好时,只知道直楞楞地瞪视对方、没有任何反应。我希望我的儿子十四岁时,对于没看过的环境充满好奇,到了摄影棚会问东问西,而不是呆若木鸡。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爬山涉水,懂得探询世界,求知欲不仅仅限于学业。我希望她在苦读ABC时,除了用来看TIME杂志,更能领略毛姆、莫伯桑笔下的人生缩影。
是的,生命何其珍贵?求知何其快乐?我并不急得他们跳跃度过,也不在意是否速成有效,我只希望他们慢慢享受、领略其中美的世界。.
番茄和草莓妈妈 2009-6-17 15:26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做?.
唐丫妈妈 2009-6-17 15:31
回复 19#番茄和草莓妈妈 的帖子
刚刚看看另一贴一篇转载的文章, 很有启发. 学会了这种态度, 一切尽在掌握 -
(转帖) 俞敏洪:度过有意义的生命
6月2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莅临同济大学,为同济学
子做主题为“度过有意义的生命”演讲。
同济大学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其实人活着就挺好,至于生命有没有意义另当别论。活着每天都会有太阳升起
来,每天都会看到太阳落下去。你就可以看到朝霞,看到晚霞,看到月亮升起和落
下,看到满天的繁星,这就是活着的最美好的意义所在。
没想到同济大学的同学们把我如此“高大”的形象放在大屏幕上,这就是理想与现
实的差距。所以我相信同学们看到我的第一眼一定感到非常的失望。实际上,每一个
人都是非常普通的,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东西跟我们未来的幸福和
成功其实没有太多的联系。比如,有人认为,相貌跟未来的成功会有很多的联系;有
人认为,自己的家庭背景会跟成功有必然的联;有人认为,上名牌大学的人会成功,
在大学里成绩好的人比学习成绩差的人更加容易取得成功……所有这些因素可能有部分
是对的,但大部分基本无效,比如说相貌。
如果说一个人的相貌和成功有关,那就不会有马云和阿里巴巴,因为如果在座的
同学认为马云长得好看,那一定是审美出了问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相貌好看的人就做不成事情,比如说,另外一位大家比较熟
悉的公司老总百度老总李彦宏。李彦宏非常英俊潇洒,他所有的照片看上去都像电影
明星一样,但是他也取得了成功。所以不管相貌如何,都能取得成功,只不过李彦宏
和马云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通常不太愿意坐在相邻的椅子上,因为两个人的对
照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解决的方法就是把我放到他们两个中间,起到一个过渡的作
用。像我这样,相貌没有什么特点的人也能取得成功。所以不管是男是女,最重要的
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自己风度和气质的培养,自己胸怀的扩展以及对理想目标坚
定不移的追求。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会慢慢变成你的智慧,所有这一切才是构成你
成功的真正的本质。
那么成功和家庭背景有没有关系呢?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权贵富贾出身的人,他
们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比如,我们可能会看到,自己左边的一些同学穿着名牌服
装,右边的拎着名牌的皮包,前面坐着市委书记的女儿,后面坐着中央领导的儿子,
而你可能就一个来自普通工人家庭的大学生。
有的时候你会心存不满,但这个世界本来就充满着不公平,而很多不公平常常就
在你的眼前闪现。你会说,这个世界怎么会对我这样,为什么他什么都有,而我什么
都没有?我在大学里也有过这种很正常的心理。比如,我的同学有部长的儿子、有大
学教授的女儿,而我却是一个农民的儿子。3次高考后才走进了北京大学,穿着布衣挑
着扁担走进去的。你会发现你总赶不上他们的状态,倒不如说赶不上他们的脚步。你
会发现即使他们停下来一辈子什么都不做,他们所拥有的东西都比你多。
比如,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班上那个部长的孩子每周五都有开着奔驰280的司机
把他接回去。你想我们那个时候连自行车都买不起,他居然坐着奔驰280,那是一种什
么样的感觉。你感到这辈子基本就完蛋了。但是同学们你们要记住一个真理,生命总
是往前走的,我们要走一辈子。我们既不是只走过大学四年,或研究生,我们要走一
辈子。可能走到80、90岁,虽然走到80、90岁时,人生到底怎么样你是不知道的,你
惟一能做的就是要坚持走下去。所以我非常骄傲地从一个农民的儿子走到北大最后又
走到了今天。我的心态很平衡,但其实我走了很远。当然,有的同学会说,你进了北
大就已经很成功了。确实,北大增加了我很多成功的因素。比如,因为北大读书气氛
很浓厚,所以我读了很多的书,思维变得很敏锐。
北大确实有人文的环境,蔡元培的铜像就树立在未名湖边上,但是每年进北大的
有好几千人,出北大的也有几千人,能够成功的到底有多少呢?事实上,北大学生成
功的比率并不比任何一个大学生成功比例高。
所有的成功意味着你大学毕业后要进一步付出努力,如果大学就意味成功的话,
那么也就没有马云了。我跟马云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高考考了3年,我也考了3年,
他考的是英语专业,我也考的是英语专业,第三年我去了北大,他去了杭州师范学
院。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没听说过这个学院,那我觉得我这辈子应该比他更加成功吧,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从今天来看,阿里巴巴上市的市值就是新东方的3倍,而我除了做
成一个新东方便什么都没了。不仅如此,他还有淘宝网、支付宝……
所以,你未来的成功和你上什么大学没有什么联系,只不过以后出国就业更加的
容易一点。一辈子能不能走出精彩,大学为你奠定了基础,但不能决定你的一生。到
大学毕业人生也只过了四分之一,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该怎么过呢?首先是一定要坚持
走下去,因为你不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不管你相信不相信来世,我始终相信今生今
世就是我们最好的天堂。所以我最讨厌自杀或者以自杀为威胁,我觉得这是对生命不
尊重。有种理念,叫做“好死不如赖活着”。因为从我40多年的人生经验来体会,你在
那坐久了,说不定天上真的会掉下馅饼来,当然也可能掉下块陨石。但不管怎样,不
要自我了断,生命中会有很多奇迹发生。假如杨振宁教授不活到82岁,他怎么知道还
能结第二次婚呢?
但是同学们,人生总是要有份期待,哪怕是没有希望的期待。同学们可以想一下
我们历史上有很多人物,比如说姜太公在河边钓鱼,到了80岁那一年,周文王在他边
上走过,发现这个老头用直的鱼竿钓鱼,跟他一聊便发现这个老头很有智慧,所以把
他带回去,两人一起打下了周朝的天下。齐白石同志在50岁的时候还在做木工,根本
不是个伟大的画家,他的所有伟大的作品都是在80岁到90岁的时候完成的。所以生命
总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在年轻的时候有作为,有的人中年时候有作为,有的人老年
时候有作为。花儿总是在不同的季节开放,如果所有的鲜花都在春天开放完毕了,到
了夏天、秋天、冬天没有任何的花儿开放你还会觉得这个自然界是如此的美丽动人
吗?
所以大家想一想,如果人生所有的精彩都在大学里过完了,后面永远都是平淡,
你觉得这人生会完美吗?换句话说,你大学里过的不那么精彩,毕业后却变得越来越
精彩是不是更加好呢?事实证明,我们很多同学在大学里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可是
大学毕业后却怎么也做不出什么事情来了。因为在社会上,并不是成绩在起作用。成
绩只能证明你智商比别人高,但并不能决定你一辈子就一定有出息。
成功并不仅仅是你的成绩所决定的,最重要的是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为人处世
的能力。在各种混乱的人际关系中,寻找机会的能力,以及你最后领导一帮人跟你一
起创事业的能力。而所有的这一切都不是由你的成绩决定的。当然我并不是说,在大
学不要好好学,拿到大学毕业证书这是必然的,因为在未来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
象,假如,连大学本科文凭都拿不到的话,你的生命将充满艰难。
现在读过大学的人很多,有人说现在上大学没什么意思,因为找不到工作。确实
到现在为止,今年应届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比例只有40%左右,但我相信这只是一个临时
现象,因为中国的产业结构还没有调整过来。从历史来看,中国大学生远远不多,因
为中国从制造业正在转向咨询、信息、物流、服务等与世界沟通交流的行业,也就意
味着在座的所有大学生都具备这样的工作能力,必然能找到工作。
一次有个大学生告诉我,俞老师我要创业,不上大学了。我说为什么,他说要向
比尔·盖茨学习。我说世界上有几个比尔·盖茨,不就一个嘛,他说没关系,他可以成
为第二个。我说,那你为什么不上大学呢?他说,我考试不及格,上不下去了。这还
是没法跟比尔·盖茨比的,人家是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老师,觉得上大学已
经是时间的浪费,要把自己的创造力及时的发挥出来,所以钻到自己的汽车库里研究
微软去了。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当然我刚刚强调的是你学习成绩好并不一定今后就做的好。有一份统计数据,将
大学成绩前10名和后10名的同学做过一个调研,以20年一个阶段来说,大学最后10名
的同学财富总量以及获得的社会地位,居然比前10名还要高。这就意味着,即便在大
学里最落后的同学也不要放弃自己。比如,我在北大努力了5年,在毕业的时候就是以
全班倒数第五名毕业的,但现在我们班的第一名到第五名全在新东方。所以,我们永
远都不要放弃自己。
是不是我们人生走长了就必然会有成就呢?不是的,因为人生的走法有两种:第
一种在平原上走,走到90岁,十分的平坦,但是你却看不到周边美丽的景色。因为平
原两岸的风景都是一样的。所以,当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发现一片空白。
我们的人生必须像连绵不绝的山脉一样,像青藏高原一样的度过。总是有无数的
险峰在眼前需要我们去征服,而一旦我们登上险峰后,生命中无限的风光就会展现出
来,整个世界都尽收眼底。当然,攀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必须付出很多代
价,但这种代价都是值得的。你爬到一座山头,如果要去另外一个山头,必须从底下
开始重新攀爬,因为没有任何两个山头是连在一起的。
最精彩的人生是到老年的时候能够写出一部回忆录来,自己会因曾经经历过的生
命而感动,会感动别人继续为生命的精彩而奋斗,这时候我才能说我的生命很充实。
很多同学家境富裕,要买手机、电脑,父母都会满足你,你在得到的一瞬间会感
到很快乐,但因为容易得到,所以容易失去。因为容易,所以不会珍惜。而生命中最
美好的就是珍惜得到的东西,珍惜的前提必定是因为你得来不易。
我10年前就碰到一个特别令人感动的故事:有一个大学生来找我,因为非常贫
困,但想出国,想上新东方的GRE和TOEFL班,但是他没钱所以跟我说他很想上新东方
的课,但没钱,能不能暑假在新东方兼职做教室管理员,并且安排他到TOEFL和GRE的
班,查完学生的听课证扫完地后就在后面听课,我说当然可以。没想到这个学生又提
了个要求,如果两个月的兼职真的做的很好的话,能否给他500元工资让他买个录音
机,我说没有问题。结果那孩子做了两个月,所有接触过他的人都说这孩子刻苦认
真,所以到了两个月后,我给他一千块钱的工资让他买录音机。他买好后,边听着录
音机边流着泪。我知道他被自己的行为感动了,以后肯定有大出息,果不其然几年后
他被耶鲁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了,现在还在美国工作,年薪13万5千美元。所以说只
有被自己感动的生命才会精彩。
其实我也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故事,比如说我高考落榜。当时想着一定要考进大
学,但没想过进北大,所以就拼命读书。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低着头一直往前走,目
标就会在你的后面。所以当我拿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真的是仰天大笑然后嚎啕
大哭,跟范进中举一模一样。但如果当时没有坚持的话,也许我现在仍然只是一个农
民的儿子。比如,当时我们村有个人跟我一样考了两年,他总分还比我高三分,当时
我跟他说一起考第三年吧,但他的母亲说别考了,找个女人结婚算了,但当时我跟我
妈说你让我再考一年,结果第三年我真的考上了。所以我得出两个结论,1、人必须往
前跑,不一定要跑的快,但是要跑的久;2、不能停下来,你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要持之以恒。
我走到今天没有一天懒惰过,我现在每天依然要工作近16个小时,从高考那天开
始每天如此。但我发现,我还是比不过有些同事。从小学到高中,我学习也挺认真
的,成绩总是在前10到20名之间,而在大学我学习更加认真,但最后却以全班倒数第
五名毕业。龟兔赛跑的故事我们从小学就知道了,而生活中也经常体现出来。因为跑
得快的人往往会停下来,而跑得慢的不能因为慢就不跑。只要跑,早晚会达到你所向
往的终点。所以我们不要去计较大学时候谁的成绩高低,只要不停的去追求就可以
了。
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马和骆驼一辈子谁走的远吗?我觉得一定是马,他说您错
了,骆驼走的路要远远比马多,因为马跑一会儿就会停下来,而骆驼一旦开始走,如
果不让它停,它是不会停的。所以,一个聪明的人一辈子所创造的成就不一定比一个
笨的人所创造的多,因为笨的人每天都在创造,而聪明的人可能创造一段时间会停
下,即便是爱迪生这种超级天才,小时候也被认为是个白痴。爱因斯坦九岁才会说
话,还好他有个好妈妈一直认为他是个天才,才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所以当
我的儿子到4岁时还不会说话,我老婆着急地带他到处求医时,我说,别看,4岁不会
说话很正常的。我老婆说,为什么正常,我说,不会说话是语言功能发育不完全,不
代表头脑就不发达。所以永远不要用你的现状去判断你的未来,只要你坚持就一定能
获得你所意想不到的东西。
生命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我高考三年从来都没想到会考进北大,但
成绩公布后我发现超出了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7分。我们当时是考后填志愿的,当时我
填好后还担心不一定被录取,结果北大还是录取了我。因为很多分数比我高的人没敢
填写北京大学。之后我进入北大,由于成绩不好总在班级倒数,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学
习。
后来我班级里很多同学都联系出国,我看了羡慕,想要追赶他们的步伐,所以也
开始联系出国。整整4年,联系了无数的美国大学和专业,没有一个美国大学给我奖学
金。尽管拿到了几张录取通知书,但去美国大使馆签证,每次都拒签。当然,现在我
的签证除了伊拉克的没有,其他国家几乎都有了。现在美国给我的签证是10年多次往
返商务签证。因为新东方是在美国上市的,他必须允许我任何一天随时随地都能进入
美国。所以当我儿时的朋友到现在还在面向黄河,这辈子还没有走出过我们镇的时
候,我已经走遍了世界各地。大家想,在徐霞客、苏轼那个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时
代,都能游遍山水,写下许多让我们感动和动人的文字,而在我们这个科技兴盛的时
代,如果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些的文字和足迹,你怎么对得起自己。
有的同学说,俞老师因为你现在有钱了所以可以这么做。坦率的说,以前我没钱
我也会这样做。因为小时候我最崇拜的人物就是徐霞客,因为他是我的老乡,住在我
家隔壁。只不过他是400年前住在我家隔壁,要知道地方上的名人对地方上少年的影响
是非常巨大的。有次,我坐在长江边上看日出日落,我就在想徐霞客怎么能走那么远
呢?所以也会向往这辈子我是否能跟他走的一样远。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榜样在,我才会发现高考一次、两次我都不绝望,因为我知
道走出农村边界的惟一办法就是考上大学。我想把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因为当时
城市户口是可以到处走的。尽管我平时很平和,但心中总是有一种愿望,叫做穿越地
平线走向远方的渴望,就是看到眼前的地平线我总是不满足的,我总是希望翻开地平
线看看另一边到底是什么样的。
大家都知道,只要你不断的超越地平线一定会有很多的风景在你眼前展示出来。
这跟你有没有钱没关系。而我曾怀揣100元人民币,走到了泰山,走到了黄山,走到了
九华山,走到了庐山。我一边走一边帮人家干活,走到九华山发现没钱了,就睡到一
个农民家里。那个农民在江边给我弄了个床,还找我要钱,而我口袋里只有5块钱。于
是,我就说帮他一起插秧来抵消住宿费。他左看右看说,大学生怎么会插秧呢?结果
插了一天我插了四分之三,而他只插了四分之一,把他感动的半死不活。他说,你怎
么会插的那么快呢?我说,我14岁那年就获得过我们县的插秧冠军。然后,他晚上杀
了一只鸡要我一起喝酒。他越聊越觉得我不像大学生更像农民。第二天我走的时候,
他居然掏了10块钱给我说,我知道你口袋里没钱了,明天还要去庐山,这点钱就给你
当路费。
生命是有各种活法的,但是哪怕你坐到书斋中间,一辈子也要让自己的生命变的
伟大。陈景润一辈子没出过书斋,不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所以不管在什么状
态下也要像一首诗写的那样“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所以只有当我们的生命有了期待
以后,才会有进步。有的时候,我们选择前进,不是因为我们有多么坚强。有这么一
句话让我很感动,也变成了我的座右铭:“坚持下去不是因为我很坚强,而是因为我别
无选择。”新东方有一个运动,叫做徒步50公里。任何一个新东方新入职的老师和员工
都必须徒步50公里,而未来的每一年也都要徒步50公里。很多人从来没走过那么远的
路,一般走到10公里就走不动了,尤其是要爬山涉水地走。每次我都会带着新东方员
工走,走到一半的时候会有人想退缩,我说不行,你可以不走,但是把辞职报告先递
上来。当走到25公里的时候你只有3个选择,第一,继续往前走;第二,往后退;但当
你走到一半的时候,你往后退也是25公里,还不如坚持往前走呢;第三,站在原地不
动。而在人生旅途中停止不前还有什么希望呢?
我们人生有很多迷茫和痛苦,而只要你坚持往前走,痛苦往往会解决掉。在走的
过程中,我也痛苦得流过泪,也曾经痛苦得嚎啕大哭过,但我知道真的坚持下去不是
因为你坚强而是因为你别无选择。走到最后你会发现总会有成果。我没想到新东方能
从培训13个学生,现在变成培训175万学生、其实所有这一切你都不一定要去想,只要
坚持往前走就行了。
我们生命中总要去追寻一种经历,有的时候我们觉得人连条鱼都不如,因为我在
加拿大的时候,我看过加拿大三文鱼回流,每次它回流产卵的时候,我总会发现生命
及其壮观,鱼卵产在沙子里会被其他动物吃掉很多。第二年春天的时候剩下的鱼卵会
变成小鱼,小鱼会顺流而下,流到湖里,而在湖里又会被其他鱼类吃掉一些。一年
后,长大的鱼会顺着大河奔入海洋,然后绕太平洋一周,每四年一个循环。如果三文
鱼就在海洋中待着不回到湖里产卵,它就不会死,但它是受到内心的召唤集中在河口
开始往前游,一旦游进河的时候就再也不吃任何东西拼命地往前游,然后游到目的地
开始配对产卵,产好后就双双死亡。你会看到成千上万的红色死鱼漂在河上,而老鹰
和黑熊就在边上等着。
我看了后特别感动,一条小小的三文鱼也知道,生的使命是不能放弃。那我们人
生的使命呢,比如父母为我们献出了青春财富,把你养育成人。而我们未来变成父母
后也是一样。我们孩子的成长就是你的使命,而我们其他的使命感,如何让自己活得
更加幸福,如何帮助别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有意义。为什么宗教人士会活得相对
简单,因为他们灌输了一种使命感。而连一条鱼都经历了小溪流、湖泊、大海,他尝
到了淡水的清香和海水的苦涩,完成了生命的周期。如果我们这一辈子都没有苦涩,
没有幸福和甜美,那生命是很遗憾的。
而你现在的状况并不决定于你的未来,我在北大的时候受到的打击比较多,首先
是身份上的悬殊,确实我是穿着大补丁走进校园的,我们体育老师上课从来不叫我的
名字的,都是叫那个大补丁来做个动作。因为我在农村锻炼过,跳跃性动作做得蛮好
看,所以我常常被叫出来做演示。
开学第一天晚上,全班开班会,我起来讲了一句话。现在新东方的王强老师是我
们班级的班长,站起来跟我说你能不能不讲日语。因为我一直在农村上学,所以我们
的语文老师从来没用普通话给我们上过课,我当时根本不知道普通话该怎么说。北大
当时按照英语成绩分班,我当时因为高考英语考得蛮好所以被分到了A班,其实我的听
说水平并不好,所以到了A班一个月以后就被贬到了C班,而C班主要是针对那些语音语
调及听力障碍的同学。等后来,我发现我和同学的智商真的有差距,我的那些同学平
时看他们学习也并不怎么认真怎么一到期末考试就能考出好成绩,我每天学习时间都
要比他们多两三个小时,但每次期末考试都在全班倒数几名。这让我的心情非常郁
闷。
当时,我们班50个同学,25个男生25个女生。一开始我听完这个数字就特别兴
奋,但是没想到我们班的女生没一个正眼瞧我一眼的。到了2001年的时候我们全班同
学聚会,大家从世界各地赶回来。蓦然回首,大家突然发现班上那个挺没出息的,普
通话也讲不好的,默默无闻的那个人怎么就成了全班最出色的了。这个时候女同学们
都热情的走上来握住我的手,后悔当初没下手。
所以后来大学女生问我,俞老师我们现在找男朋友要什么标准,我说很简单,参
考我的长相。当然如果长得像我,那是绝对不能放过的。凡是长得比我难看的也不要
放过,因为这个世界上的规律就是,越难看的人内涵越丰富。
大三的时候我最喜欢读的是《红楼梦》,而且刚好读到林黛玉咳嗽而死的那一
章。结果发现自己也在吐血。到医院,医生一查说得了肺结核立刻关起来,一关就是
一年。我跟医生说像我这样的小伙子怎么会得肺结核呢?医生让我讲讲现状。我说,
您看我学习特别刻苦,可成绩就是上不去,班里没有一个女孩子喜欢我。他说,这种
情况不得肺结核是完全不可能的。
但这个病也给我带来了心态上的调整,因为我在大学一二年级,想要追赶我的同
学就是我的精神支柱。但是到了三年级,病了一年后我完全改变了,我觉得活着就挺
好。然后我就给自己订了一个最低标准,至少保证大学毕业拿到毕业证书,最后国家
给我分配一份工作就挺好。虽然我并没有放弃努力,结果反而获得一个更加开阔的心
胸。所以,到现在为止我学会了永远不要去比,因为总有比你更加优秀的,也总有比
你更加落后的。
这个世界上最正确的是跟自己比,想一想今天是不是比昨天进步了一点,想一想
明年是不是比今年更加好一点。想一想,10年以后的你是不是比今年的你要更加出
色。这样的心态一直保持到我大学毕业。
大学毕业的时候,每个人都要上去讲一段话,比如后半辈子怎么过,我就上去讲
了这么一段话:我说,同学们大家都很厉害,我追了大家5年没追上,但是请大家记住
了,以后扮演一个骆驼的同学肯定不会放弃自己,你们5年干成的事情我干10年,你们
10年干成的事情我干20年,你们20年干成的事情我干40年,实在不行我会保持心情愉
快身体健康,到了80岁后把你们一个个送走了我再走。这是我个人保持到现在的人生
态度,而我认为这种人生态度对我来说非常有效。
有人问我,如果新东方没了怎么办?其实新东方早晚会没的,因为它已经是一个
商业化运作的教育机构。大家想一想,前些天我们看到的一个消息,GE公司是美国的
标志,不照样濒临破产了吗?新东方可能以后也会这样,变成历史的痕迹。但是我
想,即使新东方没有了我依然很成功,因为我的心态很成功。我追求生命的那种向往
和穿越地平线的渴望不会改变。我认为,新东方给我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而不
是新东方本身给我带来多少钱,当然如果新东方给我更多的钱,我也愿意要,不要钱
才是傻瓜呢。但更重要的是,有了钱能否做出一些更加有意义的事情来。比如说我现
在一直都想做一个小小的私立大学,可能我无法做到像同济大学那么大,但做到它的
十分之一总是可以的吧?我在北京已经买了一块地,正在建大学校区,造完后它就跟
新东方的上市公司脱钩了,变成一个非营利性的大学校园,那它可能就变成了你做的
另外一件事情。
如何把自己的生命变的更充实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说,哪天新东方不存在了是
非常正常的。如果新东方没了,我照样会过来跟大家做讲座,而且心情会更加的开
朗。因为没有繁琐的事情了。我只要换个题目就行了今天叫“度过有意义的生命”,下
次我改成“我是如何把新东方做没了的”。
而在大学中,我们要做的几件事情就是:第一,把自己的知识结构打造完整;第
二,就是要在大学里尽可能的多交朋友,因为你终身的朋友、合作者一定来自于你的
大学;第三,如果有可能的话,在大学里谈一场比较专一的恋爱,因为回顾我北大的
生活一片灰色。我想为什么会是灰色呢?其实,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因为在大学5
年我从来没有过花前月下的时光。所以一直成了我大学时代的遗憾。去年北京大学让
我给所有北大新生做开学典礼的时候,我给他们强调一句,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谈恋爱,而且谈恋爱也不用害怕失败,因为自杀也自杀不了,未名湖就那么浅,跳下
去还能爬起来;第四,就是为未来的工作做好打算。未来的工作跟你有多少朋友、跟
你的专业知识学的多少是相关的。好好掌握你的专业,再差的专业也一定有人用,只
要你学的好。
我有一个朋友学的是越南语,越南语的确很少用,但所有的中央领导去越南都要
找他,因为他是一流的越南语同声翻译专家。我还有一个大学同学研究蒋介石,研究
了10年,穷困潦倒。但后来他去美国做了一个报告,美国方面帮他召开了一个中国现
代史人物研讨会,他在报告上讲了自己的研究经过,结果下面一个老教授热泪盈眶。
下来后一问,这个老教授也在美国研究了30年蒋介石,孤苦伶仃,就是找不到另一个
研究蒋介石的,没想到有个“傻瓜”也在研究蒋介石。于是5万美元一年,让我同学跟着
他在美国读研究生,然后读了四年的博士生。读完以后老头退休,他就变成了那个学
校的教授。我去看他的时候,他已经在纽约买了套小房子,买了辆车娶了个老婆养了
条狗。当时他跟我说,俞敏洪你看现在这一切都是蒋介石“给”我的。
我想用这个例子来说明什么呢?就是研究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你真的喜欢就去
做,然后就会有人用你。反过来,如果你觉得这个专业你不太喜欢,但很适合我找工
作,这要不要学?当然要学。我就是这样一个状态,我从来没喜欢过英语,当初考英
语只是因为数学不行。不喜欢英语是因为我的模仿能力不强。像我的班长王强,能够
把任何话都模仿的惟妙惟肖。我普通话练了一年,才练成大家能听懂的样子。我老婆
是天津人,跟我一吵架就用天津话骂我,但是我到现在为止只会说一句天津话。就是
当她拿起棍子打我的时候,我向她大吼一声,“干嘛”(天津话)。
但是后来我发现英语成了我生命中的工具,因为英语,我在北大当了老师。其实
当初留北大并不是成绩好,而是当时正好四六级考试,北大各个系的同学都要学两年
英语,结果北大急缺老师。而一些优秀的毕业生都去了外交部、经贸部,工资又高。
后来我们系主任急了说,最后5名给我留下来。留下来的5个人现在都变成博士生导师
了,可见现在北大教育质量如何。当然这是句玩笑话,他们后来也经过自己的努力,
经历了很多次考试成了很优秀的教师。
在登山的时候,你会在乎登山杖你喜欢不喜欢吗?不会,你只会在乎能否帮你登
上山顶。那么英语就是我的登山杖,尽管我不是特别的喜欢,但我知道我要想攀上更
高的人生的山峰就必须需要这个登山杖。我本来想把自己变成中国英语专家前100位
的,后来发现一点戏都没有,因为中国留学生归来的越来越多了,有的在国外待了10
年、20年,回来了怎么看英语水平都比我高。那我只能缩小范围,想变成英语语法专
家。后来发现背单词不用动脑筋,所以就开始拼命地背单词,结果变成了中国还算不
错的词汇专家。
除了学专业外,同学们要在大学里多读书。新东方人读书都非常多。读书多,就
意味着眼界更加的开阔,更加会思考问题,更具有创新精神。新东方流传一句话叫做
“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底蕴的厚度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第一多读书,读了大
量的书你的知识结构自然就会完整,就会产生智慧;第二就是多人生经历。把人生经
历的智慧和读书的智慧结合起来就会变成真正的大智慧,就会变成你未来创造事业的
无穷无尽的源泉和工具。
比如,新东方招聘重要岗位的人才都是我面试。我只有几个问题,第一你大学读
了多少本书,如果你说只读了几十本书,那肯定我不会要你。我心中的最低标准是200
本书,而我在大学里读了800本书。新东方还有更红火的王强老师,在大学里读了1200
本书,平均每天一本。有的人会问我,读过了忘了跟没读过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完全
不一样。就像你谈恋爱,一个谈过恋爱后又变成光棍汉的人和一个光棍汉相比是有自
信的。因为当他看到别人在谈恋爱的时候,他会在旁边“嘿嘿,想当初老子也是谈过恋
爱的嘛”。实在不行来不及读,你可以到书店看着那些书,记着那些名字用手摸一下,
这样也能增加一点人文气质。
我有一个理念,人活着要过一种诗意的生活,我们有多少时候是停下来看看月亮
的,在假期去内蒙看一下漫天的繁星的,有多少同学看着朝霞和晚霞时心中感受过生
命的涌动的。当然也要身体力行。大学时候,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诗人叫海子,写了著
名的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非常可惜的是他没能抵抗现实社会的压力,卧轨
自杀了。所以我们说一个人不能只在语言上表达诗意,还要在现实中去表达诗意。所
以你必须克服现实中的障碍和挫折。有首诗叫“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对“长河
落日圆”有非常深刻的感觉,但对“大漠孤烟直”却没有什么概念。所以,进入北大校门
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走向沙漠,走向戈壁滩,走向大草原。而到今天为止,这些地方
成了我的精神家园。如果生命中一有过不去的事情,我就去蒙古草原上跟牧民一起骑
马。牧民曾经说过,在汉人当中从来没看到像你那样不要命的。
回过来讲诗意的生活,在大学里打游戏上MSN不叫诗意的生活,而在一张床上拿着
书一边看书然后慢慢地睡着那就是一种诗意。要关注时事政治,要把握一些世界大
事。这种能力将在你日后创业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就是要尽可能地多交朋
友,交朋友首先你要做个好人,你要做一个让人放心的人。在中国企业界就是这样的
状态,如果你是个好心的人,在困难的时候一定会有人帮助。比如,蒙牛的牛根生大
家都听说过,他为人处世很实在。所以蒙牛出事后,他需要资金,只需要打个电话我
们就会把钱汇过去。而为什么连合同都不签我们就给他,道理很简单,信任。
我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03年的时候遇到SARS,我们马上给学生退学费,新东方
的流动资金一下子退光了。而当时我算下来,账上还缺2000万。于是我分别给两个朋
友打了电话,一人一千万当天晚上就搞定了。所以,你变成一个让别人相信的人,比
做一个让别人防着你的人,得到的好处要多得多。而建立这种信任,要做到以下几个
要素:要以别人为中心不要以自己为中心;要有服务精神。
当时我那些大学同学觉得我没出息,但为什么会回来跟我创业呢?这跟我大学里
的行为有关。我大学里是个学习不好但挺喜欢帮别人的人。我们宿舍当时从来不排值
日生,因为地全是我扫的。还有就是宿舍的水也基本都是我打,而他们之所以后来放
弃国外优秀的条件来和我一起创业还是跟我当时宿舍打水有关系。若干年后,我去找
那些大学同学回来,他们说连你那么没出息的人在中国都赚钱了那我们回来还了得?
第二个理由是,我们知道你是个特别好的人,你有饭吃不会给我们喝粥,你有粥喝不
会让我们饿死,所以就回来了。所以在大学毕业连一个朋友都没有的人,这辈子想成
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还有在大学里要交几个真正能帮助你的人,比如:心胸比你开阔,眼光比你敏
锐。我在大学里交的就是这样的朋友,做人就要跟着牛人跑。比如,王强老师有天才
的一面,而这些是我学不到。他喜欢读书,他一进大学就会把生活费一分为二,一份
用来买书,一份用来买饭票,饭票吃完了决不用买书的钱,他宁可偷别人的饭票,我
觉得这个习惯很好,我也一分为二,饭票吃完了我就偷他的。每到周末我们就去买
书,我不知道买什么书,所以他买什么我跟着买什么,他被我弄烦了说你能不能不跟
着我,我说你是我的班长有责任帮助落后同学。其实我知道他想把我赶走,因为当时
他是我们班女生追求的对象,如果我不跟着他他就会带女生出去买书,我当时就看穿
了他这个阴谋。到现在为止我的读书老师就是王强,他的藏书接近6万本,他每当看到
有好的便宜的书就会帮我买,贵的会发个消息让我自己买。
到现在为止我都要不断的读书。因为每当聚会,他们谈起好书的时候,一旦我没
读过就会被他们说“你大学时候不用功,怎么现在还是这样。”所以,我们的读书氛围
之所以非常的浓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王强,而你非常需要这样的朋友。还有就是徐
小平老师。大学里我觉得这个老师很好,很想认识。一个礼拜后我买了支小钢笔送给
他,敲开他家的门,他问我,你是谁。我说,我是你的学生,听了你的课后很感动,
所以想跟你交个朋友,这是我带给你的小礼物。徐小平一看我手中拿着礼物就让我进
去了,进了他家的门发现有一大群年轻老师在那。原来他有个习惯,一到周五晚上都
会招一批老师来他家聊天。我当然很想听,问我能不能留下来听,他说不行啊,我们
聊的都是些男男女女的问题,像你这样的纯情少年会被污染的。幸亏我反应快说,徐
老师我在这方面刚好需要启蒙教育。机会总是自己发现的。我发现没有人给他们烧
水,于是,我就帮他们烧水煮方便面。连续去了4个礼拜,到了第5个礼拜我不去了。
为什么不去,不是因为我烦了,而是我觉得一个人在该显示重要性的时候一定要显示
出来。果然徐小平一个电话过来说,你这个兔崽子怎么还不过来。我知道,不是我离
不开他们而是他们离不开我了。从此,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不停听他们聊天,等到我
办新东方的时候,我去的第一家就是徐小平家。我跟他说新东方不缺英语老师,但缺
有思想的人物,所以希望你回去管理新东方的思想。所以在大学里要做的另外一件事
情就是一定要交朋友,让自己变成一个别人信赖的人。
而如果能谈一场恋爱还是很不错的。但谈恋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
一心一意地爱。所谓一心一意的爱不是说,大学里只能谈一次恋爱,而是说一次只能
谈一个。要爱到一个什么程度呢?要有这样的一个感觉,“为什么我的眼睛充满泪水?
是因为我爱你爱的深沉”。
第二个要素就是当你真的爱上一个人后,要以恰当的方式告诉他你爱他而不能只
放在心里。我在大学就吃亏在爱上不少女孩子,但只放在心里,怕被别人拒绝。但其
实人的追求最好还是表现出来,就算被一个女孩子拒绝了,她回家一定会在日记上写
上,“今天又有一个男孩追我咯”。有一年去美国,跟一个以前班里很喜欢的女孩一起
吃饭,她和她老公跟我一起吃饭。吃饭的时候我跟她说,其实我在大学对你特别有好
感。她当时一拍大腿说当时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第三条就是谈的要大度,所谓的大度就是说当另一个人爱上其他人的时候一定要
大度的对他说,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我始终觉得人在世
界上总是有缘分的,如果大学没有人爱你,在你以后的人生中总是会有人爱你,等你
一起牵手走向今后的旅程。
我是一个特别热爱生命的人我走路连蚂蚁都不敢踩,我想踩死那只公蚂蚁那只母
蚂蚁怎么办。我吃鱼都不敢吃,我想吃了那条母鱼那公鱼该多痛苦啊,所以我一般不
吃鱼要吃吃两条。当然,大学的恋爱是一个过程,不管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毕业以后
真结婚的比恋爱要少的多。比如我们班十几对谈恋爱,大学毕业后结婚了三对,两年
后离婚了两对。现在还剩下一对,这一对就是王强老师和他的夫人,我大学的同班同
学。他们两人现在还过着幸福的生活。
那么如果对大学的爱情有不满的也没有关系,看看我就行了。很多人都以为我不
正常了,但是我还是照样地结婚了,照样找到心爱的人,照样生孩子,也有了比较美
好的家庭。总而言之,生活就是这样美好的往前走。有平凡,有激动,有慢慢长夜,
也有美丽的日子,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还有就是工作问题。工作问题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我相信同济大学的同学在
找工作的时候都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是有同学问我要不要创业。人生一辈子不创一
次业一定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人一辈子总是要为自己干件事情,创业就是为自己
干的事情。一份工作大家一起干,但是你并不一定大学毕业就要创业。为什么呢?因
为创业需要经验和许多前提条件。
第一,你的专业知识能在你创业中的运用;第二,你有能和同学朋友相处并且有
分配利益关系的能力;第三,你要有对付中国社会如此复杂局面的能力;第四,你要
有基本的商业操作原则或者商业运作知识;第五,自己要是个具有领导力的人;第
六,你要有自己领域的运作知识和专业知识。
比如,你想搞个培训学校,那你的运作知识从什么地方来呢?这个运作知识需要
你通过观察别人怎么做得来的。如果当初我直接从北大出来就做新东方,那我是永远
做不成的。我做新东方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个,我在北大做了六年老师,所以做老
师做的不错。还有第二个前提条件,我做新东方以前,我在另外一家培训机构干了近
三年,我就在观察它是怎么做的。我碰到许多大学创业失败的人。我说你们怎么不创
业了?他们说,同学之间只要一碰到利益关系,互相全是“狗屁”。是不是这样?是
的,但是你会处理了就不是“狗屁”了。我和新东方这帮朋友也有利益关系,但是我不
就处理好了吗?所以说现在关键是考虑有没有这样的本领。要创业但是我鼓励同学们
先去某一个行业至少观察一到两年,最好是三到四年,慢慢积累自己的才能,自己也
慢慢变得成熟,个性也慢慢变得稳定,最后再创业这样失败的机会也少了很多。
创业有两种状态,第一种就是从零做起,我自己就是从零做起,马云也是从零做
起。第二种创业就像杨元庆,也算创业,杨元庆是接柳传志的班最后变成了联想老
总。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企业家杰特威尔逊,他也是从一个普通工人做起,做了20
年变成公司的老总;在公司老总的位置上干了20年把公司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公司。
这也是创业,不一定是自己干。
有学生问,俞老师,我怎么把一个培训机构和你干得一样大?很简单先到新东方
来打扫卫生,如果你把卫生打扫的非常干净,那么我把你提升为卫生部长,如果你卫
生部长干得好你就变成新东方后勤主任,等到你变成新东方后勤主任的时候,我就把
你送到哈佛大学去学习了,学习完了回来我就把后勤行政全部交给你,你就变成后勤
行政总裁。第几位?第二位。我“一翘辫子”你就是总裁了对不对?所以我们的成熟是
慢慢来的,就像一棵树长大也是慢慢长大,哪有一下子就能变成自己创业成功的人?
虽然这种人还是有的,但也是少数。我是32岁创业的,32岁才有了新东方。所以不要
着急,人一辈子做多大的事都无所谓。
还是我的老话:把生命活得精彩一点。我的比喻就是大树与小草的比喻,还有另
外一个比喻:人的生活就像溪流一样,总有一个梦想——流进大海。有的人这一辈子没
有流向大海,这条河就是不完整的。长江流向大海,黄河流向大海,但长江、黄河以
自己不同的方式流向大海。长江开山劈石穿过大山流向大海,黄河没有开山劈石,结
果绕过九曲十八弯。但是不管怎么样,生命再弯最后目标不变。我们惟一要记住的就
是要像黄河、长江一样不断地向前流,但是不能变成黄河、长江里面的泥沙,最后自
己沉淀下去,把生命给沉淀没了。总而言之,生命的精彩只靠自己不靠别人。从来没
有什么救世主,想要活得精彩、幸福,只能靠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朋友的共同努力!.
悠然小鱼 2009-6-17 16:23
顶!好文!.
冰城来客 2009-6-17 16:44
[quote]原帖由 [i]番茄和草莓妈妈[/i] 于 2009-6-17 15:26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16036&ptid=4652022][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做? [/quote]
是啊![em02].
YangYang阳阳 2009-6-17 17:05
一直就不认同分数第一的应试教育..
杰杰MM 2009-6-17 17:55
*** 该贴被屏蔽 ***
jsayshxszx 2009-6-17 20:15
确实是好文.尤其在旺网,这样的声音太少了.
顶一顶!.
好人平安 2009-6-17 20:40
归纳起来,就是教人向善的心、爱美的能力、求真的方法。
喜欢这句话,可是有时去也矛盾:社会需要吗.
kongjoy 2009-6-17 21:17
最主要的还是要教会我们的孩子们如何享受他们的生活以及如何通过学习 工作 获得享受生活得资本
不懂得生活 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乐趣。。。[tt22].
wjymm 2009-6-17 21:29
俞敏洪的这篇非常好,因为有了自己的感悟,愈发生动。
成功确实需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得到。
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graceliuw 2009-6-17 21:51
再顶一次,我们家长应该多多自省。浙江大学著名教授郑强曾多次在演讲中对目前早教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他说:“家长喜欢看前300米,我们喜欢看后300米。人生是万里赛跑,不到终点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冠军。现在各个兴趣班门口车水马龙、“奥赛”门庭若市,这是我国的教育误区,是“挖掘式的智力开发”,“挖煤炭挖到黄土了还在挖!”我们学校来的所谓“奥赛冠军”们,很少有坚持热爱获得“奥赛冠军”的那个专业的,不仅不愿选那个专业,甚至表现出强烈的反感。你隔壁邻居的孩子上了奥数班,你同事的孩子在学钢琴,你不要眼红。给孩子一点空间,让他们自由成长。 教育就像做一个陶器,幼儿园阶段给沙子浇浇水,小学阶段捏一捏,初中造造型,高中上釉,大学焙烧,可现在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太能干了!学生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学够了,学腻了,到了大学,啥也不想学了。这种超量灌输知识,极大地挫伤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严重地摧残了孩子到大学后的发展潜力。”.
加菲妈妈 2009-6-18 08:58
迷茫,越看越悲哀。[tt5].
burninglife 2009-6-18 09:02
[quote]原帖由 [i]jsayshxszx[/i] 于 2009-6-17 20:15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18167&ptid=4652022][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确实是好文.尤其在旺网,这样的声音太少了.
顶一顶! [/quote]
这样的声音其实是不少的,真理总归就是真理。
问题在于人们是自然地尊重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行动导向呢还是偏执地找出N多个理由为自己开脱 ---要想开脱,理由是找不完的。.
花儿心藏的妈妈 2009-6-18 09:51
回复 30#加菲妈妈 的帖子
怎么会悲哀,任他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让孩子不仅学习知识还要有生存能力,比让孩子拿各种竞赛的奖杯而生活中连鞋带都不会系要好得多;扬长避短,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就会有快乐的生活!.
phill 2009-6-18 10:04
好贴,第一次送花了[tt9].
charliehaohao 2009-6-18 10:28
送花了,同时自己也在深刻的反省.无语中...........
飞菲菲 2009-6-18 10:51
太棒了.插画绝对精彩..
聪明小姑娘mama 2009-6-18 11:19
大环境如此,我们小老百姓又能如何,还是要照旧啊!能出国也.......
加菲妈妈 2009-6-18 11:30
回复 32#花儿心藏的妈妈 的帖子
人具有社会性的,我也想孩子过自由的生活,但是学校同意吗,老师同意吗,会系鞋带默错生字是要挨老师骂的,这就是生活。.
ILOVEFISH 2009-6-18 11:41
顶![tt18].
dswy 2009-6-18 12:09
[quote]原帖由 [i]yiyisnow[/i] 于 2009-6-17 12:01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13359&ptid=4652022][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tt3] [tt3]
那在这个体制下的家长,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quote]
同样的困惑[tt34].
牛-轻舞飞扬 2009-6-18 12:55
中国特色。.
冬冬妈 2009-6-18 13:17
都是好文章!
最近一直在为儿子的课外兴趣班统一不了意见!LG的意见是什么班也别上至少不能占用周末时间,周末要用来出去旅游,他建议什么都要考自己学,比如喜欢画画,可以买点好的教材,自己画,英语可以买些书和磁带自己学,,,,,,,他说自己学了才是学会学习的人,而我觉得自己学是不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经力,为什么不花点钱,学的轻松一点呢?
看了这些文章我觉得也许他的意见是对的!.
amie 2009-6-18 13:44
好贴
坚持自己的信念~~时间会改变现状的~~~[tt38]
如果每个人或大多数人能坚持自己的教育观,我相信现在的教育状况不久的将来会改变的.
TONY他妈 2009-6-18 13:44
回复 1#graceliuw 的帖子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呀[tt5].
融融他爸 2009-6-18 13:49
回复 26#好人平安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树 2009-6-18 16:31
[quote]原帖由 [i]burninglife[/i] 于 2009-6-18 09:02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20142&ptid=4652022][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问题在于人们是自然地尊重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行动导向呢还是偏执地找出N多个理由为自己开脱 ---要想开脱,理由是找不完的。 [/quote]
顶这句。大家都觉得社会给的压力,家长无奈啊。我看是社会给压力,家长在后面各自卯足了劲去迎合应试。
最根本的是家长的看法影响到如何教育孩子。.
唐丫妈妈 2009-6-18 17:10
[quote]原帖由 [i]融融他爸[/i] 于 2009-6-18 13:49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23974&ptid=4652022][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美善真不等于蠢,为什么要怀疑孩子无法立足于社会呢?
为什么要相信丑的恶的才适合生存呢?
相反,如果家长都坚持培育善美智健真的孩子,那么社会才更充满阳光呀. [/quote]
顶这句!.
水晶晶 2009-6-18 17:11
[quote]原帖由 [i]graceliuw[/i] 于 2009-6-17 21:51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18852&ptid=4652022][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再顶一次,我们家长应该多多自省。浙江大学著名教授郑强曾多次在演讲中对目前早教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他说:“家长喜欢看前300米,我们喜欢看后300米。人生是万里赛跑,不到终点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冠军。现在各个兴趣班 ... [/quote]
郑教授的观点说到底还是想当冠军,无非强调“到终点的”、“真正的”,可为什么人生一定要以当冠军为目的?.
好人平安 2009-6-18 17:13
回复 45#融融他爸 的帖子
可是面对这个生活环境,是否都需要呢?
在单位里,我看讲“丑”话的不是比讲真话的要好吗?
大道理懂,只是….
杰杰MM 2009-6-18 17:46
*** 该贴被屏蔽 ***
金沙白浪 2009-6-18 18:07
家长自己都不能坚持自己的理念,还有什么可以要求孩子的?.
混凝土 2009-6-18 18:46
撒花~~~
清醒的家长才能与孩子一起耕出希望之田.
哇萨咪 2009-6-18 18:53
家长前赴后继地追捧现在的各种校外辅导班才会使现在教育商业化怪象越演越烈.记得我们以前类似辅导班其实就是补习班啊,就是为成绩相对比较差的孩子设立的,但也基本是学校老师义务开班,现在倒好,不管成绩好坏都往里折腾,就为一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真的很无语!
上周五带女儿外出晚餐,大概是5:30左右吧,在我们邻桌来了一对母女,看孩子年龄应该和我女儿差不多吧,进来马上点餐,然后不断催促服务员快点,而看看孩子身后背着一个沉重的书包,想必刚放学,还得赶下一站(辅导班)吧,刚想为孩子叹息时,接下来的事情更使我傻眼,就在等餐时,母亲拿出一叠打印东西,开始逐一给孩子背诵,孩子响亮地回答,我才知道下面要赶的是英语辅导班,等餐上桌,居然还能不断听到孩子回答声,我忍不住瞄了一眼,原来只给孩子点了一份,老妈陪坐,同时孩子往嘴里塞一口饭,老妈就问一题,同时还不断催着说:"快吃,要来不及了!"我实在忍不住就和LG说:"这样孩子吃了也不消化!"LG赶紧让我别说,估计我的声音也不小,换来那位妈妈一个大白眼,哈哈!我女儿则喜滋滋地开始评论哪个菜好吃,哪个菜不好,LG回家途中对女儿说:"现在象你这样的孩子还真是不多见了!"
有时在和女儿同学家长闲聊时,也会有彷徨,但我一直告诫自己,孩子最主要的是身体健康,开心,快乐,我们好好享受9年义务教育,业余时间旅游,上网,看书都可以,开阔眼界比一味上辅导班来得更有意义!.
融融他爸 2009-6-18 19:48
回复 49#好人平安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源于快乐 2009-6-18 21:21
俞敏洪好能侃,是在北京生活多年练就的吗,看来做领导共同的特征一定是能说,具有煽动性!!
我个人认为星级考就是最大的拔苗助长,坚决抵制,其实我感觉糼升小用处也不大,更多的是家长们自己的捧场,我们刚开始也是随大流大班时报了一星,后来发现过了之后一段时间小人就忘了个精光,而且其实就是大人在考,那真是大人累小人累双累局面,现在决定刹车坚决不考了。。。。.
lily@helen 2009-6-18 23:14
教人向善的心、爱美的能力、求真的方法[
em11] [em11] [em11].
ivymok05 2009-6-18 23:22
好贴!顶.
kavin_gu 2009-6-19 09:58
家长都明白的道理,只是在如此疯狂的大环境下,要做到“唯我独尊”,好比登天啊!
俺发现WW的教育机构广告也是越来越多,令人目不暇接。孩子们的天空早已被作业,补课压得黑乎乎的一片[tt3].
peipei 2009-6-19 10:23
回复 58#kavin_gu 的帖子
[tt8] [tt3].
ll88125 2009-6-19 10:30
现实很无奈,都改变了无数年也没改好!慢慢的顺下去吧。[tt5] [tt5].
gxy131 2009-6-19 10:52
“2030年”正是现在正看‘小学板块’的孩子们30岁左右的年龄。正是这批孩子长大,面临工作,成家,立业的年龄。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可怜的孩子们......:'( :'(.
gxy131 2009-6-19 10:53
语句有些乱,看的懂吗:L.
融融他爸 2009-6-19 11:18
*** 该贴被屏蔽 ***
老铁z 2009-6-19 12:00
选择取决于生存能力.要改变生活状态,就要在社会现状下寻找机遇,没有其他路走,让社会环境改变了,使自己的生活状态提升,怎么可能,什么时候都是这样的.有能力不让自己的孩子通过吃苦\拼搏就能生活的好,那就不走大多数人走的路.这跟开自驾车\乘出租车\乘公交车一个道理.有什么能力获得什么样的生活..
老铁z 2009-6-19 12:04
改变就是吃苦.向多年前的农村的孩子选择当兵,现在的孩子选择读大学,吃苦\受累,那个艰苦不是城里的孩子\家长所能想象.他们可以坚持,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条路可以改变生活
,改变命运.要改变只有付出比别人多的多的努力,没有其他选择.不光孩子,成人何尝不是这样呢.
融融他爸 2009-6-19 12:25
*** 该贴被屏蔽 ***
xiaonzi 2009-6-19 14:25
撒花,撒花。。。
都是好文章,读来受益匪浅!.
文涵妈妈 2009-6-19 15:33
同撒花啦!正陷迷茫,深需启迪呢!
[tt8].
昊昊的妈妈 2009-6-20 00:16
[em01]
都是好文章,受益匪浅
如何更好的培养我们的孩子,顺其自然
很多时候还在于大人的引导吧
人生如同马拉松,上大学只是一个新的开始,需要不停的向前走,别无选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