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o-goo 2009-5-6 14:25
应当辩证地看待新的“读书无用论”
张恒亮
2004年以来,就听到“读书无用论”再度在农村兴起。2006年3月份,《长沙晚报》在益阳某村实地报道,该村今年4名大学毕业生,有3名苦苦寻觅不到工作,这样的例子使得这个本来就没有多少大学生的村庄形成一种共识:“读太多书没用,初中就够了,关键是要能赚钱。”(《长沙晚报》,2006年3月12日)。日前,《中国新闻周刊》以《知识不再改变命运》为题,深入广泛地报道了农村中流行的“读书无用论”。针对这一现象,舆论多持批评意见,有的说农民目光短浅,有的说是错误思潮,还有的还上纲上线到“反智主义”。但我们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绝不能类同于文革中的“读书无用论”。从本质上讲,它是社会实践(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实)对我们传统观念(知识改变命运)的一次否定,是我们深化实践(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提高认识(产生新的观念)的重大契机,如果我们能从否定的现实中找到肯定的因素,那么我们就能找到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进而产生新的思想,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
甚至到现在,农村的一些落后地区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可以说这类标语曾经是的的确确地深入到农民群众的心中,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得出一个朴素的道理,读书才能真正地改变命运。不是吗,通过读书,山里娃走进了大城市,通过读书,许多家庭摆脱了贫困的面貌。因此,他们也曾是真心实意的尊师重教,读书和教育是他们未来的希望呵!然而,今天,残酷的现实击碎了他们以往的经验,颠覆了朴素的道理。许多贫困家庭不惜血本供孩子读书以至到大学毕业,可换来的呢?除了一张文凭而外,连一个赖以谋生的工作都找不到!在他们看来,读书确实是改变面了命运,但不是变好了,而是变得比原来更为糟糕!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那么,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在笔者看来,无非两点,一点是观念,一点是体制。从观念来看,由于多年的社会经济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在升学就业方面的客观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国家虽然不再安排工作,但我们却有了择业的自主权,另外,初中毕业后,学生具备了自主地选择学校(普高或职高)和专业的权利。并且由于高考不再限制年龄,学生又可以机动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学业进度。在有了这些权利以后,就必然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比如,在你拥有了自由安排学业的内容和进度的权利后,你已经承担了对自己的学业进行规划的责任;同时,你有自主成长和择业的权利,也就必然要承担由此带来学业完成后自己找工作的责任,又由于国家不再包办教育,在非义务教育的求学阶段,你还要承担相应的学费。想想看,相比于1980年代完全由国家安排学业和工作的局面,这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然而现实变化了,人们的观念却没有与时俱进,在学业的选择和安排上不是根据未来的人才市场需要和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决策,还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地考高中、上大学,结果呢?有的家庭无力支付高昂的学费而让孩子辍学,而千辛万苦地完成了学业,却发现自己连一个谋生的工作都找不到。殊不知,由于国家不再安排工作,由于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回复到其本来面目,如果学业完成后其职业能力达不到市场的需要,就必然会被市场淘汰!这就造成了如下局面:一方面大学生喊就业难,而用人单位却喊找不到合适人才,尤其是一线技术人才。在我国,改革的本质就是个人、个体的权利和责任从政府的控制下不断的释放,许多人对权利和责任的认识流于片面,或只看到了权利,或只看到了责任。不懂得从权利、义务的辩证关系上去认识二者的统一性。就大学生就业难而言,许多人只看到了国家把找工作的责任推给了个人,但却没有看到自己已经拥有了自主择业的权利。或只看到了升学时填报志愿的权利,却没有意识到由于履行此项权利,而必须承担毕业后在其相应专业上找工作的责任。他们还不懂得如何运用现有的选择和安排学业(学业规划)的权利,将自己的职业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出来,进而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这才是造成目前就业困境的根本原因之一。
当然,如果说只是由于观念的原因就造成了今天的困境是不公正的,虽然我们的教育体制在大方向上基本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在局部环节上严重滞后,最为典型的就是1990年代后期出台的高校扩招政策和现行的高考制度。本来,在大的教育体制的引导下,初中毕业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学业,在学业完成后找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职业。但在高校大扩招的政策的刺激下,大量并不适合于考高中、上大学成为高层次研究型、管理型人才的学生,都被引导去考高中、上大学,其结果呢?这些学生学的是自己并不喜欢、并不擅长的专业,学成四不像,在就业市场上没有竞争能力,就业困难。另外,大学硬件设施倒是可以很快建成,但师资力量呢?由于扩招,很多高校师资力量严重短缺,这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没有教学质量的保障,能生产出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吗?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又如何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找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职业?另外,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迫切要求学生和学校之间实现双向自由地选择,因为只有合适的学生选择了合适的学校,才能将自己的职业潜力充分的开发出来,也才能在毕业时顺利地找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职业,同时,也才能真正地满足社会经济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但现行统一的高考制度却要求学生必须上了某一个分数线后,才有选择学校(上大学)的权利。这就导致学生为了获得选择学校(上大学)的权利,必须先要学一大堆对他自己发展未必有用的知识,同时,它造成了基础教育中将高考(而不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目的,进而在唯分数论的指引下造成了学生负担沉重、择校风的屡禁不止!更为严重的是,学生经过千辛万苦通过高考,上了大学,结果毕业后连一个赖以谋生的工作都找不到!为了能找到工作,他们又无奈的回炉上技校,试想一下,如果他初中毕业的时候就科学合理地规划了学业,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上技校,工作后再读自考或电大等,那么到了大学毕业的年龄,他不仅可能工作了多年,并且通过半工半读,他的大学文凭也已经拿到了。现在的这一切,让学生付出了多少原本不该发生的成本?
现实是最好的老师,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和家庭已经感到,那种只是墨守成规地考高中、上大学的人生发展模式已无出路,因此,“读书无用论”再次出现。当然,这样的认识并不全面,并不是所有的读书都没有用,韩寒读的书必然是对他的写作有用的书,而丁俊晖读的书则是对他打台球有帮助的书。比尔·盖茨在看到眼下的读书对于自己的事业暂时无用时,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哈佛大学的学业。可见,不能一概而论读书有没有用,而是要具体地指出什么时候读什么书有没有用。再者,也不能将读书仅限于校园和书本,社会与实践是更大的书,需要一辈子来读的书。所以,我们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经过了“读书无用论”的洗礼,我们再不能抽象地说知识改变命运,而要说适合于个人发展的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就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观念而言,经历了肯定、否定、再肯定,我们的实践和认识也都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作者系独立学者学业规划研究专家
来源:中国学业规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