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09-1-7 17:18
佛教历史
佛教历史
第一部 佛教的创立
一、 佛教诞生前的印度社会
大约产生与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的古印度,当时印度社会经济空前发展,北印度是世袭的君主制,少数保留传统的贵族共和制。从恒河流域上游到下游共建立了16个大国。最强大的是“摩揭陀”国和“拘萨罗”国。释迦牟尼出生在“迦毗罗卫”国则是位于东北方的一个小贵族政治共和国。在释迦牟尼晚年时,该国被“拘萨罗国”琉璃王所吞并。
早在公元前1200年,雅利安人进入西北印度,与当地的族类混合同化,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之上”三大纲领为标志,用四种姓氏制度规范社会各个等级。掌管宗教事物的为“婆罗门”,掌管军政大权的为“刹帝利”,从事生产活动的是“吠舍”,为这三个等级服务的奴隶是“首陀罗”。还有一种“旃Zhan陀罗”(意思是贱民)他们地位最卑贱,专事抬尸体、焚尸体、刽子手等职业。四种姓的地位是神所划定:婆罗门至尊,不容冒犯。大约公元前8世纪,婆罗门传到南印度,社会上层接受了这种文化形态。
在佛陀诞生前,婆罗门教发生了分化。有人对祭祀万能表示怀疑,有人公开否认梵天(即婆罗门教的创世主Brahma)的存在。――梵天是婆罗门教的三大神之一,与毗湿奴(Visnu)、湿婆(Siva)并称。――一种新的思想――《奥义书》思潮在婆罗门教内开始孕育成熟。《奥义书》的思辨哲学强调世界的精神本原“梵”,以“梵我如一”为人生解脱的目标。这标志着“祭祀万能“的宗教观念正被扬弃,更深刻的解脱学说正在形成。
到了公元前6世纪,对立于婆罗门教,出现了由诸沙门组成的社会异端。它分为六大门派,佛教称为“六师外道”。它们的代表人物是:
1) 阿耆Qi多,唯物思想的代表,“顺世说”的先驱。
2) 尼乾自,承认有业报,主张苦行。“耆那教”的创始人。
3) 散惹夷,直观主义学派,对一切问题都不作定论。
4) 婆浮陀,否认人的行为会发生影响。带有唯物论的倾向。
5) 末伽梨,是命定论者,主张没有业报,没有父母生身等。
6) 不兰迦叶,学说类似末伽梨。
佛教也属于“沙门”思潮。《奥义书》中的思辨和反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给予佛陀强烈的影响。所以佛陀同时代的人常称佛陀为“沙门释子”、“沙门乔达摩”表明他不过是当时众多的沙门思想家中的一人而已。
二、 佛教的创立
1) 释迦牟尼的诞生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在早期佛教典籍中没有关于释迦牟尼生平的完整记录。释迦牟尼的主要事迹散见于佛教各派别(部派)后来编成的经、律之中。
释迦牟尼名叫悉达多,姓乔达摩。生于印度的迦毗罗卫城(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之间,与中国的孔子同时代。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释迦是古印度种族的名称,牟尼是“圣人”“贤人”或“寂默”的意思,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中的圣人”。
释迦牟尼出身刹帝利阶层,父亲是当时迦毗罗卫国的国王,汉译“净饭王”;母亲是天臂城国善觉王的长女――摩诃摩公主,称为摩耶夫人。传说45岁的摩耶夫人夜里做梦,一头巨大的六牙白象仆向怀中,自左肋进入腹中,夫人大惊而醒,未过多久便怀孕。古印度风俗妇女生孩子要回娘家,否则会不吉利。当摩耶夫人回娘家途中,经过岚毗尼花园(现由尼泊尔政府保护为佛教圣地),那里有一颗美丽的无忧大树。摩耶夫人要生产,她将右手攀着大树的树枝,乔达摩就从母亲的右肋下降生。
据说释迦牟尼降生有许多瑞相。根据《金刚经》说有三种异瑞相:1、能够凌空而行。2、出现七宝莲花承接其足。3、行走是足离地四指高。东西南北各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上天下地唯我独尊”声音如同狮子吼叫,惊天动地。同时还有九条龙吐出甘露,像雨降下。据说我国傣族泼水节的由来和此有关。地上又涌出两个水池:一个热水,一个冷水,供其沐浴洗澡。至今佛教寺院,为了纪念佛的诞生,每年农历4月初8,都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浴佛节,这是中国佛教传统的最大节日。
太子诞生后7天,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佛教认为摩耶夫人生了释迦牟尼,福德、智慧都增长,就升到了欲界的二层天。太子由姨母大爱道夫人抚养长大。后来她也跟佛出家成道,是佛教历史上第一个比丘尼。人们为了纪念她,把比丘尼住的地方称为“爱道堂”。
2) 释迦牟尼得道的过程
悉达多太子16岁时,父亲为他娶了邻国的国王之女为妃,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叫罗喉罗。相传悉达多太子17岁时出宫游玩,看见了老人、病人、死人,给他很大的触动,当他最后在北门遇到了一个气度不凡的沙门,他恭恭敬敬的问这个沙门“您是做什么的?”沙门答曰“吾是比丘”。太子又问“比丘是做什么的?”答曰:“比丘是出家修行求道的僧人。我们出家人,一心修道,可以解决自己和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四种最大的痛苦。”沙门的一席话给悉达多太子极大的震撼。在19岁时,悉达多太子终于下了出家学道的决心。在2月初八的夜里他到寝宫看了妻子和儿子,然后与仆人策马出城,出家修行。净饭王得知后派人去苦劝,但没有果效,于是只能留下五个人侍从服侍跟随悉达多太子。
悉达多太子在尼连禅河边苦修6年,露天静坐思维,最后他觉悟到苦修无助于解脱,决定放弃苦行。他到尼连禅河洗去了6年的积垢,一个牧羊女献了奶粥给他喝,然后他在距离河边10里远的一棵菩提树下,在一块大石头上铺上吉祥草,面向东方盘腿结跏Jia趺Fu坐(脚背放在股上,脚心朝上)并发誓说“一定要找到人生之道(无上大菩提),否则就不起坐”。终于在第七天(有说49天)12月8日凌晨,大彻大悟,悟出“四谛”法门。
3) 佛教的诞生
释迦牟尼得道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服侍他的五个人,于是找到了他们,向他们宣讲佛法,也就是佛教历史上所宣称的“初转法轮”。
“轮”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的一种武器,它形状像轮子。印度传说,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转轮王。第一次宣讲的是“四谛”法门和“八种正道”;5个侍者成为最早的佛弟子。此时,佛宝“释迦牟尼”、法宝“四谛圣法”、僧宝“比丘”、三宝俱全,佛教诞生。
4) 佛教的理论
“谛”就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四条真理,它们分别为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1、 “苦谛”就是说众生现实的种种痛苦现象。有八种苦:生、老、病、死、怨僧会(与不喜欢的人或事相会)、爱别离(与可爱的人或事相分离)、求不得(得不到所渴想的东西)、五盛阴(充满各种身心痛苦)。
2、 “集谛”说明造成众生及现象世界之所以痛苦的各项原因或根据,集谛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业力说”。一切众生都处于不断的生死轮回当中,在轮回中遭受种种痛苦,其原因是在于众生自身所造的业力。“业”就是众生的行为或行动。不同的业会招致相应的“业果”。随业因的善恶性质不同而招致善恶不同的业果,循环反复,故使众生生死不断,轮回不已。
3、 “灭谛”指灭绝世俗一切痛苦的产生根源。达到最高理想境界,就是“解脱”或“涅磐”,业就是超脱生死的不苦境界。
4、 “道谛”指通向涅磐解脱的正确方法与途径。而这些方法又可包括为八种,即“八正道”。
“八正道”指八种超脱世间因果关系而达到世间之“涅磐”寂静的一切理论、说教和修习方法;又称为“八圣道”。佛教认为,按这八种方法修行,便可由“凡”入“圣”,从迷界达到悟界。
1、 正见:对“四谛”佛教真理的正确见解;
2、 正思维:对“四谛”佛教教义的正确思维;
3、 正语:不说一切非佛理之语;
4、 正业:住于清静之身业;
5、 正命:符合佛教戒律所规定的正当合法的生活;
6、 正精进:勤修涅磐之道;
7、 正念:铭记“四谛”等佛教真理
8、 正定:修习佛教禅定,心专注于一境,观察“四谛”之理。
“十二因缘”是佛教“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释迦牟尼认为,世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依赖于某种条件,人的生命过程也依赖于条件,可以分为12个彼此成为因果联系的环节,名叫“十二因缘。”
1、 由无明缘行;
2、 由行缘识;
3、 由识缘名色;
4、 由名色缘六处;
5、 由六处缘触;
6、 由触缘受;
7、 由受缘爱;
8、 由爱缘取;
9、 由取缘有;
10、 由有缘生;
11、 有生缘老死。
12、 ??
“十二因缘”配合“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说,可以概括为“三世两重因果”。过去因造成现在果,现在因产生未来果。任何一种有生命的个体,在未获得解脱前,都要依这种因果规律在“三世”和“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中生死流转。
释迦牟尼教导人通过修习,最终摆脱十二因缘的束缚,跳出“三世轮回”而实现“涅磐”。
5) 释迦牟尼传道与圆寂
释迦牟尼得道之后,就四处向大众宣传自己所悟出的真理。他传道的区域在中印度,先带领弟子到处游化,后来则居住在舍卫城的祗园精舍(寺院)和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为众人说法。释迦牟尼前后说法49年,到了80岁的时候,三藏(佛教典籍的总称,分为经、律、论三部分)教法已经齐备。释迦牟尼在拘尸罗城(今印度北部城邦境内)外的希拉尼耶伐底诃边的一片茂密的娑Suo罗林中,安置绳床,枕着右手,侧身而卧;然后涅磐。
释迦牟尼涅磐以前,弟子阿难向佛陀提了四个问题:第一、佛在世的时候,大家都以佛为师,佛灭度以后,以何为师?第二、佛在世时大家依靠佛,与佛住在一起,这是依佛而住,佛灭度后依何而往?第三、佛灭度后,结集经、律、论三藏教法时,在诸经之首,要讲几句什么样的话?第四、对一些恶性比丘,佛在世时,佛会设法降服他们;佛灭度后,用什么方法对治他们?
佛陀对四个问题做了安排,一、佛在世时,你们以佛为师,佛涅磐后,你们应当以戒律为师,严格遵守。二、佛在世时大家依靠佛,与佛住在一起,佛灭度后,你们要依四念处住(四念处:念是能观的智慧,处是能观的境界;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三、你们向世人宣讲佛法的时候,在经典前要加上“如我是闻”,告诉大众这是你们亲耳听到佛这样讲的。四、佛在世时,恶比丘由佛调伏;佛灭度后,你们应当用“默槟”的方法来对付恶比丘;就是把他们在僧团中孤立起来,他们自然会离开寺庙的。
佛陀又告诫比丘说:“不能进行贩卖贸易,不能安置田产,蓄养奴婢,不得进行占卜,不得参与世事,不能专门喜好结交权贵,更不得亲近人而态度不庄重。”
当释迦牟尼圆寂后,遗体被火化,舍利子由摩揭国等八国分得各自建塔安,成为信徒顶礼膜拜的对象。这些骨灰后来由阿育王重新分配,收藏在全印度建造的84000多个佛舍利塔。.
yingyinc 2009-1-7 17:18
第二部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和消亡
一、 佛教的初期传扬
1) 佛陀的十大弟子,又称为释迦十大弟子,释迦十圣。
1、 “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其在佛陀成道后第三年出家为佛陀弟子,八天后就证得阿罗汉果,深受佛陀得信赖。头陀是苦修僧的一种。佛陀涅磐后,大迦叶成为教团的统率者。结集出了经、律、论三藏,对佛典的流传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对佛教做了重大贡献。当时佛陀的言论都没有文字记录,都是弟子们在佛陀涅磐后,口诵出来,再记录下来成为经典。
2、 “多闻第一”的阿难。阿难汉译“庆喜”,因其在佛陀成道之日诞生,所以取这个名字。其父为白饭王,是释迦牟尼生父净饭王的弟弟。他是释迦牟尼的堂弟。因其平时听佛陀讲法,能铭记在心,终生不忘。因他的博闻强记,所以称他多闻第一。据说他一人就诵出了佛陀所讲的全部经藏。
3、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因最善解“空”理,所以称为“解空第一”
4、 “神通第一”的目犍Jian连。因能听任何声音,不分远近;眼能看所有的事物,不分内外,所以称为神通第一。又一次,他去传播佛法,结果被人用乱石打死,他是佛教史上第一个为了传播佛法流血殉教的人。
5、 “议论第一”的迦旃延。善于分别诸经,分析法义,擅长说法,所以称为“议论第一”他主张姓氏平等,还主张老年和青年平等。
6、 “天眼第一”的阿那律。是释迦牟尼的又一个堂弟,甘露饭王的儿子。他是盲人,却称为天眼第一。能够把大千世界看的清楚明白。
7、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其带领目犍连归顺佛陀,目犍连率领几百人同时归顺,壮大了佛教的势力。他曾经用智慧说服500比丘,让他们返回归依佛陀。他死在佛陀涅磐前3个月。
8、 “密行第一”的罗喉罗。他是释迦牟尼未出家之前所生的儿子,后来也跟随佛陀出家,做了小沙弥,从此佛教有了沙弥(小和尚)之称呼。他是十八罗汉之一。
9、 “说法第一”的富楼那。他向听众宣讲佛法,有说有唱,抑扬顿挫,还穿插民间故事和传说,讲的生动有趣,使听众信服归依佛门。据说听他说法归依的有90000人。
10、 “持律第一”的优婆离。他出生第四种姓,但佛陀仍然收他做了弟子。他以奉持戒律最为严谨著称。
2) 圣典的结集
结集,有集合、会诵的意思。佛陀一生的教诫,没有文字记录,但通过他的弟子中口耳相传,背诵记忆,其中也有后来者的自我创作,把这些以佛陀名义流传的脚诫汇集起来,结果共同的商讨,最终形成了大家认可的经典。
历史上共四次结集。第一次在七叶窟。将佛陀所说的教法结果会诵、整理、确认、形成了佛教经典。由大弟子摩诃迦叶主持,由阿难诵出佛陀一生所说的言教,由优婆离诵出佛陀定的律例戒规,由此形成了佛教的“经”和“律”。第二次结集发生在佛陀逝世百年后,结果这次结集因对戒律的不同看法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第三次结集发生在佛陀逝世后235年,在阿育王的支持下,由目犍连的子孙主持,召集了1000个比丘参加,对上座部的三藏进行重新会诵确认。第四次结集是发生在佛陀逝世后400年,迦腻色迦王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举行了佛教经典的结集。共500人参加。
二、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
1)原始佛教的分裂
部派佛教是对原始佛教分裂出来的各个教团派别的总称。佛陀逝世100年以后,佛教教派开始分裂。分裂为上座派和大众派。
分裂的原因是对佛教修行“阿罗汉“的看法不同。当时一个比丘认为,只有佛才是至善至美的,而阿罗汉却非完美无缺,仍然有五种局限:1、仍有生理欲望;2、仍有“无知”;3、对教理和诫理还有疑惑;4、还需要佛的指示;5、若不发出“苦”的叹声,仍有无常、痛苦的感受。这种新见解遭到了长老们的反对,却得到了许多比丘的附和,反对派的长老们形成了上座部的阵营,赞同的比丘构成了大众部的阵营。
另外,两派对佛陀的理解也存在分歧。上座部一般坚持原始佛教的看法,即认为佛陀是历史人物而不是神,他的伟大主要在于他思想的正确、智慧的精湛、人格的崇高。而大众部则把佛陀神化,认为佛陀具有无限量的寿命和无边的法力。
大众派的新教理和对原佛教戒律的新阐述反映了佛教向印度纵深传播的趋势。事实证明,只有承认佛陀的无限神力,才使佛教具有适应印度各地区、各民族发展的需要的能力,才能使佛教显现出整治社会的功效。
另外的分歧还在心性和其解脱的问题。大众部认为“心性本净”,只要去除所染的,恢复本净的心性,就是解脱。但上座部坚决反对“心性本净”,他们把心分成净心和染心,所谓解脱就是以净心取代染心。上座部还比较侧重于说“有”,就是肯定心性与色法(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都是实在的。大众部则比较侧重说“空”,对现实世界持否定态度。
部派佛教的观点和理论是印度佛教由原始佛教走向繁荣的一个过渡阶段,它为后来大乘佛教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2)大乘佛教的出现
大约公元一世纪,印度佛教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派别称他们的目的是“普渡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大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到达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概贬称为“小乘”。
大乘佛教在印度本土有三个发展时期:
1、“初期大乘”约1-5世纪,集中阐述“假有性空”的理论,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所创始的中观学派。
龙树生于佛陀涅磐后七、八百年(四世纪)。龙树建立了大乘体系,造大乘经典注释,使“大乘般若性空学说”传布全印度。龙树把早期的般若思想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宗教哲学体系。他提出“八不中道”“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八不中道”是“中观学派”观察事物的方法,根据这种观察方法,任何事物都使无自性的,所以是“空”的。实质上,龙树的哲学是对部派代表的小乘实在论的批判。从龙树开始,印度佛教从小乘转入大乘时期。龙树死于小乘法师的迫害。
提婆生于狮子国(斯里兰卡),原为王子,放弃王位出家,拜龙树为师。提婆解释了龙树的“空”观,进一步提出了“破想”的正观。所谓“破想”就是不单单破除主观的想像能力,而且从根本上破除客观的存在。提婆对龙树的中观学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对中国佛教的三论宗、天台宗有较大影响。
2、“中期大乘”约5,6世界出现,集中阐述“万法唯识”的观点,形成以元著、世亲为始祖的踰伽行派。
元著,生活于公元4,5世纪,世亲是其弟弟,兄弟两人为“唯识论”的奠基者。他们在修行方面主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逐步证悟,最后达到涅磐的最高境界。元著的理论对踰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影响较大。
“中观学派”与“踰伽行派”并称印度大乘佛教的两大教派。中观学派又称为“大乘空宗”,它发挥了般若经的思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人们的认识甚至佛法在内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的关系(因缘、缘分),是一种假借的概念,其本身名义不变的实体(无性)
踰伽行派又称为“大乘有宗”,它强调万事万物都是心识的变现,本身并非真实的客观存在。6世纪后,该派以印度那烂陀寺为中心,先后出现过许多学者。该寺建于一笈多王朝时期,是古代印度佛经的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631年,中国唐代高僧玄奘就是来到那烂陀寺,求得佛经。
随着社会的发展,踰伽行派和中观派合流成踰伽中观派,最终融合在密教中。
3、“后期大乘”约7世纪以后,佛教教义学逐步衰弱,密教兴起,形成密教经典。
密教在教理上以大乘中观派和踰伽行派的思想为理论前提,在实践中以高度组织化了的咒术、礼仪、本尊信仰崇拜等为特征;宣传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应,就能够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相应,可以即身成佛。
密教经典《金刚顶经》,所以密教也被称为金刚乘。这派经典用孟加拉等地方的语言写作,多是导师所传的歌。密教在实践中重视导师的作用和秘密的仪式。
唐朝开元四年(716年),善无畏带《大日经》来华,开元八年,金刚智及弟子不空传入《金刚顶经》,把密教传入中国,成为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但在中原传了两代即势微,结果传到西藏地区,成为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3)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大乘佛教主张通过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菩萨行来达到成佛的目的,并在修菩萨行中普渡众生;而对应的小乘佛教(原始佛教)则强调修习“三学”(戒、定、慧),以取得“阿罗汉果”位为目的,主要强调求得自身得解脱。
大乘佛教不要求一定出家,重视与世俗生活得密切联系,主张为使众生脱离痛苦而不离世间;而小乘佛教强调出家或出世。
大乘佛教把佛陀描绘为全知全能、威力无边的神,讲佛陀神化;小乘佛教,特别是部派,一般把佛陀看作掌握佛法的最高教主。
由印度本土传出的大乘佛教,属于北传佛教。主要指中国佛教汉、藏两大系统。汉传佛教始于东汉末年,支娄迦谶Chen的佛经翻译,魏晋佛教“般若学”盛行,此后鸠摩罗什传“三论学”,佛陀跋陀罗、昙无谶等传“涅磐学”,菩提流支、真谛等传“唯识学”,大乘佛教遂占据中国佛教的主导地位,且内容日益丰富,增添了中国固有文化的色彩。
三、 佛教在印度的消亡
1) 阿育王时期
阿育王(公元前273-232年),为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创始人的孙子,他统一全印度,立佛教为国教。并组织了佛教的第三次大结集。然后派教师去四方传扬佛法,把佛教传到了印度各地和毗邻国家。佛教甚至传到了叙利亚、埃及、希腊。
2) 佛教向世界的传播
在阿育王后三百年,佛教在中亚各国获得很大的发展,更传播到了中国。
3) 异伽王朝时期
阿育王逝世后50年,孔雀王朝被异伽王朝所取代,印度佛教遭遇了厄运。国王重新崇拜婆罗门教而排斥佛教。佛教在印度受到严重打击。
4) 笈多王朝时期
公元320年,旃多罗笈多一世创建笈多王朝,以恒河流域为中心,统一了分裂的印度,它复兴了婆罗门教。
5) 哒族时期
公元五世纪,哒族(白匈奴)南下,占领了印度西北部,建立王国,西北印度佛教受到严重破坏。东印度一个王国入侵中印度,中印度佛教也受到破坏。
6) 戒日王时期
后来中印度的伐弹那王朝的戒日王战胜了敌人,统一了中印度,佛教得到稍微复兴,“那烂陀寺”从笈多王朝开始兴建,到戒日王朝形成规模。
7) 波罗王朝时期
之后东印度的波罗王朝崇信佛教,在公元7世纪到11世纪,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这一时期,密宗逐渐兴盛起来。但佛教在学术思想方面却衰弱下去。
8) 斯那朝王朝
7世纪开始,信奉异教的突厥族由亚细亚侵入印度西北部,到10世纪,他们逐渐向内地侵略,所到之处,对佛教进行严厉打击。僧侣远避逃难,经过尼泊尔、迦湿弥罗(克什米尔)等地来到西藏。最后斯那朝王室改变信仰,“超戒寺”等重要学府先后被毁,留存的僧人寥寥无几,大约12世纪末叶佛教绝迹于印度本土。.
yingyinc 2009-1-7 17:20
第三部 佛教在中国的传扬
一、 佛教初传中国
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时期,佛教开始向印度各地以及周围国家传播。佛教在传入中国内地之前,已在西域广泛流传。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确切时间很难考证。一般认为是西汉末年的哀帝时期。但到了东汉末年才广为流传。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割据,连年混战,人们挣扎在死亡线上。这种社会现实有利于宣扬人生无常、众生皆苦的佛教流行。自汉武帝“罢黜Chu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在思想文化界占据统治地位,但到东汉末年,先秦诸子学说又纷纷兴起,其中道家思想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玄学也处于酝酿中。这种思想文化状况对佛教思想的传播和发展留下了空隙。两汉时期社会盛行各种方术迷信和东汉时产生的道教,都为佛教的流行创造了条件。佛教作为比较成熟的宗教传入中国,对道教进一步完善、发展起了刺激作用。道教最初将佛教引为同道,而佛教在初传时也往往被曲解为道术的一种。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路线有海、路二路。海路是指由斯里兰卡、爪哇、马来半岛、越南到广州,再进一步传到内地。陆路则是西域各地著名的“丝绸之路”。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是指敦煌西出玉门关、阳关、沿昆仑山、经过阗Tian而至莎车。北道是指从敦煌北上伊吾(新疆哈密)、然后西行,沿天山、经龟兹至疏勒(新疆喀什)。
印度佛教就是在上述社会背景下经西域传至中国内地并广泛流传。
二、 佛经的初期翻译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它在中国的传播,是与佛经的翻译紧密相连的。东汉末年,就有《浮屠经》和《四十二章经》的流传。在东汉桓、灵二帝时期,不少印度和西域的僧人来到中国,以洛阳为中心。译出大量佛经经典。现存最早的经典为《出三藏记集》。
1)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是现存最早的汉文佛经,传说汉明帝派人从西域请了僧人迦叶摩滕、竺法兰两人,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驼着回到洛阳。汉明帝专门建立佛寺,命名白马寺。白马寺被后世佛门弟子尊为“祖庭”和“释源“――佛教发源地。
《四十二章经》主要阐述了人生无常、众生皆苦的佛教原理,劝告世人放弃肉欲,积极修行,以求解脱。它经文简短,但包括了佛教的基本纲领。文字叙述生动形像,经常用比喻阐明佛理。比如说:人贪爱财色,好像小孩子以舌舔刀刃上的蜜,其后果不想而知。又比如说,恶人陷害好人,好比仰天吐唾沫,天不会被他所污染,而唾沫掉下来正好玷污了自己。
《四十二章经》的特点,使它成为一部适应佛教初学者所需的入门书,在佛教初期的流传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梁启超先生说:《四十二章经》是人们在多种经书内选择精要,依照《老子》等书编撰而成。
2) 牟子理惑论
《牟子理惑论》共39章,以问答方式阐明佛教的基本教义。内容包括释迦牟尼出家、成道、传法等事迹;佛经的卷数以及戒律的规定;佛教对生死的看法,佛教在中国的初传情况等。作者大量引用儒、道和诸子百家之言,以图说明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一致。表现出明显的儒、佛、道三家一致的倾向。《牟子理惑论》从传统文化角度去理解佛教,反映了佛教在中国初传时期的实际情况。
3) 高世安的小乘禅数学
初期佛经的翻译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以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数学,一个是以支娄迦谶Chen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一般以《四十二章经》为中土佛经最初的译籍,以《牟子理惑论》为中土佛经最初的论著。
高世安为安息国太子,他让位给叔叔后,出家修道,游历各国传道,在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到达洛阳。他翻译了许多佛经,最后死于会稽(绍兴)。
高世安翻译介绍了小乘佛经的理论。提出了“禅数”学。所谓“禅数”的禅就是指通过禅定静虑,领悟佛教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达到神秘的涅磐境界。“数”就是用数目把教法分类,如四谛、五蕴、八正道、十二因缘、十八界等。由于“数”可以使人懂得佛教的道理,故也称“数”为“慧”,“禅数”也就是后来中国佛教常说的“定慧”、“止观”。
高世安的小乘禅数学,强调“止观双俱行”重视“持戒”,对中国后世的禅学乃至整个中国佛教发生了一定的影响。
4) 支娄迦谶的大乘般若学
支娄迦谶是月氏国人,在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来到洛阳。翻译了许多大乘佛教的经书。其中最重要《道行般若经》。它将阿弥陀佛介绍到中国。给中国佛教很大的影响。
5) 东汉佛教翻译的概况
东汉末年的翻译者主要是外来僧,虽有汉人加入,但只是从事辅助工作。他们所译的经典,包括了大乘、小乘佛经。这一时期著述和注释很少见。
三、 东汉、三国时期佛教概况
1) 流传区域
汉代佛教在中国流传区域还不普遍,重心三处。1、洛阳;2、江淮之间;安徽宣城、彭城(徐州)、广陵(扬州)3、交趾地区;就是南海郡、番禺(广州)、苍梧(广西)、交趾(今越南北部)、九真部(越南中北部)等。
2) 最早信佛教的人
东汉明帝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楚王刘英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的信徒。历史上,明帝废去刘英的楚王后,刘英在丹阳自杀身亡。汉明帝实行了株连,死者有千人。自此以后,百年内,史籍中不再见有关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记载。这说明当时的佛教只是作为流行的祭祀的一种,受到统治层中少数人的信奉,在民间并没有产生广泛影响。
3) 最早信佛教的皇帝
汉桓帝刘志,是第一个信奉佛教的皇帝。他非常迷信佛教,目的是延年益寿。桓帝对佛教的伦理不感兴趣,他关注佛教能否让他长生不老。他把浮屠与皇帝、老子并行祭祀,把佛教看作是道术的一种。
4) 佛教传入民间
东汉末年,笮Ze融,投靠徐州太守陶谦。陶谦任命他管理广陵、下邳、彭城的粮食运输。结果其利用职权把三郡的钱粮用来建佛寺。有的寺庙可以容纳3000人。笮融又用信佛免役的办法,招揽了5000多民众。并铸造佛像、举行浴佛会。
5) 三国时期的佛教
曹魏政权对佛教采取了严格的限制,洛阳的佛事活动由此一度消沉。但到了魏国中期,限制慢慢的松弛下来,许多僧人来到洛阳,从事译经和传教工作。
最早来到魏国的外国僧人是昙Tan柯迦罗,由他传入了出家受戒的制度,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也因此被奉为律宗的初祖。
6) 中国第一僧
魏国正始以后,玄学盛行,也激起了人们对佛教“般若学”――“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兴趣,并促成了中国内地僧人西行求法的开始。朱士行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西行求法的汉僧;也是第一个依律受戒成为比丘的汉人。所以他被誉为“中国第一僧”
公元260年,他西出长安,到了大乘经典集中地的阗(新疆和田),得《放光般若经》。他80岁死于阗,抄回的经文在公元291年,由竺Zhu叔兰等译出。《放光般若经》对西晋般若学的兴盛影响极大。
7) 梵呗Bai的创始
梵呗是一种以短偈形式唱赞佛、菩萨的颂歌,可有乐器伴奏。佛教用印度乐谱唱汉文歌词,不调和,梵呗应运而生。相传,曹操的三子曹植是中国佛教最早的梵呗创始者。
8) 禅学的创立
康僧会,居住在天竺,因经商移居交趾。据传说,吴主孙权开始不信佛教,后来因康僧会显示异能,求得舍利,才开始信佛,并为康僧会建立佛寺,号“建初寺”。
康僧会翻译了许多经典,有《阿难念弥经》《六度集经》等。《六度集经》叙述释迦牟尼前世故事,通过佛前世的种种神话故事,来说明佛教义理。其中突出特色是把佛教与儒家思想调和起来,融会贯通了儒、佛。佛教的中国化和康僧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发挥了安世高的小乘禅学。康僧会也是中国佛教音乐的创作家。
9) 三国时期的佛教思想
当时的佛教思想有两大系统,一个是支娄迦谶Chen的大乘般若学系统,另一个是安世高的小乘禅学系统。支谦与康僧会分别为这两个系统学说在东汉、三国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支娄迦谶Chen、支谦的大乘般若学系统与玄学相接近。开拓了两晋以后的玄学性佛教。安世高和康僧会的小乘禅学系统则接近长生不老为主的道教性佛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佛教中国化不断推进地轨迹以及外来佛教与传统思想文化结合的趋势。
10) 支谦的般若学说
支谦是月氏国人,吴王孙权因闻得其博学多才,聘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他翻译了许多大乘佛教的经书。宣传大乘《般若性空》思想,也就是佛国与世间无二无别,佛教的根本目的在于深入世间,解救众生。修道成佛不一定要落发为僧,居士也能达到涅磐解脱的境地。他还宣传阿弥陀净土信仰,称“一心念欲”生阿弥陀净土。就是说听闻阿弥陀佛名字者,都可以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国”。类似“普救论”。
支谦的翻译,努力改“胡音”为汉音,用意译取代音译。开了“意译派”先河。但由于过分强调意译,其译文的忠实性就不能不受到一定的影响。从三国到西晋,支谦开创的译风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四、 二晋、五胡十六国时期佛教的情况
公元280年,西晋司马氏灭了吴国,统一天下。西晋统治时间不长,只有半个世纪(265-316年),但思想领域却非常活跃。西晋玄学出现了“贵无”和“崇有”两派并存的局面。佛教大乘“般若”学用“空无”否定世俗世界;小乘“禅数”学,用“实有”论证士族品类等级的合理性。这段时期,佛教发展迅猛。
1) “敦煌菩萨”竺护法
竺护法是世居敦煌的月氏国侨民。他翻译了165部经书。大部分是大乘经典。为大乘佛教在中国的传扬打开了广阔的局面。因为竺护法译经众多,推进了佛教向社会的普及,故被当时的信徒誉为“敦煌菩萨”。他所译的经书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正法华经》。《正法华经》是印度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第一次传到中国。经中通过许多比喻说明佛可以用种种教化来普渡众生,使人人得以成佛。由于《法华经》之“光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流传,导致了观音信仰的逐步兴盛。
竺护法所译的《光赞般若经》是朱士行在阗所得的,与竺叔兰所译的《放光般若经》是同本异译。促进了般若学的深入研究和广泛传播。
竺护法译经忠实于原本,一改以前译家随意删略的偏向,称为“言准天竺”。
2) 玄学化僧人竺叔兰
竺叔兰是天竺人,随父亲逃至中国,定居河南。竺叔兰嗜酒放纵,受西晋崇尚玄学的社会风气影响很深,是一位典型的玄学化僧人。他译出的《放光般若经》比《光赞般若经》晚了九年,但一直是社会上最流行的《大品般若经》译本。
3) 帛法祖和《老子化胡经》
帛Bo法祖是与竺叔兰同时代的僧人。他与道士王浮争佛道高下,王浮争他不过,结果愤而作《老子化胡经》,攻击佛教。
老子是道教所信奉的教主,传说老子晚年出了西关后不知去向。《老子化胡经》的说法是老子出了西关,经过西域到了天竺,化身为佛,教化胡人,才产生了佛教。道教一直用此书来攻击佛教。
帛法祖声名远扬,秦州(甘肃天水)刺史张辅想其还俗辅助他,但帛法祖拒绝,以至于得罪了张辅。张辅派人杀了帛法祖。
4) 西晋时期的佛教
西晋时期的佛教比东汉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除了有戒律的传入和僧人受戒以外,在统治者的支持下,寺庙和僧尼人数都增加。但这一时期的佛教活动,主要还是对佛教的翻译,佛教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仍依附与玄学。
5)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佛教
316年,北方的胡族灭了西晋,中国历史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五胡十六国”中以石勒、石虎父子的后赵、符坚的前秦和姚苌Chang、姚兴父子的后秦对佛教最为推崇。后赵佛教的佛图澄有“神僧”至称,与石勒父子关系极为密切。
佛图澄,西域人,学习小乘佛教,117岁在邺都去世。石勒、石虎父子以残暴闻名,佛图澄以神异折服石勒父子,在石勒父子的支持下,佛图澄大力推广佛教,使佛教在后赵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西晋以前,官方只准西域人出家,后赵允许汉人为僧。当时有寺院890多所,后赵佛教盛极一时。佛图澄的弟子众多,其中的道安可以称得上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划时代人物,而名僧慧安是道安的徒弟。佛图澄、道安和慧安一系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卓著。
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佛教以佛图澄为起始,对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影响。
6) 高僧道安
道安是佛图澄最著名的弟子,是建立中国化佛教的第一位高僧。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显赫。
公元365年,襄阳名士习凿齿请道安前往弘法,道安率领弟子400多人到达襄阳,受到时人的大力推崇。公元379年,前秦符坚攻占襄阳,道安与习凿齿来到长安,符坚对佛教有浓厚的兴趣。称发兵南下只为获得‘一个半人’而已,一人指道安,半人指习凿齿。道安十分注意获得统治者对佛教的支持,这种竭力将佛教与世俗统治者相协调的思想对以后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道安还总结佛教的翻译经验,提出“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原则。“五失本”指在译梵文为汉语时姚注意5条失去原文本来面目的事项,在这五项规定之内,就是失去梵本的原型也是可行的。所谓“三不易”是指三种在翻译中不容易处理好的情况。
道安还多次敦促符坚迎请鸠摩罗什。道安的著作共有60多种。道安的般若理论被称为“本无宗”,是“六家七宗”之一。道安还是一个虔诚的弥勒信徒,在中国兴起了佛教的‘弥勒信仰’。道安弟子众多,其中以东晋佛教领袖的一代大师慧安最为著名。
7) 译经大师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344-431年),龟兹人(新疆库车),母亲是国王的妹妹,父亲是龟兹国国师。7岁随母亲出家,游历印度,他的佛学根基是先学习小乘后转向大乘;鸠摩罗什以大乘学者的身份名闻西域各国。
前秦主符坚听闻其名声深为仰慕,又有道安的敦促,于是请大将吕光于382年出兵龟兹,命其送鸠摩罗什到长安。但当吕光攻下龟兹国时,符坚已经亡国。吕光在凉州建立后凉,鸠摩罗什在凉州停留了16年。公元401年,后秦姚兴灭后凉,鸠摩罗什被后秦迎请至长安。姚兴待鸠摩罗什以国师礼,让其专事翻译。自鸠摩罗什开始,佛教译经正式成为国家的文化事业。
鸠摩罗什翻译了35部294卷经典,涵盖了佛典“经、律、论”三藏内容。鸠摩罗什不愧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真正的译经大师。鸠摩罗什的译经风格由过去质胜于文、过于古朴的直译风格,改为运用达意的方法,使中国学习者易于接受理解,从而为佛教义学展开开辟了道路。他的许多译文成为中国佛教大藏经中的定译。
鸠摩罗什弟子众多,其中道生提出的“一阐提皆可成佛”与“顿悟成佛说”是中国佛教义学实现由般若学向涅磐学转变的关键人物。鸠摩罗什创立了管理僧尼的国家机构,经过北魏至隋唐,形成了完备的僧官制度。
8) 释法显的西行求法
佛教派系之多和经典之多,是世界各宗教中,第一位的。十六国时期,相继有大批僧人西行求法,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东晋的释法显。
释法显(339-420年),3岁就成沙弥,399年与一群僧人从后秦首都长安起行,徒步数万里,在路上走了6年,经过30余国,到达天竺,在摩揭提国的天王寺求学3年,学习梵语梵文;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学生。他后与客商一同到狮子国(斯里兰卡),同行11人或半途而废或死于途中,最有释法显一人到达狮子国。释法显从狮子国乘船返国,本打算先到广州,但海中遇到风浪,公元414年,竟然把他的船吹到了广州以北2000公里的崂山(山东青岛),当时崂山归东晋帝国管辖,法显无法返回后秦帝国首都长安,只能到东晋首都建康(南京)。当鸠摩罗什在北中国翻译佛经时,释法显在南中国也翻译了许多经典。其述见闻为《佛国记》
9) 翻译佛经对中国文字的影响
由于译经的缘故,佛教对中国文化有划时代的影响。中国不但吸收了新的思想,而且也暴露出中国方块字的缺点。字汇贫乏和音节单调。梵文表达出来许多的事物,包括思想和意境,汉文往往不能表达。于是大量新创的字产生。如“菩提”、“涅磐”、“刹那”等等,纯是梵文的音译。这些字为汉字注入了新的血液。因译经而创造出的新文体,即半文言半白话的混合体,对中国文字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使得六世纪之后,白话文终于脱离文言文而单独出现。
在言语上,中国人受方块汉字的局限,不能向多音节发展,而单音节必然产生大量的同音字,大量同音的汉字,只宜于用来书写,不适合用来宣读,而佛经需要向听众宣读的,所以必须在音调上补救。南北朝时期,南齐国士大夫沈约,根据梵语的启示,为中国的方块字定出四声――平、上、去、入,中国言语在音调上比以前丰富。
10) 毗昙和律藏经典的流传
毗昙经典指小乘佛教的经典。自安世高学说传入中土以来,在华北一带流行。十六国时期,毗昙经典分为毗昙和阿含两大类。
律藏为佛教戒律典籍。《四分律》在律藏经典中传播最为广泛。《四分律》奠定了律宗成宗的理论基础。律宗在唐代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由扬州大明寺鉴真和尚传到日本。
11) 江南“贵族佛教”
东晋开国皇帝元帝司马睿Rui及以后几任皇帝都崇信佛教,以致僧尼入朝,干预政事。司马睿靠士族上台,所以东晋士族在政治上有极高的地位。士族崇尚“清淡”,名士与名僧互相往来,使得玄学清淡和佛教般若学交融的思潮延续下来。在帝位和士大夫的支持下,江南贵族佛教发展迅速,玄学与般若学交融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帛尸梨密多罗,西域人,善于咒术,翻译了《大孔雀王神咒经》《大灌顶神咒经》等经典,将密教传入中土。他还擅长梵呗,加速了梵呗的流行,梵呗随着贵族佛教的繁荣而流行起来。
12) 六家七宗
佛教学者用玄学的观点去理解和诠释《般若经》的思想,对佛教般若学的“空”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从而形成了“六家七宗”。“六家七宗”的出现反映了中国佛学独立发展的过程,它并不完全符合印度佛教般若空宗的本意。
“六家七宗”指道安、慧远为代表的“本无宗”,支遁为代表的“即色宗”,于法开为代表的“识含宗”,道壹为代表的“幻化宗”,支敏度为代表的“心无宗”,于道邃为代表的“缘会宗”。“本无宗”中以竺道潜为代表的“本无异宗”,连同前面“六家”,共为“七宗”。
本无宗的观念:第一、世界本体是无,即“本无”;第二、人们必须认识到“无”这个本体,才能达到佛教所言解脱境界。
心无宗的观念:对空的理解是,不受说所有外界的万物和内在的心一切都是空的,外物是实际存在的。只要对外物不起执著的心,就是“空”。它的特点是空心不空色。
即色宗的观念:对空的理解是“色即为空,色复异空”。“色”在此可以理解为世间万物。“即”的本义就是就、接近、靠近、不离的意思。所以“即色”也就是就世间万物的本身去认识空。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每件事的出现都是由其他事物引起的,同时每件事又是其他事物产生和存在的因缘,因此每件事并非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产生和存在,这样每件事就没有所谓独立的绝对本性,也就是“无自性”,而这种“无自性”就是“空”。即色宗的观点最接近般若学经典理论。但“即色宗”的“色复异空”的思想仍然具有区别表面的色与根本的色的因素,尚未达到般若学理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样对“空”的理解。
一般以本无宗、即色宗和心无宗三家最能概况当时流行的观念。他们从各自的观点出发,阐明了他们对空认识。
13) 东晋高僧慧远
慧远是道安的弟子,是继道安之后中国佛教的领袖。当道安被符坚请到长安去的时候,他嘱咐弟子往各地传道。慧远来到庐山,在庐山讲经论道,培养信徒,撰写文章,使庐山成为当时中国南方佛教的中心。其撰写得《沙门不敬王者论》奠定了中国佛教政治理论基础。慧远他是一个精明而富于政治头脑的高僧。他表面上竭力保持佛教徒的“清净”与“出世”,但与上层统治者的关系又十分密切。刺史、司徒、护军王都对他深表仰慕。甚至农民军起义领袖也来会见他。这种态度,为佛教的发展赢得了广泛的空间。
慧远在无量寿佛面前立誓往生西方佛国极乐世界。他的发愿往生净土,奉行念佛三昧Mei,对于“净土”在南方的流行产生了重大影响。后来净土宗推慧远为初祖。
慧远在佛教理论上的贡献非常突出。一、宣扬“法性”本体论,就是论述佛教所谓宇宙本体(最高精神实体)与成佛的关系;二、深化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他将中国原有的善恶报应思想与印度佛教的轮回说结合,把因果报应的现象由现在一生,推及到过去、现在、将来三世,把因果报应的承受者由子孙后代转变为行为者自身,增强了因果报应说的说服力和威吓力;使因果报应说成为中国佛教最具有影响力的学说。三、调和了儒佛关系。慧远指出佛教儒家虽然出发点和作用范围不同,最后的目的和归宿却是一致的。这种思想不仅为佛教接受,也博得了统治者的认同。后来佛儒关系基本以此为定位。慧远的这一理论加深了佛教的中国化过程。
14) 涅磐经和华严经
涅磐经和华严经都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两书差不多都在东晋时期译出。
涅磐经全经分寿命、金刚身、名字功德、如来性、一切大众所问、现病、圣行、梵行、婴儿行、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狮子吼菩萨、迦叶菩萨、懦陈如等13品。主要阐述佛身常住不灭,一切从生悉有佛性等大乘佛教思想。与《般若经》等重要思想有一致地方。还常常引用《华严经》的某些义理。《涅磐经》传入中国后影响很大。道生根据此经提出“一阐提人皆得成佛”的说法,主张顿悟,道生成为中国最初的涅磐师。
《华严经》主要发挥普贤行愿的实践相一致的大乘踰伽思想。将菩萨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法门的修行的感果差别。最后弘扬佛的功德海相等。中心内容“法行本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尽缘起。华严经在隋唐时传扬极盛,最终出现了华严宗。
15) “菩萨皇帝”粱武帝
佛教的传播和推广与帝位的推崇和支持分不开的。中国帝位中粱武帝最推崇佛教。在他不遗余力的倡导下,南朝佛教很快进入全盛时期。唐朝诗人杜牧所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详细描绘了难处佛教的盛况。粱武帝也因扶持佛教而被称为“菩萨皇帝”。
粱武帝发动朝贵名僧围剿范缜zhen所著得《神灭论》,支持佛教得“神不灭论”。《神灭论》是从哲学上驳难佛教宗教观的古代经典之作。粱武帝还规定出家人不得饮酒吃肉,违者以王法问罪。结果僧人形成了吃素的习惯。从此吃素这一习惯逐渐演变成为汉族佛教的一个传统。
16) 真谛的译经成果
真谛,天竺国人,音译“波罗末陀”,意译为真谛。在佛教史上,真谛与鸠摩罗什、玄奘、不空并称为四大译师。
真谛译经的态度极其严肃认真,特别注重表达经典的原义,因此起所翻译的佛经大都保存了本来面目。他把意义吃透了,才动笔成文。为了保持文义的准确无误,有时不得不牺牲文辞的通畅优美,所以他的译文,有的地方晦涩难懂。
17) 南朝各家师说
南北朝时期部分佛教学者形成专攻某一经论之风,这些学者被称为“师”。他们所发挥的思想叫做“师学”。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成实师,到唐初消失。
三论师,“三论”指鸠摩罗什所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这些大乘佛教的基本著作。到隋朝的吉藏而形成三论宗。
涅磐师,指研习弘扬《涅磐经》的佛教学者称为涅磐师。道生,慧远的弟子,是最早的涅磐师。他把成佛的根据移植到了个人内心的自我。完善、贬低偶像崇拜和净土信仰。他对中国佛教影响最长久的主张是“顿悟成佛义“:真理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因此,要么不悟,一悟顿了。涅磐师兴盛至唐以后,由于天台宗、三论宗的势力兴起才逐步衰弱。
毗昙师和俱论师,研习小乘佛教。到了唐玄奘后,逐渐衰弱。
摄论师,研究和弘扬真谛所译的《摄大乘论》,到陈灭亡就消失。
十诵律师,研究和弘扬《十诵律》,北魏的慧光被后人视为律宗的奠基人。
18) 北魏北周灭佛
中国佛教史上,发生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
公元424年,北魏太武帝拓跋夀继位。拓发现佛教势力不断扩大,大量的僧尼享有免除徭役的特权,而且他们不直接从事生产劳动,北魏政权的税收和劳役受到严重影响。佛道之间的矛盾也激起了太武帝排佛的情绪。440年,太武帝改国号为“太平真君”,表面他接受了道教信仰。公元447年,太武帝率兵驻长安,亲自指挥镇压盖吴起义。一个偶尔的机会,他发现长安一寺庙内藏有兵器,并发现大量酿酒的器具及财物,还发现寺里藏有许多美貌的妇女。在道士崔浩的建议下,太武帝即下令诛杀沙门,焚毁佛像;并命令四方照长安行事,共灭佛决法。
北魏太武帝这次灭佛,是佛教与世俗政权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佛教与道教激烈冲突的必然结果。这次灭佛行动,使北方的佛教受到沉重的打击,但文成帝又竭力恢复佛法。北朝佛教又很快兴盛起来。北魏末年,整个北方佛寺遍布,仅洛阳城中就有佛寺1000多所,而且寺寺都豪华奢丽。
公元560年,北周武帝宇文邕Yong继位。起初对佛教还颇感兴趣,后来经过道士张宾的唆使和煽动,对佛教态度改变。周武帝两次讨论儒、佛、道谁属先后。基本确定为,儒家和道教为先,佛教后来,应该不立。
公元573年,武帝最后裁定儒家为先、道教为次、佛教最后。并主持让佛道二教辩论。僧人智炫在辩论中击败了道士张宾,但周武帝袒护道教,发表了自己对佛教的看法。他称佛教有“三不净”。一、为主不净,指释迦牟尼出家前娶妻生子,为佛教教主不净;二、为教不净,指佛教律义中允许出家僧人吃三种净肉,表明佛教教义不净。三、为众不净,指佛教徒诸多罪过,徒众不和、彼此相争,为佛教徒不净。
公元574年,北周武帝诏禁“佛道二教”。境内还俗僧道200余万。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周武帝宣布废除佛法,并拆毁一切佛塔,四万余寺庙赐给王公大臣。300万僧众,皆还俗。北周武帝发动的这次灭佛与北魏太武帝灭佛不同。此次是佛、道两教并废。其次、并未诛杀沙门、道士,只是强令他们还俗为民。
19) 佛教的石窟艺术
佛教石窟源于印度。可见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的‘文达雅山’的悬崖上。这些佛教石窟是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开凿的。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开始建造,到6,7世纪完成,前后达700年。其中有佛像、图案和壁画。以壁画最为著名,主要是佛的故事和印度古代宫廷生活的景象。
中国石窟始于3世纪,盛行于5-8世纪,衰于16世纪。根据佛教的需要开凿在山崖间的石窟,即可放置佛教塑像和壁画,佛教徒也可以在里面从事佛教活动,也可作为理想的寺庙使用。中国石窟雕塑早期多单身佛像,北魏时增加二胁侍菩萨,其后数量不断增加,到隋唐形成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供养菩萨、二护法天王及二力士之群雕。四壁则浮雕佛传、本生、天龙八部及供养人像等。
有名的石窟莫高窟、炳灵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早期雕塑受西域影响,孝文帝改制后,佛像腼腆含笑,褒衣博带,形像渐趋清秀。北朝晚期到隋唐则佛教趋于写实,到唐形成浓丽丰肥的分割。
五、 隋唐时期的佛教
1) 隋朝时期的佛教
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581-604年)统一南北对立的局面后,立刻改变北周武帝灭佛的政策,转而大力恢复和扶持佛教。公元602年,隋文帝下令于53州建造舍利塔,为中国佛教有史以来建塔规模最大的一次。杨广当晋王的时候,年龄还不大,就很热衷请名僧讲法。他即位后自称是菩萨戒弟子。大造寺院,并开展译经工作。可能是隋炀帝在民间的名声不好,尽管他在洛阳推广佛教那么卖力,可是竟没有关于他这一方面的传说。
从总体看,隋朝统治者对佛教十分重视,使以往南北各有侧重的佛教信仰得以互相补充、融合,并使寺院经济发展壮大起来。各寺院拉拢一些名师长期定居,研究教理,教授学徒。形成各具风格的僧侣集团,并于统治层联系密切。
隋朝创立的著名宗派有天台宗、三论宗、三阶宗。
2) 智顗yi的天台宗
天台宗因创于天台山,故称为天台宗,以《法华经》为经典,又称为法华宗。它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个佛教宗派。源于北齐、南陈,创立于隋,盛于唐。天台宗的谱系首推至印度龙树、二祖慧文、三祖慧思、思祖智顗、以后是灌顶、智威、慧威、玄郎、湛然,九祖相承。
天台宗的创始人是智顗(538-597年)虽然排为天台四祖,实为此宗的真正创始人。他得到朝廷的支持,建起了以天台山、荆州为基地的传教中心,使天台宗成为当时最有势力的宗派。智顗有一个与关羽有关的传说。说陈灭亡后,智顗游化到荆州,在一棵大树下静心修炼。结果一条巨蟒围绕他七天七夜,要攻击他。忽然走出两人,一老一少,原来是关羽、关平父子。说大师只管安心坐禅,七天后,必有寺院建成。7天后,智顗从定中醒来,发现已建起一座佛寺。他就领弟子进入寺内,昼夜说法。一夜,关羽又对智顗说,愿意永为佛教护法。智顗同意,为关羽传五戒,关羽就成为了佛的‘护法迦蓝神’了。
智顗以《法华经》为释迦牟尼最后的说法,也就是最高权威的经典,敬奉为宗要。他强调“止”,就是宗教训练的坐禅,“观”就是佛教的理论。其学说特点是确立定(止),慧(观)双修的原则。并强调解经行道并重。还提出“三谛圆融”,就是空、假、中三谛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的描述,这三谛相即相通,圆融无碍。
宋代天台复兴,但其思想多趋于禅宗、净土宗合流,日益失去了本身的特色。
3) 吉藏的三论宗
三论宗建立与陈、隋之间,比天台宗创建时间要稍晚。因以印度中观学派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这些大乘佛教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建立宗派的是吉藏。
吉藏(549-623年),安息人,出生在金陵。他创立的三论宗在隋代盛极一时,但自唐以后,日渐衰微。他的学说后来传到日本,也曾兴盛一时。现在还有人研究三论,但不以三论宗自居
三论宗的对空的观念是“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上一切宇宙万有,无非都是一些“因缘”产生的假相。对于这些假相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是,发现他们都没有自性,因而都是空的。既然一切都是空的,自然说不上什么生、灭等等。没有生、灭、何论其他。所谓“中论”的“八不”,即以不开始,以空结束。这就是《三论》的原意。
总的来说,三论宗在吉藏生前弘扬甚大,它保留了印度佛教大乘中观学说的传统精神,对中国佛教的发展,特别是禅宗、华严宗、唯识宗等宗派的成立和演变都有深远的影响。
4) 信行的三阶宗
因其主张佛教分为三阶,故称三阶宗。创始人是隋代僧人信行。他与先前的高僧不同,他不坐禅、不讲诵,也不念佛求净土,他以普渡众生为理想,反对独善其身。他晚年病的很重,请人把佛像移入室内,躺在床上,一直观佛到死。死后,棺柩放在树林中。舍身血肉,被鸟吃尽尸体。最终,其遗体葬于终南山,建塔立碑。
三阶宗多次遭到重大打击,其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以此影响下层群众的做法使得统治层相当不安。隋文帝对三阶宗下了禁令,到唐代更加以禁止,断绝了三阶宗的经济来源,彻底摧毁了三阶宗的物质基础。‘会昌法难’后三阶宗逐渐势微,终于绝响。
5) 唐代帝王与佛教
618年,唐王朝建立。从高祖李渊开始到灭亡共20个皇帝,历时290年。(618-907年)。除了“会昌灭佛”的武宗外,其余君王都对佛教采取即管理、整顿,又扶持、利用的政策。
唐太宗李世民,遵道教的始祖老子为其祖先,所以开国起即尊奉道教。后来为了维护其政权的政治需要,开始扶持佛教。贞观19年(645年)春,玄奘法师载誉回国,朝野轰动。此后,玄奘成为太宗的相知,为太宗所敬重,佛教经典翻译也为太宗所支持。太宗后,高宗、中宗、睿宗均信奉佛教。
女皇武则天时期,唐代佛教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她早年走出皇宫入寺院作过尼姑,又从佛门返回宫廷,在夺位称帝的过程中,她更巧妙的利用佛教。她先用佛教为她登上皇帝宝座大造舆论,在其统治期间,又广泛支持佛教。在她的扶持下,以法藏为集大成者的华严宗创立了,并发展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宗派。
唐玄宗是继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之后较有作为的皇帝。玄宗对佛教一方面制约,一方面加以利用。他曾从不空法师受灌顶法,成为菩萨戒弟子,还著有《御著金刚般若经》。开元年间,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相继来华,受到玄宗的礼遇和尊崇,创立了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密宗。
到了唐代后期,由于寺院经济与世俗地主及国家在经济上的矛盾日益突出,终于在唐武宗时发动了大规模的灭佛行动;史称“会昌灭佛”。
佛教在唐代兴盛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高僧辈出,而且翻译的佛教数量和质量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尤以玄奘、义净、不空登高僧所译的佛典成绩最为显著。唐代基本上把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译毕,同时还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佛教特质的宗派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等。佛教发展达到了中国佛教史上的最高峰。
6) 寺院经济的发展
佛教僧侣称为“乞士”,应以乞食为主。寺院建立后,主要靠施主布施维持。隋唐以来,统治者对佛教的支持,寺院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一些大寺院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这些土地中有的是官赐的,有的是私置的。庄园式大寺院经济和自耕经济这两类型的寺院经济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丛林体制是一种新型的寺院管理制度,它建立了“上下均力”之“普请法”,规定僧众必须自力更生,全体参加劳动。所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安史之乱之后,劳禅并重、定居禅修的禅风在南方迅速发展,并最终成为国家承认和保护的另一种寺院经济类型――禅林经济。禅林经济以独立的自主经营为主,自给自足,从而一改印度佛教和中国以往佛教依赖施主布施捐献、寺院工商业经营的经济模式。并将寺院经济之重心转移到了农村,使佛教摆脱了对社会政府经济的依赖,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佛教经济基础的脆弱性。中国几大宗派中,惟有禅宗能欣欣向荣,禅寺遍布大江南北,而其他几宗却逐步败落,与禅宗的这种经营方式很有关系。
7) 唐代佛教与道、儒关系
唐代开始是道先佛后,但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唐王朝的态度有所改变。慢慢佛教地位升到道教之上。佛道对论经常在宫廷举行,到了唐高宗时期,开御前会议,佛、道再次进行激辩,道教辩不过,于是皇帝下令“搜天下《化胡经》焚弃”,把《老子化胡经》列为国家永禁之书。但《化胡经》还在继续流传,而且由当初的一卷逐渐繁衍增加为十卷,反而成为一部巨著,不但内容强化,而且成为道士必修经典。
儒家中反佛者大有其人,影响最大的是唐宪宗时期的韩愈。韩愈认为佛教寺院占据农田,侵犯国家财力;逃避赋税,游手好闲;佛教与天下衰败有很大关系。韩愈的反佛虽然最终导致其被贬,但他的言辞激烈,态度坚决,给后世留下了很大的影响。
总之,虽然反佛的声音不断,但佛教依然不断发展,唐王朝采取三教折中的态度,安史之乱后,三教逐渐走向了合流转化。
8) 佛教对朝鲜、日本的影响
朝鲜在‘新罗统一’之前佛教发展还没有成其规模。7世纪,‘新罗’联合唐军灭‘百济’和‘高句丽’后统一朝鲜,成为朝鲜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新罗王朝与唐王朝交往密切,佛教也开始普及朝鲜全国。天台宗、三论宗在唐时逐渐衰灭,但在朝鲜、日本都有了一些后续发展。9世纪,新罗王朝政变频频,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多次发生农民起义,后高丽王朝建立,936年,统一朝鲜。之后,佛教开始朝民族佛教宗派方向发展。天台宗得到大力发展,后来朝鲜李姓王朝崇儒排佛,佛教在朝鲜发展势微。
公元522年,中国司马达至大和国建佛堂,为佛教“私传”日本之始。公元538年百济王遣使日本,献佛像、经论,为佛教“公传”日本之始。公元9世纪以前,中国佛教宗派中的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成实宗、俱舍宗相继传入日本,流行于上层社会。佛教史将此称为“奈良六宗”。奈良佛教是日本佛教发展的起点,属于中国佛教的早期移植阶段。日本平安时期,佛教的净土宗逐渐流行。日本鎌仓时期,佛教有了新宗派的发展。又建立了净土宗和禅宗。
禅宗的思想、文学、美术、风俗、习惯等,对日本国民生活的影响很大。如茶道、花道、香道与书道等均随禅宗的发展而流行。
9) 玄奘的唯识宗
玄奘法师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俗名陈袆。玄奘孤身西征天竺,求取佛经,当时完全没有交通设施,须绕道遍游数十国。历史17年,历尽艰辛,终于以百折不扰的精神完成了空前绝后的壮举。当他从印度留学回来,整个朝野轰动欢迎。玄奘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不单单是取经,他真正不朽的事迹是翻译佛经,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玄奘的翻译重点在踰伽行学派和一切有部论。玄奘的翻译是译经史上的最高成就,后人通称为“新译”,实际上是在中国译经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玄奘还创立了唯识宗。他弟子窥基,是唐开国大将军尉迟敬德德侄子,组织学说义理,所以一般认为,唯识宗创于玄奘,成于窥基。
法相唯识宗奉印度大乘有宗,理论渊源是印度踰伽行派,特别是护法一系的思想。由于唯识学思辨性很强,甚至流于晦涩烦琐,又坚持‘种性说’,这与中国崇尚简易的思维传统和‘人性本善’及‘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的观念相冲突,因此唯识宗在经历了玄奘、窥基的辉煌与兴盛后就急剧衰弱了。
10) 法藏的华严宗
华严宗识唐代高僧法藏创立的中国佛经宗派,以弘扬《华严经》而得名。法藏17岁出家,入终南山听智严讲《华严经》,然后创立了华严宗。华严宗的“四法界”说对后世的宋明理学有很大的影响。从中宗到武宗160余年,是华严宗最盛行的时期。但‘会昌灭佛’事件发生后,华严宗受到沉重打击,转趋衰落。
11) 慧能的禅宗
禅宗的形成是佛教史上的大事。它是隋唐时期创立的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也是对中国佛教宗派中影响最大、流传时间最长的一个宗派。所谓“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虑”“禅定”;禅宗之所以以“禅”命宗,是因为它以“禅”概括了佛教的全部修习活动。
禅宗创于南北朝,始祖为印度人菩提达摩。从达摩到三祖,禅法只在师徒间流传,影响不大,从四祖道信至五祖弘忍期间才形成比较明确系统的禅法理论和实践形式。五祖弘忍之后,禅宗的发展出现了转折,其弟子神秀和慧能分别在南北传教,出现了南北对立的局面,就是所说的“南能北秀”。后来,慧能的南宗逐渐取代神秀的北宗,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事实上,禅宗作为一个独立宗派的出现,是从唐代开始的,慧能是其实际的创始人。
慧能家境贫寒,24岁听人说《金刚般若经》有所领悟,于是投奔弘忍为师。开始只是在寺中打柴推磨等杂活。知道有一天,弘能召集弟子作偈,神秀作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式,勿使有尘埃”慧能不同于神秀的看法,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一偈即出,震惊四座。这偈显示出了他对佛性的领悟。于是,弘忍决定传衣钵给慧能。
慧能主张“识心见性”和“顿悟成佛”。将孟子一派的人性论、庄子一派的逍遥思想和印度大乘揉合在一起,作了创造,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慧能自己没有著作,弟子怀海根据他的讲法内容记录整理而成《坛经》,流传至今,被奉为禅宗经典。在佛教,只有佛祖释迦牟尼的说法行为记录能被称作“经”,而一个宗派祖言行录也被称为“经”的,慧能是绝无仅有。
慧能的观点概括起来三方面:
1、“本性是佛”;禅宗认为人性就是佛性,心是成佛和客观世界的基础。强调世界是依赖人心存在的,是空的。
2、“无念为宗”。念本指记忆,这里泛指分别、认识,即思维活动。思维不执著主管思维和客观现象,为无念。只要悟解这种无念法门,排除一切妄念,就能达到见佛的境界,总之,禅宗认为人心不要受任何外物迷惑,即心中不能存在事物的表象。同时也不要对客观事物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
3、“顿悟成佛”。讲成佛的方法。这是对佛教教义的一大改造。慧能提倡的顿悟说不同其他宗派,它不讲累世修行,不追求烦琐的宗教仪式,不搞财物布施,而是主张顿悟成佛。顿悟就是要靠自己的智慧,单刀直入,马上悟出佛性,一刹那就能达到成佛的境界。
禅宗还反对坐禅,认为坐禅是一种渐修的方法,不可能使人很快成佛。顿悟成佛说,比其他宗派更有吸引力,从而也使其得以迅速发展。总的说来,慧能所创立的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伟大革命,对中唐以后的佛教和宋明理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禅宗最终成为中国佛教宗派的主流,并流传到了海外,对东亚佛教及整个世界佛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慧能之后,禅宗经过几代传播,分为了五家七宗。沩Wei仰派、临济派、曹洞派、云门派、法眼派。称为五家。从临济派又分出青龙派、杨歧qi派。合称“五家七宗”
12) 道宣的律宗
律宗是中国佛教中以研究和传持戒律为主的一个宗派它根据小乘法藏部并加以大乘教义的阐释而形成的宗派。专事宣扬佛教戒律中的“四分律”。创宗者道宣居住在终南山,所以又称为“南山律宗”。
律,就是戒律。教义说,戒律是戒、定、慧三学之首。对于佛教,戒律很重要。因为佛教除了用它的理论向信奉者宣传外,还有用众多的戒条去约束他们的行动。
道宣,浙江湖州人,他把戒分为止戒、作持两门;“止戒”就是“诸恶莫做”的意思。“作持”就是“诸善奉行”的意思。其后世弟子鉴真曾排除万难东渡日本,开日本佛教正轨传戒之先河,被称为日本佛教律宗的初祖,为日本佛教发展作了重大贡献。
13) 善导的净土宗
净土宗建立与唐代,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故称净土宗。此宗奉东晋庐山慧远为初祖,因慧远与人结立“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净土宗又称“莲宗”。
初步建立净土宗理论体系的是昙Tan鸾,他认为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临终可往生净土。唐代道绰Chao在玄中寺看见记载昙鸾事迹的碑文而受启发,专心修习净土法门,每日口诵“南无阿弥陀佛”,大力提倡凭借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法门是唯一的出路。净土宗真正的创始人是道绰的弟子善导(613-681年)。他系统的阐述了净土的教义和相关礼仪规则,建立了完备的净土思想体系。
净土宗的经典是三经一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其中《阿弥陀经》以文字简短、容易背诵而被广泛流传,净土宗就是随着这部经的传播而日益扩大影响的。
善导认为,要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必修以修行者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阿弥陀佛的愿力为外缘,内外配合,可往生极乐世界。念佛的方法四种:1、专诵阿弥陀佛的名号。二、观念佛的塑像与画像。三、观佛的美妙相貌。四、在禅定状态下谛观佛的法身。其中念佛,由于善导的大力提倡,以其简便实用的特点,而备受广大信徒希爱,成为最广泛最有影响的修行方法。
净土宗的理论简单,法门实行简易,适合在民间传播,所以很快普遍流行起来。而且净土宗认为世俗之中,没有凡圣,都是凡夫。所有人在往生净土方面都处于“世俗凡夫”这同一起跑线,对广大中下层民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宋代以后,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多兼弘净土,净土信仰盛极一时,而且净土宗在日本等地影响也很大,它与禅宗一起都是至今仍在流传的宗派。
14) “开元三大士”的密宗
密宗,指唐玄宗时期由“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开创并传播的中国佛教宗派。密宗因为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密教旨的传授,为真实言教,而真言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故名叫密宗。
密宗是用咒语作为修习方法为特征的宗派。是印度七世纪以来大乘佛教分部派和婆罗门教相结合的产物,因当时中印交通发达,很快便传入我国。
公元716念,天竺僧人善无畏传入《大日经》,金刚智和弟子不空传入《金刚顶经》,由不空译出,开始传习印度密教金刚界密法。后来传习这两种密法的善无畏、金刚智经过彼此互相传授,融合充实,在中国创立了密宗。
“开元三大士”中,活动能力最强、影响地域最光的是不空。不空,梵名阿月怯跋折罗,意思不空金刚,不空为略称。不空随师傅到大唐,翻译了密宗经典,晚年在五台山建造5座寺院,又在太原置文殊院,这些寺院是密宗盛传之地,并不断深入社会基层,经不空的弘传,密教成为唐代佛教六大宗派之一。
密宗是佛梵合一的产物。从世界观说,密宗又是佛教的杂家。它认为世界万物、佛、众生都由地、水、火、风、空(空隙)、识(意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属于胎藏界,是本来具有的觉悟。“识”为心法,属金刚界,与胎藏界不同,任何法都不能破坏它,而它却摧毁一切烦恼。众生修持密法如能达到身、口、意三密相应,就能使自己身、口、意“三业”清净,而与佛的身、口、意相应,就可以即身成佛了。密宗的仪规极其复杂,需导师秘密传授,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为当时唐王朝的统治者所特别喜好,一时形成王公贵族纷纷信奉密宗的时尚。中唐以后,密宗开始衰弱。但西藏地区的密宗却极为盛行,发展成了喇嘛教。
15) 佛教传入西藏
佛教传入西藏是公元7世纪中叶,是松赞干布(617-650)时代。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以拉萨为中心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国。松赞干布先与尼泊尔联姻,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带去了弥勒菩萨像。641年,与唐联姻,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佛像和工匠。为供奉这些佛像,赤尊公主建立了大昭寺,文成公主建立了小昭寺,松赞干布也在拉萨建了四边寺等12个寺庙。
此时,佛教受到西藏传统宗教――苯教的强烈抵制。到赤松德赞时期,印度邬杖国密教国师莲花生入藏,为藏传佛教的建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成功地利用密教战胜了苯教。并使西藏人出家受戒和建立僧伽制度,广译经文,致使佛教在西藏初具规模。766年,建立西藏第一座正规寺院――桑耶寺。至此,佛教压倒苯教占据了统治地位。
赤松德赞去世后,热巴巾即位,佛教持续发展。在藏族历史上,热巴巾与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合称吐蕃“三大法王”。到了达磨在位时期,大事灭佛,佛教受到沉重打击。密宗由于采取秘密单传的方式而流传下来。从松赞干布时佛教初传,到达磨时期的“达磨灭佛”,是西藏佛教史上的‘前弘期’。
10世纪后期,佛教在藏区复兴,被称为西藏佛教‘后弘期’。后弘期的藏传佛教形成了许多派别。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格鲁派。格鲁汉语意思是‘善规’。指该派倡导僧人应严守戒律。宗葛巴大师为祖师。他为创立格鲁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活佛转世制度的采用是格鲁派走向兴盛的转折点,其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制度。藏传佛教认为活佛是佛、菩萨或圣僧的再生者。所谓活佛转世,指大喇嘛和活佛生时修行已达到‘证得菩萨心’,不随业而自在转生,复接其前生的职位。
在西藏历史上,活佛转世开始于‘噶玛噶举’派,大约在13世纪中叶时形成,1283年正式成立。现在广为人知的是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两大活佛转世系统,属于黄教,即格鲁派的转世系统。15世纪初,藏传佛教史上的大师、黄教的创始人宗喀Ka巴对佛教进行了改革,使得黄教与各个地方封建势力广泛建立了联系,黄教迅速发展。在此情况下,黄教寺庙集团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所以仿效噶Ga玛噶举派采取转世的方法。当时黄教中经济实力最雄厚的拉萨‘哲蚌寺’在法台‘根敦嘉错’死后,找来年仅三岁的‘索南嘉错’,作为‘根敦嘉错’的转世灵童,继承他首领的位置。这是黄教采取活佛转世系统的开始。
1576年,青海蒙古首领俺答汗派人到西藏邀请索南嘉错,双方互赠尊号。俺答汗赠给索南嘉错尊号是“圣识-切瓦达赖达赖喇嘛”。此即达赖喇嘛名号的起源与由来,“达赖”是蒙古语“大海”的意思,“达赖”是藏语的音译,为上师之义。其转世后辈一直称为达赖喇嘛。
到了17世纪中叶,西藏地区以日喀则为中心以支持噶玛噶举派的藏族地方政权和黄教寺院斗争不止,1642年,蒙古固始汗进军西藏帮助黄教消灭了西藏地方政权,建立了甘丹颇章地方政权。1645年,固始汗赠扎什伦布寺主持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的尊号。“班禅”是“班禅达钦波“的简称,意思是大学者、博学者,是西藏地区对学识渊博的高僧的尊称。“班禅”成为专用称号,不再用来尊称他人;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就产生了。
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的称号虽然在明代就产生了,但在清代才得以确立。通过清顺治帝的册封,给了达赖喇嘛历史上最优异的礼教和最高称号,令其掌管西藏佛教,也就是西藏地方的宗教领袖。后来清朝为稳定在西藏的统治和借其班禅系统的势力,康熙皇帝下诏册封第五世班禅。这样清政府正式确立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系统。从此,历代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都必须经过中央王朝的承认和册封便成贯例。
活佛转世制度的运作较为神秘,在前世活佛去世之后一年开始寻访,通过占卜等神秘活动寻访出一位或多位灵童。然后再由灵童辨认前世活佛生前的物品,再请神来问谕。辨认和降神的结果要由驻藏大臣向清政府报告,请求批示。然后再举行升座仪式,称为“坐床”,经过此仪式,灵童正式称为活佛。
到清代,活佛转世形成了达赖、班禅、章嘉活佛(内蒙古)、哲布尊丹巴(外蒙古)四大系统。
六、 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时期的佛教
1) 五代十国时期的佛教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对佛教严加整顿,实行淘汰,佛寺半数以上被废弃,佛像充公,用以筑钱。这就是佛教史上所谓的“三武一宗”4次灭佛法难的“一宗”。这次与前几次最大的区别是,周世宗是整段佛教,而不是毁灭佛教。
吴越国在佛教史上有特殊地位,在以杭州为中心,在原有基础上,大力推广。南唐建都金陵,南唐君臣好佛,其中以后主李煜为最。他荒于政事,又崇信佛教,建塔建寺。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唐代各宗派中的天台宗和禅宗的根据地在南方,条件优越,得到更大的发展。禅宗在闽地受到闽王的优待,使得福州成为了禅宗的重要基地。天台宗在吴越多有发展。
2) 永明延寿与灵隐寺
延寿。杭州人。一个跨越五代十国和宋的禅宗僧人。他提出了对以后中国佛教影响很大的“禅教一致”思想。他虽然做官,但信佛的本性不变。一有钱就去集市买鱼虾等动物,然后放生。甚至动用库钱,继续放生。结果被判死罪。当他被押赴刑场时,面不改色,悠然自得。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动用库钱为了放生,并不是为了个人享乐,于心无愧,死后可往生净土,所以毫无畏惧。”这番遗言感动了吴越王钱元,他下令释放延寿。
后来吴越王见灵隐寺倒塌,就请延寿到杭州主持灵隐寺的重建。延寿大兴土木,建1300多间,灵隐寺再次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寺院。第二年,延寿主持永明寺(杭州净慈寺),世称永明延寿。
延寿强调以“心”为宗,试图调和禅教两家。延寿讲大乘语录、祖师语录、圣贤集等编撰,形成了融合禅教的《宗镜录》100卷,涉及天台、唯识等的教义。《宗镜录》写成后,很快流传到高丽。高丽国王读了以后深受启发,派使者拜见延寿,成为他的弟子。法眼宗因此流传海外。延寿致力于禅教合一、禅净双修的做法,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佛教的发展趋势来说,延寿的思想不仅代表了佛教发展的一个轨迹;同时对宋代相对活跃的修禅方法的形成以及禅净成为天下共宗起了重大作用。
3) 两宋佛教
两宋佛教的特点,就其佛教内部说,是“诸宗开始融合”。对外而言是“三教合一”,即以儒家为主,吸收佛道二教思想。
北宋宋徽宗强令佛教和道教合流,该寺院为道观,并使佛号、僧尼都道教化。世俗化是中国佛教的总趋势,流传到宋代,则增添了许多新的特点。天台宗僧人智圆是倡导儒释一致的代表人物。智圆提出三教合一说。他认为儒、释、道三教各有价值,不可偏废。智圆提倡儒重饰身,佛重修心,内佛外儒,共同治理民众,强调儒释一致。自此,三教合一思潮,在中华流行起来。
由于宋代的内忧外患,佛教徒开始从最初的救度众生,转向忠君爱国,并开始依附儒家。从此彻底结束了沙门与王者抗礼的时代,僧尼必须绝对臣服于君主的权威。
4) 元代佛教
元代佛教兴起喇嘛教为主,西藏归顺蒙古后,忽必烈奉西藏地区的名僧八思巴为帝师,规定每个帝王必须先就帝师受戒然后才能登基。喇嘛教享有国教的地位。喇嘛不但负责管理全国佛教,还享有一些政治经济特权。元代的寺院经济发展迅猛,即拥有大量土地,又经营工商业,还有当铺、酒店、旅馆和商店等。
元代江南地区还流行白莲教和百云宗等教团。白莲教在宋代结社念佛、净土信仰广泛发展的情况下产生。它在初期是佛教的一个世俗化教派,后来演化为民间秘密社团。白莲教是南宋沙门茅子元所创,该派主张吃斋念佛,男女僧俗共同修持。允许有妻室,因主张断肉吃菜,就是如今的素食主义者。白莲教在元末农民起义中曾被利用。明清两代,都被加以禁止。
5) 明代四大高僧
明太祖朱元璋,他出身僧侣,鉴于农民利用宗教秘密起义的历史事实,特别对佛教进行整顿。佛教内部仍然是禅宗和净土宗最为流行,其理论思想较少创新。
明代有四大高僧。云栖袜宏(1535-1615)、紫柏真可(1543-1603年)、憨山德清(1546-1623年)、蒲益智旭(1599-1655年)
6) 清代佛教
清代在佛教政策上仿照明朝,建立僧官制度。同时对出家、建寺等都有严格规定,不允许私度僧尼和拆毁或建造寺庙佛像。
清在入关之前与西藏喇嘛教有所联系。顺治九年(1625年),西藏的达赖五世应邀入京,受到清政府的礼遇,还专门为他修建了西黄寺,作为他的住处。1653年,顺治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怛Da赖达赖喇嘛”意思是其统领藏蒙地区的佛教。通过册封达赖,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控制。康熙年间清政府又拉拢西藏班禅系统,下诏册封第五世班禅喇嘛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在清皇室德扶持下,喇嘛教在全国有相当大的发展。
“雍和宫”是康熙皇帝建造的府邸,赐给四子雍亲王,所以称为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因乾隆也诞生与此,所以成了“龙潜福地”,殿宇改为黄瓦红樯,与紫禁城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
清代的汉族佛教则处于全面衰退阶段。但在文士之中,佛教的教义学却活跃起来,居士弘扬佛法成为一大特色。如方以智、黄宗羲等。晚清居士对佛教做出了积极贡献。
7) 近代佛教的重要人物
晚清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与之相依的佛教也受到了沉重打击。在这样情况下,居士佛教在晚清这样一个时代异军突起,为佛教作了许多活跃的改观。
禅宗在中国历史上毕竟有深厚的文化沉淀,所以在清末仍能保持一定的规模,并且开始积极地参与社会,兴办佛教学校,组建团体,从事慈善活动。较为著名的是虚云、圆瑛大师。净土宗则由印光大师作为重要人物,对弘扬净土影响广大。天台宗、华严宗、律宗、密宗也有一定延续。
居士中最著名的是杨文会(1837-1910)。他在南京创办了刻经处,对佛教的振兴做出了贡献,被誉为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之父”。他影响了近代的名士谭嗣同、章太炎等。
杨文会的弟子欧阳渐(1871-1943年)1912年创立佛教协会;梁启超等人受其影响。他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佛教学者。他创办的“支那内学院”开佛学教育以专业化、学术化之先河,并为后世居士道场奠定基础,大大提升了居士于佛学界的地位。当代佛学大师赵朴初是欧阳渐的入室弟子。
太虚(1889-1947年)是现代中国佛教改革的重要人物,“人生佛学”的主要倡导者;也有人讥评他为“政治和尚”。太虚始终在寻找一条将佛法与社会,也即将佛法的义、谛与世俗谛结合发展的道路。他提出了“佛教革命”的口号,提出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主张推行贴近普通民众的“人生佛教”,并致力于佛教教育。他把佛教三大革命的主张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相比拟,认为教理革命就是民权主义,教制革命就是民族主义,教产革命则是民生主义。后来他模仿三民主义提出“三佛主义”,即建立有主义、有纪律之僧团组织的“佛僧主义”,在僧侣以外要建立居士组织的“佛化主义”,以及用佛教影响国家乃至全世界的“佛国主义”。虽然太虚的理念受到了佛教信仰者,特别是僧界的攻击,但其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工商界和民族资产阶级支持太虚的做法。太虚之所以能成为近代佛教改革的领袖人物,乃是在于他生活在佛教这样一个外忧内患的时代,佛教对他来说不再是个体生命解脱的工具,他所关心的是振兴佛教,以之为救国救天下的工具。太虚与陈元白、章太炎等创立觉社。
七、 解放后的佛教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佛教发生了重大转折。首先是1953年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成立,成为一个全国性爱国组织;圆瑛是首任会长。1956,中国佛学院在北京法源寺成立。建国后佛教的主流思想是“人间佛教”。
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佛教界的主要领导人,任佛教协会会长。1983年赵朴初重新阐释了“人间佛教”思想,说佛陀生在人间,说法在人间,佛法是源出人间并当利益人间。在他指导下,中国佛教协会在各方面与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更大范围内实践“人间佛教”。.
yingyinc 2009-1-7 17:44
这是一个朋友看书后的摘记,我看了后大概了解了佛教的起源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感谢泓源妈妈的鼓励。
贴上来大家都普及一下知识。
如果希望了解基督教的历史可以在下面的链接中看到:
基督教教会史 读书摘记
[url]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568672&extra=page%3D1%26cycleid%3D256[/url]
基督教会史略 梁家鳞
[url]http://www.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570898&extra=page%3D1%26cycleid%3D256[/url]
[[i] 本帖最后由 yingyinc 于 2009-1-7 17:56 编辑 [/i]].
susan_yan7 2009-3-3 11:27
[e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