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ranchunzhen 2008-11-25 12:01
孩子们的未来在谁手中
孩子们的未来在谁手中
日期:2008-11-25 作者:赵长天 来源:文汇报
赵长天
应试教育的弊端,似乎已成全社会的共识。但要改变教育的现状,并非易事。家长们可以改变观念,自力更生,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好的成长环境;媒体、用人单位等社会方方面面,也要提倡和宣传正确的人才观。孩子们的未来,在我们手中
我做了十多年《萌芽》杂志的主编,这两年又在编一本面向小学生的杂志《略知一二》,和中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老师都有较多接触,对目前中小学的教育感慨颇多。
中国的教育问题很多,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似乎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但要改变教育的现状,并非易事。因为教育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决非教育主管部门一家的事情。只谈教育弊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毫无意义。只有大家都重视,都来做自己能够做的那部分事情,才有可能让中国的教育有所改变。
我今天想着重谈谈家长能够做些什么。没有一位家长不关心自己的子女,不希望子女接受到好的教育,有一个好的未来。我认为,在整个教育的问题无法有大的改观的现实面前,家长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孩子如果能够有两位头脑清醒的、理智的、懂得教育规律的家长,真是有幸。
孩子自信心被分数摧毁有可能一辈子一蹶不振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考试机器。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竞争提前到了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而目前的人才评价体系只有一个,就是统一考试,就是考试的成绩。所以,各级学校的教学活动,实质上完全围绕着考试。教师工作好不好,看学生成绩;学校质量高不高,看升学率。其结果,就是孩子们美好的生命,空耗在了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之中。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性、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等等,都会在这个枯燥乏味的过程中被磨灭、被损耗、被钝化。而这些,恰恰是人的非常重要的素质,是比记住一些书本知识重要得多的东西。
特别可怕的是,人是复杂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但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却用同一种刻板的方式来塑造完全不一样的学生。有一部分比较适应这种教育考核体系的学生很幸运,他们可以获得较好的成绩;并且因为成绩较好,就有可能腾出一些精力来看别的书,参加别的活动,相对而言,综合素质也就较好。而相当多的不太适应这种体系的学生就很悲惨,不仅他们的特长没有机会得到发挥,还被分数把自信心摧毁。他们被认为是差生,有可能一辈子一蹶不振。这些孩子的家长千万不要跟着老师去责骂自己的孩子,你们一定要相信你们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一样优秀,只是他的闪光点没有被发现。用同一把尺子去量不同的学生,其荒诞,和让中科院的院士去跨110米栏、让刘翔去研究量子力学差不多。
在目前的情况下,希望孩子考取一个好学校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知道,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学校可以只看分数,因为考核他们的指标就是分数,是升学率。但是家长千万不要糊涂,你们不要太多地被这些东西所迷惑,不要片面去追求这些对你们孩子的一生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你们要让自己的孩子有道德,有教养,头脑聪明,反应灵敏,眼界开阔,思路清晰,知识面广,情感丰富,坚强自信,身体健康,心理也健康。这样的孩子,哪怕文凭不那么过硬,他们的生活会是愉快的。他们能够面对和应付复杂的社会,他们也就有可能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早教是否全面丰富将影响人的一辈子
我选择新办一本小学生杂志《略知一二》,就是希望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让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有所启迪和参考。比如,我们杂志有个栏目“良书益友”,是指导孩子读书的。儿童文学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养料。但现在有些什么好的儿童文学,大人一般都不知道。我们所熟悉的,是儿时曾经读过的一些书,《安徒生童话》呀,《格林童话》呀,等等。现在我们已经成年,不会再去翻阅儿童读物了。那么除了那些经典,现在有哪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呢?我因为要编这本杂志,就到处去找来看,发现了很多我们小时候没有的好书啊。我就把这些书,通过杂志推荐给家长们。再比如,我们有个栏目叫“罗太教礼仪”。礼仪是很重要的,我们常常讲这个人有教养、那个人有风度,但什么叫教养?就是你平时的一举一动,是否符合文明社会的规范、符合礼仪。礼仪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习惯。首先你要知道,在不同的场合有些什么礼仪,然后按照礼仪的规定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从小养成,才能变成终身的习惯。这些,也都是小学生需要了解的。
有的家长认为,书是好的,杂志也是好的,但我的孩子学校课程紧张,没工夫看。等他们大了,考取大学了再看不迟。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什么都能等,就是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就是阅读不能等。早期教育是否全面,是否丰富,是否正确,将影响人一辈子。据专家研究,犹太人特别重视早期教育,这对于犹太民族的智力开发,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孩子,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还没有自主的能力。他们的未来,掌握在成年人手中。现在许多家长,为孩子舍得花钱,但如果观念不转变,花了很多钱进辅导班,学这个学那个,或许效果适得其反。
目前,要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确实还想不出很好的办法。但时下弥补的办法也不是没有:一是家长们改变观念,自力更生,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好的成长环境;二是社会方方面面,包括媒体,包括用人单位,要提倡和宣传正确的人才观。孩子们的未来,在我们手中。
(作者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