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茗一杯倚清风 2007-9-27 00:11
小学生题目难坏大人
小学生题目难坏大人
2007-09-26 17:25:01
【发表评论】
[扬子晚报网消息] 小小的一道数学题,不经意间成了网里网外的议论中心。小学生的题目有多难?“难”得好还是“难”得坏?难度“适中”该是什么标准?网上争议一片。
小学生题难倒众多网友
在论坛里,这道号称“难死人的小学题”是这样的:有三组数字,分别是(1、3、7、8);(2、4、6);(5、9),每组数字都因一个共同的规律而归为一组,请说出这个规律。出题者颇为得意地强调,这还只是一年级水平。
不出所料,众多回答此问题的网友,无一人答出正确答案。不少网友想了半天,结果还是一筹莫展,不得已发出“老了,思想僵化了”的感慨。有位记者还将此题求助于一位初中数学老师,结果这名老师竟然也无法解出答案。正确答案让人大跌眼镜,原来(1、3、7、8)注音都是一声;(2、4、6)注音都是四声;(5、9)是三声。对此答案,网友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位网友说:“绞尽脑汁分析其中的数学规律,谁能想到考的却是拼音。”另一位网友说“这类难题、怪题、偏题,根本不应该出现在小学作业里。”
有的网友却认为这样的题目很有教育意义,以往的教育太僵化,固定思维模式导致我们都以数学的思维模式来思考,解不出答案就认为这样的题目不适合小学生,但是他认为这类题目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有利的。
家长感慨“有点离谱”
无独有偶,近日贵阳一媒体报道了一个家长的困惑,起因正是缘于小学题。这位王女士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孩子带回的作业中,有道阅读理解题“很难”,原文大意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夜里赶路,忽然有神灵在他身边说,捡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这人照做了。天亮后,他打开袋子,一看惊呆了:神灵让他捡的竟然是钻石!文后有两个问题,问题一:我们就如同故事中的什么人?这个神灵又是谁?问题二:我们怎样在天亮之前去捡更多钻石?这道题目让家长看得一头雾水,她把题目拿去请教同事,结果大家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什么的都有。同事们普遍怀疑,三年级的学生,能否有这个理解能力?
另有位家长也介绍,他的孩子正在上小学一年级,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填写对联、编写灯谜,平仄要求押韵,孩子想不出答案,只好求教家长,但是这些另类题目,家长拿着也是一筹莫展。
小学题又难又偏,不是所有家长都认为“不可接受”。他们以为,家长大可不必用成年人的思维去评判小学题。
“难点”有利发散思维
记者身边一位孙姓的家长便表示,现在的小孩敢想,一棵草在我们眼中就是一棵草,而在现在孩子的答案里,这显然是最差的一个。一个人的小学阶段,是成长的重要时期,思维的发散性训练、反应能力的培养等等,都非常重要。家长没必要因为题难,就因噎废食,让小孩放弃这些题目。
另有人士评价所谓"偏得离谱"的言论是大棒式的"家长思维"。这位顾姓的教育工作者提到前些日子新课改之后,家长们普遍反映,新课程里面设置的题目,似乎有意刁难学生,这明显有些“杞人忧天”,他认为,现在的家长都是普通的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的,评价课程、题目不可避免的唯标准答案论。他解释到,在这样的家长眼中,一道题孩子没做对,就是错。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思考过程,也不去想怎么样引导孩子去思考,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孩子除了机械的思维之外,其他可谓全然不知,学生将是不合格的学生,而起因便在于不合格的家长。
评价权应交给孩子
有教育局基教处的工作人员表示,现代社会重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出题时主张回归生活,这类题目在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答案并不是惟一的。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关于小学题的争议,持正反两方面意见的人士,有一个相对较为突出的身份特征:家里面正有小孩读小学的家长,对现在有偏有难的小学题,持反对意见的占大多数;其余认为题目还应该更偏点,或者支持小学题不拘一格的人士多般是小孩已经长大,或者还没有成为家长的人士。这一现象颇值得琢磨。从有小孩读小学的家长的角度出发,或许目前的小学题确实过于太偏、太难,其中有改正的必要。但他们得出这一结论过程,是否受到怜爱孩子情绪的影响?所谓孩子已经因此产生厌学情绪等言论是否太情绪化?
另外一方面,回归到问题本身,关于小学题的是非,还是交给孩子们自己判定较好。孩子练习之后有效果,家长反对意见也就只能“仅供参考”;反之,小孩子们做过题之后,真是一头雾水,那这些题目就确有改正。
谷岳飞
编辑:马燕 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