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茗一杯倚清风 2007-7-6 22:07
"高考 30周年·我的大学"对话五所" 211"高校校长
"高考 30周年·我的大学"对话五所" 211"高校校长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接受专访
[b][size=5]一向反对学生“重外语、轻母语” [/size][/b]
------------------------------------------
【人物故事】
看书看到忘记吃饭的校长
曹校长的名片上印有一串儿头衔:“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专业外语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法语组组长”、“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等。其次,他还是一名“多产的校长”。曹德明至今已出版有包括《现代法语词汇学》、《法汉实用分类辞典》、《加拿大文学词典》、《法语渐进》系列等论著、教材、辞书十多部,《女士乐园》、《社会语言学》等,近20部翻译作品。此外,他还是“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申办主报告”和注册报告(法文版)的主要定稿人之一。
这样一名学者型的校长童年是什么样子的呢?曹校长告诉记者,他的童年时代,书是宝贵资源,有时候为了找一本书要跑好多地方。经常是半夜里,等家人都睡着了,偷偷爬起来看书。
有一次,他看书看得过于入迷,以至于父母叫他吃饭时,他都没听到。等过了一两个小时,他把书看完后才感觉到肚饿,于是跑去问父母什么时候吃饭,早已吃好饭的家人哄堂大笑。
谈到高考,曹德明无疑是个幸运人。1977年恢复高考那会儿,正是他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留校任教的第一年。让他印象很深的是,当时只有23岁的他,班上所有的学生都比他年长,其中年龄最大的一名学生有36岁。
“前三届学生的质量非常好!”曹德明回忆说,这些学生进校后学习比他还用功。因为有过工作经历,学生们非常通情达理,尽管他的年龄最小,但是学生们从来不“倚老卖老”,一口一个老师,对他特别尊重。
曹校长说,他从他的这批学生身上学到很多。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一批学生,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深刻明白了应该怎样当好一名老师。
[b][size=5] 中学生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size][/b]
记者:您眼中的合格中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曹德明:我认为,青少年首先应该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不断获取信息、把握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它包括:语文表达能力,口头、书面两方面都要重视;文学、社会科学、尤其是历史、地理的综合理解能力;数学的实际应用和理解能力;理解物理、化学和生物科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帮助做出正确决策的判断能力;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其它技术本领;有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等。
其次,合格中学生还应具有必要的心理素质。它包括很多方面。第一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具有抗挫折意识。
第二,要有勤奋的精神和执着的追求。勤奋,是几乎所有天才取得成功的基本品质。
实现目标的过程,既要有抓住目标的主观愿望,又要有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毅力,更不可缺少勇气和自信。
第三,要有坚强的自控能力和健康的情感。应培养自制能力,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开阔宽广的胸怀,宽宏的度量,遇事冷静沉着,能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化解心理矛盾和不平衡的心态,保持健康向上的情感。
[b][size=5][color=Blue] 招生青睐“追求卓越的人”[/color][/size][/b]
记者:除了正常的高考途径,上外有保送生、推荐生、自荐生等多种项目,贵校在招生上青睐什么样的考生?
曹德明:我们每年在招生宣传海报上总会有这样一句话“上外欢迎你,追求卓越的学子!”我想这句话是对你的问题一个相当好的诠释。我们所青睐的学生是勇于追求、敢于实践,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中学生。这里所说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思维、灵活应变的能力、持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等。同时,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自信、主动、充满激情的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有更好的表现。
近年来,上外对自己所培养的各类人才提出了“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这是我们总结了学校的办学经验,充分考虑到国内外对新型外语人才的要求而提出的目标。作为一所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的新型外语人才的大学,上外正在通过通识性教育等举措在内的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精心打造核心竞争力,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b][size=4] 1名男生6个企业“抢”[/size][/b]
记者:有男生反映,进入上外后,找不到一块儿踢球的男生,您怎么看这一问题?
曹德明:上外男学生较少确实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以前上外的男女生比例约是三比七,而现在的情况则是二比八。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现在的女生学习比较用功,成绩比较好,另一方面,上外在很多学生和家长心目中还是一所文科类学校,认为比较适合女孩子就读,但事实上我们是文理兼收。并且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上外已经从传统的语言院校逐渐转变为真正的多科性院校,拥有文、教、经、管、法等多个学科。
要指出的是,上外的男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我当系主任时,班上的一个学习中等水平的男生,有6个用人单位抢着录用他。当然,我们已经考虑到学校里女生过多对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利,因此在保送生、小语种推荐生当中,会相对青睐男生。我们希望会有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上外。
[b][size=4] 每个学生要过扎实的外语关[/size][/b]
记者:据我所知,上外的学生不能转专业,这是为什么呢?
曹德明:与其它大学不同,作为一个外语特色大学,学生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在学习要求上,我们强调每个学生的外语能力的学习和训练,夯实“专业外语基础关”。外语是每一位上外学生的看家本领,是上外区别于其他高校学生的一个显著标志。
除语言类专业外,所有非语言类专业的学生,都要在语言学习上达到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要求。其次,我们强调复合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夯实“专业知识关”。我们要求所有学生结合学习复合专业知识或复语知识。
因此,每个上外学生要想在4年时间里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时间非常紧。其次,外语专业有一定特殊性,如法语和德语专业,学的内容完全不同,学习过程中根本没有转专业的可能。此外,还要考虑到学生考进专业的高考分数和各专业的录取分数,必须保证公平。
当然我们也考虑到学生需要,因此从教学设计上,我们正在研究和尝试外语特色大学的通识教育做法,开设了一部分核心课程。另外,如确实碰到特殊的学生要求转专业,则可以通过校务委员会来讨论学生转专业的要求,做出决定。
[b][font=黑体][size=5][color=Blue] 反对“重外语、轻母语”现象[/color][/size][/font][/b]
记者:怎样看待现在社会上“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
曹德明:你说的“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我也注意到了。如:现在很多的英汉翻译比赛中,大奖都被老外拿去;个别学生中文功底不扎实,写英语论文的中文摘要中,出现好几个错别字,中文表达方式外文腔,文理不通等。我从院系老师处了解到,现在大学生的汉语水平有较明显的滑坡倾向,网语、口语、通俗语等,影响学生很深。此外,个别电视节目主持人滥用中文,也给青年学生带来不好影响。
我一向是反对学生“重外语、轻母语”。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学生不应该只顾眼前。汉语才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中华的文化需要靠汉语来传承。事实上,真正从事外语专业的人知道,中文功底非常重要,汉语基础扎实翻译出来的作品才具有文采。因此,我非常主张学生要扩大阅读面,要多读中西方的名著。现在有些学生学习过于功利,只看应试书籍和杂志,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此外,课外时,学生要注意培养戏剧、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爱好,多听有深度有学术含量的讲座,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b][size=5][color=Red] 学外语要“听得多,看得多”[/color][/size][/b]
记者:请问您学外语有什么窍门吗?
曹德明:首先我反对学生为了考证书去学外语,含金量低的外语证书,数量再多也没有意思。其次,不要浮躁,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学外语关键要花功夫。此外,讲究有效率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我高中时学的是英语,到了大学才开始学法语。大二起,自己开始啃读法语原版书籍,到大学三年级时,已经开始做法语翻译。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外语能力有很大帮助。比如,在做听力练习时,要将每段录音一字一句听写下来,一遍听不清楚听第二遍,直到听懂为止。
写作能力训练也是如此,看完一篇文章后,要用自己的语言将内容复述。看得多,听得多,外语能力自然会提升很快。此外,还要养成阅读时做笔记的好习惯。我看过的每本小说都有笔记,将好的词汇、句型、表达方式摘录下来,这一过程对提高外语能力也非常有效。
作者: □晚报记者张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