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 2004-10-14 17:18
喜食大闸蟹者注意
ZT
等了一年,钟爱大闸蟹的上海人终于又迎来了菊黄蟹肥的时候。黄金周前夕,来自江苏、闽粤、安徽和山东的各路螃蟹大军就开始争相进入上海市场,大闸蟹爱好者们也开始准备把蟹大箩大箩的买回家,吃个过瘾。但是,在您食指大动之际,还请先想想古人的饮食法则:“所饮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益则补体,害则成疾”。医学专家更是敬告市民:螃蟹虽然美味可口、营养丰富,但食用时需有讲究,脾胃虚寒者多食腹痛腹泻,女士多吃经痛加剧,若体质虚弱的孕妇多吃,还可能会引致流产,因此,市民在吃蟹时千万别贪一时口腹之欲,以免引致后患。
寒气劲影响妇女生育
据医生介绍,子宫过于虚寒凝滞会影响生育甚至引致不育,而大闸蟹生长在阳澄湖极寒的水底,性质极度寒湿及味咸,对体质寒凉虚弱人士不太适合,而咸味往往又会令寒气在体内下坠,令子宫更为虚寒凝滞,难以孕育胎儿,加上蟹盖和蟹脚等部分又有极强的活血作用,体质虚弱的孕妇多吃,会大大增加流产的机会,最好避之则吉。
除了孕妇外,血气运行不畅和子宫寒冷凝滞的女士吃大闸蟹亦要小心。从中医角度看,月经不畅顺、经血量少、颜色淡并有块状、行经期间小腹疼痛等都是子宫寒凝血淤的症状。若子宫虚寒女士还狂吃大闸蟹,到时寒气下坠,子宫便会“寒上加寒”,加剧经痛不适和血淤情况,体质便会愈来愈差。如果虚寒症状过于严重,又长期欠缺调理,可能会导致不育。所以月经不调或气虚血弱的女士们吃大闸蟹最好适可而止。
寒湿困胃多吃坏肚
大闸蟹性质既寒且湿,不少人食用后寒湿之气困于肠胃中,就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如胃胀和腹痛等。因此,现在患有腹泻、胃痛、感冒发烧的人最好不要吃蟹,本身脾胃虚寒的人士也不宜多吃。由于这类人本身血气运行较差,脾胃缺乏动力,吸收和消化能力亦较弱,平日更有中脘胀痛、食欲不佳等问题,如果再遇上寒湿之邪或吃寒凉的大闸蟹,就会加速脾胃不适,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和作呕作闷等症状。
胆固醇高两只为限
医生还特别指出,大闸蟹的胆固醇含量偏高,尤其是蟹膏部分,每100克的蟹膏含约200~466毫克的胆固醇,而100克蟹肉也含65~100毫克胆固醇,故吃两只,胆固醇量已超出每日所需,患有心脏病或高血压人士更不宜多吃。其他有胆囊炎、胰腺炎、胆息肉、胆结石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患者也应少食乃至不食,以免加重病情。
脂肪肝通俗地说是肝脏代谢混乱、营养过剩所致的“富贵病”,所以在蛋白质的摄入上,应与脂肪一样,应有严格的限制;其他肝病,不论是急性的或是慢性的,随着肝损害的不同程度,氮的负平衡都是必然的,所以在提供蛋白质与氨基酸时,应注意它们的量,因为潜在的肝性脑病(肝昏迷)与蛋白质耐受能力差异也很大。为了减轻肝脏在消化代谢上的负担,给肝脏有更多的养精蓄锐的机会和时间、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对于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成分的螃蟹当然应该敬而远之了。
皮肤过敏者应少食用
大闸蟹虽然味道鲜美,但性寒且带湿毒,属“发物”,皮肤病患者或容易皮肤敏感的人都不宜吃。对食蟹既往有过敏史的,或既往有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还是不吃蟹为妙,一旦过敏出现是得不偿失的。
其次,对于儿童来说,进入秋季后患过敏性疾病的比例也开始走高,因此最好不要多吃大闸蟹等高蛋白食物。
.